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教育家对班主任工作说的名言

班主任工作反思丨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生的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结这几年的班主任经验,谈谈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一、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孩子是天真浪漫的,在他们心灵深处可说是一片净土,因此他们极具可塑性。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作为一名教师,总是被学生关注着,你的一言一行,无不被学生模仿着。

特别是一名班主任,你总是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你自己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说的,你自己不要说,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你自己不要做;同时,你要求学生做到的,你自己首先先做到。

例如,当你教育孩子要讲究卫生,不能随地乱扔纸屑,要保持教室的干静,整洁时,如果你能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俯下身子拾起地上的纸屑,此时的教育效果是最好的,这时候全班同学都会齐唰唰俯下身子检查地板是否有纸屑,然后把它拾起来。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教室总是干净的。

二、用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一个班级有五六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些学生中难免会遇上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造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家庭原因也可能是社会原因。

教师不一定是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专家,但当遇上这些孩子时应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真诚教育挺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在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要注意蹲下来,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耐心倾听这些孩子的心声,让他们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有可能,还可以做一两件让他们感动的事,觉得老师是一个知心姐姐,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这样他就愿意与你进行沟通、交流。

因为老师的真诚、可信,自然而然,他就不愿让老师对他感到失望,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曾经我在大桥任教,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六年级的,什么坏习惯都有:打架,玩游戏,逃课……,造成一个小学生有这些不良习惯,父母亲有着不可逃脱的责任。

后来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这孩子没人管,母亲出国搛钱,父亲酗酒,经常不着家,如果该生有什么事,通知其父亲,他父亲会不问青红皂白狠打他一顿,这样只会造成该生的记恨心里,所以一般没什么大事老师都不愿通知其家长来学校。

当我了解了这些之后,找该生进行谈话,而且指出他父亲教育方法的不当,说老师愿意与其家长进行一次交流,叫他改变教育方式,我说了,同时我也那么做了。

而且在其他事情上,我也帮助了他几次,他感动了,他觉得我跟其他的老师不一样,就走近了我,遇到事情总是来找我。

后来我选他当劳动委员,他很负责任地完成这一任务,那年“六·一”节校长给他发一个“特殊奖”。

三、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教育学生我觉得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教育学生挺管用,比如说,教育学生要努力读书,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我就会结合自身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这时候学生听得总是特别认真。

我会告诉他们老师也是和你们一样,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告诉他们自己小时候学习是如何的认真,是怎样当好班干部,又怎样取得好成绩,受到哪些表彰;告诉他们自己当了教师以后又是怎样坚持学习,努力工作……跟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不但可以教育学生,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可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会让学生觉得我的老师真棒,我要向老师学习,更有甚者,理想也是当一名老师了。

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获得学生的信任、好感,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要成为让学生能信的过教师,那么就必须要热爱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

学生也是合法的公民,他们完全应该享受到同等的权利,应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

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发展的契机不同,途径不同、趋向不同。

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

不要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来训斥学生。

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要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能塑造自己在学生中的可靠形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心理,才能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才能更好的教育他们走向成功。

班主任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一个美好的、高大的形象,才能带领学生前进。

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迂回往复的过程,教师只要满含爱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通过我们真诚的教育,就一定会祢补孩子身上的不足,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浅谈职业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几个方法

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班主任必备的基本条件。

有了它,才会热爱和执着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断鞭策自己对工作殡精竭虑,精益求精,从而随时总结教育工作的得失,自觉投身教育改革的洪潮中。

二、独创性的教育思维方式 创新教育代表着一种先进的学校教育文化,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的教学与管理,更要解放思想。

因此,班主任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爱好广泛,涉猎邻近学科知识,掌握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善于运用求异思维、发散思想、形象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法对事物进行深入地观察与思考,以求得解决难题的最佳方法。

三、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人才竞争的激烈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的艰巨性,它要求班主任要有灵活多变处理问题特别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能力,把管理的艺术性、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灵活性、把握工作的策略性高度完美地统一起来,运用到处理班级实际问题的工作实践中去。

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去观察其思想动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因人制宜,有的放矢,使班主任工作常做常新。

