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孝庄太后名言

《孝庄秘史》的经典台词

1.从十几岁开始,我就想嫁给你了。

到如今,人还是从前的人,可心境早已不是从前的心境了。

中间夹着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太多难以割舍的欲望,太多难以摆脱的枷锁。

我不再是玉儿,你不再是多尔衮。

我变成了皇太后,你变成了摄政王。

从我们身份改变的那天起,结局就注定了。

2.一个我深爱了一生,影响了我一生的男人,他都没有跟我说一声,他自己就死了。

而我竟吝啬到不能为他流一滴眼泪。

3.玉儿,去吧,你应该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扔下,这是你的命,也是我的命。

4.情之一字,太累人了。

5.我只想知道,一口气上不来,往何处安身。

6.人说男子多薄幸,为什么太祖皇帝这脉子孙,却出了三个情痴,而这3个人又都和我密切相关7.我此心澄定,亦无苦楚。

8.短折而死

玉儿

你咒我

我们这样的情分,你咒我

我为你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皇位,我恨不得能把自己的心挖出来给你,你却咒我

9.就算是被她耍着玩,我也觉得是种幸福10.多尔衮,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是最爱大玉儿的人

最疼惜她

把她当宝

11.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他也不会回来了。

12.我们的爱要像我们的意志力一样坚强。

孝庄太后对康熙有多大的影响

清初战乱频繁,国库空虚,兵饷不足。

孝庄经常将后宫省下的钱物拿出来赈济兵民。

她这种节省宫中开支赈济灾民的做法,一直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康熙8岁丧父,同一年又丧母,幼年由孝庄抚养成长,又赖孝庄辅政。

孝庄不过多出面参政,然而康熙处理国家大事,必先征求她的同意而后决。

康熙十一年,孝庄有病去赤城洗温泉,《清圣祖实录》中详细记载了一路之上,康熙对祖母扶前围后,体贴入微。

在外期间,京师来报,康熙皇二子、4岁的承佑得急病死,康熙强忍悲痛不让孝庄知道。

康熙在外狩猎,曾派快马将新鲜瓜果等送进宫,让祖母尝鲜,在给祖母的信中都称呼自己为孙臣。

对祖母的孝敬可见一般。

75岁的孝庄病重,从当时记录康熙言行的《康熙起居注》和《清圣祖实录》中,可以看到康熙这一段时间对祖母孝敬之心,真可谓千古罕见。

起居注和实录中记载康熙为了祖母,曾步行到天坛祈福;陪伴祖母于慈宁宫,席地而坐,在慈宁宫处理军国大事;每次进药,康熙必先亲尝后,再为祖母奉上…… 孝庄75岁崩于慈宁宫,留遗诏,写自己盛年丧夫,中年丧子之哀情,全靠康熙一片孝心。

康熙帝多次悲痛的哭昏过去。

纵观孝庄文皇后一生,康熙有赞语可作为略评:“昔奉我皇祖太宗文皇帝赞宣内政,诞我皇考世祖章皇帝,顾复劬劳,受无疆休,大一统业。

暨朕践祚在冲龄,仰荷我圣祖母训诲恩勤,以至成立”,“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敦有今日成立”。

孝庄一生为开创清朝鼎盛之局面,呕心沥血,费尽心血,实属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蒙古族女政治家。

如果用“国母”一词赋予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则此劳号非孝庄文皇后莫属。

求一个名言小故事 语言要优美 句子要通顺 最好能长点

一个富翁向一个智者球成功之路。

智者拿了3片西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一个中等的,智者说“你随便拿一个吧

”富翁毫不犹豫的拿了最大的那个,智者拿了小的那一块,当然,智者比富翁吃得快,所以,智者吃完后,又拿了中等的那个西瓜吃,富翁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吃的虽然大,但是却没有智者吃得多。

两人吃完后,指着淡淡笑了笑,说“这边是我的成功之路

”富翁哑然、、、、 这个社会当中,当富翁的角色的人可能会比当智者的人多,因为,他们运用的不是智取

有这么一句话:一口吃不过个大胖子,来比喻人活着不由贪大,贪心,生活中,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的脚踏实地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

伍次友和苏麻喇姑之间的故事谁知道

她俩是一见钟情 但次有出皇帝喜欢苏麻 他没敢要 因是皇帝 怎么敢跟皇帝抢女人 皇帝是不会让他好过的 所以他只有放手而去消失了 康熙王朝 此剧不太真实 苏麻喇姑本是孝庄太后陪嫁的侍女 原名索玛勒

名人名言小故事

杰明·富兰克林(1706.1-1790.4),美国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科学家。

他是美国十八世纪仅列于华盛顿之后的最著名人物。

1723年,富兰克林17岁,他因与兄长的不合而离开家庭,独自来到费城谋生。

在这里,他从印刷工人开始,一直到拥有自己的印刷作坊,自己办报纸,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谋生之路,最后获得人们的承认,成为德高望重的杰出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

海明威是为我国读者所熟识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战地钟声》,《老人与海》等作品已经深入人心,并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仿佛已经被神化了,他挣脱了阶级、时代的束缚,是人性的理想代表,是正义的化身,反对战争的斗士,是勇猛的俊男。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英国文学家。

