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带大海意象的诗句

描写大海的诗句

外 国 诗 三 首致 大 海普 希 金教学目的: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4、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

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3、阅读评点法。

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海》。

二、解题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

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

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

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2.背景介绍《致大海》写于1824年。

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

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

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学生初读这首诗时,一时难以把握这首诗的结构思路。

教者可设计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领悟思考,从而把握诗歌的思路。

问题一: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

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

学生边轻声诵读边圈点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15节)。

问题二: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明确: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的。

2、具体研习问题一: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

如诗句“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的船只就会被覆亡。

”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问题二:作者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问题三: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

明确: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如诗句:“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这里“隐秘的愿望”即第6节诗人所写的“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

问题四: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以上研习,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轻易加以否定。

另外要求学生通过具体诗句来表明自己的看法,切忌架空分析。

)3、欣赏品味欣赏品味是在对全诗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层次的教学活动。

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1—2处自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品味,并组织学生讨论评判。

欣赏品味例一: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

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

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欣赏品味例二: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

进而诗人想象离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苦恼心伤”

欣赏品味例三: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这里的“歌者”指拜伦。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枣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

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欣赏品味四: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枣峭岩,海湾,闪光,阴影,波浪,带到“荒漠之乡”枣第二次流放的地方。

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欣赏品味和评判,由于学生平时接触外国诗歌不多,对作者的生平又不甚了解,在欣赏品味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但决不要包办代替。

学生的欣赏品味只要不违逆诗歌的主题,言之成理,都应加以肯定。

)4、课堂训练(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可要求学生划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举例:(1段-4段朗诵时的停顿与重音)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以上训练教师应作诵读指导。

各句中诵读时的停顿,除语法停顿外,还有逻辑停顿,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

如“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在“你”处略作停顿,突出强调了“大海”。

诵读时的重音也是为了强调某种语意或突出某种感情。

如“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自由奔放”四字重读,突出强调了“大海”的象征意义。

)5、课堂小结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把握了此点便等于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另外要欣赏品味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佳妙之处,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涵泳咀嚼才能探微览胜,深入佳境。

6、布置作业: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诵读普希金的《致恰阿达耶夫》,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篱 笆 那 边狄 金 森自读要求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含的深刻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解说这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步骤1、总体把握,理清思路讨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层面上来阐述哲理的。

明确:两个。

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2、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①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

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

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水果。

②“我”想不想爬过篱笆

为什么

明确:想。

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③“我”能不能爬过

为什么

明确:能。

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④那么,“我”愿不愿爬过

为什么

明确:不愿。

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⑤讨论: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种种清规戒律。

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⑥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

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

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⑦诗人为什么说“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明确: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孩子对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向往与追求。

“上帝”如果抛开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开了一切清规戒律,恢复其纯真无邪的本性,他一定也会爬过去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

⑧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

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3、小结: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这是哲理诗的显著特点。

而哲理诗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训示式的说教,而在于悟性的启迪,学习时应由诗的表层意象入手,展开联想,逐层深入,最终触及主旨,才能理解诗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

另外,哲理诗总会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留下某种不确定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拓展诗歌的艺术空间。

我 愿 意 是 激 流裴 多 菲自读要求1、感悟诗中的一组组意象群,把握各自的特点及其间的关系。

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悟诗中美好的感情。

2、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解说裴多菲的这首诗写在诗人与尤丽亚热恋时期,是一首向自己所爱表白爱情的诗。

它不同于莎士比亚式的仰慕思念,也不同于舒婷式的比翼双飞,而是一种对爱的无私的奉献,这种感情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熏陶,因此讨论感悟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美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自读步骤1、有感情地朗诵2、学生自行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①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

明确: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小鸟、废墟、常青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②这些意象可以概括为几组、几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由一组意象构成。

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的表现。

③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

明确:属于诗人自喻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3、学生深入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①诗人是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我愿意”“只要”。