四、热爱学生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学生。

”我国教育家也有一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育的起点,这种爱就应该出自真诚。

这种师爱较之父母对孩子的爱更加深远,更加博大而无私。

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

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

教师越是满腔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地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

作为班主任还应特别关爱“差生”,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五、为人师表的风范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在学生的观察之中,所有的优缺点尽收其眼底,班主任的优点往往在学生身上发扬光大,而其缺点往往留在学生的记忆长河中。

因此,班主任务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树起自己的人格形象。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照耀深透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这就要求作为班级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的班主任教师更要具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

论述班主任的产生与发展

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发展 与其他教育现象一样,班主任工作作为一种现实的教育现象、教育存在,由于其在学习教育中 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必然要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对象。

因此,把握它的教育本质,探究它 的发展规律,研究它 的工作方法,增强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就成了教育理论的研究课题。

综观国内外的班主任工作理论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讲班主任工作“应该如何做”、“怎样做”,但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理论源流较少涉及。

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班主任工作只是一些务实技能,没有什么理论而言。

但任何教育实践必然要受到一定的教育规律的制约和教育理论的支撑,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也不例外。

为此有必要梳理一下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发展源流,为班主任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养料。

但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中,直接或者单独论述班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理论确实不多。

即使有这方面的论述,也是和他们 德育理论糅在一起,散见于他们的德育理论当中。

因此,我们在追溯班主任工作理论发展历程时,只能从几位有代表年个性 的教育家的德育理论中,挖掘出与班级教育管理有关的思想 和理论。

在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中,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很普遍的,并非采用班级教学的国家都设置班主任,只有少数一些国家如前苏联、我国等国的学校设有班主任一职。

我国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受前苏联班主任工作理论影响很大。

因此,重点介绍几位对中国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影响较大的教育家的理论。

一、“班级授课制”创设时期的班主任工作理论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作为“班级授课制”的真正奠基人,在1632年发表的中,在首次系统地论述“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第一次论述了班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理论,为班主任工作理论建设进行了奠基。

在班级教育与管理的方法上,提出:(1)、尽早开始正面教育。

(2)、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3)、榜样。

他要求教师不仅在表面上,而切在事实上是他们要学生养成的各种美德的活生生的楷模。

(4)、择友。

教诲和规则。

在德行方面,要求学生应该尊敬教师和协助教师管理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保持身体和衣着的整洁,行为符合理节,与人交谈时要谦让。

夸美纽斯是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对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研究是开放性的,在教育管理思想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几个世纪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前苏联时期的班主任工作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崇尚科学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在科学思潮的影响下,在教育领域,人们逐步将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运用到教员研究中、教育理论也逐步科学化。

这一时期,班主任工作也逐步向科学化方向 发展。

在此期间,前苏联的几位杰出的教育家对班主任工作理论的构建和完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此对他们 的教育理论简单地介绍给大家。

(一)、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的班级管理与教育思想 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是前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理论家,他的集体教育理论对班主任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真正的集体并不是普通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在自己目前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的那种群体”,学校中,集体教育乃至学习的全部教育,都是以学生集体特别是基层的班级体,作为唯一的和主要 的对象。

没有健全的班集体,教育目的是难以实现的 。

他认为班集体应具备五个条件(1)、班集体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2)、班集体应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3)、班集体应具有一定的组织制度 和管理机构。

(4)、班集体应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5)、有健全的教师集体。

因此,在学校中,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也 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

马卡连柯认为,建立健全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班集体形成之处之初,由班主任向全班提出不许反对的要求;第二阶段,班主任周围形成积极分子队伍并形成班级核心;第三阶段,学生个人在遵循班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自觉地对自己提出要求。

这标志着良好的班集体已经形成。

他认为,班集体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首先有赖于纪律的形成、加强和提高;其次,他主张儿童一入学就对他提出不容置辩的要求,建立集体生活制度,并注意检查学生遵守纪律的情况;再次,在纪律教育中必须适当地使用奖励和惩罚。

此外,教师要作出表率。

班集体建立,还必须使集体不断向前发展。

由此,他提出了“前景教育”的原则。

即班主任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指出美好的发展前景,这些情景是集体成员通过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的目标。

