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描写夜晚阁楼的优美句子

描写滕王阁的句子

1、南昌郡器宇轩昂的滕王阁在一个阴雨霏霏的傍晚,终于迎来了神情忧郁的大唐才子王勃。

王勃背着简易的行囊,缓缓地行走在通往江南的崎岖蜿蜒的古道上。

沿途的湖光山色让他淡泊的心绪变得透亮,洗尽京城的风尘,避开人生路途的磨难,大唐的天空忽而就变得清澈瓦蓝。

二十六岁的王勃走出喧嚣的京城,走进唐朝美好的春光里来……… …2、对于滕王阁,我是很钟情的,我曾经在一首歌里写道:“有一首歌,唱的是滕王阁,王勃当年豪情化作墨,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千年的文采化作赣江的波。

滕王阁,滕王阁,多少丰碑把你铭刻。

有一首歌,唱的是滕王阁,王勃当年挥毫大泼墨。

鱼舟唱晚归家,雁阵惊寒回窠。

暖暖的情怀把和谐讴歌。

滕王阁,滕王阁,多少丰碑把你铭刻。

”…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仰望着毛泽东那苍劲有力的草书,又身置伟楼之中,不尽感叹诗人那神来之笔,虽为概写,也尽收了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远近景物异彩纷呈的画面。

置身于如此美景,游人深感不虚此行:“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4、登临滕王阁,自然会想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和它的作者王勃。

“阁以文传,文以阁名”。

这位天才少年诗人以一鼓作气之序,令这座江南伟楼名满天下,流传千古。

甚至,王勃的天才之序 ( )往往盖过楼阁之盛名。

由此,又让人想起另两座江南名楼黄鹤楼和崔颢的《登黄鹤楼》诗、岳阳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王勃之后,历朝历代,又有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来到洪洲(南昌),或登阁远眺,或瞻仰遗址,吟咏唱叹,留下无数墨迹。

… …5、站在黄河岸边,夕阳西下,万道霞光四射,江面波涛滚滚,浊浪排空。

此情此景,忽然就想起了初唐的王勃。

脑海出现的不是飞天累榭、回廊并抱、俯瞰大江、背依古城的滕王阁,而是面容清瘦、身材矮短、神情忧郁的王勃。

耳边仿佛又想起他凄怆而又无奈的富于穿透力的话语:“勃,一介书生,三尺微命”,“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这个王勃,注定一生要与悲情相伴。

… …6、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四楼的“地灵图”和毛主席的书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和长天一色”。

四楼的“地灵图”以国画的形式介绍了江西的三清山、龙虎山、圭峰、庐山、井冈山、鄱阳湖等地的美好风光。

毛主席的那副对联,据说是他为古代对联撰写的唯一一幅。

毛主席那幅龙飞凤舞的独特个性,成了滕王阁的幸运,也是江西人的幸运。

登阁三年来,不曾写过到此一游的游记,今天是三周年,特地补上这一笔。

… …7、“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想当年,风流皇子李元婴筑造了滕王阁,在此穷奢极欲,尽享笙歌宴舞。

他怎能想到日后有王勃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给洪州地方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今,滕王阁和《滕王阁序》闻名天下,可,知滕王阁主人者几人

真乃“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8、今天的滕王阁,是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根据宋代的草图而设计,于1989年10月8日“重九”之日竣工落成的。

它高达57.5米,占地4.3公顷,不仅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而且画栋雕梁,金碧辉煌。

尤其是那拾级而上的城墙式基座,那凌空欲飞的七层重檐,那悬缠在阁上的三层回廊,那翠如碧玉的琉璃脊顶,使整座楼阁显得既古色古香,典雅庄重,又灵动飘逸,超凡脱俗。

… …9、夕阳西下时分,与穿梭的旅人比肩登上高阁。

正如古人所评价,“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11、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

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

( )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

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

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

… …12、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滕王阁四楼的“地灵图”和毛主席的书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和长天一色”。