②这样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明确: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

③讨论:这首诗多处运用对照的写法,请分析每处对照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明确:第一段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

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

但“只要”爱人是“快乐”的,诗人就甘愿面对崎岖,承受痛楚;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战”和“做窠”“鸣叫”形成第二处对照。

小鸟“做窠”“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

但“只要”爱人生活得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第三段中“毁灭”“荒凉”和“攀援上升”形成第三处对照。

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废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步走向衰亡。

但“只要”爱人的生命之“藤”常青,诗人甘愿“荒凉”甚至“毁灭”;第四段中“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形成第四处对照。

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避开了户外风雨的危险,“愉快地缓缓闪现”,这一份安逸和满足来自于草屋的庇护。

而草屋自身却要“饱受风雨的打击”。

但“只要”爱人能安全愉快,诗人甘愿承受打击;第五段中“飘来飘去”和“鲜艳的辉煌”形成第五处对照。

“珊瑚似的夕阳”显出了“鲜艳的辉煌”,这是生命的辉煌,而云朵、破旗在广漠的空中的飘来飘去却是一种居无定所的飘泊和苍凉。

但“只要”能衬托出夕阳的辉煌,诗人甘愿飘泊。

五处对照使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④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明确:诗中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

上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

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⑤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

成长过程中爱人需要保护,诗人挺身而出,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懊丧;而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做陪衬。

这样的顺序安排,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

4、口头表达训练: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改写成散文。

(略)5、讨论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全诗共有五个诗节,就表白爱情这个主题来说是同意反复,借用的景物层出多变,千差万别;每个诗节的结构安排也整齐划一,诗节的前半部分都是诗人自喻,后半部分都是爱人的比喻。

这种同一主题、同一表现形式的循环往复,具有民歌反复咏唱的特点,除了使诗人的感情得到酣畅的抒发外,读起来也富有音乐的旋律感。

6、扩展阅读将莎士比亚《我的情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见附录)、舒婷《致橡树》(略)和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这三首诗进行比较,理解体会三首诗表露出的诗人的不同的爱情观。

明确:《我的情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130首,是表露诗人对于自己的恋人的仰慕之情;舒婷的《致橡树》塑造的是与爱人并肩站在一起的形象,表达的是对爱情的另一种理解:独立、平等、忠贞不渝。

而《我愿意是激流》写在诗人和尤丽亚热恋时期,是一首向自己所爱表白爱情的诗。

诗人坦露自己真诚热烈的胸怀,表白自己无私奉献的心愿,不管这种奉献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作出什么样的牺牲,诗人都欣然接受,无怨无悔。

在对爱情的奉献上,这首诗达到了巅峰,具有极其强烈的感人力量。

[附录]我的情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英国]莎士比亚我的情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红珊瑚远远胜过她嘴唇的红色;如果发是丝,铁丝就生在她头上;如果雪是白,她胸膛就一味暗褐。

我见过玫瑰如缎,红黑透白,但她的双颊,赛不过这种玫瑰;有时候,我的情人吐出气息来,也不如几种熏香更教人沉醉。

我挺爱听她说话,但我清楚音乐会奏出更加悦耳的和音;我注视我的情人在地上举步,枣同时我承认没见到女神在行进;可是,天作证,我认为我情人比那些被瞎比一通的美人儿更加超绝。

(屠岸 译)

海子的诗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海子,这个用心灵歌唱着的诗人,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他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甚而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似乎宣告了诗人面向尘世,开始了一系列的体验式行动,不再任时间在贫穷、单调和孤寂中逝去。

“周游世界”是诗人的理想,那便是让自己的心灵充分向世界开放,充分享有这个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粮食和蔬菜”本来是物质世俗的代表,是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料。

“关心粮食和蔬菜”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从这可以感受日常生活本身包含的享受物质快乐,使人休闲放松的内容。

