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学校管理名言警句

如何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供参考:一、 家校合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良好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

可以好的思想品质使人受益一生。

毛泽东曾说:“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希望,民族地未来。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可见对未成年人培养教育,事关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亦很强,所以思想品德教育,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个人从小思想品德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

作为教育人的主阵地——学校。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更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力量。

1进行常规训练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坚持不懈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年龄小,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不一定做到。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

时时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要做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

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只有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关心体贴下,学生才能有信心和决心,久而久之,才能使这些良好的品德得到内化。

2用教师品格影响学生小学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

对于纯洁的犹如一张白纸、好奇心强、知识少、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

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平时,教师走进学校、教师,一发现地面有废纸、垃圾就自觉拾起扔到垃圾箱里,扶正学生弄歪的课桌椅等,久而久之,学生受到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份量。

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市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3教师用“真爱”与学生“心灵”沟通品德教育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赋予“真爱”。

只有爱心打动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关注学生。

多观察、多发现其特点,诸如好玩、好动、好奇心、喜欢成功、喜欢表扬和自我表现,部分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性格和逆反心理等等。

师生关系融洽,与学生交知心朋友是成功教育的基础。

教育工作是“良心事业”,只有教师动真情,学生才能动真格。

我们还要关爱学生,以真诚的爱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

教育的真谛是爱,一个哲人说过,爱自己孩子的是人,爱别人孩子的是神。

有一个冷漠、自傲、言语刻薄的女孩。

导致同学们都疏远她。

她的这些个性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妈妈在外打工,她长期和爸爸生活在一起,虽然她爸爸是爱她的,但远不及那细腻的母爱,加上爸爸的 知识有限,导致教育方法欠妥当,有时候甚至是拳脚相向,为此,孩子逐渐变得冷漠,仇视身 边的一切。

如何才能融化她心底的坚冰呢

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

” ,在批改作文时,老师发现她的文章表达流畅,语言精美,为何不抓住这一时机呢

老师用纸条写下了:“孩子,你真得很棒

从你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文思敏捷,文辞优美,看你的作文对老师来说就是一种享受,老师很是欣赏你。

”写好后,放到了即将发下去的本子里面。

老师预感到这一次她会有话和我说的,拿破仑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 欣赏,更何况是孩子呢

不出所料,第二天下课后,她在教师的办公桌上也留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老师,谢谢您的夸奖。

您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赞扬我的老师,我很感动。

”看完便条,老师暗自乐了好一阵子。

她心底的坚冰已经在慢慢融化了,只是还需要时间,才能够真正走进她的内心,缘于她和同学发生了矛盾那次。

那几天,老师发现她总是闷闷不乐的,就知道,她一定是遇到了烦心事。

“孩子,老师发现这些天你的心情不怎么好,遇到了什么困难

可以告诉老师吗

让老师也帮你出谋划策。

”写了这张便条偷偷放到她的笔盒里。

“老师,最近我和一个同学发生了矛盾,他们都不理我,我感到很孤独。

”她很快回信给我说。

孩子需要爱,除了师爱,还有更加重要的同伴之间的爱,不然,学习生活就会失去色彩,变得黯淡无光。

老师迅速回给她:“孩子,老师能够理解你此时的心情,孤独的滋味的确不好受,难为你了。

和同学偶尔发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以后,你的心情是可以调节的,关键看你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它,解决它。

如果你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你不会感到烦恼,反之,你会感到烦恼缠身。

孩子,老师说这话,是希望你待人宽容,同时,老师也相信在看完这张便条后,你会像这样做的。

只要你始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同学们会敞开胸怀接纳你的,那时,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五彩斑斓。

加油哟

老师永远支持你

” 在给她的便条的同时,老师迅速找到了班上几个得力的同学,让他们嘱咐其他同学,要敞开自己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她,不可以让她无法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友爱。

