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中国近代史人物传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穷困愁苦,而母亲的笑容却时刻令他梦萦魂牵。
在他得知母亲将来的时候,掩不住脸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悦,抖落衣冠上层累的风霜,拂去心头积淀的风尘,携妻将雏,到溧阳城外迎接母亲。
芳草萋萋,花香阵阵,白云舒卷,碧野晴川,处处洋溢着儿子不尽的思念。
母子相依,热泪盈眶,握着妈妈温暖的双手,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不禁怆然饮泣,感慨万千,提笔赋诗,情思涌动,在孟郊笔下,就熔铸了这首饱含母爱的《游子吟》,诚挚深切,传诵千年。
读名人名言有感 学习在于不断地探索,才能得取。
学习是无止境的,每一本书里都会让我们懂得许多道理。
这天,我拿出书柜里的一本《名人名言》册,开始了今天的学习。
我一页页寻找着。
突然,我发现了一篇列宇写的:我们应当把船驶去,不管途中会遇到什么暗礁。
谁害怕暗礁而留在港湾中,当然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是永远不会达到我们渴望的目地。
——列宁这告诉我们一个深刻地道理:我们做事要勇往直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方设法克服,如果总是停留在困难当中,就永远不会获得收获。
另一段名言是: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混合以后,就比花岗岩还坚韧;一根麻绳是脆弱的,可是千百根麻绳拧成一股,就比钢铁还宾固;一个战士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千百个战士团结在一起,就成为无坚不摧的力量。
——王杰这段名言就是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
一根麻绳、一堆沙子、一个战士……单独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只有把许多这样的物体合在一起,力量才会更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让我们继续在书中探索奥秘,掌握更多的知识。
曾国藩家训观后感2000字
一直不愿读晚清这段历史,也不愿了解那时代的人物。
毕竟这是段国势日渐衰弱、列强虎视眈眈、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屈辱历史,读来让人心情沉重。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评说这边书,竟然有种相见很晚的感觉。
现代人有多少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心烦,有多少人为家庭事务所累,心力交瘁,不妨读读教授评说的,没有古代汉语的生涩难懂,并且尊重历史,把的精髓剖析的深入浅出,最适合我们这些功底薄弱的大众阅读,现代教育专家的各种教育理论,各种家教方法,原来我们的先人早已做了精要全面的总结。
一书在手,所有的家庭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修养问题都已迎刃而解。
时间关系,只是阅读了上部,已是感觉受益匪浅。
感触较深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 读书改变命运曾国藩出身于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如何能够成为晚清一代鸿儒呢
读书是一个重要因素。
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
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这三条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二、 自省的力量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后人称道。
32岁的曾国藩,写下了有名的: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是的做到了,也是曾国藩最惊人的地方。
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
曾国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这种恒心和毅力,试问有谁能望其项背
这种自省的精神和毅力,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三、 高超的家教水平曾国藩的治家也很有名,八字格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是他治家的宝典。
曾国藩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的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更是不惜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能尽自己所能去努力学一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
我们现代人学习曾国藩,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他身上的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
————————————谁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再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家庭中,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子女
为人子女,又应该怎样孝顺父母
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承下去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就通过与家人的书信中,慢慢体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后裔却能历经百余年而不衰,这与其严谨的家训、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曾国藩如此重视家训,第一是因为他是一代大儒、理学传人。
第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家、非常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爱我家”的典型男人。
有一个证明,他说过一句名言,说什么呢
说“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还是从家庭小事来破解一下。
33岁时,他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物极必反,引发了他的家庭危机。
他在翰林院当翰林。
工资不高。
再加上他出身一农民家庭,本来就穷。
花了血本上了学,端了铁饭碗了,得往家里寄钱,他家人多,兄弟九个呀。
欠了一屁股的债。
他自己过得也是紧巴巴的。
京城居大不易呀。
他非常拮据。