D.H.劳伦斯的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

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1592年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科隆城,1618年从里斯本启程,于1619年到达澳门,用了一段时间学习汉文化之后,他于1623年抵达北京,其时明神宗在位。

经过几次皇位的更替和变迁,明思宗崇祯皇帝即位后,汤若望受委托从事撰写崇祯历书等工作。

顺治皇帝逝世后,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为权臣鳌拜所忌,更为杨光先等人所诬,陷入冤狱,曾经公开比试对日食时刻的推算,结果以汤若望为代表的西洋历法胜出。

但鳌拜有权在手,执意排斥西方传教士,康熙皇帝尚未亲政,大权执于鳌拜之手。

后来孝庄太皇太后出面干涉此事,汤若望方能获释,但境遇已大不如前,最后于1666年逝世并安葬于北京。

.伽利略好奇善问: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

”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

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

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

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

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

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1912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

当时,14岁的周恩来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

他在文中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

这篇优秀作文,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

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

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

临行时赠给同学一首诗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表示他决心钻研社会科学,挽救国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种“面壁十年”的刻苦精神,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不愧为中华儿女,充分表现了他年青时代的远大抱负。

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日语、英语、世界语等几门外语,完成了《海边诊所》的翻译。

一个身体的三分之二都失去知觉的高位截瘫患者,一个残疾者的生命为何能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焕发出如此夺目的异彩

原因之一不是由于她抓紧了分分秒秒的富贵时光,增中了生命的活力吗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

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

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

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有关于名人的读书故事和名言

·富兰克林(1706.1-1790.4),美国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科学家。

他是美国十八世纪仅列于华盛顿之后的最著名人物。

1723年,富兰克林17岁,他因与兄长的不合而离开家庭,独自来到费城谋生。

在这里,他从印刷工人开始,一直到拥有自己的印刷作坊,自己办报纸,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谋生之路,最后获得人们的承认,成为德高望重的杰出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

海明威是为我国读者所熟识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战地钟声》,《老人与海》等作品已经深入人心,并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仿佛已经被神化了,他挣脱了阶级、时代的束缚,是人性的理想代表,是正义的化身,反对战争的斗士,是勇猛的俊男。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英国文学家。

D.H.劳伦斯的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

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1592年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科隆城,1618年从里斯本启程,于1619年到达澳门,用了一段时间学习汉文化之后,他于1623年抵达北京,其时明神宗在位。

经过几次皇位的更替和变迁,明思宗崇祯皇帝即位后,汤若望受委托从事撰写崇祯历书等工作。

顺治皇帝逝世后,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为权臣鳌拜所忌,更为杨光先等人所诬,陷入冤狱,曾经公开比试对日食时刻的推算,结果以汤若望为代表的西洋历法胜出。

但鳌拜有权在手,执意排斥西方传教士,康熙皇帝尚未亲政,大权执于鳌拜之手。

后来孝庄太皇太后出面干涉此事,汤若望方能获释,但境遇已大不如前,最后于1666年逝世并安葬于北京。

.伽利略好奇善问: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

”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

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

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答案补充 名言警句精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答案补充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答案补充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

苏麻喇姑为什么地位那么高

比大官也不差

宫中神秘侍女苏麻喇姑 上,苏麻喇姑确有其人。

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生在科尔沁个牧民之家。

确切的生年不知,但从她作为孝庄的陪嫁侍女来推算,苏麻喇姑应该比康熙大40岁左右,应是玄烨的祖母辈。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册封五宫后妃,孝庄被封为西永福宫庄妃。

也就在这一年,苏麻喇姑作为大清的“女秀才”,受命制定满族衣冠服饰。

这说明她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对满、蒙、汉服饰有精深造诣。

早年的草原生活和后来的塞外经历,使苏麻喇姑练就了不凡的马上功夫。

她常常骑马外出,为孝庄办理各种事情,是孝庄身边最得力的侍女。

康熙在宫外避痘的几年间,苏麻喇姑确实担当了教育玄烨的重任。

《啸亭杂录·苏麻喇姑》中记载,玄烨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从现存的朱批档案中可见,玄烨的满文写得相当好,而康熙的这一成就,正是苏麻喇姑手把手教育的结果。

康熙即位时虚龄只有8岁,但从他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年龄上看,无疑是早熟的。

也许正因如此,康熙才在祖母孝庄的旨意下,于康熙四年七月娶四辅臣之首的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这时康熙只有11岁。

再看此时的苏麻喇姑,至少应在50岁左右,与康熙不可能有其他暧昧关系。

而她爱慕汉人伍次友等等,更属子虚乌有。

苏麻喇姑平生有些“怪癣”,《啸亭杂录》说她一年中从不洗一次澡,只有除夕那一天,用极少的水对身体进行擦洗,然后将“秽水自饮”,据说这是“为忏悔”。

至于“忏悔”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苏麻喇姑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葬以嫔礼”安葬在孝庄的昭西陵侧。

孝庄太后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