它有大小远近之分。

目标不能固定不变,而是要随着集体的发展而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

班主任工作就应该永远使班集体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不断前进,不断发展。

他的集体教育理论,对前苏联和我国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和实践影响较大。

(二)、教育理论中的班级教育与管理思想 瓦。

亚。

(1918-——1970) 的教育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其核心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

他认为以德育为主导的和谐的教育工作可以为每个学生打开通往全面和谐发展的道路。

1、深爱学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他认为真正的教育者一定要和儿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和意愿,要通向孩子的心灵。

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导者,同时也是朋友,因为在任何一种教育现象或措施中,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最大 2、给学生留出自由活动的时间他认为:“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们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己选择的喜爱的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

因此,我认为给学生提供空余时间就是创造宝贵的财富”。

真正的教育在于使每个儿童都有一种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得到智力、健康、思维、情感、兴趣、劳动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改变传统的儿童生活和学习制度,将儿童从单一而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给他们自由主动活动的时间。

3、发挥学校客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在学校教育中,他在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视让一切客体都能发挥对学生主体的教育作用。

使学校一切物质环境、器物、设施都能个、给儿童能动的有益的影响,用以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的习惯。

他在总结这种实践时有一句名言:“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他动员“物”的教育力量形成儿童精神面貌的创造性经验。

4、重视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他认为,青少年,对集体生活有一种日益向往的感情,他们在集体中开展精神交流,在同伴中寻求思想观点、信仰、智力兴趣和道德行为上的一致。

对教师来说,集体是协助他对青少年精神生活进行指导的最重要的手段。

在集体中能充分发挥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积极性和道德上的相互影响。

5、重视将学生的道德概念转化成道德信念他认为:“个人道德信念是说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论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志”。

它已经超越了对道德概念的知识性理解,而升华成内心生活的组成部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道德信念包含有个人的能动力量,能使人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甚至付出一定的牺牲。

6、整和校内外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和谐一致他强调,不将教育过程仅仅局限于学校大门之内,而让儿童在生活的全过程都处于合理的教育、教养之中。

7、实行五育并举的整体教育 他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要求注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育之间的关系,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

他强调“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 是高尚的道德”。

德育在全面和谐的教育中应占主导地位,学校中的任何工作都应包含道德教育意义,各种教育的实施都应贯彻德育性这一主导原则,发挥德育的作用 。

的这种通过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从而使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揭示了教育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班主任工作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时代先声的作用。

三、我国班主任工作理论 班主任制度在中国的正式确立已近半个世纪,但是,班主任作为一门专门的理论和独立学科来进行研究,时间不长。

(—)我国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发展我国班主任理论从无到有到逐渐成熟,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1、班主任理论的借鉴期(1952——1978)我国班主任工作理论深受前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早期的班主任工作理论主要是翻译、借鉴和移植前苏联班主任工作理论。

凯洛夫的中关于班主任的章节;1956年出版了恩。

伊。

包德列夫所编关于班主任的理论专著;1982年我国出版的前苏联教育部1979年组织编写的的中译本,是这一时期班主任工作理论的代表。

这些理论对我国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至深,其中一些理论直到现在仍然是我国班主任工作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核。

2 、班主任理论的独创期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广大教育实践者和理论实践者,开始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开创期。

在总结已有的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注意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宝贵的德育精华;并从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当代欧美国家优秀的德育理论研究成果中吸收有用的营养,开始形成、发展并逐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班主任工作理论体系。

(二)我国班主任理论研究成果 1、理论派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理论派的班主任工作研究主要从教育学原理、人的发展理论、德育工作原理、心理学原理和出发,对班主任工作 的理论基础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

代表人物有鲁洁、班华等,代表性成果以“21世纪班主任文库”中 的系列著作最为典型。

还有如谭保斌1998年出版的。

在理论派的班主任 工作研究成果中,应特别关注几点:一 是叶澜教授关于班主任工作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的观点;二是 班华教授关于班主任工作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发展的观点;三是近几年来人们普遍比较关注的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也就 是班主任持续发展的问题。

2、实务派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班主任工作的操作技能层面,通过研究建立一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范式和模型,找到整体提高班主任工作效能的突破口。