四楼的“地灵图”以国画的形式介绍了江西的三清山、龙虎山、圭峰、庐山、井冈山、鄱阳湖等地的美好风光。

毛主席的那副对联,据说是他为古代对联撰写的唯一一幅。

毛主席那幅龙飞凤舞的独特个性,成了滕王阁的幸运,也是江西人的幸运。

… …13、来到滕王阁,正是一个秋日的傍晚。

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那么惬意。

仰望长天,蓝天白云间,滕王阁如此高大巍峨,令人叹为观止,也是我始料未及。

… …14、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 …15、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 …16、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

从此,序以阁而闻名, ( )阁以序而著称。

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

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

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 …17、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 …18、滕王阁的总体布局像一个“山”字,中间高,两头小,一座阁楼和两个亭台遥望着鄱阳湖。

滕王阁里值得看的东西太多,我们几乎目不暇接。

那些堪为极品的书法,各个朝代的龙袍和作为孤品的圣旨,都是极能饱眼福的宝贝。

据讲解员介绍,滕王阁是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建筑史上的丰碑,它吸引了许多文人前来观看。

韩愈、白居易、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辛弃疾、曾巩、汤显祖等人,或魂牵梦绕,或登楼作文,这在中国的文化史乃至于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不多的。

… …19、滕王阁,这座临江高峙的江南名楼,始建于初唐时期。

本为唐高祖李渊幼子李元婴寻欢作乐观赏景致的去处,因李元婴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被封为“滕王”而得阁名。

当年,元婴逐猎到赣江东岸,但见西山横翠,南浦云飞,碧水如练,江上帆影绰绰,鸥鹜翔集,洲渚花发蝶舞,一派美景,不禁流连忘返,每每日暮而归。

要大量描写古代房子的句子

1 淡淡的檀木香充斥在身旁,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细碎的阳光,细细打量一番,身下是一张柔软的木床,精致的雕花装饰的是不凡,身上是一床锦被,侧过身,一房古代女子的闺房映入眼帘,古琴立在角落,铜镜置在木制的梳妆台上,满屋子都是那么清新闲适。

2 房间当中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

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案上设着大鼎。

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卧榻是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纱帐的拔步床。

给人的感觉是总体宽大细处密集,充满着一股潇洒风雅的书卷气。

3 缓缓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竟是粉黄色的帐幔,暮色微凉。

头顶是一袭一袭的流苏,随风轻摇。

不适的动了动,却发现身下的床榻冰冷坚硬,即使那繁复华美的云罗绸如水色荡漾的铺于身下,总是柔软却也单薄无比。

不时飘来一阵紫檀香,幽静美好。

榻边便是窗,精致的雕工,稀有的木质。

窗外一片旖旎之景,假山,小池,碧色荷藕,粉色水莲。

不时有小婢穿过,脚步声却极轻,谈话声也极轻。

4 正门五间, 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往前一望,见白石,或如鬼怪,或如猛兽, 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Н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5 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

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

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

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

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

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

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

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

倏尔五色纱糊就,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

且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

诸如琴、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

6 整个房间都挂满了用金花点缀的深红色土耳其织锦。

在房间的凹处,有一样长沙发模样的东西,上面放着几把阿拉伯宝剑,剑鞘是镀金的,剑柄镶嵌着一颗颗晶莹夺目的宝石;从天花板垂下一盏威尼斯琉璃灯,外形和色彩都很迷人;脚下踩的是能陷至脚踝的土耳其地毯;数道门帘垂落在门前,另有一扇门通向第二个房间,里面似乎被照耀得富丽堂皇。

7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

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

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8 整个房间都挂满了用金花点缀的深红色土耳其织锦。

在房间的凹处,有一样长沙发模样的东西,上面放着几把阿拉伯宝剑,剑鞘是镀金的,剑柄镶嵌着一颗颗晶莹夺目的宝石;从天花板垂下一盏威尼斯琉璃灯,外形和色彩都很迷人;脚下踩的是能陷至脚踝的土耳其地毯;数道门帘垂落在门前,另有一扇门通向第二个房间,里面似乎被照耀得富丽堂皇。

