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种了三万棵雪松果真是为了他的亡妻
请耐心看完,有你想要的答案我们一般称北宋大文豪苏轼为苏东坡,因为他的号叫东坡居士。
可是苏轼这么大的才学,为什么会给自己起个“东坡”这样通俗的名号呢
若有人叫张西坡、刘北坡,你会觉得这名字俗不可耐。
原来,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的时候,喜欢上了干农活。
他在他家东面山坡上开垦了一片荒地,又因为白居易的一句“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的诗,苏轼就号东坡了。
那么苏轼干过最多的农活是什么呢
是种树
他曾经持续不断地在一座山上种了三万棵雪松
苏东坡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树呢
是为了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的号召吗
还是意识到绿化与环保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事实上都不是。
原因你恐怕很难想到,他竟然是为了一个女人种了这么一大片的雪松
提到这个女子,就不得不提到大家都很熟悉的那首千古悼亡之作《江城子》。
这是很多人都很喜欢的一首词,连半文盲杨过都很喜欢它。
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里说,杨过一生潜心武学,对文学全然不通,之所以认得两个字还是小时候在桃花岛上黄蓉教他读《诗经》、《论语》时认得的。
而杨过在后来浪迹天涯的过程中,在一家路边小酒店的墙壁上偶然读到这首词,“一读之下便也牢牢记住”。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这首词一是特别容易懂,二是特别感人,所以它才成了杨过这个半文盲也能牢记的文学作品,才被后人评为“千古悼亡之首”。
我们来看一下,这篇号称“千古悼亡之首”的《江城子》到底好在哪里
词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来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也就是公元1075年,当时苏轼被贬在山东密州任知州。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用的标题只有两个字,叫《记梦》,也就是说,他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梦。
那么他做了一个什么样梦呢
词里说梦到一个女子,在窗边梳妆,而苏轼自己与她默然相对,泪流满面,这其中既有相逢的浪漫,又有无奈于命运的悲伤,所以梦醒后,苏轼才说这样的情景足以让他“年年断肠”。
那么这个让苏轼断肠的女子到底是谁呢
答案很多人都知道,她就是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
正是在词中所说的“千里孤坟”旁,也就是在王弗坟墓所在的山坡旁,苏轼亲手种下了三万棵雪松,以此来纪念自己的亡妻,可见苏轼与王弗的感情之深。
但是我发现这首《江城子》还有一个小小的谜团,那就是苏轼既然渴望与亡妻相会,怎么又会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呢
“纵使相逢应不识”应该是一句很白的话,就是说恐怕我们见了面你也认不得我了。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后来又说“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呢
难道是因为王弗认不出站在对面的苏轼,才让东坡先生伤心到“泪千行”的地步吗
这样的话,未免太过荒唐可笑。
所以真正的解答应该在于,词的标题虽然是《记梦》,但词中真正记梦的应该只是下阙,而上阙说的并不是梦,而是苏轼这十年以来的心态。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在“纵使相逢应不识”的前面,苏轼说“不思量,自难忘”。
也就是说不去想却已刻刻难忘,这说明这种意识已经成了一种刻骨铭心的存在,用心理学词汇准确地说也就是成了一种自觉的潜意识。
随后的“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感觉其实也应该是这样的。
那么苏东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被王弗认识的直觉呢
其实,苏轼自己在词中也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尘满面,鬓如霜”。
一般的解读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认为是尘土满面、星鬓如霜让苏轼自觉难以面对自己的妻子。
也就是苏轼觉得,即使这时妻子王弗真的再看到自己,也会认不出年华老去的苏轼了。
但苏轼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这是不是只是一般人的年华老去之感呢
我们知道王弗16岁嫁给苏轼,死的时候刚好26岁。
他与苏轼结婚的这十年,正是苏东坡一生中最锐意进取,也最春风得意的十年。
这十年里,苏轼与苏辙兄弟高中进士,名满天下,被授官职,层层提拔,那叫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啊。
可自从王弗死去到苏轼写下《江城子》后的这十年呢
苏轼卷入由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新旧党争。
前面新党得势的时候,他由于反对新政,被王安石这一派排挤;后面旧党得势的时候,他又强调王安石变法中也有可取的地方,结果又被司马光这一派排挤。
结果是不论新党得势还是旧党得势,执着于自己理想与坚持个人主张不趋炎附势的苏轼都倒霉得很。
这段时间,在政治上他经受的最多的事儿就是贬官,一贬再贬,那真的是叫“宦海沉浮”了。
此后的数十年,苏轼也一直没能摆脱这种仕途上的险恶命运,就在他写完这首《江城子》后的第四年,爆发了宋代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东坡他老先生锒铛入狱,差点儿就性命不保。
所以这时候的苏东坡,十年间历尽宦海沉浮,对年青时的政治理想即使不是心灰意冷,也在个人情绪上产生了重大的改变。
我认为就是这种改变导致一个文化史上的巨人而不是政治史上的巨人开始脱颖而出。
所以这个地方的“尘满面,鬓如霜”要和前面的两个字合起来读,那就是那个“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茫茫”。
其实不只是生死间的茫茫隔世,也是人生的旅程的“路漫漫,夜茫茫”。
正是这种对人生政治理想的“茫茫”之感,让苏东坡将心血与精力放到人文生活的层面上来,放到烧菜与饮酒上来,放到养生与练瑜伽上来,放到诗词歌赋上来,放到男女情感上来。
以苏东坡的才学与天赋,当他把全副精力都放到文学艺术上来的时候,那么宋代就幸运地诞生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化巨匠。
理解了这种情绪,我们就会理解苏轼为什么会在这段时期特别思念前妻王弗。
要知道,苏东坡写《江城子》的时候,现任的妻子是王闰之,就是王弗的表妹,而且是一个极贤淑的女子,是当时有名的贤妻良母。
