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很中国古代人说过的名言警句
1、把方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微笑别人,把委屈留给。
2、把握政策、办事不推;送上温暖、待人有心有情。
3、办事群众的满意,是我追求的目标和工作的动力。
4、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5、诚信、正气、清白做人、用心、务实、创新做事。
6、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7、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
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8、服务“三农”离不开优质、高效、快乐。
9、服务对象满意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评价。
10、服务没有标准,你不可能让所有的客户满意,我们只要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并且文心无愧。
11、服务没有标准,群众满意,就是对自己工作的满意。
12、服务人民,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热心解难,尽心服务。
13、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足,没有满足。
14、该做的事要雷厉风行,在做的事要精益求精,未做的事要胸有成竹,已做的事要开拓进取。
15、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16、换位思考,真诚服务,细心、耐心加热心。
17、简单的服务很重要,但却往往很难做到。
18、拘小节,言行举止点点滴滴;做小事,德能勤绩方方面面。
19、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20、看起来错误的服务方法如果有效,那它就不是一个错误。
21、看上去最无关紧要的客户往往是购买的最终决定者。
22、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
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23、客户的不满总是在你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出现,但却会消耗你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平息。
24、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25、廉洁方能聚人,律已方能服人,自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26、廉洁奉公处处心系群众,艰苦奋斗事事不忘百姓。
27、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
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关于乡下(乡村)名言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大会于1921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日是7月1日。
下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党史国史的手抄报图片及内容,欢迎查阅。
读党史有感自1840年西方列强用大炮野蛮地轰开中国的大门之后,这个屹立于东方的文明古国便开始了她一个多世纪的斗争和探索。
从最初的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到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一直在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积极地探索着“救亡图存”的之路。
但遗憾的是,限于当时的中国国情以及领导者自身的种种不足,这些道路最终都没能走下去。
1912年,五四运动爆发,加之俄国的十月革命又在此时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两者的结合便孕育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生开天辟地的大事,她将继辛亥革命之后,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寻找自由和民主!今天的我们可以很坚定的说,她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多。
她取得的成就是目的,中国人民不仅自由了、民主了,还富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这9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政党。
党成立之初,面对的国情是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殆尽,中国人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苟活着,所以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将党的路线确定为“领导中国人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人民虽然获得了自由,但却时刻面临被饿死的命运。
我们党在正确分析国情后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民主而富强的国家”。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党再一次修改了基本路线,明确指出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路线就是在这种积极地思考和探索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通过不断积极思考和探索而保持其先进性的政党。
改革开放的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的创新性举措都是这种积极探索后的产物。
但是我们说,中国共产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三农”问题,官员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党员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我们所有的中国共产党员、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们,以屈老的这句话共勉!
为什么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
2022:一号文件破题城乡统筹“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功夫在“农”外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姓农.不过,与过去有质的区别——那就是工作重心增加了城镇化问题,变成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两轮驱动.还是那句老话:“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功夫在“农”外. 为什么中央还把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除了常规的“三农”问题是中国现实发展的重中之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过去的“三农”战略已经到了必须进行重大调整、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的时候了.这个攻坚战就是喊了多年但一直未能根本触及与破题的城乡统筹. 这个问题太过复杂,涉及太多的部门与问题,包括农民工、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险、粮食安全、中央与地方关系等等,过去已有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没有正面谈论此问题.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到了必须触及这些硬骨头的时候了.所以,2022年是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破题的一年. 新世纪以来出台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关注的主题是农民收入,2005年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至2009年是新农村建设,传统的农民收入、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装入了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中. 细心的人会发现,新农村建设虽然很好,但一直难以破解过去制约中国发展,并且已喊了多年的城乡统筹问题.新农村建设得再好,还是难以挡住或留住农村的青年,他们对城市向往的热情永远难以改变. 尽管政府把物力、财力等投向了农村,但还是难以解决农村的散、空、穷问题.庞大的人口不能一直滞留在农村,要把他们转移出来,减少农村人口,才是最终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单纯地让农民留在农村是永远难以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未来的城乡统筹就是要逐步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里统的问题,而不是单向地把农村的土地统向城市,资金统向城市,人也跑向城市,但人口户籍却还留在农村. 人口户籍留在农村,也一直制约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数年来除了超大规模的几个大城市不断生长外,中等城市与城镇一直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且发展速度缓慢.县域的乡镇人口一般也就几千人,一直难以有集聚效应,更无法对周边的农村产生辐射与带动作用,人气远远不足. 如果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在规划引导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吸引大批回乡青年在中小城市与城镇落户,通过户籍制度放开与产业发展吸引大量农村人口,集聚的人气会对中小城市与城镇的发展有一个带动作用.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这些城市与城镇的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而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出去后,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也会因此而扩大,从而使务农的农民通过经营较大规模的土地提高收入. 所以,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转移点,从此,中国的发展重点就从过去单纯地发展新农村,过渡到真正的城乡统筹.通过城镇化,使中小城市与城镇吸引大量转移出的农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当然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属于最难啃的骨头.