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婆婆说的是宋末元初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她是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没有一本正史中有过关于她的记载。但是当我们提到古代的科学家时,绝村不能忽略她,她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革新家之一。
黄道婆出生在松江乌泥浸镇(现上海县华浸镇)的一个穷苦农民的家里。很小的时候,由于家里弟弟生病无钱求医,父母把她卖给人家做童养媳。
自从进了婆家门,她便开始了那悲惨的生活。才十二三岁,她就要干所有的家务,要侍候公婆穿衣、吃饭;公婆稍有不顺心,就对她非打即骂。家务活稍微有些空闲,便要坐到织机旁,纺纱织布。
这时婆婆拿了拐杖坐在旁边,一见织得慢了,抄起拐杖便打。受尽公婆虐待的她,也得不到丈夫的同情,丈夫经常拿她出气,动辄拳脚相加。
一天,她在农田里干了整整一天活,天色很晚了才回家。她又累又俄,四肢仿佛不是自己的。她坐到床边,再也没有气力做晚饭。婆婆一见她坐着,就指着她鼻子骂她懒婆娘,并且气蛛蛛告到儿子那儿。
她的丈夫不分青红皂白,把她毒打一顿,锁进柴房里。入夜,她抚摸着这几年来被打得伤痕累累的身体,眼睛在黑暗中怔怔地盯着前方。这时的她,早已没了泪水,她再也不甘忍受折磨了。
屋外,响起隆隆的雷声,像是在为她发出不平的怒号。下雨了,那哗哗的雨声像是在催她奋起抗争。“走,离开这个家庭!”她下定了决心,什么三从四德,什么好名声坏名声全部抛在了脑后。她爬上柴房中那高高的草珠,在茅草屋顶上撕开一个洞,逃出了那个院落。
雨夜,一个瘦弱的身影沿着村外的小路奔跑。雨停了,东方已经泛白。她来到江边,见一艘海船正要启航,她偷偷溜到船上,躲进舱里。
又冷又饿的她在舱底藏了一天一夜,当她确信船已驶出很远时,才怯生生地出现在船老大面前。她讲诉了自己悲惨的命运,说明了出逃的原因,船老大时这位女子顿生怜悯之心,收留了她。就这样,黄道婆随船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她开始了新的生活。
崖州是黎族人民聚居的地方。黄道婆一个单身妇女,离乡背井,漂泊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困难多得让人难以想象: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语言也不通……但黄道婆既然有勇气同命运杭争,这些困难怎么能使她气馁呢?
黄道婆天性聪慧,又能吃苦耐劳,加上当地人民淳朴热情,乐于助人,她不久就适应了崖州的生活。海南岛是棉纺织业发达较早的地区之一,岛上的黎族妇女几乎都会纺纱织布。她们织出的床单、幕布极为精美,使用的纺织工具也比江浙一带的先进得多。黄道婆开始潜心学习纺织技术。
黄道婆在崖州住了很多年,当年的姑娘已经成了年近五旬的老婆婆。随着年龄的增加,思乡之情愈来愈浓。最终,她还是背上伴她多年的纺织工具,乘船回到了家乡乌泥泾。
家乡的纺织技术和她出走之时相比,并没有多大改进。黄道婆看着贫苦无告、在落后的织机旁劳碌的妇女们,心里一阵阵难过。她耐心地向家乡人民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还改进了札弹、纺织的工具。
很快,她们织的“乌泥泾被”驰名全国,当地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当时江南流传着这样两句话:“松郡棉布,衣被天下”。可见黄道婆对纺织技术革新的影响之大。
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在乌泥径镇给她修建了一座祠堂,叫“先棉祠”,表达了当地人民对她的感激。当地人民永远记着她改革棉纺织业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