9 房间收拾得十分整洁,墙角边放一张简单的床铺,一头是棋盘格花纹的帐幔,另一头却只有粉刷的墙壁。

地下铺着泥砖,真是一尘不染,但是很潮湿,好像上回冲洗以后,再也不肯干了。

地下室的窗口对着街道,因为怕小孩子们扔石头,装上一面百叶窗,又挂满了从篱笆上,沟渠边和田野间采来的奇形怪状的野草,……。

那屋子里到处挂着药草,光线也受了障碍;药草在风干的时候,随着散发出一种不大好闻的气味。

10 这个房间陈设很简单,但却很华丽。

房间是圆形的,靠壁,有一圈固定的长椅。

长椅上,墙上,天花板上,都铺钉着富丽堂皇的兽皮,踏上去像最贵重的地毯一样柔软;其中有鬃毛蓬松的、阿脱拉斯的狮子皮,条纹斑斓的、孟加拉的老虎皮,散布着美丽的花点的、在但丁面前出现过的、卡浦的豹皮,西伯利亚的熊皮,挪威的狐皮;这些兽皮都一张叠一张地铺得厚厚的,似乎就像在青草最茂密的跑马场上散步,或躺在最奢侈的床上一样。

11 阴暗的窗子面临着同一个庭院,装着同样的栅栏,栏杆间结着一个也许有二十五年之久的蜘蛛网,那一块用了二十五年、本来是绿色的窗帘,由于眷恋着太阳,如今已经褪色了。

