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写的诗词
落叶花不语 一场春雨,淅淅沥沥的下在夜不知梦里花落有。
喜欢摊开双任那些可爱的雨滴滴落在自己的掌心里,满满的再溢出去。
喜欢接触雨的真实,我打江南走过时,没有撑伞,没有逢着戴望舒笔下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我的眼里,是慌乱奔跑的行人,是否会落下,如我这样,会感受着雨,感受小生命的萌芽,和盛放。
他喜欢听雨,此刻,我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听雨,赏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落花不语”。
口里轻轻呢喃着四个字,听雨的时候,忽然想到了这四个字,于是便写下来,然后再解了个“落叶飘零花不语”。
算是对它的诠释。
四月,春末。
花开了,花也谢了,偶尔会怀念起阿桑,她是我心内的一朵花,她凋零了,刹那之间,我也就沉默了。
落花不语,是写给她,还是我,疑惑了。
听雨,用一颗赤子之心,若是生在那个年代,我便可以着一袭汉服,趴在我的小楼里,听雨,抚琴,唱曲,读诗,宛如一个恬静美好的少女,手执一把纨扇。
想到此,嘴角挂起了甜甜的笑意。
回眸一笑百媚生。
她不知用丝巾挡住自己的娇羞之态时,这一笑便让他为之倾倒。
她叫甄宓。
古有,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之说。
她就是可以和二乔其名的美女。
我更喜欢称之为佳人。
他是轰动全城的才子。
才子配佳人,应当是绝配。
但是人生又怎可事事都如意。
我一直在想,若他曹植,和李煜不是生在乱世,会不会,我们今天就没有这么多终成绝响的诗句来读来品,若非生在帝王之家,是不是夫妻恩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既想读他们的诗词,又不想他们一生如此凄苦
会不会怪我那么自私了一点
但我竟然没有找出两全齐美的方法。
我只能在读着他们的诗词时,叹息着。
乱世出英雄,乱世出佳人。
若甄宓不是德才兼备的佳人,她的命运会不会就不是如此悲凉
她倒在曹丕的怀里死去,这不是他的爱人,眼里的清泪在蔓延,她思念着他,曹植。
“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忽然之间,我就独自吟诵着纳兰的《蝶恋花》这词,是啊。
女为悦己者容。
没有欣赏的人,对镜贴了花黄,又有谁看
花开的再娇美,再香,若没有了惜花人,不过是孤芳自赏,等着凋零罢了。
那么铺满一地的落花,可有人知,她的心碎
很多回忆,就这样被轻轻勾起,湿了谁的心
花落为谁
谁又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夕阳西下,望高楼,天涯路断肠人。
遥望着,那归人,踏着雪而来,拾你在一片苍茫的天地间。
等待着,在你容颜姣好的时候,轻轻抚弄你手中的琴弦,却弹了一首离别曲。
再回首,我心媲美如莲,静静盛放着,即使容颜已逝,也要为你留一张盛开在阳光下最好看的眸子。
她在中秋时节,手持花锄葬花时,女儿心事,谁知
只是愁煞了葬花人。
一滴清泪,滴落进湿润的泥土里,回首半生泪偷零。
我若为花,谁来怜我
我若为花,谁来葬我
一个女孩曾赋下那样的诗行赠于我“雨霖淋,终不止。
女儿心事,谁知
欲付瑶琴。
寒衾独枕,夜未眠,衣衫湿。
此情绵绵,何时已
别人笑我痴我偏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君消得人憔悴。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不过是添了几根银丝罢了。
此恨谁知
空留一地落花只待今朝。
于是也效仿着,在失意沮丧之时,与杜康相伴。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我时而醉酒,不熏酒。
我时而坐在喧闹的酒吧里,隐藏在不起眼的角落,或者索性坐在吧台上,饮着杯里的酒,看那些陌生人的脸,在暗淡的灯光下,迷离的眼神,飘渺的烟雾,杂乱无章的音乐,我一个人喝着酒,神情自若。
我时而坐在异常安静的小酒馆里,没有音乐声,剩下的是风铃在风中摇曳的铃铛声,然后欣赏着小店里的陈设,都是店主人去各地旅行收罗回来的小物品,精致,以前,也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咖啡吧,开在她的书吧旁,看书的人累了,可以小憩,让坐着歇息的人,有回家的感觉。
我时而坐在优雅的西餐厅,喝咖啡,或者吃着西餐,小口的喝着高脚杯里的红酒,甜甜的,像恋爱般的滋味,浅浅的笑着,眺望着窗外的人来人往。
过去,有一个人说,有一天,我要给她想要的生活,靠窗的位置,一本书,一杯咖啡,我想她会为之留恋好久好久的吧。
午后的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挡住了那些小心情,如今,也只是个物是人非。
这样的生活,是我自己给予的,再也不用依赖。
曹植的著名诗作 曹植最有名的一首诗是哪首有什么意义
曹丕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
燕歌行 {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二】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秋花做茶喝有什么好处
多喝菊花茶对女性有什么好处
一般都活到130岁左右,最低的也有七八十岁,汉武帝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说是“令人长寿”。
深秋,飒飒凉风使青翠欲滴的草木相继枯萎,使万紫千红的鲜花凋零败落。
此时,菊花却傲然挺立,竞相开放,漫山遍野地开着的金色菊花,不禁使人想起《西厢记》的名句:“碧云天,黄花地,秋风紧,北雁南飞。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礼记》中已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
周文王时代的《致富全书》中,详细地记述了菊花的品种、繁殖、栽培和管理。
公元9世纪前后,菊花经朝鲜传入日本,16世纪末传入欧洲,19世纪初又传到美洲。
今天我国菊花品种已达两千多个,开遍了全世界,成为世界的名花。
古往今来,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
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
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做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
“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品质的高洁。
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令人神往的境界。
而唐末着名起义领袖黄巢的菊花诗中,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这些石破天惊、走雷挟电的诗句,像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而在我国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关于菊花的故事,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庄。
谷中水甜美,山上长着许多很大的菊花。
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
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山泉水。
一般都活到130岁左右,最低的也有七八十岁。
汉武帝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说是“令人长寿”。
另外,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菊花菜可说是亮点之一。
宋代名菜中就有菊花馈。
火锅中放进菊花瓣,半熟时捞出来吃,会令人满口芳菲。
当今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菊花名菜,如广东的“腊肉菊花饼”、“菊花蛇羹”,杭州的“菊花烩三丝”、“菊花咕老肉”,北京的“菊花色球”、“菊花肉”等。
除此之外,菊花还是一味着名的中药。
菊花入药的历史,可见于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
在《神农本草经》中,菊花被列为上品,说它“主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沼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