诗人下定决心“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表明过去诗人缺少幸福感受,对生活漠不关心,于是踌躇满志,打算重整心绪,重建生活,追求幸福。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在想象中构建着自己的幸福家园,想象自己有一个超离生活之外,眺望大海的姿态和空间,在那里,诗人可以面朝大海,获得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诗歌的审美意蕴往往凭借单个词语或者一句话产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情景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审美情境,在此,我们感受到自然和人的内心世界融合为一体,达到了崇高的境界。

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我们能体会到一个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当诗人拥有了如此美妙的幸福感受时,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种感受告诉每一个亲人,他甚至要将幸福送给每一个与他不相关的人。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那幸福”如“闪电”一般,表明幸福的突如其来以及诗人对幸福的强烈的感受,似乎也表明了这种幸福会转瞬即逝,是那样的虚无缥缈。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其实就是对那日常司空见惯的、早已感到失去光彩的山山水水的重新审视,重新感受,重新发现。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幸福世界里,诗人的幸福感受因过于强烈而溢出,他用真诚的祝愿、世俗而实在的祝愿为陌生人祈福。

关爱万物生命是诗歌的存在价值,此诗的抒情主体以一种“超越自我”的姿态关怀人类,祝愿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悲天悯人的人类情怀使得整首诗突破了通常抒情诗的情感表达,全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只愿”暗示了前边的一切,原来都是诗人在为别人祈祷,他自己根本就不愿去拥抱世俗,而是坚守自我的空间和姿态,只愿独自一人面朝大海,背对尘世,静看花开花落。

因而,无论是想象中抑或是现实中的尘世幸福,海子都不在其中。

海子这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后一个牧歌诗人,将永远栖居在自己的麦地里守望着别人的幸福。

海子(1964-1989),本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

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尽。

海子一生短暂却成就卓著,是当代学院派新诗人的代表。

他自认为主要擅长写长诗,但他的众多的抒情短诗也斐然成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他的抒情短诗中的佳作。

这首诗共三章。

第一章虚构一幅自由独立、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幅生活图景里有一些清晰的意象(“喂马”“ 劈柴”“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我们姑且视动作为意象),其中“大海”是核心意象。

大海对海子既陌生(他出生、成长、读书、工作,都远离大海),又极有诱惑力(他有许多诗都写到大海)。

在这首诗创造“大海”的意象,透露诗人内心的一些动向。

诗人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他在上大学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在封闭的环境中长大;大学毕业后蛰居京郊昌平,又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

他很想走出封闭,走向广袤的大地,走向海边。

他想望平凡生活,又不“和其光,同其尘”,而保持清静独立——独立于社会人群的边缘。

然而这种生活是虚无缥缈的:现实世界何处可以“喂马,劈柴”

他怎能在独居一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才开始这种生活,或许今天过得有些暗淡

在海子的诗心中,“幸福”是田园牧歌的主题,属于未来,属于幻想。

在把逃逸当成美和希望之所在,美则美矣,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身往,有“海客谈瀛洲”的天真,又有“处涸辙以犹欢”的潇洒,还有“从此小舟逝,江海寄余生”的遁世隐情。

第二、三章表达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温暖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写诗一向是很“自我”的,沉迷在个人王国里孤芳自赏,如《黎明和黄昏》中说“那是诗人孤独的王座”,《秋》中说“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不过这首诗显示出诗人走出狭小的“自我”,走向广大的社会的意向。

这两章由描绘意象转为抒发情感,而且由写个人化情感转为社会人情感,进一步肯定世俗生活,但是新的眼光和立场来看待和肯定世俗生活。

第二章抒发的是亲情,第三章抒发的是友情。

从第二章到第三章,情感涉及面次第展开,胸襟逐渐开阔。

对“陌生人”的三“愿”中,最后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是总括性的,“尘世”二字透露诗人此时此地对于“幸福”的理解。