终于时来运转,开心极了,上半年升官了,侍讲,工资高点。
下半年来了肥差,去四川乡试做主考官,这是肥差。
他多年前就盼着呢。
这是出公差。
另有差旅费与资助。
考中的得谢师宴呀。
没见过这么多钱呀。
一下收入一千几百两呀。
真高兴呀。
立刻拿出一千两寄回老家。
写一封长长的家书。
汇报一下这个快乐的人生际遇。
最后还提了一下一千两的用法。
“付银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戚族之用。
”拿出六百还债,剩下四百分给亲戚族人,这个想法不说怎么样,钱是寄回去的,本应有发言权,寄给父亲的,应该是父亲决定怎么花。
但他一高兴忘了。
郑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计划。
结果,父亲看过没生气,没觉得过分,就这样划分了。
不代表别人没意见,弟弟们意见大。
六九弟气愤之下,两人写信给大哥强烈抗议。
甚至说他是沽名钓誉。
主要有三条:一是寄钱回来是曾家的钱,不是来路不明,凭什么给别人
二,六百两还债,你知道欠多少吗
刚好一千两。
三,寄钱回来,老爸还在,得他说了算,你这样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里
这几个弟弟是他带大的,常训他们,看到信,本会写信教训他们,可是这时他写了更长的家书。
这是他有名的一篇。
“来书云,‘非有未经审量之处,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语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内省者也。
”先引用弟弟的话,想作秀,没必要做这种事呀。
这话重了,尤其在兄弟间。
但他说这两句话,觉得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立刻反省,当时想法有没有作秀,好象没有。
虽然没有,对我也是重要的鞭策与提醒。
所以我感谢你们提醒我。
下边列举了他听说的亲戚的窘迫生活。
所以资助也不是不对。
还说,我确实失察了,没想到欠了那么多。
就改成二八分好了。
还不同意,就听父亲的。
最后还有好长,写看到你们的信,好高兴呀。
文风与字都有进步。
还可以再提高一些。
又上了一堂课。
还说,我最近的修身养性,可以跟你们交流一下。
一封长长的家书,出人意料。
他在这封家书里是长兄的风采。
弟弟们羞愧难当,财务危机安然度过。
还有两点疑问。
不宽裕时,为什么要坚持拿出一部分来资助族人
倔强的他为什么如此温良
他是标准的儒生,号称之后理学唯一传人,修身与平天下间不是断裂的,最现实的是齐家。
家国天下,中国人对家非常重视。
家这个字,文化信息丰富。
上边是房子,下边为什么是一头猪呢
宝盖是阳宅,最早的房子,不是给人住的,一是部落会议场所一是部落祭祀的地方。
祭祀时,远古最重要的是猪。
那时都是野猪,不容易得到。
当时家祭,所以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对这个家自然无与伦比的重视。
他的家观念是:曾国藩认为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有没有高尚的人格,百分之四十是家庭环境决定的。
所以他看得更清楚,决定的小环境就是家庭环境,所以给他们曾家的老屋起了个名字,叫什么呢
叫。
他们曾家,翻修老屋新建的屋子盖完之后要题个门匾,现在你去湖南,已经改名叫富厚堂了,后来他儿子改的这名字,原来曾国藩起的叫什么
。
为什么呢
他说人生有八件根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这是从齐家、治国、平天下各方面说过去的,说了人生的八条根本。
曾国藩家书100字读后感
搬运自网络读曾国藩家书有感曾国藩有名言,“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养活一团春意思,心里要有像春天一样的活力。
得生机盎然,得有情趣才有春意思。
落实到趣上,不止是说笑话逗乐,对人生而言这种趣其实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是对个人有重大意义。
做人得有志趣。
志向为主,趣有辅助作用,是可以动全身的辅助。
在乐观的情趣下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
这种乐观昂扬向上的趣本质上就是自然的本性。
在人生可能叫纯粹,爱情上可能叫纯洁。
每个儿童,来到世间都有这种纯真,天性使然,只是成长中,渐渐地成熟,老于世故了。
成就就是两头不再长、中间开始长的,曾国藩一生都保持这种纯真。
他身上这种天真烂漫不去。
十二岁时,离家六里去读书。
贪玩,不愿意跟父亲一起走,有时走着就要他背书。
他跟同学一起走,六里足够玩的。
曾国藩回家路上有土地庙,一天小心碰到了土地公公,碰倒了。
小朋友们幸灾乐祸。
立即告状。
你父亲一听,火了。
当地人迷信,怎么能这样呢
得倒霉了。
恼火。
当天把他好好收拾一顿,他恨这个土地公公,不就撞一下吗
害我。
第二天要去扶好,掏钱,重塑。
他更气了。
他也受当地文化影响也怕这个,但是心里憋得慌。
要报复他,怎么办呢
两天后,上学一个人,到土地公公那儿,拿着棍子,罚土地,带一匹马来,这是小朋友常用来当马骑的棍子。
他牵着他的马来的,看土地半天,搭在肩头上,指着神王说,搭帮(湖南话,是麻烦意)你,你给我看好我的马呀,走丢了,我找你。
每天一连一个月来这儿要他看好。
一个月后,饶了他。
这是小屁孩的心态。
有趣,意真。
惩罚时留有余地。
心里有这种天然之趣。
他在家训中说:“终身有忧处,终身有乐处。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也得终身有乐趣,要有生活的趣味,否则有什么意义
所以趣对人生意义重大。
第二点,他觉得趣对亲情家庭意义重大。
他最小的女儿写回忆时也是满是趣味。
本可以富裕时过得清贫。
家庭生活中,他认为除了孝悌忠信之外,还要注重一个趣字。
像林语堂先生也是幽默大师,他说过,家人那里来,亲情来。
他主张,家人吃饭时,不要只顾着吃,应该聊聊天,说说话。
可能对健康不好,但是想想现代生活节奏多快,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饭,不说话不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吗
要珍惜这种的时光。
曾国藩和同僚一起吃还得一起开开玩笑。
他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人,他在误导之外,营造轻松的氛围。
曾纪泽后来教育子女,最大方法是陪孩子一起玩。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手段。
这种趣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肯定心智健康。
所以,他强调趣是对家庭而言。
还有更重要的,第三点是对团队有重大意义。
他在团队中提倡智趣,有智慧的趣味。
团队像一个人,既要有组织性也要有生机与活力。
领导核心要注重智趣,去给团队一种积极生动的面貌。
治军严,但生活中也有趣。
一次,当两江总督时,县里的反总李元写公文送来。
公文用了移的文体。
这种文体应该用在相同级别的衙门间,是平行的公文。
这应该用上行公文。
秘书吓坏了,七品不到,曾是一品大员,用移,想不是要倒霉了,曾国藩当作没看见,秘书要来拿,他在封面上写了词:“团练反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
”李元有意思呀,想跟我平起平坐呀
是故意的,还是不故意的
只调侃了一下,心里特得意。
他后来在日记里写了。
外头幕僚见者无不绝倒。
我坐在屋里装着没听见。
这人好玩。
团队里也注意这些。
那种自得劲
往远里说,孔子也是这样。
像子见南子的故事。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是卫灵公夫人,生活作风有问题,名声不好。
