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朱孑治家格言颜体书法作品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出自“朱子家训”本篇作者是谁

郑愔(

- 710)唐诗人。

字文靖,河北沧县人。

十七岁举进士。

武地,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

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

”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

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

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脏贬为江州司马。

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败邙,被诛。

《宋秘书省续四库书目》鞒录有诗一郑,《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九首,编一卷,其中以《塞外》三首较好。

事迹散见于《旧唐书》卷七《中宗纪》、《卷五十一《韦庶人传》、卷八十六《庶人重福传》及《唐诗纪事》卷十一。

冯道(882-954)五代大臣。

字可道,自号长乐老。

河北沧县景城人。

后唐时,历任集贤殿弘文馆大学士、司空等职。

后晋灭唐,归晋,任司徒、中书令。

契丹灭后晋,又附契丹,任太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

他一四朝十君,一生三入中书,居相位二十余年,亡国丧君,未尝在意。

长兴三年(932),在他倡议下,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内校定《九经》文字,镂版印行,是为官府记得印书籍之始。

后世称为“五代蓝本”。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弈道人。

又因其北京虎坊桥寓所有一巨大太湖石,故又称孤石老人。

清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

其高祖纪坤,字厚斋,系明末人。

能文,著有《花王阁剩稿》。

其父纪容舒,字迟叟,清康熙五十二年思科进士,曾供职刑部和户部,做过云南姚安知府,和故称姚安公。

鞒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

容舒凡三娶,原配安太夫人生卓(字晴湖)继朽张太夫人无出,又继配张太夫人之妹生前不见古人逝于清仁宗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日,终年八十二岁。

死后葬于崔尔庄南,北村。

其妻马夫人,共有四子三女:长子汝佶。

乾隆乙酉举人,早逝,有《半舫诗钞》留世;次子汝传,曾任九江府通判和江宁府同知;三子汝似,曾任广东县丞;四子汝亿。

长女嫁两淮盐运使卢见曾(雅雨)之孙卢荫文(举人);次女嫁内阁中书,军机章京袁煦;三女许婚戈源之子,年十岁未嫁而死。

另有一孙十一人,其孙纪树馨,荫生,官弄部云南司郎中,宜昌府知府。

晓岚二十四岁时,考中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三十一岁中进士。

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勤奋好学。

博古通今。

正如自谓的“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骋。

”他襟怀夷旷,机智诙谐,常常出语惊人,妙趣横生,盛名当世。

很得清高宗乾隆皇帝的赏识。

他终身功名事业,充满艰难曲折,在居官五十多载中,曾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公试同考官视学福建,主持闽省院试。

又迁任侍读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直至协办大学士,加入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

乾隆三十七年开四库全书馆,纪晓岚受命为总纂官。

此项工作先后历时十九年,终于总纂完成了巨著《四库全书》。

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七万九千九百三十七卷,抄写七部,藏于文渊、文溯、文源、文津、文汇、文宗、文澜七阁。

此书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总纂该书过程中,他还用了八年时间,为该书所括的一万余部书籍,精心撰写了二百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被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孙犁赞为“这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学术著。

”除此这外还撰写了《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上十六卷文章,十十六卷诗赋)、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

他还参与编选、评点其它一些书籍,也参与了另外一些官书的纂修。

总之,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

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道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

吴珍,(生于光绪年间,卒年不详)书法家。

字希彬、号恰庵。

沧州市缸市街人。

他妯生在书香门弟,少年上私塾,酪爱书法,并得其父指导,大见长进。

青年时先后在“德利恒货栈”,“文德袷货栈”任帐房先生。

吴珍先后临过颜体,隶书,魏碑字等字体,几十年练习书法,功力颇深。

他常给别人写牌匾、对联、中堂等,成为沧州一代书法名流。

贾墨桥(生于咸丰年间,卒年不祥)书法家。

沧州市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弟,上过私塾,当过教书先生,从小练习书法,先后临过王羲之、赵梦 等人的字贴。