其走向为:(1)、班主任工作的常规管理研究。

是以班级常规管理为研究重点目的在于建立一些基本的班主任工作规范和技巧。

较有代表性的是张万祥编写的《破解班主任难题》,田恒平总编“教师百事通丛书”等。

(2)、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研究。

这种研究重点研究班主任工作中的技能技巧。

比较有代表性 的有欧阳炳焕编写的《班主任的锦囊妙计》、万玮的《班主任兵法》等。

3、原生态记实派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当今我国班主任工作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是原生态的记实派研究。

他们大多从事一线班主任工作实践,以自己所带班级为研究阵地,以个性化的班级管理为指导,以记实性的经验总结为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主要出现在《班主任之有》、《班主任》、德育报》、《辅导员》等期刊报纸上,也有大量 的专著面世。

典型代表有魏书生、李镇西、丁榕、张万祥、任小艾等。

他们大多都是班主任,出版的著作多以工作日记、手记、杂感、案例等形式写作。

他们在实践着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念的同时,著书立说,游说讲学,对推动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未来走向的两种观点:一是班主任岗位有无存在的必要。

理由是现在好多国家尤其是我们热衷效仿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设班主任一职,似乎我国也就没有设置班主任的必要。

甚至还有“取消班主任”的说法见诸报端。

二是班主任工作岗位有存在的必要。

理由是有人群的地方就需要管理,更何况青少年学生。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外在影响力,我们可以断言,也许有一天班主任这个名称会变,但班主任所承载学生管理和教育的工作职责不会变。

班主任在每天的班级管理中都要做哪些事情;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质。

班主任工作经验人们常说:教师是的灵魂工程师,那么肩负着教教育双重的班主任就应该是高级工程师。

他的工作职责就应该是以一个灵魂影响另一群灵魂,以一颗爱心培植一批爱心。

人们又说:教育是立国之本,那么育人应该是教育之本,而育人的基础便是塑造灵魂,塑造爱心。

因此,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精神上的导师,是爱的承继者和传递者。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坚持把爱字教育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爱字去苦心经营,让学生品味到爱的甜蜜,使爱永住学生心田。

一、施爱心,润幼苗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注重爱心教育,他有爱满天下的名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与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他还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正处于青春断乳期和人格形成期的中学生,就好比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幼苗,需要健康成长所必备的阳光、雨露。

如果说家长生活上的呵护是雨露,那么班主任的爱就是照耀他们成长的阳光。

班主任只有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学生,棵棵幼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个班级才会成为一片绿色森林。

(一)生活上给学生更多的关爱科学管理、严格管理,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已形成共识。

可我认为,这种(二)心理上给学生更多的慰籍(一)召开主题班会,由自豪而爱集体。

从事工作多年,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要使这门艺术日臻完美,最关键的

关于教育家的教育名言有哪些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育·教师·老师·励志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叶圣陶教育·老师·教师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教育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叶圣陶教育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叶圣陶教育·理想·生活·宽容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陶行知教育·陶行知·宽容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行动·成功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陶行知教育·教师·陶行知·宽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孔子·学习·论语·诚信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教育·陶行知·宽容·教师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教师·陶行知·教育·学习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赞美老师·陶行知·教师·教育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诚信·孔子·诚实·诚实守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孔子·勤奋·学习·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爱国·廉洁·奉献·热爱祖国教育植根于爱。

——鲁迅鲁迅·教育·教师·宽容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宽容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教育·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教育·学习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欧文教育·教师·宽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哲理

请问班主任工作总结怎么写?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只有生命才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离开生命,教育便无从谈起。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看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学校教育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为提升公民素养、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作出更大贡献。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教育价值日益突出。

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如何求知、如何做事、如何共处、如何做人,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生命质量。

因此,从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班主任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在生命教育中凸显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班主任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囿于原有的教育方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班级工作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断提升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生命质量,积极用生命教育理念构建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

一、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中指出“班级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提高学生班级生活质量和建设班集体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

[2]明确提出要改变传统的班级工作模式,“把班级还给学生”;[3]新一轮课程改革同样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口号,要求学校要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