孔子去见她,子路急了,质问他怎么去见她呢
孔子也急了。
赌咒,没什么事。
我发誓,没什么事。
有什么错事,天打五雷轰。
孔子急眼也发誓。
后世就奇怪,论语,都是孔子弟子写下的孔子言行,得维护孔子形象,怎么记下这样的糗事
不可能,是报复,这么想,是丧失了人生的智趣,这样写是为了记下充满童趣的有血有肉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做优秀华夏文明的文化符号。
这体现儒家生活的生机与活力。
所以趣才有生机活力与智慧。
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曾国藩传记读后感, 急求3000字以上给高分。
学号:2009130197 学号 姓名:韩朝相 姓名 韩朝相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近代史课程文献笔记书名:<<曾国藩传>>,作者:易孟醇,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曾国藩传>>这本书,在上高中的时候已经读过了,前两天又复习了一遍,对曾国藩又是 一番敬佩! 这本书大概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功与过. 探究了其内心的历史负荷与无奈,评价其文 化史上之地位. 里面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 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革 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 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 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 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通读《曾国藩》之后,我觉得,前期的曾国藩是中国居官者之典范,是中国文人之楷 模!他是一个乡村小地主家庭的儿子,从小就很爱读书, 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奋发图强,积极 入世,忠君爱国.,长大后, 他克守封建礼教,理学修身养性的功夫,而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 己.仕途上, 也是秉公执法,敢于得罪权贵,他从道光年间中进士,点翰林,到咸丰年间办 团练,打太平军,再到同治年间于天津,办教案,曾国藩的一生可谓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却时刻以尽忠报国为己任,以兴我中华为志愿,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是官之典范,人之楷模 了! 而后期, 多年的官宦生活终于把曾国藩给同化了,他不再盲目模仿古代的忠臣直言死 谏,虽然没有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但对一些官场恶俗也睁只眼闭只眼,就这样.有了 我们后来看到的仕途一帆风顺的曾国藩.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悲剧, 不仅是曾国藩个人 的,也是时代的悲剧. 曾国藩一生中最大的功绩有两件: 灭太平军与兴办洋务.在这两件事里他坚忍不拔的意 志和创新.爱国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在扑灭打平天国之前, 他深知,要打败强大的太平军,靠政府那些懒散无能的绿营,八 旗兵是不行的,就立即另起炉灶, 在湖南筹办湘军.他又非常重视对军队的训练, 不惜重金加 强军备.由于湘军属于团练,相当于民兵,在军费上没有政府来源,曾国藩克服重重困难, 四处筹款建军.在军还未训练完毕时.它不轻易出省作战,这也为他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 为后来的军事胜利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后来与太平军作战,在军情紧急时也毫无畏惧,数次 抱定必死之心写下遗嘱.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曾国藩另一个可敬之处是,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以及他的学生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向西 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他很有创新精神, 购买国外仪器设备, 雇佣外国专家进行科技研究,技术创新.虽然最终,他发起的洋务运动也没能突破封建统治 的重重障碍,没有达到自强的目的,但也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提供了经验, 曾国藩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往向不是一时半刻 所能形成的. 那种不可遏制的欲望唯有像曾国藩这样勇武之人才能取得. 曾国藩一直以成国 家栋梁为宿愿,便投以完善自我的诸方面努力,从勤以治身到畏天命,无一不是在 为了自己的目标在努力. 而对于做为出身封建地主阶级的曾国藩来讲, 他唯一的选择是维护 其阶级的利益.曾国藩所接受的一切教益都是忠于封建王朝,严守君臣父子的仁义道德. 纵观他一生,我觉得曾国藩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最后我想用 四个词来形容他:睿智,坚守,,严谨,忠贞不渝. 曾国藩传读后感 书名:<<曾国藩传>>,作者:易孟醇,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曾国藩(1811--1872 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 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 十级,37 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 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 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 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传》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 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 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 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 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 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地实 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 最具有争议的大人物之一。
肯定之言,誉其为完人,谓其“立德、立功、 立言三并不朽”,谓其成就”震古铄今”,成孔子没后二千年来《春秋》 经世之义之惟一“解人”。
