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教育座右铭 文言文

座右铭文言文

《座右铭》 汉 崔瑷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

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

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

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上面提到的),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座右铭形式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

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就会热爱你,你为别人的幸福出过力,别人就会为你的幸福创造条件。

见于(唐)魏徵《群书治要·贾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也会热爱你;你尊敬别人,别人也同样会尊敬你。

出自《孟子·离娄下》。

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意思是:比喻交朋友不在多,而贵交挚友,贵在朋友间互相帮助。

出自(清)吴嘉记《慎交图》。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意思是:一个树枝成不了树木,一棵树成不了森林。

比喻不依靠众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

见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紫骝马歌》。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意思是:将帅必须和士兵同甘苦,共安危,才可以进攻敌人。

出自(汉)黄石公《三略》。

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意思是:夫妇本来是有恩情的,但如果不彼此忠诚,就要分手了;交朋友也是这样,要是感情不真挚。

很快地就要绝交了。

出自(唐)魏徵《群书治要·体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如近邻似的并不很远。

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花无叶不妍。

意思是:花朵没有绿叶相扶,就显得不美了。

比喻任何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

出自《太平广记·长须国》。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意思是:应尽力结交好的朋友,正直的朋友经常互相批评,彼此激励。

出自(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

意思是:交了高尚的朋友,就可以大力互相帮助而提高彼此的品德。

出自《抱朴子·交际》。

邻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

急缓相凭仗,人生莫不从。

意思是:邻居应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意思是。

人生下来就是兄弟,又何必一定是同胞骨肉才算是最亲的呢

出自(晋)陶潜《人生无根蒂》。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意思是:比喻无论怎样聪明的人,如果没有众人的支持,就什么事惰也干不好。

出自《红楼梦》第—一O回。

内得爱焉,所以守也。

意思是:一个国家内部友爱团结,国家的守备就能坚固。

出自《司马法》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意思是:家庭内部和睦的,家庭就昌盛;与外边的人和睦相处的,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意思是:一个人没有其他人帮助,就不能成功;一匹马没有别的马一齐拉车,车辆就不能急趋。

出自《曾子·制言》。

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意思是:人民团结国家就强大,人心离散国力就弱。

出自(清)魏源《默觚·治篇》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意思是:别人对我好,我也对他好。

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引导他,同他接近或疏远他罢了。

出自《韩诗外传》卷九。

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意思是;别人有急难时,应拿出全部钱财去救助。

出自(唐)李肇《唐国史补》。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辨,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意思是:别人诽谤自己,与其辩解,不如能够宽容;别人侮辱自己,与其随时提防,不如感化对方。

出自《格言联壁·接物》。

人之交,多取知其不贪。

奔财知其不怯,闻流言不信,才可善终。

意思是:和人交朋友,尽管朋方多拿了,但知道他并不贪心;即使他失败逃跑了,但知道他不怯懦,听到有关他的流言而不相信,这样友谊才能善始善终。

出自(清)宋纁《古今药石·续自警编》。

善人者,人亦善之。

意思是:你对人好,别人对你也好。

出自《管子·霸形》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意思是:不好的朋友要敬而远之,有益的朋友应当亲密相处。

出自《逊志斋集·朋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思是:水太清就没有鱼;人过于苛刻,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朋友。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意思是:全体同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这是国家兴旺的凭据。

出自《北齐书·孝昭纪》。

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意思是:齐心协力,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汉书·匡衡传》。

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

意思是: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

出自(清)顾图河《息交》。

惟宽可以客人,惟厚可以载物。

意思是:惟有自己心胸开阔,才能对人宽容;惟有自己忠厚,才能容纳别人。

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意思是:在小利上不和别人相争,不随便对人发火,就能跟人搞好团结。

出自《钱公良测语上·繇庚》。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意思是:兄弟之间应该和睦,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

出自(唐)陈子昂《座右铭》。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意思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能保全友谊。

B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意思是。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出自《国语·周语》。

.

