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桌文化
文化之大,包罗万象。
如今“美食文化”、“旅游文化”等层出不穷,不登大雅之堂的“课 桌文化”也有盛行之势。
我们所接触的最早的课桌文化是鲁迅先生所刻的“早”字,结果大家群起效之,在课桌的一角深深刻上一个“早”字,不知这个“早”字是否也像鲁迅先生一样刻在了心头
课桌文化有其悠久的历史。
在小学里,你会惊讶的发现,每一张着漆的课桌上总有一道刺眼的白线,这是同桌的天然屏障,美其名曰“三八线”。
这一文化现象不知从哪一代起即有了 ,现在仍代代相传,显示了其极强的生命力。
那么到了中学,课桌文化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仔细观察课桌上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字。
其内容应尽有:“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这一反映中学生厌考心理的校园顺口溜也不失时机地被反映在课桌上。
“不要让自己埋没自己。
”不知是哪位“名人”留下的。
但从中可见此人竞争意识、自主气魄之强。
当然,其中还有些不伦不类的小诗,还有一串串见头不见尾的演算数字,更有那催人省醒的警句格言,使你目不暇接。
除了文字,还有许多各色各样的图案,便更多的是颇具讽刺的漫画。
有些课实在无聊或老师的水平不尽人意,为不使自己打瞌睡,便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始即兴挥毫作画,把老师的“个性、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看人寻味良久。
有些漫画是反映中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有音乐天赋的同学也借此机会作上一曲,经渲泄自己的感情,同时也让人“欣赏”自己的杰作。
有人认为,课桌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学生心理的传真。
从中可以看到同学的喜、怒、哀、乐,可窥见当地的人世风情。
然而,乱涂乱画毕竟不是好习惯,“课桌文化”实在提倡不得。
谈谈对于国学的认识、态度、感受
国学,一国所之学术也。
一般,国学是指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中五千年的文明,也有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立场、观点看待国学,是关涉到国学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
毋庸讳言,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也有自身的局限与不足,民主传统缺乏、权利意识淡薄使我们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步履维艰,困难重重。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提倡,人们在讲“同情理解”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对传统文化负面内容的检讨与反省,从这一点讲,提倡批判精神仍有其积极意义。
但我们提倡批判,最终目的仍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所以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并不矛盾的。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政治、文化传统,如“大一统”的政治思维方式,追求统一的民族心理,多民族共同相处之道等等,它们构成了中国国情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内容就不能简单地贴上王权的标签了事,而应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心理机制、社会原因并加以调适、转化、引导,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道路”来。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国学,文化是有阶段性、时代性的,“经济发展的程度大体也决定了文化的发展程度”,而国学、儒学的内容“是上个历史时期的东西,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看,其中固然有可取的养分,但从体系看,更多是阻力。
当前国学的使命就是创造出与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民主、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新文化,这当然需要通过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吸取外来先进文化并加以融合、创造之来实现。
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本身就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客观分析之上的,包含了对传统负面内容的批判。
我们只有首先了解了哪些是传统的积极面,哪些是消极面,然后才能去做正面的弘扬。
同样,我们提倡、弘扬正面的价值观,也就是对传统消极内容的批判和否定。
例如,我们提倡仁爱、和谐的价值观,就是对传统的“窝里斗”、“酱缸”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我们提倡民主、人权的政治理念,就是对专制政治漠视人的生命,践踏人的尊严的抗议和控诉。
传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创造转化中“从历史中走出来”,并发展为当代的新文化。
刘先生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旨和核心价值不可能来自于国学、来自传统文化”,又说古人讲的和谐是差别、等级下的和谐,与今天的社会是不相容的,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刘先生讲没有一成不变的民族文化精神,是对的。
但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对古人的思想有继承同时有发展,“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注入新的生机,升华新的境界”,使民族文化精神得以延续、发展,否则,哪还有民族文化精神呢?刘先生何必要画地为牢
大家了解孙中山先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或有关他的具体事迹和格言吗
孙中山 朝代 近现代 性别 男 身份 农民领袖 事迹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清末武装起义决策者,中华民国创始人。
描述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清末武装起义决策者,中华民国创始人。
名文,字德明,号逸仙。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1878年(清光绪四年)赴美国檀香山,就读于意奥兰尼和奥阿厚书院,接受欧美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1883年回国。
1886年起先后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和香港雅丽氏医院附属西医书院,1892年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结识爱国青年,寻求救国道路。
