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托马斯 亨特 摩尔根名言

托马斯·摩尔根的人物贡献

确实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是奥地利生物学家,以发现遗传基本定律而闻名于世。

他曾经当过神父,但他的科学研究成果还是得到了科研机构的普遍重视。

1822年,孟德尔出生在当时位于境内的赫兹杜尔夫城。

21岁时他进入布尔诺隐修院,并于1847年担任神父。

1850年,他参加,但因当时他在生物学和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太少而未通过。

虽然如此,隐修院的负责人仍然派他去维也纳大学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

他虽然没有获得教师资格,却能从1854年至1868年作为自然科学,一直在布尔诺技术中学任教。

并在任教期间,自1856年起,开始进行植物培植试验。

1865年,孟德尔总结出著名的遗传规律,并且在布尔诺自然科学学会宣读了他的论文,但是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第二年,他又在学会的杂志上发表了他得到的试验结果。

孟德尔还把一份论文寄给了遗传学家尼基利。

尼基利虽然读了孟德尔的论文,但是看不懂,因此无法估计孟德尔发现的重要性,致使孟德尔的论文在此后30年中未被科学界所知。

1868年,孟德尔被任命为隐修院院长。

由于忙于隐修院的事务,从此他便再也无暇顾及他的科学试验。

1884年1月6日,64岁的孟德尔逝世,他的科学研究成果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16年后的1900年,有3位科学家同时发现了孟德尔所研究的遗传规律,这才使孟德尔的科学发现重见天日。

3位科学家读了孟德尔的论文后,一致认为遗传规律的发现应当归功于孟德尔。

孟德尔的两条遗传基本定律是:1.:基因作为独特的独立单位而代代相传。

细胞中有成对的基本遗传单位,在杂种的生殖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单位一个来自雄性亲本,一个来自雌性亲本,形成配子时这些遗传单位彼此分离。

按照现代的术语,即是说:基因对中的两个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上,在亲本生物体产生性细胞过程中,上述分离,性细胞的一半具有某种形式的基因,另一半具有另一种形式的基因。

由这些性细胞形成的后代可反映出这种比率。

2.独立分配定律:在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对中的能够独立遗传,与其他染色体对基因对中的等位基因无关;并且含不同对基因组合的性细胞能够同另一个亲本的性细胞进行随机的融合。

孟德尔已经弄明,任何一个相当于人体中的精细胞或卵细胞的生殖细胞都仅仅包含一个偶然代代相传的基因。

孟德尔的这两条遗传基本定律就是新遗传学的起点,孟德尔也因此被后人称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摩尔根的故事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托马斯·亨特·摩尔根1866年出生于肯塔基州的列克星敦,他的叔叔是美国南北战争时南方联邦军的著名将领,在美国南方声誉很高,因此摩尔根一家在当地也颇受左邻右舍敬重。

不过摩尔根在他的一生中很少提到那位名声显赫的叔叔,这一方面是因为叔叔并没有给他的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帮助,摩尔根的父亲在内战后受南方战败的影响,一直未能谋得一官半职改善家境;另一方面摩尔根在年纪还小的时候,就觉得上辈人的辉煌与他没多少关系,他很小就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例如捕蝴蝶、偷鸟蛋和往家里捡化石和矿物标本等等。

在他父亲和母亲的家族中,出过富商、军人、外交官、律师,摩尔根以前的家谱中惟独没有科学家。

借用现在的遗传学术语,摩尔根可以算是家中的“突变”产物。

1886年,摩尔根在肯塔基州立学院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由于成绩优秀,他被选为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致告别词。

在获得理学学位后,摩尔根有点烦恼,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到社会上去做什么。

他似乎天生不喜欢经商,因此决定还是留在学校中继续读书,这一次他进入了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院。