她病逝的时候,苏东坡自称是“泪尽目干”,也就是眼睛差点儿要哭瞎,由此可见两个人的感情是相当深的,也就是说不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夫妻不合,苏东坡才份外思念前妻的。
还要知道,苏东坡写《江城子》的时候,他后来的第三个妻子,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钟爱的女子王朝云已经来到他的身边。
朝云12岁被苏东坡发现、赏识并收为侍女,后来苏夫人也就是那位王闰之劝东坡把她立为妾,成了最终与苏东坡一生能共患难、深知情的女子,也就是说此时的苏东坡也并不是缺乏情感的慰藉。
那么,他为什么在这个贬职黄州期间就特别地思念王弗呢
这就要说到他和王弗这段婚姻的特色所在了。
王弗的父亲是四川的一个乡贡士,在古代也算是个知识分子家庭了。
王弗自幼就知书达礼,我们不知道王弗的才学到底怎么样,当然,要赶上苏轼肯定有点困难,但苏轼自己就在文章里记载过,说有一次自己夜里读书的时候,被旁边“红袖添香伴读书”的王弗指出了一个错误,这让一肚子学问的苏东坡大为佩服。
我想,要指出苏东坡读书中的错误,那一般的知识积累肯定是不够的,所以王弗的才学那肯定是不一般的。
王弗不仅天天陪着丈夫读书学习,而且她对丈夫的仕途也很操心。
史书记载王弗有一个爱好,就是苏轼做官之后,家中凡有苏轼的同僚、下属来拜访,苏轼在前厅接待、攀谈,王弗就在帘子后面悄悄地听。
客人走了之后,王弗就凭自己女性特有的直觉为丈夫分析谈话的内容与谈话的人,据说苏轼往往是大受裨益。
如说章惇未发迹的时候来拜访苏轼,走了之后,在帘后偷听的王弗就对丈夫说,这个章惇一定是个大奸大恶之人,不可不防。
苏轼不以为然。
后来这个章惇仕途得意之后果然是个极阴险的小人,苏轼、王安石都栽在他的手里,以至于苏轼这么豁达的性格都咬牙切齿地说就是做鬼也不愿再碰到章惇这个小人,并感慨说还是王弗看人看得准。
这就可以看出王弗“贤内助”的贤妻特色了。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就明确地称王弗是个贤内助。
苏轼他爹也很喜欢这个儿媳,王弗死的时候,苏洵也就是王弗的公公提出来,要苏轼把王弗送回四川故乡与苏轼的母亲也就是王弗的婆婆程氏安葬在一起的。
可见这个儿媳在苏洵的眼中是多么的称职了。
但是我想,苏东坡作为一个男人,会喜欢一个在帘子后面偷听自己跟同事谈话的老婆吗
我想,碰上这样的情况,中国的大多数男人是不情愿的,这要让同事和朋友们知道,一定会笑这男人是“妻管严”嘛
但放在苏轼身上则不然。
首先,王弗只是帮着苏轼出主意,并不是什么事儿都管着他。
苏轼是个天性豁达、不拘小节的人,也就是说是个心机不深的人,所以他在仕途上才屡屡受挫。
而这样一个关心其仕途命运的老婆,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出谋划策,倒是那些希望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的男人的好依靠。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男人们说起来是“妻子岂应关大计”
可事实上,在中国历史里,“妻子关大计”的情况又何尝少呢
秦桧风波亭害死岳飞,不就是和他老婆王氏在东窗下商量出来的吗
所以有个成语叫“东窗事发”,指的就是他们夫妻合谋。
要不然,杭州岳王庙里跪在岳飞面前的就不会是秦桧夫妻俩了。
所以,说起来秦桧这个家伙大奸大恶,但我觉得至少还有一点可取之处,就是他挺尊重他老婆的。
只是可惜的是,他老婆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要不,说不定历史会因为一个善良的女人而变得温柔一些。
另外,这样一个在仕途上全力支持苏轼的知识女性也更容易让苏轼所接受。
这就要说到苏轼的成长背景了,苏轼最敬爱的母亲程氏恰好也是这样的一个知识女性。
《宋史·苏轼传》记载“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这段记载是说,苏轼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那两年不在家,苏轼的母亲程氏亲自教苏轼、苏辙兄弟俩读书。
说有一天读到《后汉书》中的《范滂传》,因为范滂是古代忠直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被奸党抓走时,他的母亲大义凛然在为他送行。
苏轼读到这儿就问程氏:“如果我以后以范滂为人生的榜样,母亲会同意吗
”你看,苏轼十岁的时候就有舍生赴义的理想,绝对是不容易的,但更绝的是程氏听了这话放下书毅然决然地回答:“如果你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这件事对年幼的苏轼影响很大,这也可以看出程氏在人生志趣与人生理想上对苏轼的影响。
从某种角度上说,程氏的这种人格魅力与知性气质毫无疑问会给苏轼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而从男人普遍具有的恋母情结的角度上看,对于接近于程氏这种性格与气质的女性,那毫无疑问也是苏轼最理想的伴侣。
而王弗正是这样的一个理想人选。
所以苏轼才会由衷地说王弗是个贤内助,所以连老学究苏洵也对这个儿媳妇称赞不已,所以苏轼最终才会按父亲说的在王弗逝世一年之后,又将王弗的棺椁运回四川葬在自己母亲的墓旁。
因此,从儒家的角度上看,苏轼与王弗的婚姻就是儒家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的最理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齐家”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仕途上历尽“路漫漫、夜茫茫”的苏轼,在政治信仰与文化信仰面临拐点时最为痛切地思念起王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那么,既然苏轼与王弗的婚姻如此的理想,我们为什么又会说王朝云才是他一生最钟爱的女子呢
请注意,我们用的是“钟爱”这个词。
我认为苏轼对王弗的感情更多的则是“敬爱”。
在王弗这个贤内助死后,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嫁给了她早已暗恋了多年的堂姐夫。
王闰之是个绝对的贤妻良母,虽然她在才学上不如她的堂姐,在艺术才情上也不如后来的王朝云,但她却是苏轼生命中最为嘘寒问暖的人。
她无微不至地关怀苏东坡,关怀三个她亲生和不是她亲生的孩子,这一切都让苏轼很感动。
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时候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王闰之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随苏轼贬官流放,所以她和苏轼应该是一对最纯真质朴的“贫贱夫妻”。
但严格地说,虽然苏轼与王闰之感情很深,但王闰之并不是一个完全了解苏轼的人,她是他的贤妻,却并不是他的知音。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轼被抓进狱中,王闰之因为害怕,把家中苏轼的诗稿付之一炬,不能不说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儿。