1894年6月上书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遂放弃改良主义思想,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统治,拯救中国。
11月在檀香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随即组织华侨兵操队,聘请丹麦教官进行军事训练。
1895年在香港设立兴中会总部,密谋在广州举行反清武装起义,事泄逃亡日本。
1896年10月在伦敦被清政府驻英使馆诱捕,脱险后于次年再去日本,筹划革命。
1900年10月派郑士良等在广东惠州发动起义,失败。
1903年在日本东京秘密创办革命军事学校,聘请日本军事专家传授军事技术和战术。
江泽民同志说孙中山先生是中国20世纪的三大伟人之首: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历史地位主要体现在: 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
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先生刚强不屈,连遗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
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
3、孙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
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孙中山与工农日益接近,他参加工农群众的集会,称赞工农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孙中山大同盟思想与同盟会辨析 孙中山排满不反帝驳议 孙中山让位的心理原因探析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纪要 孙中山的建军思想与黄埔军校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 孙中山的实业救国计划 孙中山的早期思想属性新探 孙中山对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孙中山对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思考 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述论 孙中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贡献 孙中山告祭列宁的悼词 孙中山联德活动述略 孙中山民生主义社会主义观的变迁及意义 孙中山民元让位问题再认识 孙中山谋求苏俄军事援助的尝试 孙中山普及教育的办学精神对民国时期广西教育的影响 孙中山侨务思想析论 孙中山钦州建设通道经济的思路与钦州经济发展 等下载
中西音乐文化的相同点是什么
要具体的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先有人类思维后有语图画乐等外在表现形式。
Language serves as dress of thought.Thoughts are always expressed by words Without thinking,language would be meaningless? 那么,思维又是如何作用在语言形式上的呢?通过研究可知:思维---表现法---语言具体形式。
现在,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人与西方人由历史渊源、地域特性及哲学与文化心理不同而导致的思维的根本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
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
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The Taoist notion Of following nature is closed related,as in other naturalistic movements,to the idea of fate.这种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使中国人习惯于崇尚自然、行于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和宿命论,即Let things remain as they are.而在人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
美国人说这是moving in endless circles and repeating it over and over again。
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哲学就深深体现了这种观点。
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等,这就是汉民族的循回式思维方式,比如在语言表现法中有回环式: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及递进式表达: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阐述,这种思维模式可称为具体一般型表达(Particular-General Pattern)。
习惯于问题解决型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它们不仅在语言上如此,在文化艺术、经济活动中也都占有统治地位。
也就是说中国人擅长具象思维。
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一向将人与自然分隔开来,认为思维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客观事物,讲究“人物分立”,人能够通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从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说过的一句话之中我们就可见一斑: I do not believe in fate that falls on us no matter what we do,but,1 do believe in fate that will fall on us if we do nothing.(我不相信,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的命运都一样;但是我相 信,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 也就是说,He wants us to believe in the struggle,not in the fate.诸多此类象美国人热衷于job-hopping(跳槽),美国人的梦想便是being a self-made man from rags to riches。
再比 如,从东方人与西方人做事的动因也可以发现: The Chinese is always described a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 been done before.And the American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n’t been done before.(中国人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以前有人做过;美国人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以前从未有人做过。
)Americans love to try something new mostly because of a belief that newer maybe better.(美国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认为更 新的可能是更好的。
