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反映人变老诗句

大历十才子边塞诗人

“大历十才子”,根据《新唐书·卢纶传》:卢纶、吉中孚、韩翔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讳、夏侯审、李端。

他们的诗歌很少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疾苦,大多数是唱和、应制之作。

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他们诗歌的基本主题。

他们在艺术方面都有一定修养,擅长五言律诗,但大都缺乏鲜明的艺术特色,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四库全书总目钱仲文集提要》说:“大历以还,诗格初变。

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漓。

风调相高,稍趋浮响,升降之关,十子实为之职志。

”这个批评是恰当的。

其中仅钱起、卢纶的一些小诗艺术上尚有一定成就。

钱起(722—780?),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老,曾和王维、裴迪等人唱和。

诗风也略似王维,以“体格清新,理致清淡”(《中兴间气集》)为特色。

如“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题玉山村叟屋壁》),“孤村凝片烟,去水生远白”(《登胜果寺南楼雨中望严协律》)等诗句就是例证。

他的《省试湘灵鼓瑟》颇为前人称道。

末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不仅点明环境气氛,而且能引起对曲终人杳的惆怅。

卢纶(748—800?),在十才子中,诗风较为雄壮。

《和张仆射塞下曲》两首最有名: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两首诗都是歌颂将士英勇的,第一首暗用李广故事,写出边塞射猎生活的片断。

第二首写轻骑雪夜追击敌人,更充满战争生活的气息。

他还有一首《逢病军人》: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也是边塞绝句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曾北游河朔,为幽州刘济从事,居边塞十余年。

太和初官至礼部尚书。

李益比十才子时代略晚。

他的边塞诗多写于建中、贞元时期。

他的《从军诗序》说:“吾自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

或军中酒酣,塞上兵寝,投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乎慷慨意气。

”因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后人往往把他和王昌龄相提并论。

但是,他从军所到的幽州河朔,中唐时代已成为藩镇割据的地方。

这里的边塞士卒们,迫于连年不断的内外战争,卫国立功的英雄气概已黯然消失。

李益诗:“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夜发军中》)清楚地说明这种军心士气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士卒们对战争厌倦不满是很自然的:“寝兴倦弓甲,勤役伤风露。

来远赏不行,锋交勋乃茂。

未知朔方道,何年罢兵赋。

”(《五城道中》)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抒写战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并不是偶然的。

例如: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从军北征》 胡风冻合辟鹈泉,牧马千群逐暖川。

寒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

——《暖川》 这些诗里已经没有盛唐边塞诗那种乐观豪放的情调,即使和王昌龄《从军行》中描写“边愁”的诗相比,也有凄凉感伤和雄浑悲壮的差别。

这个差别虽然不只是诗人风格不同的问题。

但他这些绝句在艺术上成就很高。

形象的完整丰富,韵味的含蓄深长,音韵的和谐宛转,语言的精炼自然,都接近王昌龄。

据史传说,他的绝句一类的诗,“每作一篇,为教坊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

而“回乐烽前”一篇,更是“天下以为歌词”的名作。

李益在其他诗体上,也偶有佳作。

如《从军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视殇辞》,杂用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为阵亡将士招魂的长歌。

他的七律如《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也是比较好的边塞作品。

此外,他的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虽非边塞诗,也颇为人所传诵: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这首诗语简情深,非经历离乱生活的人写不出。