否定之言,则谓其为“吾祖民贼”,“民族罪 人”,谓其愚诚而不顾“民族大义”。
呜呼,如此大誉大毁之人,求之中 国历史,能有几人乎
求之世界历史,又能有几人乎
观点鲜明精当, 见解深刻独到,资料丰赡翔实,分析雄辩有力,观念新颖,视野开阔,是 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曾国藩 无疑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誉之则为圣相,谳之 则为元凶。
毛泽东青年时期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更 是终生奉之为楷模。
作为一位被儒家思想熏陶了许多年的知识分子,曾国藩 年轻之时变特别重视自身的修炼,他自己日记中的一句话就是“不为君子,变 为禽兽。
”在他的字典中,只有这俩中人,禽兽,或是君子,作为一位儒家的 知识分子,曾国藩当然不能忍受自己当一个禽兽,于是变事事以常人不能理解 的苛刻方式来要求自己,这样也使的他在很多方面都修养很高。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太柔了成不了大事,太刚了则会折断。
刚不是蛮横,而是敢于进取,柔不是痹弱,而是虚心谦让。
做人应当坚挺,之 后才是立志、明强、慎独、勇毅、谦虚、习劳。
自身的努力加外在的机会,最 终成就了曾国藩.每个人品评历史人物总是纵观其一生,评论其功过,比如曾 国藩最后大战太平天国,一统湘军等等。
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不是评论员,也 不是历史学者,己的资历就读书、修身这两点就够我学之一生,受之一辈了。
坚忍的读书规矩,严格的修身要求成就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曾国 藩,这的确不是常人可实现的
受自身生长环境影响,我也自认有追求、有要 求的人,可是,面对这十二读书规矩,面对这五字修身,除了汗颜就是觉醒
许多东西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读书、修身真的是一种自我君子境界
10 软件嵌 20220508126 周晓宇 读《曾国藩传》有感 曾国藩传》 摘要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一种最高理想境界。
“立 德”和“立言”于曾国藩而言,以他的个人努力及发展情形来看,这些似乎都不在 话下。
唯有“立功”一项,只有帮助清廷剿灭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才有可能做到 集治身、治学、治家、治世、治政、治军于一身,从而达到为师、为将、为相的 所谓“完人”。
关键词:曾国藩;为人处世;交友。
读完 《曾国藩传》 颇有感触, 特别是对于曾国藩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很是佩服。
曾国藩有经国济世的大志,主张积极入世,努力参加到游戏中去;想在游戏中获 胜,就得先参加进去,入了局,就有了竞争的资格,出色的才华才能显露,远大 的抱负才能实现。
不少人总是患得患失,喜欢站在局外看热闹,这样的人即使叫 得再欢,最终也只是个看客,绝对成不了主角。
曾国藩从发现李鸿章到把他培养成一个人才, 一直都在给他灌输 “成大事者, 必须勇于任事,挺身入局”的精神。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何尝不是需要这种 精神,在我们想要取得一番成绩时,我们就必须去实践,而不是空想,只有我们 勇于去实践,挺身入局,我们想要取得的成绩才可能实现。
只要我们有了这种精 神,就有了百折不饶回到勇气,无论多么难得事都能迎刃而解。
当然,在我们成就事业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有以上所说的这种精神,我们还需 有志,曾国藩一生事业的起点就是立志,所以他将有“志”视为取得成功的首要 品质,在我们想要成就事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定好目标,只有有了目标,我们 的道路才能明确,我们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有了目标,我们才能有动力,这样我 们才有更多的机会成就事业。
在交友上,曾国藩的交友方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正所谓,选择怎样的朋 友,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 “凡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 好友好榜样。
”曾国藩的事业正是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做成的,好老师是自己进步 的指路明灯,好朋友是则是事业必不可少的帮手。
要交好朋友,诚信无疑是最重要的,如果在交朋友是相互猜疑,两个人都不 会坦诚相待,那么这种朋友不交也罢,只有当朋友之间坦诚相待,才会成为正真 的好朋友。
在交友时,我们要多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对你有没有用,不是一时 就能看出来的,不过酒肉朋友是什么时候都帮不了你的,曾国藩择交的经验是: 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是一路的人,不要深交,对志同道合的人,却要广泛结交。
我们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就能相互鼓励,相互扶持,不但学业上能取 长补短,也为日后的事业打下了人才基础,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定要深 交,因为这些人不但是能够帮助自己的人,更是一笔庞大的精神财富,他们可以 有更多的优点让自己学习。
这本书给我很多感想的还有曾国藩的自强心法, 曾国藩的性格使得他养成了 不求人的习惯,自己站直可腰,别人便把他当成了可以乘凉的大树,他的一生, 从个人的求自立,到国家的求富强,一直贯穿着自强的思想。
“天助自助者” ,人生就是如此。
每个人都要奋斗,靠自己的本领打天下, 有的人之所以能成功,不仅仅是运气好,主要还是自己争气。
在我将来要走的道 路中,我会学习曾国藩的这种为人处世的精神,因为这能让我少走很多弯路,才 能让自己更有冲劲,才会更容易成功。
参考文献: 曾国藩秘传李鸿章 主编:石斋 中国城市出版社 曾国藩传读后感 不知道大家读过曾国藩的传记没有,摘记一些紧要处分享一下。
上学的时候教科书上讲他是个镇压革命的刽子手,高中时候很奇怪书店里摆的那么多“国贼”的书,真 的好多呀,还灰糊糊的封皮,宛如历史垃圾的颜色,隐隐还知道和厚黑学搅和在一起,对于国贼和厚 黑本人都很不感冒,出于反感一直没有想过要读。
后来渐渐明白所谓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是一场残暴的杀人运动,洪秀全荒淫无耻,他建立的暴政只怕 比满清贵族更加可怕。
渐渐改变了看法,也许曾国藩是个值得了解的人物,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 这本马东玉教授所著的《曾国藩本传》。
原来他的本行是个大学士,出身寒微,生性淳朴,自幼苦读,才思聪颖,中举后中进士,勤学不辍, 有人称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理学大师”,而且由于在京颇著清望,得到朝野的一致认可,“十 年七迁,连跃十级”“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如果没有京官以后的对抗太平军,他或者成 就一代大儒。