) 通过研究可知,英语自莎士比亚时代以来有很大发展。
英语被誉为理性语言,这与欧美哲学较早与改造、征服自然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培根和洛克等一代启蒙哲学家恪守的客观形式化方法(即逻辑论证)很有关系。
British people lo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ause these fields of study bring the excitement of new discovery. (英国人热爱科学技术因为它能带来新发现,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最有力武器。
) The love of change is closely tied to faith in improvement.培根思维精深周密;洛克的哲理明豁通达,对英语影响极深。
“哲学思辩”(Speculative Philosophy)使他们将英语化为对人类经验(物理变化经验、感觉经验、价值经验)理性构建的精辟描述。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培根和洛克等一代理性主义哲学家实质上为英语作了科学规范,以至被称为: “King’s English'’。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一般具体型思维,擅长抽象思维,总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总结后事例、先整体后细节,由果到因、由小到大等。
众所周知,地名的叙述便为一例。
由于中西思维模式的迥异,说话的语序就存在很大区别,所以中国式英语频繁出现。
举例说明: 我原先打算七月一日去香港旅游,后来不得不取消,这使我很扫兴。
中国学生就常按中文语序脱口而出,使语义重心落在后面。
实际上,按英语思维习惯应先概括,将语义重心放在前面,然后分解开来,所以应翻译成It was keen disappointment that I had to cancel the visit l had intended to pay to Hong Kong On July 1St. 再看下面典型的例句:“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中国应继续保持一个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力量,我坚信这是符合我国利益的。
” 让我们看英语的语序:I strongly believe that it’s in the interests Of my countrymen that China should remain an active and energetic power in global economic matters. 由此可见,汉语是按时间顺序和逻辑发展关系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论证,而英语则相反。
简单句中英汉语序的对比: 中文:主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谓语+宾语 我每天早上在室外高声朗读英语 英文:主语+谓语+宾语+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I read English loudly in the open 一、引言 词是语句的基本单位,通常所说的话都是由一个个词构成(陆国强,1983年)。
在某些人看来,学语言,如英语,就是把一个个的词、词组、短句学好,掌握其读音、拼写及意思,同时掌握一些基本语法,知道如何把一个个的词、词组及短语连接起来。
掌握了这些,英语就学得差不多了。
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只是把单词按字面意义串起来,而丝毫不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是行不通的。
例如: (1)英语中green with envy是什么意思
人们忌妒或羡慕时脸色真的变绿或发青吗
(2)英语中说 Paul was in blue mood; Paul(保尔)是什么情绪
高兴、激动、悲哀,还是什么
在上列两句中,green(绿)和 blue(兰)都不是指颜色,两个词都有别的意思--某种文化方面的联想--从字面上看这种意思不明显。
在词典上,green 这个词有“(脸色)变绿”的意思,但green with envy是个固定词组,不过表示“十分妒忌”而已。
blue这个词与mood之类的词连用表现某种情绪时,表示“沮丧的”、“忧郁的”,例2之意为“保尔情绪低落”。
以上两个例子就涉及词的字面意义和联想内涵意义,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理解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时,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
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化因素的对比显得尤为重要。
二、语言与文化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
毫无疑问,词汇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
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
在教学中,要对两种交际文化进行对比,我们首先从文化谈起。
文化 culture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语。
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邓炎昌,刘润清 1989年)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
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窥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
英语词汇作为英语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
对于在母语环境下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应该了解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英汉词语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例如: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
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学生能体会到莎翁的“爱”吗
关于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as 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枣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三、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人学英语大多数从初一开始,近年来才开始在部分小学或幼儿园开设英语课。
从6年的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授课都存在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先教单词、短语,再讲授课文和做练习。
对于单词的讲授无不遵循三个原则:音、形、义,其中“义”也仅仅停留在单词本身的字面意义上。