我想既然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化活动,那么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就都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能把学生简单地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培养,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充满人道、人性的光辉,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育人的功能,才能让每个学生获得自主、全面、和谐、生动的发展,从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因此,在班级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已经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然而,审视现在的班主任工作,我们就会发现,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往往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各项评比、获奖等可见成果,忽视、淡漠的是学生在班级中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提高;班主任工作满足于常规的管理和事务性工作的完成,而忽视了营造良好的班级生活环境;班主任老师往往强调管理、服从和控制,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和对生命潜能的开发。

学校教育尤其是班主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对青少年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

近几年,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花季少年因不能承受挫折或学习压力而出走、自我伤害、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年轻的生命一瞬间就被自己无情地毁灭,多么叫人痛心而惋惜!我们感到:这些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对人生价值的体会是何等的贫乏,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又是如此的脆弱

究其原因,关键就是我们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的严重错位,缺乏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对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以及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薄原因的进行深层次思考。

(一)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职责班级是学生个性的发源地,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园地。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素质高低及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加强班集体建设,切实发挥班级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中心工作。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负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生活指导的直接责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社会形势和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班主任工作比以前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难度更加增大,班主任所负担的责任也更加重大。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即怎样主动、系统地开发和利用班级的多种教育功能,使它成为学生乐于交往、适于个性成长和融入群体与社会的、民主和谐的精神家园,使每一个学生都得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并在民主参与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一个精神家园。

这既是新时期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改革形势,科学把握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格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探索新型的班级教育模式,以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为中心,注重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高度认识到班主任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热爱本职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团结任课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得到全面、主动地发展。

在工作中,要通过建设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建立开放的班级活动机制和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把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情感、生命价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学会以公正的态度、发现的眼光、宽阔的胸襟去欣赏学生。

(二)学校生命教育的内涵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我们的教育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的教育应该追求什么

具体来说,什么是生命教育

对生命教育的界定国际上有不同提法,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广义的界定,即一切能够关注学生生命和生活的教育都称之为生命教育。

另一类是狭义的界定,即针对学生生命历程中重要问题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

国内教育研究学者比较系统的建立生命教育理论架构的是南京师大的冯建军教授,他在《生命与教育》一书中,针对当代中国教育“对生命的疏离和对生命的遮蔽现象”,以及青少年自杀、杀人、残害动物的事件和漠视生命的心理倾向,提出了“教育即生命”[4]的命题,并构建生命教育学的理论框架。

2005年上海市发布《上海市中小学校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生命教育的界定如下:“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5]。

其含义有以下两点:其一,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生命教育的目标。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生命教育就应落实在以健康为基础,即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以情感为纽带,即珍惜、热爱、尊重生命;以价值为导向,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可贵,走好人生每一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其二,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生命历程中进行的,而一个健全的生命是在社会、自然和内心自我中获得成长和发展的。

因此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确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这三者的和谐关系。

台湾学者王学风对学校生命教育给出这样的定义:“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6]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省中小学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吴文菊同志对学校生命教育给出这样的定义:“所谓生命教育是帮助中小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7]这些定义都很具体,应该说国内学者在生命教育的概念定义上基本不存在什么分歧,只是在外延的大小方面稍有区别。

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它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以至敬畏生命、超越生命。

因此,我们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1、生存意识的教育。

也就是珍惜生命的教育。

具体又包括生命安全的教育、生活态度的教育以及死亡体验的教育。

2、生存能力的教育。

主要在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以及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的提高。

3、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还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意义。

《上海市中小学校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必须致力于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适应和处理好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使学生认识生命现象、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捍卫生命尊严、实现生命价值。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人本精神。

根据教育与生活、教育与学生生命成长、教育与民族兴衰的必然联系,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必须倡导“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为民族的未来奠基”这样一个核心理念,使教育工作者树立这种教育追求和教育理念,同时,也必须把珍爱生命、热爱和平、关注环境、关爱他人、关怀人类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

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会有不同的标准。

然而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无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任何教育,都不会忽略这样一个培养目标,那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

如果离开了这个本质追求,教育的一切目标都将无法实现或者失去了教育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学校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善良的生命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生命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出发,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人本精神,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人生观念。

总之,生命教育是引导个体了解、休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价值的教育活动。

学校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进而珍惜生命与人生,热爱生命与人生,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并使自我得到充分发展,做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