当然,乌台诗案本质上是一场文字狱,苏轼得祸也确实是因为写诗而起,但王闰之的反应表现出她更看重的是老公苏轼的生命,而不是他的才情与成就。
但也正因为如此,当真正的知音来到身边时,苏轼就表现得特别钟爱,特别珍惜,这个知音就是苏轼最后深爱的女子——王朝云。
首先要问一个问题,王朝云来到苏轼身边的时候才12岁,而此时苏轼已经37岁了,两个人之间会产生所谓的爱情吗
我们当然不否认人与人之间有“忘年交”,同样男女之间也可以有“忘年恋”,就像杨振宁先生与翁帆女士一样。
但王朝云这时候的年龄毕竟太小了,就算古人结婚时间早,恋爱的岁数也比较小,但再小也不应该小到12岁这个年龄。
所以苏轼一开始将王朝云带回家中,无疑是看中了她的艺术气质与艺术才华,应该不存在男女之间的那种情愫。
所以,可以这么说,苏轼与朝云开始在一起的那些日子纯粹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态”,是不带有半功利性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轼将身为歌女的朝云带回家中,教她读书写字,教她音乐舞蹈,教她诗词歌赋,他们之间是以师生的身份开始了这段旷世情缘的。
也正因为这样,这段情就显得特别的浓郁,苏轼对朝云的怜爱与朝云对苏轼的崇拜都加重了这份浓郁。
这份情发展到极致,就使当事人产生了强烈的“知音”、“知己”之感。
据宋代费衮的《梁溪漫志》记载,天性豁达的苏轼虽然在朝廷里受了一肚子的气,但他却喜欢以有趣的方式来宣泄。
有一天下班后,他回到家拍着自己的肚皮问家中的侍女说,你们猜这里面是什么
一个丫环想也不想就说当然是中午刚吃的饭呗。
苏轼摇摇头。
另一个聪明的丫环说,一定是满腹文章。
苏轼又笑着摇摇头。
又有一个丫环说,这还不简单,苏大学士满腹都是聪明才智,难道还能是一肚子草包
苏轼听了哈哈大笑,却依然摇摇头。
所有的人都呆了,大家面面相觑,苏轼看着一直没有说话的朝云,朝云笑了一下,又叹了口气道:“这里头啊,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听了放声大笑,捧着肚子,只顾点头。
所以后来苏轼在朝云墓址所在的惠州西湖曾为了纪念朝云建过一个六如亭,亭子上他亲笔写的一幅对联就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这里说的“惟有朝云能识我”就是将朝云引为平生唯一的知音了。
也就是说在苏轼看来,连那个与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情深厚的弟弟苏辙,在“懂你”“懂我”这一点上,也是不如王朝云的了。
我们说朝云是苏轼的知音,那反过来,苏轼对王朝云又是怎样呢
苏轼被贬官到海南,那时的海南不像现在的特区,经济发达,灯红酒绿。
那时的海南是有名的瘴疠之地,在古代是环境最恶劣的流放之地,派到那儿的官就等于是发配充军,别想活着回来了。
就连天性乐观的苏东坡也不能满怀生还中原的信心,所以他在临去之前遣散家人,尤其是把家中侍女姬妾都另作安顿。
朝云这时候已经是苏轼的妾了,别人都散去,可她却执意要跟着苏东坡去“天涯海角”,死也不肯离去。
到了今天的广东惠州一带,苏轼一家终于安顿了下来。
有一天,朝云又唱起了她特别喜欢唱的苏轼的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根据史料记载,朝云唱到一半的时候,“歌喉将啭,泪满衣襟”,苏轼就问她怎么了,朝云回答说:“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原来,是“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让朝云泪满衣襟,唱不下去。
据说不久朝云就病死了,而苏东坡终其一生,再也不听这首词了。
那么,朝云为什么唱到这一句就泪满衣襟唱不下去了呢
而苏轼又为什么将其视为人间绝唱,再不听这首词了呢
我们大多数人读这首词的时候,一般读出来的都是一种豁达甚至是有些欢快的情调。
你看,墙里的秋千上有佳人的笑声,墙外的有心人虽然空留遗憾,但终究有着“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洒脱。
尤其是“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那种洒脱的境界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认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句常用的俗语了。
这么洒脱的一句话,怎么会让朝云泪满衣襟,甚至难以为继呢
这就要说到“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词里所用的典故了。
这句话是从屈原《离骚》中的一句化来的,原句是“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
”什么意思呢
屈原是在宽慰自己说,天下到处都有香草,你又何必只怀念着故国。
我们知道,香草美人在屈原《离骚》中只是一种比喻,一种象征,是说人生的理想既然在自己的国家不能实现,你可离开故国呀
但屈原这样说,是为了反衬自己离不开自己的祖国,离不开自己的理想与事业。
既离不开又这样说,才分外能表达出这其中的痛苦。
苏轼这句话既然是借用屈原的诗意而来,那其中的情绪就可想而知了,那并不是我们一般感觉到的其中只有旷达与洒脱,而应该蕴含着一种深切的悲痛。
这层意思,没有人读得出来,可朝云读出来了。
只有朝云能体会到,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苏东坡只是一个墙外失意的匆匆过客罢了,所以她为之泪下。
苏东坡当时的反应是笑着宽慰朝云说:“是吾悲秋,而汝又伤春矣
”内在的含义是说,朝云啊,没必要这么伤感,我能在这天涯海角听你唱《蝶恋花》就是人生的幸福了,其它的苦痛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朝云死后,爱好诗词的苏大学士“终身不复听此词”,可见苏轼当时面对朝云的落泪好像表现得很豁达,实际上他是被朝云的知己之情、知音之情所深深感动,这种感动在当时表现为克制与洒脱,在过后却成为苏轼心中一处永远温暖却又伤痛的存在。
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朝云是唯一理解苏轼的,而苏轼对朝云对他的理解又产生了巨大的理解与共鸣,也就是他们是真正做到了心有灵犀的互通。
在朝云的眼中,在苏轼的世界里,举世浊浊,只有他们二人才是彼此生命中最为清澈的存在。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王朝云才是苏东坡一生的最爱了。
当生死茫茫、尘世茫茫皆成过眼烟云之后,对于苏轼这样一个文化的巨匠、艺术的魂灵来说,只有最真、最纯、最清澈的情感,才是他最后的梦想。
苏轼一生都很崇拜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他早年曾羡慕地做诗说“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就是说我的才情也不比白居易差,只可惜我不像他那样拥有樊素和小蛮两位名姬,不像他那样坐拥“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可晚年的苏东坡又做诗说“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是说我所钟爱的女子不像樊素和小蛮一样最终离开了白乐天,她会跟着我海角天涯,忠贞不渝,而这却是白乐天比不上我的地方。