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荆楚岁时记》上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史正志《菊谱·序》说:“汉俗,九月饮菊酒以拔除不祥。
”而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它更是倍加推崇:“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饱经霜露,备受四时之气,叶枯不落,花槁不谢。
其苗可蔬,叶可嚼,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
”文绉绉的一大篇,其实就是说菊花春生芽,夏叶茂,秋开花,冬结子,不畏风霜,四季常绿。
它的苗可做菜,叶可生吃,花可做糕饼,根和种子可入药,还可做药枕、酿药酒。
最终归纳起来,可以说菊花从头到脚都是可用之材。
文章出自:奇丽女性网那么,作为药用的菊花,具有什么样的治疗功效呢?首先,在我国古代,菊花是延年益寿的保健用药。
汉代的时候,帝宫后妃以菊花酿酒,称之为“长寿酒”。
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的信,信上写到,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因为在秋天万木凋谢的时节,只有菊花绚丽多姿,茂盛地生长,可见它有天地的真气,是使人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因此送来供他研究长生的道理。
诗人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常提到菊花,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说法。
本文出自:奇丽女性网 而实际上,菊花是入肝经的,肝开窍于目,因此最主要的作用是清肝明目的。
《温病条辨》里有个处方叫桑菊饮,就有桑叶与菊花的组合,不仅可以治疗感冒,对眼科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有一本古医学名着叫《冷庐医话》,里面特别提到养护眼睛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菊花、枸杞这两味药做成药丸,叫做杞菊丸。
而唐朝的孙思邈有几本传世的着作,除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还有一本眼科专书《银海精微》,里面有许多关于眼疾的讨论。
只要看过此书,相信对菊花在治疗眼科方面疾病的功效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在民间,也有“菊花二朵一撮茶,清心明目有寿加”的谚语。
来源:奇丽女性网 正是因为菊花的这种功效,所以我才特别为女性朋友推荐它,因为现代白领女性有两个特点,就是想得多、看得多。
别看我们头脑里想事情,好像不费力气,实际上,它消耗的能量大着呢。
心主神明,肝藏魂,脾主意,肾主志,人一思考起来,意、志、魂、神,都得一块儿动,心、肝、脾、肾都得参与。
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这四脏也都参与人的思考,必然要大量地耗精耗血。
所以,思虑过度往往使人精血不济,形容枯槁。
看得多,就是用眼过多:看书多、看电脑屏幕多,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也让人不得不时刻“眼观六路”,过个马路还得左看看,右看看。
《黄帝内经》明言“久视伤血”,而现代人哪有什么时间来闭目养神。
长期这样下去,血就在暗中消耗掉了。
这也是“血的代价”啊!只不过,这些血是看不见的。
要弥补我们为生活付出的“血的代价”,就要养肝。
因为众所周知,肝是造血的。
gabrk1985(小儿脑瘫)中医也讲,肝藏血,要养肝,要明目。
怎么办?多多食用菊花就可以了。
很多女孩子在14岁月经初潮来临后,因月经失血而忽然出现视力下降的现象,我建议她们多吃一些菊花。
另外,菊花另一个显着作用就是治疗中老年人的“老眼昏花”,老眼昏花是由于肝肾两虚,用菊花配以其他的药物滋补肝肾,就是对证的良药。
很多眼病的疑难杂病,看似没有头绪可治,饮菊花茶后往往会有奇效。
由于菊花性味清凉,又能平肝祛风,所以也是治疗头目风热的常用药。
常用于外感风热而发生的头疼目痛,肝阳上升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
去年春天,有个朋友跟我说她头晕得非常厉害,感觉头重脚轻,好像脚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浮于空中。
虽然表面上看是感冒的症状,但我确切地知道不是感冒,而是肝风上扬,于是让她去买来杭白菊一包,一次性放入烧开的水中。
温凉之后喝了一大杯,这位朋友按照我的方法使用之后,头晕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在这里,使用菊花的目的就是用来调理肝气的。
春天肝气向上升发。
一般正常的人,肝气升发会有限度,这属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并不会表现为异常的疾病状态。
而有些人因为先天体质的特殊,往往肝气会升发得失去控制,出现升发太过的情形。
此时使用白菊花,能除头部的燥金之气,并使头部皮肤的毛孔疏松,从而宣泄掉蓄积于头部的过多肝气,解除头重脚轻的症状。
曹丕写的诗词有哪些
沈`阳`和`平`华`医灬院024‒‒ 621‒‒ 291‒‒ 91..............神山海经》开始,我们的文上历朝历代都有丰富的涉海题材的文学作品。
以神话传说为主题,充满美好、浪漫的想象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
古人眼中的海是自由、美好的象征。
《山海经》中想象了四海龙王。
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庄子更是想象了鲲鹏展翅的壮美意象。
秦始皇、汉武帝亲自派人寻找海上仙山。
汉代文人多以赋体来展现海洋的魅力,如三国时曹丕的《沧海赋》和王粲的《游海赋》、西晋木华的《海赋》和潘岳的《沧海赋》等。
诗歌方面,曹操更是写下了千古名篇《观沧海》来赞美大海巨浪滔天、波澜壮阔的气势。
唐代诗人同样充满对海的赞美和想象。
李白在年轻气盛、壮志报国的青年时代,曾以海上大鹏自诩,期望能振翅高飞,一展宏图大略,报效国家,这在《上李邕》一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此外,李白《将进酒》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及《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得雄壮大气;黄河神水一泻千里的雄姿、海之胸怀的博大,一时使人生发许多豪情。
韩愈的《南海神广朝碑》描写了唐代祭海的习俗,想象丰富奇特。
宋代文人同样充满了对海的想象和吟咏。
苏东坡《临江仙·夜归临皋》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一样,以大海寄托自己的生命情怀。
其《行琼儋间》又云:“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充满了乐观的情绪和浪漫的想象。
而以婉约着称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写下了豪迈浪漫的《渔家傲》。
描绘了一幅海天一色的壮丽之景,意境恢弘,气势磅礴。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展现了作者的浪漫豪情,希望能借助“九万里风鹏”,把自己带到海外仙境中去。
元明清时期,诗歌方面袁可立的《观海市》、王世贞的《和呈峻伯蓬莱六绝》,持续了中国海洋诗歌一贯的浪漫想象。
此外,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学以戏曲、小说为主要体裁,同样具有丰富涉海体裁的作品。
《沙门岛张生煮盐》的人神之恋、《东游记上洞八仙传》的八仙过海、《封神演义》的哪吒闹海、《镜花缘》的海外诸国、《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东西洋考》的航海记载、《聊斋志异》的罗刹海市都演绎了中国海洋文学浪漫的蔚蓝,延续了我国海洋文学一贯的浪漫想象特点。
毛泽东诗词继承了中国海洋文学浪漫的充满想象的特点。
与中国古代诗词一样,毛泽东诗词喜欢运用庄子鲲鹏展翅的意象。
如1918年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写下了:“鲲鹏击浪”?譹
讹。