而对于课文的讲授则过分强调语言规则,即一个个的单词是如何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成句子以及某些单词和短语在这个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
另外,对学生所掌握词汇的考核也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以及会运用单词简单造句,对于文化知识或是自身缺少了解,知识面不够广博,或是以为文化知识对学习语言,对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因此往往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置之一旁。
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绝大部分学生完成六年的英语学习,脑袋中也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可惜无法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学到的仍然是“哑巴英语”。
就是在中学英语新教材已经全面使用的今天,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虽然平时注意听、说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交流,但由于对语言差异问题缺乏了解,以至于词汇使用不当,出现诸如把“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cow”,把“凡人皆有得意时”译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把“挥金如土”译成“to spend money like earth”,产生交际方面的一系列错误。
它们的正确形式为 as strong as a horse; Every dog has its day;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以下的英语学生能理解其含义吗
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 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四、中、英文化比较及英语词汇教学 1、字面意义和涵义 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
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
从这个定义的解释看,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
不了解词汇涵义,会在语言上犯严重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恶语,引起谈话者的一方或双方不快;有时误把嘲讽当称赞,被人暗笑。
如“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义,但外国人眼里不是“农民”之意。
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
《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
《新编纬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们低下的人”。
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
农民应译成farmer。
再如,politician 和statesman这两个英语词。
Politician是“政治家”吗
反过来说,汉语中的“政治家”这个词应该怎样译成英语呢
有些略懂英语的学生译作politician,这是不合适的。
Politician这个词在美国英语中,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引起别人的蔑视。
它只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
这个词还有“精明圆滑的人”(smooth--operator)之义。
指一个人做事和说话时,信心十足,非常老练。
汉语“政治家”这个词应译为statesman,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当中都很贴切,stat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知之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atesman。
事实上,中英两种语言在字面意和涵义上有以下的关系: 1)、字面意义与涵义相同或相似 (1) 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 (2) Burn one's boat.破釜沉舟 (3)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4)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5) to lose one's face, to save one's face丢面子,保面子 2)、涵义相似,字面意义不同 (1)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这山望着那山高。
(2) 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 That's a piece of cake.那是小菜一碟。
(4)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 (5) Let sleeping dogs lie.切勿打草惊蛇 3)、涵义不同,字面意义相似 (1) to fish in muddy water(英语:形容多管闲事,自讨没趣)浑水摸鱼 (2) 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英语:令人毛骨悚然)令人发指 (3) to blow one's own horn(英语:自我炫耀,自吹自擂)各吹各的号 (4) to lock the stable gate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英语意思是“太迟了”)亡羊补牢 4)、涵义与字面意义都不同 (1) 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英语:谦虚的狗没肉吃。
)满招损,歉受益 (2) Where there is fear there is modesty.(原为拉丁语格言:谦虚源于胆怯。
)老王买瓜,自卖自夸(反讽) (3) An excess of modesty obstructs the tongue.(英语:谦虚过分束缚舌头。
)自知之明(赞誉) 2、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判别 见面打招呼 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吃(饭)了吗
”而美国人则用“Hello”或“Hi”等。
如果不理解其涵义,美国人会认为,这种打招呼是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
”总之,这样打招呼在西方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去啊
”以及“到哪儿去啊
”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它们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