苏轼这首沾沾自喜之作的诗名就叫:《朝云》。
其实从爱情的角度看,白居易比起苏东坡来确实差远了。
其实不止白居易,中国古往今来的大多数男人比起来苏东坡来都差远了。
他一生既拥有过王弗这样的事业上的贤内助,又拥有过王闰之这样的家庭生活中的贤妻良母,还拥有过王朝云这样的才艺双绝的情感知音。
也就是说,苏轼苏东坡,这个男人,他几乎拥有过中国男人在爱情与婚姻上所能梦想到的所有的理想爱人。
这样的一生,又哪还会有一点一丝的遗憾呢
这让我不禁想起林徽因的那首《人间四月天》:“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对于苏轼来说,或者可以说,王弗是希望,王闰之是暖,王朝云是爱
而东坡居士就永远生活在他的“人间四月天”里
好段摘抄大全200字的,要40条左右
小学5年级的
急
月光水一般,静静地泻一片叶子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
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造,竟如仙境。
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
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
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
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云,飘来飘去,随风一起舞动,将我的愿望一起带上那片蔚蓝的天空。
我在追寻那洁白的梦幻,轻飘飘,软绵绵,那是另人神往的摇篮。
我遥望、奔跑,一直追逐到山的那一边。
它依然离我那么近,那么远,我迷惑、怅惘,不知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奔跑,还是在守望的边缘等待
那棉絮的美,怎能不令人艳羡
它那千变万化的身段儿,怎能不令人神往
阳光照在它身上,它用身体遮住阳光的脸,于是它柔美的线条又渡上了金色的光彩,它一会儿幻成一匹马,一会儿又幻成鱼,一会儿连绵起伏,一会儿又浪花朵朵。
它美丽的像个少女,活泼的又像个孩子。
我多想飞向它的身边,将它拥有。
可我又不知怎样对待它,将它拥有
它在我心里是圣洁的花瓣儿,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
太阳渐渐西行,我们抛洒着一路走过的点点滴滴,风说,那是雨。
我说,不,那是潮湿的精灵,水的精魂。
暖暖的天国的雨,密密的斜织着,像散落的水帘。
干燥的世界,在滴滴答答敲打声中变得潮湿起来。
叶子变得更绿,空气变得更明,人们的心情也开始朗润起来。
撑一把小伞在,任雨水敲打经年的心事,化成地上深深浅浅的水洼。
远处的青山氤氲在缭绕的烟波里,让人不禁想起那如诗、如画、如歌、宛如仙境般的世外桃源。
烟雾弥漫的江上早已不见漂泊的渔船,而我的思绪还仍沉浸在那“青箬笠,绿蓑衣,”的情境里,不愿走出。
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
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
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
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的宁和。
独处月下,平和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
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 。
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
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
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那暖暖的雨涤荡着多少历史的尘埃,只是我无法还原,无法清晰可见的去描摹古人的悲欢离愁。
于我只能撑一把小伞,在前人走过的路上踱步,用青涩的思想去体味一段段幽远的故事,然后化作泥土,隐匿芬芳。
雨水淅淅沥沥的落下,在小径的缝隙中溜走,宛如一个少女在幽咽中隐藏一段伤心的往事。
透过雨帘看那灰蒙蒙的天空,风尘中又有多少故事不为人知呢
而我看到到仍只是一场雨,一条小路,一条孤独的江,还有我,撑一把小伞,在风雨中形单影支的伫立着。
那雨是潮湿的精灵,水的精魂。
只是它让多少动人的故事都化作了泥土,连芬芳都在泥土中隐匿着。
那散发到空气中的清香,或许是故事的寄托,或许是我可怜的遐想。
我的泪水附和着雨水落下,分不清哪是雨,那是泪,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水的精魂。
生命,是一场漫长的棋局。
这盘棋没有猎猎西风,没有四起狼烟,只有在取舍和进退中抉择。
只有像棋中的小卒那样,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沿着沟沟坎坎的人生之路,艰难而执着的求索,前进,才会谱写人生最壮丽的强者之歌。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
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缕月,俱往矣
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
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独特的优秀.善于宽容别人的缺点,善于更多地欣赏别人出色之处,不仅体现为开阔的胸襟,还体现为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
而能够越早地发现自己最出色地地方,越能充分发挥自己地潜能,越能够拥抱成功。
夜,托出一丝微凉,风,轻嗅着窗前的茉莉,淡雅的馨香,汇成一丝温柔,醉了繁星无眠的夜晚。
恰此时,我聆听到了一曲。
古典轻柔的乐曲缓缓而来,像是一位失散已久的故友,跋涉千山万水寻我千百回,嫣然回首时,遇我在茉莉飘香的时刻。
欣喜之中,我把心之锁弃于杨柳堆烟处,敞开心门迎接一首天籁之音。
二胡与古筝的完美结合,一个清脆悦耳,让人想起大珠小珠落玉盘,一个悠扬忧郁,让人忍不住哀怨点点。
阖上眼眸,任思绪飘成庄生的蝴蝶,烙上的美丽,在蓝田日暖的广阔中,飞,飞去一点凝烟的境界。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民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的时侯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侯,还是一片荒野,的新建筑巍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甸从热闹的杭州移居于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