朱光潜的介绍。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

安徽省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人)。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朱光潜(1897~1986年),1897年9月19日生。

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

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

他还请桐城著名书法家方守敦题写“恒、恬、诚、勇”4字的条幅,作为座右铭。

五四运动中,他毅然放弃文言文,改写白话文。

1921年,朱光潜发表了白话处女作《福鲁德的隐意识说与心理分析》,随后又发表《行为派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评》、《进化论证》等读书心得,初步形成自己对治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的看法。

1922年,他在《怎样改造学术界》中,倡导培养“爱真理的精神”、“科学的批评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证精神”。

这些观点一直影响着他漫长的学术道路。

香港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大学吴凇中国公学中学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

1924年,撰写第一篇美学文章《无言之美》。

又到上海与叶圣陶、胡愈之、夏衍、夏丏尊、丰子恺等成立立达学会,创办立达学园,广泛进行新型教育的改革试验,倡导教育的自由独立。

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肄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先后在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安徽大学任教。

并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

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协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朱光潜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物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形象。

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和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

解放后,朱光潜系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经过对自己以前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辨证统一的美学观点,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

他还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实践观点(即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对立统一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美学流派。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解放后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还须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

20世纪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在“文革”期间,朱光潜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仍认真系统地研究马列主义原著,力求弄懂弄通。

1984年,香港大学授予朱光潜为该校名誉教授。

1986年3月6日,朱光潜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朱光潜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 《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不仅著述甚丰,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

他勇于批判自己,执著地求索真理:当他认识到以往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研究美学“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就开始用更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研究,使自己的美学思想向真理趋进;他反对老化、僵化,提倡不断进取。

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学习研究一生不辍。

朱光潜熟练掌握英、法、德语,几十年来,翻译了300多万字的作品。

其中他对黑格尔110万字的巨著《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历史性的崇高声誉。

他出版的译著还有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莱辛的《拉奥孔》、克罗齐的《美学原理》、路易哈拉普的《艺术的社会根源》和《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等。

此外,他通过系统认真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的一些译文提出了具有重大价值的修改意见。

朱光潜是一位以救国兴邦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

在旧中国的漫长岁月中,尽管道路有过曲折,但他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在复杂的斗争中,辨明了方向,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解放前夕的关键时刻,断然拒绝国民党当局的利诱威胁,毅然决定留在北京。

他在与广大人民一起迎接解放的日子里,曾兴奋地说:“我像离家的孤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恢复了青春。

”解放后,他始终不渝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党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尽管他曾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从未动摇过对党、对社会主义的决心以及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振奋,老当益壮,积极翻译名著,撰写文稿,发表演讲,指导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教育领域驰骋不懈。

1983年3月,他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一开始他就声明自己的身份:我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这就是他对自己后半生的庄严评价。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文言文(古汉语)座右铭,励志的那种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就会热爱你,你为别人的幸福出过力,别人就会为你的幸福创造条件。

见于(唐)魏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也会热爱你;你尊敬别人,别人也同样会尊敬你。

出自。

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意思是:比喻交朋友不在多,而贵交挚友,贵在朋友间互相帮助。

出自(清)吴嘉记。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意思是:一个树枝成不了树木,一棵树成不了森林。

比喻不依靠众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

见于(宋)郭茂倩。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意思是:将帅必须和士兵同甘苦,共安危,才可以进攻敌人。

出自(汉)黄石公。

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意思是:夫妇本来是有恩情的,但如果不彼此忠诚,就要分手了;交朋友也是这样,要是感情不真挚。

很快地就要绝交了。

出自(唐)魏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如近邻似的并不很远。

出自(唐)王勃。

花无叶不妍。

意思是:花朵没有绿叶相扶,就显得不美了。

比喻任何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

出自。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意思是:应尽力结交好的朋友,正直的朋友经常互相批评,彼此激励。

出自(唐)白居易。

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

意思是:交了高尚的朋友,就可以大力互相帮助而提高彼此的品德。

出自。

邻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

急缓相凭仗,人生莫不从。

意思是:邻居应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意思是。

人生下来就是兄弟,又何必一定是同胞骨肉才算是最亲的呢

出自(晋)陶潜《人生无根蒂》。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意思是:比喻无论怎样聪明的人,如果没有众人的支持,就什么事惰也干不好。

出自《红楼梦》第—一O回。

内得爱焉,所以守也。

意思是:一个国家内部友爱团结,国家的守备就能坚固。

出自《司马法》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意思是:家庭内部和睦的,家庭就昌盛;与外边的人和睦相处的,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意思是:一个人没有其他人帮助,就不能成功;一匹马没有别的马一齐拉车,车辆就不能急趋。

