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有什么著名的物产呢
急啊
张姓,现为全国第三大姓。
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姬姓。
是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的挥公。
因发明弓箭司弓矢之长(正),而赐姓挥公姓张于青阳(今河北清河)。
张姓分布极广,如上海张姓排在第一位,且名人众多,如纵横家张仪、军事家张良、猛将张飞、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外交家张謇、书法家张旭、诗人名相张九龄、画家张择端、民族英雄张自忠、实业家张骞、革命家张闻天等。
寻根祭祖可到河北清河、河南濮阳、山西洪洞。
详查者可阅《张姓家谱》、《中华姓氏大全》等史料。
挥公墓在河南濮阳。
鸿门宴 宴会前的幕后活动分为哪几个阶段
《鸿门宴》的层次结构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段)鸿门宴前.写鸿门宴前双方力量对比、事件起因和各自的幕后活动.可分五层:第一层交代事件的“导火线”:曹无伤告密以及双方力量对比和一触即发的紧张形势.第二层写范增对刘邦的分析,劝说项羽“急击勿失”,矛盾更加激化.第三层写项伯私访张良,张良给刘邦献计,拉拢项伯.第四层刘邦会见项伯,为自己的行为辩护,项伯被收买.至此矛盾有所缓和.第五层项伯劝说项羽善遇刘邦.这一部分除子从整体上交代双方力量双比以外,重点是写双方各自的幕后紧张活动,其中以评写刘邦一方为主.从曹无伤告密到项伯夜访张良,表现了双方幕后活动的激烈和复杂.曹无伤告密和范增的劝说,使形势越来越紧张,而项伯私见张良、刘邦拉拢收买项伯、项伯劝说项羽之后,又使形势趋于缓和.第二部分(第三、四段)鸿门宴上.写在宴会上惊心动魄的斗争.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可分五层.第一层刘邦谢罪.刘邦初见项羽,以花言巧语解除了项羽对他的警觉.一是用叙旧打动双方;二是故作委婉谦和之词,以迎合项羽的狂傲和虚荣;三是推卸责任给“小人”,以掩盖个人野心.这样,使项羽完全解除了思想武装,出卖了为他提供重要的情报的曹无伤,更失去了当初“为击破沛公军”的锐气.第二层范增举玦.范增数次暗示项羽死刘邦,项羽却默然不应.这里使项羽与范增之间的矛盾初见端倪.第三层项庄舞剑.范增召项庄舞剑,欲伺机击杀刘邦,而已被刘邦收买的项伯也拔剑起舞,保护刘邦.剑拔弩张,斗争陷于白热化.第四层樊哙闯帐.在这种情况下,樊哙冒险拥盾以入,慷慨陈词,使项羽理屈词穷,打乱了范增杀刘的谋划,反而得到项羽的赏识.第五层刘邦“如厕”.刘邦借机离开宴会.这一部分写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却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它既写了刘项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又反映了项羽内部的杀刘与保刘的矛盾,说明了项羽内部的不团结,为揭示这位西楚霸王的事后的失败原因,描上了重重的一笔.第三部分(第五、六、七段)鸿门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回去诛杀内奸.可分三层:第一层刘邦策划逃走的经过.第二层张良入谢献礼.第三层刘邦诛杀曹无伤.这是故事的结尾.刘邦尽管提心吊胆、低声下气,但最终得以脱身,没有损伤一根毫毛;项羽尽管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却失掉了消灭劲敌的机会,而且加深了项羽与范增间的矛盾.与其说,鸿门宴是以刘邦逃脱而告结束,不如说是项羽得到惨败的结局.《鸿门宴》以杀刘保刘为主线,项羽由优势转为劣势,并由此导致最终的失败,而刘邦则从被动中争取主动,从劣势转为优势,化险为夷.这场斗争错综复杂,写得极为精彩.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前后呼后,结构严谨.