窗子旁边摆着的依旧是那张黑色桌子,铺着一块早先也是绿色、现在却尽是斑点的台布。

桌子上摆着一只又大又黑的墨水台和一大瓶黑色止淋粉,都固定在一个座子上;还摆着一对黄铜烛台,再也没有人用来点烛了,一把剪烛芯的铜剪子,也没有人拿来剪烛芯了。

一张垫着薄薄褥子的铁床,上面挂着一支从来没有用过的双筒猎枪。

床底下,有一只样子像小棺材的六弦琴盒子。

一张窄小的皮长沙发、两把皮椅子、一个白铁皮大脸盆和一个小小的深樱姚的红的橱子,凑成这房间的家具。

这房间由于地形狭长,更兼经常笼罩着一片昏暗,与其说它像一间屋子,不如说像一个坟墓。

12 这是一个洁净、雅致的房间。

一张席梦思双人床,摆在屋子中间,上边盖着洁白的、绣着小花的床罩。

左边是一对精致的小沙发,一个床头柜,柜上放着一个贝壳叠起的小台灯。

右边是一台淡绿色的冰箱,上面摆着一套雕花的玻璃水杯。

屋子正中墙,悬挂着一张大彩色照片……13 墙上挂着用金银各色丝线绣着狩猎图的帐幔,那绣工在当时可算得是最精致的了。

床上铺着一块同样富丽的绸罩单,四围挂着紫色的短幔。

椅子也都有彩色套子,其中一张特别高,前面放着一个镂花的象牙脚凳。

至少有四盏银制的灯架,点着高大的蜡烛,把全屋子照得通明。

14 这书房显得这样超凡的安静。

空气是平均的,温温的。

炉火也缓缓地飘着红色的光。

墙壁是白的,白的纸上又印着一些银色图案画,两个书架也是白色的,那上面又非常美观地闪着许多金字的书。

并且书架的上面排着一盆天冬草,草已经长得有三尺多长,像香藤似的垂了下来,绿色的小叶子便隐隐地把一些书掩盖着。

在精致的写字台上,放着几本英文书,一个大理石的墨水盒,一个小小玲珑的月份牌,和一张《希望》镶在一个银灰色的铜框里。

这些装饰和情调,是分明地显出这书房中的主人对于一切趣味都是非常之高的……15 走进冰如的客室。

这是一间西式的屋子:壁炉上面,横挂一幅复制的油画,画的是一个少女,一手支颐,美妙的眼睛微微下垂,在那里沉思。

两只式样不同安舒则一的大沙发,八字分开,摆在壁炉前面。

对面是一张玲珑的琴桌、雨过天晴的花瓶里,插几枝尚未全开的腊梅。

里面墙上挂四条吴昌硕的行书屏条,生动而凝炼,整个地望去更比逐个逐个字看来得有味。

墙下是一只茶几,两把有矮矮的靠背的椅子。

中央一张圆桌,四把圆椅围着。

地板上铺着地毯。

光线从两个又高又宽的窗台间射进来,全室很够明亮了。

右壁偏前的一只挂钟,的搭的搭奏出轻巧温和的调子。

16 树影在地毡上移动,大宣炉里一炉好香的烟气,袅袅不断的上升。

东面的壁衣浴在太阳光里,上面附着的金碧锦绣,反射出耀目的光彩。

中堂挂着的一幅陈所翁的墨龙,张牙舞爪的像要飞舞下来。

西壁是一幅马和之的山水,那种细软柔和的笔触,直欲凸出绢面来,令人忘记了是坐在京市的宅院里。

17 墙上画着淡蓝色小方块的彩色图案,围着镀金的、华丽的框子,角上刻着精致的花果,有肥胖的小爱神在上面自如飞翔。

天花板上绘着金碧辉煌的藻井,围护着中间的一丛明灯——在闪光的棱柱和镀金泥灰卷叶之间点缀着好些电灯泡。

地板打蜡、擦亮、发出微红的光来,四周都装着镜子——高大、明洁、车边的镜子——相互辉映,映出了不知多少人影、面容和灯架来。

餐桌本身并不怎么出色,可是台布上印着饭店的名称,银器上刻着特芬纳的牌号,瓷器上有哈弗兰的厂名,小红灯罩下灯光照耀着这样的器物,以及客人的衣服上、脸庞上反映出的墙壁的色泽,使餐桌显得仿佛很夺目。

18 一间白大理石的巨大宴会厅:红色的帷幕,发亮的嵌花地板,绿色圆柱中间放着很多桌子,白桌布上面金、银、玻璃器皿闪闪发光。

高台上有一张长桌,从大厅这一头直到那一头,约有一百尺长,其余的桌子一排排和高台成直角。

两盏金碧辉煌的巨型吊灯从高高的红色金色的天花板垂下,吊灯上的无数个毛玻璃的圆灯大放光明。

在墙上还有装饰华丽的壁灯闪光耀目。

19 屋里也和一般农家大不相同。

一般农家,都是当屋放着一张破床,床上放着案板瓢盆一类杂物。

这里倒很有点地主家的派头,中间放着条几、八仙桌子,两边各放着一把太师椅,椅子上还铺着红布椅垫。

条几上那座大自鸣钟,擦得明光锃亮。

两边的隔扇门都挂着雪白的门帘,里间屋的摆设就被遮挡住了。

20 红的砖,绿的窗棂,白的栏杆,淡黄的瓦……这是一所典型的北京式“四合院”,里面住着三户人家。

在四幢相对的灰砖平房中间,是一个灰砖铺就的长方形小院。

院当中砌着个花坛,上面陈放着十几盆盛开的菊花。

花坛旁那棵一丈多高的红海棠树,枝条被修剪得疏密适度,整个庭院更显得古朴、静谧。

只有当阵阵清风吹拂,从盆菊和海棠树上落下的枯叶在地上沙沙作响时,才偶尔划破院中的沉寂。

21 纱幔低垂,营造出朦朦胧胧的气氛,四周石壁全用锦缎遮住,就连室顶也用绣花毛毡隔起,既温暖又温馨。

陈设之物也都是少女闺房所用,极尽奢华,精雕细琢的镶玉牙床,锦被绣衾,帘钩上还挂着小小的香囊,散着淡淡的幽香。

描写江边景色的句子

一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我最喜欢在夜晚光着脚丫漫步在江边的沙,晚风悠悠的吹来,掠起一缕发衣角轻轻飘舞着,一片宁静。

