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8个字描述匠心
【匠心独运】意思是独具地运巧的心思,形容独特的艺术构思。
出处:唐士源《孟浩然集序》:不按古,匠心独妙。
”【匠心独具】形容艺术构思运用的很独特。
匠心:巧妙的心思。
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编导和演员门匠心独具地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刻划了以小强为主角的一代少年儿童形象。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三·孟浩然》:学不功儒,务掇精华;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
古龙小说之排名
-古龙小说代表作排名录1《多情剑客无情剑》这是一部以“小李飞刀”李寻欢为主角的小说,但书名好象写阿飞,这未免令人有点遗憾。
但这个题目太美,也许作者不得不用它。
《多情剑客无情剑》,我前后读了三遍。
读一遍,多一分惊叹、二分喜欢、三分佩服、四分回味。
《多情剑客无情剑》,全书三卷,七十余万字,是古龙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
它的问世,奠定了古龙在新派武侠小说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对金庸之后武侠小说不可读的定论作了一次有力的冲击。
且不论这部小说结构之严谨、描写之细腻、人物之多采、情节之生动,单论李寻欢这个人物即可见作者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在古龙笔下的人物典型中,李寻欢是最具个性、最具人性的艺术形象。
他既有楚留香、陆小凤的洒脱机智,又有叶开、沈浪的善良心地,他的磨难与痛苦,更不亚于江鱼,他的身上,不仅体现了中国武术大家的气度,而且把人性与武学的最深沉的理解融为一体。
由于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因此他的出场更引人注目,更令人同情,更值得人们去观察他和赞美他。
在某种意义上,《多情剑客无情剑》不仅仅是一部武侠小说,而且是一部对武学真谛的文学解释,还是一部写尽炎凉世态而又格调颇高的人情之作,更是一部探索人生真理、触及社会现实的警世之卷。
《多情剑客无情剑》超出了武侠小说传统的创作模式,在艺术上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古龙成功地运用了写景、写情、写心态的新派写法,又兼顾中国传统小说环环相扣、扑朔迷离的情节安排;有实写,有虚写;有重笔描摹,有轻笔带过;有警句格言,有精彩对话;有对内心世界的挖掘,有对氛围的巧妙渲染;有张有弛,有情有味;有峰回路转,有绝处逢生;有悲凉也有幽默,有扣人心弦也有驰骋想象;层出不穷却叙而不乱,悬念迭起却合乎想象;感人肺腑而催人泪下,欲罢不能而回味无穷。
《多情剑客无情剑》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聪明、机智、深沉、才气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作者内心世界的冲突与多姿多采的艺术匠心。
《多情剑客无情剑》不是古龙的搁笔之作,在此之后,他又创作了一系列武侠小说,虽然古龙在不断地“求新求变求突破”,但无论从作品思想深度还是艺术完美性来说,都没有能超过这部作品。
因此,《多情剑客无情剑》代表了古龙小说的最高成就,名列首位,无可怀疑。
2《绝代双骄》如果说《武林外史》是古龙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代表作,那么《绝代双骄》则标志着古龙小说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古龙把《绝代双骄》归纳为他中期创作的最后一部。
《绝代双骄》的问世,使古龙的新派武侠小说不仅超过了与他齐名的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而且他的声誉也不亚于梁羽生了。
因此,《绝代双骄》是古龙小说的一个里程碑。
《绝代双骄》的成功,首先在于它结构的严谨。
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如此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此复杂变幻的人情,如此扑朔迷离的情节,在古龙的生花妙笔之下,竟能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架式。
除了金庸的几部名著外,我几乎找不到可以与之媲美的武侠小说。
《绝代双骄》不是没有缺点,不是没有漏洞。
但《绝代双骄》毕竟是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的一部巨著,一部兼有可读性与文学性的好作品。
它以悲剧落笔,以喜剧收尾,是一幕人生的悲喜剧。
它在艺术上完全可以和金庸《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媲美,但其格调又低于《笑傲江湖》,各章标题也太平庸。
《绝代双骄》名列古龙代表作第二222.90.69.* 4楼3《侠盗楚留香》楚留香排名在陆小凤之前,我至少可以找到三个理由。
第一,楚留香的风流倜傥更讨人喜欢一点。
第二,《侠盗楚留香》的写景抒情,也更动人一点。
第三,《侠盗楚留香》在各卷的人物与情节连贯上,也似乎比《陆小凤》结合得稍好一点。
当然,《陆小凤》中的其他人物群体,并不在《侠盗楚留香》之下;《陆小凤》中的花满楼、西门吹雪,也完全可以和《侠盗楚留香》中的胡铁花、一点红相媲美。
楚留香与陆小凤很相似,都是有侠有义,都是富有急智。
但楚留香绝不是陆小凤。
从外形上说,楚留香更富有男性粗犷的美。
他有乌黑的头发、宽宽的肩头、古铜色的背以及坚实的手臂和有力的手指。
从气度上而言,楚留香比陆小凤潇洒、懒散、悠闲、风流。
关于楚留香的故事,也比陆小凤离奇、惊险而富有情趣。
在女读者的心目中,楚留香这个人更值得爱慕,他比陆小凤在漂亮的女人面前更自尊;而在男读者的心目中,楚留香对朋友更讲义气,更能舍身求义,因此男读者更喜欢与他交朋友。
读《侠盗楚留香》,有些场面至今令人难忘。