高考要求高中生必须掌握_个文言实词
新课标最新考纲规定高考必须掌握的文言实词共有120个。
它们是完成文言阅读的最基本的实词词汇量,考试中实际上常常超过这个数量,而标出来的并不一定考到。
但是掌握了这120个,大体上够了。
对每个实词,都要掌握每个义项,并尽可能记住典型例句(活用的情况还要另外学习,通晓常见活用类型及规律。
活用在词汇表中并不标出)。
记典型例句时,附带把虚词句式一并掌握,这可通过字字落实的翻译来实现,这样就始终不忘文言文的重点难点实际上是到位的翻译。
平时训练的篇目在做完题后,也需要字字落实的翻译,这样,踏踏实实完成50到100篇,文言文的分数就如探囊取物了。
这120个实词是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史记·鸿门宴》)--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训俭示康》)--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èi(1)动词①背向,背着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史记·淮阴侯列传》)--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史记·鸿门宴》)--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2)数词,一倍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孙子·谋攻》)--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4)副词,更加,倍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5.本,běn(1)名词①草木的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②根本,基础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论积贮疏》)--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④书本,稿本,版本今存其本不忍废。
(《〈指南录〉后序》)--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
(《狱中杂记》)--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2)量词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4)副词,本来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出师表》)--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6.鄙,bǐ(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②轻视,瞧不起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7.兵,bīng(1)名词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②士兵未几,敌兵果舁炮至。
(《冯婉贞》)--不久,敌兵果真抬着炮来了。
③军队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想不给,又担心秦国军队来攻打。
④战争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
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故上兵伐谋。
(《谋攻》)--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是攻破对方的计谋。
8.病,bìng(1)名词①重病君之病在肠胃。
《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②弊病,缺点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大方,我不认为是毛病。
(2)动词①生病今而后我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祭妹文》)--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去叫你呢
②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③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④责备,羞辱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训俭示康》)--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
(3)形容词①困苦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②疲劳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9.察,chá(1)动词①观察,仔细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
②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齐桓晋文之事》)--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兽身上毫毛的细梢,却看不见成车的柴草。
③详审,考察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赤壁之战》)--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想要损害您的。
④了解,弄清楚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我为孝廉。
(2)形容词,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朋友。
10.朝,读音一:cháo(1)动词,朝见,朝拜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每当上朝时,常常假托有病(请假)。
(2)名词①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拜见威王。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臣心意。
读音二:zhāo名词,早晨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
11.曾,读音一:cé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读音二:曾zēng(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
(《治平篇》)--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2)动词,通增,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12.乘,读音一:chéng(1)动词①驾,坐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之下。
②升,登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涉江》)--登上鄂渚回头望啊,在秋冬的寒风中叹息。
③冒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来到泰安。
④连接,一个接一个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
(2)介词,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诸侯的山河。
读音二:shèng(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然而秦国凭借着很小的一块土地,取得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
(2)量词,辆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信陵君窃符救赵》)--就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兵车。
(3)数词,四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肴之战》)--先用四张熟牛皮做礼物,又送上十二头牛来慰劳秦军。
13.诚,chéng(1)名词,诚心诚意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的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14.除,chú(1)名词,台阶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苏武传》)--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2)动词①去掉,除去。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您)应当在天下纵横驰骋,替汉朝除去奸佞贼臣。