出自《曾子·制言》。

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意思是:人民团结国家就强大,人心离散国力就弱。

出自(清)魏源《默觚·治篇》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意思是:别人对我好,我也对他好。

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引导他,同他接近或疏远他罢了。

出自《韩诗外传》卷九。

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意思是;别人有急难时,应拿出全部钱财去救助。

出自(唐)李肇《唐国史补》。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辨,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意思是:别人诽谤自己,与其辩解,不如能够宽容;别人侮辱自己,与其随时提防,不如感化对方。

出自《格言联壁·接物》。

人之交,多取知其不贪。

奔财知其不怯,闻流言不信,才可善终。

意思是:和人交朋友,尽管朋方多拿了,但知道他并不贪心;即使他失败逃跑了,但知道他不怯懦,听到有关他的流言而不相信,这样友谊才能善始善终。

出自(清)宋纁《古今药石·续自警编》。

善人者,人亦善之。

意思是:你对人好,别人对你也好。

出自《管子·霸形》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意思是:不好的朋友要敬而远之,有益的朋友应当亲密相处。

出自《逊志斋集·朋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思是:水太清就没有鱼;人过于苛刻,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朋友。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意思是:全体同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这是国家兴旺的凭据。

出自《北齐书·孝昭纪》。

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意思是:齐心协力,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汉书·匡衡传》。

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

意思是: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

出自(清)顾图河《息交》。

惟宽可以客人,惟厚可以载物。

意思是:惟有自己心胸开阔,才能对人宽容;惟有自己忠厚,才能容纳别人。

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意思是:在小利上不和别人相争,不随便对人发火,就能跟人搞好团结。

出自《钱公良测语上·繇庚》。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意思是:兄弟之间应该和睦,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

出自(唐)陈子昂《座右铭》。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意思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能保全友谊。

B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意思是。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出自《国语·周语》。

望采纳

谢谢

朱光潜 的名篇?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朱光潜(1897~1986年),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盟石。

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

1897年9月19日生。

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

他还请桐城著名书法家方守敦题写“恒、恬、诚、勇”4字的条幅,作为座右铭。

五四运动中,他毅然放弃文言文,改写白话文。

1921年,朱光潜发表了白话处女作《福鲁德的隐意识说与心理分析》,随后又发表《行为派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评》、《进化论证》等读书心得,初步形成自己对治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的看法。

1922年,他在《怎样改造学术界》中,倡导培养“爱真理的精神”、“科学的批评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证精神”。

这些观点一直影响着他漫长的学术道路。

香港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大学吴凇中国公学中学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

1924年,撰写第一篇美学文章《无言之美》。

又到上海与叶圣陶、胡愈之、夏衍、夏丏尊、丰子恺等成立立达学会,创办立达学园,广泛进行新型教育的改革试验,倡导教育的自由独立朱光潜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 、《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不仅著述甚丰,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

他勇于批判自己,执著地求索真理:当他认识到以往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研究美学“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就开始用更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研究,使自己的美学思想向真理趋进;他反对老化、僵化,提倡不断进取。

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学习研究一生不辍。

谁知道清华大学的创办历史

早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是清政府于民国前一年(1911年)用美还的庚子在北京所建立。

最初称为“留美预备学堂”,是第一所用于被政府派送到美国学习的中国青年而建立的预备学校。

毕业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三年级留学。

1925年,始创四年制本科教育。

清华大学最初之酝酿,是在前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中国驻美国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约翰·海(John Hay)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一方面分向美国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

中间虽因发生粤汉铁路废约之关系而生阻,但梁氏努力不懈,卒得美国国会之赞同,将处置赔款全权付与总统。

照条约中国应付美国赔款2444万778元8角1分,经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款项1078万5286元1角2分,从1909年1月起退还中国。

为纪念罗斯福总统对清华立校的贡献,清华的西体育馆被命名为“ Roosevelt Memorial Gymnasium 罗斯福纪念体育馆”,并在面墙上铸其雕像。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7月11日,美国核减赔款文告由驻华公使柔克义送达中国,中国外务大臣庆亲王答复上述公文说:“体会新近贵国总统希望鼓励我国学生赴美入学校及求高深学问之诚意,并有鉴于以往贵国教育对于我国之成效,大清帝国政府谨诚恳表示此后当按年派送学生到贵国承受教育。

