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书生的诗句有哪些
李贺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刘禹锡 从此世人开耳目,始知名将出书生。
白居易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
陈陶 莫道羔裘无壮节,古来成事尽书生。
杨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纶 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
陈亮 向来谋国,万事尽出汝书生。
刘克庄 薄命书生鸡肋尔,却笑尊拳忒重。
刘克庄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有关书生的诗句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魏晋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急剧变迁的时代,当时的文人竞尚浮诞,驰骋玄理,专事清淡。
这种风气在文学上表现为文学内容空泛,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然而,在这样一个文学的贫困时代里,有一位诗人如同奇葩独放,以其鲜明的色彩和新颖的风格,一洗往日积垢,为文坛注入了新的血液,这位诗人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幼生活在浔阳柴桑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
在大自然的奇山异水之间,陶渊明勤读诗书,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陶渊明30岁开始步入仕途,但他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现象深恶痛绝,曾几次仕而归,归而仕,最后在担任彭泽令的时候,因为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而解绶去职。
从此,他告别仕途,走入山水田野之间,开始了“不以躬耕为耻”的幽居生活。
隐居生活使陶渊明的精神得到彻底的解放,他每日弹琴读书以消忧,著文赋诗以明志,时常与乡里邻居聚集一堂,相互切磋。
这样的生活使陶渊明对山水田园、风土民情有了真切的体会,他吟诵出一首首清新隽秀的山水田园诗,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
南朝钟嵘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和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田园诗、咏怀诗、哲理诗。
田园诗约30首左右,数量虽少,却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石。
诗人把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起来,描绘了优美清新的田野风光和朴实单纯的人际关系。
一般人认为枯燥平淡的耕读生活,在他的笔下显得充实美好、摇曳多姿。
《桃花源诗》(并序)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
梁启超曾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序》正是浪漫派小说的鼻祖,那首诗自然也是浪漫派的绝好韵文。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桃花源诗》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自耕自食,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是陶渊明探索人类美好未来的结晶。
诗序《桃花源记》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超过了正文《桃花源诗》,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珍品。
作为一个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的文人,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希望和失望、痛苦和欢乐,都真实地反映在他的咏怀诗里。
他的田园诗让人们看到一个平淡冲和的隐士风采,他的咏怀诗则让人看到陶渊明“金刚怒目”式的一面。
陶渊明少时即有热情奔放的性格和“胸中吐万丈长虹”的壮志。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
张掖至幽州。
”这样的诗句里跳跃着一个风华正茂的书生的身影。
尽管经历了仕而归、归而仕的痛苦,晚年的陶渊明仍然无法熄灭心中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之火,他写下了30多首“火气”十足的诗篇,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组诗(十三首)等,诗人俯仰宇宙,上下古今,表现出豪气凌云的气魄。
朱熹称:“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
其露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朱子语类》) 陶渊明还在哲理诗上作了大胆的尝试。
魏晋时期“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垄断诗坛,但流传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陶渊明的哲理诗却以浓郁的情趣与深刻的哲理而大放异彩。
陶诗的哲理往往从现实中领悟出来,好像在与读者促膝谈心,沁人心脾,警策动人。
陶渊明的辞赋与散文在魏晋时期也是首屈一指的。
流传至今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都是掷地作金石声的千古绝唱。
陶渊明继承了汉代辞赋结构恢弘、气势磅礴与魏晋辞赋短小精悍、纤丽严密的优点,走上清新自然、朴素平淡的道路。
《归去来兮辞》开篇从决计归田叙起,接着写启程舟行,抵家见闻,扶策涉园,农事西畴,结以永不复仕之旨。
环环相扣,剪裁取舍,恰到好处。
宋代散文大师欧阳修称魏晋无文章,只此一篇。
陶渊明的散文无论叙事抒情,都以意尽而后快,行文如行云流水,造语精到之至,如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对后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千古不衰的《桃花源记》以外,寄托作者个人理想的抒情散文《五柳先生传》也是人们至今吟诵不绝的篇章。
魏晋两代的文学以华丽的骈文著称,陶渊明平淡自然的诗文在当时并不被视为佳品。
直到南朝萧统搜集陶渊明的诗歌、辞赋、散文,为之编集作序,陶渊明的诗名才渐渐兴起。
至唐宋时名声大震,推崇他的文人很多,李白、杜甫、白居易都非常欣赏陶渊明的才华。
宋代文人对陶渊明的推崇更是无以复加。
苏轼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与苏辙诗》)爱国诗人陆游也曾夜读陶诗,乐以忘食。
朱熹更是视陶渊明为古今第一流高士。
可以说,陶渊明的诗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远远超过与他同时代的很多诗人,唯其如此,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以至直到今天。
陶渊明的作品,在国外也有广泛的流传。
朝鲜文学家许筠、朴厚享深受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响,写了许多与陶诗风格颇近的诗文(《中朝文学的传统友谊》,载《文艺报》)。
公元8世纪左右,陶渊明的作品流传到日本,日本著名诗集《万叶集》里有些作品就深受陶诗的影响。
正如大矢根文次郎所说:“长期以来,陶渊明的作品在日本一直有着重大的影响。
日本各个时期的艺术家都极为推崇陶渊明清高、贞洁的人格,十分爱好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接受过陶渊明的熏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
陶渊明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诗人,他的作品在日本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
求一些描写古代男子书香气质的诗句。
陆游 作 落日溪边杖白头,破裘不补冷飕飕愚酷信纸上语,老病犹下忧。
末俗陵迟稀独立文崩坏欲横流。
绍兴人物嗟谁在
空记当年接俊游。
其二 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描写西安的诗句!
