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被老师曲解的名言

被曲解的历史名言有什么

“选择教育就是选择清贫,选择寂寞”“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近日,在许多教师的朋友圈,热传着一条“最坑老师的教育名言排行榜”,其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排在了第一,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共鸣。

记者就此进行调查发现,这些“教育名言”的背后,既折射出了社会对于教师、对于教育的某些期待,更折射出了社会对教师和教育认识的误区。

老师为何最反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1.两位教师的无奈晚自习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陆续走出教室,郑启乐(化名)一个人呆坐在讲台前,想起刚刚政教处打来的通报电话,“又有学生违纪了”,心里一片茫然。

郑启乐是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工作之初,他就时常在各种会议和讲座上听到陈鹤琴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成为郑启乐职业生涯中最初的成长动力。

但理想敌不过现实。

作为一名班主任,郑启乐面对的多是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他们中有留守少年、单亲孩子,还有智力有偏差的孩子。

平时学生表现不好时,郑启乐总会想起这一“教育名言”,一遍一遍地检讨自己,企图找到自己“不会教”的根源,然后再百倍努力地去实施教育。

但让他无奈的是,工作中固然有收获,有成就感,但一切似乎永远也不能完全让人满意。

“我无法教好所有的学生,成绩差的依旧大有人在,有不当行为的也为数不少。

”更让郑启乐困惑的是,家长往往认为,老师理所应当把他们的孩子教好。

2022年,班上有名学生在一次月考中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得知后来校了解情况。

郑启乐和家长耐心地分析了原因,原来这个学生沉迷手机游戏,郑启乐发现后将其手机没收,但家长却没坚持原则又给孩子买了一个新手机。

郑启乐提到这一点时,这名家长反而跟他理论道:“你们老师不是可以做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吗

你们在大学不是学教育这个专业的吗?在好老师面前就没有不听话的学生吧

”家长的质疑,让郑启乐郁闷了好长时间。

“我反思自己的专业水平确实还有待提高,但足够优秀的老师就真能解决所有问题,教好来自形形色色家庭的学生吗

”郑启乐说。

余民强是湖南省平江县三市中学的一名教师。

2022年下学期,他的班上转来一名男生周某。

周某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他的父亲游手好闲,以赌博为生,母亲离家出走,平时由奶奶照顾。

由于刚转来,周某不熟悉同学,就用烟诱惑同学,下课后带着同学躲到厕所里面吸烟,有点暴力倾向,学习习惯差且经常不完成作业。

余民强在三次登门家访后,周某的父亲总算答应见他一面。

见面后,余民强介绍了周某在校的情况,并恳切要求配合教育。

沟通过程中,周某的父亲接了一个要他去赶场牌局的电话,就很不耐烦地对他说:“老师,我没时间听你说了,我的孩子交给了你,教不教得好是你的事,与我无关。

”说完就毫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余民强说,遇到这样的家长,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话,“感受就是‘蓝瘦香菇’(难受想哭)”。

2.一句被曲解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名言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

这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泰禹小学教师金波认为,这句话被严重曲解了。

任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其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

但“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不同的学生千差万别,让他们思想学习各个方面都齐步走,是不可能的。

在金波看来,“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那些“会教”的、“能教好”的老师,也是逐步成长起来的。

如果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困难,学生没有取得自己期望的进步,教师应反思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及时总结提高,选择更合适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那么,就不仅是学生进步了,教师也进步了。

但是现在,这句话被曲解为让每个学生都一样好,学生成绩不好或者行为不端,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老师“不会教”,“这显然违背了全面看待事物的基本方法,很荒谬,极不公平”。

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室主任何文明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一种教育理念,或者说是一种教育信念。

它告诉我们,要相信任何学生都有可教育的潜能。

一个学生没有教好,是暂时还没有找到适合这个学生的教育方法。

经常可以看到,同一个学生,换一种教育方法就会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有时同一个班级换一个教师,教育效果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何文明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并不是要求把所有学生都教成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而是坚定教育信念,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到他们应有的水平。

事实上,因为人的身体和智力存在差异,也不会所有的人都能成为爱迪生和爱因斯坦。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也曾经表示,这句话本来的含义,应该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和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这份责任、信念与严格要求,让许多教育者创造了“教育奇迹”,这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中不乏生动的案例。

因此这句话不能简单地否认,而应该承认它有一定的真理性:不要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但是,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

那么,究竟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李镇西的回答是:“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

”说“没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理想,只差学校教育这一环时;第二,“好”的标准不是一个标准,而是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里的进步可能是综合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

说“有”,是因为在现在的评价背景下,即使老师“会教”,可“教不好的学生”仍然大批量地存在。

道理很简单: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其目的就是要让一部分学生被淘汰,即被“教不好”——都教“好”了,还怎么“选拔”