”同日,外务部致美国公使馆函称:“从赔款退还之年起,前四年我国将次第派送一百学生;迨四年终局,我国将有四百学生在美,从第五年起,直至赔款完毕之年,每年至少派送五十名学生。

”并派唐绍仪为特使赴美表示谢意。

民国前三年(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美国退还赔款之第一年,外务部与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商定学生游美细则后,会同学部奏请设立「游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

六月初四日游美学务处奉准设立,派外务部丞参周自齐为总办,主事唐国安及学部郎中范源廉为会办,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为驻美学生监督。

初赁北京东城侯位胡同民房一所为办公处,后又迁入史家胡同。

九月奏准将北京西直门外「清华园」作为游美学务处兴建「肄业馆」馆舍之用。

为清华得名之始。

清华园原系道光帝赐其第五子敦亲王(奕综)之赐园,俗称小五爷园。

敦亲王死后,长子载濂袭爵为王。

庚子之乱,拳匪曾集于园中设坛,事后载濂被削职,赐园为内务府收回。

因外务部在呈奏游美学生办法内,建议在北京城外清旷地方设立肄业馆,中堂那桐等颇表赞同,派员各处觅地,认为清华园比较相宜,即拨作馆址。

面积凡530亩。

择定清华园为肄业馆馆址后,即着手修理及建筑,原希望1910年秋可以使用,不料工人罢工数月,耽误时期。

迨至馆舍相继完成,将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于民国前一年(公元 1911年4月29日)四月初一日(校庆日源此)正式开学,在工字厅举行开学仪式。

教师由基督教青年会从美国聘请。

游美学务处亦迁入「工字厅」办公。

首任教务长为胡敦复。

清华学堂成立之初,乃由正副监督三人管理,即是由游美学务处之总办与会办担任。

同年十月,武昌起义开始,学生纷纷请假回家,清华学堂被迫停课。

近代经过辛亥革命,清帝宣统于公元1912年三月三十日退位,中华民国建立。

民国成立之后,将「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于5月1日重行开课,并裁撤「游美学务处」,使之 隶属外交部。

任命唐国安为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周诒春为教务长。

十月,任命周诒春为副校长。

清华学校为将来扩充规模起见,在民国二年春请政府将毗连校西之「近春园」(俗称四爷园,为道光帝赐第四子咸丰帝奕詝之赐园)并入校址。

近春园西隅有「长春园」,旧名水磨村等邻近地亩,亦并入。

清华之有充裕经费,又得景致悠美的园林以为校园,学习环境得天独厚。

非但如此,清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较当时之其它学校深具特色。

譬如:希望学生有强健的体魄,所以对于学生体育特别重视。

除平日积极提倡外,当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最低标准之五项运动(游泳、百码、跳高、跳远、掷铁球),如有任何一项不及格,扣发毕业文凭,取消出洋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二年二月曾派选手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之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开中国学校参加国际竞技之先河。

另外,学校亦不时请名人学者来校讲演,像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以「君子」为题。

其引述易经中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同学,学校遂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采为校训。