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橼缝中却仍有透入,,我刮的厉害的时侯,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恕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是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深夜。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侯,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已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衣袂在肆意的享受中变得零乱,像收拾不起的心情。
将清愁抛洒,在风中飘起落下,凝聚成一张洁白的纸,呼唤童稚的回声,留下轻重的折痕,幻化成一只纸飞机,在风做道路的时光隧道中飞啊飞。
空中划过的弯曲的弧线,是笑容、哭泣还有未做完的梦。
当纸飞机一圈圈地滑行时,思绪也在一个个延续曾经的温度中畅游。
飞机在缓缓的落下时,记忆便在波光中被揉碎了,而藏在风里心愿还在做着余音袅袅的怅惘。
六月的微风拂过,打落记忆中沦落的清涩,身心清爽,从指尖沁到心底。
僵直的身体在伫立中随着风的姿势摇曳。
叶子轻轻的舞动,沙沙的声音让人迷醉着和煦的感动,感动在大音稀声的韵律里。
我轻轻的脱落身上的汗渍,寻觅着曾经少年的心事,将自己清晰的送到模糊的记忆中去。
风是一只来自云端的船,满载着童年的憧憬,变幻着在水一方的心事。
于是款步来到有水的地方,映着风走过的倒影,只是无法捕捉,任一缕缕惆怅在烟雾中消逝。
风拂着水面漾起的涟漪,在纯净的视线里伸展。
波光中舞动的轻柔曼妙,在阵阵潮湿的空气里沉醉、翻转。
现在白马湖到外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在太阳好的时侯,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那里就把椅凳移到那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侯,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江,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我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朵云,流光溢彩,来去自如。
风是我的伴侣,和我一起在天空的海洋里肆意的游,我们学那虔诚的夸父,与太阳赛跑。
风告诉我,我们留下了一段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故事。
我告诉风,还不快跑,天堂里的夸父企盼着我们凯旋的身影。
风开始猛烈,我的奔跑也开始激烈,忘了时间,忘了空间。
太阳将我的皮肤晒的乌黑,我向风笑笑,没什么,这是健康色。
在奔跑中,我听到了夸父呐喊助威的声音,我看到了太阳赞赏的笑容。
风说,奔跑是一种力量,我们忘了为什么追逐。
我说,有时候追逐并不需要理由,因为那是一种虔诚的信仰。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下雪原是我怕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我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是有着地理上的原因的,那里环湖原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仅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点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古筝声声,一如寒了一冬的水,于春暖风清的季节,荡开了一腔柔美,一层层,一波波,泛绿萌潮。
遥想,,是箫声换做古筝曲,轻轻的讲述前朝遗憾的梦,一讲便是千年,尘世的风霜摇落了南国红豆,冰敷了天涯海内,为何,一点凝烟的乐曲绕做不散的音,响遍我心的每一个角落。
古筝绕耳,是碧水的潺潺而流,每一个音符都如垂首而立的侍女,梨花如雪的容颜凋落在宫墙青柳处。
古筝如水,载起多少人生的梦,飘起在红尘深处,多少年华,似水静流,如花美眷已是匆匆谢了花红。
古筝丝丝,与冥想的意境里,盘成连绵群山,每一座峰,每一处捱,都牵扯着古老的传说。
传说里,会有一位仙风道骨的隐士么
终日远离喧嚣,念着云卷云舒,君子慎于独的古训,溶入自然,看淡人生。
这古筝曲堆成的山里,留下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车辙,深深浅浅的痕迹里,写着“知止而定,定而能静,静而能安,安而能虑,虑而能得的千古箴言。
二胡幽怨,在我听来,总是有着沁入骨子的寒冷,总是血泪般控诉什么。
与这首乐里,二胡的韵律柔成烟,飞扬舒缓,飘逸如一条玉带,深情萦绕着古筝铺成的山,想象着,云烟弥漫中,山峰若隐若现,时而露一隅,时而全部隐匿,而那烟,就轻轻的围绕,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是那条名誉天下的白堤,由一座山延伸而出,烟就随了堤岸一路征尘飘来,不舍不弃,相偎相依,就有了西湖春晓的倾国倾城。
二胡阵阵,缠绵低徊,如泣如诉,是一缕缕烟,碧水生成的烟,环绕笼罩着古筝流成的水,不愿散去,不肯飘开,依着水,呢喃着的苍凉。
一点点的凝聚,一丝丝的缠绕,终于筑成那座断桥。
断桥该是布满残雪
不,烟的柔情溶化了雪,流进水漫金山的法术中,见证千年等一回的誓言。
二胡音律如烟,绕着山,环着水,山水相依,青烟曼舞,紫雾蒙蒙,此是人间仙境,畅游期间,饮一壶老酒,挂一把青剑在腰间,乘一叶扁舟,随水漂流,碧水之上,苍穹之下,风满衣袖,意满胸膛,何等惬意,如若真遂意,夫复又何求
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
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
这月光山色太美了
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
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的想起来。
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
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
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
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灵感也得到过月光的滋润和浇灌
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么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
古筝叮咚,一声声,宛如晨钟暮鼓敲响了人间几度迷梦,唤起几多最真的记忆,是前尘里,吹起蒹葭的长风,掠过我稍有迷茫的心田,把一份难觅的清幽变成一粒种子,植入我的心田,我自当虔诚拜谒,让它繁茂成参天大树。
二胡悠扬,一阵阵,宛如一把千年的拂尘,飘散着仙风清骨,拂去我心头的污垢,那些悲喜,就生成一颗流星,闪过一道痕迹,落向茫茫宇宙。
回首天涯旧梦远,只听凝烟一点淡泣尘。
夜色如水,乐声如水,淋湿了我微薄的衣袖,是乐撩人,亦或是人惹乐
描写桂花的排比句