采纳哦

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

劝尽一杯酒, 出阳关无故.来源: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使:到某地;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浥:(yì):湿润.客舍:旅店.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君:指元二.更:再.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故人:老朋友.更尽:先饮完.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赏析唐代大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无疑,当他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诗人不会不考虑到战争将对他们今后产生的影响.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节物风光,描绘了平平常常的景色,却充满诗情画意.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一篇深挚的情谊.但是,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明显带有主观随意性,没有真实反映出王维如此造句所想表达的深意,更没有揭示出此两句在表达上的佳妙之处.首先,作出了这样浅显直白的解释,本诗显的似乎并无新意,与他在这一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也无特别之处,只能算是一首很平常的送别诗,这与后人将之一直誉为唐诗“压卷之作”的称谓显然是不相符的,其中必然隐赋有某种其他的寓意,而我们却一直尚未予以重视而挖掘出来;其次,这是一首送友人去守护边疆的诗,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曾经到访过边塞的诗人相当了解,“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一般不可能说出“你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样的话去伤害友人且触犯诗谶——这未免太不合乎情理;再说,从诗句的本身意义上分析,友人也并非一定要等到出了“阳关”后才看不到诗人,出了“渭城”不同样也就看不到诗人了吗?事实上,即便友人真到了边疆安西,他同样也能遇见来自家乡的“故人”,如岑参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中就这样写到:“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那么,“阳关”一词在这首诗中的特殊意义又会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诗人这两句其实是运用了逆挽(即叙事题材的“倒叙”)并结合了省略的写作手法,引导读者的思绪跟随年青的友人一起奔赴疆域,然后历经万种艰险,最后凯旋而归时,而“我”——现在的这个送行者却恐怕因年老多病已不在人世了……历史的真实是,诗人在送走友人后不满六年(于761年)便真的与世长辞了!我们已无法知道他们后来是否能重新相逢,但“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王维的这两句诗多少能反映出友人那漫长的戎马生涯与思者的无奈.因此,诗中的“西出阳关”并非是指友人不久后走出了阳关,而应该是指将来友人完成任务胜利返回时路经“阳关”.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简单理解为友人走出了阳关,但是在这里却是真正的“一语双关”:它按着时空的发展次序有着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第一幅“西出阳关”是指友人在征途中刚刚走出了阳关,渭城在东,阳关在西,是谓“西面出去”,一般人们均持此种观点;另一幅“西出阳关”就是指友人在经历许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剀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渭城仍在东,阳关仍在西,却是谓“西面出来”,诗人的本意就是如此.可见,常人都把友人从“西面出来”误解成了从“西面出去”了!不难理解,面对各自分离后的茫茫未知前途,不禁会引起诗人的无边遐想,而这种思绪一旦跨越了时空和个人后,便会产生出扣人心弦的意境,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诗人正是为此成功地进行了时空的转换和压缩.必须指出,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塞.“玉门关”外基本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而“阳关”内则完全属于唐朝的领土.在诗人看来,只有将来友人能走出了“阳关”后方才真正表明他是平安回来了.我们从元代《阳春白雪集》中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中可以发现,古人其实一直就是这样诠释的:“…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故此,准确完整地诠释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朋友请再干了这杯酒待你将来凯旋而归西出阳关的时候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惟有这渭城的细雨青青的客舍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还会像今天一样在此恭侯看!这哪里像是诗人在送别友人,这分明就是友人在送诗人呀!诗人王维正是高超地运用了这种逆挽的写作手法,籍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紧紧地揉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在王维的诗歌里也曾多次采用了这种语法结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就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在与“阳关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山中送别》诗中我们也同样能领会到诗人在此方面的匠心独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的这种语法技巧甚至对后来诗人也有启示意义,如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中“想得家中夜深座,还应说着远行人”两句,就不难感觉受到了他的影响.重新认识王维《阳关曲》的重要意义,使我们再次强烈感受到:作为一位诗人,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紧紧地血脉相连,才能够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诗人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无情,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即便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如何对待叛逆期的孩子

走进家庭教育,不是为别的,就是要寻找这一“秘密武器”。

(顾晓鸣)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 A、家长:“孩子小学时很懂事乖巧,叫她做什么就做什么。

自从上了初中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老说我唠叨,多说一句就厌烦我,摔门而走。

这段时间老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把门插上,不知道弄些什么。

星期天不吃早饭就被几个男男女女的同学叫走了,问去干什么了,也不说。

我为她做了这么多,还不领情。

” B、家长:今天早上“战争”终于爆发了,我老公用皮带打了儿子,但儿子的变化,真的伤透了我们的心。

这个学期由于成绩的退步,青春期叛逆期脾气的增大,你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进,真的是软硬不吃。