深蓝的夜空神秘莫测,有猜不尽的遐想。

几颗星星悄无声息地在空中闪着,那么高远,那么神秘。

江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

倒影着天空里的景物。

随江流的方向望去,水天一色,没有尽头。

这里美得恬静,美得幽深。

让我放开了心灵,也放开了遐想。

所以我爱上了这里。

关于描写天空的诗歌句子 唯美一点

1.晴朗湛蓝的高空万里无云,像碧玉一样澄澈。

2.天空澄碧,纤云不染,远山含黛,和风送暖。

3.浅蓝色的天幕,像一幅洁净的丝绒,镶着黄色的金边。

4.天那么蓝,连一丝浮絮都没有,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瑰丽地熠熠发光。

5.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

6.蓝色的天幕上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一片白云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飘游。

7.天放晴了,从窗口望出去,一块透明的蓝天,像一张丝手帕,蓝天上停留着一些细碎而洁白的云块,像是纱巾上的花朵。

8.东方泛起了鱼肚似的淡白色,接着,渐渐光亮起来;那白色像水一般漫向天空,一会儿整个天空变得透明晶亮。

9.天空象是一只大鸟的丰满的翅膀,全是白色羽毛般的浮云。

10.金黄色的云块散布在天空中,越来越细,仿佛是梳洗过的头发 11.晴空万里,朝霞满天,太阳公公把一切都镀上了金黄色。

冬日的天空(散文诗) 冬日的天空,有点贫血,恹恹的阳光在宇宙间书写着苍白。

惊飞的孤雁,于瑟瑟寒风中抖落着无尽的惆怅。

冬日的天空,有点悒郁,蒙蒙的云霭在天穹中涂抹着惨淡。

空寂的原野,一片枯黄,裸露出落魄与荒凉。

冬日的天空,有点厌倦,浅浅的霜花在南国广袤的土地上播撒着疲惫的清冷。

冬日的天空,亦如我冬日的心情,凝重而迷惘…… 梦幻的天空 想要飞进你纯蓝色的眼睛 成为一片秋叶 流淌在透明的风中 当八月浓缩成一缕阳光 我伸出手 触摸神圣而轻柔的羽翼 像一朵白云 亲吻另一朵白云 掠过一片寂寞的花草 带着淡淡的馨香 仿佛红袖轻舒 低吟浅唱 星空中点点的光 那是一个个笑容在闪亮 随便下载颗流星 都能还原成一帧 温馨的影像 梦幻的天空 有一片纯蓝色的秋叶飘飞着 像一支 寻找方向的船 天空 张云皓 万里白云飘又飘, 冲着地面笑又笑。

皓月当空美丽天, 小鸟展翅自由翔。

《天空》 到了冬季,大家会踩着天空 走过 到了许多年后,她和我也像这些天空 先后从人间落进风 人们啊,愿你们踩着风 ,轻轻走过……《冬日的天空》十二月的阴夜是黑沉的 冬日的天空是灰暗的 他每次用口琴弹着新歌 在我的阁楼上为我守侯 而我只能用满含泪水的双眼望着他 《天空下的流水》爱情停止了吵闹 天空挂满了月光果 最后那一场云彩淋湿了星星 噢, 亲爱的流水 他们说 天空边的星星喜欢听 我们的歌 噢, 亲爱的流水 今夜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靠着天空 听我唱 你我熟悉的 《飞翔》 听我的歌 飞进天空林 飞越天空 飞向那一轮圆月 《天空, 总是美好的》不是家乡太多, 而是我们白云深处的人在好心; 不是水滴太少, 而是寒冷不懂得长江 家乡时, 就去抚摸我的长江; 快乐时, 也去抚摸我的长江; 天空, 总是美好的. 《海中的天空》一片天空叶来自黑暗 如大地跳跃眼前 我缘何肃立

