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邯郸名人名言曹操

有关于邯郸历史成语典故名人名言散文诗歌吗

谢谢

【 丛台位于邯郸市中心丛台公园内,是古城邯郸的象征。

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29年)时期,是赵武灵王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的地方。

丛台之名,是因为时有许多亭台建筑连接垒列而成,“连聚非一,故名丛台”。

现存的古丛台,重修清代同治年间,是一个方圆1100多平方米、高26米的三层青砖高台。

台上建有据胜亭、回澜亭、如意轩、武灵馆,存有许多碑刻。

在第一层上还有郭沫若先生留下的七律和乾隆皇帝亲题的诗碑。

古丛台气势宏伟、巍峨壮观,历时2000年,几经修缮和改建,虽原貌已失,但仍保持着古代亭榭的独特风格。

台前翠柏夹道,有阶石可登,台周碧水环绕,绿树成荫,为中原地区一处游览胜地。

邯郸是一座露天博物馆。

邯郸成语典故之乡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旅游。

不到邯郸作成语典故旅游,可以说是爱好旅游者的一种缺憾。

只有到了邯郸,才能身临其境,体会到其深邃的文化内涵。

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广袤地域的辉煌历史、深厚丰腴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据不完全统计,由邯郸历史和相关史书中所滋生、蕴积、提炼出的具有邯郸地方特色或与邯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达1500条之多,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它们以言简意赅、精辟神妙、富于哲理、寓于情趣、耐人 赵武灵王地形图寻味而成为中国汉语言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 主要有: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价值连城、将相和、刎颈之交、围魏救赵、梅开二度、退避三舍、毛遂自荐、纸上谈兵、不射之射、邯郸学步、胡服骑射、铜雀春深、宁可玉碎,不愿瓦全、绝妙好词、黄粱美梦、冬日之日、夏日之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奉公守法、奇货可居、南辕北辙、河伯娶妻、挟天子以令诸侯、下笔成章、路不拾遗、诗文判状、窃符救赵、步履蹒跚.、三寸之舌、惊弓之鸟、旷日持久、不遗余力、舍本逐末、罗敷采桑、智者千虑等。

【 曹魏建安文化位于临漳县西南的古邺城遗址是东汉末年 曹魏邺城遗址至魏晋时期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在东汉末年至隋统一的400年间,为北方著名的古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相继在此建都。

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而显名于世,东汉末年孕育出了文学史上璀璨的“建安文学”。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在邺城聚集了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主体的“邺下文人集团”,辞赋慷慨,谈诗论文,开一代风格刚健,情调激越之文风,留下了大量的词赋文论作品,在中国文化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地处黄河之北的邺城,散布在漳河之滨的百余座东魏北齐皇陵和众多的寺庙遗址,书写着它曾经的辉煌。

铜雀三台和邺城的建筑格局,对隋唐长安都城、元大都(北京城)、日本奈良城乃至后世的都城建筑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以邺城为依托的建安文化,是建安文学的摇篮,民族融合的结晶,中国文化史的奇现。

【 北齐石窟文化以响堂山石窟和娲皇宫石窟为代表的北齐石窟文化,是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宝藏,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摩崖刻经群,代表着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最高成就。

响堂山石窟是北齐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国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四大名窟之后的全国第五大石窟群。

也是北齐佛教雕刻艺术的宝藏。

它始建于北齐,经隋、唐、宋、明历代开凿续修,共有大小洞窟十六座,造像4300多尊。

它一方面是中西方文化互相融汇过程的历史体现,另一方面是南北方文化相互渗透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佛教雕塑艺术汉化过程中承上启下,融汇贯通的重要环节。

娲皇宫石窟现存北齐佛教刻经六部,共计约13万字,是国内摩崖刻经保存文字最多最完整的一处,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和校勘中国佛教史籍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北朝书法艺术的精品。

【 磁州窑文化磁县、峰峰矿区的西部地区,是绵延的太行山余脉,这里蕴藏着大量的高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岭土,是制作陶瓷的天然原料。