) 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3、称呼语中的政治地位差异 无论在英国或是在中国,人们的政治地位及身份是有所差别的。
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起,这就产生了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问题。
中英称号不同: 王院长Principal Wang,刘军长Army Commander Liu,马经理 Manager Ma 这一点教材中都有时不注意,如:人教社JEFC教材Book 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的道歉语。
“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
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在JEFC Book 3 Lesson 34 Uncle Wang’s Factory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 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
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
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人教社JEFC Book 1中“What’s your name
”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
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
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 please
”或“May I know your name
”或“How can I call you”等,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
”,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
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
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
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
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4、其它社交礼节上的不同 以please“请”为例。
但是在某些场所却不宜用英语please。
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
但是初学英语的人常用You go first,这是不对的。
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也不用please.。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
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
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
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
),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
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
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
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
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
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Your skirt looks nice. B:Thank you.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
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
”“Ah, it’s a secret
”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
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
”(Where are you going
)和“你在干什么
”(What are you doing
)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或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
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
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地体现,如JEFC Book 2 Unit 3 Mid—Autumn Day和Book 3 Unit l3 Merry Christmas
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
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
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5、英汉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在区分禽兽的性别时,用词也有区别。
在汉语中,一般只用“公”和“母”(或“雌”“雄”)二字来区分性别;比如“公牛”、“雄鸡”、“雌鸡”等等;在英语中则往往各有单独的称呼,小动物也另有名称。
具体请看下表: 总称 雄性名称 雌性名称 小动物名称 chicken鸡 cock/rooster hen chick/chicken duck鸭 drake duck duckling goose鹅 gander goose gosling horse马 stallion mare foal cattle牛 bull cow calf pig猪 boar sow shat/piglet dog狗 dog bitch puppy sheep羊 ram ewe lamb deer鹿 stag doe fawn 当然,并非所有禽兽都要用自然现象名称来区分雌雄。
有的要用male和female或she 再加上原名。
比如:female panda母熊猫,she-wolf母狼等。
6、不同语言文化中词的感情色彩差异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
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
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
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以“颜色”为例,不同颜色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方式并不一样。
在中国代表一种意义,在西方又表示一种涵义,甚至对“颜色”的涵义理解恰恰相反。
请看下表: 字面意义 涵 义 green 绿 green-eyed 嫉妒(“红眼病”而不用 red-eyed) blue 蓝 blue-mood 沮丧的、忧郁的a blue Monday 倒霉的星期一 red 红 red-faced 不好意思、难为情、困窘in the red 亏损、负债、赤字 white 白 a white lie 不怀恶意的谎言 black 黑 in a black 经营一项企业盈利 yellow 黄 yellow journalism不择手段地夸张以招揽或影响读者的黄色新闻编辑作风 五、浅析文化差异现象的根源 1、概念意义的差异 概念意义即词汇的基本意义。
