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的平仄关系是什么
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素,我们讲诗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平仄是诗律的一个:诗人们把汉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
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
这种“交错”包括: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
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
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
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
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
这就是对立。
根据平仄的要求,律诗在这一方面的形式就只有固定的两种基本格式。
它们是: (一)五律: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七律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有没有长一点的、少见一点的七言诗
最好30句以上,谢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概括武松打虎的七言诗
大宋天子坐汴梁,朝政昏聩民遭殃。
神州豪杰揭竿起,朝中奸雄皆鹰扬。
民不聊生无路走,各起英雄霸四方。
南有大王叫方腊,北有田虎占山岗。
王庆发难怀庆府,晁盖梁山自封王。
浩淼水泊八百里,茫茫云海鲁天长。
蓼儿洼里藏猛虎,金沙滩上练刀枪。
托塔天王叫晁盖,智取太师生辰纲。
曾头市上中黑箭,出师未捷身先亡。
公推宋江及时雨,聚义易名忠义堂。
虽然只有一字差,寨主心中有文章。
杀富济贫手段狠,替天行道旌旗黄。
河北豪杰卢俊义,吴用妙计盈锦囊。
秦明手持狼牙棒,关胜大刀有分量。
公孙先生云游道,鲁达出家当和尚。
呼氏延灼双鞭将,武松打虎景阳岗。
林冲曾把教头当,人生祸福本无常。
雪夜投奔梁山去,沧州城外冒火光。
李逵沂岭杀四虎,为报亲仇性情狂。
杨志本是青面兽,浪子燕青形倜傥。
时迁行走轻如燕,偷鸡摸狗老在行。
神行太保甲马术,徐宁好手舞银枪。
阮氏三雄亲兄弟,孔明孔亮一个娘。
解珍解宝双胞胎,童威童猛巧成双。
孙立孙新大劫狱,公明三打祝家庄。
花荣外号小李广,百步之外箭穿杨。
巾帼岂把须眉让,英姿飒爽武功强。
三娘身许矮脚虎,张清喜配孙二娘。
三教九流来相会,七长八短聚一堂。
霜矛雪剑斩熊罴,侠肝义胆灭豺狼。
三败高俅芦花荡,朝中上下皆惊慌。
敕令诏安作诱饵,陷害水泊诸忠良。
帮助朝廷清反寇,煮豆燃萁实荒唐。
全怪寨主一念差,任人宰割成羔羊。
往事千年载青史,黄河呜咽空流淌。
至今梁山留空寨,是非功过任评量。
以“义结金兰”为意,作一首七言诗
江湖豪侠义为先缔结金兰美名传纵横四海肝胆照兄弟情谊一线牵路遇不平拔刀助同仇敌忾志更坚强敌未退不言败气吞河岳挂前川
五七言诗的格律。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四六九冬30天,唯有二月28。
PS:腊--12月,冬--11月。
最后的那句,只有平年二月是28,闰年(可以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二月是29天。
关于数字的诗句
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八九十支花.一别之后,两悬,只说是三四月,又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施得五六七点粉,妆成八九十分娇。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
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
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含有数字的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5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6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7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8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0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3.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4.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1.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唐.李商隐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唐.李白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2---------------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唐.杜牧3.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3---------------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唐.孟郊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唐.杜甫------------------4---------------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2.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梅花》宋.陆游3.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5---------------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2.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3.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唐.曹邺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苏轼的浣溪沙改写成现代文
浣溪沙2 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
萧萧暮雨子规啼3。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4
休将白发唱黄鸡5。
全部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
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3.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
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4.此句当为写实。
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
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5.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
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
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
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
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
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
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题考〕 【南唐书】:『王感化善讴歌,声韵悠扬,清振林木,系乐府为歌板色。
元宗尝作〔浣溪沙〕词二阕,手写赐感化。
』此浣溪沙一调创于五代南唐中主。
所谓摊破浣溪沙者,即就原调结构破一句为两句,增七字为十字。
后人以李璟本首细雨、小楼一联脍炙人口,因名之为南唐浣溪沙。
而本调沙字意当为纱;或又作浣纱溪,则应作为纱,然相沿既久已不可考。
本调别名山花子。
〔作法〕 本谓四十八字,俨然一首七言诗,但颔联与尾联各缺四字耳。
第一、二句,即为七言诗仄起之首二句。
第三句亦与仄起七言诗之第三句同。
而第四句仅三字,句法上二下一,为不完全之七言诗第四句。
后半首二句句法,更与七言诗颈联无异。
第三句亦与七言诗第七句相同,而末尾三字,其句法竟亦同于仄起七言诗之末尾三字。
据词中有减字之例,则此调殆亦可名为减字七言诗矣。
浣溪沙词谱及其由来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有杂言、齐言二体。
唐、五代人词中,见于敦煌曲子词者,均为杂言;见于《花间》、《尊前》两集,多为齐言,亦有杂言。
至北宋,杂言称为《摊破浣溪沙》(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齐言仍称为《浣溪沙》(或《减字浣溪沙》)。
是的,属于题记内容,比如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也是如此: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
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3.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
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4.此句当为写实。
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
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5.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写作背景: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
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
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
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
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
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
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
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
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