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格言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作者:法国谚语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作者:普卢塔克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
作者:布夫勒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作者:王安石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明·洪自诚《菜根谭》 暗昧:不光明。
厉鬼:凶恶的魔鬼。
情操不同,对客观环境事物的体验迥异。
作者:洪自诚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毛泽东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
永远以真诚自勉。
作者:《礼记·中庸》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作者:约翰生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
作者:金缨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作者:凯洛夫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 作者:克罗齐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作者:毛泽东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作者:唐·神秀人类的食粮大半是谎言,真理只有极少的一点。
人的精神非常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必须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诗人、艺术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层谎言。
作者:佚名明人不做暗事。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4回 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坏事。
作者:吴承恩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 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作者:马致远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作者:凯洛夫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作者:欧文一生肝胆向人尽。
唐·顾况《行路难》 为人处世,应当肝胆相照。
作者:顾况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诽谤。
作者:萨迪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作者:《增广昔时贤文》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作者:黄石公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作者:冯雪峰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作者:卢梭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
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作者:王安石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作者:《明儒学案》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
行(háng):职业,事务。
作者:周敦颐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作者:诗经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作者:孔丘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
作者:高尔基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作者:德谟克利特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作者:雨果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
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别人的人,高尚的人。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
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作者:苏格拉底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作者:别林斯基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
明·胡居仁《居业录》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应当干出杰出的事业。
作者:胡居仁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
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
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作者:狄德罗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
作者:贝多芬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作者:欧里庇得斯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
作者:拉封丹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
唐·白居易《咏牡丹》 怜:怜爱。
皎然:洁白。
作者:白居易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恶行为的萌发。
作者:史襄哉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作者:何塞·马蒂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否则等于没用。
作者:莎士比亚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
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作者:孟德斯鸠从恶德中逃避是美德的开始。
作者:贺瑞斯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作者:但丁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
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作者:《论语·子路》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唐·孟郊《游终南山》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作者:孟郊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
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
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作者:狄德罗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非关道德合,只为钱相知。
作者:谚语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作者:程颐守正直而佩仁义。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宋:操守。
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作者:朱熹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作者:章炳麟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喝酒上了瘾的,是因为做了错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责的人。
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
作者:托尔斯泰我情愿变成一枝两头点燃的蜡烛,照耀人们前进
作者:卢森堡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作者:《礼记·中庸》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
青云得意的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谀奉迎的办法换取有力者的提拔,我早该得志了。
但这不是我的道路。
作者:雨果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作者:爱因斯坦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作者:朱熹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
作者:契诃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作者:礼记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
作者:林肯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作者:冈察尔吾人最大之知识,系反躬自省。
作者:中国谚语我宁愿要那种虽然看不见但表现出内在品质的美。
作者:泰戈尔
生活中的名言警句
(1).劝人 黑发不知勤学早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告戒人要诚信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19.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拿破仑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人性的弱点》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佚名 名言警句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名言警句 (5)关于爱情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柏拉图 名言警句 (6)关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法)孟德斯鸠 名言警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时常自省——认识自己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
(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
(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
(非洲)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爱尔兰)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
(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
(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
(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
(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
(英国) 回答者:奇妙星空 - 秀才 二级 2-10 20:54 其他回答 共 1 条 [学习学习]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 还有其它: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
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
(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 W 玩物丧志。
(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X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学无止境。
(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 Y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 Z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
(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
关于廉政的格言
1、生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幸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沉吟至今。
3、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7、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之变化,可比世之英雄
8、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9、生子当如孙仲谋
10、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隐机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2、以蝼蚁之里而撼泰山,何其愚也。
1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4、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
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二十四孝图中的格言警句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
”(《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
”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来他官至司空 22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中华二十四孝“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斯《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