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西方哲学家名人名言
西方哲学家的名言。
1、泰戈尔——“我象村里轻的人一样年轻,象村年迈的样年迈。
” 2、康德——“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 3、泰勒斯(古希腊)——“水是最好的。
”托马斯.阿奎那: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亚当斯密: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 卢梭: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叔本华: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克尔凯戈尔: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 泰勒斯: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马基雅伟利:政治无道德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黑格尔: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 罗素:我正在说谎 萨特:他人就是地狱.人对人是狼 4、苏格拉底,从不著书立说,推崇“无拘无束的辩论或讨论”。
比较出名的一句是,他被法庭判死刑后安详地说——“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你们去活。
哪一个更好,唯有神才知道了。
” 5、笛卡儿——“怀疑一切”;“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
”——“我思故我在
” 6、斯宾诺莎——“理性能使人自由。
” 哲学名言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柏拉图: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之中 亦壁鸠鲁:幸福就是 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基督精神:拯救灵魂必须放弃肉欲
名人名言小故事
杰明·富兰克林(1706.1-1790.4),美国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科学家。
他是美国十八世纪仅列于华盛顿之后的最著名人物。
1723年,富兰克林17岁,他因与兄长的不合而离开家庭,独自来到费城谋生。
在这里,他从印刷工人开始,一直到拥有自己的印刷作坊,自己办报纸,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谋生之路,最后获得人们的承认,成为德高望重的杰出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
海明威是为我国读者所熟识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战地钟声》,《老人与海》等作品已经深入人心,并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仿佛已经被神化了,他挣脱了阶级、时代的束缚,是人性的理想代表,是正义的化身,反对战争的斗士,是勇猛的俊男。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英国文学家。
D.H.劳伦斯的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
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1592年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科隆城,1618年从里斯本启程,于1619年到达澳门,用了一段时间学习汉文化之后,他于1623年抵达北京,其时明神宗在位。
经过几次皇位的更替和变迁,明思宗崇祯皇帝即位后,汤若望受委托从事撰写崇祯历书等工作。
顺治皇帝逝世后,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为权臣鳌拜所忌,更为杨光先等人所诬,陷入冤狱,曾经公开比试对日食时刻的推算,结果以汤若望为代表的西洋历法胜出。
但鳌拜有权在手,执意排斥西方传教士,康熙皇帝尚未亲政,大权执于鳌拜之手。
后来孝庄太皇太后出面干涉此事,汤若望方能获释,但境遇已大不如前,最后于1666年逝世并安葬于北京。
.伽利略好奇善问: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
”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
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
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
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
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
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1912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
当时,14岁的周恩来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
他在文中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
这篇优秀作文,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
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
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
临行时赠给同学一首诗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表示他决心钻研社会科学,挽救国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种“面壁十年”的刻苦精神,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不愧为中华儿女,充分表现了他年青时代的远大抱负。
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日语、英语、世界语等几门外语,完成了《海边诊所》的翻译。
一个身体的三分之二都失去知觉的高位截瘫患者,一个残疾者的生命为何能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焕发出如此夺目的异彩
原因之一不是由于她抓紧了分分秒秒的富贵时光,增中了生命的活力吗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
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
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
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
找一个与这条名言相对的小故事.
