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形容河南烩菜唯美句子

吉林北山有什么特色

快呀O(∩_∩)O谢谢

[编辑本段]『民族概况』蒙古族自称“蒙古”。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国的总人口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265万人,),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

俄罗斯有大约90万蒙古人。

有在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约40万人)、鄂温克族(在俄国被认为是蒙古人的一支)(约3万人在俄国)、卫拉特人(含卡尔梅克人17万和杜尔伯特人(Dörbed))。

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万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亚其他民族的混血后代。

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

通海蒙古族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

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凭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杞麓湖之滨、凤凰山之麓建设成了鱼米之乡。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

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现以农耕为主。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主要乐器是马头琴。

喜爱摔跤运动。

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风俗禁忌』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

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

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

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

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

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

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

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

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

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

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

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

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

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

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

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

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

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

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选猎狗: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

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

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问候: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

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

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蒙古人起名习俗:其男子起名的特点有:一、按民族心理习惯起名,如:帖木儿、格斯儿、巴特尔等;二、按长辈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赛音(好运)、巴雅尔(喜悦)、 白音(富足) 、吉日格勒(幸福)等;三、按婴儿出生时,长辈的年龄起名,如:宾塔(五十) 、吉仁泰(六十)、 达楞(七十) 等;四、以勇猛的禽兽名称起名,如:少布(飞禽)、 巴拉(虎)、 赤那(狼)、 阿不尔斯郎(狮子) 、部日固德(鹰)等;五、按自然万物名称起名,如:朝鲁(石头) 、阿古拉(山)、 牧仁(河) 、塔拉(原野)等;女子起名的特点有:一、以明亮的星辰为名,如:娜仁(太阳) 、萨仁(月亮)、 敖敦(星辰) 、娜仁高娃(太阳般美丽) 、萨仁高娃(月亮般美丽)等;二、以美丽的花草树木为名,如:萨日朗花(山丹花) 、其其格(花儿) 、娜布其(叶子) 、海棠等;三、以珠宝玉器为名,如:哈斯(玉)、 塔娜(珍珠)、 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丽) 等;四、以理想为名,如:斯琴(聪颖)、 乌云(智慧) 、高娃(美丽)、 斯琴高娃(美丽聪颖)等。

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还可以分出很多种。

现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点是不带名字前缀,因而它只是名字,不应理解成姓名,有极个别带姓氏前缀的,那只是个别现象。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编辑本段]『宗教信仰』宗教: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

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

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

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

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

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

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

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

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

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

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

但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

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

1578年阿拉坦汗和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面,召开法会,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

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

但萨满教在东部地区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幸存了下来。

在清政府倡导下,整个蒙古地区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绘制壁画,铸造神像以及各种金属工艺随之发展起来,宗教气氛,风靡一时,喇嘛教在蒙古地区成了麻痹人民,驯服人民的力量。

祭祀:祭“腾格里”,蒙古语音译,意为“天”。

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

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先主”;还包含“命运”的意思。

祭“腾格里”是蒙古族重要祭典之一。

祭天分以传统奶制品上供的“白祭”和以宰羊血祭的“红祭”两种祭法。

近代东部盟旗的民间祭天活动,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进行。

祭火,蒙古族的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于是对“渥德噶赖汗·额赫”更加崇敬。

祭火分年祭、月祭。

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在长者的主持下将黄油、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感谢火神爷的庇佑,祈祷来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

此外还有很多有关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对火的崇敬,如不能向火中泼水,不能用刀、棍在火中乱捣,不能向火中吐痰等。

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

敖包是石堆意思。

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

届时,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祭祀仪式结束后,常举行赛马、射箭、摔交等竞技活动。

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

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式,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

宗教音乐,也叫萨满教歌舞,由蒙古族萨满巫师表演。

使用圆形单鼓伴奏,鼓柄环上套有 铜钱等金属物,摇之沙沙作响。

以鼓鞭敲击鼓面,按鼓点节奏而舞。

祭祀歌曲、巫术歌曲等,则以吟诵及祝辞为主,舞蹈成分较少。

表演形式多为独舞,亦有集体歌舞,可吸收围观群众参加表演。

[编辑本段]『节日庆典』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

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

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

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

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

“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

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

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

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

他们修建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

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

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

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

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

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

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群分成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场面十分活跃。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

节日后,各村寨忙着收小麦、油菜籽,犁田插秧。

干完这些农活后,工匠们又成群结队外出承包建筑。

[编辑本段]『美食佳肴』美食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

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

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

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

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把羊肉时,忌煮得过老。

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把羊肉。

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

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

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

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

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

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

用炒米做“崩”时加羊油、红枣、红、白糖拌匀,捏成小块,就茶当饭。

未经蒸炒的糜子多用来与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饼;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面粉做成馓子状的“章汝”的习惯。

东部的哲里木盟盛产荞麦,用荞麦粉烙制的煎饼是当地较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

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

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

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

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

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编辑本段]『婚礼习俗』哈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

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

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

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

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

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

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安排独席吃饭,并不能动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