有一天,老师感冒了,而且比较严重,课也不能够讲,就让学生做作业。

下课后,那个女孩给老师一张便条,写道:“老师,今天上课时,我发现您感冒了,好象还有点严重。

您弄药没有

您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老师,您辛苦了

”看完之后,老师不禁热泪盈眶,孩子心底的坚冰已经已经融化成了涓涓细流,滋润着她自己、同学以及 老师的心田。

这以后,老师终于可以多看见一个阳光灿烂的女孩,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爱的便笺原来 是如此的神奇

那就让我们给每一个孩子爱心和耐心,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阳光下成长。

这种以尊重、平等、信任为前提建立的师生关系,以友爱和赞扬做桥梁,收获的是十份理解、百份热爱、千份努力。

4家校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在人一生教育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和基础的地位,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

有位著名文学家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过很多位教师,但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生命的教育。

”可见,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正如小学教育学所说的:“因为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

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

如:有一个学生不完成作业时,师问其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时,学生回答说:“我家昨天晚上一放学,爸爸、妈妈就和几个人在家打麻将,也不做饭,让我出去玩儿,我说我作业没做,爸爸就说,不要紧,这一次我给你放假,就一次作业没什么了不起的,作业吗,在课堂上听懂就行了,我小时候就不做作业,考试一样考到好成绩 ”。

这些学生大多天资聪明,学习成绩却属于后进者。

因此教师应当对这部分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及时召开家长会,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素质。

要让家长懂得自己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身心,人格等个性化情况最为清楚,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即时性。

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关系更增加了道德教育的情感色彩,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习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选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他们做出榜样。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

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总而言之,良好思想品德它需要学生自身的长期努力,和教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终有一日,会水滴石穿,百芳齐现。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道德德育。

道德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当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道德教育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观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这就确定了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统领优先地位,同时又指明了学校工作的目标方向。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德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必要工程,放松或削弱德育工作,培养四有新人就成为一句空话。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为学”的目的,首先是学会做人。

孔子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就是告诫人们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

因为,个人良好的品德素养是提高全民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

十九世纪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认为,整个教育工作可以用一个概念简略的表示,那就是德性的培养。

品德素质在学校全面素质的发展中起着定向和制导作用。

无数事实证明,德育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交往、生活及个性发展等多项基本素质的培养任务,有了德育作为基础,智育、美育乃至团结协作才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只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才能使国家昌盛,社会和谐。

德育工作为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抓好了德育工作,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反而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只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其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才能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要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才能了解祖国的兴衰,才能增强其各种情感。

德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由此,才能保证学习的精神动力,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德育工作是维持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思想和纪律保证,放松了德育工作,就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言行的规范,纪律的约束,随意所为,口出脏言,迟到旷课,不尊重老师,那么学校就连正常的课堂教学也无法开展,然而,以上现象都是由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所造成的。

只有加强品德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素质,才能保证学校的一切工作。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社会上出现了种种道德迷茫和道德缺失,加之西方文化中错误的、腐朽的、反动的内容的侵蚀,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低级化、庸俗化,因而,在社会形态各异、成人思想复杂混乱的感染和影响下,自私自利、集体观念差、爱国主义思想淡薄、缺少同情心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在一些小学生身上存在。

加强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长大后成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

只有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构建和谐校园,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

近年来,我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工作是促进学生品德养成的主渠道。

班主任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言道:言传身教,言教在说理,以提高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在学校里,一个班学生的大小事情都离不开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学识文化等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具有明显的示范性与导向性。

小学班主任的素质是做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条件。

班主任的思想、行为决定着班风的形成,班主任如果能严格管理班级,灵活引导学生,详细制定计划,加深师生感情和加强班级凝聚力,班级会更团结,学生会更进步。

常言道:打铁须得自身硬,小学班主任作为带路人,要具备为小学生发展导航的能力。

让学生有信仰,班主任首先要有信仰;要学生讲诚信,班主任首先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学生有爱心,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要学生有进取心,班主任自己要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