萨特认为,人原本是空无所有,人的本质不可能由某个在人之外的创造者诸如上帝来决定,人的本质、人的其余的一切都有是后来由这种主观性自行创造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如同一张白纸,只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自己往后的生活中,不断地造就自己,不断获得本质。
每个人究竟打算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前途,要靠自己的行动。
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造就你自己”是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人生口号,萨特反对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哲学就是人学,哲学就应当研究人,人的存在状态以及人生的体验。
他的《想像》、《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主要哲学著作,已成为20世纪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材料。
萨特的人生口号贯穿在存在主义哲学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是人的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始终。
“存在先于本质”。
表明了人与动物的不同。
人是先有存在后有本质,而事物是先有本质后有存在;外界事物的本质是由人赋于的。
萨特明确指出:“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人的最初只是作一种单纯的主观性存在。
人的本质、人的其余的一切都有是后来由这种主观性自行创造的。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如同一张白纸,只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自己往后的生活中,不断地造就自己,不断获得本质。
萨特断然否定基督教神学造人,天上什么也没有,上帝已经死了。
把人从“先天”、“命定”的观念的束缚中解救出来。
人之所以是英雄或懦夫,并不是他先天具有英雄或懦夫的本性,而是完全由自己的行动所造成的。
他号召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勇于造就自己。
“自由是人的本质”。
这是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理论。
“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
人即自由。
”萨特甚至说:“人被判自由这种徒刑。
”一个人要么是自由的,要么根本不存在。
自由是无限的,同时又是排斥他人的存在和自由的,对于个人的存在和自由,“他人就是地狱”。
一方面,我打算奴役别人,另一方面,别人也打算奴役我。
“自由是选择的自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都有可以作出自由选择。
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自己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到于丢掉了个性,失去了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认为人是虚无的存在,这是由人的意识的虚无化所决定的;人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人的存在永远不满足于现在的东西,总是否定自己的现在,并把自己推向将来,人所追求的可能性永远是一种虚无。
世界是虚无的、荒谬的、陌生的、敌对的,人生也是荒谬的。
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
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
穷人如此,富人也是如此。
萨特呼吁:面对冷漠的世界、凄惨的人生,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显示人的存在。
“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存在。
因此,他,就只是他的行动的总和。
”因此萨特哲学也被称为行动哲学,其人生口号“造就你自己”成了法西斯大林专制统治下的欧洲青年的精神支柱,也造就了萨特自身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在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发出夺人的光这就是这个故事了饿。
名人小故事和名人名言
“不是季羡林日记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2022年1月初,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1934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所写的一段抱怨考试的日记引发关注,网友纷纷称赞大师真性情。
日记出版时曾被建议删改,季羡林则决定一字不改:“我70年前不是圣人,今后也不会成为圣人。
1、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
忍者,相互容忍也。
2、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
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3、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4、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
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
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5、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6、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7、“要说真话,不讲假话。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8、“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9、“我快一百岁了,活这么久值得。
因为尽管国家有这样那样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现在总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10、“我的家乡在山东。
泰山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11、“最后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12、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13、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14、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
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15、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16、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
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
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就是窍门。
17、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
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
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
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18、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
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
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19、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常常回忆80年来的历程,感慨万端。
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
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
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20、我痛恨自己在政治上形同一条蠢驴,对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残暴、混乱、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蒙羞忍耻、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推向绝境、空前、绝后——这是我们的希望——,至今还没人能给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的悲剧,有不少人早就认识了它的实质,我却是在”四人帮“垮台以后脑筋才开了窍。
我实在感到羞耻。
21、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
可是我对于当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
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
22、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23、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24、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
几十年来,我已经爬出了上千万的字。
这些东西都值得爬吗
我认为是值得的。