那是十月金色的海洋,那是十月浓郁的芳香,那是十月香甜的蜜酿,在枝头朵朵绽放,映着骄阳,是诗人笔下的精灵,是月宫传说的篇章。
自己写的,请采纳
作文秋天的怀念260字
秋天的怀念作文200字我们学校中间有一个小花园,到了秋天,花园可美了
小花园中间有一个小亭子,小亭子的上面有一个葡萄架,葡萄树上有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
亭子旁边有几棵雪松,它们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还有一些桂花树。
秋天到了,桂花树开出了金黄色的小花,秋风轻轻一吹,就会送出一阵阵迷人的香味……上课时,我们坐在教室里都能闻到那甜甜的味道呢。
地上绿绿的小草好像铺上了绿地毯似的,各种各样的野花开了,好像在绿地毯上绣上了花儿呢
秋天的校园真美啊
我爱秋天,我更爱秋天的小花园
农村坟地种什么树最好
1、《溶雪的时刻》席慕蓉当她沉睡时他正走在溶雪的小镇上渴念着旧日的星群并且在冰块互相撞击的河流前轻声地呼唤着她的名字而在南国的夜里一切是如常的沉寂除了几瓣疲倦的花瓣因风落在她的窗前2、《雪歌》将记忆洗的发白发亮却无论如何清不去深入骨髓的印记雪的怅惘亦如花般一夜消瘦无数美丽的诱-惑随寒香摇曳散落眉宇听得懂雪的歌唱么六瓣的凄婉寒冰中的跳跃一切的一切似乎只在特定的瞬息为你感动3、《我爱你塞北的雪》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了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儿啊…我爱你啊…塞北的雪塞北的雪4、《雪的诗》飘落在冬天里那些雪白的小精灵是雪吗
我看着那深深地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是那个追梦人在如此清早在这里起舞
挂在树梢的还是那样的晶莹,还有些调皮的羽毛凌乱地舞着,整个世界仿佛都静了下来,偶尔响起是也是自己的足音。
捧起那雪白的雪,想捧起整个冬天,放在自己的心里,永远都留在心里。
拔开自己的凌乱的心扉,放进一片纯净和雪白,或许会收获一份快乐和宁静。
5、《五月的雪》在五月的断层,光阴缓行时光逆转成白皑的雪铺天盖地。
皱褶银装素裹纯白如天使的羽翼。
亲吻阿波罗的风,暧昧轻抚乡村的每寸肌肤湖面泛出鳞波,跃动闪现月牙的洁白鸢尾花渐次爬上土坡眺望远方茫茫白皑似曾相识温柔,静谧百灵欢唱传奇传奇里流传的旋律诗歌未曾拓印的章节在晨光里构筑四季冰雪封存白梨花开,白梨花落流光的珍珠俨然脉情的双眼走过的路面,承载风霜登过的高原,浸满雪月那些灵活的故事融入雪打琴键的声响里旷世,优雅流年未亡,五月已尽时间遗落的白纱已被星月染透天光散尽传来延续的讯息目视远方,良久低诉传奇里流传的传奇6、《看雪(诗三首)》(一)富士山的积雪即将融化,是着地中海吹来的炽热暖风,伴随着油轮的汽笛声,安靠在马六甲海峡。
点一支雪茄,饮一杯摩卡,岛屿就会掀开面纱。
是昨晚,拾起的那一支飘落樱花,冰雪如同绅士的白马。
那对恋人,约同圣经中的亚当夏娃,呆望着小表中镶金的桑塔露琪亚。
怀表不会解答,只看着海燕冲向鱼虾。
“不是说好的,一起要去看雪吗
”(二)月光好似安徒生的童话,嘴唇经不住B52的轰炸。
心中虽似维也纳,叹息却代表牵挂。
叹息不用解答,只看火山就要喷发。
见到了绰约动人的XX,将那束樱花还她,轻抚她的脸颊。
(三)与贤妻邀陆羽品茶,访无极追寻宓花,一路芬芳轻拾绣花手帕。
轻罗漫舞在桃林,吟诗弄月于竹筏,跟我一起到那里去看雪,好吗
7、《北京的雪》是绷紧的弦弹出的飞絮,不经意地一点点、一瓣瓣、一簇簇。
北京的雪。
刻意漫天飞舞的苍白,无法填满这深不可测的天空我忐忑,用力地张开臂膀。
想紧紧搂抱这圣洁的灵魂。
北京的雪。
彷徨挂在树梢高处莫名的悲凉,独享,这里被遗忘的宁静痴心妄想地,我手掌狠狠地握一把,哪怕是一点、一滴,已经是透心的凉。
北京的雪。
匆忙当它落下来,欲望的脚印残踏过,是如此的灰暗、黑亮不能放弃,已经数千年解不了的渴望,毫不犹豫,我把恒古的冰锋揉在脸上。
北京的雪,寒闪它不可能会,象南方的雨一样,下完之后就出现彩虹8、《雪》美丽的雪花啊真的是你么晶莹璀璨圣洁悠然地飘落醉心的美尽在心里在梦里了接一瓣在掌中你默默无语顷刻又化作冰凉的雨滴如眼角的清泪是温暖是感激还是历尽艰辛之后的欣喜我曾穿过北风找寻你我曾越过夜色思念你崎岖的山路啊情作拐杖茫茫的秋水啊心是舟楫无缘的你我总是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也曾伤感过你的冷漠也曾无奈地把心事折叠闭上眼让孤独的灵魂随风漂泊你还是来了在冬的尾声里在等待的绝望中你不期然的一个转身梨花般地漫天飞舞又似一只只洁白的粉蝶在空中穿梭是为了驱赶腊梅花的寂寞还是赶赴一场春天之约有你的世界就有了童话般的银装素裹我捧你在手藏你在心再让我附在你的耳边悄悄问一句你可不可以做我童话的主角一辈子好么9、《落雪》雪,纷纷扬扬染白了那一季的寒冷玻璃上,印着你指间的温度落雪,似天的流年那些如落雪般的记忆永远是那样的如光年般计算的遥远落雪天看着你昔日的笑颜和个孩子般天真落雪天我依旧独自徘徊抚琴低吟衣服上夹杂着的雪花作为冬天的留念我妄想留住哪怕一丝丝影子眼眸里流淌着的是那雪落无声夜睡了雪却依旧醒着有谁懂落雪的伤悲10、《初雪》昨夜,我作梦了梦见漫天飞雪的你抓不牢,握不住从我的指缝消失逃逸今夜,我等待着瑞雪霏霏的你依然来临带来春的消息可我为什么为什么依然不敢碰你为什么心依然那么的空寂11、《怀念飘雪的日子》沉默的姿态不变就有雪落的声音传来淡淡的拂在额头微微有些凉意了那些无痕的忧伤与欢乐啊渐渐在清晰里洁白温馨可以变换着各种面孔在怀念中可以笑可以流泪也可以飞了思念是长了翅膀的鸟儿梦里去了很远只为找到一个身影怀念的时光里走的倦了让我忧伤但日子却是新的陌生的不知从什么地方来12、《雪》雪是不是你与冬天有着承诺就在这个季节你飘飘洒落释放着你的纯洁改变我眼里的世界当你放飞了自己是被温暖融化还是化泪离别当没有了你的身躯谁又知道你已滋润了大地的干渴波涛里有你澎湃的炽热人间还会有你飘落的执着只是你在等待约定的季节13、《雪,思,恋》这雪来得悄然只将小城淡淡装点我在这飘渺的雪夜漫步我爱这情、这景这是寂辽的深夜无人、无风、无尘有的只是黯然的我再苍茫中黯然的销魂也许只有这样的夜晚我才会这样的想起你你是谁,我吗
我迷失在雪中这世界太过浮华我因而变成了你将泪水吞进肚中原本脆弱的心镀上坚定太多本不该年轻的拥有添了太多本不该的忧愁在这超脱的雪夜我沉思、忏悔、沉思、忏悔现实中我在遮掩什么是对知音的思念对姐妹的回思还是对天使的爱恋对、都对,是、都是有、还有……可为什么、为什么、那时的我要回避那时的我,还是我吗
我不知道,不知道让我想想,好吗人总该有些面子不、是这个世界总该有些虚伪吧雪夜寂辽无人无风无尘迷失迷离迷惘我在这雪夜走着思着恋着……14、《雪花》我还来不及将你拾起轻轻放进书页里你已经默默地凋零埋葬在潮湿的泥土里久违了那冬日的阳光将温暖撒了一地可我如何舍得致你一声感激俯下身想要拾起最后一朵晶莹抔起的却是一缕莫名的思绪在温和的阳光里随那雪花逝去那样的恬静15、《迟来的雪》迟了你差点就辜负了一双双等待的眼睛痴迷,等待梦中的鹅毛和绒棉酣睡,瑟缩值得怜悯的草儿你来了,在夜里无声无息的惊喜白色的尘土不是晶莹的六瓣花松树,却也有了披风一个捂地严严实实的小女孩双手在地上揉搓明天,就是新年来得不晚
古代人的字号是怎么定的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
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
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
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