我注视生我的女人 直挺挺地躺在春雨 斑驳的黑暗里 僵硬 欲死 海中的瑟瑟天空叶声,菩提和菩萨 一一在我面前搅混

杭州孤山对联研究

杭州孤山对联研究摘要:杭州西湖自古风景优美,文人荟萃,孤山处于白堤、苏堤之间,“岿介湖中,碧波环绕,胜绝诸山。

唐宋间,楼阁参差,弥布椒簏”,孤山上至今保留着一些传统建筑,如俞楼、放鹤亭、西泠印社等,这些建筑又往往与中国传统文艺——对联或称楹联——相结合。

本文作者在实地考察和阅读相关资料后成文一篇,将对西湖孤山建筑的对联进行细致分析,探讨其文学、文化价值意义。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这首《钱塘湖春行》留传千百年,一方面是赞扬了西湖的美,抒发自己对其的热爱之心,另一方面也构建了一幅晴西湖的景象,使后人无论是否到过西湖都能有一番畅想。

而我所关注的是“孤山”二字。

孤山寺旧时在孤山上,今已毁,但从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孤山寺有过辉煌的岁月,如“犹忆西窗月,钟声出北林”,“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斜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水中央”。

人们总是关注孤山及西湖风光的居多,而注意孤山亭台楼阁及所配楹联的居少。

人们会认为,对联是仅仅是装饰品,而且因为对联的书法各异,有的甚至龙飞凤舞,多数人也看不懂对联,渐渐地也就不去关注了。

但是对联对于建筑整体和周边环境来说真的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作者在孤山实地考察,记录下现在所能见到的所有对联,并在下文将以这些对联为例。

接下来将从三个主要方面对对联进行分析。

一、对联的艺术、文学表现 对联千姿百态,有四字的、五字的、七字的、十字的,甚至十字以上的。

对联一大要点也是特点,即要对仗。

同近体诗相似,有工对、借义对、流水对等,严格地来说,还要词性相同、句型相同,如西泠桥畔慕才亭的其中一副对联: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中山公园门口牌坊上也有楹联:山外皆山叠岫绕成清境界,画中有画笙歌谱就太平图 这是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文学上的特点,体现在对典故等的运用上,在苏白二公祠,就可以看到阮元为纪念苏轼而题的联: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 这其中就有关于苏轼的典故,苏轼有诗《书林逋诗后》,其中有一句“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是说和靖先生高风亮节,应当将他的像与西湖水仙王庙的水仙王放在一起,再用寒泉和秋菊来供奉他,唯有这样才配得起他的高洁。

我认为,此处引用苏轼自己的诗句来为苏公祠题联,实际也是将苏与林相提并论,认为苏也有清高的一面,或许纪念他也应当用水仙王和秋菊,才能将他永久留在这湖山美之中。

菊花象征着高洁、坚韧,古代文人对个人品质的表达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还有俞樾先生自题俞楼联: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此楼成矣傍山南山北沿堤选胜,恰在六一泉侧,其胜何如 这一联的意思是,名臣名士现在帮我筑楼,五百年之后我的这幢楼也会名扬天下,此楼在孤山之南,坐落白堤之旁,旁有六一泉名胜于此,也算是胜地了吧。

六一泉的来源很有意思,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经欧阳修介绍访问僧人惠勤,但惠勤已去世。

当时惠勤的两名弟子正在画欧阳修和惠勤的画像,突然就看见有泉水从惠勤的讲堂之后涌出。

十六年后苏轼重回杭州时,二人都已去世,又有清泉涌出。

为了纪念欧阳修,苏轼命名该泉“六一”,且作《六一泉铭》。

铭如下: 泉之出也,去公数千里,后公之没,十有八年,而名之曰“六一”,不几于诞乎

曰: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

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或见于斯泉也。

苏轼与西湖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我猜想苏之后的文人们来到西湖时也会或多或少想要将自己与这样的大家相媲美,一方面是对前人的静养、敬佩,另一方面是想表现自己也如这些贤人一般有高雅的情操、淡泊的心境。

