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孔子的句子
万能议论素材精1:山的沉稳水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
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
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
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
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2:挫折孔子一生不得志。
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
“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
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
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
3:理解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
也有人替孔子打圆场,说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我认为,退一步讲,即使孔子在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释为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对女人的歧视,是一种通病,是时代的印痕或时代的局限。
在西方,耶稣骂夏娃,亚里士多德骂女人,尼采骂女人,非常严厉,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中国的男性思想家。
就是休谟、黑格尔,对女性的歧视也很厉害。
当然,无论东西方人士,对女性的歧视、蔑视、轻视,都是错误的。
儒学、儒家中有对女性不尊重的表现,是需要批评的,但我们要放在时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与检讨。
我们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自己的固有文化。
百多年来对于儒学的批判,有许多是非理性的,感情用事的,浅层次或直线性的,以致于今天中国大陆的多数中青年仍然沿用上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的方式和80年代“河殇”的方式来对待儒学。
我们需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态和理性批判的方法来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4:选择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于城下,晚上刮风下雪,气温骤降,同宿城门下的一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将其抱在怀中,靠体温为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没有非礼之举,留下了坐怀不乱的美誉。
无独有偶。
鲁人有独处室者,邻居是一个寡妇,也独处一室。
半夜,暴风雨至,寡妇室坏,想进鲁人室躲避,鲁人闭户不纳。
寡妇在窗下哀求道:“你怎么不懂得仁爱,不让我进去
”鲁人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一室。
你现在年轻,我也年轻,所以不敢让你进来。
”妇人说:“你怎么不学学柳下惠
”鲁人说:“柳下惠能做到,我是万万做不到的,我现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学柳下惠的能做到。
”孔子说:“善哉
要学习柳下惠者,没有像鲁人这样会学的,希望向善的方面发展,却不因袭别人的行为,算得上智了。
”在孔子看来,柳下惠的选择是对的,鲁人的选择也是对的。
5、幽默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老师孔丘,这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
”子贡找到孔子后把这话告诉他。
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
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
是啊
”这就是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幽默细胞的老头儿,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在画像中,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
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
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
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远存在。
6:源泉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处境。
他所宣扬的仁爱和礼教,有时候被抛在一边,可有时候,又搞得登峰造极。
不是吗
直到今天,几乎是全世界都有研究儒学的人,可研究什么
我想:不过是为我所用罢了。
可是,无论如何,孔子是伟大的。
是的,绝对是伟大的。
他的经典的论述,是人性,是人伦。
有人说:地球上的万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
所有的报应,是因为人类打破了生态平衡,不顾一切地满足人类自己的欲望。
所以,人类呼唤人性,呼唤平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唤人性。
是的,封建的历代王朝,都在以儒学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上,显现一个天子的抉择的。
是的,直到今日,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念仍不过时。
道德沦丧,必然是四面楚歌:理智的时候,就会向孔子讨教。
7:诚信诚信是治政之道。
古人认为,治理国家,掌握政权,必须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否则就会自取灭亡。
孔子讲:“民无信不立。
”是说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就无法立足。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这三项,让你去掉一项,你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首先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在两项中再去掉一项,还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粮食。
