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册观后感200字
第一,从上讲,《国家相册》立伟、角度新颖。
这个创意是力图通过中国照片档案历史照片来把握国家历史。
用照片来叙述历史、展现历史,这并不是首创,也不新鲜,过去也有很多关于“老照片”的栏目和作品,但是,新华社这次是用微电影的形式以“国家相册”的名义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国家历史,这还从未见过,应该算是首次,而且是通过“相册”这个角度来呈现,无疑是想于细微处见宏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这个立意的确宏大,角度的确新颖。
第二,从构思上讲,《国家相册》民众视角、构思巧妙。
国家历史肯定是宏大叙事,但宏大叙事必须与凡人小事相结合,才能接地气、才能有生命力。
创意者以相册作为构思的主线,力图通过翻看照片来追寻历史,可谓匠心独运、构思巧妙。
英国著名作家赫克斯科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学。
那么国家的记忆就是国家的文学,但国家记忆也包括国家中每个人的记忆,国家的文学也必须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历史来集合和凝练。
《国家相册》就是用每个人的私人相册来反映国家的历史和命运,就象一个家族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翻看家族中每个人的相片,回忆起这个家族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第三,从内容上讲,《国家相册》扎根史实、扎根生活。
历史是这个创意的源头活水,生活是这个创意的格调基础。
在第一集《胜利的日子》里,并没有空洞地论述历史,而是用两个摄影师的镜头来说话,摄影师王小亭拍下的影像再现那个血雨腥风、凄凉悲惨的上海车站:日军轰炸后,到处充斥着炸飞的同胞躯体、孩童的哭泣,让人触目惊心,摄影师于肇拍摄的沈阳审判影像,受伤百姓愤怒的控诉、日本侵略者低头认罪的瞬间,与穿插其中的日本投降、东京审判、东条英机被送上绞刑架等照片一起,成为人们永远不能忘怀的记忆。
这个微电影采用的是讲述人口述的方式,讲述人陈小波女士象邻家大姐一样,娓娓道来,用生活的语气叙述着历史的沧桑,在亲切中暗含着对史实的尊重、对历史的敬畏。
特别是那句“犯我中国者,虽远必诛”,在平缓中透出了坚毅,显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历史真理。
第四,从精神上讲,《国家相册》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历史上,中国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外敌入侵、内战绵延、自然灾害等,在内忧外患面前,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愈挫愈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国家相册》就是要通过这些影像和画面,来展现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中国精神和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国价值,从而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文情怀。
国家相册读后感200字
读史明志,知古鉴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一张张发白的照片,无一不是一部部鲜活的无字史书。
重读历史,可以让人再回到过去的烽火烟云当中,让人直白地感受到当年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变故。
“国家相册”聚焦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瞬间,通过传播宣传,让更多百姓知悉、领略并有所感悟。
这种直达人心的历史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指导。
我们能从“国家相册”了解百年来的苦难史。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明,但同时也是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的历史巨轮。
我们都懂得学习历史对于当下的重要影响,但学习历史需要以专业的视角进行专业性的系统训练。
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了解历史概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是最为迫切和重要的。
“国家相册”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全景式展现近百年来的历史,正可以让广大民众深切体会什么是苦难、什么是屈辱,通过视觉引导,开启情感的阀门,对中国自满清以来落后挨打、丧权辱国、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的历史,有更为系统和直观的认知。
特别是拍摄于抗日战争期间的一张张图片,无一不是血淋淋的故事,更是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争传奇。