楚留香与一点红交手,看得人目不暇接;《侠盗楚留香》的欠缺,与《陆小凤》很相似,每一部传奇都是一个小长篇,这是古龙小说结构上的致命伤。
也因为如此,《侠盗楚留香》只能排名第三4《陆小凤》要在《陆小凤》与《侠盗楚留香》之间排名先后,实在很难。
这两部作品都是古龙成熟的代表作,又都拥有大量读者。
也可以说,没有陆小凤与楚留香,也就没有古龙。
《陆小凤》的情节波澜起伏、奇幻莫测,固然显示了古龙的才华不凡,但若论《陆小凤》的艺术魅力,还是因为古龙写活了书中的芸芸众生。
这张人物谱当然不能全部包括《陆小凤》中精彩的艺术典型,但以上所列的男男女女,却各有其鲜明的个性,都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不过《陆小凤》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典型,只能是陆小凤本人。
因为陆小凤的饿性格是立体的,他的性格特征绝不是几个定语可以概括出来的。
《陆小凤》除了写人的高明,在其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构思很新,线条很细,伏笔很巧,场面很大,造句很妙。
《陆小凤》能一读不放,再读而有回味,这与作品在挖掘主题上富有新意有关。
它写出善与恶的分界线,写出贪欲与追求的不同思想境界。
他写正面人物的缺点,也写反面人物的内心苦闷,并通过陆小凤写出一个真正侠客的风范。
陆小凤是侠与义的化身。
如若论《陆小凤》的欠缺,我认为有两个:一是显示了作者擅长写中篇而缺乏写长篇的才气;二是后两卷比前四卷逊色。
这两个弱点,至少证明古龙驾驭文笔的功底还未进入精娴的地步。
他对海上与沙漠的环境描写,都未能令人如临其境,说明古龙的知识不及金庸广博。
他是善于从小初着眼写大冲突的高手。
他的聪明超过了金庸,而功力也博学都在金庸之下。
让《陆小凤》排名第四,不知妥否
因为从总体上说,它只是比《侠盗楚留香》稍弱一点5《白玉老虎》这是一部带有悬念的新派武侠小说。
读它,如读欧美侦探小说,一直读到完卷,才让你恍然大悟。
我总觉得,《白玉老虎》的动人之处,不在于它的情节巧妙,也不在于它的构思独特,而在于古龙能够把情节小说写成人情小说,写上官刃的忍辱负重,写赵简的舍身求义,写司空晓风的独撑大局,都在展示一种人性净化的境界。
这部小说没有结局,也不必有结局。
因为感情波澜的起伏已写尽了,留下的让读者去驰骋想像。
我佩服古龙,因为他把思索与回味留给读者。
把《白玉老虎》列为古龙代表作前五部之内,恐怕它当之无愧。
6《七种武器》《七种武器》是由六个小中篇组成的。
我喜欢《七种武器》,也是喜欢其中的六个人物。
喜欢艺高胆大的白玉京;很珍惜情感的高立;风流正少年的段玉;忍辱负重的萧少英;欢问心无愧的杨铮;先后沉着冷静的丁喜。
要领略古龙小说的哲理,《七种武器》不可不读;要欣赏古龙语言的独特,《七种武器》更不可不读。
《七种武器》排名第六,颇为恰当。
7《欢乐英雄》古龙追求文体欧化,有好几部小说,写得最成功的是《欢乐英雄》。
《欢乐英雄》第一个创新是文体。
简洁、干脆、利落,令人想到海名威的电报文体式的对话。
但古龙又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洋为中用。
古龙的对话艺术,在《欢乐英雄》中有绝妙的体现。
许多精彩的情节与有情有味的故事,几乎不用旁白,全部由对话组成,而人物的性格与神态,也在对话中能揣摩出来。
《欢乐英雄》第二个成功所在,是塑造了四个欢乐的侠客。
自古以来的侠客形象,以悲壮、勇猛构成其性格的居多,但《欢乐英雄》有意反其道而行之,郭大路憨厚地可笑,王动机智得发噱,燕七女扮男装大可引人一乐,林太平的深情有趣得叫人不得不笑。
尽管书里的情节也有时紧张有时沉闷,但整部作品的基调是充满了乐观主义的,能把悲剧演成喜剧,能让有杀气的侠客走向风趣幽默的境界,这是古龙的一大发明。
《欢乐英雄》的弱点,是故事叙述上有点散乱,容量也嫌单薄了一点。
但它毕竟为武侠小说提供了一个新的品种,而新的创造总有它的价值。
8《九月鹰飞》写得别开生面,开卷即有恶战拉开序幕的气氛,把上官小仙这个人物来陪衬叶开,写得甚妙。
叶开的个性虽然比不上李寻欢,但他毕竟比沈浪更可爱。
叶开的内心世界没有李寻欢深沉,但他的善良使其光彩四溢。
上官小仙也写得入木三分,她初次出场,是个令人惋惜的白痴;戏的深入展开,才知她是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但在尾声中又让她灵魂中另一面展示在读者面前。
这种写法,层层剥开一个女人的神秘面纱,从行动到内心世界,当然颇为高明。
书中多禅语机锋,叫人难以忘怀。
在对话上,已具古龙后期作品的艺术风格。
这是《武林外史》《名剑风流》所未达到的。
这部小说的结尾,是败笔,与《多情剑客无情剑》雷同。
《九月鹰飞》在古龙代表作中宜排名第八位。
9《名剑风流》《名剑风流》好在三个地方。
一是结构相对严谨,长达百万字的篇幅,能首尾呼应,人物情节纵向发展,放的开,收得拢,足以现实作者的大手笔。
二是写众多人物,多而不乱,并各具个性。
古龙写小说注意渲染典型环境的氛围,如“杀人庄”,如“李家栈”,都是重头戏。
以情节的变幻来揭示人物个性,有相当多的细节写得出神入化。
比如姬灵风的杀人与葬尸,又如凤三先生洞察一切的目光,再如朱泪儿、银花娘、郭翩仙的个性演变,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来展示的,并用对话回述,写出他们各自的身世与性格形成,实属不易。
三是小说自始至终带有悬念,俞放鹤突然被杀,红莲花暗中相助,李家栈一场恶战,无不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但这一个个不解之迷,又交代得清楚明了,让人在惊叹中佩服作者构思之精巧。
欲罢不能不容易,回味无穷更加难。
1989年4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曾在“小说连播”节目中播送过这部书的前半部分,原因可能也在于此。
《名剑风流》也有个别破绽,因为作者过分追求离奇,有些情节的组合难以自圆其说。
对于有些人物的出现,有呼之即来的败笔。
有人认为《名剑风流》应名列《武林外史》之后,但我以为“李家栈”这一场戏,明显胜过《武林外史》,应该排名第九位10《武林外史》《武林外史》近一百万字,在气魄上,可以和《绝代双骄》相比,但在情节安排与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略觉逊色。
小说的主角是沈狼,沈浪是古龙笔下的主要艺术典型。