3.教育万能论该过时了“实事求是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片面的说法,是对大部分老师自尊心的伤害。

”长沙长郡梅溪湖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刘欣说,教育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不是谁单方面的事情。

这句名言只看到了老师的影响和作用,片面强调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忽略了学生群体自然存在的参差差别。

其次,它夸大了教育的效度。

教育不是万能的,学生是否成才受学生本身、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中,“教好”被理解成让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甚至都考上重点名牌,而这只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形成的片面认识,犯了思想上绝对化的错误。

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三小校长周满意认为,学生教育不好不排除有教师教学水平的原因,但是教育只是影响孩子的外因之一,如禀赋、智力与非智力的差别、家庭教育、同伴、社会这些都是影响孩子是否成“人”的因素。

“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的家长们教一两个孩子教不好,却反过来要求一个教师教几十个孩子能教好,这到底是谁在不负责任

”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教师周芳元认为,无端地夸大教师的作用,用不切实际的言语去要求教师,并不能彻底改变孩子们的教育效果。

相反,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更多地想到我为教育做了什么,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凝聚“向生力”,才会有孩子更加灿烂的明天。

李镇西认为,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最多占三分之一,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学生所受到的非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

“我们不能做超出我们能力和责任范围的事,我们只能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这样,即使个别学生最终也没有被‘教好’,我们也问心无愧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这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十二万分的鄙夷

”李镇西说。

老师喜欢的“教育名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雅斯贝尔斯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泰戈尔教育植根于爱。

——鲁迅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叶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蔡元培老师不买账的“教育名言”“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校长邹硕:这句话初看起来有道理,毕竟孩子的成长中需要很多的正面强化。

但很多人只知道要夸孩子,却并不知道如何夸才会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

于是在没有掌握使用方法的情况下,对孩子一顿乱夸。

一般情况是,最初会有一定效果,但后来就是折腾了大人,糊涂了孩子。

更有甚者,孩子变得听不得批评,甚至不能接受自己有任何错误。

这样的孩子在集体中最容易受挫,也不容易交到朋友,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教师喻原:首先,这个观念是不对的。

现在的多数孩子不缺夸奖,相反缺的是批评,缺的是“苦难教育”,缺的是“挫折教育”。

其次,夸孩子怎样夸

什么时候夸

什么样的孩子需要夸

这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什么事情都一水儿地夸奖,肯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最后,夸奖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孩子们各有不同,教育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夸奖应该也只能是教育方式方法中的一种,要与其他方法并用才能培育出更好的孩子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刘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类“名言”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它们正好迎合了某些教育功利者的需要。

简单地说,视教育培训为摇钱树的商家抛出这类口号,往往能有效刺激家长的敏感神经。

这种“伪名言”的危害是很大的。

什么是起跑线呢

如果说出身也是其中一个指标,很多人已经输在起跑线了,而这种观念会让很多人产生自暴自弃之感。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也导致教育的恶性竞争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比如很多资质已经不错的孩子被迫去上很多并不需要的培训班。

更有甚者,有些家长觉得起跑线定得越早越好,早早把孩子送去早教机构,违背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其终身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咸嘉小学教师向旻旻:这句话提得最多的,是教育培训机构。

做父母的经常被这句响亮的口号所迷惑,其实真正懂教育的人,是不会说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话的。

拔苗怎能助长

这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命题。

近几年,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课外兴趣班被迫学得太多而走上极端的报道屡见不鲜。

孩子的童年是一次旅行,而不是一场比赛,人生不是百米跑,而是一场长长的马拉松。

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着眼于孩子的整个人生。

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全的人,而非学习机器,才能给他一个幸福的人生。

“选择教育就是选择清贫,选择寂寞”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三中学教师丁海燕:这句话表面上是对教师师德的一种赞扬,然而,教师也是一种职业,教师也要吃穿住行,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正规的大学院校毕业出来的具有专业技术职能的人员,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教学本来就是自己的谋生手段,如果吃不好穿不暖,甚至病怏怏的,怎么可能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去教授学生

为什么一定要将教师框架于“清贫”之内呢

这难道不是对教师的一种道德绑架吗

寻找被断章取义的名言警句

1、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

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

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

”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秦伯》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 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

在这里插一句,孔 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非常多呢

这其一当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则是因为他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一 来,后来的人无论是谁,抱着什么目的,都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比方说现 在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前文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

原来,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

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 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 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 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人民知书答理寻求知识的愚民之术。

真不知道那些 曲解这话的SB怎么想的,你要说这种P话是教育家孔子说出来的,谁信啊

都把人民当白痴来忽悠了

3、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搞笑的一个例子之一,就算是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也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 处,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我们认识的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这种前 缀也能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了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 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

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 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