因为没有粮食最多不过死亡,自古以来人就难免一死,而人民对政府没有了信心,政府就站不起来。
8:寻觅从那一簇蓝瓦黄墙的村庄里传来,余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也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了现在。
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过书坑过儒的。
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了。
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子,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
接待我的济宁市的朋友说:哈,你终于来了
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
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武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惟有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成语故事50字30篇
成语故事50字成语故事50字(1):画饼充饥曹操在征讨张绣时军队饥渴难耐,这时曹操登上高山观望声称前边有梅林,渡过军队哗变的危机,后人称这次事情为画饼充饥成语故事50字(2):卧薪尝胆话说吴国与越国打仗,吴王夫差战败,其后他每一天睡在干柴上,每一天吃苦胆,最终以弱胜强,打败了越王勾践,这就是有名的卧薪尝胆。
[由整理]成语故事50字(3):自相矛盾有个人卖矛和盾。
他说盾最牢固,又说矛最锐利。
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他答不出来,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50字(4):刻舟求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也可称为途经江的人),把佩戴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本来的地方。
成语故事50字(5):成语故事50字 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意思是:我必须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最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成语故事50字(6):成语故事50字 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之后,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先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样也不像贼了。
成语故事50字(7):成语故事50字 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之后,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但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之后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成语故事50字(8):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创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死后,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呼,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
刘禅侍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十分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成语故事50字(9):成语:量力而为故事: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借口许庄公不听周天子的命令,联合齐、鲁两国消灭许国,在处置问题上齐历公提议让鲁国管辖,鲁隐公则提议让郑庄公管辖。
郑庄公量力而行将许国分成东西两块,东部由许庄公之弟许叔管,西边交大夫公孙获管辖。
成语故事50字(10):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凿壁借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明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明,让光明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许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以为很奇怪,问他为啥这样,他说:“我但愿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成语故事50字(11):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舌战群儒东汉末年,刘表过世,刘琮投降曹操,情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
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齐前去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最后赞同联刘抗曹成语故事50字(12):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
平原计划领导20名门客前往完成这项任务,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
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
平原君到了楚国立刻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无果。
这时,毛遂对楚王说:“咱们今日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尽管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求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刻允许发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