西安就是古时的长安唐代的孟郊在《登科后》一诗中这样写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句生动地描写了古代文人一旦科举登第,命运立即改变,从此平步青云。
是呀,长安登科,文人们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于实处,自然是春风拂面、惬意自得。
平日里那些因为苦读寒窗,无暇也无心观赏的京都景致,如今都变得分外迷人、妩媚妖娆。
在这样情况下,那兴奋之情必然要充分宣泄,脑袋里自然也会滋生出一日尽览长安所有繁花似锦之处的雅兴。
这两句诗成功地塑造出了潇洒得意几近颠狂的书生形象。
而诗句中提到的繁花似锦之处——长安,即为今陕西西安
“长安自古帝王都”。
西安和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一样,是一个古老的都市。
不过,与别的古都相比,西安又有了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一是她建都时间最早;二是建都朝代最多,共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三是建都年代最长,达到1062年,而北京才600多年;四是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达到百万人口、最早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大都市。
与此同时,西安又和雅典、开罗、罗马、伊斯坦布尔齐名,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古都之一。
西安实在是太老了,从历史的烟云中一路走来,她的身上笼罩着太多的传说。
如周幽王为博爱妃褒姒一笑,登西安东郊的骊山烽火台,乱点烽火以戏诸侯,最终酿成亡国之祸,只留下“一笑倾城,二笑倾国”的典故。
西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让那些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市井习俗、诗歌词赋,很轻易地就从千百年前跳将出来,成为迎面而来的风景。
你瞧,一生叱咤风云的秦始皇,尘埃落定之后便安葬在西安市东面的临潼区境内。
而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躺在北面去国际机场的路边那汉阳陵里的皇帝佬儿干的。
或许,在暮鼓晨钟里,你还能够依稀看到从西天归来的唐玄奘正在大雁塔里译经习佛……西安是一个角角落落都充满神秘的城市。
如今的西安,云集了40多所高等院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
西安的高校不但学科齐全,而且科研水平也较高;不但基础学科雄厚,而且高精尖前沿学科也非常突出。
西安高等院校的学科遍及工、农、医、文、理、法、哲学、经济、历史等领域,与此同时,还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专家教授队伍。
普遍来说,西安高校的工科优势明显,机械、电子、冶金、建筑、轻工、纺织、航空、石油、煤炭、水利、电力、交通、农业等老专业基础雄厚,闻名全国。
同时,西安高校还建立和发展了一批在全国领先的新学科和专业,如文物技术、航天技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等。
西安高等院校普遍为部、委所属老牌院校,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
求学于西安,与求学于北京和上海等繁华、时尚的城市不同,相比之下,你能够感受到的,或许更多的只是朴实和端庄、稳重与大度。
就院校分布而言,西安的高等院校多数都集中在南郊、西郊和东郊。
南郊著名的学校有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邮电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医学院)、长安大学(小寨校区)、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学院等。
西郊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以及第四军医大学等。
东郊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因为这些院校相对集中,西安的公交公司甚至开设了专门的教育专线,穿梭来往于各大高校之间。
近年来,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张,西安许多高校已经在更南郊修建了第二校区,并已投入使用。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求学于西安,或许更关心的是学习、生活、学费等东西。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吧。
求描写古代书生外貌的语句
一双温柔得似乎要滴出水来的澄澈眸子钳在一张完美俊逸的脸上,细碎的长发覆盖住他光洁的额头,垂到了浓密而纤长的睫毛上,眼角却微微上扬,而显得妩媚.纯净的瞳孔和妖媚的眼型奇妙的融合成一种极美的风情,薄薄的唇,色淡如水. 一袭白衣下是所有人都不可比的细腻肌肤。
魅惑众生的脸上只显出了一种病态的苍白,却无时不流露出高贵淡雅的气质,配合他颀长纤细的身材。
他肤色白皙,五官清秀中带着一抹俊俏,帅气中又带着一抹温柔
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好复杂,像是各种气质的混合,但在那些温柔与帅气中,又有着他自己独特的空灵与俊秀
一袭略微紧身的黑衣将完美的身材展露无遗,亚麻色的头发漂亮得让人咋舌,长着一双清澈明亮,透着些许孩子气的眼睛、挺直的鼻梁、光滑的皮肤、薄薄的嘴唇呈现可爱的粉红色,精致绝美的五官…… 用「美男子」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身高近七尺,偏瘦,穿着一袭绣绿纹的紫长袍,外罩一件亮绸面的乳白色对襟袄背子。
袍脚上翻,塞进腰间的白玉腰带中,脚上穿着白鹿皮靴,方便骑马。
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发冠之中,从玉冠两边垂下淡绿色丝质冠带,在下额系着一个流花结。
他的皮肤很白,就像绝大部分的南宋文人一样;但因为皮肤白,俊美的五官看起来便份外鲜明,尤其是双唇,几乎像涂了胭脂般红润。
但他相貌虽然美,却丝毫没有女气;尤其是那双眼睛,看起来既聪明又骄傲。
有一少年,书生打扮,腰悬长剑,手摇折扇,不紧不慢,走走停停,仿若流连路旁风景。
看那容貌,好个清朗才俊白衣黑发,衣和发都飘飘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飘拂,衬着悬在半空中的身影,直似神明降世。
他的肌肤上隐隐有光泽流动,眼睛里闪动着一千种琉璃的光芒。
容貌如画,漂亮得根本就不似真人 这种容貌,这种风仪,根本就已经超越了一切人类的美丽。
他只是随便穿件白色的袍子,觉得就算是天使,也绝对不会比他更美。
这种超越的男女,超越了世俗的美态,竟是已不能用言词来形容。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 视而有情. 那身穿水墨色衣、头戴一片毡巾的,生得风流韵致,自然是个才子。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
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