提升班主任各方面的素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我校搞好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班主任要正言、正行、正教,以身作则,用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感召学生。

小学生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政治态度、价值观与世界观、道德品质、成才理念等方面,需要通过班主任的正确引导,才能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充满爱心。

学生越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就越亲近和信任他,教师的教育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而达到所期望的教育效果。

因而,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作为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平等对话,将心比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爱心来换取学生的真心,用希望、激励等科学教育方法,激发学生上进的信心。

小学班主任还应该培养好班集体,组织丰富多彩的班会,形成团结、向上、文明、进步的集体舆论。

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指导开展文体活动是新形势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文化阵地。

这既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又是班主任的教学任务之一。

成功地组织举办好各种班级活动,对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创建优良班风、学风的有效途径。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主渠道。

二、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的建设,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今社会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其本质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而事实客观公正地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德育)极其重要,它关系到将学生塑造成具有什么样思想道德面貌的人的原则问题。

特别是在新世纪,各种思想、思潮、流派、学说尤为活跃,为使国家、民族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我校特别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建设。

品德与社会并不是以单一的知识教学为主的课程,而是一门以社会生活为主线,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及法律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蕴含着大量的教育信息,可以这么说,它不仅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也是向学生展示世界、社会的大舞台,更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它系统的、分层的疏导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社会课中的历史知识包含着大量的教育因素。

如社会第四册教材中的第一单元中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反抗外来侵略者、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等内容。

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又如我们讲到古代思想家孟子时,学习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讲到三国知识时,让学生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学到范仲淹,可以学习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等,通过这些培养学生坚忍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明是非,辨丑恶。

再如,学习古代科学家张衡、现代科学家邓稼先时,都可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学习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时,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为爱护环境打下思想基础。

因而,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课堂教学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狠抓少先队工作,突出阵地作用,提高道德素养。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因而少先大队部要有先进的思想觉悟,在班级,在学校起带头作用。

少先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少先队教育寓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一个更加宽广、生动的课堂。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少先队的教育优势,广泛地开展各种活动。

首先,各中队辅导员要上好每周的主题队会课。

队会课应该有丰富、鲜活的内容,如学习少年儿童的先进事迹,有目的地组织队员在班内开展有关理想的演讲会,出宣传板报,写一些激励学生上进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这样对学生的理想道德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校少先队精心设计德育活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将学生自我活动引向新的境界。

如一周一主题队会课,一月一主题板报,雏鹰争章活动,红领巾监督岗,争创文明班级活动等,通过充满个性化的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人格的养成、道德完善和学业的进步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再次,我校少先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观看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大片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崇高的生活目的和远大的理想。

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为革命烈士扫墓,使学生从小认识到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深切感受英雄的事迹,使其心灵得到洗涤。

积极参与尊老敬贤、争创文明城市、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等社会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得到锻炼,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心理帮助及辅导是做好个别后进生思想工作的方法之一。

我校为了切实转化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专门成立了心理辅导室,由富有教学经验、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老师担任心理帮助及辅导工作人员。

对于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只凭单一的说教是不够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细致的过程,担任心理辅导的教师应经常同需要转化的学生谈心,变师生间的批评为朋友式的良言劝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正确地进行心理疏导、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自我转化。

但个别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有逆反心理,作为辅导教师一定要耐心引导,用温暖的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寒冰。

当这些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作为教师应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积极向上,增强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步转化,改掉不良习惯,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另外,我校安排校委会成员任各年级的分级领导,积极走进教室、深入课堂,察看学生言行,协同班主任在思想品德方面教育学生,也是一种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方法。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与实践,我校在学生德育养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风、学风和校风有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素质教育稳步推进。

学校先后被市、区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尊老敬贤先进集体。

2008年在区教育局组织的目标责任书考核中荣获二等奖,2009年在区教育局组织的目标责任书考核中荣获一等奖和2009年教学质量优胜奖。

总之,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建设,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重视陶冶、养成,小学德育要开展儿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儿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才能收到实效,学生就能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的转变。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校园建设,其实质就是营造的人文化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织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发展。