两章四次提到“幸福”,这“幸福”不仅属于海子,更属于全社会的人,表明海子内心此时洋溢着博爱、泛爱之情。

然而细察之下,会发觉海子对尘世幸福的“热爱”是有限的。

这首诗两次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而情味有所不同。

第一次说出,是第一章情调的顺向发展,即“喂马,劈柴”等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情调上是一致的;第二次说出,是第二、三章情调的逆向发展,即本来顺着“愿你”“愿你”的祝祷,最后应是更昂奋的博爱情怀的展露,可是经由“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出人意料的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幸福是你们的,他人的,我海子仍旧偏安一隅,独守清高。

这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示出诗人陷入矛盾境地: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去,面朝大海,背对大陆,背对众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

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这就是这首诗的情感发展的线路。

有人分析海子说:“柔弱的第一自我和强悍的第二自我的长时间的冲突,使他的诗一再出现雅各森布所说的‘对称’。

”所谓“对称”,无非指二重人格。

也就是说,体现出外弱而内强的特点:诗之表有柔弱的外象,“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词情轻柔而清淡,此诗之婉约风派者也;然而诗之心也有强悍的本质,言词的背后隐藏着一颗崇高、骄傲的心,“只愿面朝大海”,让人们看到海边站立着一位遗世独立的诗人形象,那是自封王者的形象。

这种二重人格还可细分出:对众人和世俗生活的亲近与排拒,对现实生活体验的喜悦与悲忧,在文情表现上的直致与含蓄……作进一步提炼,大约有三重意识:世俗意识,崇高意识,逃逸意识。

这三重意识排在一起不太“和谐”,正好表明海子这首诗在情感的清纯、明净、世俗化的背后蕴蓄着某些复杂性、矛盾性的东西。

另外,这首诗的审美意象也很值得品味一番。

这首诗的意象并不多,这就是海子诗的特有风格:意象单纯而明净。

有人总结海子诗的特点说,一是意象空旷,让人联想到更多的内容;二是以实显虚,以近显远;三是语言纯粹、本真。

其中第一、二条用于分析这首诗的意象也同样适合。

唯其单纯明净,才有“空旷”“虚实”“远近”的韵味。

请看,大海、房子,喂马、劈柴,三两笔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是实景,“春暖花开”是虚景。

仅有“面朝大海”就流于枯燥、凋疏,“春暖花开”更灵动、更温暖明丽。

“面朝大海”稀松平常,“春暖花开”却是神来之笔。

“春暖花开”是诗人的“心画”,是梦想的温柔之乡,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的情思遐想。

海子善于将诗中的意象美化。

这种美,既不是那种“博喻酿采,炜烨枝派”的夸饰之美,也不是那种“大圭不琢”的拙朴之美,而是极其洗炼的纯净的美。

单纯明净几近于洗炼。

唐代司空图论及“洗炼”一品时说:“如矿出金,如铅出银。

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反真。

载瞻星氯,载歌幽人。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杨廷芝解说道:“金银出于矿铅,未洗炼者不足重也。

”孙联奎解说道:“不洗不净,不炼不纯。

”洗炼之美多出于老练、老到之手,多见于老作家、老诗人之作。

少年才子多有夸饰词情。

海子才活二十多岁,诗作意象洗炼、纯净,可谓出手不凡,令人称奇。

当然,这首诗的风格,以轻柔、明丽见长,却也不无稚嫩之处,缺少一点凝重感、厚重感。

本该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创作的增多,海子可以逐渐走向成熟、完善。

遗憾的是,他写完这首向往大海的诗之后不久,在离海不远的地方不幸逝世,永远地“面朝大海”了。

大海是安魂之乡。

海子,海的儿子。

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可以有哪些含义

月一意象在诗人们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

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

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

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

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

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而这一切,皆因月起。

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

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

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

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

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

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

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

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

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

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

情由景生,景由情变。

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

景色自在人心中

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

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

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

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

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

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

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2、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

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3、从月亮的特征来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看着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