“国家相册”的系列展播,让我们从数以千万计的历史片断中看到历史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从而更加坚定现代中国引领未来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系列纪录片第一集“胜利的日子”,在重温那段伤心的历史过程中,也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当见证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一幕被定格时,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都是激动而复杂的。
当看到国破人亡的历史关头,总有革命斗士挺身而出,多少会让人感到欣慰。
虽然只是重温历史,但此情此景,依然让人血脉喷张。
发两个人的隐私照片犯法吗
这种行为构成侵犯他私权,,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之(的规定,可能受到拘留或者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照片的内容是淫秽的,还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传播淫秽物品罪】,可以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参考法律条文:【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百六十四条 【传播淫秽物品罪】 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利用聊天室、论坛、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
第三条 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一)数量达到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二倍以上的;(二)数量分别达到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两项以上标准的;(三)造成严重后果的。
利用聊天室、论坛、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
飞屋环游记第73分钟,艾丽在相册最后写给卡尔的那段法语是什么意思
1、鲍里斯·米克哈洛夫。
1938年出生于乌克兰的科沃夫,原先是一名技术工程师,28岁时开始涉足摄影,在克格勃搜查到他给妻子拍摄的裸体照片后,他就被工厂解雇了,从那以后他成为专职摄影师。
鲍里斯·米克哈洛夫毫无疑问是前苏联最杰出的摄影家。
在大约30年的摄影生涯中,他拍摄了大量可称经典的摄影作品,同时 ,他不断发展自己,而不是在正统艺术家的位置上停留。
1998年他举办名为“Case history”的展览,展出反映日常生活的照片,同名画册于1999年出版发行。
鲍里斯·米克哈洛夫拍摄范围很广,一个专题与另一个专题在形式上截然不同。
这就很难定义他的摄影风格和审美观点是什么。
然而,他却一直认为摄影的功能是传播,他认为媒体必须帮助受众更多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鲍里斯·米克哈洛夫的作品往往是令人惊讶和不拘一格的。
他的许多早期作品,包括《私人系列》Private Series(60年代末),《红色系列》Red Series(1968-1975),《Luriki》(1971-1985),在摄影态度上是幽默的。
在《私人系列》中的作品类似一本照片册,所有照片都是表现诸如在自己房间里的人;妇女锻炼身体;跳舞和聚会等内容。
在《红色系列》中鲍里斯·米克哈洛夫采用抓拍的手法,拍摄日常生活,描述大众对不可避免地在生活中出现的红色事物的注意。
《Luriki》系列收录了鲍里斯·米克哈洛夫在70年代作为“商业”摄影师时拍摄的全部图片,这一期间他的工作是给旧照片修饰和着色。
2、唐纳德·韦伯韦伯创造了与作家拉里Frolick书,并与著名出版写真集出版专业Schilt它。
在阿姆斯特丹的基础上,Schilt察看了马库斯布利斯代尔的一个国家,赤柱Greene的黑护照和托马斯Dworzak的高加索强奸。
为了帮助这个项目提供资金,韦伯设立了三个珍藏版 - 200美元,500美元和1000美元,所有这些包括一书签名的复印件和限量版,档案打印铜牌,银牌和金牌,(在不同规模和版号码),签署,盖章和编号,并在乌克兰警方文件夹打包。
该书将被包装在老警察的报告形式,并与邮票蜡密封好手工盒包装。
“刚开始的筹款和其他crowdfunding Kickstarter的节目很受欢迎的摄影获得的,但我不想去这条路线,”韦伯说。
“我看了看书籍和孔径半径作为达到某种程度的模型,研究其限量集和每个包装印刷结构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有手工制作了。
我希望它是一门艺术身体好样的项目,非常艺术和手工艺品。
3、吉姆·里德吉姆·里德出生在伊利诺依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在那个地方他经历过各种恶劣的气候,像冰风暴、暴风雪、洪水、飓风……后来母亲送他的相机激发了他对影像的爱好。
在电影专业毕业后,他从事影视制作工作,但他发现有五分之四的工作内容都因为天气原因被中断,里德突然意识到:“我把摄影机对错了方向,镜头其实应该指向天空
”从此他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极端天气摄影。
他是世界摄影界公认的最杰出的极端气候摄影家之一。
在近20 年的全职摄影生涯中,他追踪了多达357 次的暴风,经历了17 种大型飓风,拍摄了60 多个龙卷风纪录片,曾受邀担任电影《后天》中飓风特效的处理顾问。
他的作品不断在《国家地理》、《纽约时报》、《时代》等著名报刊杂志上出版。
4、安妮.哥蒂斯出生于澳大利亚,现居住新西兰的奥克兰,为新西兰职业摄影家学会的成员。
安妮.哥蒂斯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风格.拍摄了大量的儿童摄影作品.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和好评。