这也是文人自信、自夸的一种方式。

二、对联与当地风光、建筑与人物品格的融合 说到与当地风光的融合,最有代表性的应当是平湖秋月的楹联。

平湖秋月处在唐朝有望湖亭,宋代是四圣延祥观,并又建望月亭,直到清代,平湖秋月才成为一处挂匾的景点被确定下来并延续至今。

因而明代田汝成在作《西湖游览志》一书时,就只写到“元初,杨琏真伽废为万寿寺,屑像为香,断珠为缨,而旧美荒落矣”。

平湖秋月景区内有一楼阁,大门朝西,东边面湖,四面各有柱联一对:北:负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篆书)东: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草书)南:青嶂云横山叠翠,明湖月锁水平铺(行楷)西:穿牗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隶书) 可以说这四副对联各有特色且极为贴切。

面北,能看到远山(可能是北山、宝石山)连绵,秋天时能听到雁鸣、看到月明,还有那条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的白堤;面东,湖平如镜,水面广阔,能看月亮从城市方向升起,这是一年之中最适合赏月的时节;面南,山似乎更近了,却还是很远的,只是因为青山连绵不断,环绕在湖南岸,才看起来像是近了,能看到月亮倒映在水面上的光亮;面西,是孤山,夏日里,风从湖上吹来,山上的绿意袭来,夜晚时卷起帘子,就能看到那升起的月,背对着那安静的山。

如此,整个阁楼都被静谧围绕着了。

朝向不同,风景不同,前人就用不同的句子来表现那样的景致。

而且通常来说,若是描写风景,作者就不会在其中融入个人主观情感,往往以客观描写为主。

我认为,这种形式的对联,是其代表的人文与周遭自然的融合,也是体现了古人重视“天人合一”的观念。

对联与建筑的结合,则最明显体现在对联在不同地点有不同功用。

在某人的书斋或藏书楼,就会有如俞樾先生自题书斋的“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此楼成矣;傍山南山北沿堤选胜,恰在六一泉侧,其胜何如”;在苏小小墓慕才亭,则有“十载青衫频吊古,一抔黄土永埋香”,悼念为主;西泠印社山背牌坊有“印传东汉今犹昔,社结西泠久且长”,弘扬赞赏为主;楼外楼有“酒旗高矗聚雕轮百岁初增长十春,不待举杯人共醉西湖日日是芳辰”,打出了酒楼这个主题。

第三点是对联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怀与作者或者主人品格的相一致。

对联有时好比一个人给自己取的字,这个字要么是与自己的人格相同,要么是希望自己能拥有的德行。

举几个例子进行详细分析。

(一)俞樾 俞楼的另一副对联:千古一诗人,文章有神交有道五湖三亩宅,青山为屋水为邻 俞楼是俞樾先生和其曾孙俞平伯先生曾生活过的地方,对联旁有题跋:“荫甫前辈主讲诂经精舍(俞楼前身为西湖诂经精舍)十余年,多所成就,门下士徐花农、庶常等为筑俞楼于精舍之西,彭雪琴侍郎为点缀花石以韵之,一时文人题咏满堂,假集四语,书呈粲正。

馆侍谭钟麟并饯(时谭钟麟任杭州遗缺知府)”。

俞樾先生在学术上颇有成就,文学上也大有造诣,“文章有神交有道”来形容他是十分恰当的,而他建书斋于孤山脚下、西子湖畔,自然也是“青山为屋水为邻”。

这样的对联就是很好地概括了屋主的品行和成就的,也是其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体现。

(二)林逋 林逋到杭后重修放鹤亭、巢居阁等,今天放鹤亭上即有“梅花已老亭空鹤,处士长留山不孤”、“山孤自爱人高洁,梅老惟知鹤往还”、“华表千年遗蜕可闻玄鹤语,孤山一角暗香光返玉梅魂”等四副。