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飞升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中国的哲学(如老子,周易,王阳明),和西方的哲学(如黑格尔,费希特,胡赛尔等),有什么区别和异同
就相同点来说,最主要的一点,都是地球上的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好奇与思索,古希腊语说,哲学就是爱智慧。
正是人类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的思考,使人类从各种自然现象中总结并逐渐的提升。
最明显的区别,则是中国的哲学,都是从较为具体的事件上发现生活中处处的哲学所在,像我们经常能听到的小故事: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塞翁失马的故事等等。
而西方的哲学家更多的是从抽象的形而上的理论上来做研究,如黑格尔的名言,存在即是合理的。
哲学名言,哲学经典
1.时间没有等是你忘了带我走 左手过目不忘的的萤火,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2.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3.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
4.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5.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6.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7.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 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 忧伤着 凝望我的脸8.我们微笑着说 我们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9.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10.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11.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12.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最终谁都不是谁的谁13.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14.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15.离去,让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
16.一只野兽受了伤,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自己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17.伤口就像我一样,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愈合,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生长。
18.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19.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地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20.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21.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22.当你真正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语言多么的脆弱和无力。
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23.遗忘 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 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从前的一切回不到过去 就这样慢慢延伸 一点一点的错开来 也许 错开了的东西 我们真的应该遗忘了24.什么叫快乐
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25.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
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26.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27.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兴好几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
28.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29.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30.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
31.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32.原来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他们的快乐象贪玩的小孩,游荡到天光,游荡到天光却还不肯回来33.那些刻在椅背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地上的花朵开出地老天荒的没有风的森林34.要理想不要幻想,要激情不要矫情。
凡事知足常乐。
35.从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彻心彻肺 很多蝴蝶都是在破茧而出的那一刻 被痛得死掉了。
36.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37.就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全世界崩溃的声音。
38.是我勇敢太久,决定为你一个人而活。
39.我站得太久说的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听不懂
我写的太多了写得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看不懂
40.飞机场的****一会儿就停止了,这里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方向的,匆匆地起飞,匆匆地下降,带走别人的故事,留下自己的回忆。
41.我落日般的忧伤就像惆怅的飞鸟,惆怅的飞鸟飞成我落日般的忧伤。
42.全世界的人都离开你了我也会在你身边,有地狱我们一起猖獗。
43.我的眼泪留了下来,灌溉了下面柔软的小草,不知道来年,会不会开出一地的记忆和忧愁.。
44.天空的飞鸟,是你的寂寞比我多,还是我的忧伤比你多,剩下的时光,你陪我,好不好,这样你不寂寞,我也不会忧伤……45.如果等待可以换来奇迹的话,我宁愿等下去,哪怕一年,抑或一生
46.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47.我总是这样凝望那些日升月沉无家可归的忧伤48.大提琴的声音就象一条河,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中间流淌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
49.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望苍穹竟然回那么凄凉,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现在苍蓝色的天空之上,于是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快乐得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50.朋友总是为你挡风遮雨,如果你在远方承受风雪,而我无能为力,我也会祈祷,让那些风雪降临在我的身上。
51.如果回忆象钢铁般坚硬那么我是该微笑还是哭泣,如果钢铁象记忆般腐蚀那这里是欢城还是废墟
52.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53.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让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损落,因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54..“我一直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55.还是火柴说的好啊,她说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
那些男人口口声声对你说给你下半生的幸福,其实是说给你下半身的幸福56.牵着你的手,无论是在哪里,我都感觉像是在朝天堂奔跑。
57.记忆想腐烂的叶子,那些清新那些嫩绿早已埋葬在时间刻度的前段,惟有铺天盖地的腐烂气味留在时间刻度的尾部。
58.灯影浆声里 天犹寒 水犹寒 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 山外山 楼山之外人未还 人未还雁字回首 早过忘川 抚琴之人泪满衫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南59. 他们曾经暧昧,他们几时暧昧60.快乐和幸福那么相似,可是快乐就是幸福吗?五十四句关于人性的些许总结 1、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2、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4、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5、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6、婚姻的杀手有时不是外遇,而是时间。
7、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8、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9、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10、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