他应该庆幸自己偶然的选择,因为这所大学以学术自由而著称,尤其重要的是,霍普金斯大学十分重视生物学。

摩尔根受大学中学术气氛的影响很深,例如他一辈子都不相信价格昂贵的设备,而相信脚踏实地的作风更为重要;摩尔根几乎终生在实践着大学里“一切通过实验”的原则。

在霍普金斯大学读书和留校任教的岁月里,摩尔根始终保持着对生物学界进展的高度关注。

当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被重新发现后,不断有遗传学的新消息传到摩尔根的耳朵里。

摩尔根一开始对孟德尔的学说和染色体理论表示怀疑。

他提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生物的性别肯定是由基因控制的。

那么,决定性别的基因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不论怎样回答,都会面对一个难以收拾的局面,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的两性个体比例是1:1,而不论性别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都不会得出这样的比例。

为了检验孟德尔定律,摩尔根曾亲自做了实验,他用家鼠与野生老鼠杂交,得到的结果五花八门,根本无法用定律解释;而且,关于染色体上有基因的说法,当时还只是猜测,用猜测的理论来解释孟德尔的遗传学说,坚持“一切通过实验”原则的摩尔根认为那是不可信的。

怀疑归怀疑,摩尔根依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忙碌着。

1908年,他开始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生物遗传性状中的突变现象。

果蝇属于苍蝇一类,但是比我们日常看到的苍蝇要小,体长不过半厘米,一个牛奶瓶中就可以装成百上千只。

果蝇喜欢吃腐烂的水果,所以人们在夏日的水果摊前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作为实验材料,果蝇饲养容易,一点点香蕉浆就可以让它们饱食终日;果蝇繁殖力强,1天时间卵即可孵化为蛆,2到3天变成蛹,再过5天羽化为成虫,一年可以繁殖30代;果蝇细胞内的染色体很简单,只有4对8条,清晰可辨。

果蝇的快速繁殖让实验室附近的居民遇到了一个怪现象,他们放在家门口的牛奶瓶经常会丢失。

那么多的牛奶瓶跑到哪里去了

原来,为了装下大量的果蝇摩尔根和他的研究生有时也做“梁上君子”,去偷附近居民的牛奶瓶。

第一批果蝇被摩尔根“关了禁闭”,他让手下的一名研究生在黑暗的环境里饲养果蝇,希望出现由于果蝇长期不用眼睛,使它们的视力逐渐消失,甚至眼睛萎缩或移位的品种。

虽然连续繁殖了69代,始终不见天日的果蝇还是瞪着眼睛。

第69代果蝇刚羽化出来时,一时睁不开眼睛,那个研究生兴奋地叫摩尔根过来看。

还没等两人为实验成功击掌欢呼,那些果蝇便恢复了常态,大摇大摆地向窗口飞去,留下目瞪口呆的师徒二人。

像这样一败涂地的实验,摩尔根做过许多次。

他经常几十个实验同时进行,不出他所料,许多实验都走入了死胡同。

有时摩尔根自嘲说,他搞的实验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愚蠢的实验,第二类是蠢得要命的实验,还有一类比第二类更蠢的实验。

虽然频频失败,但是摩尔根屡败屡战,因为他知道,在科学研究中,只要出现一个有意义的实验,所有付出的劳动就都得到了报偿。

果然,关于果蝇的另一项实验最终轰动了全世界。

这批果蝇遭到了摩尔根的“严刑拷打”,使用X光照射、激光照射,用不同的温度,加糖、加盐、加酸、加碱,甚至不让果蝇睡觉。

各种手段都使用了,目的是诱发果蝇发生突变。

一晃两年过去了,1910年摩尔根的一位朋友来拜访他,摩尔根面对实验室中一排排的果蝇实验瓶,略带伤感地慨叹:“两年的辛苦白费了。

过去两年我一直在喂果蝇,但是一无所获。

”有时希望总在绝望的时候诞生,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

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类型,因此这只果蝇是罕见的突变品种。

摩尔根激动万分,将这只宝贝果蝇放在单独的瓶子中饲养。

每天晚上,摩尔根带着这只果蝇回家,睡觉时将实验瓶放在身边,白天又带着它去上班,生怕果蝇出现意外。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原本虚弱的白眼果蝇终于在与一只红眼雌性果蝇交配后才寿终正寝,将突变的基因留给了下一代果蝇,留给了苦心栽培它的摩尔根。