”成语故事50字(13):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以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祥,我偏不这样想,我们干脆之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怎样?”刘琨欣然赞同。
于是他们每一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中断。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最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完成了他报效国度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足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语故事50字(14):成语故事50字 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十分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齐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十分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
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此刻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成语故事50字(15):成语故事50字 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
当时,不仅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资料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
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写好后,他觉得十分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
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
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十分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我的一字师。
成语故事50字(16):成语故事50字 守株待兔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期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在地里干活,忽然从远处跑来一只兔子,它十分慌张,一不留意就撞在树桩上死了。
农夫很高兴,捡起这只死兔子回家美美地饱餐一顿。
他想每一天都有这样的好事就好了,于是他放下农具整天守在那颗树下,一无所获成语故事50字(17):成语故事50字 与虎谋皮传说周朝有人个性喜欢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狐狸就传警报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羊呼叫同伴一齐藏到茂密的森林里去了。
结果他没有制成一件皮袍,没有办成羊肉祭祀宴会成语故事50字(18):成语故事50字 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最后击败秦军成语故事50字(19):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程门立雪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简单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简单找到了。
”因此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奉养老师。
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身煮粥给他吃。
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
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日最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一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成语故事50字(20):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悬梁刺骨孙敬字文宝,十分喜爱学,早晚多不休息,等到傍晚困了的时,就用绳索把头发系在梁上。
之后成为当世大儒。
成语故事50字(21):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突然看见一只兔子箭平常地飞驰过来,撞在棵大树上蹬蹬腿就死了。
这个农夫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能够美美地吃上一顿了。
”他拎着兔子一边回家了,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
结果,等了一天啥也没等到。
他却不甘愿,从此,每一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
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成语故事50字(22):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自相抵触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
(他)歌颂他自我(的盾)说:“我这盾牌的牢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
”(他)又歌颂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锐利,关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大概同时存在的。
成语故事50字(23):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我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于在座位上。
他急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我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呀?」他答复说:「我宁肯信任尺码,也不信任自我的脚!」成语故事50字(24):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十分喜好龙。