②修治,清理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就清理了魏忠贤的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③拜官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cí(1)名词①诉讼的供词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狱中杂记》)--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
②言辞,文辞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③托辞,借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④命令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之战》)--近来奉了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向南一指,刘琮就投降了。
⑤一种文体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
(《谭嗣同》)--并且带来他自己所撰写的书和诗文辞赋的稿件数册,一小箱家信托付给我。
(2)动词①告别,辞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
②推辞,不接受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姬想为公子出力,就是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
③计较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6.从,读音一:cóng(1)动词①跟随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在后面。
②依顺,听从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③参与,参加弟走从军阿姨死。
(《琵琶行》)--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④追赶佯北勿从。
(《孙子·军争》)--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追赶。
⑤依傍,紧挨着樊哙从良坐。
《鸿门宴》)--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
(2)介词,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读音二:zòng名词①指堂房亲属。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板》)--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②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
17.殆,dài(1)形容词①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庄子·秋水》)--我如果不是来到了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
(2)副词①表测度或不肯定。
大概,恐怕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一样。
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燕国赵国处在其他国家几乎被秦消灭光了的时候。
18.当,读音一:dāng(1)动词①两者相抵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招募能捕到这种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顶他应交的租税。
②抵御,抵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③占据,把守一夫当关,万人莫开。
(《蜀道难》)-- 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下来。
④主持,执掌北邀当国者相见。
(《〈指南录〉后序》)--元军邀请主持国政的人相见。
⑤判决,判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陈涉世家》)--你们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错过了期限,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的罪。
⑥应当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赤壁之战》)--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2)介词①表处所,对着,面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木兰辞》)--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②表时间,值,在,正在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过秦论》)--在这个时候,有商鞅辅佐他。
(3)副词①表必然,必定,一定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孔雀东南飞》)--过不了多久我一定回来,回来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读音二:dàng(1)动词①符合惴惴恐不当意。
(《促织》)--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县官的)心意。
②当作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战国策·齐策》)--晚些吃饭,(粗茶淡饭)也可以当作肉食;从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当成坐车。
(2)形容词,适宜,恰当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采草药》)--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19.道,dào(1)名词①道路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中山狼传》)--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②途径,方法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谋攻》)--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③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从师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流传了。
④思想,学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⑤道理,规律臣之所好者,道也。
《庖丁解牛》)--我所喜欢的是(事物间的)规律。
⑥好的政治措施和局面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2)动词①取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从郦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行走。
②走路,赶路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赤壁之战》)--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就日夜加速赶路。
③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哪里讲得完呢
④通导,引导,疏导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货殖列传序》)--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
20.得,dé(1)名词①收获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促织》)--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②心得,体会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
(2)动词①取得,获得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②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③能够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
④完成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咏田家》)--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心上的肉。