十天后,第一代杂交果蝇长大了,全部是红眼果蝇。

不要为白眼基因的缺席担心,按照孟德尔的学说,红眼基因相对白眼基因是显性,因此珍贵的突变基因只是躲到了后台。

摩尔根当然不会放过检验前人理论的机会,他用第一代杂交果蝇互相交配,产生第二代杂交果蝇。

焦急地等待了十天,摩尔根得到了第二代杂交果蝇,其中有3470个红眼的,782个白眼的,基本符合3:1的比例。

这下,摩尔根对孟德尔真正服气了,实验结果完全符合孟德尔从豌豆中总结出的规律。

当摩尔根坐在显微镜旁边,再次定睛观察这些瞪着白眼的果蝇时,他发现了一个不同于孟德尔规律的现象。

按照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那些长着白眼的果蝇,它们的性别应当是有雄性的,也有雌性的。

然而这些白眼果蝇居然全部是雄性,没有一只是雌性的。

也就是说,突变出来的白眼基因伴随着雄性个体遗传。

摩尔根终于从果蝇身上看到了孟德尔在豌豆上观察不到的现象。

对特殊现象的解释,就是建立新的定律。

摩尔根知道,果蝇的4对染色体中,有一对是决定性别的。

其中雌性果蝇中的两条性染色体完全一样,记为XX染色体;雄性果蝇中的性染色体一大一小,记为XY染色体。

摩尔根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因此,当他的那只宝贝白眼果蝇与正常的红眼果蝇交配后,由于红眼是显性基因,因此后代不论雌雄,都是红眼果蝇;当第二次进行杂交时,体内含有白眼基因的雌性红眼果蝇与正常的雄性红眼果蝇交配,就会出现含白眼基因的一条X染色体与一条Y染色体结合,生成第二代杂交果蝇中的白眼类型,而且都是雄性的。

摩尔根把这种白眼基因跟随X染色体遗传的现象,叫做“连锁”,两类基因——白眼基因和决定性别的基因——好像锁链一样铰合在一起,在细胞中的染色体对分裂时一同行动,组合时也一同与另外的染色体结合。

发现突变的白眼果蝇,花费了摩尔根和他的学生整整两年的时光。

而第一个突变果蝇发现后,另外的突变类型便接踵而至。

在几个月内,他们又发现了四种眼色突变,例如果蝇中出现了粉红眼,这个形状的分离和组合与性别无关,也与白眼基因无关,显然粉红眼基因位于另外的染色体上,而且不在性染色体上;朱砂眼果蝇的遗传特点与白眼果蝇完全一致,也是伴性遗传的,说明两个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摩尔根的学生发现了一种突变性状——果蝇的小翅基因,给摩尔根新创立的理论带来了挑战。

这种突变基因是伴性遗传的,与白眼基因一样位于X染色体。

但是当染色体配对时,这两个基因有时却并不像是连锁在一起的。

例如,携带白眼基因与小翅基因的果蝇,根据连锁原理,产生的下一代应该只有两种类型,要么是白眼小翅的,要么是红眼正常翅的。

但是摩尔根却发现,还出现了一些白眼正常翅和红眼小翅的类型。

又需要解释现象了。

摩尔根提出,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群并不像铁链一样牢靠,有时染色体也会发生断裂,甚至与另一条染色体互换部分基因。

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距离越远,它们之间出现变故的可能性就越大,染色体交换基因的频率就越大。

白眼基因与小翅基因虽然同在一条染色体上,但是相距较远,因此当染色体彼此互换部分基因时,果蝇产生的后代中就会出现新的类型。

这就是“互换”定律。

“连锁与互换定律”是摩尔根在遗传学领域的一大贡献,它和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一道,被称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虽然摩尔根是个讨厌空谈理论,注重实验的人,但是为他赢得声誉最多的论文,却不是关于实验的描述,而是他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阐述连锁与互换定律的理论文章,中间没有列举任何实验数据。

