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南召的谚语警句格言

南阳丝绸的历史

有金代武氏叔侄三状元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誉称“状元村”的,位丁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陵辉公路北侧,东南与崇文镇的东坪上、安阳村毗邻,西与平城镇的接壤,村北由神坡脑群山环绕。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这个文物遗存丰富而过去不为人知的古村落逐渐闻名于世。

在历史上,曾因金代出过武家一门三状元而振动朝野。

不仅县城东关的三元巷中,昔日竖有金章宗皇帝御笔题写的“三状元及第”,还有现存的三元世家和屹立于历史尘埃中的。

这些古建虽已历经数百年,饱经沧桑,但却仍向世人夸诉着它往日的荣耀。

而与武家三状元有着血脉联系的村,早于唐朝之后,就先后有四十多人人朝居官,村内保存的“太行第一文庙”,武氏祠堂遗址、家庙、武家八卦院等建筑,以及珍贵的武氏家谱和功德仪像,是当今研究武氏家族历史和状元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根据村内现存的史料和传说,的武家旺族属于唐朝武家之后裔。

因称帝死后,又重握大权,遂之大肆屠戳武氏家族和大臣,于是武氏家族的一支便避难于晋东南的山野之乡村。

但武氏毕竟是官宦人家,不甘作民罢休,仍深恋仕途。

他们认为只有尊孔读经,走科考之道才是东山再起之出路。

因此在村中倡建,以图子孙飞黄腾达。

根据武氏家庙中现存的家谱和祖宗画像所记载,自唐以后,武家除金代出过三位状元外,还有进士九个,翰林六个,尚书五个,资德、朝仪十二个,国子监博士一个,图史编修一个,知县十一个,共有官衔人数达四十八个。

其中最著者为的国子监博士,后人辽官至尚书的武白和金代的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叔侄三状元。

他们为武家历史上最杰出的代表。

武明甫(公元1131—1211年),字无疑,号太复,为三状元之首。

他24岁于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登词赋科状元及第。

初授校书郎,历翰林侍讲学士,官拜谏议大夫右正言等,因耿直敢言而触犯海陵王被革职。

世宗继位后,当调阅以往进谏本章时,才发现他胆略超群,才华过人,故复起任徵仕郎。

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出任安国军节度副使,他“整纷起,除陈蠹,劝农桑,兴教化”,使当时面临灾荒的安国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后继任兵部,户部侍郎等职,累官至户部尚书。

世宗对其十分赏识,常询以治国之道,他主张“恩赏分明”,“刑罚得当”,谏言多被采纳。

晚年告老还乡,世宗赐以黄金百两,白绢百匹。

在县城东北高阜之处修建别墅一座,匾书“乐天园”,在此洒然安度晚年。

武明甫的侄儿武天佑、武天和,是同胞兄弟。

武天佑于章宗承安四年(公元l199年)登词赋科状元第。

入翰林,升任经筵讲官。

他讲书常以“存天理,遏人欲,进君子,退小人为言,深得章宗喜爱。

卫绍王即位后,他上书安边三策被拒纳,致使蒙古侵占西京,政局纷乱,卫绍王被杀。

他便退隐回乡,与弟天和共居于“乐天园”。

著有《经史撮要》、《大学补》及《言志》等集。

其弟武天和为章宗泰和年间的经义科状元第。

初授翰林应奉文字,补尚书有令士。

因上书言朝中权贵结党营私,“朋比为奸”,被贬为利州观察判官。

后复为翰林学士,因向卫绍王陈述边情未采纳,与其兄天佑同时辞官还乡,隐居于“乐天园”中。

著有《永言集典内外篇》、《宁俭谚语》等书。

另与金代三状元的同时代,还出过一名进士叫武俊臣,为武明甫的胞弟。

他于海陵王正隆年间中进士,历任章武军节度使,大理寺少卿,官至朝廷礼部侍郎。

对此,金代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元好问曾著文说,河东的李氏家族,曾出过三个进士一个状元,时称为“四桂”,而陵川武家一门却出了三个状元一个进士,当称为“四凤”。