后又写篆书、隶书。

经过多年苦练,贾墨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字是篆隶结合,风流而苍劲,成为沧州有名的书法家。

李奉璋(1850-1934)字子峨。

书法家。

沧州市马厂街人。

一生酷爱书法,书工六朝楷书。

不惑这年任河北柏乡县教谕官,后还乡为民。

在家养鱼养花书写对联、条山、常年不断。

晚年书写字体兼有魏碑风,求字者络驿不绝。

沧州城乡及外匀有其墨迹。

马玉林(1856-1943),艺名“活要命”,沧县张官屯乡舍女寺人。

工哈哈腔彩旦,并兼演所有行当。

马玉林原籍官厅乡北枣林村,20岁左右学会唱哈哈腔,开始了他的梨生涯。

后来全家移居山呼庄,此时他试演的彩旦已很娴熟,因彩旦让观众捧腹不迭,故有“活活笑死人”简言为“活要命”之称。

马玉林晚年(70岁左右)多工丑旦。

1943年冬马玉林廖别梨园。

他为哈哈腔剧种的流传和发展讴心沥血,至今为人传诵缅怀。

刘连升(1860-1926)艺名“飞来凤”,清咸丰九年出生在青县小牛庄的一个农民家庭里。

家境贫寒自幼讨饭,由于他天资聪颖,学会许多民歌。

每到一处先唱后耍。

主岁那年要饭到了涿县白塔村,该村“双顺和科班”老师丰盛眼识才,发现连升是唱戏的材料又仪表出众,免费收徒。

飞艺四年,二十岁那年进京演出。

被选进宫内为慈禧太后唱戏。

刘连升为人正派,不肯越规行为。

险遭毒害,得同乡大太监安德海(小安子)恩典,放出宫门。

这里边中升来到天津,身无分文,进了戏园子。

恰值该戏班《蝴蝶杯》戏报贴出,然小生因醉酒不能登台演出。

刘连升自荐替演。

因以轰动津城。

班主高薪挽留,问其姓名,刘连升自荐替演。

因此轰动津城。

班主高薪挽留,问其姓名,刘连升因惧祸匿实未露。

班主觉得飞来一只凤凰,翌日戏报便登出主演--飞来凤。

由此而得艺名。

因京津颇近,唱了三天戏,离津赴东北乡村插班唱戏。

流浪了二十一年,四十一岁(1901)年回到老家河北省青县小牛庄举办飞来凤科班,培养了大批河北梆子演员,为振兴河北梆子剧种立下了功劳。

他的徒弟王春林、史金亭、王俊秋、韩俊卿、金宝环、高玉柱、灵芝仙、王玉庆的师付。

1926年病故于老家小牛庄村,终年66岁。

姜苹(1865-1952)字韵笙。

书法家。

沧州市人,曾任牛市街学校校长。

自幼喜欢读书写字,书工楷隶。

为节省纸墨,他用胶泥水在玻璃上,厚纸上写字,泥干后抖掉洗净再写。

就这样年复一年,练就一笔好字。

成为沧州的书法家之一。

他写的“治家格言”早已石印成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书法资料。

于世海(1868-1939),乳名于桂,艺名“青菊花”。

沧县于庄子人,著名河北梆子老艺人。

他从艺三十多年,演出的戏目不下百出,代表剧目有《余唐关》《樊梨花》《穆桂英》《烈女传》《双官诰》《汾河湾》《对银杯》《走雪山》《南天门》等。

1919年秋,应邀云彭店工。

他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两年多先后教了《黑风洞》《打鱼街》《牧羊圈》《女起解》《赤桑镇》等十余出戏。

他的一生是为戏曲艺术奋斗的一生,为河北梆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朱佩兰,书法家,生于光绪年间,府年不详。