从北齐时就已开始烧造瓷器,并逐渐形成了漳河流域的观台和滏阳河流域的彭城两大窑场。

宋元时期逐渐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民间瓷窑,从此薪火相传,绵延千年。

其造型优美,装饰手法丰富,色彩对比强烈,题材广泛,技艺高超,瓷器产品在艺术上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它所创造的白地黑花的装饰艺术,集诗、书、画于一体,独具浓郁的乡土气息,代表了古代北方民窑的最高水平。

古来就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说。

磁州窑以粗犷、豪放、潇洒的艺术风格而独树一帜,创造了宋金元时期民间瓷艺的最高成就,体现出民间工艺强大的生命力。

磁州窑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中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广府太极文化灿烂的东方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

清朝道光年间,在中国邯郸的永年县广府城,诞生了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和武禹襄,使永年县成为中国太极拳两大流派—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中兴发祥之地。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杨式和武式太极拳广为传播,尤其是杨式太极拳开武术健身之先河,使太极拳易于习练, 广府太极成为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

太极拳作为祖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瑰宝,就是从这里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亿万民众热爱的体育健身运动。

太极拳以集武术、医术、导引术为一体的科学的人体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及爱好者的重视和喜爱,广府的太极拳文化已成为中国的国粹而载入史册。

被国家授予“世界太极拳夏令营基地”、“太极拳研究中心”、“太极拳之乡”、“太极拳圣地”。

如今,以杨露蝉和武禹襄为代表的广府太极文化,已成为河北乃至中国向世界传播健康和友谊的纽带。

影视剧《广府太极传奇》在广府实地拍摄。

【 鸡泽毛遂文化河北鸡泽是战国时期赵国名人毛遂的故里,“毛遂自荐”“一言九鼎”“脱颖而出”等成语典故和毛遂精神是毛遂留给家乡的宝贵遗产。

2008年,经专家考证,鸡泽毛官营村是“毛遂自荐”中毛遂的故乡,同样也是毛姓氏族的祖籍地,直至毛遂部分后人迁徙至河南、浙江、江西、云南等地,后辗转至韶山——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鸡泽县决定加强对毛遂文化的研究,挖掘整合毛遂文化资源,弘扬毛遂精神。

为此,作为毛遂故里,毛泽东祖籍地的鸡泽成立毛遂文化研究会,加强对毛遂文化资源的发掘、抢救、保护和利用。

近一年来,研究会探讨毛姓起源,考证毛遂及其家族名人毛享、毛苌、毛藻生平事迹,并积极与国内外毛氏后裔联系,为大力弘扬毛遂精神,其一鸡泽将新一中更名为毛遂中学,其二还将建设毛遂大街彰显毛遂文化,弘扬征集汇编毛氏宗谱,下力量搜集有关毛遂文化的历史文物。

一部反映战国时期名人毛遂事迹的《毛遂自荐》画册,日前在河北省鸡泽县发行。

鸡泽县组织人员撰写的《毛遂传》及电影故事片《毛遂传奇》创作,均已撰写完毕。

据了解,这只是毛遂故里挖掘和弘扬“毛遂文化”内容的一部分。

此外,一部诚义燕赵人文精神的数字电影《毛遂自荐》译名《毛遂传奇》日前已在全国各电视台首播,并将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向海外发行;本剧是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鸡泽县委宣传部联合摄制。

这也是鸡泽县弘扬和挖掘毛遂精神的又一力作。

【 边区革命文化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邯郸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心。

刘伯承、邓小平及其领导的八路军129师以太行山为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展现出边区人民的浩然正气和民族之魂。

刘、邓首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在这里指挥大小战役3100多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形成了光彪史册的革命军事文化。

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的300余位将帅,成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

《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在邯郸创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华北新华广播电台在邯郸开播。

在抗战中创建于邯郸的《人山报》影响深远,边区革命文艺活动和创作演艺队伍在这里培养、成长、壮大,催生出了如火如荼的边区大众文化。

现代最早的纪念性建筑——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和涉县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及“陈列馆”名列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邯郸学步 这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

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成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这是一个流传的很广的故事。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邯郸,同事们见到我都开玩笑说,看你又不会走路了,是不是又去邯郸了呀

看来这已经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了。

流传的广泛固然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够忽视这个故事在今天的启示意义。

如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生活,照抄照搬西方的倾向严重,忽视了自身的特点,结果学得不伦不类。

