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座右铭的来源孔子

座右铭的由来?

关于“座右铭”一词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一种传说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

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

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己的文字。

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

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

“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

另一种说法是有关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据古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死了,齐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给他造了一个庙堂。

庙堂里摆设了好多祭器,其中有一种很特别的装酒的器皿。

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把液体装进一半就直立起来。

这种酒具叫“欹(qī)器”。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看到了欹器。

孔子于是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

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

自满就好比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

”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

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

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

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

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

后来人们挂在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大多数人也不再用金属,而是使用书法条幅来代替了。

“座右铭”这个词一直用到今天,词义也扩大为“信条、准则、追求”等。

如:“这种事我是不会过分计较的,‘淡泊名利’是我的座右铭”。

座右铭的由来

早在属于母系社会的西安半坡村遗址中曾发掘到一种提水壶。

这种水壶装水时,就会往一边倾斜,装满水后则会自动立起来,非常方便于打水。

到了先秦时期这种水壶演变成一种“饮器”,《荀子》中讲到,孔子到鲁桓公庙参观,看见“饮器”,问是什么东西。

守庙者回答:这是放在座位右边喝酒的用具,这种用具巧妙的很:当它没有装酒的时候呈倒斜状,酒装的适中,就会立起来,而装得太满,又会倾倒。

经孔子“点拨”之后,后人就将这种东西放在座位右边,用来提醒自己办事做人要适中,不虚不满。

由此也就出现“座右铭”一词。

这些东西据考证,用的都是头轻脚重的重心原理,很可能就是不倒翁的前身。

但作为玩具的不倒翁则起源于唐朝的“酒胡子”。

“酒胡子”不倒翁是用纸糊的,中间空、底下实,将它左右摇摆但不倒象个醉汉,是用来讥讽和劝戒少喝酒的,以免醉成“酒胡子”。

那么为何酒胡子的醉人形象后来竟成了老翁形象,则没有文字记载,可能是老人容易跌倒的缘故吧。

由于不倒翁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我国民间又有叫他“拨不倒”或“扳不倒儿”。

而在英文中的名字却叫“中国翻转者”,这表明这个玩具原来是可以翻转的,而且是中国发明的。

不倒翁除了纸糊的以外,还有用泥土、木头制作的。

后来义发展到陶制、瓷制和塑料制品,除了老翁形象外,也有制成童子等造型的。

那么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呢

一方面因为它上轻下重,底部有一个较重的铁块,所以重心很低;另一方面,不倒翁的底面大而圆滑,当它向一边倾斜时,它的重心和桌面的接触点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重力作用会使它向另外一边摆动。

比如,当不倒翁向左倒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在接触点的右边,在重力作用下,不倒翁就又向右倒。

当倒向右边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又跑到接触点左边,迫使不倒翁再向左倒。

不倒翁就是这样摆过来,又摆过去,直到因为摩擦和空气阻力,能量逐渐损失,减少到零时,重力作用线恰好通过接触点,它才不会继续摆动。

孔子学说

孔说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畴,把仁与礼相统一的状态称之为“中庸’。

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人道为重点,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孔子是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开创“私学”的第一人。

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删《诗》、《书》,编《春秋》,钻研《易》、《乐》、《礼》,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创立了儒家学派。

他的言论和事迹保存在《论语》和先秦其他典籍中。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礼为出发点。

他认为礼治是社会得以安定的必要保障,唯有实行礼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秩序。

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

”(《论语·季氏》〉他认为春秋时期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己,其根本原因就是“礼崩乐坏”,因此要使社会由乱变治,就必须恢复礼治。

他明确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从周”也就是恢复周朝礼治,而恢复周礼首要的一条就是正名。

孔子在卫国时,子路问他:“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莫先

”他直接了当地回答:“必也正名乎

”所谓正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尽义务,作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作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作父亲的要像父的样子,作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总之,正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环节。

复礼、从周、正名等主张反映出孔子思想带有浓厚的传统,但他并不抱残守缺,他一面维护传统,一面超越传统。

这表现在他从新的视角看待礼法,对周礼作了损益。

他认为礼不仅仅是礼仪条文的总汇,不是一套死板的规定。

礼作为形式来说,是要表现深刻内容的,这个内容就是“仁”。

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实质,复礼是行仁的手段。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子路》)这样,孔子便从“礼”这一传统观念中引申出“仁”这一新的观念。

在《论语》中字出现了109次之多,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在孔子关于仁的种种说法中,这一条最精辟。

所谓爱人,也就是主张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来看待,这是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

孔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狭隘的宗法血缘观念,发现了人类的存在。

他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强调道德意识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质。

因此,他主张用仁爱原则协调人际关系,实行“忠恕之道”。

所谓忠恕之道,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应当作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应当作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人在躬行仁道的道德实践中,实现人的价值,成就理想人格。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圣贤、君子。

如果说礼是孔子学说体系的出发点,那么,仁才是这-体系的核心和实质。

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

一方面,仁受礼的制约,行仁不能超出礼规定的范围。

孔子不赞成没有差等的仁爱,因为这将模糊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界限。

另一方面,仁又规定着礼,只有与仁紧密结合的礼才是合理的。

有些陈规陋习虽有礼仪方面的根据,如杀殉、专横、暴敛等,在孔子看来也是非礼之举。

孔子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

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方法论原则。

中有中正、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合起来说,中庸也就是“用中”。

孔子在评论他的两个学生时说,“师也过,商也不及”,结论是“过犹不及。

”因为无论是“过” 还是“不及”都离开了中道,这也就是说只有排除极端,维系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和平衡才算达到中庸。

他还指出,礼是衡量中庸与否的具体尺度。

他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礼记》)这样,孔子便把“礼”、“仁”、“中庸”连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也就是孔学的基本框架。

孔子认为,“礼”、“仁”、“中庸”等观念的形成,需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等名言隽句,被后世学者视为座右铭。

他创立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人道为重点,对于天道谈得不多。

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孔子没有明确否认传统的天命观念,他在不得志或懊丧的时候,曾发出这样的感慨,“道之将行也歇,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宪问》)但他并没有把天看成有意志的人格神。

他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他把天描绘为四时交递、万物繁衍的自然过程,一点也没有神秘色影。

对于鬼神,孔子则抱着敬而远之,存而不论的态度。

学生向他请教神鬼方面的问题,他含糊其辞地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在他看来,现实的此岸世界比虚幻的彼岸世界重要得多。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无神论观点,但也表现出相当鲜明的理性精神。

这就在天命鬼神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开始分化。

据《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在这八派中,以孟柯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苟况为首的“孙氏之儒”在理论上的贡献较大。

座右铭的来源孔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