沈浪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李寻欢又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叶开是第三个时代的代表。
三个艺术典型,李寻欢写得最好,沈浪写得最差。
但沈浪毕竟有其个性,他的懦弱、善良,可以反衬出朱七七的敢作敢为。
《武林外史》有曲折起伏的情节,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却缺少特别感人肺腑的细节。
写法上也比较平直,没有新的突破,行文总没有耐人寻味的警句。
但与前期作品相比,古龙的笔调正在趋向老练,它和《武林外史》一样,反映了古龙中期作品的突变风格。
它排名于古龙代表作的第十位,不知是否恰当
11《流星.蝴蝶.剑》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职业杀手孟星魂。
但孟星魂与人交手的场面几乎没有细表,作者刻意描摹他内心世界的冲突,揭示他冷酷性格后面的热血沸腾和人性复苏。
这样写法,新颖而成功。
读《流星.蝴蝶.剑》,忘不了孙玉伯与律香川,前者威严、沉着、老谋深算;后者奸猾、阴险、笑里藏刀。
这种性格的表层特征,写好也不难,难的是也吃出了导致这两个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特征。
聪明的古龙不仅写武林高手的武功高超,更擅长写他们之间的斗智斗诈。
其他人物如高老大、凤凤、孙蝶,也都有入木三分的刻画。
还有那个忠心耿耿的孙巨的下场,着墨不对,但令人读而哭之,感而叹之。
相对来说,《流星.蝴蝶.剑》的结构也较严谨,四十万字一气呵成,情节也有起有伏,环环紧扣,尤其写律香川这个角色的真相逐渐暴露,一波三折、层层挖掘,可见作家写人的功力不弱。
12《圆月弯刀》古龙写过两部如神魔小说般的武侠小说,如《血鹦鹉》、《圆月弯刀》,写预示凶兆的鹦鹉,还有善良的狐狸精。
这自然都是作者虚晃一枪,结果是人在起作用。
两部小说中,写得最成功的是《圆月弯刀》。
《圆月弯刀》写青年侠客丁鹏初入江湖,为柳若松所骗,后来被魔教所救,练成绝技,震惊武林。
这故事写得跌宕起伏、有情有味。
尤其刻画人物个性,颇见功力。
读秦可卿设下美人计,便知漂亮的女人很可能是温柔的陷阱。
读柳若松卑躬屈膝,翻脸无情,便知卑鄙小人的用心之险恶。
读丁鹏九死一生,重出江湖,便知人生的成功不可不经磨练。
读郭云龙初入江湖,即栽跟头,便知世家子弟成名之不易。
读谢小玉巧言惑众,笑里藏刀,便知和聪明的女孩子打交道要退避三舍。
读谢晓峰功成名就,退隐江湖,便知成名者内心的苦闷与徘徊。
读青青温柔多情,宽容大度,便知一个好女人应具备哪些品行。
更难得《圆月弯刀》的语言已趋炉火纯青。
它创作时间应在古龙后期,书中出现了龙啸云后代龙天香以及李寻欢的影子。
这部小说的排名本来还应该在《武林外史》之前,可惜的是,《圆月弯刀》写**太露骨了些,文字不够洁净,这个毛病在金庸小说中是绝对没有的。
因此,《圆月弯刀》只能排名与古龙代表作的第十二位13《大旗英雄传》《大旗英雄传》是《铁血大旗》的修订本,是古龙中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可以说是古龙自成风格、走向成熟的成名作。
《大旗英雄传》气势宏伟,情节紧凑,非古龙前期作品可比,内容也比他后期的某些作品丰富、耐读。
该小说的不足之处,在于描写环境与武侠小说有异,写马背上的厮杀多了一些,而写得又不够玲珑,气氛也嫌太悲凉。
铁中棠这个人物颇具个性,但总觉得比不上古龙写楚留香、陆小凤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小说的尾声有点模仿金庸的《飞狐外传》,作品有力度但缺少特别精彩的篇章。
因此,《大旗英雄传》只能排名第十三位。
4篇精美散文及点评
阳透入 作者: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
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
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
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
《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的永存
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
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
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
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
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
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
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
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
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
当阳光彻入,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
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
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
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
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
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
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
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