在邯郸市区中心地带有一座学步桥,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

现存的石桥建于明代,已不再通车,围绕石桥修建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广场,把学步的故事刻成雕塑教育后代,广场还刻立了许多碑文,讲述着邯郸的历史,还有一个不规则雕塑上面刻了与邯郸有关的成语条目,寓教于乐,很有意思。

(二)负荆请罪 在邯郸老市区距离火车站不远的街道里,有一处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

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但是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是一个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故事。

战国时,赵国文官蔺相如出使秦国御敌有策,使得价值连城的和氏美玉完璧归赵,又赴渑池会舌战秦王,维护国体尊严,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

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相如就要羞辱他。

一次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与窄巷之中,蔺相如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

这个故事也很快演变成成语,表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接受对方惩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接受处罚,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原谅,征得别人的尊敬。

现在,这是个应用得非常广泛的成语。

回车巷一带是邯郸的老城区,那里有很多老房子,有几处深宅大院,是民国时期邯郸市政府机构的院落,今天住在那里的都是普通百姓。

房子虽然老旧了,民风依然侠义犹存。

那一日我背着相机在老街闲逛,一位工人模样的中年人自告奋勇地领着到处转,在他的带领下,我看到了邯郸古城墙遗迹,民国邯郸政府的税务局和机械局的大院,还有一座简易的土地庙。

老街上的人们闲适自在,放学的学生们嬉笑打闹,没有呼啸的汽车,偶尔响起一声小贩的叫卖声,深处其中恍如隔世。

不过拆迁改造的推土机的轰鸣声已经隐约地听到了,不知道这份宁静还能守护多久。

(三)黄粱美梦这个故事跟战国没什么关系,但是故事发生在邯郸。

说古时候有个姓卢的书生进京赶考,路过邯郸投宿店家,穷困潦倒,失意落魄,独自慨叹,恰遇吕洞宾也路过此地,见此情形打算开导开导他,就给了他一个瓷枕头,卢生枕着枕头入睡后开始做梦,梦到自己娶了一个出身富庶人家的美若天仙的女子为妻,又进京考中了进士,继而到处建功立业,当了宰相,后被妒贤嫉能的奸人陷害险受牢狱之灾,后来转危为安,子孙满堂,终老而死。

梦到了死,卢生就惊醒了,一看店主做的黄米饭还没熟呢。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后来汤显祖和蒲松龄都对这个故事进行过演绎,故事中吕仙后来被演绎成吕洞宾。

现在人们利用这个成语比喻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梦想。

但依我看,作者原意是打算通过一个梦描述人的一生所可能经历的荣华富贵和坎坷曲折,表达人生如梦的消极厌世的观点,故事的结尾说卢生梦醒之后对人生大彻大悟,跟随吕洞宾云游布道去了。

后人在卢生做梦的小店修建了吕仙祠,现存最早遗迹是门前照壁上的明代石刻,据说石刻“蓬莱仙境”这四个大字是吕洞宾手书,苍劲洒脱,有一股子仙风道骨之气。

其他殿堂如钟离殿、吕祖殿、卢生殿都是近来重修的。

在吕仙祠的东跨院,有一个以梦为题材的博物馆,把古籍、传说中比较著名的“梦”,如庄子梦蝶、红楼梦、南柯一梦等等,用绘画和说明形式展出,生动有趣,仿佛进入了梦的世界,尤其是用中国画技法绘制的绘画很有水准,如果用展出的内容出版一本连环画,一定受欢迎。

(四)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这个故事我认为它算不得成语,充其量只能是个典故。

这个典故告诫人们不要固步自封,而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

对处在社会变革当中的我们,还是具有比较重要的警示作用的。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在与周边胡人的军事摩擦中,他发现胡人的短衣长裤、骑马作战非常灵活,于是主张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

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学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得以击退胡人,消灭中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邯郸市西的插箭岭相传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邯郸市区的丛台公园中的武灵丛台则是赵武灵王检阅军队是使用的。