1933年的一天下午,摩尔根正坐在家中院子里看一本当年流行的小说,悠然自得。

这时,家里收到了一份电报,内容说的是正值诺贝尔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由于对遗传的染色体理论的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摩尔根并没有到瑞典去出席颁奖仪式,借口是自己工作太忙。

其实是因为他本人不喜欢一本正经地在公众集会中出现,除了科学讨论会,他对于政治和其他集会均不感兴趣。

在得到奖金后,摩尔根执意一分为三,自己留下一份,两个实验室的学生每人一份。

在摩尔根看来,荣誉和奖金应该属于大家。

1941年,摩尔根以75岁高龄宣布退休,离开了实验室。

1945年底他因病去世。

人们对他最好的纪念,也许要算将果蝇染色体图中基因之间的单位距离叫做“摩尔根”。

他的名字作为基因研究的一个单位而长存于世。

摩尔根是干嘛的

世界名人太多了取前百:1、穆罕默德2、牛顿3、耶酥基督4迦牟尼5、孔子6、保罗7、蔡伦8、堡9、哥伦布10、爱因斯坦11、巴斯德12、伽利略13、亚里士多德14、欧几里得15、摩西16、达尔文17、秦始皇18、奥古斯都19、哥白尼20、拉瓦锡21、君士坦丁大帝22、瓦特23、迈克尔·法拉第24、麦克斯韦25、路德26、乔治·华盛顿27、卡尔·马克思28、莱特兄弟29、成吉思汗30、亚当·斯密31、爱得华·德·维尔(莎士比亚)32、约翰·道耳顿33、亚历山大大帝34、拿破仑·波拿巴35、托马斯·爱迪生36、安东尼·范·列文虎克37、威廉·莫顿38、马可尼39、希特勒40、柏拉图41、克伦威尔42、亚历山大·贝尔43、亚历山大·弗莱明44、洛克45、贝多芬46、海森堡47、路易斯·达盖尔48、西蒙·玻利瓦尔49、笛卡儿50、米开朗琪罗51、乌尔班二世52、欧麦尔一世53、阿育王54、奥古斯丁55、威廉·哈维56、欧纳斯特·卢瑟福57、约翰·加尔文58、孟德尔59、马克思·普朗克60、利斯特61、奥托62、皮萨罗63、科尔特斯64、托马斯·杰弗逊·杰弗逊65、伊沙贝拉一世66、斯大林67、恺撒68、威廉一世69、弗洛伊德70、爱德华·詹纳71、伦琴72、巴赫73、老子74、伏尔泰75、开普勒76、费密77、欧勒78、卢梭79、马基亚维里80、马尔萨斯81、约翰·肯尼迪82、平克斯83、摩尼84、列宁85、隋文帝86、达·伽马87、居鲁士大帝88、彼得大帝89、毛泽东90、弗郎西斯·培根91、福特92、孟子93、琐罗亚斯德94、伊丽莎白一世95、戈尔巴乔夫96、美尼斯97、查里曼98、荷马99、查士丁尼一世100、摩诃毗罗

摩尔根的资料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是美国生物学家,毕生从事胚胎学和遗传学研究,在孟德尔定律的基础上,创立了现代遗传学的“基因学说”。

他最负盛名的是利用果蝇进行的遗传学研究,他和他的助手从中发现了伴性遗传规律,并发现了连锁、交换和不分开现象等,从而发展了染色体遗传学说。

为表彰他在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认为遗传基因是在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方面的功绩,诺贝尔基金会授予他1933年度生理学及医学奖金。

摩尔根于1866年9月25日生于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

他的父亲查尔顿·亨特·摩尔根和母亲爱伦·基·霍华德(查尔顿之前妻)都出身于南方名门望族。

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他的父亲曾任美国驻西西里岛墨西拿的领事,并曾向朱塞普·加里波第及其“红衫军”提供过帮助。