校园文化的最高价值在于促进校园人的发展。

因此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校园环境的建设,不能局限在物质建设而应在全面的理解。

校园文化有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之分,静态文化指的是诸如校园的教育设施,校舍结构布局和一切对学生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感染作用的因素。

动态文化指的是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

从表现性上来看,校园文化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之分。

它表现在外是显性的,有物质、环境、行为、规章等;表现在深层的是隐性的,如校园精神。

概括起来说它包括物质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行为文化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等四个层次。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对生活于其中的校园人起着指导作用、陶冶与规范作用。

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管理性。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

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在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实践中,要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理论的运用与研究。

对于一所全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尤显重要,学校环境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休闲环境。

营造人文化的环境,一切从学生出发的以人为本的环境,感化学生形成良好品质、行为习惯是我们的目标。

1、建立人文化环境的迫切性。

学生在一个封闭的、跟外界相对隔离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等,每天面对的是一样的同学脸容,一样的生活环境,几乎一样的生活、学习规律,做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正是习惯、性格养成的关健时期。

对新事物的求知欲和繁感度,甚至超过老师,特别是在这个事物快速更新、急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更显的迫不急待。

如果是一陈不变,缺乏活力的一个环境,他们已耐不住寂寞。

这不利于学校的管理,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个性的发挥。

2、本校为民办学校,每位将子女送到学校就读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以最实际的行为对学校给予最大的支持,对学校寄以厚望,加之他们送子女读书的投入相对地都比较多,这样,他们对学校要求就比别人高,有时甚至是一种苛求。

因此,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对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上稍有不慎即会引起社会的极大不满。

培养学生的性格、习惯,学校以硬、软件为基础,营造人文化的环境,感化人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使学生得到主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

人文化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整改纲要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生活资料等,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形态的。

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出某种教育价值观。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

为此,我们分五方面: 1、净化。

净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

校园净化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

培养学生爱护校园草木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校园、保持校园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2、绿化。

葱绿的树木,艳丽的花草,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使人精神焕发。

学校根据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绿化布局,如:教学区绿化、生活区绿化、休闲区绿化、运动区绿化等,根据功能设计各具特色的绿化,使学生进入各功能区能溶入其中,构建人文化的花园式学校。

校容校貌体现出美的韵味,满足师生的教学、生活、活动和审美需求。

3、美化。

创造美好的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需要,校园静态自然环境的美化,应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要求,才能达到美化的目的。

教室、办公室、寝室等校园环境的布置,应以新颖、美观、大方、实用为原则,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4、规范化。

反映学校个性与特色的六项标志,校徽、校服、校训、校刊、校旗、校歌齐全规范。

从我校看,这一点作的还不够,需要做出相应的规范。

5、教育化。

育人是学校环境建设的目的所在。

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

学校要做到五有:即有宣传窗、阅报栏、黑板报、广播、学生会办公室的同时,学校应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上墙,写于学校醒目的位置。

名人画像、名人雕塑、学校标志性雕塑和激励性名言警句挂于校园适当的位置,这一点尤其初中、小学、艺术馆和多功能厅这方面需要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前进和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促使学校更健康、稳定的发展。

反思我校校园文化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但是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加强,要真正做到以正确舆论引导导人,正气氛围感染人。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人人共同努力,坚持不懈的奋斗。

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小学教师如何减压

1.提高认识,积极应对压力 多改变自我,少埋怨环境,眼睛向内,超越自我,提高素质,等待机遇,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2.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 要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避免“瞎忙活”,工作应有主次之分,应有轻重缓急之别,当“压力”突然来临,使你感到措手不及时,千万不要失去耐性,仓促应对,此时应平静心情,舒缓压力,减轻过重负荷,然后再继续工作。