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 盖的上方都绣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好龙,就来到叶公家访问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观望。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匆忙躲起来。
本来,叶公喜好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成语故事50字(25):成语故事50字 完壁归赵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十分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
赵王心里十分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
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
大臣蔺相如明白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心里明白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事实上根本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
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必须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因此一点都不敢轻举妄动。
之后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
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明白自我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成语故事50字(26):成语故事50字 望梅止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但是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但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样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光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明白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明白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成语故事50字(27):成语故事50字 风声鹤唳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
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
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听到风声或鹤叫声,都以为是追兵成语故事50字(28):成语故事50字 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
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
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
之后,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低档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
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
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成语故事50字(29):成语故事50字 程门立雪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宋代理学大家。
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我的学问,毅然放下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
之后程颢死,他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一日,他和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肯离去。
等程颐睁开眼睛时,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两个人仍然站在那里。
成语故事50字 韦编三绝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务必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齐才能阅读。
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
《周易》文字艰涩,资料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能够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资料了。
”成语故事50字(30):成语故事50字 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这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但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这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忙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以“说思”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
且思且行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死记硬背,而不知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
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
正如人体对事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
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是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是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主义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而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岂不是要断送在王明之流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吗
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吗
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
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育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步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
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世说新语
(1)陈为太丘长,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令吏杀焉。
主簿请考众,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
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注释】①主簿:官名。
参《德行》第1 则注④。
考:查究。
众好:指诸多犯法的事。
【译文】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当时有个小官吏假称母亲有病请假,事情被发陈仲弓就逮捕了他,并命令狱吏处死。
主簿请求交给诉讼机关查究其他犯罪事实,陈仲弓说:“欺骗君主就是不忠,诅咒母亲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没有比这个罪状更大的了。
查究其他罪状,难道还能超过这件吗
”(2)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①。
未至发所,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车往治之②。
主簿曰:“贼大,宜先按讨。
”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③
”【注释】①财主:财货的主人(不是现代所说的富家)。
②发所:出事地点。
在草:生孩子。
草,产蓐。
晋时分娩多用草垫着。
③“盗杀”句:意指母子相残,违逆天理人伦,要先处理,而杀人只是违反常理。
【译文】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时,有强盗劫财害命,主管官吏捕获了强盗。
陈仲弓前去处理,还没到出事地点,半路上听说有家老百姓生下孩子不肯养育,便掉头去处理这件事。
主簿说:“杀人事大,应该先查办。
”仲弓说:“强盗杀物主,怎么比得上骨肉相残这件事重大(3)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①。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邮令,正行此事③。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④;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陈元方:陈仲弓的儿子。
参看《德行》第6 则注①。
袁公:未知指何人,一说指袁绍。
③何所履行:所履行音何,执行的是什么。
③孤:古代是王侯的自称。
④周旋:指应酬、揖让一类礼节活动。
动静:行止;行动。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问候袁公。
袁公问他:“令尊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
”元方说:“老父在太丘时.对强者就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就用仁爱来抚慰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久了,就更加受到敬重。
”袁公说:“我过去曾经做过邺县县令,正是用的这种办法。
不知道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
”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很远也如出一辙;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4)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①。
吴中诸强族轻之②,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
”贺闻,故出行,至门反顾,索笔足之曰:“不可啼,杀吴儿。
”于是至诸屯邸,检校诸顾、陆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众③。
陆抗时为江陵都督,故下请孙皓,然后得释④。
【注释】①贺太傅:贺邵,字兴伯,会稽郡山阴县人,三国时吴国人,任吴郡大守,后升任太子太傅。
②吴中:吴郡的政府机关在吴,即今江苏省吴县,也称吴中。
强族:豪门大族。
③屯邸:庄园。
检校:查核。
逋(bū)亡:逃亡。
战乱之时,赋役繁重,贫民多逃亡到士族大家中藏匿,给他们做苦工,官府也不敢查处。
④陆抗:吴郡人,丞相陆逊之于,孙策外孙。
下:当时陆抗所在的江陵居上游,孙皓所在的建业居下游,故说“下”。
孙皓:三国时吴国的亡国君主,公元280 年晋兵攻陷建业,孙皓投降,吴亡。
孙皓和陆抗有亲戚关系。
【译文】太子太傅贺邵任吴郡太守,到任之初,足不出门。
吴中所有豪门士族都轻视他,竟在官府大门写上“会稽鸡,不能啼”的字样。
贺邵听说后,故意外出,走出门口,回过头来看,并且要来笔在句下补上一句:“不可啼,杀吴儿。
”于是到各大族的庄园,查核顾姓、陆姓家族奴役官兵和窝藏逃亡户口的情况,然后把事情本末全部报告朝廷,获罪的人非常多。
当时陆抗正任江陵都督,也受牵连,便特意往建业请求孙皓帮助,这才得以了结。
(5)山公以器重朝望,年逾七十,犹知管时任①。
贵胜年少若和、裴、王之徒,并共言咏②。
有署阁柱曰:“阁东有大牛,和峤鞅,裴楷秋,王济剔嬲不得休。
”③或云潘尼作之④。
【注释】①山公:山涛。
参看《言语》第78 则注①。
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
知管:主管。
时任:当时的重任。
按:山涛当时任吏部尚书,所谓知管时任,是说他还亲自主持官吏的任免考选工作。
②贵胜:权贵。
③阁:阁道,楼与楼之间的架空复道。
鞅:驾车时套在牛马脖子上的皮套了。
秋:驾车时拴在牛马屁股后的皮带。
剔嬲(niāo):挑逗纠缠。
④潘尼:字正叔,潘岳之侄。
他在山涛死后才入朝为官,似不可能作此。
按:《晋书·潘岳传》载,潘岳才名冠世,而不得志,又看见工济、裴楷力皇帝所宠爱,便题阁道说:“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秋,和娇刺促不得休。
”(刺促,形容不安。