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11、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真理。
12、如果你借太多的钱给一个人,你会令此人变成坏人。
13、现代的婚姻是情感的产物,更是竞争的结晶。
14、敌人变成战友多半是为了生存,战友变成敌人多半是为了金钱。
15、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16、天才失败了就是蠢才
17、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18、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19、中国人学美国人容易,中国人学中国人难。
20、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21、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
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22、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23、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24、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25、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业里,你也长不成大树。
果真如此,不如历经风雨,把自己培养成名贵花卉。
26、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
27、怕爹是孝顺,怕老婆是爱情。
28、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29、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30、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
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31、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32、笨男人+笨女人=结婚;笨男人+聪明女人=离婚;聪明男人+笨女人=婚外情; 聪明男人+聪明女人=浪漫爱情。
33、任何一个傻瓜都会引诱一个姑娘;但是知道怎样离开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34、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 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35、企业一定要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独特资源。
36、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
37、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38、人的本性就是贪婪,但没有贪婪社会就不会进步。
39、恋爱是想一个人的心,婚姻是拴一个人的心,爱情是吞一个人的心 40、最好的进攻就是进攻自己。
41、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42、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利。
43、竞争,其实就是一种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你的聪明度,害怕竞争的人已经输给了对手。
44、钱可以帮穷人解决问题,却帮富人制造问题。
45、把爱情投资在一个人身上,冒险;把爱情投资在许多人身上,危险。
46、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47、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48、一个人想平庸,阻拦者很少;一个人想出众,阻拦者很多。
不少平庸者与周围人关系融洽,不少出众者与周围人关系紧张。
49、婚后的男女莫不“喜出”“望外”。
50、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51、“危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努力。
52、是英雄表现出来,是人才体现出来,是蠢才显现出来。
53、“总”要为爱人着想,“经”得起爱人唠叨,“理”应对爱人谦让,男人应当“总经理”。
54、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剑客,必有一强, 三角恋,必有一伤。
于丹教授人生格言▲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呢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 神于天,圣于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
▲真正的和谐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你需要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用平和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
▲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其实就像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
乐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
▲如果你的心灵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种坦率和勇敢,那么你有可能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你想要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最关键是的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花未全开,月未圆。
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
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如何谋其政,首先是做事的原则,要讲究道义,其次是做事的方式,要少言多行;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的少一点后悔。
我们在做一件事这前要先想后果,我们做事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减少自己之后的悔恨。
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很重要的一点。
▲“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
“修身”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是前提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
修身养性、做好自我,就是起点。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对外界的报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和谐融入到在的集体的声音当中。
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坚持不同的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我们应结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
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安贫乐道的朋友。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
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
▲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人年轻时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时,要学会用减法生活。
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于给自己打开了最友善的世界。
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在今天看来,一个的发展往往不在于终极理想有多高远,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
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仪廉耻也就是对自己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要对社会有用,要为社会做事。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
▲三十而立,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三十而立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力量▲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只有建立自己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
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勇敢有时候是理性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
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
▲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
泰勒(Θαλῆς Thales,生活在约公元前585年)是古希学家、古希贤之一、米利派的创始人。
生于希腊繁荣的港口城市米利都城,据说曾游历过埃及等地,并测量过金字塔的高度,还成功预测过一次日蚀。
泰勒士认为万物由水构成,水是万物之源。
这种观点可能是因为看到海水蒸发的过程而形成的。
据传说他的格言是:水是最好的。