沧县黑徐家村人,他出身贫苦,小时在沧县小垛庄私塾里旁听。

青年时,因家境 贫困,到东北谋生。

他酷爱书法 ,在营口任要职时,不理政事,一心练习书法。

后来回家乡务农。

仍坚持写字。

他先后临过多种字体,以颜体见长。

经多年练习,形成了骨肉丰满,苍劲有力的笔法。

徐海云(1898-1971)河北梆子演员。

河北南皮人。

1937年加入沧州市场剧团,1947年转入建新剧团,1949年调沧州启明剧社。

他应工净兼老生,唱、念、做、打颇见功力。

他的嗓音坚实浑厚,行腔挺拔,人物特点,性格突出,为后来的花脸开辟了新路。

他善于表演,着意人物刻画。

代表剧目有《过霸州》、《凤鸣关》、《守玉关》、《夜审姚达》等。

1954年河北省戏曲汇演,他饰《秦香莲》中的包拯,获演员三等奖。

1958年调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1961年调沧州戏校任教。

马少山(1893-1978)京剧小生演员,戏曲教师。

早年跟班学艺,曾与姜妙香、杜福隆切磋技艺。

其夫人金少梅是民国初年上海红极一时的旦角演员,不幸过早离世,马少山由此辍演而致力于授艺活动。

曾给京剧演员童芷龄传授《馒头庵》。

1942年前在天津市天会景“稽古社”任教。

后应“移风国剧社”聘请来沧州。

为该社培养了不少演员并排演了大量传统戏和一些自编剧目。

1951年担任沧州市人民剧院第一任院长,1958年任沧县专区艺术学校教导主任,兼京剧科教师。

马少山后半生在沧州,为沧州地区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

为京剧艺术在沧州传播作出了贡献。

冯金秀(1896-1982)曲艺演员。

河北省辛集吴庄人。

她九岁拜师学艺说西河大鼓,跟师傅走南闯北十年。

艺术上得到了师傅的真传。

出师后艺游天津、北京等诸大城市,婚后驻足杨柳青,后来移居天津。

因故,只身来沧,于城隍庙土地祠辟设说书场,经多年苦心经营,成为沧州颇有影响的第一个女说书人。

冯金秀出师后艺游北京、天津等诸大城市,主说《隋唐》《呼家将》、《杨家将》、《南北宋》、《春秋列国》、《前后齐国》、《三下南唐》等全本大书、节选、片段及一些应时小段。

孙楷弟(1898-

)古典文学研究家、戏曲理论家、教授。

河北沧州王寺村人。

1928年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1929-1941年先后任北平师范大学助教,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辑,国立北平图书馆编辑,写经组组长。

1945年至1952年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53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任研究员。

他的主要菱有:《韩非子校正》(附庄子举证南子校正1927年,北京图书馆月刊)。

《刘子新论校释(1930年,西苑丛书本),《述也是园旧藏古今杂剧》(1940年12月,北京图书馆季刊;1953年11月,上海杂志公司出版社印本改名《也是园古今杂剧考》。

首篇收入年表),《中国通谷小说书目》(1933年,北平图书馆与中国在辞典编纂处合印;1956年,作家出版社),《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提要六卷》(附大科书馆所见小说书目提要一卷。

1932年,北京图书馆与《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合印;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沧州集》六卷(1965年,中华书局)、《小说旁证》七卷(1935年,北平图书馆月刊)、《元典家考略》(1953年,上海杂志出版公司;1958年《文学研究》第二期)、《镜春园笔记》(一部分曾在1963年《光明日报 文学遗产》发表)、《水浒传人物考》(载1964年《文学研究集刊》第一册)。

梁世诚(1899-1966),号去峰,艺名梁达子。

1899年生于交河县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困,幼年逃荒到天津十岁拜当时著名艺人元元红(艺名)为师学习河北梆子,工老生。