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
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
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
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
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
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
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
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
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
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选自《中华散文》2006年第2期 简评:一个人静静独坐于夕阳中的书房,是何等惬意之事。
在夕阳光线的照射下,书房中的所有事物都分外美丽,作者对夕阳带给人间美好的赞誉之情与歌颂之意流淌在字里行间。
正是这无比神奇的景象,让作者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表面以夕阳之足脚为线索串起书房中陈列之种种,但深层次里说的是文化遗产这个问题,在传统文化与商品经济的激烈碰撞时,我们应该考虑什么,做点什么
这是个文化焦点问题。
阿房宫和华清池早已片瓦不留,泥公鸡也对着即将熄灭的夕阳凄厉哀鸣,指望先哲来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发出醒世之言吗
不,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
名家:朱自清 散文: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点评:《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
盼春,是文章的开端。
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
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
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阳。
“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
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
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春天里的花更美。
那花儿开得多么热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花儿的色彩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儿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还有野花呢,“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柔和,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
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起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
然后,作者又以极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最后是写春风中的乐音——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作者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
春景如此,春天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呢?春天来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写出“蛰伏”了一冬的人们迎来风和日暖的喜悦。
人们充满了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
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
至于语言的秀雅清新、朴实隽永,则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先摘抄两篇,一会再补充。
给我一支笔,的名言词
心正则笔正。
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心正:指人的思想、品行端正。
笔正:指书法纯正。
本句大意是: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
“~”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回答穆宗问他为什么善于用笔对说的话,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写字就会写得纯正,合乎章法。
其实“心正”与“笔正’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一个人的才识、学问甚至性格、品格等修养,往往能通过书法体现出来。
如风流倜傥的人,字也多半写得潇洒飘逸;忠厚淳朴的人,字也大都写得朴实无华。
作者云“~”,无非是强调作人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这是至今我们都应该认真借鉴的。