如今从台已经成为邯郸市的地标建筑,许多商品都以丛台命名,当地人还送过我一瓶“丛台”酒呢。

“滏流东渐,紫气西来”的丛台,除了检阅练兵之外,还是王侯休息娱乐的地方,颇负盛名,历史上屡建屡废,现在的主体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间留下来的。

历史上许多大文豪,如李白、杜甫、郭沫若等,帝王如乾隆等都曾慕名登台,是一处文化古迹。

如今,这里建成了丛台公园,成了普通百姓休息娱乐的场所。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

这里被称为中国的“成语之乡”、“典故之乡”。

古城邯郸在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灿烂的文化,涌现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邯郸学步———学步桥:桥名出典于《庄子·秋水篇》,据载:“春秋战国时,有燕国寿陵少年,看邯郸人步姿优美,便学步于邯郸,结果未得其能,又失其故步,匍匐而归,引起大笑”。

唐代诗人李白借此典故曾书“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

至今,邯郸尚有学步桥一景存在。

位于邯郸市区北关街,横跨沁河之上,为三孔石拱桥,大孔券两侧有四个小拱券,桥长35米,宽8.3米,通高4米。

桥拱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龙头。

桥面两侧有石栏杆,各有石柱多根,柱上雕刻石狮、石猴等兽形,形态各异,制作精巧,造形美观,具有民族传统风格,为一处重要的古代建筑。

邯郸一梦———黄粱梦:中国成语中,有邯郸一梦、黄粱一梦、黄粱美梦、一枕黄粱、梦熟黄粱、梦觉黄粱等,都是一个意思。

此典出自唐人传奇《枕中记》。

大概情节是,有位叫卢生的秀才进京赶考途经邯郸,在一小客栈住下。

当时,店主正在煮黄米饭,卢生劳累之中便昏沉睡去,做了一个美梦,梦中享尽一生富贵荣华。

等他一觉醒来,一切没有变化,他还是个穷书生,连店主做的那锅黄米饭还没煮熟。

当年卢生做美梦时的客栈,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大集镇,就叫“黄粱梦”,位于邯郸市北15公里处,占地20亩,是一组规模宏伟、保存较好的明清时代道观古建筑群。

祠内主要建筑有钟离殿、吕祖殿、卢生殿等,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卢生殿内有卢生睡像与睡榻相连。

中央院落松竹交荫,鸟语花香。

祠内还建有莲池、假山、回廊、碑碣、钟鼓楼、八卦亭,间有古松翠柏点缀,环境优美清静,确有古观幽雅之遗风。

这便是黄粱美梦典故的故乡了。

胡服骑射———插箭岭:胡服骑射,见于《史记·赵世家》:“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

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

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胡服骑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故步自封,应学习别人长处,勇于改革。

相传邯郸市西的插箭岭就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

现此处已开辟为一处融古代文化与现代游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园林———赵苑。

赵苑占地2100亩,为群雀式建筑,雄伟壮观,玲珑剔透。

苑内景观分四部分。

东部为古名胜遗址区,内有插箭岭、梳妆楼、照眉池、铸箭炉等古遗址,有新修建的赵王殿、诸子百家殿、古代兵器陈列馆。

南部为苑囿区,内有鸳鸯园、家家乐游艺园。

西部为现代游乐区,内有九宫城、水上世界、胡服骑射场、垂钓园等。

北部为度假区,有仿古宾舍、高档泳池、台球房和小型放映厅等,是疗养度假的好地方。

近期又在北大门东侧建起了“邯郸成语典故苑”,占地102亩,总体规划以具有北方特色为主的园林为载体,以发生在邯郸的58个成语典故为内容,以战国时期的建筑特色为风格,以碑刻、浮雕、绘画、自然山石像形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为表现形式。

整个园林以门、沼、台、山四大主体为中轴线,形成了9个各具特色的艺术景区。

炼石补天———娲皇宫:娲皇宫是一座气势宏大的古建筑群。

位于邯郸市涉县凤凰山上,距邯郸市120公里。

相传是因“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处而得名。

始建于北齐(550—557年),明嘉靖、万历年间陆续建筑,清咸丰年间重修,占地76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娲皇阁依山就势,坐北朝南,北靠绝壁,高四层23米。