之后白手起家,在八旗兵、绿营兵之外筹建地方武装,初战大败,投水自尽被救起,之后的战事胜多负少,在八旗兵、绿营兵一触即溃 的危机关头扭转了形势,步步为营,逐步压缩了太平军的空间。
但是,因为湘军是“团练武装”,打出湖南以后更加无依无靠,曾虽为中央二品大员,但并无地方实权, 粮饷兵源到处有求于人,官场腐败、彼此扯皮,皇帝又担心他权力过大处处掣肘,几年下来受尽了气, 难以尽述。
愤而借父丧委军家居一年半,开始的时候整日漫骂,书中说:“自入仕途,以孔孟入世救 世,对自身的修养严厉酷冷,一丝不苟;对社会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胸怀。
持身严谨,奋发向 上,关心国事,留心民情,因而赢得君王信任和同僚的尊崇,十年京官春风得意。
正是抱有这种信念, 以一文官而白手建军、治军,5 年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出生入死。
但是,为什么皇上反而不信任
为什么上至枢垣,下至府县,都那么忌恨自己
”心中苦闷抑郁。
后通过阅读道家的著作,大有感悟,发现:“同样为人处事,孔孟主张直率、诚实,而申韩(申不害、 韩非)等法家却主张以强碰强,硬对硬,老庄则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 之至坚”,……弱反而能强,柔则是至刚。
把老子的言论对比自己过去的行事,他发觉自己处处直截 了当,用的是儒家的至诚和法家的强权,表面上痛快干脆,似乎是强者,结果处处碰壁,实质上是失 败,是弱者。
到头来弄得上上下下处处是敌人,前前后后处处是障碍。
过去也知道“大方无隅”、“大象 无形”、“大巧若拙”,但一直没有真懂,所以自己的行事恰好是有隅之方,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 的大方、大象、大巧是无形无象、鬼斧神凿的。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太妙了
读到过里、想到这 里,曾国藩如同从黑夜里一下子走上了光明世界,”…… ……发现了作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回想自己,确实是够得上直率、诚实,随着岁月的增长,人确实平和了许多,可是和曾文正公比起来, 显然遇到得挫折还是太少,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思考“大柔非柔,至刚无刚”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是啊, 当你肩负数万人的生命,乃至整个国家的责任,当遇到挫败,昨天的部属变成冰冷的僵尸,当苦战几 年的战士饿着肚子苦战凶悍的敌人……没有各方的支持,战场上步履维艰,白白付出很多不应有的牺 牲……其中经历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同身受,非时代纷乱无以成就这位“中兴名臣”,非大挫折、非大挫 折后的反省他无以达到他人生的新高度,以至后世的楷模。
但是,我们一定要经历过那么多苦难才可以明白那些道理吗
引用钱满素为房龙的 《人的解放》 题序: “知识就是力量,但无知同样也是力量。
当千百万民众被无知与偏执驱使时,他们干的蠢事还少吗
虽然人类的经验与思索已经记录在案,本可引以为戒,但历史却仍然不断地在重复自己,这又是为什 么呢
在诸多原因中,知识的不够普及至少也是一种,有多少人能天天坐在图书馆中去研读人类的文 字积累呢
理论玄妙得高不可攀,历史悠久得令人生畏,知识浩瀚得一望无边,理论注定是极少数人 的专利。
书籍是我们人类经验、阅历、挫折、挣扎、领悟的记录,我们不需要亲身经历所有的这些,就可以从 书中领悟一样的东西,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有张力,这是只有人类才能享受到的文明的奇迹
我们 还有什么理由等待呢
赶紧去读书吧
《曾国藩传》读后感 曾国藩传》 不知道大家读过曾国藩的传记没有,摘记一些紧要处分享一下. 上学的时候教科书上讲他是个镇压革命的刽子手, 高中时候很奇怪书店里摆的那 么多国贼的书,真的好多呀,还灰糊糊的封皮,宛如历史垃圾的颜色,隐隐还 知道和厚黑学搅和在一起,对于国贼和厚黑本人都很不感冒,出于反感一直没有 想过要读. 后来渐渐明白所谓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是一场残暴的杀人运动,洪秀全荒淫无 耻,他建立的暴政只怕比满清贵族更加可怕.渐渐改变了看法,也许曾国藩是个 值得了解的人物, 一个偶然的机会, 读到了这本马东玉教授所著的 《曾国藩本传》 . 原来他的本行是个大学士,出身寒微,生性淳朴,自幼苦读,才思聪颖,中举后 中进士,勤学不辍,有人称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理学大师,而且由于 在京颇著清望,得到朝野的一致认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三十七岁至二品 者,本朝尚无一人.如果没有京官以后的对抗太平军,他或者成就一代大儒. 之后白手起家,在八旗兵,绿营兵之外筹建地方武装,初战大败,投水自尽被救起,之后的 战事胜多负少,在八旗兵,绿营兵一触即溃的危机关头扭转了形势,步步为营,逐步压缩了 太平军的空间. 但是,因为湘军是团练武装,打出湖南以后更加无依无靠,曾虽为中央二品大 员,但并无地方实权,粮饷兵源到处有求于人,官场腐败,彼此扯皮,皇帝又担 心他权力过大处处掣肘,几年下来受尽了气,难以尽述.愤而借父丧委军家居一 年半,开始的时候整日漫骂,书中说:自入仕途,以孔孟入世救世,对自身的 修养严厉酷冷,一丝不苟;对社会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胸怀.持身严谨, 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心民情,因而赢得君王信任和同僚的尊崇,十年京官春 风得意.正是抱有这种信念,以一文官而白手建军,治军,5 年来一身正气,两 袖清风, 出生入死. 但是, 为什么皇上反而不信任?为什么上至枢垣, 下至府县, 都那么忌恨自己?心中苦闷抑郁. 后通过阅读道家的著作,大有感悟,发现:同样为人处事,孔孟主张直率,诚 实,而申韩(申不害,韩非)等法家却主张以强碰强,硬对硬,老庄则主张以柔 克刚,以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反而能强,柔则是 至刚.把老子的言论对比自己过去的行事,他发觉自己处处直截了当,用的是儒 家的至诚和法家的强权,表面上痛快干脆,似乎是强者,结果处处碰壁,实质上 是失败,是弱者.到头来弄得上上下下处处是敌人,前前后后处处是障碍.过去 也知道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巧若拙,但一直没有真懂,所以自 己的行事恰好是有隅之方,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是无 形无象,鬼斧神凿的.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太妙了!读到过里,想到这里, 曾国藩如同从黑夜里一下子走上了光明世界,…… ……发现了作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现实意义: 回想自己刚毕业的时候,确实是够得上直率,诚实,随着岁月的增长,人确实平 和了许多,可是和曾文正公比起来,显然遇到得挫折还是太少,没有从真正意义 上思考大柔非柔, 至刚无刚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是啊, 当你肩负数万人的生命, 乃至整个国家的责任,当遇到挫败,昨天的部属变成冰冷的僵尸,当苦战几年的 战士饿着肚子苦战凶悍的敌人……没有各方的支持,战场上步履维艰,白白付出 很多不应有的牺牲……其中经历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同身受, 非时代纷乱无以成就 这位中兴名臣,非大挫折,非大挫折后的反省他无以达到他人生的新高度,以 至后世的楷模. 