学成后曾与著名演员金钢钻(艺名)搭班组成剧团在京津一带演出。

抗日战争时他曾深入农村演出,并到过解放区。

在解放战争时剧团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演出。

沧州解放初期,梁达子来沧加入了沧州实验剧团。

沧州艺校成立时他到艺校任教,为培养艺术人才而忘我地工作。

他一生的艺术实践,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他关于表演,注重刻划人物。

他的代表剧目有:《云罗山》、《打金枝》等。

1966年3月,梁达子病逝于沧州市。

韩茂春(1899-1976)沧县郭村人。

著名河北梆子琴师,其父韩福贵涉步梨园,工青衣行当,因行二,人称“韩二大青衣”在津沧一带很有名气。

茂春八风头父亲组织的戏班里跟班学艺,十六岁出科去天津搭班操琴,至1916年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琴师,他擅操板胡,对京胡、唢呐等管弦乐吕也较精通,他善用长弓(比一般的长1/3左右),指法巧妙,弓法娴熟,板稳眼准,音亮且柔,滑而刚。

伴奏时和演员配合默契,托唱、嗓恰到好处。

他先后给金钢钻、小香水、韩俊卿、银达子、李春庭等著名河北梆子演员伴奏。

从1916到1936年二十年间他到过奉天(现沈阳市),长春、北京、天津、南京、太原,等大城市和江西、山东、河北的县城演出。

他们的戏班所到之处对琴师韩茂春更是有口皆碑。

韩茂春性情刚烈,为人正直,孜孜追求艺术,不计较个人得失颇为后人称道。

筱翠云,女(1903-1962)。

原名耿慧玲,艺名金飘香。

河北省交河县人。

七岁时逃难到天津,拜李岭荀为师学习青衣。

九岁登台,曾和李华周(艺名十三红)同台演出《南天门》,十七岁和魏连生(元元红)同台演出《血手印》、《三疑计》、《南天门》。

她早期艺术活动深受“元派”艺术影响。

元故后,她改工须生,集元派唱腔之大成,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特色。

她的嗓音似哑非哑,哑中透亮,行腔委婉跌宕,气口舒适,喷 字有力,音韵洒脱,字正腔园。

她做功细腻,以演袍带戏见长。

早期活动于天津、北京、济南、营口、威海、大连等地。

筱翠云1953年加入沧州实验剧团。

1954年参加省戏曲汇演,饰《打金枝》剧中的唐王,获荣誉奖。

1958年调天津梆子剧院。

1961年调回沧州戏校任教。

张治友(1903-1980)艺名“瞎友”,沧县黄递铺乡北张村人,吹歌老艺人。

他十五岁丧父,与其母苦度日月,发奋学习吹歌,1918年先拜李化春为师,十七岁时又拜路天霞为师。

出师后,先云南皮县店子竹振海窝棚领班,共十二年之久,经过多年锻炼,张治友已成为沧州一带的吹歌高手,被同行们公认与路天霞名,人称张治友、谭宝山、路天霞为“瞎友、谭肥、路葫芦”是吹歌三大家。