1930年作的《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又写下了:“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譺
讹。
1965年,诗人已经七十多岁,还写下了《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譻
讹此外,与古人一样,诗人也经常想象海的壮阔,1963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写道:“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譼
讹1965年《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又写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誉
讹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毛泽东诗词在继承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特点的同时,还赋予中国海洋文学新的内容。
这就是除了浪漫的想象之外,还有勇于拼搏、锐意创新的精神。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可下五洋捉鳖”这样的气魄在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中是罕见的。
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喜欢与江海搏击,从而弥补了中国海洋文学过于浪漫,缺少现实拼搏、开拓精神不足的缺憾。
一直以来,与西方海洋文学相比,我们缺少像西方海洋文学那样充满现实拼搏精神的海洋文学作品。
毛泽东江海诗词正好弥足了这个缺憾。
1918年,毛泽东二十五岁时便写下了“沧海横流安足虑”?譾
讹;1925年又写道:“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譿
讹,这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
1956年,诗人六十三岁,仍然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读
讹这样的诗句。
可以说,毛泽东的江海诗词是对中国海洋文学的新发展。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浪淘沙·北戴河》等几首江海题材的作品。
《浪淘沙·北戴河》写作于1954年夏。
讁
讹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博大胸怀,写出了浪声如雷、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场面。
这情景较之曹操《观沧海》中的景象更为惊心动魄。
诗人身处渤海岸边,自然会联想起历史上曹操及其那首着名的《观沧海》。
诗的主旨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美好的新中国已经诞生了。
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更为强烈的豪情壮志,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具有现实的拼搏精神。
除这首直接描写海洋的作品之外,诗人江河题材的作品,也和其海洋作品一样,表达了同样的气魄和精神。
可以作为其海洋作品的补充。
我们以《水调歌头·游泳》《七绝·观潮》为例来分析。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辊
輮
讹词的上阕描绘了祖国江山雄伟瑰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畅游长江的豪情逸兴。
词的下阕展示了一幅社会主义建设的瑰丽图景,描写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江的伟大变革。
诗人通过写在长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
毛泽东江海诗词所展现的建设江海、改造江海的气魄,在古人的海洋文学中是罕见的。
诗人1957年又写下《七绝·观潮》。
诗人观赏浙江省钱塘江口的涌潮。
眼前汹涌、海塘相撞的场面,激起了作者无限豪情。
这首词从头至尾,气势如虹,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江海诗词一贯的现实拼搏进取精神。
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1957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继续健康发展的形势下,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全面展开,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安定。
诗人不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由观潮联想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毛泽东的这首诗词也是对当时国家蓬勃发展景象的展现。
自古以来,钱塘江观潮就是名震遐迩的胜景,有多少文人墨客吟咏过、描绘过这一胜景。
散文中最着名的是南宋周密的《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唐代不少诗人都写过观钱塘江潮的诗,其中最着名的是孟浩然、李白和姚合。
“钱塘自古繁华”,北宋着名词人柳永也曾写下《望海潮》的着名词作,盛赞钱神话《山海经》开始,我们的文学史上历代都有丰富的涉海题材的文学作品。
以神话传说为主题,充满美好、浪漫的想象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
古人眼中的海是自由、美好的象征。
《山海经》中想象了四海龙王。
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庄子更是想象了鲲鹏展翅的壮美意象。
秦始皇、汉武帝亲自派人寻找海上仙山。
汉代文人多以赋体来展现海洋的魅力,如三国时曹丕的《沧海赋》和王粲的《游海赋》、西晋木华的《海赋》和潘岳的《沧海赋》等。
诗歌方面,曹操更是写下了千古名篇《观沧海》来赞美大海巨浪滔天、波澜壮阔的气势。
唐代诗人同样充满对海的赞美和想象。
李白在年轻气盛、壮志报国的青年时代,曾以海上大鹏自诩,期望能振翅高飞,一展宏图大略,报效国家,这在《上李邕》一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此外,李白《将进酒》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及《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得雄壮大气;黄河神水一泻千里的雄姿、海之胸怀的博大,一时使人生发许多豪情。
韩愈的《南海神广朝碑》描写了唐代祭海的习俗,想象丰富奇特。
宋代文人同样充满了对海的想象和吟咏。
苏东坡《临江仙·夜归临皋》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一样,以大海寄托自己的生命情怀。
其《行琼儋间》又云:“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充满了乐观的情绪和浪漫的想象。
而以婉约着称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写下了豪迈浪漫的《渔家傲》。
描绘了一幅海天一色的壮丽之景,意境恢弘,气势磅礴。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展现了作者的浪漫豪情,希望能借助“九万里风鹏”,把自己带到海外仙境中去。
元明清时期,诗歌方面袁可立的《观海市》、王世贞的《和呈峻伯蓬莱六绝》,持续了中国海洋诗歌一贯的浪漫想象。
此外,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学以戏曲、小说为主要体裁,同样具有丰富涉海体裁的作品。
《沙门岛张生煮盐》的人神之恋、《东游记上洞八仙传》的八仙过海、《封神演义》的哪吒闹海、《镜花缘》的海外诸国、《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东西洋考》的航海记载、《聊斋志异》的罗刹海市都演绎了中国海洋文学浪漫的蔚蓝,延续了我国海洋文学一贯的浪漫想象特点。
毛泽东诗词继承了中国海洋文学浪漫的充满想象的特点。
与中国古代诗词一样,毛泽东诗词喜欢运用庄子鲲鹏展翅的意象。