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出一辙,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来传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4、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

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又如“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等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弯弯的月牙儿的残缺形象与夫妻别离、飘散的孤苦形象交互辉映,催人泪下。

“无奈啊,无奈终于流入大海”是哪首诗歌中的诗句

【无奈呀,我终于了,流入情的大海】</p>我是小河冯 至 我是一条小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那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飘漾,飘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竟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导读]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州人。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教授、学者。

12岁于涿州高小毕业后,入北京四中,1921年入北京大学,在学生时代便开始创作诗与小说,1923年参加浅草社,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

1923年12月《浅草》第一卷第三期发表他的短篇小说《蝉与晚祷》,引起鲁迅注意。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对他的诗与小说,都作了高度评价:“连后来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也曾发表他幽婉的名篇。

”鲁迅此序作于1935年,这里说的“后来”,当包括冯至在《蝉与晚祷》之后于1927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与1929年出版的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

《我是一条小河》作于1925年,收入《昨日之歌》(北新书局,1927年),公认是冯至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是一首色彩明丽、情调凄美的爱情诗。

全诗五节,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节为第一层次,第二、三节与第四、五节,分别为二、三层次。

首句“我是一条小河”,非常质朴自然地用了一个隐喻,既点了题,而且为全诗后面的意象作了铺垫。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这三句诗写抒情主人公与他恋人的邂逅,也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两个“无心”更写出了并非刻意追求,已心心相印。

短短四句,把一对青年恋人真挚热烈的爱情,含蓄而明丽地表达了出来。

“小河”是全诗的核心意象。

因为河之小,所以就有软软的柔波,因而就能看到清晰的倒影,怀抱了“你彩霞般的影儿”。

第二、三节是第一层次的顺接。

小河流过森林与花丛,柔波把美丽的倒影做成裙裳和花冠,献给“我”的心上人。

“小河”、“彩霞”、“柔波”、“叶影”、“裙裳”、“花影”、“花冠”,诗中构筑这些美好的意象系列,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男女双方和谐融洽的热恋。

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全诗不着一个“爱”字,而通过这些意象,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爱意,真是抒情诗的极高境界。

第三、四节突现逆转,“无奈啊”,小河的归宿只能是大海。

这几乎是一种“宿命”,所以完全是无奈的。

进入了大海,必然有风浪,就无法保持小河原有的“柔波”,那美丽的倒影编织的“裙裳”与“花冠”,终于被颠簸得粉碎。

“我”“飘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竟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这样一个明丽深情的爱情故事,却是如此伤感哀怨的结局。

对此诗由乐入哀的结尾,一般的解读都认为表现了封建礼教和守旧势力对自由恋爱的摧残,这样理解自无不可。

但或可理解得更宽泛些。

作为一首抒情诗,可以是抒情主人公真实经历的抒写,也可以是诗人虚拟的情感经历,但必须是真情实感。

《我是一条小河》应该属于后者。

至今没有史料证明诗人在创作此诗时,生活中确实邂逅过一位彩霞般的姑娘,从而萌生爱情。

诗的前三节,是诗人幻想中的一段美好的爱情历程,用诗的语言和意象,把一段恋情,演绎得至真至善至美。

第四、五节,写爱情被外力阻挡,突生变故,终于幻灭。

诗人营造了这样一场青春浪漫、情意真切的恋爱,为什么要赋予这样一个“无奈”的悲剧结尾

这正是诗人早期对社会对人生的整体看法。

现实人生的痛苦与焦灼是他诗作中挥之不去的主要旋律,宁静的小河必然会归于大海,遭受风浪的蹂躏,这是命定的“无奈”。

青年冯至在诗的前半,幻想了如此美好的恋爱过程;但对爱的浪漫的渴望和追求,禁不住现实的轻轻一击,再美好的追求,到头来只是一场虚空。

所以,诗人只用“无奈”二字,就完成了如此突兀的转折,“我”“飘漾到无边的地方”,“你”“竟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那“柔波”与“彩霞般的影儿”顿时烟消云散,几乎都不需要任何过程。

