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莲花”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有一个富家公子喜欢上了姐姐 于是千方百计讨她欢心~ 姐姐提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想在明年春天的时候看到 十里的红莲 没有任何杂色的红莲~ 公子答应了 于是他买下了京城 最繁华的地段 建了一个十里的荷塘 为的就是 能让自己喜欢的女孩看到 美丽的莲海~ 他以为自己能成功 他却不知道 他们两个姐妹是不会分开的 这样 春天来的时候 在十里的红莲中 却恰恰有了一朵白莲.......
莲花与佛教寓意在唐宋诗词
莲花,又称荷花。
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
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
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
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
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
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
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象一片莲叶,她的脸儿象一朵绽开的莲花。
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
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
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
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
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
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
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
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
《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
《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
《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
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
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
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
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
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
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
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
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
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
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
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
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唐朝诗人李商隐赞誉荷花曾写下著名的诗句: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另外,按照佛教的说法: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以莲花而化身,并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现。
既然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也是佛寺中经常见到的吉祥物。
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画画有莲花。
中国敦煌、云岗、龙门石窟,都有很多以莲花为内容的艺术构想。
象龙门石窟的宾阳洞雕有莲花装饰图案以及莲花洞窟顶上的莲花独具特色。
就是在一般的大小寺庙里,佛、菩萨的雕塑也离不开莲花,不是高踞莲花座上,就是手持莲花,注目凝思。
就连世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以莲为伴,观音的许多形象都将莲花作为陪衬:白衣观音,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施乐观音,右手支颊,左手在膝头捻莲花;一叶观音,乘莲花漂行于水面;威德观音,坐于岩畔,左手持莲花;多罗尊观音,手持青莲花;不二观音,坐于莲叶之上;持莲观音,坐在莲叶上,双手持莲花……。
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的圣贤都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花台之上,以代表其清净庄严。
可见,莲是佛国净土的象征。
不仅如此,莲还与佛教医学有着密切关系。
莲花含有丰富的营养,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带露(下转86页)(上接50页)的莲花敷面美容,或服食莲花以驻颜益色。
莲花含有?皮素和木樨素,确能润泽肤色。
初放鲜嫩的莲花用开水泡饮,其汁翠绿清香,有清暑解热和生津开胃之功效。
莲的地下根茎称为莲藕。
相传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患有肺结核,目犍连来探望他,并得知舍利弗喜欢吃莲藕,就带些新鲜莲藕让舍利弗吃,舍利弗吃莲藕后果然病愈。
后来,佛祖弟子经常用莲藕作为药用来治病,并发现了莲藕的许多药用价值。
当今,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
佛教的莲花象征完全一派东方文化的风尚,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
无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人生亦应如莲,安祥则步步生莲。
因此,莲花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凉的智慧,永远为佛门弟子所崇仰,为世间善众所喜爱。
佛教莲花意象与唐宋诗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西洲曲》
关于佛教的诗句
刚好收集了一些佛诗,摘录几首提供您参考插 秧 诗 —南北朝•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在前。
赠质上人 —唐•杜荀鹤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鱼鼓颂 ——唐•赵州从谂 四大由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来时无迹去无踪 ——唐•鸟巢禅师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是梦中。
学道 ——唐•龙牙居遁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
悟道诗 —唐•某比丘尼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牛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不是众生不是相 ——唐•大川禅师 不是众生不是相,春暖黄莺啼柳上。
说尽山河海月情,依前不会还怅惆。
休惆怅,万里无云天一样。
山高岂碍白云飞 ——唐•大川禅师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父子相守空山坐 ——唐•庞蕴 父子相守空山坐,无相如如寄有闲。
世人见静元无静,看似闲时亦不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