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生命教育既可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更好地实现自我、奉献社会;又可以避免学生不爱惜生命、自我伤害等行为的发生。

(三)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社会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

青少年坠楼轻生、校园暴力、绑架虐待、杀人分尸等骇人听闻事件的不断发生,促使我们对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探究。

应该说,学生不珍惜生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随着当今社会受科学和技术支配程度的增强,人类对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环境也有不同程度的忽视。

特别是社会发展变化速度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社会上自杀等自我伤害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由于青少年抗干扰能力低,极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这些无疑会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负面效应。

2.学业负担的日益加重面对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校、家庭对学生学习上的要求越来越高,无休止的上课、补课,做不完的各种作业,致使不少学生出现严重的厌学倾向,他们觉得学习生活枯燥单调,厌烦作业,害怕考试,对生活缺乏信心,容易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3.生理心理的严重失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早熟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年龄较生理年龄要低,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自我克制能力差,容易产生情绪的紧张和行为失调。

有些学生意志品质差,自由散漫,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好打架、赌博、沉迷于游戏机房,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4.学校德育的日益淡化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学校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忽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德育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致使不少学生缺乏人生理想,没有追求生活激情、没有持久学习动力和毅力。

他们一遇到挫折便悲观失望、无所适从,不懂得珍视生命,追求生活乐趣。

5.意外事故的频频发生虽然近几年学校从多方面加强安全教育,积极创建平安校园,但各种事故还时有发生,特别是由于安全意识不高和活动的安全措施不当造成的意外伤害让人触目惊心,每年因水、电、火、交通等事故造成的学生伤亡人数仍比较多。

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够强、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十分缺乏。

面对上述情况,除了优化社会教育环境,转变学校的办学理念,更需要班主任转变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策略,自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

在班主任各项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从认知、体验和情意三个层次上有针对性、创造性地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地认识生命、体验生活,力求做到“知、行、思”相结合。

通过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学生对各种不良行为的认识和分辨能力,消解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避免做出危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生命价值观,能够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和生活幸福之人。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一)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生命意识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前沿阵地,也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所在地。

班级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

所以,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基础教育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呼吁班主任“把班级还给学生”,强调我们在班级建设活动中,注意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与班级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集体和个体的生命价值都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提升和超越,形成一个民主、平等、生气勃勃、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集体。

1.共同参与班级管理生命教育是一种引导个体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性的教育活动。

学生在班级中的生存状态并不是天生造就的,而是学生在一系列不同性质的活动中创生的,个人对自己在班级中承担的角色、所处地位的体验,以及对这一群体的态度,对各种活动的参与程度和满足程度,构成了个体在班级中的生存状态。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让学生由衷的感到快乐。

因为学生得到了老师的重视,学生的肯定,他才感到自己的存在对集体、同学是有价值的,才会感到受教育的快乐。

这种快乐同样也成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2.实行管理角色轮换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更好地实现自我、奉献社会。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公民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增强个体创造精神和合作、发展能力是学生生命价值在班级中的具体表现。

在班干部的产生上采取竞选制,在班干部的任用上实行轮换制。

班长轮流担任,班委会由班长提名,经同学表决通过。

这样既可避免少数班干部的以权谋私,也可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其他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班主任——班长——班委——同学的管理体制。

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轮流竞争上岗制,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不仅加强了班级工作透明度,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

许多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尤其是通过实行角色轮换,使学生越来越开始认识到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进而达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统一。

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得到明显提高。

3.共同美化教室环境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进而喜爱生命与人生,珍惜生命与人生,并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促进自我能力的充分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

尽最大力发挥出班级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精心设计,努力使教室四壁生辉。

教室前面的国旗和校训,时刻提醒学生、激励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应关心热爱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在教室的两侧悬挂的名言警句、名人画像,让学生时刻感受伟人们实事求是、不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激发起探究新知的兴趣和勇气;班级植物角、图书角,既美化教室环境、净化教室空气、陶冶学生情操,又成为培养学生观察力,了解植物生长知识的一种途径,培养生命意识的一种教育资源。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才华得到展示、兴趣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二)在师生关系中体现生命关怀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发展”。