它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
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客观事物本身存在差异,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概括便会留下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英汉词汇在概念意义上常具有不同的内涵,其表现为: 1)、两种语言中反映各自社会特色的词语,存在着对应空间。
如西方饮食中的sandwich,hamburger,salad,中国人既未看过,更未吃过,只好音译为“三明治”、“汉堡包”、“色拉”,美国人生活中特有的drugstore,汉语中还没有一个词语能贴切地表达其内涵,也只能以注释性的文字说明它是“出售药物、糖果、饮料及其他日用杂品的店铺”。
同样,汉语里的一些词,如“天干”、“地支”、“楷书”、“普通话”、“太极拳”等,在英语中也找不到对应词。
谈增福的成就及荣誉
对《自题小像》的解读,应以鲁迅自己的“婚姻说”为基础。
全诗一、三句写家事,抒私情,二、四句写国事,抒民族情,交替承接推进,最后达到高潮,形成完整的抒情结构,既表现了儒家文化精神,切合家国一体的伦理系统,又是个体生命本能即生命力受到压抑后的伟大升华。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悲剧,归根结底固然是礼教造成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母亲的包办和鲁迅的屈从,而朱安拒不听从鲁迅的要求放脚,则是鲁迅不爱以至厌恶朱安的真实的具体的原因。
关键词 鲁迅; 朱安 ;母亲 ;婚姻;民族; 结构; 脚 ;爱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一鲁迅逝世后第九天,1936年10月27日,许寿裳在他的纪念文章《我所认识的鲁迅》里,第一次公布了这首诗,说:“鲁迅对于民族解放事业,坚贞无比,在一九〇三年留学东京时,赠我小像,后补以诗。
”【2】同年12月19日,许寿裳在又一篇谈鲁迅旧诗的纪念文章《怀旧》里再次引录了这首诗,并为之定了题目《自题小像》,还作了讲解:“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写遥望故国风雨飘摇之状,三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怀抱,是一句毕生实践的格言。
”【3】1944年五四纪念日,许寿裳为《鲁迅旧体诗集》题的序跋,除说明“神矢”是“采取异域典故”,“想系借用罗马神话库必特(Cupid)爱矢之故事”【4】外,对《自题小像》全诗各句的解释,基本上仍用《怀旧》的文字。
许寿裳是鲁迅留日时最好的同学,终生的挚友,诗和像又都是题赠给他的,所以上述文字理所当然成为最具权威性的解释。
可是对一、三两句的解读却似乎留下了疑惑,不能使大家一致信服。
即对二、四两句,固然大体赞同,也还有不同的意见。
争议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开始,到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初期,对这首诗的讨论曾经形成鲁迅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结果并未达成共识。
争论的焦点主要是诗的首句“灵台无计逃神矢”是否与鲁迅的婚姻有关,由此分成两派,两派之内又有若干分歧。
除对“神矢”、“灵台”有多种解说外,“故园”指故乡还是指祖国,“荃”指清政府还是指人民群众,全诗主旨是反帝还是反满,都提出了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
蒋锡金于1981年写的《<自题小像>和“婚姻说”》,是迄今最有价值的解读文章,它提供了1941年他和许广平“共同研读此诗”时,许广平作解释的“婚姻说”。
许广平说,“这首诗我问过周先生,周先生自己对我这样解释的。
周先生不但自己解释了这诗,而且,还举出了后来在1918年所写的新体诗《爱之神》,和1919年所写的杂文《随感录·四十》,说,诗里的意思,和后面两篇里所写的是差不多的。
”【5】根据鲁迅和许广平一致的解释,“婚姻说”总的来说是符合事实的。
二十年后的今天,鲁迅早已从“神”还原为“人”,而文学研究的思维空间也已大大拓展,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完全读懂这首诗了。
否则,真是对不起鲁迅,也对不起自己。
然而,新近出版的《鲁迅旧诗探解》(倪墨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和《鲁迅诗说》(赵冰波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 版)对这首诗的解说仍不能令人满意。
倪著确是学术著作,史料丰富,但解释多沿袭旧说;赵著采用散文笔法,叙事生动,但不能算学术专著。
而且两人都有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看来自己都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整体上也都未能超出蒋锡金1956年《鲁迅诗本事》的研究水平。
本文自命新论,旨在正面地全面地认识诗的思想和艺术,探讨鲁迅写作的背景和心理,仍然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特别以鲁迅自己的话为依据,决不捕风捉影地想当然。
对那些明显缺乏根据牵强附会的推断,无须反驳。
众所周知的事实和常识,也尽量从简,而知者较少的材料则推介稍详。
重点放在前人已经触及但没有具体深入的地方,或前人已经感到疑惑并且留下空白的地方,力求释疑解惑,都能落到实处。
下面逐句解读和注释全诗。
二“灵台无计逃神矢”。
我的心无法逃脱爱神乱射的箭,喻指我无法逃避母亲决定的婚姻的苦难。
灵台:心。
典出《庄子》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不可内于灵台。
”(“内”通“纳”)“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神矢:神的箭。
典出外国古典神话小爱神的故事。
希腊神话中的埃罗斯(又译厄罗斯)和罗马神话中与之相混同的丘比特(又译库比德),是爱与美之女神(希腊的阿佛罗狄忒,罗马的维纳斯)之子,生有双翼,带着弓箭,射向人和神的心灵。
他有两种箭,一为金箭,可激发神与人的爱情,带来愉快幸福,一为铅箭,可窒息神与人的爱情,带来痛苦甚至死亡。
他的箭百发百中,威力强大,谁也躲不过,而他却反复无常,喜欢恶作剧,有时乱射一通,使天国人间演出许多爱情的悲喜剧。
中国普通读者,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爱神之箭使人产生爱情获得幸福,而不知它也可以使人熄灭爱情得到不幸,甚至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者也只注了前者,而鲁迅用这个洋典故却是指后者。
他写于1918年的白话诗《爱之神》可以互证,这首诗后收入《集外集》,一般研究者似乎不太注意。
“风雨如磐暗故园”。
风雨如大石压在头上,黑暗笼罩着祖国的家园。
风雨如磐,典出《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唐·贯休《侠客》:“黄昏风雨黑如磐”;清末黄遵宪《春夜招乡人饮》:“天地黑如磐,腥风吹雨血”,《岁暮怀人诗》:“漫山风雨黑如磐”。
“风雨”隐喻帝国主义侵略和满清专制统治。
暗:使······变得黑暗。
故园:故乡,泛指祖国。
鲁迅《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秋夜有感》:“中夜鸡鸣风雨集”,用典同此。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托寒星向母亲传达心意,但母亲不体察我的衷情。