张治友的演奏特点简方言之为:“刚柔并进”中波涛汹涌,柔似和风戏柳,可谓沧州一代吹歌巨匠。

刘仁和(1906-1989)陈缺屯乡刘世印屯村人。

其父人称刘四爷,家有良田一顷多。

好戏。

于是集得女孩数人自训练戏班,仁和随学。

后常到菜芜、博山、济南、绥远、江西等地演出。

仁和艺名艳奎关,工武净角色。

刘缺屯村褚氏女嫁给刘仁和,岳父劲其止艺为农,刘仁和从命,荣誉称号户刘缺屯。

民国二十三年后,他为村里好唱者教了《乌龙院》、《别窖》、《武家坡》、《斩子》、《艳阳楼》等几出戏。

解放后,1950年村里建剧团,县委宣传部长张杰同志为之命名“更生剧团”,七十余人,刘仁和任导演。

他执导了《通天荡》、《忘本》、《金雁桥》、《丧巴丘》、《收关胜》、《铁公鸡》、《珠廉寨》、《甘露寺》、《回荆州》、《捉放曹》、《艳阳楼》等四十多出戏。

1953年应本溪市京剧团聘请任教师至1989年10月病逝,终年83岁。

伦金兰(19-7-1987)。

生于吴桥县南丁庄一个农民家庭,十一岁跟人学杂技。

1918年至1938年,他主要是学杂技或跟人搭班。

到南方各省、到香港、新加坡以及南洋演出。

.938年到1956年他有时与人搭班,有时自立班子,这一时期还是云南方及南洋演出。

解放后,他在吴桥自建马戏团第四分团,1956年建立了沧县马戏团,伦金兰任团长。

伦金兰的绝技是耍“飞钹”。

1960年五一节,毛主席到天津视察,观看了伦金兰的“飞钹”演出。

1961年沧县马戏团与沧州地区杂技团登工,为沧州星火杂技团,伦金兰任团长。

伦金兰为河北杂技团,沧州杂技团培养了人才,为杂技团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因而,他被先为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

冀桂云(1909-

)。

河北省南皮县人,出身于梨园世家 ,幼年随父张占福(张黑)进京学艺,工须生。

1940年加入山东恩城第一班。

1942年与冀宽(承受夫改姓冀)结婚。

1949年调沧州启明剧社。

她京、梆并重,尤以唱功见长,嗓音宏亮,吐字清晰。

除工须生外兼演彩旦、小花脸等角色。

代表剧目有《南北合》、《反徐州》、《空城计》等。

其《斩子》选段曾由河北电台录音播放。

1958年调河北省戏校任教。

李桂云河北梆子女演员。

河北宁晋人。

1910年生。

幼年从杜元庆、张吉祥习艺。

演青衣、花旦。

十一岁登台。

1927年加入奎德社,经常演出《拾万金》、《王春娥》、《柜中缘》等传统剧目及《少奶奶的扇子》、《战地之花》、《一圆钱》、《啼笑姻缘》等文明戏。

1936年在天津北洋戏院与刘又萱、金玉奎、碧玉花合作演出。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止舞台生活十余年解放后重返舞台,与李峰元等演出《万里长城》等剧。

1949年至1951年在沧县专区实验剧团河北梆子分团主演。

1952年任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

表演细腻,唱腔委婉,有“搭调”、“反梆子”等新的创造。

代表作《蝴蝶杯》已摄成影片。

近年来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的工作,张淑敏、李秀芬、刘玉玲、王凤芝等均受其教益。

赵春亭(1912-1984),著名唢呐演奏家。

沧县崔尔庄人。

从小跟伯父和两个哥哥学习吹歌,后成为当地有名的乐手。

1953年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好评。

被留在北京任中央歌舞团独奏演员。

在唢呐艺术方面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曾运用独特的技巧,在《海青歌》中奏出箫音,在《山东大鼓》中奏出三弦音,堪称一绝,1964年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很多唢呐演奏人才。

1984年被评为副教授。

七十三岁时,由中国音协,中国艺委会和中国音乐学院联合举办了《赵春亭唢呐曲音乐会》在音乐界反响颇大。

1984年因病在京逝世。

侯若一,男,汉族(1914-1989),河北饶阳县人,从小喜欢书法、国画。

1940年参加工作,先后作美术编辑、教学书画。

在书法教学当中重视书法理论研究,为师专中文系书法教学编写了一套书法教材,包括《书史》、《书法》、《书论》。

他在练写书法时,先学王、颜字体,后学魏碑《郑文公》。

四十岁后又学郑板桥。

他的书法以王、魏、郑融为一体以行书见长。

1981年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分会,1984年任沧州市书法协会名誉理事长;1987年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河北分会;沧州市老干部书画协会副理事长。