这句可供论述书法艺术中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下笔风起云涌。
笔名言明末清初文学家 蒲松龄笔是思想的舌头。
西班牙小说家 塞万提斯挥毫落笔如云烟。
唐代诗人 杜甫传神文笔足千秋。
清代文人 永忠长觉风雷笔下生。
关于笔的名言唐末诗人 崔道融不动笔墨不读书。
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笔下龙蛇似有神。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笔所未到气已吞。
北宋文学家 苏轼笔墨是智慧的犁铧。
笔名言尼日利亚作家 约翰·克拉克笔杆子已成为号角。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 朗费罗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见晋·王羲之《题卫夫人》。
意:这里指字的形体、结构、笔划搭配等。
笔:这里指下笔书写。
作字:写字。
这两句大意是:在动笔书写之前,要先对所写的宇的形体结构偃仰横直等等有了充分的考虑,然后再下笔书写。
书法家在动笔之前,不仅要对每个字的形体太小,笔划粗细,用墨浓淡,运笔急徐进行充分酝酿,精心设计,而且还要对字与字之间的互相搭配,整幅作品的结构布局有通盘的考虑,才能完成一件理想的书法作品。
故而“意在笔前”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这两句可供论述在书法创作中应先认真思考,作到胸有成竹后再下笔书写;也可仅引用“意在笔前”说明在文学创作中应对要表现的内容有了深思熟虑之后再动笔。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清代文人 陈廷焯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关于笔的名言清朝文学家、史学家 赵冀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唐代画家 张彦远未落笔时,先须立意。
清代学者、书画家 蒋和落笔要旧,景界要新。
清代画家 唐岱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笔名言北宋文学家 苏轼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
清代画家 方薰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汉·王充《论衡·佚文篇》。
这两句大意是:文人的笔,是用来劝人为善,惩戒恶行的。
王充在这里说的是一种写作目的,认为文人应该用自己的笔来“劝善惩恶”。
这里的“善”、“恶”,自然是以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的。
但王充已经认识到文学的社会性,指明了文人的社会责任,这是应该肯定的。
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家,应该用自己的笔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倡好人好事,惩戒恶行劣迹,爱憎分明,褒贬得当。
从这个意义来看,~两句对当前的写作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佚文篇》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唐·杜审言《赠苏味道》。
苏味道:初唐时人,曾居相位,后贬为刺史。
据鞍:骑在马上。
雄剑:利剑。
插笔:搁笔。
羽书:军事文书,插鸟羽以表示紧急。
这两句大意是:在马上挥舞着利剑杀敌立功,在案旁写成的羽书飞传军中。
诗句赞扬苏味道武能疆场杀敌,文能运筹帷幄,可化用以表现古时文武全才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的祖父 杜审言 《赠苏味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关于笔的名言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这两句大意是:一下笔就能使风雨为之惊动,诗写成后能使鬼神为之哭泣。
这两句是杜甫连用比喻、夸张的手法高度赞美李白才华横溢,他的诗歌精妙绝伦,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可供引用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有分量,有力度,能打动人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诗文作品气魄宏太,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唐代诗人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这两句大意是:读破了万卷书,作起诗文章像有神助一样。
这两句是杜甫的自我评价,虽多少有些夸张和自负的意昧,但确是经验之谈。
它道出了一个质朴的真理,即博览群书,吸取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创作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写起诗文来就会下笔成章,若有神助。
作者对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作了精炼的概括,因而千古以来广为传诵。
苏轼的名言“读书万卷始通神”即从此化来。
此名句可供引用论述平时注意读书,注意积累知识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
唐代诗人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字不可易,易则损文笔。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记者的笔可抵三千毛瑟枪。
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笔名言唐代诗人 李白精华在笔端,咫只匠心难。