“故当时科目盛者,不曰河东李,则曰陵川武云”。

南召村目前保存最具文物价值的是武家功德仪像、家谱和文庙。

功德仪像绘制了自唐以后,武家祖先人仕居官的名人100多幅,其年代之久、数量之多,在晋城境内绝无仅有。

号称“太行第一文庙”的古建筑,雄踞南召村北,据说该庙创建于唐晚期,历代曾重修,现存最早有明洪武年间的碑文,具体创建年代仍不可考。

文庙建筑有山门、戏楼、主殿和东西配殿。

山门为重檐悬山式坡顶,门首中间书有“德配天地”的金字匾额,山门上方为浮雕楣梁图案。

两旁有两株笔直挺秀的古柏,树冠状若笔形。

庙的主殿为宋、金遗物,殿梁、斗拱硕大而厚重。

其舞楼的设计也别具匠心,舞台正中和两侧为木制屏风,前檐楣梁上木雕有“双凤炉”和“凤翔龙舞”。

其意不言而喻,似乎仍在炫耀着武氏当年的历史功绩。

庙宇严谨的结构,精美的木雕饰品,都展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对于研究金元建筑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太行人物)

长城有哪些部分组成 及作用

成语:雄关万里、孤城绝塞、固若金汤。

传说、故事都是比较短的: 1.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

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

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

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2. 山羊驮砖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

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

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

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

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3.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

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

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谚语: 1.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2.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3.不到长城非好汉民歌民谣: 1.长城谣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2.长城长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怀。

太阳照啊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啊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那里,就看那一身身绿军装。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扶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太阳照啊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啊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那里,就怀揣老百姓的心坎上,心坎上。

南阳的地方戏是什么?

南阳越调<屠夫状元>南阳地方戏《抢辣椒》豫剧《南阳关》《南阳汉戏说》

初一上册地理第三章

1C 那个从全年降雨量可以排除AD而B是属于夏季少雨冬季多雨也不符合2C温室效应目前研究认为是二氧化碳过多造成——工业现代化的必然悲哀3CAB大家从电影上也能看得出来早晚温差都很大的秋冬也有很明显的差别温带就是中国目前的气候状况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温度明显降低温差也很大但是热带一直很热向广州的气候就比较接近这情况。

4c古谚语有云:六月天气热,扇子离不得。

这个六月是阴历化成阳历就是七月。

其实113的地理学的应该很不错呵呵咱家以补充原因记得采纳啊。

大同年间

大同是辽代的,公元947年,距今约1060年,是辽国第二个皇帝太宗皇帝的年号之一...同时用这个年号的还有南北朝时期的梁朝

姓任的伟人有哪些

任不齐(前545-前468):字子选,孔子七十七贤弟子之一,春秋战国时楚国(今湖北)人,“楚聘上卿不就”。

生于周灵王二十七年三月,殁于周元王八年九月。

葬桃乡,墓在济宁城北房葛铺。

唐朝皇帝追封其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其为当阳侯。

任鄙(生卒年不详):任不齐五世孙,生活在距今二千三百年左右,秦始皇前的秦武王时代。

著名勇士。

《史记》有秦人谚语记载:“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任鄙当时是大力士,“扛鼎抃牛者”。

任嚣(前?-前208):任不齐七世孙,秦始皇二十五年秦首次进兵岭南失利后,任嚣、赵佗率军再入岭南,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统一岭南。

首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称“东南一尉”。

以番禺(今广州)为郡治,在今仓边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

前208年病逝。

任延(生卒年不详):字长孙,宛城(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名吏。

十二岁时,熟读《春秋》、《易经》等,有“任圣童”之称。

汉光武帝初年(公元25年)二十三岁时任九真(今越南河内以南一些地区)太守,延教以垦关配匹之道,五年之后,粮食丰收,婚嫁有度,人民生活大改善,生了子女,多以任为名。

《后汉书》载《任延善政》:显宗拜颍川太守。

永平二年,征会辟雍,因以为河内太守。

视事九年,病卒。

任敖(前

-前179):秦代沛县人,西汉开国名臣。

初为沛县狱吏,素与刘邦相善。

刘邦初起时,敖以客从,为御史。

亡秦后,刘邦立为汉王,与楚霸王项羽争天下。

刘邦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太守。

高后当政时,封任敖为御史大夫。

孝文元年,任敖卒,皇赐谥号“懿侯”,葬于广阿县丘底村前,清乾隆年间隆平县知县袁文涣曾吊以诗曰:广阿城外夕阳愁,太息茫茫土一天。

古墓寒烟分野色,残碑衰草冷荒洲。

千秋事业光青史,十载勋名起汉刘。

丰沛当年成往事,萧萧叶落老松揪。

任敖墓位于隆尧县城东偏北2.5公里处的丘底村南。

此墓高10米,占地12亩。

该墓系土封墓葬,虽经两千余年的风吹雨打,迄今仍若岑丘,肃穆壮观。

该墓墓顶有树木数株,并立有隆尧县“重点文物保护”标志。

墓地附近的地面上有汉代筒瓦和卷云纹瓦当。

墓地原有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的“乡贤汉御史大夫任公之墓”石碑。

该碑现已搬迁到隆尧县文物保管所保存。

现在,任敖墓基本完好,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任安(生卒年不详):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