如1918年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写下了:“鲲鹏击浪”?譹
讹。
1930年作的《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又写下了:“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譺
讹。
1965年,诗人已经七十多岁,还写下了《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譻
讹此外,与古人一样,诗人也经常想象海的壮阔,1963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写道:“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譼
讹1965年《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又写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誉
讹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毛泽东诗词在继承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特点的同时,还赋予中国海洋文学新的内容。
这就是除了浪漫的想象之外,还有勇于拼搏、锐意创新的精神。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可下五洋捉鳖”这样的气魄在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中是罕见的。
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喜欢与江海搏击,从而弥补了中国海洋文学过于浪漫,缺少现实拼搏、开拓精神不足的缺憾。
一直以来,与西方海洋文学相比,我们缺少像西方海洋文学那样充满现实拼搏精神的海洋文学作品。
毛泽东江海诗词正好弥足了这个缺憾。
1918年,毛泽东二十五岁时便写下了“沧海横流安足虑”?譾
讹;1925年又写道:“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譿
讹,这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
1956年,诗人六十三岁,仍然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读
讹这样的诗句。
可以说,毛泽东的江海诗词是对中国海洋文学的新发展。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浪淘沙·北戴河》等几首江海题材的作品。
《浪淘沙·北戴河》写作于1954年夏。
讁
讹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博大胸怀,写出了浪声如雷、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场面。
这情景较之曹操《观沧海》中的景象更为惊心动魄。
诗人身处渤海岸边,自然会联想起历史上曹操及其那首着名的《观沧海》。
诗的主旨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美好的新中国已经诞生了。
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更为强烈的豪情壮志,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具有现实的拼搏精神。
除这首直接描写海洋的作品之外,诗人江河题材的作品,也和其海洋作品一样,表达了同样的气魄和精神。
可以作为其海洋作品的补充。
我们以《水调歌头·游泳》《七绝·观潮》为例来分析。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辊
輮
讹词的上阕描绘了祖国江山雄伟瑰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畅游长江的豪情逸兴。
词的下阕展示了一幅社会主义建设的瑰丽图景,描写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江的伟大变革。
诗人通过写在长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
毛泽东江海诗词所展现的建设江海、改造江海的气魄,在古人的海洋文学中是罕见的。
诗人1957年又写下《七绝·观潮》。
诗人观赏浙江省钱塘江口的涌潮。
眼前汹涌、海塘相撞的场面,激起了作者无限豪情。
这首词从头至尾,气势如虹,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江海诗词一贯的现实拼搏进取精神。
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1957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继续健康发展的形势下,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全面展开,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安定。
诗人不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由观潮联想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毛泽东的这首诗词也是对当时国家蓬勃发展景象的展现。
自古以来,钱塘江观潮就是名震遐迩的胜景,有多少文人墨客吟咏过、描绘过这一胜景。
散文中最着名的是南宋周密的《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唐代不少诗人都写过观钱塘江潮的诗,其中最着名的是孟浩然、李白和姚合。
“钱塘自古繁华”,北宋着名词人柳永也曾写下《望海潮》的着名词作,盛赞钱统教学思维在不少高校仍然根深蒂固, 短时间内难以扭转, 再加上一些高校缺乏有效手段来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因此不少高校的思政教育仍然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弊端。
再加上当前我国高校面临思想多元化的状况, 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就势在必行。
在这方面,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 既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 又能够让思政教育更具思想内涵。
1、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存在的不足近些年, 我国改革开放愈加深入, 这让中国越来越多融入到世界的发展当中, 也让国外的先进经验、思路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也要看到, “打开窗户”后, 来的不仅是新鲜空气, 更会飞进来一些“灰尘”.从现实看, 近年来一些源自西方价值体系的思想观念竞相涌入我国, 对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里面固然有一些优秀的、正确的、积极的内容, 但是也有很多消极的、负面的、错误的思想观念。
比如说追求物欲、沉迷享受、自由主义等等。
对于热衷追求新鲜事物的年轻大学生来讲, 这些思想极易对他们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 产生不容小觑的负能量。
反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其最主要的目的, 是为了要让大学生建立起正确而积极的“三观”, 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
但是在上述现象的背景之下, 很多高校在思政教育上存在着落后而僵化的不足, 如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学模式单一等等。
这极易让其高校思政教育无法达到其预期目标, 成为边缘课程。
1.1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从现实看, 今天很多90后高校学子在集体意识上较为淡薄, 个人主义过于强烈。
今天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末期出生甚至是00后出生的年轻人, 一方面很多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从小到大受到父母及祖父祖母的百般疼爱, 甚至是百依百顺。