寄意寒星,典出《楚辞·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星在高天之上,故曰寒星,暗寓心情。
荃不察,典出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荃:一种香草名,原典喻指楚怀王,后因以比喻君主,鲁迅用荃比喻母亲。
过去解诗者对“荃”的喻指看法不一,或以为人民群众,即许寿裳所说“同胞”,或以为当时的君主即清朝统治者,显然都不合适。
1903年鲁迅还在弘文学院普通科学习,虽已开始思考国民性和人性问题,但并未作出提倡文艺运动的选择,向民众“寄意”与同胞“不察”都谈不上,以“荃”喻人民、祖国不但古书中没有先例,按鲁迅当时的思想也不可能。
鲁迅此诗是题剪辫后照的像,剪辫即与满清统治者决裂的表征,因此像和诗乃是鲁迅反清革命的宣言,把“荃”解释为清廷是大错而特错的。
有人看出这两种解释的不妥,又没有找到确切的新解,于是提出“荃”的意义不确定,包含有多种可能,鲁迅也是虚指。
这也是讲不通的。
我的以“荃”喻母亲的解释,从伦理关系上可以和以荃喻君主相通。
母子与君臣,虽有家国之别,但后者服从前者是相同的。
鲁迅对母亲尽孝,与屈原对君主尽忠,都是遵从封建宗法时代的道德。
在婚姻问题上鲁迅和母亲的关系,与在国家问题上屈原和楚王的关系,本质上极其相似。
在鲁迅心目中,母亲是至高无上的,母命是不可违抗的,正是母亲不顾鲁迅的感情和意见,坚持错误的决定,才造成了鲁迅大半辈子的不幸和痛苦。
而且,“寄意寒星荃不察”的所指是有事实为依据的。
这就是俞芳的回忆文章所提供的材料。
俞鲁两家是同乡旧识,俞芳三姊妹和鲁迅母子及朱安曾同住砖塔胡同六十一号,1930年起俞芳还代鲁母给鲁迅写信五年之久,此后关系也非常密切,鲁母对俞芳无话不谈,可以说亲如一家,她叙述的情况应该是可靠的:记得太师母也曾和我谈起过大先生和大师母的关系问题。
老人家说:当时我为大先生订了亲,事后才告诉大先生。
他当时虽有些勉强,但认为我既做了主,就没有坚决反对,也许他信任我,认为我给他找的人,总不会错的。
后来得知对方(朱安女士)是缠脚的,大先生不喜欢小脚女人,但他认为这是旧社会造成的,并不以小脚为辞,拒绝这门婚事,只是从日本写信回来,叫家里通知她放脚。
【6】周建人也在回忆文章里说:“他一到日本就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的天足会。
那时秋瑾在日本,提倡天足会,反对妇女缠脚,自己放了脚。
鲁迅当时给母亲写信,要让朱安太太放脚(当时已与朱安太太订婚,尚未结婚)。
”【7】俞芳没有具体说明何时订的婚,但肯定是鲁迅不在绍兴期间。
从前后时间推断,订婚当在鲁迅赴日留学的第二年即1903年,“断发照相”之后,“后补以诗”之前,而不应该提前到鲁迅在南京读书期间。
否则,无论是事隔几年之后鲁母才告诉长子给他订了婚,还是鲁迅接受订婚几年后才要求朱安放脚,都极不合乎情理。
1899-1901年间的周作人日记所记,只是议婚过程,并未尘埃落定,鲁迅也还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所以,不仅是“后来得知对方是缠脚的”,“从日本写信回来,叫家里通知她放脚”,就是之前鲁母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为他订婚,事后才告诉他,他先表示反对,不得已才服从,母子间也多半是通过书信往还传达彼此的意思。
“寄意寒星”,正是暗喻鲁迅为此事一再给母亲写信,决不能虚化为望星空而兴叹。
然而“荃不察”,母亲固执己见,不理解他的心情,更不采纳他的意见,先是反对订婚无效,后是通知放脚被拒,一切都无法改变,无可奈何。
于是鲁迅从此几年都不回家探母,直到1906年被母亲骗回去结婚。
“我以我血荐轩辕”。
我把我的鲜血敬献给祖国,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牺牲。
荐:祭祀,敬献。
轩辕:黄帝名,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领袖,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后人尊为汉民族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和象征。
“荐轩辕”当然不是指进献给这一位传说的远古帝王,而是指奉献给他所象征的祖国和民族——以汉民族为主导和主体的中华民族。
从历史事实来看,从鲁迅思想来讲,这句诗所表现的一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民族革命思想,无疑包括对外的反帝国主义和对内的反满清王朝。
是否反清,乃当时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基本的原则的区别。
在满清政权的专制奴役下,不但汉民族得不到真正解放,而且根本不可能有所谓中华民族大家庭。
有些研究者在解读此诗时,只强调鲁迅的反帝爱国,而否认他有反清革命思想,担心说排满会贬低鲁迅,其实是不必要的。
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和民族革命联系在一起的,救国必须革命,革命必须排满——指推翻满清王朝,并不是反对满族平民,理所当然,无可非议。
在南京接受了维新派思想的鲁迅,到日本之后,迅速成为伟大的爱国者和反帝反清的民族革命者。
这句诗有力地抒发了他决心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崇高志愿,是他思想飞跃的表征,“毕生实践的誓言”。
三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鲁迅为什么不爱朱安,而且不只是不爱,简直是厌恶,想起来就痛苦,在一起更不能忍受。
而且这种心理从订婚起到结婚后一直没有改变。
全家搬到北京以后,尽管朱安在生活上“服侍”鲁迅似乎“无微不至”,也毫无效果。
用俞芳回忆鲁母说的话,“两人各归各,不像夫妻”,“就这样过了十几年,他们两人好像越来越疏远,精神上都很痛苦”。
【8】如此刻骨铭心不堪忍受的苦痛,仅仅用“包办婚姻”或“封建婚姻”来解释实在过于笼统,根本原因是两人思想差距太大,没有共同语言。
连称赞朱安“心地善良”且“很有主见”,并对其悲剧命运深表同情的俞芳,也认为朱安“思想保守,封建意识浓厚”,不识字,不想学文化,“从思想上看,她比太师母衰老、落后,常给人以‘未老先衰’的感觉”,不但脚还是小脚,甚至剪发也是鲁母先剪之后“现身说法”地劝她才剪的。
【9】俞芳部分地看到了问题的实质,但忽视了一个最关键的事实,即朱安拒绝放脚,正是这一点给鲁迅最大最深的精神刺激。
鲁迅在日本以书信通知朱安放脚被拒后,写《自题小像》以发抒愤懑,结婚之日眼见朱安“脚小鞋大”,以致绣花鞋“从轿里掉出来”,更是痛不欲生,洞房之夜泪水湿透枕巾,“第二夜就睡到书房去了”,也不按老例去祠堂拜祖宗。
【10】俞芳说朱安是“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的牺牲者”,【11】并不十分准确,鲁迅叫她放脚她就置之不理,没有“从夫”,这既表明她思想的落后守旧而且顽固,又是对鲁迅的极不尊重,即此一端就伤透了鲁迅的心,以后再谈什么“尊敬”、“爱慕”、“顺着他”、“待他好”,都没有实际意义,反显得很不自然。
所以,拒不放脚,害己害人,这才是鲁迅不爱以至厌恶朱安的真实的具体的原因。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悲剧,归根结底固然是礼教造成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母亲的包办和鲁迅的屈从,但朱安本人实也难辞其咎。
遗憾的是鲁母未能体察儿子的苦衷,没有坚持要朱安放脚,而是坚持要鲁迅和朱安结婚,一错再错,终于铸成无法挽救的悲剧。
在这个问题上最知情的莫过于许寿裳。
他在给学生讲述“鲁迅的生活”时,谈到鲁迅在日本学医的动机,说“据他所知”,除了“(一)恨中医耽误了他的父亲的病”和“(二)确知日本明治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医的事实”这两点以外,“还对于一件具体的事实起了宏愿,也可以说是一种痴想,就是:(三)救济中国女子的小脚,要想解放那些所谓‘三寸金莲’,使恢复到天足模样。
后来,实地经过了人体解剖,悟到已断的筋骨没有法子可想。