⑤通德,感恩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3)形容词①融洽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记王忠肃公翱事》)--某某太监也很守法,和王翱相处得很融洽。
②对,正确此言得之。
(《六国论》)--这句话说对了。
③得意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管晏列传》)--(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得意的样子。
(4)副词,必须、应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送别朋友的白话文或诗句
堪忆当年,青春正好,激情文字。
倩眸巧笑,秋燕逐书堂考人人空瘦,毕业后,莫敢。
人生事,神仙难算,起落只平常
轻狂。
书卷气,且随吟赋,来到南方。
但莫思身外,飞短流长。
犹唱童年老调,榕树上,知了声张。
秋千上,依稀身影,似我读书郎
懵懂时光,无邪岁月,最是透着天真。
课间嘻戏,泥腿卷青春。
稀里糊涂长大,渐情怯、辜负了人。
休相怨,些些旧事,待到老时珍。
频频。
当此际,听风问雨,千里相邻。
漫翻开日记,稚气难匀。
一摞连环画册,尚守着、几许清贫。
不忍动,心中惟恐,留不住亲亲。
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
关于张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的问题 我和班里同学的名字非常像,连老常常把我们叫错,因为我们都姓张,名也差不多。
有一次听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
于是,我对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张姓的来源和张姓历史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张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张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设计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张姓的来源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书籍、教科书 历史上张姓的名人 张 飞、张 良、张 骞、张 衡、张仲景、 张 旭、张 芝、张九龄、张 宝、张大千„„ 上网 张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目前张姓人口总数近亿。
爸爸的讲述 张姓族谱 在修撰谱牒之风相当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张姓这样的大姓氏,也应该有家乘、谱牒的修撰,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没有能够保留下来。
现在我们可以考知的张姓家乘、谱牒,有唐朝人张太素的《敦煌张氏家传》20卷,此后又有《曲江张氏家谱》一卷等。
„„ „„ „„ 四、结论 1. 张姓出自皇帝之后代挥。
得姓始祖:张挥。
黄帝少昊青阳氏第五子,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
他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弓。
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
2. 张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在全国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张姓自古为英才辈出的姓氏。
如战国时有政治家魏国人张仪;西汉最著名的张姓人物是张良和张骞;东汉也有两个最杰出的张姓人物-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东汉张修、张鲁创立天师道;三国时大将张飞;西晋文学家张华;南北朝时期画家张僧繇(you);唐朝张九龄又是宰相,又是文学家,书法家张旭,诗人张若虚、张继、张志和;南宋大将张宪、张俊;元代有大将张弘范;明代政治家张居正,画家张路;清代有“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捻军首领张宗禹,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北洋军阀张作霖,张敬尧,张宗昌等。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3.张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位的大姓。
有人口近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零八。
张姓是怎么来的
一、张姓起源 ▲关于“张”字 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
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
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
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
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
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
张字的意义很多,新版的《汉语大字典》计有21个义项,一般的字典皆作十余种,如夸张、张开、强、盛、张贴、看、望、扩大、布置等等,但这大多是后人引申而来的,最早的字书所记义项不多。
《说文解字》说:“张,施弓弦也。
从弓,长声。
”《广雅·释诂三》:“张,施也。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见于《周礼·秋官》:“罗取鸟兽曰张。
”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汉明帝水平七年》中“劳勤张捕,非优恤之本也”时也说:“张,设也,设为机阱,以伺鸟兽曰张。
” ▲张姓来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
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
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
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其母有峤氏女附宝感电而生。
“(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后人据此推演出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黄帝降生于天帝下凡之际,那时正是神农氏时代,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县境内)的国君。
当时少典族正与有峤氏族互通婚姻。
于是少典便娶有(虫乔)氏的女儿附宝为妻。
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
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七星旋转,刹那间,四野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
不一会,附宝只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吓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头询问时,她却说没有什么。
打那以后,附宝便怀孕了。
自怀孕那天起,经过24个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
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
传说轩辕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
还在孩提时代,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筑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
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氏这才信服了。
另有一种传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山东曲阜的寿丘。
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只见那闪电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
这时,大吃一惊的附宝顿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觉。
不一会,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而怀孕了。
