小学三年级下册表现深厚友谊的诗句
传统经典诗文,语言精炼,对仗工整,具有节奏美、韵律美,非常适合学生诵读,一卷在手,朗朗上口。
如何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词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挖掘教材,实现“法”的引导 。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先读懂教材中的经典。
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运用经典。
其次结合教材补充经典。
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每个单元分别渗透了爱心、惜时、诚信、勤奋等内容。
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组织各年级老师将传统诗文中表现相关单元主题的经典名篇等进行整理,呈现于学校网站上。
布置预习课文时将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供他们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中老师们还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拓展经典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兴趣。
2.引导巧背,实现“量”的积累 。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在教学中我主要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巧背,实现“量”的积累:(1)表演背。
经典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此法多用于低中年级学生。
例如,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
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
从而促使其背得快,记得牢。
(2)据意背。
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
如将诗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言志诗等,每一大类还可分成若干小类。
如“观自然风光,游山水园林”类的写景诗:《西湖》《山行》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类的“言志”诗:《石灰咏》《无题》等;“友情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类的“送别”诗:《别董大》《赠汪伦》等。
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3)据时背。
是根据经典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流畅记忆。
让学生吟着经典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
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
这种形式为学生引领了路子,为大量地背诵奠定了基础。
(4)创设情境背。
学生背诵时,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一种吟诵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背诵。
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
创设情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5)多种形式综合背。
是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背诵方式。
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我们常常采用此法,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班级赛,又如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
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3.开展活动,实现“趣”的激发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
经典诗文诵读训练的关键是动之以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开展活动,为学生学习经典诗文注入强有力的动力,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借助传统佳节开展活动。
春节、元宵、中秋、端午、重阳等都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
为庆祝传统佳节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经典诗文,或摘抄,或交流,或办手抄小报。
让学生在庆祝传统佳节过程中,既了解了我国传统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又积累了经典文化。
为了使学生学习经典诗文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低年级开展 “古诗朗诵”擂台比赛。
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稚嫩的童音回荡在校园上空
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致盎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了学生的班训;“温故而知新”成为学生学习的座右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成为了学生们做人追求的目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为了学生们的人生态度……在学习生活中会引用经典诗文已成为学生们最引以为豪的行为。
客厅挂什么字最合适 适合挂在客厅的字
座右铭之类的,积极向上的;或者心灵鸡汤的,孝子贤孙级别的“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写环境对人的影响,怎样引用古诗?
写环境对人的影响,怎样引用古诗我来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个也有一点人影响人的成分吧)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前一句是好的影响,后一句是坏的影响)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三条是一篇文章里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