3.学会倾诉,寻求支持 在心理受压时,如果能找到与自己相似状况的人进行倾诉,倾吐各自的苦衷,然后再一同商议解决不公,摆脱苦衷的方法,这样,也许就会相互启发,找到战胜压力的方法,所以,当教师感到自己的压力无法缓解时,一定要及时找人倾诉,必要时可找心理辅导人员进行倾诉。

4.多做运动,劳逸结合 教师工作比较繁忙,很少有闲暇时间去运动、去娱乐,实际上,当“压力”过大时,多做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缓解心理压力,运动不但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且还能调节疲惫的心智,还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使你暂时忘却压力的存在,此外,教师还可以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舒缓紧张神经,使身心得以放松。

5.了解自我,悦纳自己 研究表明,个体之间在承受压力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在相同的压力下,有些教师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有些则能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主要是人格因素,凡是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合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较大的教师,凡是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凡是归因为“外控型”(即认为事情的结果不是决定于自己的努力,而是由外界控制)的教师比“内控型”的教师更难应付外界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能够承认,接纳自身的这些特点,要对自己的潜能做出客观的估价,给自己确定适当的人生目标,建立适度的期望,不要总和别人比较,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保持进取,否则将使教师沮丧失望,自我封闭,限制和扼杀自己的潜能,最终导致失败和痛苦。

班级纪律的重要性500字

什么是纪律

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纪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一个工厂如果没有劳动纪律,工人们各行其是,这个工厂就会乱乱糟糟,生产就会陷于瘫痪。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纪律,居民们在街上随心所欲,你骑自行车乱闯红灯,我驾汽车横冲直撞他步行随意穿越马路,那么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必然是一片混乱,交通事故带来的不幸就会降临在许多人的头上。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纪律又是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的,因此有些青年人便产生了误解,认为遵守纪律和个人自由是对立的,要遵守纪律就没有个人自由,要个人自由就不该有纪律的约束。

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却是分不开的。

遵守纪律,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凡是纪律,都具有必须服从的约束力。

任何无视或违反纪律的行为,都要根据性质和情节受到程度不同的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就是说,纪律是严肃的,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同时,纪律又需自觉遵守。

只有自觉纪律才是铁的纪律。

这是因为,纪律同法律、道德虽然同属行为规范,但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纪律介乎于法律和道德之间。

纪律与道德的不同之处,在于纪律具有强制性的要求,但这种强制性又比法律弱些,而自觉性的要求则比法律强些。

所以,遵守纪律还需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

纪律属于道德的范畴。

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纪律或无视纪律的约束,那就是没有道德。

一个人的纪律性如何,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惟有思想道德高尚,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理解,且具有执行纪律、维护纪律的高度自觉性、坚韧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经得住纪律的考验,甚至视纪律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

事实表明,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文化素养的人,有着高度自觉的纪律性;而道德品质低下、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往往是一个不能自觉遵守纪律的人。

遵守纪律,就需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增强自己对社会的义务感。

同时,要自觉地遵守纪律,不论大事小事,凡是纪律要求做到的,就坚决去做;凡是纪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在没有人监督和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同样遵守纪律,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使遵守纪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学校的基本纪律规范是为了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秩序化,同时也为了给广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德智体诸方面发展而制定的,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了解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校期间必须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

注意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认真参加每一项活动。

校园是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及活动的重要场所。

为维护校园的正常秩序,创造整洁、优美、安静、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条例等管理办法,这是对学生的生活.行为的纪律规范。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校内的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文明礼貌,注意公共卫生,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以上这些行为准则,可以说是学生的学业道德规范,它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起着导向调节作用。

但是,这种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行为自律才能得以发挥。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掌握这些道德规范,把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求,转化方自己的自觉行动,这是学生行为自律的深刻含义之一. 同学们:高中时期是你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学校纪律教育的最后一站.学校纪律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没有严格的学校纪律,必然会影响学生习惯的养成,必然会导致学习松弛,违纪成风.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大校园秩序的管理力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最终把纪律约束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把自觉的行为习惯升华为一种文明素养.