在建筑选址、地势利用上独具匠心,整体建筑用8根铁索拴在悬崖上的8个拴马鼻上。

娲皇阁的两旁建有钟鼓楼,阁外山崖上保存有距今1400多年艺术价值极高的北齐摩崖石刻。

织绚邯郸———邯郸故城:东周时期,卫献公的弟弟姬专,为避灾难逃到晋国的邯郸,他在这里专心致志营造邯郸,一生不再谈论卫国,这便是“织绚邯郸”的典故,意思是忘掉过去向前看。

人们常用“织绚邯郸”这一成语来形容为新生活而奋斗的人们。

邯郸故城,在今邯郸市区的西南部,由东城、西城、北城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品”字形,城内总面积为505万平方米。

遗址周围保留着残高3至8米蜿蜒起伏的夯土城墙,围墙内地面有布局严整的十几处夯土台,城下有面积宽广的十几处夯土基址。

这座历史悠久的宫城,始建于战国时期。

自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至赵王迁八年(公元前228年)被秦所占,历经八代共159年,一直为赵国的王宫所在地。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将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徒其民河内,夷其城廓”,自此赵王城变为废墟。

赵都邯郸故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虽受到天灾与人为的损毁,但地面的遗存仍很雄伟壮观,地下的遗址也颇丰富。

其平面布局基本符合我国古代前者为城,后者为廓,五里之城,七里之廓的都城建筑定制。

围魏救赵、完璧归赵、赵威后问齐使、触龙说赵太后———丛台:赵国曾是一个多难的国家。

他在历史上曾经被侵犯和被欺侮。

但是,国难识忠臣,国难出人杰,赵国出现了一批不畏强权,善于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抗暴的英雄人物,出了一批有远见、明大义的君臣,如赵武灵王、赵威后(即赵太后)、蔺相如、平原君、毛遂等人,终于使赵国自立于强国之林。

至今,邯郸尚存留有许多赵国遗迹,显示着赵国的霸业和强盛。

吕姓,取名,起名,请各位大神给点好的建议

吕彦霖:姓名笔画数分别是:7 9 16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为:8 16 25 32 17 彦:操守廉正,名利双收,官运旺,成功隆昌。