单一的政策是难以奏效的,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城镇规划、户籍制度、房地产发展、就业机会创造、社会保障、农地非农用、粮食安全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央再次把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上,是想通过对户籍制度的破题与中小城市与城镇的发展,作为农村问题彻底解决的工作抓手,以此引导未来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文/郑风田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2004~2009:一号文件又归三农如果改革初期关于农村问题的5个一号文件是为农村改革保驾护航的话,那么2004年至2009年的一号文件,则是开启了重农时代.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 人们不会忘记: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开创了中国农村发展和改革的新局面.此后,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心目中,中央一号文件成为象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专用名词. 时隔18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第六个一号文件,处于“真穷、真苦、真危险”境地的农民高兴地发现:中央一号文件又回来了. 此后直到2009年,中央又连续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如果说改革初期关于农村问题的5个一号文件是为农村改革保驾护航的话,那么2004年至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是开启了重农时代. 改革开放初期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使几千年温饱不保的中国农民,在历史的瞬间,越过了贫困,从温饱线上逐步向小康迈进.然而,农村的改革,深层次的推进,依赖于城市国有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从1985年起国家实行流通渠道体制改革,但这项改革经历了曲折反复之后,至今也没有完成,致使农民不能顺利走向市场. 第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后,按照原来的设想,新的农业体制是有统有分,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事实上,一直受“大集体”压抑的农民,没有那种兴趣.所以当时层层上报设立了多少多少个经联社、合作社,但实际上是农户各自经营.这种千家万户各自经营的方式,与大市场的要求极不适应.农民不了解市场,往往是看邻居.本村当年种什么赚了钱,明年就跟上种什么.结果是,今年市场上的稀缺产品,明年就过剩,农民吃尽了苦头. 尤其是在改革的中心转向城市之后,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改革交织在一起,出现了一些新的碰撞和摩擦. 首先,误认为农村富裕起来了,因而各方面通过种种办法向农村、向农民伸手,农民负担不断加重. 同时,国家继续采取剪刀差的办法从农村积累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工业建设.税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县以下财政收入压得太紧,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却供养了69%的国家工作人员,农村公共财政开支严重不足.本应由国家负担的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却要农民负担.为了维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现象屡禁不止.再加上农村机构膨胀,人员增加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改革初期农民得到的实惠一点一点地被抵消了. 而且,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大批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农民不能充分就业,因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不到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中部粮产区,有的年份还出现了负增长,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因而造成粮食连年减产,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市场供应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000年,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李昌平,把他在农村从事基层领导工作所体会、观察到的问题,致信朱镕基总理,概括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一时成为“三农”问题最经典的名言.在这三个概括中,对农业是否危险或许还存有一定的争论,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却是普遍公认的事实.农村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1993年以来,中央每年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每年出台一个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已经成为惯例.但2003年却先后召开了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下发了两个文件,为20年来所仅见. 为准备2003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刚刚选举产生不久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在2002年12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就提出,要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为2003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了非常重要的铺垫. 2003年初,新当选的总书记胡锦涛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讲话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这也解释了总书记到会作重要讲话的深层原因. 2003年底,第二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从表面上看,这一方面是出于对1978年12月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拉开农村改革序幕的纪念,另一方面也由于2004年春节是在1月份而使会期提前.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央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后认为,2003年在遭受非典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农业和农村保持稳定发展,目前的局面来之不易,很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同时,近几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 农业和农村工作从长时期的“基础地位”,到近几年的经济工作“首要位置”,再到现在的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四个字的变化,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时隔18年重新回来,就是这种高度重视的最好体现. 18年后,中央再次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让农民增收成为文件的主题,是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个大背景下作出的战略决策.文件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着“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党和政府时刻惦记着9亿农民的增收问题. 此后,直到2022年,中央年年都把“一号文件”留给“三农”,使广大农民在每一个春天都能最先感受到一种破冰后的温暖.(文/余广人作者为近代史学者)1982~1986:“中央一号文件好!” 改革开放初期的5个“一号文件”,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心声,记载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位农民,按下了18个鲜红的血手印,分田到户,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邻村得知后,也模仿着干起来.1979年6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到凤阳听了有关大包干的汇报后,当即表示支持. 凤阳县小岗队18个农民包产到户的壮举,率先敲响中国农村改革的鼓点. 不准落户口一“黑户口”一社会主义“依存户口” 在既往社会主义公有体制的词典里,“包产到户”在宪法里找不到支持的释义.甚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红头文件中也找不到明确根据.三中全会发出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有两个明确的“不许”——“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 但这个文件也能让人看到改革的迹象:农村劳动组织“可以按定额记工分,可以按时记工加评议,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这个“可以、可以、也可以”的农村政策,农民只看到了“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充满希望的小窗口——包产到户不准落户口,“到组”的“也可以”,也是他们长期求之不得的啊. “也可以”的“包产到组”随即开始撕破“两个不许”的禁锢.到1979年国庆前夕,“包产到户”、“分田单干”在农村已成不可遏制之势.此时召开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将三中全会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几经修改,去掉“草案”二字,作为37号文件正式下发. 修改后的《决定》,把“草案”中的“两个不许”,改为“一个不许”、“一个不要”:“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在中央红头文件中,语气如此和缓的“也不要”,此前罕见.这小小的文字修改,给农民打开了一条门缝,“包产到户”从这条窄窄的门缝挤出去,虽然是“黑户口”,但开始了“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