但是, 我们一定要经历过那么多苦难才可以明白那些道理吗?引用钱满素为房龙 的《人的解放》题序:知识就是力量,但无知同样也是力量.当千百万民众被 无知与偏执驱使时,他们干的蠢事还少吗?虽然人类的经验与思索已经记录在 案,本可引以为戒,但历史却仍然不断地在重复自己,这又是为什么呢?在诸多 原因中,知识的不够普及至少也是一种,有多少人能天天坐在图书馆中去研读人 类的文字积累呢?理论玄妙得高不可攀,历史悠久得令人生畏,知识浩瀚得一望 无边,理论注定是极少数人的专利. 书籍是我们人类经验,阅历,挫折,挣扎,领悟的记录,我们不需要亲身经历所 有的这些,就可以从书中领悟一样的东西,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有张力,这是 只有人类才能享受到的文明的奇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等待呢?赶紧去读书吧!
读书的好方法
读,好读书,读好书,好,做个读书人,以书,开卷有益,这些哲理不会被岁屐痕所泯灭,反而随着人们读书实践的深化和读书经验的积累,迸发出更为耀眼的火花。
即使到了今天电子读物琳琅满目的时代,“开卷有益”依然如故,做个“读书人”不失为新时代的基本的角色认同。
李公朴有感而发:求知识虽然不只有读书,但读书,在求知识的过程中总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部分。
古往今来无论哪一位大思想家或大科学家,没有不读许许多多书的。
郑振铎告诫读者:多读书,常读书,总有好处。
不必“手不释卷”,但不可“目不窥书”。
蒋子龙在论及读书的益处时说:书可以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想,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灵感。
郁达夫把书比作“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产生了人生存在的意义,供给了知识饥渴的乳料。
刘白羽把书海喻为“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余秋雨语)。
书籍,连接古今,贯通中外,是历史的长老,文明的使者;它传播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思维,沟通了情感,容纳了峥嵘岁月、社会变迁、人间沧桑和无限情愫。
读书人还应是个文化人。
有了文化人的慧眼择书而读,就会事半功倍。
名人名言娓娓道来:书籍浩如烟海,生命十分有限,只有择书,才能充分享用上乘之作。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在二三流的书里耗费时日,最终只能驻足于三四流的水准。
择书是门艺术,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值得读的书。
与其10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一部书精读数遍。
所谓“旧书不厌有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在一段时间中不适当地读太多的书,如人大病在床,而众医杂进,百药交下,决无见效之理。
不若尽力一书,令其反复通读,而复易一书之为愈。
作为文化人读书,会寻求读书的阶段性目标。
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方法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伴随着读书实践: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学习他人的读书方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书方法,总结探索自己的读书方法,创法拓展,不拘一法,相互取法,以法增效。
在跨学科、大文化和文化大背景下自觉舒展知识链,可以倡导系列组合读书法和网络滚动读书法。
借助于全息摄影术,可以把自己的阅读空间从具体的阅读对象中扩展延伸,进行全息式知识补充、视角调整、方式铺垫,此谓全息读书法。
对于特定的研究对象,择书而读,读中有研,研中复读,有序进逼,灵性驱动,此谓追踪研究读书法。
有些读书方法,看似简单明了,但坚持运用,持之以恒,却受益无穷。
如联系实际读书法,即根据研究课题的滚动,周期性地进行阅读准备和带着理论难点重点阅读,为研而读,以学助研,以研带读,释疑解惑。
读书方法受到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导引。
从层次结构上说,从技法到方法、论方法、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哲学,依次递进,构成系统。
方法是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的行为方式,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总和。
科学方法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评价、选择科学成就和发展科学理论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
把读书方法置于科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之中加以梳理、探索,在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乃至哲学的层面上总结读书方法,升华读书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和较高的逻辑起点。
在科学方法和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牵引下,读书方法已上升为方法论的思考。
读书方法、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协同、统一,会形成一些新的综合读书法,会在读书实践中讲究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有机组合。
第一,应用逻辑读书法,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并且要看著者所提出的界说,是否有系统的发挥,所建立的原则是否有事实的根据,所叙述的事实是否有原则作指导。
如是就可以判断此书学术价值的高下。
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书的本质或精义,依据原则,发疑问,提假设,制范畴,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厂解此书的内容。
第二,应用体验读书法,就是首贵放弃主观的成见,不要心粗气浮,欲速助长,要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切己体察,优游玩索,虚心涵泳。
须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以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
要感觉得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