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

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

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回信《报任安书》。

关于此信的写作年代,一说是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另一说是在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

任光(公元

-29):字伯卿,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初为乡啬夫、郡县吏。

后归降绿林农民起义军。

随刘秀参加昆阳之战,击破王寻、王邑等新莽军。

后任信都太守,坚守孤城,拒王郎以迎刘秀。

被刘秀任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

谏阻刘秀加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军。

不久,助刘秀攻克邯郸,讨平王郎,建武二年(公元26年)以功封阿陵侯,食邑万户。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冬卒。

任尚(公元?-118):东汉将领。

初为西域戊己校尉,代班超为都护。

安帝时,任征西校尉,率军镇压羌人起义,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大败。

后又任中郎将、护羌校尉,与邓遵(邓太后弟)、马贤等镇压汉羌联合起义,杀起义军首领杜季贡和零昌。

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因和邓遵争功,被邓太后所杀。

任峻(公元?-204):字伯达,河南中牟(今属河南)人。

东汉末天下大乱,他劝中牟令杨原代理河南尹,被任为主簿。

不久归附曹操,任骑都尉,娶操从妹为妻。

操每出征,常留守,供应后勤。

曾任典农中郎将,主持许下屯田,获得成功,保证了军粮供应。

魏文帝时谥成侯。

任棠(生卒年不详):字季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东汉著名学者。

有学问,不做官,修居教书,有气节,因他曾以物暗示太守广行仁政,故有“任棠水”之佳话。

《后汉书•庞参传》载:“庞参拜为汉阳太守。

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

参到,先候之。

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

主簿白以为倨。

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

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

”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赞其事:“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

”任询(公元1133-1204):字君谟,号龙岩,又号南麓先生,易州(今河北易县)人。

金代著名书画家。

父贵,有才,善画,喜谈兵,宣、政间游江、浙。

询生于虔州,为人慷慨多大节。

书为当时第一,画亦入妙品。

评者谓画高于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然王庭筠独以其才具许之。

登正隆二年(公元1157)进士第。

历益都都勾判官,北京盐使。

年六十四致仕,优游乡里,家藏法书名画数百轴。

年七十卒。

任昉(公元460 -508):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仕宋、齐、梁三朝。

16岁举秀才,为太常博士。

南齐时,官至中书侍郎、司徒右长史。

他与萧衍都是“竟陵八友”中人,并相友善。

永元三年(公元501),萧衍进军建康,任昉为记室。

次年,萧衍代齐立梁,禅让文告即出自任昉手笔。

入梁,拜黄门侍郎、吏部郎,出为义兴(今宜兴)太守,召为御史中丞、秘书监。

又出为新安太守,逝世于任所。

追赠太常,谥号敬子。

任昉是南朝的散文大家,以擅长表、奏、书、启等实用文体知名于时,与诗坛圣手沈约齐名,史称“任笔沈诗”。

其藏书多至万余卷,与沈约、王僧儒并称为三大藏书家。

《隋书•经籍志》有《任昉集》34卷,已佚。

明代张溥辑有《任彦升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又《文章缘起》及《述异记》二书,旧均题为任昉作。

”事见(《南史•任昉传》)。

任雅相(生卒年不详):唐高宗时宰相,在位时间不长,曾为坝江道行军总管、燕然都护等。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安乐县公,两年后卒于军中。