)【译文】山涛由于受到器重,并且在朝廷中有威望,年纪已过七十岁,还照旧担当重任。
一些权贵家子弟,如和峤、裴楷、王济等人都一起给他歌功颂德。
于是有人在阁道的柱子上题道:“阁道东边有大牛,和峤在牛前,裴楷在牛后,王济在中间挑逗纠缠不得休。
”有人说这是潘尼干的。
(6)贾充初定律令,与羊祜共咨太傅郑冲①。
冲曰:“皋陶严明之旨,非仆暗懦所探②。
”羊曰:“上意欲令小加弘润③。
”冲乃粗下意。
【注释】①贾充:字公闾,在魏朝任廷尉,主管诉讼刑狱;到晋武帝登位,任尚书仆射,与裴楷共定科令,制订(晋律)。
郑冲:字文和,深研儒术和百家之言,动必循礼。
魏齐工时拜司空,转司徒。
晋武帝即位,拜太博。
高贵乡公时.司马昭辅政,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法令,他们都先咨询郑冲,然后才公布。
②皋陶(yáo):舜时的法官,制定了法令。
③弘润:扩充润色。
【译文】贾充刚刚定出法令,就和羊祜一起去征求太傅郑冲的意见。
郑冲说:“皋陶制定法令的那种严肃而公正的宗旨,不是我这种愚昧软弱的人所能探测的。
”羊祜说:“圣上想要叫你稍加补充润色。
”郑冲这才概略他说出自己的意见。
(7)山司徒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①;凡所题目,皆如其言②。
唯用陆亮,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从③。
亮亦寻为贿败。
【注释】①“山司”句:山涛在魏代曾任尚书吏部郎,到晋武帝时又任吏部尚书,后来升司徒。
吏部是负责选拔任免官吏的,山涛曾两次担任此职,所以说前后选。
②题目:品评。
按:《晋书·山涛传》载,山涛两次任选职共十多年,每一官缺,就拟出几个人,由皇帝挑选;凡所奏甄拔人物,都各作品评。
③“唯用”句:当时吏部郎出缺,山涛推荐阮咸,贾充则推荐自己的亲信陆亮;晋武帝选用了陆亮,山涛反对无效。
后来陆亮因犯罪撤职。
【译文】司徒山涛前后两次担任吏部官职,几乎考察遍了朝廷内外百官,一个人才也没有漏掉;凡是他品评过的人物,都像他所说的那样。
只有任用陆亮是皇帝的命令决定的,和山涛的意见不同,他为这事力争过,皇帝没有听从。
不久陆亮也因为受贿而被撤职。
(8)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于绍为秘书丞①。
绍咨公出处②,公曰:“为君思之久矣。
大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③
”【注释】①秘书丞:秘书省的属官,掌管图书典籍。
①出处(chū):出什和退隐。
桩康是被晋文帝司马昭杀害的,而山涛却把他的儿子嵇绍推荐到晋武帝朝为官,嵇绍必然有所考虑。
③消息:消长,减少和增长。
按:山涛以为,四季也有变化,人的进退出处也应按不同情况而定。
【译文】嵇康被杀以后,山涛推荐嵇康的儿子嵇绍做秘书丞。
嵇绍去和山涛商量出任不出任,山涛说:“我替您考虑很久了。
天地间一年四季,也还有交替变化的时候,何况是人呢
”(9)王安期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①。
王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②。
池鱼复何足借
”【注释】①王安期:王承,字安期,累迁东海内史(在王国里,内史掌管大守职务)。
纲纪:主簿(主管府中事务的官)。
②文王:周文王。
囿(yòu):养禽兽的园子。
共:共同使用。
《孟子·梁惠王下)载,周文王有个方圆七十里的园囿,人们可以到那里去打柴、打猎。
【译文】王安期任东海郡内史时,有个小吏偷了池塘中的鱼,主簿要追查这件事。
王安期说:“周文王的猎场,是和百姓共同使用的。
池塘中的几条鱼又有什么值得吝惜的呢
”(10)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①。
王问:“何处来
”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
”王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②。
”使吏送令归家。
【注释】①录:拘捕。
犯夜:触犯夜行禁令。
按:《晋律》禁止夜间通行。
②宁越:人名,这里指读书人。
《吕氏春秋》载,有人告诉宁越,要学习三十年才能学有所成,宁越说,我不休息,刻苦学习十五年就行。
十五年后,便成为周威公的老师。
致理:致治,招致太平;获得政绩。
“理”当作“治”,大概是唐代避唐高宗李治的讳而改动的。
【译文】王安期任东海郡内史时,一次,差役抓了一个犯宵禁的人来。
王安期审问他:“从哪里来的
”那个人回答说:“从老师家学完功课回来,没想到时间太晚了。
”王安期听后说:“处分一个读书人来树立威名,恐怕不是获得治绩的根本办法。
”便派差役送他出去,叫他回家。
(11)成帝在石头,任让在帝前戮侍中钟雅、右卫将军刘超①。
帝泣曰:“还我侍中
”让不奉诏,遂斩超、雅。
事平之后,陶公与让有旧,欲有之。
许柳儿思妣者至佳,诸公欲全之②。
若全思妣,则不得不为陶全让,于是欲并有之。
事奏,帝曰:“让是杀我侍中者,不可宥
”诸公以少主不可违,并斩二人③。
【注释】①“成帝”句: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 年),历阳内史苏峻起兵反帝室,咸和三年攻陷建康,并把晋成帝迁到石头城。
不久苏峻败死,其弟苏逸立为主。
咸和四年正月,侍卫着成帝的钟雅、刘超二人密谋把成帝救出,被发觉,苏逸便派部将任让领兵入宫杀了钟、刘。
二月苏逸败死。
②许柳:苏峻起兵反晋时,豫州刺史祖约派许柳率兵与苏峻会合。
苏峻攻陷建康后,任许柳为丹阳尹。
失败后,许柳被杀。
③少主:指晋成帝司马衍。
按:成帝即位时,年仅四岁,到这时也只七八岁。
【译文】晋成帝被迁到石头城,叛军任让在成帝面前要杀侍中钟雅和右卫将军刘超。
成帝哭着说:“把侍中还给我
”任让不听命令,终于斩了刘超和钟雅。
等到叛乱平定以后,陶侃因为和任让有老交情,就想赦兔他。
另外叛军许柳有个儿子叫思妣,很有才德,大臣们也想保全他。
可是要想保全思妣,就不得不为陶侃保全任让,于是就想两个人一起赦罪。
当把处理办法上奏成帝时,成帝说:“任让是杀我侍中的人,不能赦罪
”大臣们认为不能违抗成帝命令,就把两人都杀了。
(12)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①。
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②。
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
”任大喜说。
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闍,兰闍,
”③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注释】①沾接:款待。
说色:悦色。
②胡人:此指胡憎,即外国和尚。
洽:指沾光,受到款待。
③弹指:搓手指出声。
在佛经中也用来表示欢喜、许诺等意思。
兰闍(shé):可能是梵语的音译,对它的同义有不同解释,解为褒誉之辞,寂静处,宣讲佛法的法师,请高兴些吧,尊美他人的敬称,等等。
【译文】丞相玉导出任扬州刺史,几百名来道贺的宾客都得到了款待,人人都很高兴。
只有临海郡一位任姓客人和几位外国和尚还没有接谈过。
王导便找机会转身走过任氏身边,对他说:“您出来了,临海就不再有人才了。
”任氏听了,非常高兴。
王导于是又走过胡僧面前,弹着手指说:“兰闍,兰闍
”胡僧们都笑了,四周的人都很高兴。
(13)陆太尉诣王丞相咨事,过后辄翻异①。
王公怪其如此。