泰勒士还曾宣称,「万物中皆有神在」。
泰勒士对希腊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阿那克西曼德据说是他的学生。
还有传说认为,毕达哥拉斯早年也曾拜访过泰勒士,并听从了他的劝告,前往埃及进行过研究。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40年~前480年),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
生于爱非斯一个贵族家庭。
他的文章晦涩难懂,富有隐喻。
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以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为基础。
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
他认为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
赫拉克利特还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
赫拉克利特也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断变换,他的名言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苏格拉底因此称赫拉克利特为“流动者”。
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理论则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在没有理解恶的时候也就不可能理解善。
赫拉克利特认为神是涵盖整个世界的事物。
但他常常用逻各斯(logos,即理性)一词来代替神。
他相信世界上有“普遍的理性”来指导大自然发生的每一件事。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希腊文 ∏υθαγόρας,约前580年—前500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
生于萨摩斯岛,早年曾游历埃及,后定居意大利南部城市克罗顿,并建立了自己的社团。
公元前510年因发生反对派的造反,毕达哥拉斯又搬到梅达彭提翁,直至死去。
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受到俄耳浦斯的影响,具有一些神秘主义因素。
他认为社会中有三类人,而灵魂属于轮回的结果。
但同时从毕达哥拉斯开始,希腊哲学开始产生了数学的传统。
毕达哥拉斯曾用数学研究乐律,而由此所产生的「和谐」的概念也对以后古希腊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
毕达哥拉斯还是在西方第一个发现勾股定理(在西方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as' Theorem)的人。
在宇宙论方面,毕达哥拉斯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理论。
他认为存在着许多但有限个世界,并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则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
毕达哥拉斯对数学的研究还产生了后来的理念论和共相论。
即有了可理喻的东西与可感知的东西的区别,可理喻的东西是完美的、永恒的,而可感知的东西则是有缺陷的。
这个思想被柏拉图发扬光大,并从此一直支配着哲学及神学思想。
苏格拉底(希腊文:∑ωκράτης(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与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
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死于雅典的败落时期。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
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
苏格拉底是一位个性鲜明,被人褒贬不一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
苏格拉底最后因触犯了当时权贵的利益而被冠以腐蚀青年思想之名被迫饮毒堇汁而死。
他长期靠教育为业,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独特,常常用启发、辩论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始者。
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
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慧与目的。
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认为只有放弃对自然界的求索(因为那是神的领域),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
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
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归纳论证,从具体实事中找出确定的论点,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作出精确的说明。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认为是非有标准。
传说苏格拉底的家庭生活不幸,其妻子是个泼妇。
柏拉图(希腊语:∏λάτων,英语: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其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念论,对西方的哲学思想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原名亚里士多克勒(Aristoklēs),家中排行老四。
柏拉图是其体育老师给他起的绰号。
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又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柏拉图出身雅典贵族,并受到良好的贵族教育。
大约二十岁时,他开始追随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
后来他到各地游历,包括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埃及等地。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创办了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
学园的名字与学园的地址有关,学园的校址所在地与希腊的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有关,因而以此命名。
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
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
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出游,此时学园已经创立二十多年了。
他到达锡拉库萨,并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遭到强行放逐,于公元前360年回到雅典,继续在学园讲学、写作。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之名进行的谈话,因此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约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首次将哲学和其它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
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简介 当我们谈到古希腊哲学时,有三个连贯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他们三人一起创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学思想。
尽管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观点与柏拉图有很多不同之处。
柏拉图是一名理想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柏拉图相信我们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完美的「理念的世界」。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我们的感官而来的。
因此,其实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开创了之后的科学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到今天依然存在,它们大多是教科书式的文献,很多甚至是亚里士多德学生的笔记。
在中世纪的早期,由于新柏拉图主义的盛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没有被翻译。
但到了12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开始兴起,他的著作也被翻译成了各种欧洲文字,形成了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
这种哲学后来成为了早期近代哲学家例如伽利略和迪卡尔所批驳的对象。
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
公元前366年亚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学习,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在学园,直至老师柏拉图去世。
柏拉图去世后,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较同情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令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便离开雅典。