再加上没有兄弟姐妹, 因此家里所有的爱都给予了其一个人。
这就使得这些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从小便养成了唯自己为中心的思想, 缺乏必要的集体精神和分享意识。
另一方面, 当代高校学子赶上了中国发展最快的二十来年时间, 他们的中大多数, 家庭都较为殷实甚至是比较富裕, 生活条件较70后、80后大学生来讲是有了很大地提升。
生活上的富足, 就极易让他们养成追求物欲的价值理念, 没有足够的吃苦耐劳精神。
由此而言, 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双重作用下, 不少高校学子在学习中就缺乏那种拼搏向上的精神, 同时在生活中跟同学、老师相处时, 也过于关注自我的喜好和得失, 对他人的感受和利益考虑较少甚至是完全不考虑, 对集体活动的热情不够, 在集体需要大家出力时往往是较为冷。
而这种为人之道和行为处事方式, 对他们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学习必然会造成一些负面作用。
同时, 高校思政教育还面临学生理想信念滑坡甚至堕落极端的新挑战。
现在的学生们基本上都是“互联网原住民”, 一方面他们从小便接触网络, 如网络游戏、论坛等, 其所看到的世界, 所接纳的信息要远远超过他们的学子和父辈。
然而由于前些年我国互联网发展较为粗放, 泥沙俱下, 很多负面的内容极易被青少年所接触到, 如消极、暴力、色情等等。
这对于三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来讲, 极易让自己的理想价值产生各种问题。
这并非危言耸听, 从实际看, 不少学生都在这些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荒废了学业, 有的还走上了歧途。
另一方面, 互联网带来了很多来自欧美的音乐、影视剧、电影等文化内容, 在粗放式发展的过程中, 其中不乏很多负面消极的影视剧, 中间夹杂着各种错误片面的价值观念, 如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性开放等。
再加上这些西方的影视内容在制作水平上要远远高于那个年代的中国影视剧, 因此其在中国高校内也是“吸粉”无数。
这极易让高校学子对西方盲目崇拜, 觉得凡事都是西方的好, 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疏远之心, 甚至觉得我们中国文化是落后的, 是不合时宜的, 在文化上产生一些自卑之情。
1.2 当前一些大学在思政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有一些大学由于重视程度不够, 或是功利思想过于强烈, 没有将思政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甚至并未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里面。
稍加分析不难发现, 现在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比较严峻,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 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甚至待业在家。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把“就业难”的压力传导给了高校。
所以不少大学从学生入学伊始, 就将教学重点放置于如何提高就业率上面。
不管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计划, 又或是课外内容, 都紧紧围绕社会现实需求, 围绕大学生将来的就业来下大功夫。
毋庸讳言, 高校的这一做法是应该的, 是其职责所在。
但是不少高校却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 没有精力或是从主观上就不想着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上投入充分的教学资源。
另一方面, 是一些高校在思政教育上缺乏科学而完善的考评体系。
从教学实践来看, 想要提高某一学科的实效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要将其纳入整体教学的考核体系当中。
要用考核这个“大棒”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动力, 如此才能让思政教育不沦为形式和“鸡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大学都缺乏对思政教育的考评。
首先是相关的老师并注重思政教学, 在上课时往往是念念课本, 没有过多的解读。
在教学方法上, 也较为单一, 没有把思政课本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 因此很多大学生都觉得思政教育比较枯燥, 听不进去, 乃至昏昏欲睡。
其次是学校在对学生的考试上存在应付的情况, 即便是有相关考试, 但是往往是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 学生们可以拿着书本进去, 考试题目也缺乏针对性, 学生们不用思考直接从书中找到抄抄即可。
2、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分析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 能够上溯到秦汉时候, 距今有两千多年的时间。
在魏晋时期, 茶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得益于当时一些推崇清廉之风、抵御奢侈风气的文人和士大夫。
他们把“清谈之风”和茶事活动相结合, 并且偏爱在有着青山绿水、竹林小溪的环境中饮茶聊天, 这就赋予了茶文化清新、质朴、幽雅的基础文化。
在将近两千年的发展中, 茶文化不仅在文化层面不断发展, 更是在精神和思想方面不断加深, 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方面, 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其思想性。
茶文化的基础思想, 源自于上文所说的魏晋时期的“清谈之风”.之后, 茶文化又融合了其它诸多思想流派的优秀价值理念, 如佛教的“禅茶一味”、儒家的“中庸和谐”等等, 并结合自身特点, 进行改善和补充, 形成了深刻而丰富的茶文化思想理念。
从宏观层面看, 茶文化的思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部分来分析和研究。
2.1 茶文化“中庸和谐”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价值说到中庸和谐, 其实很多人都比较熟悉, 因为这一源自儒家文化的价值理念, 已经深深渗透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当中。
但是与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中庸之道相比, 茶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是有所不同的。
茶文化的中庸, 虽然也是追求一种恰如其分、不过不缺的为人之道, 但是其却不那么“圆滑”, 出发点不是为了所谓的明哲保身, 不是为了让个体在社会中如鱼得水。
而是为了让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始终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进而让世间万物都在一个规范的秩序下运行。
同时, 茶文化的这一思想还强调人们要多反省, 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是其题中之义。
要通过反省, 去发现自己在言行中是否存在一些错误, 并通过反思去洞察其发生的原因, 并在日后加以改正。
茶文化的这一理念, 往往要通过茶事活动这一载体来更好地呈现。
另外, 就是茶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
由于茶文化质朴、天然、清新、幽雅的精神气质与道家所追求的超凡脱俗在形式和内涵上不谋而合, 因此在茶文化形成之初, 两者便开始了融合发展的过程。
茶文化这一价值理念, 注重人与自然的思想交流, 具体而言就是人们要将自己放置于大自然的范畴里面, 去发现人生与自然规律的结合点, 并且要将自己的行为与自然充分融合, 做到敬畏自然、顺从自然, 不做有悖自然规律的事情。