把读同代人的书,当作就是在全国甚或世界学术之内去交朋友,去寻老师,与作者或国际友人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
把读古书当作尚友千古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故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即从这种读书的体验里去理会,去反省,去取精用宏,含英咀华,去体验古人真意,去绍述古人绝学,去发挥自己的心得。
这就是用体验的方法去读书,也可以说是由读书的生活中去体验。
用这种的读书法,其实也就是——种涵养功夫。
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致限于粗疏浅薄偏激浮嚣。
第三,应用全体“选部分读书法”,从部分看全体的玄思方法以读书,可以说是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之法。
譬如,由读某人此书,进而博涉及此人的其他著作,进而博涉及与此人有关之人的著作(如此人的师友及其生平所最服膺的著作)皆可说是应用由部分到全体观的方法。
然后再由此人师友等的著作,以参证、以解释此人自己的著作,而得较深一层的了解,即可说是应用由全体观部分的方法。
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趋势,由某一学派的立场去观认某一家的地位,由某一家的著作以代表某一学派的宗旨,由全书的要旨以解释一章一节,由一章一节以发明全书的精义,均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玄思方法以读书。
我还要说几句关于读书的价值,读书的神圣权利,和读书的搏斗精神。
鲁迅认为读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同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
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大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宣扬神仙方药、鬼怪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论述人间得失、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言论,这就是要读的重点。
鲁迅这样的指导名之曰“重点进攻”读书法。
平均使用力量,会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只有采取“重点进攻”的方法,比平均使用力量收效会好得多。
五字诀读书法:一种读书的程序,即通过翻看、阅读、提问、背诵和温习五个步骤来读书。
这一过程可简称为“看、读、问、背、习”五字诀。
翻看,就是根据学习的要求,首先浏览一下内容梗概,了解这本书是否为自己所需。
阅读,就是将所需之书较快地粗读一下,了解书的主要论点,然后,认真仔细地阅读,要求思考和研究,深入理解全书的内容。
提问,指阅读后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
背诵,指反复诵背达到熟练,这是巩固读书效果的可靠办法。
温习,指经常复习减少遗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分析性阅读法:所谓分析,指分析书的主题和题材,说明全书各部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的学习方法。
通过分析性阅读,能对书的主题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论述。
在分析性阅读中所做的笔记是概念性的笔记,既包括作者的概念,也包括读者的概念。
通过阅读,这些概念被加深和拓展了。
夏丐尊读书法:“由精一篇向四面八方发展”,这是著名语言学家夏丐尊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
即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由精读一篇文章带读许多书,有效地扩大知识面。
例如《桃花源记》一文是晋朝人陶渊明写的,如果想知道这篇文章的地位和晋朝文字的情况,可以去参阅中国文学史。
这篇文章体现了一种乌托邦思想,而英国的莫尔写过一本叫《乌托邦》的书;可以对照起来读。
另外想了解作者陶渊明的身世及为人,还可去阅读《晋书•陶潜传》或陶集。
如此这般,可以由读一本书引出一大串来。
朱子读书法:朱子即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他是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不仅直接教导学生,还整理编著教材,一生没有放弃过教育活动。
他非常注重读书治学的方法,他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说明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教有教法,学有学法。
离开了具体的方法,教师则“无以教”,学生则“无以学”。
关于读书之要,他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原则,对后来极有影响。
他的学生把他的读书方法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循序渐进,指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
熟读精思,指读书要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虚心涵泳,指读书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反复体会。
切己体察,指读书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重视书外的功夫。
着紧用力,指读书要抖擞精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
居敬持志,指读书要有专静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
朱子读书法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是足资借鉴的。
快速阅读法: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
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起,快速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在西方开始加以研究。
实验证明,人们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对每一笔划、每个字母都看清楚,而是只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
对于词和句子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几个主要的字映于大脑,大脑就能凭经验将它们联成意思,快速阅读要掌握的要领是:(1)要默读,不要音读,力戒倒回去重读;(2)扩大视读广度,把逐字逐句读改为逐行逐段读;(3)从顺次阅读到跳跃阅读,将那些过渡性的话语,引证的材料,推论的过程等无关紧要或早以熟知的内容,整行、整段地跳过去,只寻找主要论点,新鲜的见解,争论的焦点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4)要多掌握词汇;(5)经常有意识地学习,养成习惯,循序渐进,逐步加快。
