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中,关于修身 励志 为人处事的经典语录有哪些~~
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开的人。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披荆斩棘才能路路通顺。
生活中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宽容,多一些付出,少一些自私,少一些贪婪,少一些怨言。
不付出就想得到回报,就好像把月光变成金子一样渺茫。
卢俊卿的励志语录
作为企业家,读到卢俊卿的文字或多或少都会感同深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励志语录如下:1.幸福企业是用心建设,不是用钱建设。
企业无论大小,只要有心,都可建设幸福企业。
2.企业家的幸福生活方式:努力创造财富、尽情享受生活、真诚奉献爱心。
励志霸气古风句子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罗隐·蜂)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栖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元·关汉卿)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唐·元稹·离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唐·白居易·琵琶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唐·白居易·长恨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元·杨显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 晏殊·蝶恋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啼)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10个经典励志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26.三思而后行。
—《论语》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31.知耻近乎勇。
—《中庸》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52.学不可以已。
—《荀子》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59.好学而不贰。
—《左传》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6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宋·陆九渊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要100句经典励志文言文语录高级一点的,,带上翻译,,必采纳
1、不以一眚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的功劳。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4、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1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24、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8、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3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3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34、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35、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6、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3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40、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44、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4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0、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励志一生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5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5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59、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6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6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6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63、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6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6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
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69、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7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7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73、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74、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7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76、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77、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7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79、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8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8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82、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83、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8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8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8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8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8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89、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
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1、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9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96、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97、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9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9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10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古文中励志的精典句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原文地址:中国经典古文励志名言100句作者:小yo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 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 ,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 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 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 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 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 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 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 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 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 “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 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 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 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 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 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 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 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 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 ,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 ,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 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 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 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 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 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 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 ,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 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
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 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 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
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 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 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 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 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 母
古文中,尤其是四书五经,论语中庸等,有哪些励志的名言,鼓励别人成就大业的
最好两组,共8个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