为什么呢

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 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于是这句话,终于成了典 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了迂腐文人的笔下的又一个牺牲品,“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话里一个君子对一个丈夫,一个度对另一个量,本来 是很完美的一个句子,可经过上千年的以讹传讹,竟成了“无毒不丈夫”这句现在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 孔子当初是在什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呢

这话又是对谁说的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 乘,招摇市过之。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于是丑之,去卫。

”我来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 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 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

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 重要

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GO,GO,GO

”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 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我们在什么 地方见得最多呢

第一,是图书馆,第二,是全国各个小学的后墙上,按照现在人们的普遍理解,这句话实在是学习励志类的不二明言警句,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多崇高的目标啊,这比什么孔老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都来得有气势多了,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学子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奋发图强追求上 进读那些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动力啊,偶像啊,庄子七老八十还能说出这么振奋人心的话,咱年轻的小辈正当青春,怎么能输给他老人家

不狠狠地读书怎么对得起 他老人家

但真相说出来,往往会让人哭笑不得,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你当我是SB吗

这样会搞 死自己的捏~~庄子是一个追崇顺其自然,清净无为的洒脱人物,他认为人吃个饭,饱了就行,没什么必要追求奢华,穿个衣,别冻着就行,实在不需与什么人攀 比。

同样,学问也是如此,学够了就行,学以致用,学问学来就是为了用,你一个人再牛B,还能全部用到这世间所有的学问

既然不能用到,那你老学老学把自己 整个生命都拿来学这是干啥呢

时间都被你拿来学习了,还怎么有时间把学到的东西拿来用呢

这不就跟吃饭是为了炫耀穿衣是为了攀比的人一样,完全本末倒置了 吗

所以他老人家就在《养生主》一书中给后世陷入这个怪圈的书呆子们提了个醒,你们这样苦学盲学乱学通学,对身体不好滴,会搞死自己滴~~ 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

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

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

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 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 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

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 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

当年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在我们的父辈那个婚 姻靠组织介绍的年代,这句话支撑了多少性格各异,却本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的夫妻一直走到了今天,相濡以沫,多好的一个榜样啊,只是当年没曾想,只是当年不知 道,既然需要相濡以沫才能支撑,为什么却不干脆洒脱地放手,把自己,也把对方放开去找各自的幸福,去找各自的江湖呢

只是叹息一声,我们都没曾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原来后边,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一般人理解是“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 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其实不是从光从字面上理解的那样,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世间万物都看成猪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猪狗,也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说 所谓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把百姓看得低微卑贱。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你们推崇的 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 在你啃着干面包,别人却吃着海鲜大餐

在大叫不公平之前,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

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试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不公”

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等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着的一去不复返的 青春年华,有用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名人名言吗?

是的。

长歌行_[作者]佚名[全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

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

千万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

人也一样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

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

向日葵即其中之一。

此外,蒲葵也可简称.“葵”,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⑤秋节:秋季。

⑥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读音同“花”。

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

(但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所以我们认为,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读shuaī)⑦百川:大河流。

少:年轻。

老:老年。

⑧徒:白白地 。

⑨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⑩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⑪老大:年老。

(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

此句话指到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何以如此

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哪些名言是被误传的

有一些名人名言因为各种原因被我们或错误解读,或断章取义。

而这些被曲解的名言却借助大众传媒的不断传播,成为我们心中坚信不疑的名言。

以下便是比较典型的几句误传名言。

误传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原话: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我们都以为是“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当然,这句话本身并没有被偷梁换柱,但一些书本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大家可以看到,没有后面的这句话,全句的意义就完全改变了。

爱迪生当然是个天才,他也是相信天才的(他曾经多次把福特叫作“天才”);他对天才持一种“有条件的承认”的态度,即天才是最重要的,但天才也需要努力。

爱迪生承认努力,但他归根结底更重视灵感。

而一些书本上只有这第一句,这等于全面否定了灵感的意义。

误传名言:不存在一个掷骰子的上帝———爱因斯坦 原话: 上帝不掷骰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骰子。

”他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而说的。

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而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

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不一定是某个宗教的上帝),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观念就好像上帝掷骰子一样不可相信。

这是他的本来意思。

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书本是怎样篡改爱因斯坦的话的。

“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物理,是因为爱因斯坦觉得量子物理学家承认有一个掷骰子的上帝存在,不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它却说:“爱因斯坦说,不存在一个掷骰子的上帝”。

于是有神论的爱因斯坦就变成了无神论者。

误传名言: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拿破仑 原话: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谁都知道这是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接受这句话,一个伟大的外国人对中国有如此崇高的评价,我们深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而我们也深信这只睡狮已经醒来,已经让世界感到它带来的颤抖,因为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已经“当惊世界殊”了。

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被老师曲解的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