由此,居住于此的和靖先生之品格可见一斑。

华表千年遗蜕可闻玄鹤语,孤山一角暗香光返玉梅魂 林和靖以梅妻鹤子、爱梅敬梅而闻名,梅是高洁的象征,面对世事纷扰,林和靖选择沉醉于西湖自然山水,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宿,寄怀于此,远离世事,保持着淡泊的心境,不追名逐利,只愿守在自己内心的那块平静去处。

林逋与梅鹤的故事常会让我想起唐寅与那首《桃花庵歌》,其中有一段:“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但两者终究还是不同的罢,在对于安贫乐道这方面,林逋是真,唐寅是假,且桃花多少也比梅花浓艳了些。

林逋的诗句读来清冽如梅香,静如茶香,唐寅的诗句似乎有更多的“世俗气息”和社会上的小情绪、大脾气。

因此后来林和靖被许多怀才不遇的失意文人当作崇拜的对象,也是因为人们赞赏他与世无争的人格,且这样的做法能够很好地逃避现实,但大多数文人都只是找寻这样一个安慰,甚至是一个幌子而已,能真正做到林逋这样的毕竟还占少数。

依我看来,上所示对联中“华表”、“玄鹤”、“孤山”、“暗香”、“玉梅”这些词都用来突出林逋的清淡、清高等品性,因此也是非常贴切的。

(三)白居易与苏轼 在西湖湖天一碧楼对面,有一处十分隐蔽的小院落,那就是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的白苏二公祠。

白居易和苏轼在杭州都曾做出过重要的水利贡献,杭州人民对他们十分有感情,他们对西湖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如白居易《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苏轼,一生两次到杭上任,留下三百首西湖诗,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白苏二公祠内,进入前堂有: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黎庶至今思,湖山俎豆双贤守风华终古在,唐宋诗词两大家后堂有:但是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韵分西子,柳堤边,思一镜画图亲手构政惠杭州,梅屿上,设两樽芳醴肃容瞻 这四对中,第一、第三分别是写苏轼和白居易的,第二和第四是统写二人的,对二人的文学成就和政治功绩尤其认可。

从这个程度上来说,对联所表现的是人物的社会历史作用,不局限于个体的性格、人品了。

三、对联的意义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民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联在过去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逢年过节必要贴上新对联,那些对联出自身边德高望重的老人之手,或来自街边落魄清贫的文人笔下,人们相信语言的力量,而对联就是一种沉默的语言表达,将人们美好的祝愿贴起来,天天看看,说不定哪一天就实现了。

当然对联也为建筑添彩,在堂前的柱子上加上一副字,看起来就不那么空荡,既起了装饰作用,又是人家的抒志方式。

除此以外,若从文学及历史的角度看,对联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是中国一门独特的艺术,对联的书写中常用到不同的书体及字体,这一定程度上将中国的书法艺术传承了下来。

(二)有助于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个性、成就等,补史之不足 对联毕竟是一种非官方垄断的文学艺术创作,仍是发于民间、发于大众的,史料中那些官方记载的正史可能会刻意地省去一些情节,流传下来的与此有关的对联就能够很好地弥补历史的空缺,使历史事实在一个更大的程度上还原,也帮助现代人更准确地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有助于文学研究、考证 对联通常都有题跋,就包含了题联时间、地点、题联人等信息。

若某一副对联是某人赠予朋友,恭贺升官、寿辰、乔迁之喜的,那就能从中推断出两者的关系为何,甚至能理出一个二者交往的过程。

在一些目前鲜有人研究的领域,只能通过最原始的作品、书信等文献找出线索,再进行推理、考证。

对联也具有这类文献的学术价值。

对联这项传统艺术在西湖被很好地保护下来,孤山也只是杭州文化、西湖文学的一块代表区域而已。

在游览西湖时,对联几乎随处可见,无论湖边还是山间,处处都散落着人文荟萃。

可惜的是,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内的古建筑越来越少,对联的出现也越加刻意,或是为了凸显出古典风格,或是为了吸引游人眼球,不再是从前为了抒怀赞美而作。

也许这是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必然趋势,但是无论如何,对联应该保持它原有的面目和内涵。

描写夜晚阁楼的优美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