这段时间早上起床要叫好几遍,也没反映,照睡他的觉,今天居然说不去上学了,我听了真是晴空霹雳,心酸呀

养了他14年,今天居然说了这样的话,请大家帮我想想办法,青春期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作为家长我真的很失败。

C、家长:我女儿最近简直疯了,满屋子都是那个歌星的照片,吃饭、走路、甚至睡觉嘴里也唱着那个歌星的歌。

家长说一句就跟你急,说两句就不再理你了。

真没办法,孩子大了,管不了了,随他去吧。

D、学生张某,上中学后不久父母就发现孩子突然变了,把头发染成了红色,妈妈给卖的衣服也不穿了,自己搞了些新奇怪状的服装。

任凭父母怎么说,都摆出一副洋洋得意,不以为然的神情,把家长气的要死。

E、陈某,男,13岁,初一学生。

进校时,学习成绩中上,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

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

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

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课堂上,爱插嘴,以显示自己的能力,爱钻牛角尖。

再来看看学生的心声(学生作文): “青春,是一个花季,而我们告别了童年的时光,成为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花季少年。

青春,想象中本应是充满活力充满阳光的,而珊珊来迟的青春期却带来了孤单,独立,我们的活力,阳光中多了叛逆。

青春的叛逆是可怕的。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自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渴望自主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渴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而爸爸妈妈过多的干预和唠叨总会让自己很厌烦,哪怕是爸妈多一句的叮咛,都是一种啰嗦。

我们随着年龄长大,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心里积攒了好多秘密,想找一个“谁”来诉说,这个“谁”又会是谁

想告诉父母,却又不愿接近,认为他们思想老套,落后,不能够理解我们;想找一个朋友,却又不知道朋友会不会出卖自己,会不会认为自己话多;想写在日记本里,却又担心父母偷窥,虽然法律有明文规定,不许偷看他人隐私,但父母是长辈又是监护人,小小的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

自己充满了矛盾,因找不到倾诉的对象,而将自己渐渐封闭,很少与别人交流。

往往造成为了一点小事儿冲动,对别人大发脾气,自己也因此更加沉郁,更加厌烦这个世界

分析: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能看出,大多数孩子在青春期时期都表现出一种叛逆现象。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以前听话的乖乖女、乖乖儿不知怎么就变的像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犟驴了。

叛逆心理往往使孩子像浑身长满刺的刺猬,许多地方越来越让父母看不惯了。

可是如果父母急于“拔刺助长”,非但刺拔不了,还会让两代人见剑拔弩张。

教育处在青春期叛逆状态的孩子是件很棘手的事,父母的说教会被孩子当作耳旁风,打骂更是不行,打骂只能曾加孩子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

有的家长说干脆放任不管,那是很危险的。

因为孩子并不成熟的个性和主见,如果不加约束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

青春期真的那么可怕吗

我们也应经常看到,处在同一年龄的孩子,有的却表现另一个样,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依然非常亲密,学习依然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这是什么原因呢

除了孩子的个性差异外,良好的家庭环境,科学、艺术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是在起着关键的作用。

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化解孩子性格中的叛逆,帮孩子走好青春期这一人生的关键一步。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叛逆原因, 青少年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孩子自身的发展变化。

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 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

在心理,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

但由于年龄不足,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及知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青少年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之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

这个时期的孩子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

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

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

第二、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成了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

我们做父母的细心想一下,我们和孩子的冲突焦点是不是孩子的学业、成绩

是不是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如睡觉时间、饮食习惯、看电视、上网等

但根本问题是围绕着学习来要求的,希望孩子多学习,少娱乐,少浪费时间。

认为孩子只有成绩好了,才有前途,反之,什么都完了。

这种错误的思想必然给带来很大的反感,这种错误的思想必然会滋生出错误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如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训斥,回家就问成绩,不让交往朋友等等,这些必然会带来孩子的叛逆。