童年时代,摩尔根对博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曾用几个夏天的时间,到肯塔基州的乡间、山区和西马里兰州的农村观光游览,这使他有机会搜集化石和考查自然界,在肯塔基的山区,他还同美国地质勘察队一起工作了两个夏天。

1880年,他进入肯塔基州立农机学院(现肯塔基大学)预科学习。

两年以后,入该学院本科攻读动物学。

1886年,他在肯塔基学院毕业,取得动物学学士学位。

随后,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

在该大学就读时,摩尔根显出非凡的聪明才智。

他在H·涅维尔·马丁指导下攻读普通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在威廉·N·霍华德指导下攻读解剖学;在威廉·基斯·布鲁克斯指导下攻读形态学和胚胎学。

1890年,他完成了论海洋蜘蛛的博士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891年,摩尔根接受了费城附近的布林马尔学院的聘请,到该学院任生物学副教授,从此开始了科学研究生涯。

1894年至1895年间,他有幸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动物站工作十个月,这使他有机会结识了以德国胚胎学家汉斯·德雷斯为首的世界各国研究人员。

通过坦率地交流思想,他大获裨益。

动物站的研究方法和各国生物学家的观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那不勒斯动物站“接触到最优秀的当代成果”。

后来,他之所以能在胚胎学研究中运用实验与分析的方法,也是与这段经历分不开的。

1895年,他开始集中研究实验胚胎学,直至1902年。

前期主要探索了影响正常胚胎发生的因素,后期着重研究成年幼体中已经丧失或受伤的组织、器官的再生问题。

在研究中,他摒弃了当时颇为流行的单纯依靠描述性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而运用了实验与分析方法。

他竭力敦促人们重视定量分析与实验,其中包括物理分析与化学分析。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证明生物的进化过程;只有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生物学才会向前发展。

在摩尔根的影响下,普通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和胚胎学从描述性的科学转变成为运用定量分析和实验方法的科学。

1901年,他发表了第一部巨著《再生》,比较全面地总结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再生问题的认识。

这部著作很有见地,首次显示了他的写作才能和分析能力。

1903年,在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基础上,他开始了对进化论的研究,着重研究同确定性别有关的遗传学和细胞学。

像本世纪初大多数胚胎学家一样,他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一定道理,但没有提出任何解释起源或遗传变异的机理。

因此,他觉得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不够全面,需要用实验来检验。

与此同时,他对孟德尔定律及其染色体理论也有怀疑。

他决定用实验和分析方法,验证达尔文理论和孟德尔理论的可靠性。

l904年,摩尔根离开布林马尔学院,受聘到哥伦比亚大学任实验动物学教授。

同年,他与丽莲·沃罕·善普逊结婚。

她是摩尔根的学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细胞学家。

他们婚后生了四个孩子。

孩子全部就学后,她重返实验室,为摩尔根后期进行果蝇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到哥伦比亚大学后,摩尔根继续进行先前的进化论研究。

直到1910年才告一段落。

通过几年大量的实验,他从反面证实了达尔文理论和孟尔染色体理论的正确性。

因此放弃了原来的怀疑观点,接受了达尔文理论,也接受了染色体是重要的遗传结构的理论。

这种讲究实际的作风,后来受到很多人的称颂。

摩尔根是在1908年前后开始养殖果蝇的。

从1910年起,他集中精力研究果蝇的遗传问题。

在养殖瓶里的一只雄蝇身上,他发现了一个细小然而明晰的变异:那只绳同通常的红眼睛蝇不同,具有白眼睛。

出于好奇心理,他把它同红眼睛雌蝇一起饲养。

结果,所有的后代(F1)都是红眼睛。

在 F1这一代中进行兄妹交配而产生的第二代F2,其中有一些是白眼睛,而且全是雄性。

为解释这个奇异现象,他提出了性别连锁特性的假说。

此外,他还发现了其他一些遗传变异,其中许多是有性别连锁性的。

鉴于这些情况,摩尔根逐步相信,X染色体携带一系列离散的遗传因子,他把这种因子称作基因,并由此得出结论:基因可能以直线方式排列在染色体上。

随后,摩尔根在A·H·斯图尔提万特、C·B·布里季斯和H·J·穆勒尔等几位哥伦比亚大学生的配合下,迅速把果蝇研究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遗传理论研究。