(木)霖:学问丰富,清雅荣贵,官运旺,精明公正,出国之字,富贵之格。

(水)天格数8 数理意义:(坚毅克己卦)忍耐克己,进取修身成大业,外刚内亦刚,恐一发不可收拾。

意志坚强,唯恐天险。

(半吉)人格数16数理意义:(宅心仁厚卦)首领卦,财、寿、福三德兼俱,心地仁厚,名望服众,成就大业

男女合用。

(吉)待人和蔼易处,在外人缘相当好,受人拜托之事能够尽力去帮助,意志格相生时,必能得到发展的运程,即使是薪水阶层,亦能平步青云,财运或大运受克则减福。

地格数25数理意义:(英迈俊敏卦)女子貌美,男子俊秀,有异性贵人缘,柔中带刚,成功发达。

但言多必有失,或性格脾气古怪。

(半吉)总格数32数理意义:(侥幸贵人卦)如龙游浅滩,未成大运,却侥幸得贵人来助,事业如意,势如破竹,品性温良,只欠胆色,小利成仁。

(吉)外格数17数理意义:(刚健不屈卦)权威刚强,意志坚定,缺乏涵养,欠包容心,刚中见柔,化险为夷

女性用有英豪之气。

(吉)对外关系良好,手段精明,口才亦佳,对于推销工作很适合,具有创业才华,能靠毅力博得成功,但大运被克反有灾。

八六五(金土土)三才数理暗示为:可获得意外成功发展,有名利双收的运气,基础稳固,平静安康,免于种种灾祸,可得幸福长寿。

(吉)1、总论:一生平安平稳之配置,缺乏果断力,不耐吃苦繁重的工作,早年平顺中小有发展,若不知足而继续扩展事业,将陷入财务困难,有受人拖累、欺骗破财之灾。

2、性格:外表虽和蔼易处,内心却倾于固执,做事不积极,有眼高手低之缺点,很难把握住良机,表面上似乎经济能力不错,但内心却隐藏种种困难,亦不欲人知。

3、意志:意志坚定,做事稳扎稳打,但耐心不足,常有虎头蛇尾之倾向。

4、事业:只适于薪水阶级或从事稳定性的小生意,若好面子摆排场,从事不实际的工作,会让您失望的。

5、家庭:若人格部25画,夫妻有争吵,其他大致圆满,但恐有外遇而影响夫妻感情。

6、婚姻:男娶贤淑持家之妻,婚后夫妻和睦;女嫁才华温良之夫,婚后家庭美满。

7、子女:女孩多于男孩,有责任感,长大后能孝顺父母,并得社会上的好评。

8、社交:人缘很好,举止谦恭有礼,待人有诚意,但不得要领,社交不算成功。

9、精神:如容易满足者,可得精神愉快,但大都陷入内心劳苦,不满现实。

10、财运:财运不佳,应多节俭,减少意外损失,免造成赤字发生。

11、健康:患胃肠及肾、膀胱等症。

12、老运:晚景无显著进展,劳多功少,心情烦闷不安。

人格与外格数理(六七)搭配,表示个人的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事业等暗示信息:温厚老实,往往为人打抱不平,舍己成仁而自己吃亏。

其反面是缺乏进取心。

(吉)此名得分:96分更多信息:人格数 16 暗示性格为:其表面温和,内心刚毅,外表厚道,能得相当成功,而享受家庭幸福,富有侠义同情心。

无奈人生历程漂浮不定,身多病,磨难而不能平静。

一方面可以有杰出之士,一方面可以有愚笨之辈。

如果不配合其他格慎重剖析,则很难判断准确。

人格与地格数理表示的基础运:性格稍有迟钝,稳重,易亲近也易离开,成功虽然较迟,但总体上是幸福的(吉)。

人格与天格数理表示的成功运:成功顺利,能平安顺利地达到目的(吉)。

人格或地格中有15、16、23、24、32、33、41、42等财运诱导之数(多钱财,富贵)。

人格或地格中有3、13、16、21、23、31、33、41等首领诱导之数(智仁勇德全备,能领导众人)。

姓名来源:《易云斋姓名策划中心》提供姓氏: 吕 祖籍: 南阳 祖宗: 大岳 郡望: 河东郡 分类: 以国为氏 历史名人 周初的吕姓名人吕尚,即姜太公,辅佐武王伐纣而得天下,后世传有《太公兵法》。

战国末年,吕氏中出现了一位大商人,即吕不韦。

原为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在赵都邯郸遇见人质于赵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奇货可居”,游说华阳夫人,立为太子。

子楚继位(即庄襄王),被委为相国。

庄襄王卒,秦王政年幼即位,吕不韦继任相国,政称其为“仲父”。

有《吕氏春秋》26篇。

这位秦始皇仲父的吕不韦,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汉高祖刘邦之妻,姓吕名雉字娥句,亦即后世的吕后。

高祖死,吕后专权,刘家的天下,几为吕姓所夺。

三国时的大将吕蒙,曾随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见他,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宋以后,吕姓更不乏名人。

被太宗称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大臣吕端;三次任为宰相,以敢言著称的吕蒙正;独当国政的大臣吕公著;南宋诗人吕本中;开浙东学派先声的吕祖谦,都曾使吕姓光芒再现。

姓氏来源 吕姓出自姜姓,姜姓又是炎帝的后代。

吕姓的始祖可追溯到夏禹时代的吕侯大岳。

因此,吕氏很早就得姓了,大约在4200多年以前,中国刚刚开始形成民族时,就已经有了吕这个姓氏。

根据《说文》的记载,从前,大岳这个人是禹的“心吕之臣”,即倚为栋梁的重要臣子,因此被禹封为吕侯。

这位吕侯大岳,根据《元和姓纂》记载,是炎帝姜姓之后。

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的知名人物,实际上也是吕侯大岳的苗裔,他还有个名字叫吕尚,姜子牙既姓姜又姓吕,由此可证明吕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而《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吕氏原是出自姜姓,受封为侯爵,是炎帝的后代。