有些家长会说,我也是爱孩子才管他的呀

不错,但爱要懂得怎么去爱,孩子能接受的、对孩子全面发展有利的爱才是有效的爱。

如果家长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爱,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种爱却会是可怕的爱。

记得哪位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伤害往往是以爱的名义。

当时看到这句话时很愕然,现在想想,确实是这样的。

我们对孩子的过分管制,我们对孩子居高临下的训斥,我们对孩子的事事包办,我们对孩子事事干涉,很多很多,哪一样不是以爱的名义

哪一样又不是在伤害着我们的孩子

有些孩子就是采取极端反抗、想通过挫败父母来表现长大的价值。

很多孩子逃学、厌学不是真的不喜欢学习而就是为了反抗父母,看父母怎么处理。

当然这不是孩子有意这么做的,而是感觉这样可以引发父母的注意,希望能改变权威的角色,改变对自己的态度。

青春期还是父母对孩子早期管教不力而埋下的问题的总爆发期,这种爆发期与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的反抗期的结合,就会酿成悲剧。

所以作为家长遇到孩子的逆反,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家庭教育的不科学甚至是缺失。

第三、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交往的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影响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

家长应采取科学对策: 面对孩子的叛逆,面对亲子关系的冲突,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才能帮助孩子顺利、愉快的走过这一时期呢

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

树立三种观念: 一、积极进取观。

既然叛逆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正常的发展阶段,就不要害怕,不必惊恐,也不要躲避,而是要学会积极的面对,肯定、接受孩子的叛逆。

青春期叛逆是青春期的一大特点,家长们千万不要把这种心理扩大化,情绪化,青少年在经历以后,就会自己变得成熟起来。

二、正确的人才观。

“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家长对待子女的正常心态,然而,许多家长却不考虑孩子的综合实力和志趣爱好,盲目的要求孩子去实现的对他们来说很难达到的“高指标”。

这种过高的期望的核心就是“考高分,上大学”。

当然,还表现在对孩子其他方面的近乎理想化的要求上。

这是不现实的,一个人的发展要受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遗产基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体特点等。

而家长全然不顾这些,一味要求孩子描准,高分数、高学历,名牌大学,会使本来已经超负荷学习的孩子不堪重负。

我们的家长要认识到科学的人才观应该是德育、智育、心育、体育各方面协调发展,而不仅仅是考高分,上大学。

三、科学的育子观。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主要是了解孩子各方面素质发展的进程如何,特点是什么,与同龄孩子相比较,发展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孩子发展水平程度如何。

孩子的发展有共性的规律,每个孩子又有各自的特点。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同时又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我们教育孩子不能按传统的方法,更不能是按照自己想当然的做法,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她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去体会,用爱去实践。

与早期的孩子相比,青春期的孩子在与父母讨论问题时,不再事事顺从父母。

他们希望父母民主、平等的对待他们,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他们渴望独立、自由。

虽然他们表现的极不成熟,但这是他们的心理需求。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重新确立自己教育孩子方式方法。

扮演好四种角色 一、做孩子的导师,包容孩子的错误。

孩子上中学后,一下子多了几门功课,学习压力骤然加重,孩子无法适应环境,导致成绩退步,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亦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们就会慢慢适应。

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好胜心、个性都很强,原来成绩拔尖的学生在新的起点尝到被“甩”在后面的滋味,往往会发蒙、心理失衡,产生厌学、自卑、叛逆的情绪。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要强的孩子正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及时为他减压,反而流露出不满的情绪,甚至横加指责,就会挫伤他的自信心,甚至使其丧失奋起直追的意志。

家长要理解青少年阶段是容易犯错的时期,要尽量指导孩子少犯错误,期望其不犯错误,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与孩子所犯的错误,家长要从导师的角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并允许他们张扬个性并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成长起来。

二、做孩子的朋友,理解孩子的痛苦与欢乐。

要想与青春期的孩子搞好关系,减少以致避免亲子冲突,家长必须和孩子平等相待,尊重并信任孩子,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试着成为“伙伴”。