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
如: 屈平,字原。
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
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张衡,字平子。
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
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
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
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
轲、舆都是车。
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
如: 梁鸿,字伯鸾。
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
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宇渔仲。
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
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
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 曾点,字皙。
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宇元晦。
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
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
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
如: 徐干,字伟长。
《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
”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曹操,字孟德。
《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赵云,字子龙。
《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
”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陆羽,字鸿渐。
《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
《礼记》日:“诚则明矣。
”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
《尚书》说:“谦受益。
”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
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
如: 李白,字太白。
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
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
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
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雷简夫,字太简。
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
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
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这里暂时不说,下边再详细介绍。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
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
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
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
如: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
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
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
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
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
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名和字,而且还要记住他们的号。
1.号的来历 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
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别号。
东晋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
如明朝画家陈洪缓有“老莲”、“老迟”、“悔迟”、“云门僧”等四个号。
延至近代,用号风气一直不衰,如苏玄瑛号“曼殊”;齐磺号“白石”;何香凝号“双清楼主”。
现代以来文人的号逐渐被笔名所代替。
2.“号”是怎样形成的 “号” 的形成有两种情况: ①是使用者本人起的。
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
正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别号,但仔细分析,深人考察,仍可归纳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A,鲜明的时代印记,如: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
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元代崇尚道教,则文人以“道人”为号者尤其多。
像冯子振号“怪怪道人”;乔吉号“惺惺道人”;任仁发号‘明山道人”;吴镇号“梅花道人”;赵孟頫号“雪松道人”。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宰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国家苦难,民族危机。
反对侵略,爱国图强成了当时的主旋律,所以不少人就按这个调子给自己起号。
像谭嗣同号“北飞”;黄少配号“黄帝嫡裔”;陈天华号“思黄”;秋谨号“竞雄”等。
