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花”的诗词有哪些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黛玉有关花的诗是
《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柔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朝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落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门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奏,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浓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选自海燕出版社《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编辑本段]【名家点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
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
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
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
”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
’噫唏
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
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
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
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
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
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
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
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
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
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
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
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
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
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
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
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
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
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
先有金钏儿,后有晴雯,终于轮封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
“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又怎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呢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难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
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大概不是主观臆断吧;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
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象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红楼梦辨》)。
诗歌当然是有所继承借鉴的,但不应把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弄颠倒了。
说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词造句、意境格调上利用前人之作,实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
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为人熟知的诗句还不足以借取利用吗
即如葬花情节,也未必径取唐寅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难道还不足以启发他的构思吗
但这些都是“流”,都仅仅是利用,既不表现诗的主要精神,也决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现实生活的创造。
何况,如前所述,此诗中,作者运笔鬼斧神工之处,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伤春惜花词句的悱恻缠绵。
清人明义《题红楼梦》诗里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
”黛玉这首抒情诗,实际上也是隐示其命运的谶语。
她如一朵馨香娇嫩的花朵,悄悄地开放,又在狂风骤雨中被折磨得枝枯叶败,从世界上悄悄消逝。
说这首诗是谶语,是就其整体的思想而言,并不是说每字每句都隐示着黛玉的具体遭遇。
当然,《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也是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
它曾对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读者起过不良的影响。
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
我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如果我们再把《葬花词》同荣府中所有青年女子的命运联系起来思索,又觉得这不仅仅是黛玉一个人的诗谶,同时也是大观园群芳共同的诗谶。
她们尽管未来的具体遭遇各不相同但在“有命无运”这一点上却没有两样,都是在“薄命司”注册的人物。
随着贾家的败落,所有的大观园内的女孩儿都要陷于污淖、沟渠之中,都没有好命运。
腊梅诗句 红楼梦
红记载了四首梅花诗。
邢岫烟,,薛宝琴各写了一首宝玉作了“访乞红梅”一首。
这四首诗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且语带双关,隐示了八十回后的故事情节。
一.邢岫烟(用“红”字韵脚)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此时开句便点出梅花不畏严寒的特性,桃杏仍噤伏在冰天雪地间时,红梅冲寒绽开;东风拂过时,花枝招展,笑脸迎人,确是不同凡响的奇花。
律诗作者在颔联用了千钧之力破题,技巧之一就是用典。
读者若明白典故的来源,更能欣赏颔联雕琢磨练之功。
“魂飞庾岭春难辨”用了一地理典。
大庾山界於江西,广东二省之间,是五岭之一。
山上遍植红梅花。
当华北仍处千仞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位於南中国的大庾山已有春暖之征,红梅怒放,所以大庾山有“梅岭”的俗称。
当诗人吟咏梅花时,不期然魂魄飞到大庾山。
眼下一片灿烂的红梅,还错认春天降临,但细想一下,北京仍笼罩在隆冬的苦寒内,於是诗人迷惘了。
“春难辨”三字描写梅花冲寒早开,入木三分,非工於律诗,不能有此功力。
“霞隔罗浮梦未通”用了一神话典。
隋朝赵师雄梦游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县增城郊区),晚上共一美人饮酒交谈,不觉醉倒,醒来时身在红梅树下,方悟到遇上了梅仙。
霞是黄昏时红色云彩,用来喻茂盛的梅花。
这梅花灿若晚霞,隐蔽了女仙人,虽有梦难通,颔联上句点到梅花的特性,下句囊括了梅花的气势。
跟着颈联两句贴写梅花的形象。
“绿萼添妆融宝炬”的文词画面臻上选,绿萼是紧在花下面的叶托。
宝炬是宝贵的蜡烛。
整句的意思是红梅在叶托上开放宛若在绿萼上燃烧着的蜡烛。
美极了
比起薛宝琴的“游仙香泛绛河槎”,另创一境界,不遑多让。
诗人给梅花创了这诗情画意,似乎未尽其才,接着写下“缟仙扶醉跨残虹”。
缟是白色的绢。
诗人用缟仙(即身穿白衣的仙子)去代表梅枝上疏落的积雪。
因为这些雪是随意地,杂乱无章地附在枝条上,可以说醉不经意,蒙胧酩酊的。
虹有七彩,梅枝是以红为主色,所以是“残虹”也。
“缟仙扶醉跨残虹”完成了梅的图画。
颈联两句创下美丽的梅花形象,深得律诗手法精华。
结尾两句给梅花一总评价,是轻描淡写。
诗人了解到颔,颈二联,大创新意,极尽奇丽。
若尾句写得太累赘,便画蛇添足了。
作者邢岫烟是贾宝玉大伯母邢夫人的侄女,家境寒素,跟随父母上京投靠姑妈,希望能在京城觅得金龟婿,多少有点待价而沽的企图。
她虽然贫穷,自幼精通诗书,立身淡泊,随份知足,是一蓬门碧玉的典范。
果然不负所望,为薛宝琴的大哥薛蝌娶为妻室,改善了自家经济环境。
依曹雪芹的本例,邢岫烟的梅花诗亦暗示她的一生。
邢岫烟在穷人队伍的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正是诗的首二句。
冲寒笑东风,其喜可知,同侪的桃杏,当然追不上她的大红大紫了。
她嫁入薛家后,享受了很短的富豪生活,薛家便遭大变(请参阅薛宝琴梅花诗一文)。
庾岭,罗浮山都是中原人士被贬南下所经之地。
薛家人口琅璫入狱后,都被流放到岭南不毛之地。
似乎此时薛宝琴下嫁给南海一土人赚取些许金钱接济母家。
岫烟也随夫南下,见到庾岭景色,冬春难辨。
亦可以说她嫁入薛家满以为春天到临,谁料到薛家犯了罪,家产被抄,仍被打回到严寒的冬天。
他们到了增城罗浮山地带,薛蝌得病一命鸣呼。
赵师雄和梅仙相遇的美梦,永不再出现了。
所以“云隔罗浮梦未通”也。
“绿萼添妆”即是贫女加衣。
“融宝炬”,不祥极了
燃烧着的蜡烛,虽然发射了些光芒,终有油尽灯枯的时候。
这荣华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缟仙是全身缟素着了孝的人,必定家有丧事。
“扶醉跨残虹”是在神摇魂溃中处理剩余的家当。
邢岫烟幼经忧患,毕竟是强者,不会效贾宝玉,贾惜春兄妹逃禅避世。
虽在冰雪侵袭中,仍兀立不倒,发奋图强。
二.李纹(用“梅”字韵脚)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台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作者从另一角度去看红梅花。
她首先告人在白梅,红梅间,选择了后者。
“逞艳”二字写出红梅的先声夺人,醉眼写出欲开欲闭的眼睛,喻梅花微开时娇丽之姿,是在含苞待放和怒开间一过程,是梅花最惹人怜爱的阶段。
颔联两句是作者呕心呖血出来的杰作,给梅枝新辟一形象,大异薛,邢二才女的作品,“冻脸有痕皆是血”是冻红面上斑斑血渍,但这血在冰寒天气中已凝结,像枝条上负着累累花朵。
诗的形象取之不尽,有天才诗人顺手拈来,七字砌合了令读者掩卷闭眼默想,沉醉於这极美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想深一层,这累累花朵终变成累累果实。
梅子是酸梅汤的主要材料。
那时鲜红的梅花换了色泽灰暗的梅子,这是大自然应有的循环,没有什么遗憾,所以“酸心无恨亦成灰”了。
写梅花至此,已到高峰;笔势一转,颈联连用二神话典,再深入描画梅花。
梅花本是白色,因错服奇药便将色泽变红了,点出白梅红梅实是同类,除了颜色外,花瓣结构都是相同的,下句说本来居於西方王母瑶池边的碧桃,不甘寂寞,偷下凡间,“脱胎换骨”,幻变成红梅。
写出梅花具有桃花的鲜红和馥香。
作者简直在颈联内作植物学上的比较了。
才女之冠林黛玉也精通此意。
她的白海棠诗内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二句。
律诗变化无穷,并不是随便将七个字拼合草草了事。
的确这二典故深入地写出梅花的形态。