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的时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门了。

新娘梳着少妇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

服饰尚青、黑色,衣裙的花边图案与上衣的高领,都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相近。

新娘穿的一件小挂,由送亲队伍中一孩童保管。

新娘由舅舅抱进轿子,并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

新娘上轿后要哭泣,表示不忍离开家,且要一路啼哭,直至进洞房。

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之前,要烧喜神纸,进入大门后要劝新娘停止哭泣,进入洞房后要揭去新娘的红头巾,并供到堂屋中。

吃饭时让新娘在洞房内吃独席,由新郎为新娘添饭。

当晚,姑娘和小伙子要来庆贺,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同时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岳父母同时给新郎一个银镯子。

从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新婚夫妇都要作揖。

返回男方家后,他们还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坟。

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

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

婚礼至此即告结束。

婚后7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

历史上,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

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婚自愿,离婚自由已成新风,但蒙古族的离婚率是很低的。

[编辑本段]『草原人家』蒙古包“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是“家”、“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

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

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

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

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

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

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

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

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

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

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

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

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

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

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

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

“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

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

祭完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

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男儿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

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

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

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编辑本段]『奶酒扒肉』马奶酒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

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

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

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

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

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

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

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

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各地方过春节的风俗习惯特色

由于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居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可谓绵延久远、博大精深,民俗文化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阳民俗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物质生产、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庙会,还是手工技艺、游戏杂耍、民间传说、方言俚语,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大种类:以河洛大鼓、排鼓、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皮影戏、杂耍等为代表的戏曲演艺类,以关林庙会、洛阳民俗文化庙会、元宵灯会和其它传统节日等为代表的节日庙会类,以洛阳水席、民间小吃(如浆面条、烫面角、不翻汤、各种肉汤、烩菜等)为代表的饮食类,以刺绣、雕刻、陶瓷、泥人、年画、剪纸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类。

这些内容无不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动人的魅力。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可以分着两种文化:一种是主流文化,即雅文化;一种是非主流文化,即俗文化。

如果人们只关心主流文化的研究,就会丧失文化的丰富性。

洛阳风物民俗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一直绵延不断,从某种意义上说,洛阳风物民俗就是中华风物民俗的渊源和缩影。

苏东坡说:“洛阳古多土,风俗犹尔雅。

”(一)洛阳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艺术的精华,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唐三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

三彩是通称,并不只限于三种颜色。

唐时多以红、绿、黄为主,故称“唐三彩”。

实际上除以上三种颜色外,还有白、黑、兰、紫等颜色。

唐代的这种艺术珍品最早是在洛阳发掘出来的,故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唐三彩的复制与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孟津南石山高氏家开始仿制,经过历代艺人们研制,使制作的工艺技巧与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全国工艺产品评比中,名列前茅。

洛阳唐三彩,目前生产厂家很多,产品在市场上供应充足,已成为馈赠国内外亲朋好友的贵重礼品。

(二)洛阳宫灯洛阳宫灯,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洛阳宫灯,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园灯、六角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尤以红灯最为有名。

洛阳宫灯,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

洛阳宫灯制作始于汉代,代代相传,至今仍很盛行。

洛阳老城人李文林及朱氏成为一代制作宫灯的名师,所制宫灯万余盏,远销省内外。

解放后,北京中南海,大会堂、天安门城楼上也挂起了洛阳宫灯。

自1983年起,洛阳每年一度的牡丹灯会,将制灯技艺推向了新高度,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宫灯艺术,光彩夺目,令人赞叹不绝,,已成洛阳的一道迷人的景观。

(三)澄泥砚黄河澄泥砚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观之一,唐宋时皆为贡品,原产虢州,后失传。

新安县的民间艺人,从1987年开始挖掘研究澄泥观的制作工艺。

经过反复试验,烧制成的仿古黄河澄泥观,具有泽美如玉,击如钟馨,贮墨不腐的特点。

砚的式样又有改观,从单一的贮墨功能并为收藏珍品。

主要式样有寿星、盘龙、卧虎、醒狮、卧牛等图形,投入市场、深受国内外宾客欢迎。

(四)仿古青铜器洛阳是中国青铜器制作最早的地区之一,在洛阳东部二里头的夏文化遗地中,不仅出土有青铜器,还发现了青铜作坊。

洛阳仿古青铜器不仅再现了历史的风貌,而且已成为精美的工艺品。

青铜器的主要品种有马踏飞燕,犀牛、醉邪、方彝、车马俑、人物俑,奔马、酒器、刀、剑,样样都形象逼真,再现了远古风采。

(五)洛阳杜康酒史料记载,杜康酒是洛阳的传统名酒,也是全国的名牌酒。

杜康是中国粮食酒的创造人,被誉为酒圣,距今已有3000多年。

古往今来,“杜康酒八仙”、“杜康醉刘伶”的动人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杜康已成为琼浆佳酿的代名词。

建安时期的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访问中国时,周恩来总理为他举行宴会,田中赞道:“天下美酒,唯有杜康。