作为抒情诗人,吟唱爱情是青年冯至发自心底的歌声。

但追求爱情的浪漫情怀未能消弭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痛苦与苦难的敏感,他始终执着于自己的社会观念。

冯至的早期诗歌笼罩着柔弱纤细情感思绪,但依然涂抹着现实社会的底色。

这大概也是冯至成为杰出抒情诗人的原因之一。

《我是一条小河》构思巧妙,在艺术表现上的明显特点,是中国传统诗歌中意象手法的大量运用:“小河”、“彩霞”、“柔波”、“叶影”、“花影”、“大海”等等,这些意象组合,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爱情命运,传神地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我是一条小河》景中寓情,情借景抒,全诗的意境营造极其美妙。

《我是一条小河》是一首自由体诗,但诗人并不自由放任,而是在自由中注意韵律,格式相对整饬,可谓自由而又有所敛束,正如诗人自己所说,在一定形式的约束下使诗句“生动活泼,舒卷自如”。

诗中叠字(“荡荡”、“粼粼”)与重复(“无心”、“柔波”、“彩霞”)的运用,使语调舒缓柔美,别具一种缱绻的情味。

全诗以景物拟人,形式整齐而多姿。

首尾两节各自押韵,前者舒缓而后者沉郁;二、三两节对称,优雅明丽,与后两节的突变形成极大落差,在一首短诗的尺幅之地,抒写了诗人情感思绪如此大的起伏,可见此诗短小却容量甚大。

冯至是“五四”以后中国新诗坛上的重要诗人,他自称是在郭沫若的《女神》影响下,从事现代抒情诗创作的,但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尤其在新诗初创时期,冯至具有独立的创造与贡献。

他以现代白话写诗,在形式上很注意古今中西的交融,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现代与传统、自由与格律之间的关系。

他的早期诗作乃至后来的《十四行诗集》,都是对中国新诗发展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赏析

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篇,写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这首诗歌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拟想了尘世新鲜可爱,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真诚善良的祈愿,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想象自己有这样一个既可以喂马劈柴关心粮食蔬菜的房子(在现实生活——尘世中的位置),又有一个超离生活之外,眺望大海(超越尘世的理想彼岸)的姿态和空间。

也许,就像他喜爱的,在瓦尔登湖畔拥有的那座木屋。

这句话在诗的首章末尾出现,表达了既能融入尘世的日常幸福,又保持作形而上之观照和思考的愿望;但在第三章末尾,同样的句子,加了“我只愿”这一表示祈使的词语,却表达了另外一种选择,面朝大海,同时就是背对尘世,他将“在尘世获得幸福”的祝福赠予“陌生人”(或者说是“每一个人”),自己还是坚守自我的空间和姿态。

描写大海的资料

屹立在岸边的沙滩上,向远处望去,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是水还是天.正所谓: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远处的海水,在娇艳的阳光照耀下,像片片鱼鳞铺在水面,又像顽皮的小孩不断向岸边跳跃.看着大海,我们的心胸似乎也变得开阔了.在这种境界里,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海水涨潮了,海水中的波浪一个连着一个向岸边涌来.有的升上来,像一座座滚滚动的小山;有的撞了海边的礁石上,溅起好几米高的浪花,发出“哗......哗......的声响.欣赏品味 欣赏品味是在对全诗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层次的教学活动。

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1—2处自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品味,并组织学生讨论评判。

欣赏品味例一: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

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

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欣赏品味例二: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

进而诗人想象离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苦恼心伤”

欣赏品味例三: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这里的“歌者”指拜伦。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枣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

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欣赏品味四: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枣峭岩,海湾,闪光,阴影,波浪,带到“荒漠之乡”枣第二次流放的地方。

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带大海意象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