因为叛逆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他们喜欢在同伴那里寻找理解和共鸣。

如果父母能放下自己的专制面孔,把自己当作孩子的伙伴,与孩子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当孩子把父母视作一条战线上的“哥儿们、兄弟”的时候,接受教育接受引导时叛逆心理自然就化解了。

作为朋友,还要了解朋友的生活,融入到朋友的圈子中,如果父母思想陈旧,所掌握的知识落后与时代,却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的架子,孩子是不会接受你的。

有人说,要想使你的孩子远离网络游戏,家长要成为网络游戏高手,要想使你的孩子不过早陷于早恋,自己必须寻找、体会早恋的感觉,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只有自己先入进去,才能够才能够顺利导出来。

‘ 三、做孩子的榜样,示范给孩子看。

著名作家郑渊洁说过一段话:“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这对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是有启示的。

我们家长往往把自己的话当作真理,要孩子必须听。

但实际上大多青春期的孩子很反感父母的说教。

比说教更有力的是身教。

身教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身体力行,做给孩子看,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给孩子听,不要把温馨的家庭变成说教的课堂,多说不如少说多做,做给孩子看,用自身的榜样去启发、引导,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四、做孩子的啦啦队,欣赏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他人认可、赞同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他内心充满自豪,充满信心,这时他们需要有人来分担他们的快乐,分享他们的成功。

这时为人父母者,要找准时机,创设情境,恰当的赏识孩子,做孩子的啦啦队,为孩子鼓劲,让孩子找到动力,找到信心,找到被尊重和爱的感觉,从而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保有过高的期望,总是感觉孩子做的不好,那就会给孩子以失落的感觉,就会自然对父母产生一种抵抗心里。

学会五种方法 一、孩子叛逆,家长要先自省。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例如抽烟喝酒是最典型的、最常见的叛逆行为,目前的中学生中有近一半的男生抽过烟喝过酒。

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做父母的不要急着去责备孩子,甚至强迫孩子改变,因为那常常会激发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心,从而更频繁的抽烟喝酒,相反做父母的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影响了孩子,是不是自己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是不是自己和孩子缺少交流沟通缺少关爱造成孩子结交不好的朋友了等等,找出原因了,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问题。

冷静分析处理孩子产生逆反行为的原因,是解决孩子叛逆、亲子冲突的第一步。

从改变自己开始去改变孩子。

二、教育孩子从台前专向幕后。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站在孩子的面前,领着孩子走;孩子长大的时候,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身后,看着孩子走,只需关键的时候扶一把。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习惯在台前,“指挥”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大的时候,应该把自己移到幕后,让孩子上台主演生活。

这个让位很重要,是让给了尊重、民主、平等、信任,是给孩子让出了成长的心理空间、自主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同时也 三、以协商的口吻处理与孩子的冲突。

专制性的家长喜欢命令孩子,以自己的意愿作为行动的方向。

但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惧怕家长的威慑,对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命令开始阳奉阴违,或公开反抗。

与孩子商量也是对孩子的尊重,如果换成商量的方式用温和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就可以缓和亲子冲突,就会有建设性的良好的亲子关系,你的孩子就不会那么叛逆了。

四、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和孩子交流。

例如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可以用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

书信的写作可以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平心静气、思路清晰、条理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像谈话、打电话、视频语音聊天那样具有即时性,容易出现表述不准确、分寸不好把握的弊端。

书信还便于讲道理、举例子,运用较长的篇幅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可以查找插入一些名言警句,可以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家长和朋友的身份阐述自己的观点。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一般很气愤,如果这时直接给孩子语言交流,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冷静下来,经过思考后用书面的语言去和孩子交流就避免了冲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书信这种方式对于一些不善于言语口头表达、性格急躁、经常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家长朋友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经过思考、锤炼的书面文字,情感更容易流露于字里行间,这样不但使交流更加融洽,还可以充分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来感染对方。

五、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陪孩子看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


反映人变老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