他的书法作品曾在省两次获奖,1986年由省书协选送他的作品去日本展出。

1988年沧州市为他的书画作品在地区展览馆作了侯若一书画展。

董兴龙,杂技演员。

1917年生于吴桥县董庄农民家庭。

十岁时学唱“河北梆子”,后随伯父学杂技。

学戏后自己成立马戏班,以自己家人为主。

这时的马戏班带有季节特点,农忙时回乡种地,农闲时外出演戏。

他们外出大多数霎时间在南方。

抗日时在武汉一带活动较多,解放战争时困在青岛。

青岛解放后董兴龙带班回到家乡吴桥县。

这时吴桥县已解放,杂技艺术有很大发展,成立了许多马戏团体。

董兴龙组建了吴桥杂技第十分团。

1956年董兴龙的杂技团调沧州,以该团为核心建立了“沧州地区杂技团”,董兴龙任团长。

董兴龙善长“古老中幡”这一节目,苏联最高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来我国访问,董兴龙到北京为其演出“古老中幡”。

当时陪观的有叫理、陈毅副总理等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

文化大革命时,董兴龙到回收公司干活。

1987年病逝。

李兰舫(1918-1984),女。

生于天津市武清县黄花店村一个分期的农民家庭。

由于生活所迫,于1921年(三岁)随父逃荒天津,依靠父亲卖青菜和砸核桃为生。

幼小的李兰舫也托盘子到河东戏园子卖西瓜,以帮助父亲维持全家的生活。

因而她也受到了戏曲艺术的熏陶。

李兰舫善工旦角。

代表戏有:《潘金莲》、《珍珠衫》、《桃花庵》、《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秦香莲》等。

1931年至1957年间,李兰舫曾多次去沈阳、锦州、营口、大连、哈尔滨等地演出,颇受欢迎。

十年动乱中,她戴上“反动艺术权威”、“戏霸”的帽子,下放幼儿园当保管员。

1973年重返舞台。

粉碎“四人帮”后,李兰舫更加努力工作,常带病演出。

终因生活坎坷,重病染身,医治无效,1984年9月2日病逝沧州。

终年66岁。

张恩城(1923-1983)曲艺演员。

艺名张起信,绰号“小钢炮”、“活马武”。

沧州市人,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其父张福荣在戏园子内当三行,后在城隍庙土地庙内建起了收馆不久患病逝。

士 岁的张起信跟随继母,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在戏园子,说书馆内卖罗卜卖糖。

由于他长期接触说书艺人,受曲艺艺术的熏陶,爱上了说书这一行。

于是偷偷地向他们学习,久而久之,得到老艺人的真传《包公案》、《东汉》。

到1943年拜沧州木板大鼓艺人王福贞为师。

起艺名为张起信,时年二十一岁。

1947年沧州解放,任市场街街长,面食业主任。

1953年在上级领导下,组建沧县鼓词公会,并任委员,后改为曲艺队。

1957年沧州专区首届曲艺会演时,演出了长篇鼓词包公案“陈州回朝”一段,荣获全区第一名。

“文革”时受到冲击,停止了曲艺演出。

为生活所计,拉小车、做泥水活。

“四人帮”倒台后,在文化馆帮助下,重建了光明曲艺社。

他说唱了《闪闪的红星》《烈火金钢》《铁道游击队》《红旗谱》等三十余部现代书。

组建曲艺社后,还邀请外地名流演员来沧献艺。

为曲艺艺术交流和培养中青年艺术人才耗费了心血。

赵心水(1929-1989)著名导演。

生于河北沧县。

1944年入伍参军,开始接触文艺工作。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生活,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50年他被选送到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学院专修导演,1952年毕业调到长影,他先后师从于著名导演王滨、沙蒙、吴天、苏里等。

从1960年始独立执导影片。

1962年由他的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开创了故事片上座的最高纪录,他本人因这部影片的成功荣获1964年长影“小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他的主要作品还有《鸿雁》、《潘杨讼》、《特别快车》、《长城新曲》、《熊迹》、《海神》、《戈壁残月》、《天下第一剑》等。