禹夏之际,受封于诸侯。

吕侯大岳是后世公认的中国吕姓的正宗始祖,因为被大禹倚为重臣,所以后来被封炎吕侯。

吕侯的子孙自此以后就以吕为姓。

吕国的封地大致位在现在的河南省的南阳市一带,吕国后来被周朝吞并。

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夏县北)。

不过,吕姓的来源有两支。

而另一支吕姓则出自魏姓。

春秋时期,晋国也有吕氏,是由部分魏姓改姓而来的。

后来魏又有部分比丘改为吕姓。

关于乡村生活的名人名言

春日(其二)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夏日(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日(其十一) 采菱辛苦废犁锄, 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 近来湖面亦收租。

秋日(其八)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响到明。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

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

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

这首,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 2.秋月杨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 8.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急需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卧薪尝雪中送炭、完璧萤映雪、围赵、流觞曲水、易老、李封、望梅止渴、高山流水、草木皆兵、指鹿为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讳疾忌医、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惊弓之鸟(更羸)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满意的话,还望采纳哈~ 百科里都有每个成语的解释呢,亲可以到百科里面搜搜滴

关于战争的词句,我要积累

成语故事50字成语故事50字(1):画饼充饥曹操在征讨张绣时军队饥渴难耐,这时曹操登上高山观望声称前边有梅林,渡过军队哗变的危机,后人称这次事情为画饼充饥成语故事50字(2):卧薪尝胆话说吴国与越国打仗,吴王夫差战败,其后他每一天睡在干柴上,每一天吃苦胆,最终以弱胜强,打败了越王勾践,这就是有名的卧薪尝胆。

[由整理]成语故事50字(3):自相矛盾有个人卖矛和盾。

他说盾最牢固,又说矛最锐利。

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他答不出来,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50字(4):刻舟求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也可称为途经江的人),把佩戴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本来的地方。

成语故事50字(5):成语故事50字 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意思是:我必须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最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成语故事50字(6):成语故事50字 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之后,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先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样也不像贼了。

成语故事50字(7):成语故事50字 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之后,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但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之后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成语故事50字(8):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创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死后,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呼,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

刘禅侍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十分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成语故事50字(9):成语:量力而为故事: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借口许庄公不听周天子的命令,联合齐、鲁两国消灭许国,在处置问题上齐历公提议让鲁国管辖,鲁隐公则提议让郑庄公管辖。

郑庄公量力而行将许国分成东西两块,东部由许庄公之弟许叔管,西边交大夫公孙获管辖。

成语故事50字(10):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凿壁借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明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明,让光明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许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以为很奇怪,问他为啥这样,他说:“我但愿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成语故事50字(11):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舌战群儒东汉末年,刘表过世,刘琮投降曹操,情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

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齐前去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最后赞同联刘抗曹成语故事50字(12):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

平原计划领导20名门客前往完成这项任务,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

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

平原君到了楚国立刻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无果。

这时,毛遂对楚王说:“咱们今日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尽管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求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刻允许发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

”成语故事50字(13):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以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祥,我偏不这样想,我们干脆之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怎样?”刘琨欣然赞同。

于是他们每一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中断。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最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完成了他报效国度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足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语故事50字(14):成语故事50字 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十分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齐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十分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

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此刻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成语故事50字(15):成语故事50字 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

当时,不仅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资料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

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写好后,他觉得十分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

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

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十分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我的一字师。

成语故事50字(16):成语故事50字 守株待兔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期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在地里干活,忽然从远处跑来一只兔子,它十分慌张,一不留意就撞在树桩上死了。

农夫很高兴,捡起这只死兔子回家美美地饱餐一顿。

他想每一天都有这样的好事就好了,于是他放下农具整天守在那颗树下,一无所获成语故事50字(17):成语故事50字 与虎谋皮传说周朝有人个性喜欢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狐狸就传警报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羊呼叫同伴一齐藏到茂密的森林里去了。

结果他没有制成一件皮袍,没有办成羊肉祭祀宴会成语故事50字(18):成语故事50字 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最后击败秦军成语故事50字(19):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程门立雪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简单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简单找到了。

”因此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奉养老师。

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身煮粥给他吃。

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

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日最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一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成语故事50字(20):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悬梁刺骨孙敬字文宝,十分喜爱学,早晚多不休息,等到傍晚困了的时,就用绳索把头发系在梁上。