后以问陆,陆曰:“公长民短②,临时不知所言,既后觉其不可耳。
”【注释】①陆太尉:陆玩,字上瑶,吴郡吴人,曾任尚书左仆射、司空,赠太尉。
在他任尚书午仆射时,王导为司徒、录尚书事,总揽朝政,所以他遇字要去。
请示王导。
②公长民短:您名位尊贵我名位卑微。
按:王导兼任扬州刺史,陆玩是扬州吴郡人,所以谦称为“民”。
【译文】太尉陆玩到丞相王导那里去请示,商量好了的事情,过后常常改变主意。
王导奇怪他怎么这样。
后来拿这事间陆玩,陆玩回答说:“公名高位尊,民职卑微,临时不知该说什么,过后觉得那样做不行罢了。
”(14)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庚公①。
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简之。
”庾公曰:“公之遗事,天下亦未以为允
”【注释】①庾公:庾亮。
参《德行》31 则注①。
公元322 年晋明帝嗣位,王导参辅朝政。
公元325 年晋成帝立,王导和庚亮参辅朝政。
这一则所叙之事大概就发生在此后几年内。
【译文】一年夏天,丞相王导曾经到石头城探望庚亮。
庾亮正在处理公事,王导说:“天气热,可以稍为简略一些。
”庾亮说:“如果您留下些公事不办,天下人也未必认为妥当
”(15)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篆诺之①。
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②。
”【注释】①“丞相”句:王导辅佐晋元帝、明帝、成帝三世,为政宽和得众,事从简易,晚年更是如此。
封篆,文书,指奏章、公文、簿籍等。
诺,画诺,签字。
②愦愦:糊涂;昏乱。
【译文】王导到了晚年,几乎不再处理政事,只是在文件上签字同意。
自己感叹他说:“人家说我老糊涂,后人当会想念这种糊涂”。
(16)陶公性检厉,勤干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
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①。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②。
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③。
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④。
【注释】①正会:正月初一皇帝朝会群臣,接受朝贺的礼仪;封疆大臣也在这一大会见僚属。
听事:处理政事的大堂。
除:台阶。
②厚头:靠近根部的竹头。
③伐蜀:西晋惠帝时(公元304 年),李雄据蜀(今四川)建立割据政权,国号成,后改为汉,史称成汉或后蜀。
公元343 年,传位上李势。
346 年桓温中兵伐蜀,到347 年3 月攻占成都,李势投降,成汉亡。
装船:组装战船,即闲个船组成大船。
④当足:当做竹篙的铁足。
撑船闲的竹篙,头部包上铁制的部件,就是铁足。
这个官长用竹根代替铁足,既善于取材,又节省了铁足。
两阶:两个等级。
晋代把官阶分为九个等级,叫做九品。
【译文】陶侃本性检点、认真,工作勤恳。
担任荆州刺史时,.吩咐负责建造船只的官员把木屑全都收藏起来,多少不限,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用意。
后来到正月初一贺年时,正碰上连日下雪刚刚转晴,正堂前的台阶雪后还是湿渌渌的,于是全用木屑铺上,就一点也不妨碍出入了。
官府用的竹子,都叫把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
后来桓温讨代后蜀,要组装战船,这些竹头就都用来做了钉子。
又听说陶侃曾经征调过当地的竹篙,有一个主管官员把竹于连根砍下,就用根部当做铁足,陶侃便把他连升两级来任用。
(17)何骠骑作会稽,虞存弟謇作郡主簿,以何见客劳损,欲白断常客,使家人节量择可通者①。
作白事成,以见存②。
存时为何上佐,正与謇共食,语云:“白事甚好,待我食毕作教③。
”食竟,取笔题白事后云:“若得门庭长如郭林宗者,当如所白④。
汝何处得此人
”謇于是止。
【注释】①何骠骑:何充,字次道,曾任会稽内史、骠骑将军、扬州刺史,死后赠司空。
白:下对上的说明,陈述。
节量:适量;限量。
据《品藻篇》载,“何次道为宰相,人有讥其信任不得其人。
”可知何充和什么人都交往,所以虞謇(jiǎn)希望断常客。
②白事:陈述意见的呈文;报告。
③上佐:高级佐宫的通称,如别驾、治中、长史等。
据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考证,虞存当时任治中。
治中主管州郡的文书,是要职。
因为主管文书,虞謇要先见存,而存也能题白事后。
教:指示;批示。
④门庭长:当作门亭长,主管守门的官。
郭林宗:郭泰,字林宗,很有限力,品评人物很准确。
【译文】骠骑将军何充任会稽内史时,虞存的弟弟虞春任郡主簿,他认为何充见客大多,劳累伤神,想禀告何充谢绝那些常客,让手下人酌量选择可以交往的才通报。
他拟好一份呈文,便拿来给虞存看。
虞存这时担任何充的上佐,正和虞春一起吃饭,告诉他说:“这个呈文很好,等我吃完饭再作批示。
”吃过了饭,拿起笔在呈文后面签上意见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像郭林宗那样有服力的人做门亭长,一定照所陈述的意见办。
可是你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
”虞謇于是作罢。
(18)王、刘与林公共看何骠骑,骠骑看文书,不顾之①。
王谓何曰:“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邪②
”何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
”诸人以为佳。
【注释】①王、刘:王濛、刘惔。
都是当时有名的清谈家。
林公:支道林和尚,也是善谈老庄的。
②玄言:也称玄谈或清谈,崇尚虚无,专谈玄理。
【译文】王濛、刘惔和支道林一起去看望骠骑将军何充,何充在看公文,没有答理他们。
王漾便对何充说:“我们今天特意和林公来看望你,希望你摆脱开日常事务,和我们谈论玄学,哪能还低着头看这些东西呢
”何充说:“我不看这些东西,你们这些清谈家怎么能生存呢
”大家认为说得很好。
(19)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①。
令史受杖,正从朱衣上过②。
桓式年少,从外来,云:“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③。
”意讥不著。
桓公云:“我犹患其重。
”【注释】①桓公:桓温。
桓温在晋穆帝水和元年(公元345 年)都督荆、司、雍、梁、益、宁六州清军事,兼任荆州刺史。
荆州包括长江、汉水部分地区。
被:施加。
肃物:严峻地对待人;儆戒人。
②令史:官名,掌管文书。
朱衣:红色官服。
③阁:官署。
捎:轻轻擦过。
【译文】桓温兼任荆州刺史的时候,想全用思德来对待江、汉地区的百姓,耻于用威势严刑来整治人民。
有一次,一位令史受杖刑,木棒只从令史的红衣上擦过。
这时桓温的儿子桓式年纪还小,从外面进来,对桓温说:“我刚才从官署门前走过,看见今史受杖刑,木棒子举起来高拂云脚,落下时低擦地面。
”意思是讥讽唯独没有碰到令史身上。
桓温说:“我还担心这也太重了呢。
”(20)简文为相,事动经年,然后得过。
桓公甚患其迟,常加劝勉。
太宗曰:“一日万机,那得速
”①【注释】①太宗:晋简文帝的庙号。
或称谥号,或称庙号,这是随意的。
简文帝在公元371 年登位,在这以前,从公元366 年起就任丞相。