唐代诗人 张祜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英国散文作家 威·赫兹里特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
关于笔的名言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
北宋词人 向子湮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
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见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
“纵横”句: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称颂北周著名文学家庾信的诗赋到晚年“凌云健笔意纵横”,意谓气势昂扬,意境开阔。
俯仰随人:即随人俯扬,人家低头就低头,人家抬头就抬头,亦步亦趋,步人后尘,这两句大意是: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笔名言唐·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
癖(pī匹):出于对事物偏爱而形成的习惯。
把:握,这两句大意是:从小就有喜读诗书的癖好,长年乐此不疲,到现在手指上还留有明显的握笔磨出的茧痕。
这是刘禹锡对学有专攻的朋友的赞许。
诗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在读书之“癖“上做文章:先在少小童心上浓抹一笔,一跃而写当今,通过一个极大的时间跨度和一个至今犹存的“把笔痕”,突出与强化前边的“读书癖”,从而使漫长的时间也得到了强化。
可谓惜墨如金,然而境界全出,兴味盎然。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送周鲁儒赴举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唐·李白《江上吟》。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沧洲:泛指扛海。
这两句大意是:诗兴酣畅之时,落笔行文力撼五岳;挥毫成诗之后,笑做人间气凌江海。
~两句写李白文思酣畅,气度非凡,落笔成篇,撼山凌海,充分表现出李白的文学才能和作者的高度自信。
此句既可描述李白卓越的艺术天才,也可借以褒扬其他作家卓越的艺术成就。
唐代诗人 李白 《江上吟》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庾信:字子山,北朝末期诗人兼辞赋家。
他的艺术成就集六朝之大成,对诗歌形式作过多方面的探索,对唐代诗赋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这两句大意是:庾信的作品到了晚期更为成熟,他的笔锋雄健,气势凌云,纵横挥洒,无不如意。
此名句是对庾信的文学评价,后一句也可借来评价其他优秀作家纵横捭阖、气势不凡的作品。
唐代诗人 杜甫 《戏为六绝句》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宋·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其一。
退笔如山:据《太平广记》载,智永住吴兴永欣寺,学书有秃笔头十瓮,后埋之,号为退笔冢。
这两句大意是:写秃的笔头即使堆积如山也不值得珍惜,其有读破万卷书才能实现通神的创作境界。
苏轼的外甥柳闳、柳辟很崇拜舅舅的书法,向苏轼索求笔迹。
于是,苏轼写了两首诗自谦,说自己的书法未足珍惜.只有读书万卷才是学子们应追求的境界。
“读书万卷始通神”一类的警句,是古人劝学的常用语,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句,这种号召读书广博的口号,在知识爆炸,社会分工却越来越细,专业面目趋狭窄的今天,仍有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关于笔的名言宋·戴复古《论诗十绝》其四。
意匠:指作文、绘画时的精心构思。
纵横:奔放,不受拘束。
这两句大意是:精妙的构思出神入化,变化无穷,刚劲的笔触纵横恣肆,任意驰骋。
浩瀚的文思,是写作的基础,文思浩瀚则笔力纵横,笔力纵横则表达如意,正如苏轼所说;“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
~两句对创作时的构思和表达均有借鉴意义。
南宋诗人 戴复古 《论诗十绝》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袁枚《遣兴六首》其五。
由来:从来。
落笔:下笔。
这两句大意是:由于爱美求好,我写作时从来都感到下笔是很困难的事,一首诗总要反复修改千次才觉得心安。
袁枚和蒋士铨、赵翼号称“乾嘉三大家”,是当时诗坛盟主,可是他晚年写诗还要千百次修改,才觉得心安。
此诗的后两句是“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意谓作品不经反复修改,就像没梳妆好的女子一样,不许步出闺阁,抛头露面,让人看见。
由此可见袁枚创作态度的谨严,也可见写作中修改、锤炼的重要。
清代诗人 袁枚 《遣兴六首》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晋·郭璞《江赋》。
这两句大意是:长江景色的美妙,是语言叙述不尽的;与长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笔墨记录不完的。
原文虽然是针对长江的,但也可用来泛指其它事物。
例如可供引用形容山川的壮丽、园林的秀美或某次经历的丰富多采,令人难忘等。
也可用以说明写诗作文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为上,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不宜过于直露。
东晋著名学者 郭璞 《江赋》信手拈来世已惊,三江滚滚笔头倾。
金·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其二。