之后成为当世大儒。

成语故事50字(21):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突然看见一只兔子箭平常地飞驰过来,撞在棵大树上蹬蹬腿就死了。

这个农夫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能够美美地吃上一顿了。

”他拎着兔子一边回家了,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

结果,等了一天啥也没等到。

他却不甘愿,从此,每一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

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成语故事50字(22):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自相抵触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

(他)歌颂他自我(的盾)说:“我这盾牌的牢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

”(他)又歌颂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锐利,关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大概同时存在的。

成语故事50字(23):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我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于在座位上。

他急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我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呀?」他答复说:「我宁肯信任尺码,也不信任自我的脚!」成语故事50字(24):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十分喜好龙。

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 盖的上方都绣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好龙,就来到叶公家访问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观望。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匆忙躲起来。

本来,叶公喜好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成语故事50字(25):成语故事50字 完壁归赵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十分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

赵王心里十分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

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

大臣蔺相如明白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心里明白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事实上根本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

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必须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因此一点都不敢轻举妄动。

之后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

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明白自我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成语故事50字(26):成语故事50字 望梅止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但是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但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样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光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明白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明白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成语故事50字(27):成语故事50字 风声鹤唳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

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

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听到风声或鹤叫声,都以为是追兵成语故事50字(28):成语故事50字 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

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

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

之后,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低档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

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

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成语故事50字(29):成语故事50字 程门立雪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宋代理学大家。

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我的学问,毅然放下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

之后程颢死,他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一日,他和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肯离去。

等程颐睁开眼睛时,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两个人仍然站在那里。

成语故事50字 韦编三绝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务必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齐才能阅读。

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

《周易》文字艰涩,资料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能够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资料了。

”成语故事50字(30):成语故事50字 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这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但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这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忙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很多问题,请语文高手进

1、东(倒)西(歪)、南(帝)北(丐 )、前(七)后(八)、左(邻)右(舍) 6、春、夏、秋、冬古诗各一首。

春 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6、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夏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同上) 秋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4、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7、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8、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冬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同上)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同上) 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同上) 5、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 7、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1东猜西揣 东驰西骋 东藏西躲 东闯西踱 东驰西击 东冲西决 东扯西拉 东冲西突 东差西误 东抄西袭 东窗消息 东猜西疑 东扯西拽 东闯西走 东驰西撞 东冲西撞 东穿 西撞 2 南船北车 南贩北贾 南航北骑 南箕北斗 南橘北枳 南来北去 南来北往 南腔北调 南去北来 南阮北阮 南鹞北鹰 南舣北驾 南辕北辙 南棹北辕 南征北伐 南征北剿 南征北讨 南征北战 南枝北枝 3 前仆后继 前倨后恭 前呼后拥 前因后果 前俯后仰 前合后仰 前瞻后顾 前歌后舞 前倨后卑 前覆后戒 前思后想 前跋后疐 前仆后踣 前目后凡 前挽后推 前危后则 前街后巷 前襟后裾 4 左膀右臂 左辅右弼 左冲右突 左躲右闪 左顾右眄 左顾右盼 左邻右里 左邻右舍 左铅右椠 左说右说 左思右想 左书右息 左提右挈 左图右史 左图右书 左右采获 左拥右抱 左宜右有 左萦右拂 左宜右有 左支右绌 左支右调 左支右吾 左枝右梧 春 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6、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夏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同上) 秋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4、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7、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8、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冬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同上)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同上) 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同上) 5、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 7、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关于语文的古文.古诗词

古诗名句分类集成诗中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诗中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锅《望洞庭》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诗中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缴《四气诗》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自居易《冬至夜思塞》)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诗中山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诗中水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锝《竹枝词》)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诗中日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汉乐府·陌上桑》)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诗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诗中风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诗中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诗中雨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雪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草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柳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 《寒食》)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陆游《钗头凤》)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降》诗中树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5.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灏《黄鹤楼》)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诗中鸟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人若耶溪》)诗中河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木兰辞》)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8.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中江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别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诗中亲情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辞》)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诗中乡情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邯郸名人名言曹操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