这样由热望而苦心研究,终至于断念绝望,使他对于缠足女子的同情,比普通人特别来得大,更由绝望而愤怒,痛恨赵宋以后历代摧残女子者的无心肝,所以他的著作里写到小脚都是字中含泪的。
”许寿裳列举了鲁迅著作中写到小脚的文字凡六例,见:《朝花夕拾•范爱农》,《热风•随感录四十二》,《呐喊•风波》,《呐喊•故乡》,《彷徨•离婚》,《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他还说,鲁迅是由对女子缠脚的“感触多端,从此着重在国民性劣点的研究了”,后来之弃医从文,课堂上忽然看到中国人被斩的幻灯片“不过是一种刺激,并不是唯一的刺激”。
【12】这些都说得对,但不完全,需要补充几点:一、 朱安缠脚且拒不放脚是对鲁迅的巨大刺激,在救治小脚的学医动机里占有重要地位。
许寿裳特意避讳这一点,如同他解诗时忌谈鲁迅的婚姻一样。
二、 鲁迅著作里写到缠足或天足的地方还多,可以说,对缠足的反感和对天足的喜爱已经在他的意识里形成一个“情结”,下面再举六例,限于篇幅,仍只列篇名(按时间顺序排列):《〈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集外集拾遗补编·“天生蛮性”》,《故事新编·采薇》,《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
鲁迅憎恶缠足,赞扬天足,主张放脚,既包含了人体生理学的科学知识和妇女解放的现代伦理观念,又体现了他追求身心健康的审美心理和灵肉一致的性爱心理。
人的脚本属于身体中富有美感和性感的部位,女子的天足向来是健康与多情男人的审美对象和性爱对象。
鲁迅从陶渊明《闲情赋》的“十愿”中单单选出“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称赞其思想“摩登”和“大胆”,【13】颇近于现代性心理学中的所谓“足恋”,现在世界上已蔚成“摩登”时尚。
朱安拒绝放脚,执意保守其形体的残损丑陋,反映了思想性格的落后愚顽,不仅有违科学和道德,而且从根本上与鲁迅的审美和性爱心理针锋相对。
面对如此病态而且讳疾忌医的身体和心理,在私生活上极其严肃的鲁迅,当然不能生爱,不能起性,惟有苦痛、悲哀、绝望和逃离。
三、缠足放开以后,虽因筋骨已经损伤,不能恢复到天足模样,但还是能有所恢复,放得越早恢复得越好。
清末新派人士兴起天足运动,许多受其影响的小脚女人放了脚,结果半大不小,这就是所谓“放大脚”或曰“解放脚”,固然不如天足,但总比小脚好得多。
鲁迅的母亲就是如此。
但放脚是需要勇气的。
缠足妇人敢于放脚,是接受新思想的表现。
鲁迅母亲放脚,还跟房族中的老少顽固派进行过坚决斗争。
而且,缠脚痛苦,放脚也不轻松。
胡适在《尝试集》的自序里,曾用放大脚比喻他的白话诗,“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
”【14】把放大脚也写得很美的是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小说中一再写婉卿的美貌,她的脚也光彩照人:“那边履声阁阁,婉小姐像一朵彩云,早来到面前。
······脚上是蜜色长统丝袜,配着金色高跟皮鞋,竟看不出是缠过的半天足。
······”【15】朱安固然不能与茅盾理想中的女中豪杰张婉卿相比,但她可放足而不放足,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鲁迅不以小脚为辞拒绝婚事,只是要求她放脚,既正视现实,又面向未来,入情入理,绝不过分。
是朱安的不放脚凸显了她的愚昧和顽固,使鲁迅不能不深恶之。
鲁迅所痛苦、悲哀和怨愤的,不是一般的包办婚姻,而是在那个产生了秋瑾的时代和已得风气之先的家乡,母亲竟坚持给他包办了这么一个拒不接受新思想,固守其灵肉一致之丑的旧式女人
四《自题小像》的解读之所以发生困难,格式的特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的论者囿于起承转合的诗的格式,认为如果把一、三两句按“婚姻说”解释,就会与二、四句脱节,因而不合逻辑;为要合所谓逻辑,就必须把一、三句也解释成写国家民族。
种种牵强的说法即由此种思路而来。
殊不知起承转合乃后世诗论家对律绝章法的一种归纳,并非唯一的模式,实际上很多名诗并不是按这个格式写的。
鲁迅的《自题小像》就在格式上极富独创性,全诗四句,一、三句写家事,抒私情,纯系婚姻之情事,个人之情事,二、四句写国事,抒民族情,感时忧国之情,舍身报国之情,属于一种公共道德情怀。
两者既非一般的承接和转折,也不是简单的并列和排比,而是由小而大,由此及彼,家国相对,大小相衬,即由个人到民族,由家事到国事,构成一种交替承接推进的格式,尾句达到高潮,将个人献给祖国,二者合成一个完整的抒情结构。
在这个结构里,暗写家事,明写国事,前者完全用典,含意隐晦,后者虽也用典,但意思比较明显,最后直抒胸臆,发出宏大誓愿。
两者似断实连,矛盾统一,大幅度跳跃,“语不接而意接”,具有极大的情感容量和审美张力。
中外典故作为隐喻的密集使用,使诗的语言极富弹性和密度,为诗意的跳跃铺设了基石,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但还有一个困难需要克服,就是一三句和二四句的内在联系。
这个问题可以从伦理学和心理学两个层面解决。
在伦理学层面,《自题小像》正是发扬了儒家文化精神,切合家国一体的伦理系统,表现出修齐治平的价值取向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理想。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儒家政治伦理的两条基本原则,而当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时,必以孝服从忠,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这是历代真儒家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和实现自我完善的道德目标。
霍去病的“匈奴不灭,无以家为”,因此成为流传千古的道德箴言。
鲁迅当时处在家事国事两不顺的双重矛盾中,既怀孝母之心,又抱救国之志。
诗的二者交替推进、形似跳跃的结构,反映了作者的道德思考与情感,十分合逻辑地循儒家伦理体系,由私而公,由家而国,即由生命个体推及民族整体,在欲兼顾二者而不可得的情势下,毅然作出血荐轩辕的最终抉择。
不过,儒家伦理还不能圆满地解释这首诗的内部心理结构,这需要借助心理学。
运用近代审美心理学中的联想理论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升华理论,可以分别从表层和深层探求作者的心理。
就表层说,《自题小像》从婚姻家庭之事想到国家民族之事,尤其是从第一句到第二句,是因两者同样多难引起的接近和类似联想。
而在心理的深层,鲁迅因不满包办婚姻,厌恶小脚女人,到决心献身民族解放的革命事业,乃是生命本能即生命力的伟大升华。
后来鲁迅翻译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介绍其主旨:“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又说:“作者据伯格森一流的哲学,以进行不息的生命力为人类生活的根本,又从弗罗特一流的科学,寻出生命力的根柢来,即用以解释文艺,——尤其是文学。
”并对其“独到的见地和深切的会心”表示赞赏。
【16】厨川白村用以解释文艺的,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生命力升华的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能够圆满地解释《自题小像》的深层结构,而且可以用来解释鲁迅全部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
鲁迅本人也是一直认同并善于运用这些理论的。
而把这些理论用于本文的对象和目的,就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鲁迅母亲包办婚姻和朱安丑陋的小脚带给鲁迅的痛苦不幸,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自题小像》这首伟大的诗篇,也在一定意义上玉成了鲁迅这位中国新文化的巨人。
一幕历史的悲喜剧就是这样演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