民国二年三月初,唐国安校长病逝校内寓邸。

外交部令周诒春继任校长。

周校长任内,因财政比较宽裕,故对外设法扩充留美学额;对内一面增加在校学生数目,一面添置设备与建筑。

而自民国三年起,更间年选派专科女生十名(有时不足额)留美,由公开考试决定。

民国七年1月4日周校长以力微任重,劳顿成疾,恳请辞职,外交部批准。

周诒春辞职以后,清华校长之人选几经更迭。

起先外交部派张煜全为校长。

张因体弱多病,终日与药瓶为伍,学生大为不满。

民国八年元月张煜全校长以学风(上年12月23日学生会开成立大会,张加以干涉,发生风潮,至于罢课。

)理由辞职获准。

外交部继派罗忠诒继任,但同学对罗表示拒绝,致未能到校而请辞;因当时无人被允任为清华校长,故董事会选其主席严鹤龄为代理校长。

同年八月,外交部派金邦正为清华校长;金邦正校长在民国十一年向外交部辞职。

四月,部令派曹云祥为代理校长,10月6日,曹云祥正式署理校长,在任约六年。

曹任内,清华的学术规模有了巨大之突破。

如在民国十四年春成立国学研究所,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诸先生为导师。

同时,也开始招收大学部学生,分文、理、法三院,并附设研究所。

设立大学部之目的,在于由国内造就国家需要之人才,而不仅是为出国留学作预备。

且考虑到退还庚款有限期,恐日后难以为继。

略带一提,在民国十六年由汪鸾翔(字巩庵)撰词,何林一夫人张慧珍作曲,清华始有中文校歌。

民国十七年曹校长辞职获准。

严鹤龄再度被任命为代理校长,于1月14日到职,四月请辞。

外交部派温应星继任校长,仅二月,因北伐成功,北京政府消亡,温亦离职。

八月,国民政府改「清华学校」为「」,任命孙科为校长,孙不就,改任罗家伦为校长。

罗校长于9月18日就职,对校内组织,多所改易。

当国民政府统一北方时,原属外交部之清华董事会因之消灭,而清华之隶属问题又起,大学院欲收归辖下,但外交部则借口外交关系不肯放手,终由二机关会辖,另由二单位合组一董事会治理。

董事会之存在一直为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清华之整体发展常因董事会之权限过大而处处受阻。

所以民国十八年4月30日,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决,将清华基金经整理后,改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理。

「清华校务及游美学务基金保管委员会」在南京开会通过上项议决案。

民国十九年5月,清华学生对罗校长有不满表示,罗以学风为理由而辞职。

罗氏离校后,清华校长虚悬达十一月之久,其间校务由校务会议维持。

另一方面,董事会问题因罗校长的努力,终使大学院及外交部合派之董事会撤销,清华遂直隶于教育部。

之后,民国二十年3月17日国民政府任命吴南轩为校长,4月16日就职。

又因与师生不合,而于6月25日离开北平。

教育部在清华师生的压力下,委派翁文灏教授代理校务。

翁文灏于7月起开始代理校务,但于9月中旬即辞去代理兼职,教授会与学生会开会挽留无效。

最后,由于范源濂的极力推荐,中央决定派梅贻琦为校长。

梅贻琦校长终能获得清华师生的充分支持与崇敬,一直续任至1948年底才因战乱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而离开。

梅校长在任期间,为学校建设贡献巨大,确定了其著名学府之地位。

他的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而谓也,有大师而谓也。

”的阐述广为推崇。

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后,又继任校长,直到1962年5月病逝为止,前后共三十一年之久。

新竹清华校园建有「梅园」以志纪念。

在中国和日本的战争于1937年爆发后,清华大学和其它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在昆明建立了西南联合大学。

在战争结束后,清华大学移回北京,并继续运作。

1949年后由接管至今。

台湾新竹的 则于1955年由梅贻琦校长主持,由中华民国政府批准「 在台复校」,并沿用原校名。

从1980年代开始,两校各项交往日渐频繁。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法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北京大学等校的工学院和相关工学专业划归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程技术大学。

这一做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教育界强烈否定。

从1980年代开始,清华开始恢复建设人文及理科科院系。

清华在1966年之1976年间的中象所有院校一样遭到重创。

教学和科研几乎停顿。

在此期间没有招收正式学生直至1977年高考恢复。

此后,清华开始恢复建设并得到政府特别重点扶持。

年表*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 1912年 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 1928年 改建成,有文、法、理3个学院,16个系(其中一个工程系)* 1929年 留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第一届本科生毕业* 1930年 设立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研究生院* 1931年 12月31日,梅贻琦就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932年 增设工学院(由土木、机械、电机三系组成) 、法律学系和农业研究所* 1933年 设心理、社会、地理三个研究所* 1934年 在江西南昌设立航空研究所,在湖南长沙成立无线电研究所* 1935年 因不满日军于冀东成立伪政权,爆发由清华学生领导之“一二九”抗日运动* 1936年 停办法律学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院系调整,失去文、法、理、农学院,保留下建筑、土木、机械、电机四个系* 1958年 增设工程物理、工程力学系,恢复化学工程系*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失去正常教学及科研秩序* 1977年 文革结束,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恢复* 1984年 建立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生院,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中国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建立应用技术学院。

原并入,成为*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从精密仪器系分离出来建立工业工程系。

*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注:台湾新竹的国立清华大学1955年在台湾新竹地区复建,并沿用原校名。

现状清华大学现致力于建设多学科的综合大学。

至2005年4 月,清华大学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等13个学院和53个系,41个研究院(所),35个研究中心和175个实验室,其中包括11个中国和14个中国。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00余人。

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

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000余名,博士生4000余名。

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9000余名。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很多(据统计约为毕业生的20%)清华毕业生都前往美国留学深造。