此后,经过24个月,于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寿丘生下黄帝。
刚出生的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龙爪龙趾。
更奇异的是,黄帝有四张脸,传说这样黄帝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观察、了解一切情况,以更好地相机行事。
黄帝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
他十岁左右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遍访名山大川。
黄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当时中国大地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氏族——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
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战争,黄帝开始还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终完成了对其他各部落的统治,坐上了部落联盟盟主的宝座。
对炎帝、蚩尤与刑天的战争是黄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
据文献记载,黄、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
”《新书·益壤》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
”当黄帝成为姬姓部落首领并开始兴盛强大之时,炎帝部落已步入虚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间相互征讨,暴虐百姓,而炎帝则无力平息战乱,保护臣民,于是黄帝遂起而教民习用干戈,以征残暴。
结果,各氏族都前来朝拜并归服于黄帝。
炎帝乃迁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说在山西运城),但仍然大行无道,史称“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逸周书史记解》)。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再次“振德修兵”,决定与炎帝在涿鹿进行决战。
据文献记载,黄帝所率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联军挥舞着用(周鸟)、鹃、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战旗,向涿鹿猛烈进攻,炎帝则退到城东一里的阪泉。
经过血战,黄帝方“诛炎帝而兼其他”,于是“天下乃治”。
战败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犬牙交错,渐趋融合。
黄炎战争的胜利确立了黄帝对原属炎帝势力范围的黄河中游地区的领导权,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盟主(有称“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当黄炎之战结束,黄帝刚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时,居住在黄河下游(即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就率众西进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战。
九黎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部族,他们英勇善战,以蚩(一种毛虫)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长虫)为图腾。
到黄帝时代,该部族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人们就将其称作蚩尤。
蚩尤通晓天道,精明强干,长于战事,史书中也把他描绘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说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鬓发如剑戟,头上长角。
不仅如此,他还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武猛异常。
凭着强大的武力,蚩尤不断向四邻扩张,大有与黄帝分庭抗礼之势。
其时黄河中游一个以榆罔为首领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扰后,遂向黄帝求援,于是就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
此次大战对黄帝来说极为艰难,所谓“流血百里”,“九战九不胜”,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在经过炎帝、蚩尤之战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把寻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访天下贤明之士的基础上。
为此,他不辞艰辛,连续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兽之辞。
(《抱朴子》)足迹所及,“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
西至于空桐,登鸡头。
南至于江,登熊、湘。
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黄帝的巡游,一方面扩大了黄帝族的声威与影响,从而使黄帝的势力范围日益拓展,《轩辕黄帝传》所说:“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
”另一方面使黄帝游历之处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们在黄帝仁义之德的感召下,纷纷前来向黄帝族朝贡,首先是诸北、儋耳之国来向黄帝族贡献礼物,接着南夷族乘白鹿献上美酒,后来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断地前来朝贡。
外人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他族的友好往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为黄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巡游天下,了解各地情况,获得养民安邦之道之后,黄帝遂提出并开始实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
据《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路史·疏仡纪·黄帝》等文献记载,嫘祖又作(亻累)祖,西陵氏女,为黄帝正妃。
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并教人以丝织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
次妃方雷氏、彤鱼氏皆贤淑。
嫫母相貌很丑,但贤而有德,因没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为丑女。
黄帝认为“属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貌)虽恶何伤”(《吕氏春秋》),故娶为妻室,封号嫫母。
关于黄帝的子孙,文献记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
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
青阳,方雷氏之甥也。
夷鼓,彤鱼氏之甥也。
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
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
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
”《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等书,与此大体一致。
与《国语》、《史记》等书所云不同,《山海经》说:“黄帝生禺(豹-勺+虎),禺貌生禺京。
禺京处北海,禺貌处东海,是为海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为舟。
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
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
”“有北狄之国。
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
” 黄帝一共有25子却是历来所公认的。
25人虽是伺父之子,却有不同的姓,仅就得姓的14人来说,又分为12姓,这说明他们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们所嫁的氏族的姓氏为姓氏。
至于“同姓者二人”,是指他们同时嫁给一个氏族。