赵心水是一个独具个性的导演,勇于探索,追求浓烈的感情色彩,他的这一特色立足于以生活为依据,真实地反映生活,感情发展有层次,有波澜,他把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惊险样式巧妙地揉合在一起,直到今天仍有人撰文称赞《冰山上的来客》对惊险式影片的艺术探索,至今仍没有一部影片可以超过它。

赵心水是中国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吉林分会常务理事,长春电影制片厂艺术片一室主任,一级导演。

1989年患癌症病逝于北京。

毛亨毛苌与《诗经》的关系,在学术界早已是无需争论的话题,然而毛苌是否有后,却是千年未解的一道题。

没想到这个难题近日已迎刃而解,河间市文化局局长田国福最新发现,毛苌有后,其后人在泊头。

毛苌后人的发现,纯属一种偶然,却与田国福的研究息息相关。

《诗经》是中国文化长河中灿灿生辉的文学宝典,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以研究发展培育地方文化为己任的田国福,在调到文化局后,就开始致力于诗经的研究与源流考证工作。

他的研究成果,不但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公认,而且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了很高的赞誉。

令他没想到的是,今年8月份,关于他研究成果的一篇文章的发表,揭开了毛苌是否有后的谜团。

《没有河间,我们还能读到诗经吗

》这篇着重介绍田国福研究成果的文章,于8月3日发表在《沧州晚报》上后,田国福即赶赴张家界参加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去了。

会议期间,人们得知他来自毛苌传经的故地,不断有学者问到,毛苌是否有后裔的问题,田国福只能以摇头作答。

此前他一直关注这个问题,但一直无果,因为在河间周围,他们曾多方寻觅,均未发现毛苌后裔,即使有毛姓家族,也是外来迁入者。

所以学术界一直有毛苌无后的说法。

一周后他回来,却意外地收到了来自泊头东毛庄村民毛春行的一封信。

“大毛公亨,小毛公苌,是我毛氏族人的始祖。

”这位叫毛春行的村民称,报上见到介绍毛诗文化的文章后,非常激动,其中田国福的考证与研究与他们的族谱记载与传说有很多吻合。

信中他提到,大毛公小毛公乃叔侄,为他们毛氏族人始祖,今河间市诗经村,三十里匍一带为毛氏故里,毛氏后裔之说有碑、谱为证。

看信后田国福惊喜异常,第二天他就去了东毛庄。

东毛庄、西毛庄是毛三庄的两个自然村,约600户,近3000人,大部分人家是毛姓族人。

田国福的到来,受到了毛家人的热情欢迎。

人们纷纷来到毛春行家,与这位研究其始祖的人一叙情怀。

一番叙话后,田国福被领到了村中的“毛氏先莹(茔)”碑前。

碑虽已是残碑,但上面字迹仍有可辨之处。

据介绍,村中曾有毛氏家庙,该碑即是毛氏家庙碑,供奉于家庙内,原来有亭。

现已无存。

碑已断“始祖长(苌)”、“一世祖知之”和其他若干世氏先人的名字仍能看清。

上面还有大明正德十年立,立原先人为七世毛连,万历二十一年重修等字样。

随后,村民给他找来了珍藏的族谱。

这本装帧各异的毛氏族谱,上面均详细记载本支门族人延续情况。

记者在复印件上,清晰地看到了这样的字句:始祖,苌,字未考配未详,居瀛州城北今名河间府城北三十里铺。

几本族谱上均有“故居”记载,其中一本叙说毛公之事更为详细:“先祖亨、苌叔侄二公,隐居河间三十里铺......苌公是经,亨公口授,经数年苦功能熟背诗经并能逐字讲解,献王闻讯,礼聘再三,苌公始应

朱孑治家格言颜体书法作品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