至此作者意犹未尽,结句是大地上梅花一片嫣红斑烂,那些狂蜂浪蝶还以为春天已到,纷纷出动呢。
这便回到邢岫烟的“春难辨”诗意。
此诗写梅花可算痛快淋漓。
作者李纹是贾宝玉大嫂李纨的堂妹,也是红楼副十二钗之一。
她跟随寡母投奔李纨,居於大观园内的稻香村。
红楼梦前八十回未有机会给此才女多加笔墨。
除了此诗外,她在芦雪亭即景联句内报效了“阳回斗转杓”一句,反映出她精通天文,可见得她是很博学的。
当然此诗也暗示了她的结局。
因为原书资料不够,我无从揣测。
我要点出“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二句,似乎她曾被人鞭打过,面上留下血痕,虽然心酸泪下,不敢怨恨,但对未来的展望,已是心灰意冷。
她的命运也是很惨的,所以入薄命司也。
三.薛宝琴梅花诗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年仅十五岁的薛宝琴,是曹雪芹笔下大观园内众多才女最年轻的。
她才思敏捷,诗品超逸,明艳照人,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这首以“花”作韵的梅花诗,开句便入题,写出那疏影横斜,迎春早发,像开岁时的小儿女,穿了新装争妍斗艳般灿烂的梅花。
律诗最考功力的是颔,颈二联,不单止平仄,韵脚合格,对仗工整,还要深入诗情画意,让读者慢慢咀嚼,回味无穷。
“闲庭曲槛无余雪”已写到春暖雪消,花到浓时花欲谢,晚霞红透天边,以暗示花事将了。
奏一曲流水空山,高人雅调也。
颔联上句兼隐作者之姓,下句兼括作者之名。
颈联用“红袖笛”和“绛河槎”作梅枝的形像,美极了
“幽梦冷随红袖笛”一句除呼应着“流水空山”外,亦道出梦醒西楼,人琴俱杳的寂寞,惆怅。
北宋林逋的咏梅绝唱“暗香浮动月黄昏”也被颈联下句说破。
槎是木筏,云游的仙子乘此沿着红色的天河而去;空余一缕清香在人间。
於是读者产生无限依恋和怀念。
颔,颈二联雕工之细,意境之高,令我拍案叫绝
结尾二句形容出春残花落,但仍提醒读者此花是瑶台品种,勿以现时的凋零而轻视之也。
八句五十六字写尽梅花的始终,笔力直透纸背,不愧是才女掷地有声之作。
四.贾宝玉(访拢翠菴向妙玉乞红梅)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众才女在芦雪亭作即景联句。
贾宝玉居榜尾,社长李纨罚他往栊翠菴折一枝红梅供於室内。
菴内住着另一位才女妙玉,是一带发修行的道姑,仪容脱俗,文采斐然,是宝玉极端看重的。
妙玉尘缘未了,对这贵介公子,顿生情愫,他们的关系,可说是非常微妙。
宝玉虽受此罚,并不引以为苦,因为他时常渴望找机会和妙玉接近。
这首诗便直言宝玉的心态。
开句说他接受命令时惊喜的情。
还未开樽饮一杯酒御风寒和仔细推敲诗句呢,便匆匆走向逢莱仙境了。
寻春的“春”在那儿
不就是那“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妙玉吗
颌联用了佛教的典故,大士是观音菩萨,她瓶中盛有甘露,可普渡众生。
宝玉此来不是求此甘露免灾难,而是向嫦娥(即妙玉)乞取栏杆外的一枝红梅。
将妙玉比作嫦娥,仰慕之情,溢於言表。
颈联两句用“红雪”和“紫云”喻梅花,颇有新意。
将梅花从月中(栊翠菴)迁到世间(芦雪亭),只是下句重覆了上句的涵义,笔力弱了,比起邢,李,薛三位才女的梅花诗,大为逊色,红楼梦开卷自白: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闰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
书中主人翁贾宝玉,就是作者曹雪芹。
诗才大逊正十二钗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妙玉诸人。
比起副十二钗中的邢岫烟,李纹,薛宝琴仍有所未及。
此梅花诗就是很好的例子。
结尾两句倒写出折梅时的辛苦。
“槎枒”骨格嶙峋之意,彼时宝玉冷得双肩耸起。
采花时身上沾满了园中的青苔。
“衣上犹沾佛院苔”很有诗意,且含着余音未尽。
整首诗重点是折梅,梅的形象只用了“红雪”,“紫云”,不能和薛诗的“红袖笛”,“绛河槎”,邢诗的“绿萼融宝炬”,“缟仙跨残虹”,或李诗的“冻脸血痕”,“酸心成灰”等生动的形象相比,作梅花诗竞赛,贾宝玉又落第了。
此诗隐意了宝玉的结局,他的心中人林黛玉患了最后期肺病,青年夭折,早回仙乡。
家庭压力逼他和自己志趣不投合的薛宝钗成婚。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已成了蓬莱仙境的人。
宝钗虽才德兼备,在宝玉眼中只是一可敬而不可亲的高士而已。
他舍弃了这大士的瓶中露,而冀望寻春问腊到蓬莱,向这世外仙姝乞取一枝槛外梅。
心境何等落寞,情意如此凄凉。
颈联两句,正面解去显出此诗的毛病;暗面解去托出结构的工整。
“红雪”即红薛。
“入世冷挑红雪去”。
从世俗眼光来看,贾家为他挑选的夫人是花中之王,“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红牡丹薛宝钗。
因人生哲学的基本冲突,在世时夫妇是冷冰冰的。
宝钗贫困中病逝。
宝玉续娶湘云(请参阅“菊花诗”一文)。
结果是“离尘香割紫云来”。
史湘云比薛宝钗了解宝玉多矣
是黛玉后宝玉的唯一知已。
宝玉抛弃湘云出家,有很大的割爱。
宝玉脱离尘世前贫穷潦倒,过了一段很长“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寒冬咽酸虀,雪夜围破毡”的岁月,饿得骨瘦如柴,“槎牖谁惜诗肩瘦”,茫茫人海中有谁对此落难天才寄予同情呢
“衣上犹沾佛院苔”点明他为僧的结局。
此诗写了宝玉和三钗的关系,缠绵悱恻,和最后悬崖撒手,感人心脾。
《红楼梦》 原文中描写黛玉葬花的,不是诗词的片段有哪些
《红楼梦》里菊花诗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
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
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红楼梦 咏红梅花几首诗的意思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红楼梦里史湘云和林黛玉的联诗。
鹤过寒塘垂影渡,冷月照花葬魂归。
从字面角度来讲就是描写了两个场景,鹤飞过寒塘,但诗人不直写,而写是鹤影渡过了寒塘。
冷月照花,花谢花归花落尘。
其实是诗人葬花,但她却选了葬花场景中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的冷月,将彼之心寄托在冷月身上,表达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