1915年,他们集体发表了题为《孟德尔遗传学机理》的著作,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基因理论。

在整个果蝇研究中,摩尔根表现出非凡的组织才干和独特的研究作风。

他始终起着一种领导者和鼓舞者的作用,从不以长者自居,而把自己看成研究小组的普通一员。

在他领导下的果蝇实验室里,存在一种互谅互让的气氛,没有通常的师生界限,每个人都可以抒发己见,都可以互坦率地批评另一个,有时竟声色俱厉。

他的终身助手斯图尔提万特曾就当时果蝇实验室的工作情况作了如下描述: “每当出现一个新的成果或新的思想时,就由小组进行自由讨论。

写出的报告并不总是指明那种思想出自于谁。

……我们几乎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互让互谅的关系,这当然就促进了工作。

” 摩尔根思想敏锐,想象力丰富。

他经常提出一些想法与同事们商讨。

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都是由他的学生而不是直接由自己提出来的。

他在开展果蝇研究方面的才干,更多地表现在把一群适合研究的人联在一起,以民主和不拘礼仪的方式工作,他听任他们去研究一切主要设想,而不由自己去做。

据摩尔根的学生H·J·穆勒尔回忆,摩尔根最善于利用他的同事和学生的思想成果。

但他又不居功自傲,总是把研究成果归功于大家。

后来,当他获得诺贝尔奖金时,他提出要同他的终身助手和同事C·B·布里委斯和A·H·斯图尔提万特分享,并承担其子女受教育的全部费用。

1925年,摩尔根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以下两个方面:(1)对自己从遗传研究中引出的结论进行总结,探讨遗传学与发生、进化问题的关系;(2)重新研究他在早期曾十分关心的实验胚胎学。

直到逝世以前,他一直从事这两个问题的研究。

在这段期间,除了研究工作外,他还担负了一项重要的行政工作。

1928年,乔治·埃勒里·赫尔聘请他到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去组建第一个生物系。

他经过短时间权衡后,欣然接受。

最初,他对自己能否胜任行政工作有点怀疑。

后来的实践证明,他不仅胜任,而且把生物系建成了一个沿着新的科研路子(实验分析与定量分析的路子)发展的现代模式的系。

生物系成立后,从一开始他就吸引了一批第一流的人才,摩尔根任系主任。

他还注意积极开展同其他机构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为创立新的实验体系作出贡献。

l945年12月4日,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沙登纳病逝。

终年79岁。

摩尔根的一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生,是在胚胎学、遗传学、细胞学和进化论的广阔领域里漫游的一生。

在研究中,他究根究底、讲求实际,满腔热忱。

平日他很少休假。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24年中,他只休过一个年假,而且利用这段时间到斯坦福大学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颇为有趣的是,他还是一个很有家庭观念的人,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段时间与妻子、孩子在一起。

摩尔根参加过许多学术团体的活动。

他是美国遗传学会的会员、美国形态学会会员和1900年度主席、美国博物学会会员和1909年度主席、实验动物学和实验医学学会会员和1910年度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和1930年度主席1932年,他担任了在纽约伊萨卡举行的第六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主席。

1933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他是美国哲学学会会员,又是美国全国科学院成员和该院1927年至1931年间的主席。

通过全国科学院,他积极地参与了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活动。

摩尔根除获得诺贝尔奖金外,还荣获了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的达尔文奖章(1924年)和柯普莱奖章(1939年)。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最主要的有《进化与适应》、《进化论批判》、《遗传与批判》、《孟德尔遗传学机理》、《基因理论)、《蛙卵的进化:实验胚胎学入门》、《再生》、《实验胚胎学》和《胚胎学与遗传学》等。

托马斯 亨特 摩尔根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