据《路史·国名记》记载,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国各地。
这些黄帝子孙的进一步繁衍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假若说他们并非黄帝子孙,或者说历史文献记载有所依附的话,那么,他们也当是黄帝这一“中央天帝”统领下的各部族。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
桥山隶属的郡县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陕西黄陵县。
黄帝陵墓既是号称“天下第一墓”的中华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们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张姓家族的血缘亲祖之墓。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
《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后世张氏后裔所修张姓族谱、张姓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张姓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
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
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
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
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
始祖张挥传21世,历数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张嵩,字仲山,任御驾将军,后封为济国公。
他生有张亮、张奉、张文、张进四子。
这些仅见于世系而不见于古文献。
再传30代至51世祖张仲,字忠嗣。
他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周王朝。
生有张象、张宜二子。
据史籍记载,张仲生活在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的前后。
当时周厉王因大行无道而被国人推翻,逃出王宫,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
共和元年(前841)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14年之后,周厉王病死于彘(今山西霍县),共和伯请太子姬靖即位,史称周宣王。
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国势,征伐戎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历史上被称作“宣王中兴”。
张仲之后,张姓先民有很多人载人史籍。
如《左传》在成公二年(前589)记有手和臂肘被箭穿连,仍奋力推车,冲向敌阵的张侯。
昭公二十一年(前521)有怒杀华多僚的宋国大臣张句。
另外,还有张良的先祖张老、张(走翟)、张骼、张抑朔等人,他们籽在下一节中进行介绍。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世卿升立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战国时代。
这个时期,张姓先民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如魏国人张仪西走秦国,合纵连横,大展其才能。
而楚国则有大臣张旄,曾出奇计让楚王将充当秦国使臣的张仪赶走。
齐国有张丐,说服鲁国在齐楚战争中保持中立。
但张姓先民主要还是以原晋国属地为其建功立业之所。
在赵国,张孟谈策反韩、魏,反击智伯,一举解晋阳之围。
魏有张丑力谏,阻止张仪为秦国在魏国开展外交;张倚出使赵国,使赵国在秦魏交战中倾向魏国。
韩有张去疾、张谴及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等。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在那里也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张姓先民——张若。
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大将司马错率兵攻占四川,贬蜀王,派张若为蜀国守。
上任伊始,他迁移秦民万家人川,实行农垦,发展生产。
又与张仪一起共同经营成都,按照秦国都城咸阳之制建有里闾、下仓、市肆、官舍、楼宇等。
又设置锦官、盐铁官,发展官府手工业,为增强秦国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前285年,秦国废除巴、蜀侯国封号,改设蜀郡治川。
张若因功被任命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个出生在山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大兴安岭)的蒙古将领,名叫伯颜帖木儿,他作战英勇,曾率兵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
但在一次战役中,败在朱元璋的手下,于是归附明朝。
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赐给他张姓。
他的后代一直从军,传至玄孙张晟,官至都督事,进入明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核心领导层。
又如鞑靼人(明代对东部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称呼)哈剌尔敦,英勇善战,被明成祖朱棣赐姓张,改名隆善。
永乐七年 (1408)十月,张隆善被任命为北京右军都督签事,也成为一名中央军事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
另一个鞑靼人奴儿,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边疆守将,屡立战功,宪宗皇帝朱见成为表彰他的英勇,赐姓张,改名友。
成化八年(1472)八月,张友被任命为金吾卫指挥使。
明代前朝,有一个女真族(满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户,领兵征战,勇猛异常,其事迹传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赐姓为张,改名志义。
永乐八年(1410)张志义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大城子。
四年之后,治所移至今跨吉林、辽宁两省的浑江流域。
今岫岩县前营乡张氏,本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张氏的。
其始祖是元代的马札尔台,他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营都统,陕甘、湖广等省平章,并知枢密院事,官至中书右丞相。
二世祖也曾任中书右丞相。
元朝灭亡后,其后裔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大多从事畜牧业,也有人经商巴唐地区。
到11世纪继英授德时,正值爱新觉罗氏崛起于东北,于是弃牧从戎,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的一员勇将,属镶黄旗。
清兵人关,建立统一政权后,治良匡氏迁居盛京(沈阳)。
13世祖名叫伯尔格,精通汉文,熟悉汉书,文武双全。
乾隆六年(1741)调任岫岩防御使。
因为热爱当地秀丽的山川,就奉侍母亲佟氏,携弟吾令吉定居下来。
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孙都改姓张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于都英额、哈达、辉发、长白山、佛阿拉、伯都讷、宪颜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张氏。
扎库塔氏分布在瓦尔喀(今苏联东海滨省南部)、扎库塔、松花江、长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为张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尔喀、扎库木、赫图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为张。
,爱义氏分布在爱湖流域一带,在清代全部改为张氏。
明洪武元年(1368),回族人张某任宝庆(湖南邵阳)卫指挥。
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指挥张氏的先人叫璞罗德,北平三河人。
张氏任满之后,即定居武冈车林铺鸡脚塘,依靠屯田百余亩田产为生。
今天邵阳市各地的回民,以马、张、苏、海、蔡姓为多,其中的张姓回族人或许就是璞罗德的后裔。
唐代初年,在云南洱海地区近百个白蛮部落中,有一个相传从陇西迁来的张姓部落。
公元7世纪中期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
这时正值乌蛮部的蒙舍龙和他的儿子龙独罗(又作细奴罗、细诺罗)开始扩张势力,建立南诏政权。
7世纪70年代,细诺罗势力推进到洱海地区。