在美国大学校园、公司、企业及政府部门里,不难找到他们。

因此近年也开始有对此的批评,认为清华的毕业生应该更多地选择留在中国而不是美国。

对高中毕业生来说,清华是中国大陆竞争最激烈学校之一(另一所学校为北大),每年只有中国各省市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才有机会被清华录取。

精神传统清华的校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

因其美国渊源,校园文化传统亦受到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的深重影响。

校训* 校训: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起源: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

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

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

* 座右铭: 行胜于言起源:该四字来源于1920级毕业纪念物-位于大礼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上的中文铭言。

另外,八十年代还出现了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的学风的说法,但没有如前者那样得到广泛认同。

校歌最早的英文校歌(1916年以前)由美籍教师Miss Kathorine E. Seelye 所做:Tsing Hua College SongO Tsing Hua, fair Tsing Hua, college bright,May we be loyal to the purple and the white.当时的中文译文是:噫清华,嘻清华,吾校岿巍,美哉吾校旗,愿日增汝之光辉。

1923年前后,清华大学重新公开征集校歌,最终采用了汪鸾翔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歌词,并由张慧珍女士谱曲。

三段歌词,气势宏伟,涵义深刻。

此后英文校歌由中文校歌取而代之,并沿用至今。

清华大学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校庆日四月最后一个星期天为清华校庆日。

校庆日活动通常为校友返校,各实验室开放参观,举行“马约翰运动会”等等。

早年还有开放女生宿舍供男生参观的节目。

校色紫、白。

校花清华大学的校花是紫荆花。

和丁香花(但通常仅指紫荆花)。

把紫荆花视为校花,是由于紫色紫荆花为校旗、校色的颜色一致,丁香花分为紫白二色;其次是由于紫荆在校庆日前后盛开。

清华优胜歌为拉拉队歌,称为Tsinghua Fight Song,即清华战歌,或 Cheer for old Tsing Hua。

歌词为:Cheer for old Tsing Hua,Tsing Hua must win.Fight to the finish,never give in.You do your best, boys,we'll do the rest, boys.Fight for the victory, Rha, Rha, Rha!早年清华与比邻的燕京大学为竞技场宿敌。

在大礼堂放电影前,必有取笑燕京的动画,以壮声势。

校园设施清华校园以南门主路为线分为东区、西区。

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

大礼堂为其中心景观,图书馆、科学馆、清华学堂、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新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其间;原王府庭园「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及朱自清先生在中描述的「荷花池」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

东区则以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有九十年代开始在主楼前后新建的建筑馆、法学院、经管学院及运动场馆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

* 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为3.9万平方米,藏书 401.7万册,阅读座位 2604个* 体育馆建筑面积 3.2万平方米。

* 运动场面积 19.6万平方米。

* 游泳池面积 0.4万平方米。

清华人梅贻琦、 梁启超、 王国维、 陈寅恪、 梁实秋、 叶企孙、 吴有训、 吴宓、 朱自清、 曹禺、 钱钟书、茅以升、闻一多、穆旦、胡风、端木蕻良、 杨振宁、 李政道、 华罗庚、 孙立人、 胡锦涛、 朱镕基、胡乔木、乔冠华、吴国桢、 俞国华、赵元任、金岳霖、汤用彤、贺麟、张岱年、 冯友兰、梁思成、周培源、林家翘、周光召、张民觉、李济、夏鼐、吴晗、季羡林、于光远、李健吾、张骏祥、洪深、杨联升、何炳棣、殷海光、王浩、许国璋、王佐良、李赋宁、英若诚、钱端升、萧公权、罗隆基、王铁崖、潘光旦、费孝通、李方桂、王力、陈鹤琴、陈岱孙、高士其、 钱三强、钱伟长、王淦昌、王大珩、赵九章、邓稼先、朱光亚、叶笃正、杨石先、钱思亮、邹承鲁、吴征镒、陈克恢、杨廷宝、候德榜、吴仲华、郑哲敏、顾毓琇、萨本栋、 吴官正、高晓松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1999年,原并入,成为。

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

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

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

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

学校现有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14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

学校藏书400余万册。

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

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

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

此外,马寅初、陈寅恪、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

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

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

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从建校初期就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

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

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

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 1928年 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参考资料:清华大学网站

教育座右铭 文言文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