任伯雨(公元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

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十《跋任谏议伯雨帖》)。

徽宗初政,条疏章敦、蔡卞罪状,章、蔡贬官。

居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

崇宁元年(公元1102),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

宣和初卒,年七十三。

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现存《春秋绛圣新传》。

任得敬(公元?-1170):西夏臣。

原为宋西安州(宁夏海原西)通判。

西夏破西安州,遂降。

献女于崇宗乾顺。

累擢静州都统军。

仁宗仁孝嗣位,夏州统军萧合达叛乱,哆讹领导党项部族起义,他率兵抗御镇压有功,授翔庆军都统军。

天盛间任国相,封楚王,专擅国政,仁宗不能制。

乾佑元年(公元1170)迫使仁宗分西南路及录州、啰庞岭地与他,自立其国,因金拒绝册封,转而通宋求助,谋泄,被仁宗诛戮。

任仁发(公元1255-1327):元画家、水利家。

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青龙镇(今上海青浦)人。

元灭南宋后,为宣尉掾,授青龙镇水陆巡官。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升海道副千户,改海船上千户,转漕直沽。

大德七年(公元1303),授都水监丞,后升都水少监,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

善画人物,尤长画马,常与赵孟俯并提,传世作品有《张杲见明皇》、《二骏图》等。

撰有《浙西水利议答录》。

任环(公元1519-1558):字应乾,长治(今属山西)人。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历任苏州同知、按察佥事、右参政。

以能干出名。

御倭寇,与士卒同寝食,所得全分给士卒。

军事紧急。

终夜露宿,或数日不餐。

曾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

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

”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

贼平,乞许守丧期满。

逾二年卒。

赠光禄卿。

著有《山海漫谈》。

任浚(1595—1656年),字海王,号文水,博山区南博山镇下庄村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先后任芮城知县、榆次知县、苏松巡按御史、兵部右侍郎。

右佥都御史 、河南巡抚。

顺治年间,授户部右侍郎督理钱法,后调任总督仓场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

顺治11年-12年任刑部尚书。

崇祯十二年(1639年),任浚担任河南监军御史、总督豫楚的职务。

他调度军需,部署防御,登城指挥,使李自成的百万之众久攻不下,只好撤退转移,而任浚也因“中铅折肱”而“得告还里”休养。

崇祯十七年二月,时任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总督的任浚,北上抗击李自成的义军。

二十二日,明廷接到河南巡按苏京的上疏,报告李自成军队逼近泽州,要求催促任浚快速到任。

二十四日,李自成军里应外合,攻陷长垣县,将守卫南关的任浚俘获。

大顺将士劝降任浚不成,便将他绑缚起来,用长矛刺破他的头颅,致使头皮翻落,遮避了眼睛,鲜血一直流到胸膛,昏死了过去。

后来义军解除了绳索,他才苏醒了过来。

这之后,义军把他装进囚车,计划解往北京。

在押解的路上,任浚乘押解士兵抢拿财物之机逃脱,辗转千里,逃回家乡。

内阁大学士孙廷铨曾到任浚家拜访过他,亲眼目睹其惨状。

“昔甲申之变,公(任浚)自贼中逸归,父老奔问官守,余适从之,因得其死生情状,观其创痕自发际垂于眉末,殷然尚未复也,心甚壮之。

”任浚被俘后,由于战况混乱,消息不灵通,明廷根本不了解长垣的战况,二十九日,崇祯帝还谕令兵部:任浚久报赴任,一味退缩,俱着革职,充为事官管事。

可见当时明廷秩序十分混乱,对于前线战况一无所知。

顺治元年五六月,由于兵部侍郎刘余佑的极力推荐,清廷召回任浚任户部右侍郎,管理钱法,他提出了几项改进财政管理的重要建议。

不数月,因其母亲有病回乡侍候。

母死后守制期满,再度出山,迁任左侍郎,总督京城钱法。

当时自明末遗留下的粮食征收、运输、储藏、支配等问题极为混乱,任浚利用三年时间,终于理顺了关系。

因政绩卓著,被升迁为刑部尚书。

任浚任刑部尚书时,《大清律》与案例多有不符,且对满、汉两族人治罪不一,他请求核定划一。

“满汉堂官专领其事,慎选司员一一商榷,疑难者请旨裁定。

罪例可更者,一准于律;不可更者,即载入律条,着为令。

”任浚也为《会典》的修改提出了意见。

这样,通过不断的调整过程,才将明朝会典的条例纳入了清廷的政法活动之中。

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61岁的任浚以年老有病告退还乡,第二年正月即病故。

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中记录了任浚出生时的异常情况,虽说荒诞无稽,但不妨一读。