安妮嫁给了她的生意伙伴KeI,他们有两个孩子。
5、美国著名女摄影师Annie Leibovitz(安妮·莱伯维茨)当女人从来就不容易,要在一个向来由男人主导的摄影世界闯一番天下更难上加难,但Annie Leibovitz却担上了大旗。
2005年的《美国摄影》杂志封她为“至今仍在进行拍摄工作的唯一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师”,她也曾经三度入围《美国摄影》“100位在摄影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足见其在当今美国摄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她是当今最重要的女性影像艺术家,也是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
6、Mario Testino马里奥·特斯蒂诺马里奥·特斯蒂诺(Mario Testino) 是时尚圈最炙手可热的大摄影师。
他的时尚摄影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马里奥·特斯蒂诺(Mario Testino) 为《Vogue》、《Vanity Fair》、《The Face》等大量一流时尚杂志拍摄时装大片,并为GUCCI、Calvin Klein、BURBERRY、Ralph Lauren、Versace、Estée Lauder、VALENTINO等奢侈品牌拍摄年度商业广告。
7、史蒂文·梅塞(Steven Meisel)Steven Meisel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时尚摄影大师之一,他为美国版、意大利版《VOGUE》拍摄的大片广受欢迎,他为Madonna(麦当娜)在1992年拍摄的写真集《Sex》更是轰动一时。
法国时尚摄影师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 (Patrick Demarchelier)Patrick Demarchelier,1943年出生于法国勒阿佛尔,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顶级摄影师之一。
Demarchelier在生活中也像他的作品一样:干练而且专注,他能让你在几分钟之内就放松下来,感到随意。
他在视觉呈现上有着独特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协作者。
受古典绘画和经典摄影作品的影响,Patrick Demarchelier 善于控制光线,把握人体的线条和结构, 不管是漂亮的时装,还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一头大象,都能在他的镜头下发掘出惊人的美。
8、亨利.卡提蒂挨-布勒松(法国)被誉为当代世界摄影十杰之一的举世闻名的抓拍摄影大师——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先生(Henri·cartit·Bresson),l908年生于法国塞纳一马恩省。
他儿童时代即酷爱美术,曾从师画家戈登奈和安德烈·洛特。
1922年至1928年,他在中学学习但未毕业。
在这段时间里,他有过一架布朗尼照相机,起初只是为了拍些假期生活照片,以便丰富他的纪念相册。
不久,假期结束之时他才开始认真地通过取景框观察一切,从而使他心目中的小小世界逐渐变得宽阔起来:由于格里菲斯的巨片《纽约的秘密》、斯特罗海因的处女作《破碎的百合花》、艾森斯坦的《猛禽》等电影的影响,加上不久他又结识了一些摄影家,并为他们的摄影作品所倾倒,从此产生了献身于摄影艺术的信念,并以进行摄影、自己亲手冲卷和洗印照片等项工作为极大的乐趣。
9、周梅生人文地理摄影家,是我国最伟大的著名学者型摄影家!生于南京,长于北京,毕业于天津大学。
自幼学习书法、绘画,从事摄影记者、美术编辑工作二十年,兼作音乐策划,摄影,旅游、人文地理专栏作家,艺术院校摄影教授。
现为电子工业出版社艺术总监。
连续三年在权威的《中国摄影》杂志发表学术性文章二十余万字,作品二百余幅。
鉴于在“世界遗产影像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2007年荣获由世界遗产基金会颁发的“世界遗产弘扬奖”。
先后出版《古都逸史》、《古宅轶事》,《学者镜头——影像中国文化》丛书。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中国国家地理》“CNG讲堂”主讲。
《中国摄影》“聚焦遗产”专栏主持人、《摄影世界》“灯下谈影”专栏主笔、《佳能园地》执行主编。
近年来专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专题研究与拍摄,从地理、人文、历史与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10、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 1912-1994),法国人文主义摄影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法国摄影界和布列松堪称为一对并驾齐驱的大师。
这两人的摄影都以纪实为主,但风格却迥然不同。
布列松经常云游四海,作品比较深沉严肃,关心各地民族疾苦。
杜瓦诺则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为创作基地,喜欢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风趣的瞬间。
生于1912年4月14日生于Gentilly,巴黎,法国。
1926年至1929年在巴黎高等埃蒂安纳(Estienne)学校学习石刻版,并毕业于此。
1931年任André·Vigneau的助手。
1932年售出第一套由照片组成的图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