同时, 还强调人们要通过思考, 明白“大”与“小”的辩证关系, 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去发现一些可以适用于人生各方面的规律, 同时也要善于学会将从大的事物中抓住其本质所在, 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深邃而通透。
2.2 茶文化在新时代里所呈现出的一些新思想和新现象近些年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不少人开始试图从茶文化中去开启新的精神世界。
一方面, 由于茶文化高雅、健康、绿色的特性,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始通过饮茶去彰显自己的品位, 去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
这对于社会风气的净化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茶可以使人头脑清醒、内心明晰,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茶事活动去修身养性, 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这对于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同时, 在社交上, 人们也更愿意通过饮茶来与朋友交往、谈事, 相比于饮酒来说, 饮茶更能交到一些高素质的朋友。
所以说, 在新时代里, 茶文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精神文化的需求。
3、茶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路径分析3.1 应该充分利用茶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多样的特点, 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趣味性高校思政教育之所以不受广泛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内容较为陈旧, 教学方法略显单调。
而我国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 譬如说茶歌、茶舞、茶故事、茶道、茶艺等, 都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
倘若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 必定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思政教育枯燥无味的弊端。
高校一方面要创新手段, 发掘茶文化的这一特性, 通过举办活动、外出采风、影音视频播放、茶艺表演或实践等方式, 让茶文化的优秀思想更好地渗透到思政教育当中, 让大学生感受到来自茶文化的优秀思想价值的无穷魅力。
另一方面,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校加大对思政教育的资金和物质投入, 比方说安装多媒体设备、设立茶文化活动经费、帮助建立思政社团等, 因此让茶文化更好地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3.2 大学要创新思维, 强化自己的互联网意识,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建立起富有实效的“互联网+思想政治”平台做到这一点, 一方面需要高校重新审视自己现有的互联网账号, 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等, 在今后要更好地利用这些平台去将茶文化渗透到思政教育当中。
要从茶文化中选取那些生动有趣且具有思想感染力的典故、历史等内容, 用让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二次加工改造, 比方说可以融入一些时尚的网络流行语, 增加大学生主动阅读、主动转发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还要将这种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校园当中, 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校内网、宣传墙等载体, 将茶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出来, 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此便能让高校思政教育从课堂中走出来, 建立起高校“大思政教育”的格局。
3.3 要针对高校思政教育考评系统不完善的情况, 构建起更加严格而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考评系统在这方面, 首先要通过考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让学生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程度, 让其从一开始便不敢怠慢, 认真学习、认真复习, 在潜移默化间将思政教育的优秀内容渗透到其内心当中。
其次在考试内容上面, 要从茶文化中提取相关的思想价值理念, 将茶
小学生必知文学常识
小学语文课学常识1.李白,字太白,“诗仙千古一诗人”。
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
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
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写的是蜀相诸葛亮。
2.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 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3.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 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
(补充:明清小说。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
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
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5. 诗仙李白, 诗圣(诗史)杜甫, 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诗囚孟郊和贾岛, 诗豪刘禹锡。
唐诗中风格迥异。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
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6.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书圣王羲之?晋画圣吴道子?唐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 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诗歌之父屈原?战国 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7.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中“敲”字,即推敲典故的来历。
8.《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由孔子修编。
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
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
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