据文献记载,张氏进求因抵挡不住南诏的攻势,就将自己的部落政权“禅让”给了细诺罗,而细诺罗为了酬谢张氏,就将自己的大儿子罗波海,改姓为张,改名叫张朝凤(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
这支蛮人张氏,后来演进为彝族的一部分。
清末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叫张兴癸的彝族将领,史称他是南诏王细诺罗之后,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张的乌蛮人罗波海(即张朝凤)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动在秦汉、三国魏晋时代,内有19个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数几个部才有资格成为最高统治者单于,是匈奴族中的贵族。
东汉时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则归附汉室。
三国曹魏时期,在今山西汾阳地区设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历史上把他们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
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张XX”“西河胡张XX”的记载,这些就是匈奴张氏。
如《晋书·符坚载记》云:“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卑子,坚遣邓羌讨平之。
”《魏书·太宗纪》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张文兴等率流民七千余家内属。
”《魏书·太宗纪》:“天兴元年三月,西河胡张贤等率营部内附。
”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
主要活动于我国魏晋时期,十六国时代,以石勒为主曾建立过后赵政权(319—351)。
羯族中张姓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例如《晋书·石勒载记》云:“胡部大张旬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勒往从之。
”《十六国·后赵录》称:“张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
”后赵国内张姓人特别多,石勒起兵时,十八骑中就有张噎仆、张越二骑。
石勒自立为后赵王时,以张离、张良二人为门生主书,司典胡人出内。
传至石虎为后赵王时,离、良二人都官至尚书仆射,另外还有张群、张豺、张散、张茂、张斯、张屈支、张夷、张举、张舂、张贺度、张沉等,都是后赵的达官显贵。
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编第八《羯族诸姓·张氏》中对上述张氏作了一番考证之后,得出了他们是羯族张氏的结论。
他认为羯族张氏之张,是“羌渠” (康居)谐声转读而来。
由此看来,羯族张氏是为后赵政权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北(包括前苏联、朝鲜一部分)的一个古老民族,辽金时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来的渤海族张氏。
隋况已在前面作了介绍。
在这之前的渤海国 时期(720—962),还有一支渤海族张氏。
如大将张文林、大臣张仙寿等,共有达官显宦二十余人,他们活动于上层,是渤海国的贵族。
但这支渤海张氏之姓张的缘由却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个活动于唐宋辽金时期的古老民族。
历史文献中常把它记作“奚人”、“奚回”。
辽代末年,奚回离保曾在今东北地区称帝,建立奚国,改元天复。
唐代奚族张氏知名的有张孝忠,曾任义武节度使。
另有张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宋将张锁高收为“假子”,遂从义父姓张。
后屡立战功。
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唐代宗即位,拜成德军节度使,又改赐姓名为李宝臣。
李宝臣,有的文献将其原名误作张宝臣。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
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落。
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
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
其中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
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
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
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
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在今湖南、广西等省,有很多瑶族张氏的聚居点。
如武冈县上洞乡的石界;资源县河口乡的葱坪、猴背、高山;鹿寨县沙寨的乡兴;那坡县百合乡的那乐、民兴、平坛,下华乡的上华、规六,那隆乡的坡芽;凌云县加龙乡的下伞、尖里;钦州市洞中乡的洞中、那丽、板兴,板八乡的板沟、大坑、细坑、和平。
那俊乡的东山、那钦;上思县有妙乡的更辟、有生;江城县瑶家乡的象脚山、象庄、于龙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厩房、勐板山、温箐、漫薄山、甘蔗园、依郎、高山寒;龙胜县的马堤乡等,都有瑶族张氏分布。
瑶族张氏的知名人士有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张有隽。
壮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由来不很清楚。
在清代,广西上林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壮族张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张鸿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著有《女训》、《家训》、《董训》等。
哥哥叫张鸿翮,康熙间任永宁州学正。
鸿翮的儿子张友朱,曾任庆远府学教授。
友朱生滋。
滋生鹏展,乾隆时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续抄》、《三难通解训言述》。
黎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其由来不清,清代有崖州(海南崖县)洋琳洞黎人张红须,道光九年(1829)领导当地农民起义,后被镇压。
侗族张氏一部分是由宋代屯田湘西的章姓改姓并与土居侗族人通婚、交融而来的。
其情况见本章第一节。
其他支系的由来不很清楚。
原来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等区。
清乾隆四十三年大旱,晃州(湖南新晃县)有部分侗族张氏迁到湖北的宣恩、恩施、利川、咸丰等地。
高山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台湾。
清代有张李成,1884年中法战争中,他曾率兵500人,在台湾淡水大败法国侵略军。
阿昌族张氏。
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由来不明。
纳西族张氏。
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由来不明。
藏族张氏。
主要分布在藏族聚居区。
由来也不明。
僳僳族张氏。
主要分布在僳僳族聚居地。
蒙古族张氏。
蒙古族张氏有一支由治良匡氏改姓而来,具体情况见本章第一节。
其他支派则不明由来。
在明代,有固原蒙古人张把腰,于成化年间领导农民起义于石城堡。
朝鲜族张氏。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
在清代初年,他们大多编人八旗中,率兵打仗,如副都统正黄旗辽阳人张偏图、都统正蓝旗易州人张雅图、甘肃巡抚镶黄旗人张文兴、山西巡抚正白旗辽阳人张滋德等。
其中最有名的是张良弼,他本是正白旗仓衣旗鼓人,世居沈阳。
在攻克辽东时,因功由鼓人升为佐领。
后围攻锦州,击败明朝大将洪承畴,授予二等轻车都尉。
其子张时荐,袭父职,后来加爵至三等男。
满族张氏。
满族张氏多由赫舍里氏等改姓而来。
今岫岩县哈达乡张氏,绝大多数是满族人,其先祖是长白山二道沟的镶红旗人的。
回族张氏。
回族张氏中有一支是在明代由璞罗德氏改姓而来。
其他支派的由来则不很清楚。
张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
如湖南邵阳回民中,以姓马、张、苏、海、蔡者为多。
民和县回族大姓依次排列为马、冶、刘、杨、白、张、陈,他们是清光绪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从甘肃水阜河十二庄迁来的。
今拉萨市的回族张氏和黎氏、余氏三姓,都是从四川来的。
彝族张氏。
彝族张姓人有一支是南诏王蒙氏之后,详见本章第一节。
在四川德昌县麻泉公社有一支张姓,其先祖为会东土司张氏,是彝族人,但后来逐渐汉化,最终成为汉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