但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可以看到,虽然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波西普斯等学园新首脑的观点,但依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离开学园后,亚里士多德先是接受了先前的学友赫米阿斯的邀请访问小亚细亚。
赫米阿斯当时是小亚细亚沿岸的密细亚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在那里还娶了赫米阿斯的侄女为妻。
但是在公元前344年,赫米阿斯在一次暴动中被谋杀,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小亚细亚,和家人一起到了米提利尼。
3年后,亚里士多德又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召唤会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根据古希腊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亚里士多德的在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或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即将衰亡的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
公元前335年腓力浦去世,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
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吕刻俄斯)来命名。
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
亚里士多德讲课时有一个习惯,即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正是因为如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漫步的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这一期间也有很多,主要是关于自然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而使用的语言也要比柏拉图的《对话录》晦涩许多。
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讲课的笔记为基础,有些甚至是他学生的课堂笔记。
因此有人将亚里士多德看作是西方第一个教科书的作者。
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
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亡加而西斯避难。
他的学园则交给了狄奥弗拉斯图掌管。
一年之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去世,去世的原因是一种多年积累的疾病所造成的。
关于他被毒死,或者由于无法解释潮汐现象而跳海自杀的传言是完全没有史实根据的。
哲学观 虽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却是第一个公开批评柏拉图的人。
他特别反对的是柏拉图哲学中有关数学的部分。
有人认为虽然亚里士多德熟知当时的数学,他却从来没有理解柏拉图的数学。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相论也有批评。
虽然他同意一个事物的「形式」是恒古不变的,但他认为这个「形式」本身并不存在,而是人们在感受到实物后形成的概念。
因此他认为,「形式」其实就是事物本身的特征。
他指出,我们所拥有的任何一种想法、观念都是透过我们的感官进入我们的意识。
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否认人有理性,正是有了理性,人才能将不同的感官印象区分开来。
但是他同时指出,在人的感官经验到任何东西之前,理性是完全真空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有因果关系的存在。
他认为自然界有四种不同的原因,古希腊人的「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性」观念,「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并不与「结果」相对应。
即「目的因」、「质料因」、「动力因」和「形式因」。
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方面则提出了所谓的三段论。
他的这个理论在后来的两千年内,在西方一直是唯一被承认的论证形式。
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所谓「黄金中庸」。
这或许和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和谐」概念类似。
他认为,人不应该偏向哪一个极端,惟有平衡,人才能过快乐和谐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不生存在社会中便不是真正的人。
他还提出三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君主制、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他称之为「Polity」)。
科学观 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科学史上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因为他是最后提出一个整个世界体系的人,而且是第一个从事广泛经验考察的人。
在天文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运行的天体是物质实体的学说。
在物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作用着的推动者直接接触下,才能够保持运动。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真空」是不能存在的,因为空间必须装满物质。
这样才能通过直接接触来传递物理作用。
后世的物理学家牛顿指出了亚里士多德这一论断的谬误,指出了「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直接原因。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可以说,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大厦没有造起来之前,整个西方世界都被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统治着。
艺术观 在戏剧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第一部探讨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总结性著作。
他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认为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
这是艺术史上第一次对戏剧的本质做出探讨,更开创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传统。
他的观点后来被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加以发挥,从而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艺术史。
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年—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据说他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提水器,今天在埃及仍旧使用着。
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罗马大军围攻叙拉古,最后阿基米德不幸死在罗马士兵之手。
科学成就 阿基米德发展了天文学测量用的十字测角器,并制成了一架测算太阳对向地球角度的仪器。
他最著名的发现是浮力和相对密度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视重,等于排去液体的重量,后来以阿基米德原理著称于世。
在几何学上,他创立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即圆周的周长和其直径的关系。
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他一生专心研究科学上的体积和浮力问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当时候国王叫金匠打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国王因为怀疑金匠加了杂物,就请阿基米德鉴定,阿基米德一直在想鉴定的方法,就在他走进浴缸里洗澡的时候,看见满出去的水时,悟出利用浮力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他高兴的跑出浴室,大叫:“我找到了
”一时忘了自己是光着身体。
另外,阿基米德还有几何方面的数学成就。
阿基米德是第一位讲科学的工程师,在他的研究中,使用欧几里德的方法,先假设,再以严谨的逻辑推论得到结果,他不断地寻求一般性的原则而用于特殊的工程上。
他的作品始终融合数学和物理,因此阿基米德成为物理学之父。
他应用杠杆原理于战争,保卫西拉斯鸠的事迹是家喻户晓的。
而他也以同一原理导出部分球体的体积、回转体的体积(椭球、回转抛物面、回转双曲面),此外,他也讨论阿基米德螺线(例如:苍蝇由等速旋转的唱盘中心向外走去所留下的轨迹),圆、球体、圆柱的相关原理,其成就。
阿基米德将欧几里德提出的趋近观念作了有效的运用,他提出圆内接多边形和相似圆外切多边形,当边数足够大时,两多边形的周长便一个由上,一个由下的趋近于圆周长。
他先用六边形,以后逐次加倍边数,到了九十六边形,求出π的估计值介于3.14163和3.14286之间。
另外他算出球的表面积是其内接最大圆面积的四倍。
而他又导出圆柱内切球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这个定理就刻在他的墓碑上。
著作 《方法论》 《论浮体》 此书讨论物体的浮力,研究了旋转抛物体在流体中的稳定性 《论球与圆柱》 此书从几个定义和公理出发,推出关于球与圆柱面积和体积等50多个命题 《平面图形的平衡或其重心》 此书从几个基本假设出发,通过严格的几何方法论证力学原理,并求出若干平面图形的重心 《数沙者》 此书主要讲述设计一种可以表示任何大数目的方法 《论杠杆》 《论劈锥曲面体与球体》 《抛物线求积》 《论螺线》 让·雅各·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是瑞士兼法国籍的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