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129《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儒家经典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10.法国--凡尔赛宫 英国--白金汉宫俄国--克里姆林宫 中国--故宫11.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1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13.《唐诗三百首》编著蘅塘退士,清代人,原名孙洙,与夫人徐兰英一起编选,共选入310首诗。
民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14.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15.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17.“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说法缘自明代茅坤编定的一本书《唐宋八大家文钞》。
18.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之,而古今之能事毕矣。
”(“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苏轼对杜甫的诗、韩愈的文、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画,评价极高。
苏轼,字瞻,号东坡居士。
是稀有的全才,诗、词、文、书、画无不精妙。
开创豪放词派。
19.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
在2008年举办第29届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5个).20.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
其中班 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21.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于世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补写。
《红楼梦》,堪称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时称“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现在已成了一门“红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很多的诗词。
并在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作了精采的评论,认为诗中“直”、“圆”两字精妙,将大漠景色写得异常鲜明。
第五十回中 , 王熙风这样的俗人也可以说出“一夜间北风紧”这诗般的句子。
22.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其它人物还有冬妮亚、朱赫来、丽达等。
23.苏联作家高耳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24.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元?施耐庵,作品人物有“花和尚”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
《三国演义》元?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25.名著心血知多少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锲而不舍、呕心沥血,才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著。
事业的成功在于恒心和毅力,让我们学习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吧
司马迁《史记》15年 班固《汉书》25年 王充《论衡》31年 许慎《说文解字》22年司马光《资治通鉴》19年 沈括《梦溪笔谈》9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27年蒲松龄《聊斋志异》20年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34年宋应星《开工天物》20年 曹雪芹《红楼梦》10年 孔尚任《桃花扇》15年达尔文《物种起源》20年 歌德《浮士德》60年30.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写了三位名人: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代表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月光曲》等。
双耳失聪对于一个作曲家是多么残酷的打击, 但他不向厄运低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家,世界最伟大雕塑家之一。
与达?芬奇,拉斐尔并列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坛三杰。
作品有著名的雕塑《大卫》。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泰斗。
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
作品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1.外国文学大师: 1.毛喜欢唐代诗人“三李”指(浪漫飘逸),李贺(瑰丽),李(沉思缜密)。
毛泽东代表作《沁园春雪》《长征》。
现当代诗人柳亚子“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高度评价毛泽东的词作。
2.《西厢记》是元代最著名杂剧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元代的压卷之作。
主要人物有崔莺莺、张生、红娘等。
《窦娥冤》“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代表作,是元代悲剧中不朽之作。
《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名著,讲述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
《桃花扇》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的所作,讲述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是明清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作品。
3.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
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
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写的是蜀相诸葛亮。
4.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 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5.清末明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个境界,引用了宋代三位诗人的词作: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形容要高瞻远瞩,耐得住寂寞。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形容要锲而不舍、执着追求。
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形容经过艰辛的探求之后,终有所成就。
6.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 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
(补充:明清小说。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
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7.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