如何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

如何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不断关注学生需求,不断灌输新理念,不断提高新认识 我个人认为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住以下几点:一定要关注和把握好大学生的需求,同学不需要、不关注的东西,我们没必要强制去做。

同学们需要的、关注的东西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那样,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殖,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新课程计划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我认为可以划分为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家庭行为习惯等,个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获取和完善独立探索中的未知,矫正自主学习中某些心理偏差和行为偏差。

一、对学生行为特点的思考:行为是人的心理、意识参与外部活动时其外部表现的组合。

心理、意识是行为的内部基础,活动、行动是行为的外部载体,行为是心理、意识、活动、行动的表现与结果。

统观现状,学生行为特点主要表现为:1、活动性:一为它总是凭借活动的动作与行动表现完成的;二是行为的表现与完成有一个活动过程。

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教育、矫正和评价习惯。

2、意识性:行为都受一定的心理、意识来支配,无意行为也在潜意识的操纵下产生。

运用合理的心理辅导艺术,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支配言行。

3、适应性:行为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不同个体行为的适应性水平则不同,同一个体的行为水平也有差别。

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必须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4、复杂性:人的心理纷繁复杂、所处的环境也五彩缤纷,因而心理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下的行为,自然具有复杂性。

对学生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持恒。

5、良莠性:行为有优劣、好坏、良与不良之分。

学校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预防其不良行为。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主要是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差异。

它的现实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领域里会有不同的特长和才能;二是不同的个体在同一领域里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由于智力差异、原有知识水平的差异和认知方式的差异的存在,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一是要提高其心理素质,让它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组织多种活动,使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路与方法:1.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

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

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提问,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2)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觉研讨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应注意结合各学科的具体任务,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不放任自流。

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还应教会学生形成善于与他人研讨交流的习惯,以此相互砥砺启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3)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

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师要在学生有了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去教;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记;要在学生明白行动规则的条件下再要求去做。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无穷。

2.优化环境,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小学生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环境不同造就他们不同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根据一些资料记载和教学经验所得: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不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以及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的体会是:A.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

教师随时随地都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

脸上的表情写满了一个人情绪。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

教师应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

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有稳定情绪,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谐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让学生在潜移化中接受教育。

人格示范: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

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正直。

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要保证做到,决不食言。

B.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者,制造人才之所也。

”尤其是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十余年左右,乃至更长的时间在学校这个环境中生活。

因此,学校的状况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关系极大。

因此,我们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如窗明几净,教室走廊地面发光见影,学生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教学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学生自然不会乱刻乱画,教室物品摆放整齐,学生物品也会摆放得整齐有序等等。

我们还充分运用学生自己的宣传阵地,如板报、特色专栏、名言警句栏、优秀作业栏等等,引导学生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学习。

一是利用晨会课学习《日常行为规范》、《第二中小学三字歌》,联系现状,引起学生反思;二是在国旗下讲话中或组织班会、队会进行专题讨论,现身说法,深入领会,提高认识。

三是做好专栏导向。

宣传好的典型,刊登学生来稿,注意针对性,启发性,帮助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养成习惯,产生效果。

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这一方面是由于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有一种特殊的血源关系的感情纽带联系起来的,这是父母影响孩子、孩子向父母学习的最有利的条件。

另一方面,也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是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品德等,对孩子的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

再一方面,还由于家庭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其特殊作用是其他影响所不能代替的,不论在学校接受教师、同学的影响,还是走向社会接受领导、同事的教育,都是暂时的、可离的,而家庭影响则是长期的、终身的。

作为父母,既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购置必要的书籍、学习用具等,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应在言谈、行为、思想、信仰、习惯、爱好等方面提供优良的示范。

总之,父母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以身作则,才能把子女教育得更好。

因此,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以其获得更佳的效果。

我们将学生守则及一些规范中的内容化为可实践的东西,让学生分阶段,有重点地在家中“练习”,并定期召开家长会,或通过家校联系本,让家长把“练习”结果向老师汇报,如外出回家打招呼,尊敬长辈等。