这两句大意是:苏轼作诗不假雕琢,信笔写来.如江水从笔底滚滚倾出,诗情豪放,具有惊世骇俗的力量。
这首诗的全文是:“~,莫将险语夸劲敌,公自无劳与若争。
”这是作者对苏诗不假雕饰,自然惊人,诗情奔放,不可阻遏的艺术功力的高度评价,认为苏诗决非黄山谷诗所能匹敌。
后多用以形容文人才思敏捷,挥洒为文,如江水自然流出,滔滔不绝。
金代文学家 王若虚 《评东坡山谷四绝》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笔名言见唐·杜甫《醉歌行》。
词:文词。
笔阵:笔法阵势。
这两句大意是:文势浩瀚,如三蛱之水奔腾澎湃;笔法雄健,如千军万马独力横扫。
这是杜甫对堂侄杜勤的赞语,也可用来称许才思敏捷,文势磅礴和书法矫健,挥洒自如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 《醉歌行》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情深不自持。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晋代书法家 卫恒胸中历历着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魏衍司源到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关于笔的名言唐代诗人 杜甫内忧未艾叹萧墙,点滴学问在笔头。
陶铸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代诗人 岑参人品高,学问深,下笔自然有书卷气。
清代学者 蒋骥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笔名言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意得:指文思涌现。
命笔:执笔写作。
理伏:指文思阻塞。
投笔:掷笔。
卷:收。
这两句大意是:文思涌现就舒展情怀执笔书写,文思阻薯就收起情思放下笔来。
要写出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创作的愿望,更需要有灵感,有冲动。
光凭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所以刘勰主张文思畅达时就命笔行文,文思枯竭时就干脆投笔卷怀,不要硬去搜索枯肠。
这种见解是可取的。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人有一个好名声,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产。
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
宋·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试手初:初次试试自己(描花)的身手。
等闲:白白地。
这几句大意是:这位新嫁娘久久地饿偎在丈夫的怀里,抚弄着彩笔,在婚后初次尝试着描摹花朵。
由于沉溺于幸福的爱河之中,白白地消磨掉不少时光,影响了刺绣工夫。
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妻恩爱生活的词。
~几句把新婚夫妇的生活情态写得逼真传神。
新娘子为了掩饰自己的羞涩,在~后,地又撒娇地“笑问鸳鸯双字,怎生书?”是她真的遗忘了,还是俏皮地故作逗趣,一任读者猜想。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南歌子》在真正的伟人的领导下,笔会比剑更有力量。
关于笔的名言英国小说家 布尔沃·利顿借用别人的观点的人永远也偿还不了这笔债务。
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山谷:指肤西蓝田辋川的山谷。
郁郁;树木葱茏茂盛。
盘盘:蜿蜒盘屈。
尘外:尘世之外,指画中充满隐逸之情和禅意。
这几句大意是:(辋川)山谷葱茏盘屈,云飞水动,隐逸之情和谈禅之意溢于画表,不凡的意趣生于笔端。
王维性喜山水,热最自然,崇信佛教,诗、画多以山水为内容。
晚年居于辋川,曾绘《辋川图》,~几句就是对《辋川图》的生动的文字描绘,读之如身临其景。
唐代诗人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诗人! 笔下珍重罢! 众生的烦闷 要你来慰安呢当代女作家 冰心 《繁星春水》怜悯是一笔借款,为小心起见,还是不要滥用的好。
笔名言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的。
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若不是笔帮助了剑,恺撒大帝可能早已被世人遗忘。
亨·沃思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的心。
法国哲学家 狄德罗
有关爱国的古诗句、名句
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 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 程门立雪古今传, 师训铭心重似山. 佳日欣临鸣鼓乐, 吾家未忘校园艰。
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天下桃李,悉在公门。
人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我走着,走着,不断地走着。
当我疲惫懈怠时,记忆中就会浮起您坚定的面容,坚毅的声音,坚韧的精神。
老师呵,您教会了我生活,我怎能将您忘怀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您谆谆的教诲,化作我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行为的规范……我感谢您,感谢您对我的精心培育。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饮其流者怀其源, 学其成时念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