【译文】简文帝担任丞相的时候,一件政务,动下动就要整年的时间才能批复下来。
桓温很担心这太慢了,经常加以劝说鼓励。
简文帝说:“一天有成千上万件事,哪里快得了呢
”(21)山遐去东阳,王长史就简文索东阳①,云:“承藉猛政,故可以和静致治。
”【注释】①山遐:字彦林,任东阳郡太守,处事严厉,多用刑杀,郡境肃然。
后来死在任上。
王长史:王濛。
在简文帝辅政时任司徒左长史,后请求出任东阳太守,简文帝不答应。
【译文】山遐离开东阳太守职位后,左长史王濛到简文帝那里要求出任东阳太守,说道:“凭借前任严厉的措施,我自然可以用宽和的、清静无为的办法使得社会安定。
”(22)殷浩始作扬州,刘尹行,日小欲晚,便使左右取袝①。
人间其故,答曰:“刺史严,不敢夜行②。
”【注释】①殷浩:字渊源,在永和二年(公元346 年)出任杨州刺史。
因父死,去职;除服后,再任扬州刺史。
按:当时刘惔还没有就任丹阳尹。
小欲:将要。
祔(bǔ):包袱;行李。
②“不敢”句:当时有宵禁,夜行者犯禁。
【译文】殷浩切次任杨州刺史的时候,一天丹阳尹刘惔到外地去,太阳将要下山,便叫随从拿出被褥,要住下。
人家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说:“刺史严厉,我不敢夜间赶路。
”(23)谢公时,兵厮逋亡,多近窜南塘下诸贿中①。
或欲求一时搜索,谢公不许。
云:“若不容置此辈,何以为京都
”【注释】①谢公:谢安,参(德行)第33 则注②。
按:谢安辅政时,中原战乱,豪强兼并,赋役繁重,百姓流离失所,没有户口者无数,谢安主张施行德政,不宜扰民,个同意搜求这些人。
厮:服杂役的人;差役。
南塘:南岸,指秦淮河南岸。
【译文】谢安辅政时,兵员差役时常逃亡,大多就近躲藏在南岸下的船里。
有人请求谢安同时搜索所有船只,谢安不答应。
他说:“如果不能宽恕这种人,又怎么能治理好京都
”(24)王大为吏部郎,尝作选草①;临当奏,王僧弥来,聊出示之②。
僧弥得便以己意改易所选者近半,王大甚以为佳,更写即奏。
【注释】①吏部郎:官名,尚书省内分科主事的长官。
选草:拟举荐授官的人员的名单初稿。
②王僧弥:王珉,小名僧弥,曾任散骑郎、黄门侍郎。
按:这一则说明,两人目的都是要举荐贤能人士,王僧弥不怕越仅之讥,王大也没有认为别人侵犯了自己的职权。
【译文】王大任吏部郎时,曾经起草过一份举荐人员的名单,临到要上奏的时候,王僧弥来了,王大就随手拿出来给他看。
王僧弥趁机按自己的意见改换了将近半数的候选名字,王大认为改得非常恰当,就另外誉清一份,随即上奏。
(25)王东亭与张冠军善①。
王既作吴郡,人问小今曰:“东亭作郡,风政何似
”②答曰:“不知治化何如,唯与张祖希情好日隆耳③。
”【注释】①张冠军:张玄,字祖希,任吏部尚书,后任冠军将军(冠军是将军的名号)、会稽内史。
张玄很有才学,名望很高,仅次于谢玄,当时称两人为南北二玄。
②小令:王珉,字僧弥,是王珣的弟弟。
先前王献之任中书令,后来王珉接任中书令,当时称大小王令。
风政:风化政绩(风化指风俗教化)。
③化:教化;感化。
情好:交情。
按:王珉没有直接赞美自己的哥哥,而是通过说明与张玄的关系来肯定他。
【译文】东亭侯王珣和冠军将军张玄两人很友好。
王珣担任吴郡太守以后,有人问中书令王珉说:“东亭任郡太守,民风和政绩怎么样
”王珉回答说:“不了解政绩教化怎么样,只是看到他和张祖希的交情一天比一天深厚就是了。
”(26)殷仲堪当之荆州①,王东亭问曰:“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下害物为名②。
方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③
”殷答曰:“皋陶造刑辟之制,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之任,未为不仁④。
”【注释】①殷仲堪:孝武帝时授殷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镇江陵。
据《晋书·殷仲堪传》载,他主张“王泽广润,爱育苍生”故有下文的疑问。
②居全:处于完善的情况,指具有全德。
全德,指完善无缺的德行。
称:称号:名称。
③宰牧:治理。
华夏:中国古称华夏,这里实指晋朝的中部地区。
①刑辟:刑法;法律。
司寇:掌管刑狱的官。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
【译文】殷仲堪正要到荆州去就任刺史之职,东亭侯王珣问他:“德行完备称为德,不害人叫做仁。
现在你要去治理中部地区,处在有生杀大权的职位上,这和你原来的操守恐怕违背了吧
殷仲堪回答说:“帝舜时的法官皋陶制订了刑法,不算不贤德;孔子担任了司寇的职责,也不算不仁爱。
”
锦上添花的同义词有哪些
画龙点睛、雪中送炭、雪中送碳、如虎添翼、济困扶危、精益求精一、雪中送炭 [ xuě zhōng sòng tàn ]【解释】: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
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自】: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译文】:这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的人不需要,姑且装着看风景讨诗句来的人需要。
二、扶危济困 [ fú wēi jì kùn ]【解释】:扶:帮助;济:搭救,拯救。
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译文】:一向知道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没想到就像传闻所说的一样义气。
三、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
好了还求更好。
【出自】:战国 孔子《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而益求其精也。
”【译文】:《诗》说:‘切磋琢磨,品德琢磨更良善。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宋朱熹注释.:“言治骨角的,既然一切的却又可叹的;研究玉石的,已过的,再磨的,益求其精确的。
”四、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解释】: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
’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
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译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常说:‘点眼睛就飞走了。
’人认为荒诞,坚决请求点的。
一会儿,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走上天,两条龙没有眼睛的人看到。
五、如虎添翼 [ rú hǔ tiān yì ] 【解释】: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
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译文】:将军能拿起武器的权力,操练军队的势力,而在下面的军士,对于他来说就是如猛虎加的翅膀,而翱翔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