我们与家长结对子,渗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指导,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具体分为四步:第一步,师生共同填写家庭基本情况,教师填写不良行为习惯发生的时间和主要事实、教学效果;第二步,家校共同分析原因,进一步研究矫正措施,使看法趋于一致,形成教育合力;第三步,进行效验跟踪记载;第四步,开展矫正评价。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综合指标,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习惯、志气、爱好等,对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来说,社会风气表现为一种无意的社会外部控制,对改变人的思想和情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人们学习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决定意义。

这种决定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是良好的学习情绪。

学习情绪是伴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而出现的一定心理反映。

这种心理反映,对人们积极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是坚定的学习信念。

信念是人们对于生活、事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学习信念的产生和形成,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绪,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刻苦学习,实现理想和目标。

可见,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人们学习的重要环境之一。

小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能力差。

不良的社会风气,会腐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3.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以学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主人意识”以至健康成长。

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学校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业成就的保证之一。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可见,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纠正行为偏差的能力。

(1)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在教研活动、学科教学以及点点滴滴的日常管理中,我的体会是:A.借助儿歌,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我们把行为规范化成“三字经”,每条为一颗星,在班内设置夺星栏,逐条学习评比,每周评一次,学校定期检查总结评比,通报情况。

B.干部负责与学生督促相结合。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加强对小卫生检查员、作业量督促员、图书管理员、值日长等小干部的培养,让他们对全班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文体、常规等情况进行记载总结,指出不良习惯,必要时进行协调处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C.持之以恒,及时强化。

学习行为一经规范,就要按规范严格要求,加强训练,经常对照,督促去做。

在培养规范化行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予以强化,老师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善于观察,发现正反两类典型。

抓两头,促中间,树榜样,同时重点帮助习惯差生,促其改正,要求学生时时处处规范言行,长期这样,才能慢慢见效。

(2)提高学生自我导向能力。

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今天在学习、生活等各类活动中应注意纠正哪些不良行为习惯。

做到胸中有数、井然有序、有的放矢。

促使学生在积极地寻求自我目标的心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能力。

(3)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引导学生在行动中强化认识,自觉地、有目的地用实际行动做到自己认可的程度。

(4)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引导学生对行动进行对照、综合、鉴别,对一天行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在全面剖析自我、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肯定否定自我的心理过程中,找出值得肯定、发扬的,需要改进的,在自我认识、自我比较、自我反醒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政治)活动形式一共有几种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活动、短期性活动和临时性活动;根据活动场地,可分为室内活动、室外活动、校外活动。

具体的活动方式有报告会、辩论会、座谈会、讨论会、知识讲座、演讲、兴趣小组、纪念日活动、主题晚会、手抄报或黑板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看电影、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游览、表演、各种知识或小论文竞赛、收集谚语名言警句等。

下面就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众多形式中,选取几种广泛开展的、行之有效的形式作具体阐述。

1、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思想政治课可以普遍地、经常地开展的一种课外教学活动形式,它是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联系、课本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有关的思想观点、道德知识和行为要求。

社会调查可以是实地调查,也可以间接调查,其形式有考察、采访、搜集有关资料等。

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对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本课的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如在高一经济常识“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引导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参观企业、实地采访、上网检索等方式途径采集各类有关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图片、音像、文字等资源,领悟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2、时政演讲。

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教育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时事政策教育融汇于思想政治教学之中,但是仅靠一学期开几节时政课,是远远跟不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发展。

只有运用时政演讲等形式,加上教师及时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时事教育贯穿在教学环节中,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索取。

所谓时政演讲,就是上课时,由一学生用演讲的形式,对全班同学进行一至五分钟左右的时事阐述。

这样能够让学生领略到“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的绝妙,能够让学生熟知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重大时事,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关心时事,搜集素材,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社会实践活动。