预测阅读法:也称超前思考法或悬测读书法。
面对自己比较熟悉或正在研究的题目的文章或书籍,可先不忙翻看其内容,而是悉心研究题目,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个题目由自己来写会分作几章几节,组织怎样的结构体系,对其中的重要观点又将从从哪方面入手,组织哪些材料来论述,并将自己的设想写下来,然后再拿它与原文对照,看哪些地方不谋而合,哪些地方意见相左,哪些地方自己不得其解。
对不谋而合处,稍加浏览便可,对意见相左处,要推究谁正谁误,原因何在。
对不得其解处,要舍得下功夫,不但掌握人家的观点,还要掌握人家的思路和方法。
这就是预测阅读法。
这样读书能强化对书中思想内容的印象,了解作者思路,明了自己思考的不足之处和知识的薄弱环节,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泛读法:一种读书方法,也称粗读法或浏览法,与精读相对应。
陶渊明所说的“读书不求甚解”也属于此法。
对于有些书,阅读时,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掌握全部内容(至少不需要第一遍阅读就全面掌握内容)。
比如泛读一本英语书,可以跳过生词、难句,不用象精读那样见生词就查字典;第一次阅读象《易经》这样难啃的书,只要理解一小部分哪怕只有1%都可以,而随着知识面和阅历的扩展,以后每阅读一次,都会增加一些理解。
通过广泛的浏览,可以扩大知识量和知识面,使对浏览过的材料有了大致印象,等以后需要时,再根据印象查阅各种资料,使以后的学习活动更有目的性;通过浏览还可以网罗知识,待以后一一整理,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
为以后的学习活动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泛读和精读结合,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鲁迅介绍了四种读书法:一是添朱线,即随时在书上划线。
有些人会用不同颜色的划线标记。
二是拔萃法,即摘录。
钱钟书读书主要使用的是这种方法。
但鲁迅似乎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方法容易减少读书的兴味,让读书变成了难事,且速率也要减去约四分之一。
三是再读法,也即重读那些划线的部分。
鲁迅很赞成这种方法。
特别对于含蓄深奥的书,特别需要一再地重读。
最后一种读法更辛苦,非普通人能做到。
即“省察法”(这是我根据文意随便起的名),看书之前,先了解一下书的结构框架,看一下目录,然后自省如果自己写作会如何,再看作者如何写。
这个太麻烦了。
最终鲁迅自己也没说明应该如何读才好,大概他认为各人有各人的习惯,难以硬性规定。
胡适谈读书,只有两个字:“精”和“博”。
至今这两字还是很多读书人的主张。
我觉得他解释这两字时用的比喻比较好,现摘录如下:“专攻一技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这一类的人,影响于社会很少。
好有一比,比一根旗杆,只是一根孤拐,孤单可怜。
又有些人广泛博览,而一无所长,虽可以到处受一班贱人的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废物。
这一类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精深,又能博大。
……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
……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塔。
”最后他总结出读书的目标是“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夏丏尊主张读书要精,不要今天读陶诗,明天又读绘画,后天又读曾国藩家书等,应该先读一种,一直读到厌倦为止。
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日本有一个文学家叫坪内逍遥的,活了八十岁,却读了五十多年的莎士比亚。
其实我在教学生的第一堂课就告诉他们如何读书,即要专,一段时期专读一人,然后辅以练习写作,半年之后,隐然有了这人的文风。
呵呵,说得很诱人的。
但这适合还不定型的十几岁的学生
邹韬奋认为读书应该有计划,无计划地乱读书效率很低。
另外名著后面的参考书就像一个金矿,她告诉你了许多可挖掘的宝藏,循此一定会对某一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的。
邹还建议最好能培养自己阅读外文的能力,这非常重要
我现在读书就比较乱,一会儿想看史书,一会儿想读经书,一会儿又拿起了音乐欣赏书,太乱了,只觉得有很多书要读,但就是没有个计划。
看来是要好好地考虑一下自己这一年该认真地读哪一种书了。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
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
‘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
‘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
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
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
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
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
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
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
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
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
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
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
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
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
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
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
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
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
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多读成颂”,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写文章的语感,自己写文章的时候能够自然而然地灵活运用语法也可以用上别人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