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
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
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
后又被通缉流亡国外。
终于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Ermenonville)。
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就去世,而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他而去。
卢梭提出:在自然状态(动物所处的状态和人类文明及社会出现以前的状态)下,人本质上是好的,是“高贵的野蛮人”(noble savage)。
好人被他们的社会经历所折磨和侵蚀。
而社会的发展导致了人类不幸的继续。
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Discourse on the Arts and Sciences, 1750)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
他认为知识的积累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
他总结得,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
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The Social Contract)也许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其中开头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桎梏之中”。
这本书于1762年出版,当时无人问津,但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与他早期作品相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兽性状态,好人是因为社会的出现才有的。
自然状态下,人之间经常要竞争。
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人能面对更多的威胁,因而大家都愿意联合起来。
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
社会的契约是人们对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协议。
在《不平等论》Discourse on Inequality)中,卢梭尝试把政府的出现解释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种契约。
人们愿意放弃个人自由并被他人所统治的唯一原因,是他们看到个人的权利、快乐和财产在一个有正规政府的社会比在一个无政府的、人人只顾自己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不过,卢梭又指出原始的契约有着明显的缺陷。
社会中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欺骗”了大众,使不平等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特点。
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契约应该被重新思考。
政府不应该是保护少数人的财富和权利,而是应该着眼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平等。
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它没有对每一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负责,那它就破坏了作为政治职权根本的社会契约。
这种思想是法国和美国革命的根本。
事实上,说法国和美国革命是卢梭在社会契约上的抽象理论的直接结果毫不过分。
卢梭是最早攻击私人财产制度的现代作家之一,因此他也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见马克思)的始祖之一。
同时,他质疑多数人的意愿是否一定正确。
他指出,政府应该排除多数人(见民主)意愿的影响,捍卫自由、平等和公正。
卢梭的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原则是政治不应与道德分离。
当一个国家不能以德服人,它就不能正常地发挥本身的功能,也不能建立对个人的权威。
第二个重要的原则是自由,捍卫自由是国家建立的目的之一。
卢梭对教育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
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
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让我们回归自然” 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位原始人所处的原始的状态。
后来,在伏尔泰(Voltaire)的批评下,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过程的自发性。
所以,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
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
1782年出版的自传《忏悔录》(Confession)是最早最有影响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书中毫不掩饰个人丑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的作家郁达夫就深受卢梭自我暴露风格的影响。
卢梭被安葬于巴黎万神庙(The Panthéon)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是谁,他们的主要哲学思想史什么
古希大哲学家 苏格拉底元前469——前399)Socrates 古希腊唯心主学家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Platon 生于雅个名门奴隶主家庭,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Aristoteles 古希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Socrates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
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
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
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
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
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
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
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
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
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Platon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
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
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
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那时疫疠流行,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染疾去世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
柏拉图出自名门,其社会关系乃至阶级感情显然在奴隶主贵族方面。
柏拉图书札第七②有这样一段自白:“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
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
那时民主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
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
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
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
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
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民主政权反而变得象黄金时代了
他们居然命令我的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去非法逮捕他们的政敌。
苏格拉底严词拒绝,宁死不屈。
我敢肯定说苏格拉底是当代最正直的人啊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
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
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
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
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
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
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
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
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
0一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收到照顾。
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