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

社会实践活动有公益劳动,如教室和公共地区的大扫除、绿化校园、维修课桌等;从事社会服务活动,如拥军优属、卫生扫除、植树造林、车站码头的服务等;为残疾人、孤寡老人、贫困学生送温暖活动、搞社会宣传活动等。

4、知识讲座。

知识讲座是教师聘请法律界的工作者、心理学教师、劳动模范、老红军、新闻工作者等同志为学生开设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革命传统知识、国际国内形势等讲座。

通过知识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5、各种专题座谈会和讨论会。

专题座谈会和讨论会是就某个专题进行座谈讨论,通过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座谈讨论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知识水平。

如对构建和谐社会、社区、校园、家庭的讨论会,对党或人大的会议决议的学习等等。

福建教师招聘面试要求有哪些

教师结构化面试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自我认知自我认知类的题目主要就考察考生对自身的认识,报考自身的性格、优缺点、座右铭、最爱看的著作以及人生经历等。

比如,请问你报考教师这个岗位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浙江萧山考题)。

学生心目当中的酷老师是什么样的?(山东青岛考题)。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的是人职的匹配性。

出现这类题目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就题目内容说的时候,和教师这个职业联系起来,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老师,从教师的角度去作答,这样才能答的更有效。

人际沟通作为教师,不仅要和同事打交道,还要和学生、家长以及领导处理好关系。

人际沟通类的题往往有一下两种情况:一是给考生设定一个障碍情境,如在人际沟通中遇到了阻碍,被领导或同事误解等,问考生会怎么解决;二是不会有假定的障碍情境,而是直接提问,如“怎么跟不同类型的家长打好交道?”等。

对于这一模块的题,考生应注意本着“阳光思维”的原则,也就是不要把人想象的太坏。

并且,在和不同的群体沟通交流时,应该本着不同的态度和原则。

如面对领导,应该是“虚心、尊重”的态度,并且相信大多数情况下“领导都是对的,即使不是对的,也是因为没有了解情况”;而面对同事则应该本着“尊重、理解和合作”的原则;对家长应该“热情、理解、尊重”,并且家长的要求一定要解决;对学生应该本着“关心、多宽容、多鼓励、多信任、多尊重和多理解”等原则。

组织管理作为一名新教师,一般来说都会要担任班主任工作,这就涉及到了如何组织和管理里班集体以及召开家长会或是主题班会等,而很多时候,学校也会把一些活动交给老师来组织,如让你组织一次有300个学生的春游活动(浙江湖州),组织一次“最美丽女教师”的评选(山东青岛)等,考生的作答就可以直接折射出考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是否具备相关经验。

应急应变教学环境是复杂的,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复杂的,所以一位教师要面对很多突发事件,尤其是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

比如说,在你组织一个校外活动中,有学生突然昏倒了,你会怎么办?或者是在你上课的时候,有学生故意讽刺你,你会怎么办(山东青岛)?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设身处地的去想一想,如果遇到这样的场景,会有哪些反应。

这类题主要考察的就是考生思维的全面性、反应的迅速性以及处理问题时的轻重缓急。

综合分析这类题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热点类,既有社会热点,又有教育热点。

在教师招聘考生中,往往是和教育热点结合在一起,如“对于现在部分学生放弃高考的现象怎么看(山东黄岛)”?“针对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论文抄袭现象怎么看”?“古代有孟母三迁,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纷纷搬学区房的现象你怎么看”?等等;综合分析类的第二种题是观点类,给出考生一些名言警句,或当下的流行观点,问考生是如何看待或理解的。

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你怎么理解”?“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观点你赞同吗”?这类题主要考察的就是考生的综合以及分析能力。

教育理论或专业相关这类题主要是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和教育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如“作为应用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语文老师如何用好读书指导法”?“从古到今,跳远共经历了跳法,都有哪几个步骤”?</ol>

学校管理名言警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