任浚“生时与一蛇同产,(家人)送蛇入山。

太夫人(任浚之母)殁,大蛇忽至,吊客惊避,(大蛇)至柩前俯仰其首,若甚哀者。

公(任浚)抚之使去。

”任大椿(公元1738-1789):清经学家。

字幼植、子田,江苏兴化人。

乾隆进士。

累官陕西道监察御史。

工文辞。

曾充《四库全书》纂修官。

博搜材料,综合精考,考释古代名物,著《弁服释例》、《深衣释例》、《释缯》、《小学钩沉》、《字林考逸》等。

任熊(公元1823 -1857、一谓公元1820-1856):清代画家。

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城厢镇人。

早年在宁波(今浙江宁波)为姚燮所称许。

后寓居苏州(今江苏苏州),往来于上海(今上海)卖画。

他擅画人物,工画花鸟、山水,师法陈洪绶。

笔法圆劲,形象夸张。

画有《任渭长四种》,为晚清木刻画之精品,《大梅山房诗意图册》120幅,是其代表作。

史上与任熏、任颐合称“三任”,又加其子任预(公元1853-1901),合称“四任”。

任武(公元?-1863):清末陕西回民起义军领袖。

回族。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陕西团练大臣张带强迫回民抽拔壮勇,又在华州(今华县)虐杀回民。

他率回民杀张芾,起兵攻克华州、大荔、高陵,围攻西安,号称十八营,占领渭河流域,屡败清军胜保和多隆阿,后多隆阿攻破渭南、大荔一带回民村庄,英勇战死。

(一说1864年他率余部退往陕甘交界的董志原,后不详)。

任化邦(公元?-1867):清末捻军将领。

小名柱,安徽蒙城人。

早年参加捻军。

1857年与太平军联合,转战江淮之间,封为鲁王,1864年4月,偕张宗禹等率捻军转战于豫南等地,与太平军赖文光会师,整顿队伍,尊赖文光为领袖。

他率骑兵入山东,在曹州(今菏泽)歼灭僧格林沁军。

后又入湖北,在安陆(今京山)尹隆河之战大败湘军和淮军。

1867年11月19日在江苏赣榆战斗中,被叛徒潘贵升从背后袭击,遇害牺牲。

任熏(公元1835-1893):清代画家。

任熊之弟,字阜长,又字舜琴,工人物、山水,尤擅花鸟。

任颐(公元1840-1896):清代画家。

初名润,字小楼、伯年。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其父任鹤声,善画并长于写照。

年轻时从文学画,后得著名画家任熊赏识,为其弟子,并得任熊介绍,又拜著名画家任薰为师。

中年后居上海,以卖画为生。

所作之画师承明清画家陈洪绶、华喦,复受朱耷影响,擅长花鸟、山水、人物,技法上有独到之处。

偶作雕塑小像,也颇生动。

其画风在江浙一带影响很大,与任熊、任薰合称“三任”。

代表作品《观刀图》、《九老图》、《苏武牧羊图》等。

任弼时(公元1904 -1950):原名二南,培国,湖南湘阴唐家桥(今属汨罗)人。

1920年,加入毛泽东、何叔衡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

在“八七”会议上被选入政治局,成为党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

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是红六军团和后来红二方面军的最高政治领导人。

在延安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45年,中共“七大”后,与毛、刘、周、朱并列,成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之一。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次日,即10月26日晚,研究战局,思考对策,长时积劳,病情恶化,次日去世。

叶剑英在追悼他时评价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

”可见其精神在党内影响至深。

任光(公元1900-1941):作曲家,曾用笔名前发,浙江嵊县(今嵊州)人。

1940年参加新四军,皖南事变中牺牲。

作品有电影歌曲“渔光曲”、“大地行军曲”、“月光光”和抗战歌曲“打回老家去”等,还有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等。

任天知(生卒年不详):近代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剧作家、演员。

名文毅,或称任调梅,艺名天知。

籍贯、生卒年月不详。

武昌起义前曾在上海创办职业新剧团体“进化团”。

所编演之剧本大都以反对专政、帝政和封建势力为其主要题材。

计有《共和万岁》、《黄金赤血》等。

他擅长在演出中作政治演说,为中国早期话剧创始人之一。

任政(公元1916-1999):字兰斋,浙江黄岩人。

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分会常务理事。

著有《楷书基础知识》、《兰斋唐诗宋词行书帖》、《任政行书千家诗帖》等。


南召的谚语警句格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