B,强烈的抒情色彩,如: 宋人郑思肖,宋亡后隐居苏州,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词人辛弃疾,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奖励耕战,晚年退居农村,“更从老农以学稼”,自号“稼轩”;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以抒发对他们的蔑视;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来取号,表达了典型的文人情趣;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
“六如”,按他自己的说法即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正好是失意文人消极情绪的抒发;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曾以“正心诚意”勉励过他,光宗皇帝又亲书“诚斋”二字赐之。
这样“诚斋”不但表现了他在学习上的“正心诚意”,而且还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真心诚意”。
C,深刻的寓意 明朝末年画家朱耷,在明亡时取号“八大山人”。
“八大”二字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寄托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
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自号“朱衣道人”。
明亡后,衣朱衣,居土穴中,清廷几次请他赴京应博学鸿词科试,都被他拒绝,坚决不与满清合作。
“朱衣”表面看是红色的,实际上是明朝的象征,因为明朝皇帝姓朱,红是明的意思,寄寓着对明朝的深厚感情。
南宋诗人戴复古,自号“石屏山人”,也寓含着一种精神。
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来。
《感遇》诗云:“人将作金坞,吾以石为屏。
”“石”与“金”同样坚硬;“石”虽比不上“金”身价昂贵,但却素朴、古拙、气象峰峰,这正是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
北宋诗人张咏自号“乖崖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
”可见,“乖崖子”这个号寄寓着他的性格、志向、品操。
D,特定名词的运用 古人起别号多用一些特定名词。
称“先生”的,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甫里先生”(陆龟蒙),“东莱先生”(吕祖谦),“龙川先生”(陈亮),“兰谷先生”(白朴);称“公” 的,如“石公”(袁宏道),“眉公”(陆继仆),“任公”(梁启超),“剑公’(高旭);称“子”的,如“幽忧子”(卢照邻),“知非子”(司空图),“归来子”(晁补之),“鹿非子”(黄景仁);称“老人”的,如“少陵野老”(杜甫),‘老泉”(苏询),“千岩老人”(肖德藻),“黄华老人’(王庭筠),“西岩老人”(张之翰),“随园老人”(袁枚),“颖滨遗老”(苏辙),“滹南遗老”(王若虚);称“翁”的,如“桑萱翁”(陆羽),“醉翁”(欧阳修),“涪翁”(黄庭坚),“放翁”(陆游),“笠翁”(李渔);称“叟”的,如:“正斋叟”(关汉卿),“清痴叟”(陆采),“蝯叟”(何绍基),“蒙叟”(钱谦益);称“外史”的,如:“海岳外史”(米芾),“会稽外史”’(王冕),“仇他外史”(梁辰鱼);称“山人”的,如:“九华山人”(杜荀鹤),“少室山人”(胡应麟),“射阳山人”(吴承恩);称“散人”的,如“湖海散人”(罗贯中),“顾曲散人”(冯梦龙),“清都散人”(赵南星);称“渔和樵”的,如:“沂东渔父”(康海),“藕荡渔人”(严绳孙),“湖北桃花渔”(高濂),“雁宕山樵”(陈忱虎),“百子山樵”(阮大铖),“天目山樵”(张文虎)。
②是他人所起得到公认的。
这种“号”叫“外号”、“绰号”或“混号”、“浑号”。
它有极强的表义性,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各类人物的记忆,是名、字、号以外的一种补充,而且往往是人物面貌性格特征的一种写照或折光。
《水淋传》一百单八将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
黑旋风李逢、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霹雳火秦明、插翅虎雷横、拼命三郎石秀、浪里白条张顺等绰号,形象而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
许多“外号”、“绰号”是在实际生活中相互戏滤开玩笑时起的,因而多含有讽刺讥笑的贬义,如春秋时秦国人们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这是因为他沦落楚国后,又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黑公羊)皮赎回秦国做了大夫的;唐高宗时人称李义府“笑中刀”,又号“人猫”。
是因为他做宰相时表现得外柔内奸;在宋朝人们给王珪的外号叫“三旨宰相”,是因为他任宰相十多年中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
也有些外号并不含有贬义,如宋朝时人们因为宋祁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便称他为“红杏尚书”;唐代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乎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大诗人李白才气横谥,下笔成章,人们便称他为“李谪仙”。
在现代也有这种情况,诗人李季给冰心起绰号“余太君”,反映了这位文坛老祖母的崇高威望。
这种“绰号”雅而不俗。
人际交往中,除了称名、字、号以外,还要称“官爵”、称“地望”。
古人认为这是最能表示尊敬的。
如称“官爵”: 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王维) 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屈原) 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 高常侍(高适)张祠部(张继) 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 如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 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 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 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 韦苏州(韦应物)刘随州(刘长卿) 这样一来,“官爵”和“地望”又成了名、字、号以外的又一别称。
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