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8. 诗仙李白, 诗圣(诗史)杜甫, 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 诗豪刘禹锡。
唐诗中风格迥异。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
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9.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书圣王羲之晋画圣吴道子唐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诗歌之父屈原战国 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10.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中“敲”字,即推敲典故的来历。
1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由孔子修编。
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
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
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
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12.《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儒家经典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13.法国--凡尔赛宫 英国--白金汉宫俄国--克里姆林宫 中国--故宫14.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15.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16.《唐诗三百首》编著蘅塘退士,清代人,原名孙洙,与夫人徐兰英一起编选,共选入310首诗。
民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17.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18.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19.“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
20.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21.“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说法缘自明代茅坤编定的一本书《唐宋八大家文钞》。
22.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之,而古今之能事毕矣。
”(“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苏轼对杜甫的诗、韩愈的文、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画,评价极高。
苏轼,字瞻,号东坡居士。
是稀有的全才,诗、词、文、书、画无不精妙。
开创豪放词派。
23.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
在2008年举办第29届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5个).24.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
其中班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25.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于世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补写。
《红楼梦》,堪称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时称“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现在已成了一门“红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很多的诗词。
并在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作了精采的评论,认为诗中“直”、“圆”两字精妙,将大漠景色写得异常鲜明。
第五十回中 , 王熙风这样的俗人也可以说出“一夜间北风紧”这诗般的句子。
26.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其它人物还有冬妮亚、朱赫来、丽达等。
27.苏联作家高耳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28.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元施耐庵,作品人物有“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
《三国演义》元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29.名著心血知多少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锲而不舍、呕心沥血,才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著。
事业的成功在于恒心和毅力,让我们学习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吧
司马迁《史记》15年 班固《汉书》25年王充《论衡》31年 许慎《说文解字》22年司马光《资治通鉴》19年沈括《梦溪笔谈》9年李时珍《本草纲目》27年蒲松龄《聊斋志异》20年徐宏祖《徐霞客游记》34年宋应星《开工天物》20年曹雪芹《红楼梦》10年 孔尚任《桃花扇》15年达尔文《物种起源》20年 歌德《浮士德》60
简述“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曹操的诗歌是慷慨、雄劲的风格;曹丕则多为男女恋情和游子愁思;曹植的诗歌前期风格乐观开朗,昂扬豪迈,后期哀伤忧愤。
具体分析:1、曹操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和“横槊赋诗、皆成乐章”的文学家,他现存的二十几首诗全部是乐府歌辞。
其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慷慨悲凉、雄劲、质朴和古直。
以慷慨、雄劲为主,出以深沉,偏胜于阳刚,在诗中直陈其慨、直抒胸臆,有一种雄浑壮阔的悲壮美。
钟嵘《诗品》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宋朝敖陶孙在其《诗评》中指出:“魏武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清代刘熙载也说:“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艺概》卷二《诗概》)2、曹丕的绝大部分诗歌都是以描写男女恋情和游子愁思为内容,其独特风格在这类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有《燕歌行》、《杂诗》和《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等篇,表现的场面都不太大,但笔势回环曲折,景与情和谐有致,思绪绵绵,如怨如诉,使人读来既有一种适情顺性的美感,又会产生一种离愁别恨的悲凉之意。
3、 曹植前期的诗歌乐观开朗,昂扬豪迈,清刚健美,很有曹操的雄风,但不及曹操的“沉雄”,而又远胜过曹丕的“缓弱”。
正如《诗薮》所说的“纵逸”,或如曹植自己所说的“猛气纵横浮”。
后期诗歌在强烈抒发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这一点上,同前期精神是一致的,但由于他的生活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诗歌风格也变得隐曲深沉甚至哀伤忧愤,情绪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