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
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
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
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
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
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
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
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
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
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
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
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
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
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巴达的依据年龄特征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更多地总结与采用了雅典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
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
他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
特别是他把理性绝对化、孤立化,使感觉和理性之间对立起来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纪经院派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Aristoteles 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斯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
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语文报上面有一篇:西方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只有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帮忙根据这个找篇作文
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诗作《仰望星空》。
温总理在题记中写道:“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读了以上的话你有什么感想,请以“关注天空与关心脚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审题:1、 揭示内涵:关心脚下与关注天空①“关心脚下”的含义是什么:就温总理的话来看“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所谓“关心脚下”,就是关心眼前利益关心个人得失。
与之相对的“关注天空”就是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关心天下苍生百姓。
我们不但要关心“家事”更要关心“国事天下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我们有许多仁人志士面对国家民族危难,“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们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在这里关心脚下与关注天空可以理解为如何对待“小我”与“大我”,要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杜甫:在“吾庐独破”之时,大声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高耀洁: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丛飞: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杜聪:在巨大的苦难面前,人无法掉过脸去。
杨业功:披千里冷月寒星,望一路鼓角连营,此身已寄关山外,梦里犹伴兵车行梁希森:撒播财富,构建和谐。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孺、郑培民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命运,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用臧克家的诗做结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②关注脚下:还可以理解为只关心现实物质生活,缺乏精神信仰和崇高的理想。
陷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泥潭,走进拜金、唯物的深渊。
在物质的重压与物欲的诱惑下,我们的心灵变得多么的自私、琐碎和麻木。
巴金说过:“吃米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意义不只是为了吃米。
”诚如斯言。
现象:①不少学生太“关心脚下的事情”了。
比如,有的在开学之前,便在家长的带领下,会见相关人士,打造人脉关系;有的则由父母托关系,希望在一些学校组织中任个“一官半职”;还有的提出了许多“切中要害”的问题:校团委和学生会哪个更有前途,哪个老师给的分数高,评奖学金是看成绩还是看混得好,如此等等。
这些新生的“成熟”,出人意料,甚至有点令人不寒而栗。
他们似乎看不见“星空”有多么美,而只关心“脚下”的位置是否踏实;抑或即使有人告诉他们“星空”有多么美,也激不起他们太多的热情。
这无疑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② 当下我们的社会充满着躁动与不安,多少人渴望一夜成名,多少人试图一夜暴富。
而有“象牙塔”之称的大学正在堕落成名利场:大学中选MBA、法学、计算机等所谓热门专业的人越来越多,而关系到民族文化传承和科学基础部分却少人问津。
③ 人们很少有心情去仰望星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股票指数物价涨副反思:我们必须扪心自问:社会之中出现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老于世故的处事方法以及庸俗的人生观念,如何就轻易地传染给了涉世未深的年轻人
家庭、学校的教育方式本身是否就剥夺了年轻人“仰望星空”的权利
一些教育制度的设计是否太专注于“脚下的事情”,而令人无暇“仰望星空”
年轻人的成熟有一个过程。
但当这种“成熟”来得过早时,社会应当警惕。
无法想象,如果连稚嫩的小学生都互相交换名片,论资排辈,花钱雇佣“跟班”时,人们还能为他们的“懂事”而沾沾自喜吗
一个人的所谓“社会化”,并不是“庸俗化”,而是他的心智真正健康、成熟,适应社会的发展。
仰望的必要:如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的确是非常迫切需要多一些这种“仰望星空”,非常迫切需要精神理性的回归,迫切需要理想、信仰的皈依。
在这个消费主义绝对盛行的时代中,在物质的重压和物欲的诱惑下,我们的生命和心灵已经变得多么褊狭、琐碎和麻木,我们已经失去了塑造崇高人格的热情,我们麻木地生活在异化的自我世界之中,我们已经习惯于被封闭在直接欲望和需要的狭窄圈子中,早已忘记了“头上的星空”,我们的理想、追求、希望、幸福、……都在这种生存状态中失落了
大哲学家康德墓志铭上所镌刻的那句名言耳畔响起:“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惊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可见,“仰望星空”,是人类灵魂的叩问,精神的向往。
为什么我们要“仰望星空”
因为,“仰望星空”,是我们生命皈依和信仰的一种姿态,代表着一种精神的自省,象征着一种灵魂的觉悟。
它是我们心灵和精神出现危机时的拯救之途,可以使我们质朴的心灵充满思索,可以使我们得到崇高的启示,可以使我们的生命不再卑琐、凡俗,让我们的精神和灵魂高贵。
多一些“仰望星空” 少一点“关心脚下”温总理的《仰望天空》一诗,读来让人感怀不已。
久违了,仰望星空,这是一个离我们渐行渐远的词组。
太远了,我们关注的是当下,我们忙忙碌碌,为日子打拼,为物质而生活。
每一天,我们都行色匆匆,日渐变得功利,甚至物化了。
的确,我们太需要仰望星空了。
笔者想到了一个流传甚久的传说。
在古希腊,有一个智者名叫泰利斯,有一天他仰望星空,专心致志地思考着一些问题。
也许是过于专注,一不留神,泰利斯“扑通”一声掉进了眼前的井里,此时他身边的一名婢女看见泰利斯的样子,嘲笑道:“你连远在天边的,那么深刻的问题都能够明白,可是却偏偏对自己鼻子底下的东西看不明白。
可笑
”然而,沉湎于仰望星空的泰利斯,最终成为了享誉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那位婢女却终究是婢女。
对此,哲学家柏拉图评价道:“大凡以思考为业的人,一定会被有些人取笑的。
”无独有偶,哲学家黑格尔也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莫道哲学家惺惺相惜,哲学家之所以如此孤芳自赏和同气相求,实在是因为他们参透了仰望星空的真谛。
揆度现实,我们不免遗憾,我们缺少的似乎恰恰是仰望星空的精神。
有的人缺乏与祖国共命运的伟大情怀,也缺乏追求精神解放的觉悟,还缺乏善于自省的精神。
于是,精神缺钙,灵魂没有归宿,无法内省,对国家和世界都没有担当意思。
试问,当我们仅仅纠缠于蝇头小利,遑论恰当的义利观;当我们甘心做低头啄米的鸡,岂不成了爱因斯坦所说的“猪栏的理想”
多年前,我读何清涟《我们仍然在仰望星空》,不免感慨良多,也欣慰许多。
毕竟,我们周围还有无数仁人志士,还有许多热血沸腾的人,还有很多堪称脊梁的人,他们在仰望星空。
尽管清冷,尽管孤独,尽管困苦,但他们耐得住寂寞,虽九死其犹未悔。
在这个苍茫的热土上,在迷茫的浮尘里,在一个越来越物质化的生存空间里,当许多学者热衷于与权力共谋,当不少官员将权力私化,他们却不为利益所驱,不为诱惑所动,坚韧而平和地为理想献身。
英国戏剧家、唯美诗人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
”我们现在当然不是生活在阴沟里,就更应该尽量活得有点追求,尽量做一个有点理想的人,尽量做一个既关心脚下又仰望星空的人。
作为一个老师我劝你还是自己写的好,老师不是想拿奖状,而是想多锻炼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