”并希望下次来中国时能喝到杜康酒。

消息传出,古代杜康酿酒之地的汝阳、伊川在“复兴杜康,为国争光” 的号召下,几经试验,使失传的杜康酒复生。

从此,杜康酒以名扬海内外,并多次被评为全国优质酒。

(六)洛阳探铲洛阳古墓很多,曾有“邙山无卧牛之地”之说。

旧中国的一些洛阳人,以挖墓为生,根据他们的经验,制成了一种半园形的长筒铁铲,这种探铲呈半筒形,上装长木柄,手持下探,钻探锋利,带土量多,出土利,又能保持原土质不变,使用方便,判断准确。

解放后被文物部门所采用,定名为“洛阳探铲”。

解放前,洛阳有四家生产这种探铲,而以杨林家生产的质量为最好,所以又称:“杨林探铲”。

1955年洛阳被定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利用杨林探铲,在洛阳探出古墓及古遗址数千处,后被国家文物部门所肯定并拉推广全国,又传到苏联,东欧与亚州各国,被公认为“洛阳探铲”。

(七)洛宁竹帘洛宁竹帘,源于明代。

洛宁盛产竹子,从事竹帘编制的人有数千人,多数技巧精湛,造型奇巧。

洛宁竹帘主要有门帘、窗帘、楼房走廊的垫帘。

编制者根据竹节情况,巧作安排,制成各种各样的优美图案,引起国内外客商的极大兴趣。

洛宁竹帘在日本最受欢迎,年出口日本常在40万挂。

说到民俗的话,与汉族人的大多数习俗都一样的。

也有一些地方的特色。

比如:女子嫁人的 哭嫁 家里面有人去世的话,三年内的对联怎么挂,都是有讲究的。

第一年不贴对联,第二年贴紫色对联,第三年才贴红对联 家里有人去世的话,过年时怎么走亲戚也是有讲究的,第一年是不允许走亲戚的。

女子出嫁后三日回门回娘家要带三色礼婴儿满月要穿小猫鞋四月中旬赏牡丹花另外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都是根据洛阳地区的农耕时节来定的,每个节气都有一定的农事活动及其它庆祝活动。

湖北能送人的特产

蒙古族的风土人情1面要互致问候,即便生人也要问好。

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

”(您好)。

2、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

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

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3、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

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

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4、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

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5、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6、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7、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

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8、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

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

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9、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

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

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10、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11、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

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

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12、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

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13、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

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

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

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

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14、“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

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

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

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

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

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少数民族的资料不要太长

蒙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色彩的民族,“逐水草而迁徙”的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回族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

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

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

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苗族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傣族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

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

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

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

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僳僳族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

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

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藏族藏族是汉语的称谓。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

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

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

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壮族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

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

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朝鲜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

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

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

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高山族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

“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

高山族的节日很多。

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纳西族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

“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布朗族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

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

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阿昌族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

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

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

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

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

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

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

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怒族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

与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

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

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鄂伦春族“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

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

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

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赫哲族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

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

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门巴族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

“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

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

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

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

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保安族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

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

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

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

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

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布依族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

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

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达斡尔族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达斡尔”意即“开拓者”。

族源契丹。

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侗族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

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

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

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独龙族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

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

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

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

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

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俄罗斯族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

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

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

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

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哈尼族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

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

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源远流长。

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

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

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

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基诺族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

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

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

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

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

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京族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

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

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

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

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景颇族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

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

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

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黎族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

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

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

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

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

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

黎族特有每年农历的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珞巴族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

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

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

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

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

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

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

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

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传统节日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二、端午节和中秋节。

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

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毛南族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

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们的祖先。

史籍记载称毛南族为“茅滩”、“毛难”,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今称。

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

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

农历五月的庙节,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也是他们独有的纪念活动。

仫佬族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

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

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

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

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

“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普米族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

普米族过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节日大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如大过年(春节)、清明、立夏、端午节、火把节、尝新节等节日。

过去普米族民间每隔三年一年举行一次较大的小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举行。

羌族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

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

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

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

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

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撒拉族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

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

撒拉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水族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

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

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

水族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端节(借端)和卯节(过卯),端节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端节水语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最初的端节在每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进行。

塔吉克族塔吉克族虽然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但从远古时代起,他们就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现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沙东、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

1954年7月17日建立塔吉克自治县。

塔吉克族的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节日食品也大致相似。

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塔吉克人都要举行巴罗提节。

奇地前笛尔节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视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多在三月举行塔塔尔族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

古称鞑靼。

“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信仰伊斯兰教。

塔塔尔族节庆、礼仪食俗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

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多在春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还有摔跤、拔河、赛马等集体活动。

土家族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四川。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

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

端阳节吃粽子。

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48.土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

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霍尔”。

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

“七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

土族许多节日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

佤族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

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

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节”上,佤族人都将旧火熄灭,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

每年凡遇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剽牛节”,以此来表达渴望丰收、祈求平安的心愿。

好多个:维吾尔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过生活的“丁零”人。

融合了汉人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节日大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形容河南烩菜唯美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