班级是学校机体系统中最具活力的“细胞”,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家”。

要使班级成为孩子们充满生命潜力的精神家园,班主任必须在工作中学会理解、尊重、宽容学生,用一颗爱心,一片真情为他们构筑增进生命主体意识的“新家园”。

1.理解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唯一。

在现实生活中,“误解”是导致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基本原因之一。

理解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学会爱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表现是好还是差。

要用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辱骂学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喜悦需要有人分享,成功需要有人欣赏;烦恼需要有人共担,失败需要有人慰藉。

而要善于激励学生、唤醒学生、鼓舞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班主任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倾情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成绩,并和学生一同去品尝他们的成功和快乐

要学会运用宽容、理解善待学生的不足,让学生通过自尊心的得到尊重和满足来产生认识并改正不足的动力。

从而达到“我给你自信,你给我成功”的目的。

2.尊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尊重学生,是指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一句话,就是把人所赋有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

从教育学讲,尊重也是教育的重要原则。

人的第一本性,就是要生存要发展。

因此,尊重人格,尊重个人的发展应该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道德基础。

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当学生以生命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来观察生命的演变,不能漠视他的存在。

尊重生命,就是要学会宽容。

让学生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是受到教师重视的。

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诱导学生敢于放大自己的形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3.宽容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没有宽容就没有教育,就精神世界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宽容不等于纵容,它是严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和信任。

宽容学生就意味着班主任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

尊重他的人格与自尊心,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引导他和帮助他。

去体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泄气的心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

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班主任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的时候,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

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

(三)在集体活动中拓展生命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一个班集体要想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把实践和创造的空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在活动体验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自己的人格。

1.在班会课中突出生命教育的主题班会课是班级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沟通的重要平台。

生命教育作为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下去。

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生命孕育成长的不易,知晓生命降临的过程,进而充分认识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可贵,感受生命的美好。

通过班会课探讨有关生命认识的话题,组织开展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竞赛活动,如:网络的危害、毒品知识、艾滋病预防等方面知识,逐步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意识,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同时,突出与生命安全相关的教育,比如饮食卫生、交通规则、遵纪守法、紧急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增强生命安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生命的能力。

2.在集体活动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中,班主任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的培养,把学生热衷的集体活动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契机。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感受生活,增加对生命价值的体验,懂得生命是美丽而脆弱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失去了就无法挽回。

任何一种不负责任的自我伤害的念头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亵渎。

提高珍惜生命的觉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如通过集体活动中的互帮互助,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美好;通过多样的竞赛,体会成功的快乐与自豪;通过体验残疾人的不便,以感恩之心善待自己的躯体;通过种植花木、饲养动物,从中体会生命的奥妙与可爱等等。

还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如通过拜访敬老院,参观工厂、商店、法院、监狱,增加对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认识生命的丰富与多彩;通过旅游领略大好河山,感受大自然之美;通过劳动,感受奉献的快乐与满足等。

总之,要充分挖掘集体活动中所隐含的生命教育素材,培养学生合作、拼搏、进取、奉献的精神品质。

在不断提高生命认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3.在主题教育中感受生命教育的意义以“生命教育”为主旨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等重大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赛、辩论赛、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生命意识教育。

如“清明节”举行“接过先烈的旗帜”的扫墓活动、“世界环境日”举行绿色环保行动、世界禁毒日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演讲比赛等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能更加热爱生活和社会,具有主体意识、责任感、使命感,在各种欲望、利益、追求错综交织的世界里,把握自己,始终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将“自我”融入社会大背景中去拚搏,奋进;懂得在学习有困扰、生活有矛盾、心理有压力、思想有疙瘩的时候,不妨跟老师、好友谈谈,不妨与有坎坷经历的人交流对话,不妨为亲友照料一次小孩,不妨走出户外看看晴朗的天空,不妨种植一种花卉、饲养一种动物……从中得到生命的启迪,排遣心中的郁结,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在班主任工作渗透生命教育的理性思考现代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更要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生命涵养,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应该成为教育的价值取向。

通过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我班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班级气氛温馨和谐,班风学风积极向上,整个班级焕发了生命的活力,班级先后获得崇明县优秀雏鹰中队和崇明县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实践研究中,我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反思,认为要切实做好生命教育的渗透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教育家对班主任工作说的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