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抓鱼的片段
我们从小水洼中走过,一群群小鱼在水中穿梭,小鱼们欢快地追逐小虾,小虾惊慌失措逃进了洞里。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大海边,我们慢慢向大海里移动,我们都走到了大坝上,那里的贝壳很多,我们捞了很多贝壳,还在海滩边捡了些小海星。
岸边的人增多了,都扒在那里抓螃蟹,妈妈悄悄搬开一块石头,哇!好多的螃蟹,我赶紧往瓶子里装,弄的我手忙脚乱。
忽然,我发现石头上还贴着许多寄居蟹,我拽了下来,它就在我的手上爬呀爬,不一会儿居然粘在我的手上了,我急忙把它拽下来放进瓶子里了。
描写“抓鱼”的句子有哪些
那鱼儿拼命地扭动着身子,企图钻出我紧偿的手指,它不停挣扎着滑溜的身子,使人很难控制,几次差点从我手里跃出......*渔夫拿着一柄鱼叉,注视着河,看到最好的时机,用力地叉了下去。
*天上稀淅沥的下着小雨,一个渔翁划着小船,披着蓑衣,不慌不忙的洒下网,不一会儿,他迅速的拉起网,许多小鱼儿在网中蹦蹦跳跳的。
捉鱼的好词好句
捉鱼的好词好句捉鱼好词好句:今年暑假,我来到了外婆家。
外婆家在农村哪里的景色十分美丽,在外婆门前有一个清澈的小河。
河里有很多的鱼,我们暑假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捉鱼了。
早上一大早,我们吃完早饭,我就和哥哥拿着渔网来到了小河边。
站到小河边,看着在水里游荡着小鱼,我们充满了想抓起这些鱼的冲动。
于是我拿起了哥哥手中的渔网,向着小河撒去,可是我看着小鱼们疯狂的向着两边逃窜。
这是我就郁闷了,为什么哥哥用渔网可以捉到鱼,我一撒渔网,小鱼们都跑了。
这时候,哥哥来到了我的身边对我说:“渔网你是你这么撒的,渔网要轻轻的撒在小鱼们游荡的路线,这些小鱼们就可以游到你的渔网之中。
而且撒渔网不要弄出太大的动静,因为这样会吓到小鱼,使得小鱼们惊吓到的。
”这就是捉鱼的方法。
于是我按照了哥哥的告诉我的方式,我先将渔网铺好。
然后我们在水中放入一些鱼食,使得小鱼们收到吸引,自己向我们渔网的方向游来。
果然,没过多久,就看见了无数的小鱼向着我们渔网的方向游来,只见他们一个个的进入了我们布置好的渔网。
看着渔网里面那些小鱼觉得非常有成就。
我们那来了一个大桶,把渔网拿了起来,将渔网之中的小鱼们全部放入了大桶之中,看着满桶的小鱼,这全都是我们的胜利品。
我和大哥开心的拿着我们的胜利品回家了。
关于描写“捞鱼”的句子有哪些
狗,形状大一;颜色、都很丰富;而且生性灵是惹人喜爱的动物。
狗官也像人般端正,四肢更是健全。
它们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快活得不得了。
一般情况下,狗的长度约八分米,其重量也不会超过35公斤…… 狗毛的颜色五颜六色,品种更是多的不可计数。
狗毛的颜色以黑、黄、白为主,还有的黑黄、黄白、黑白相间……据说,狗毛的颜色与其本性有联系的:黑的紧守家门,凶猛如虎;黄的貌似流浪,来去自如;白的纯真活泼,言听计从……根据多年统计,狗的品种约占世界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沙皮狗便是我们大沥的名牌狗种。
约有500个家庭领养了此种狗…… 狗的生性灵活。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只狗是痴痴呆呆,不爱吃也不爱玩的。
然而,狗的反应十分敏捷。
当看到有老鼠、虫蚁的出现,狗便展示其自身本领,快速地捕捉盯紧的猎物;在狗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没有一只猎物能够脱离它们的五指山。
狗的食量不大,但却很挑剔。
狗每一天的食量大约是人类的三分之一,只吃鱼、肉或是其它的骨头,蔬菜、水果大多数都不喜欢吃…… 狗的智力在低等动物界中也是非比寻常的,是高等动物--人类的智力的四分之一。
通过人工训练的狗能做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在低空中极其准确地接往从较高空中掉下来的微细物品;单脚踮地,双手握住人类的手,像和人类打交道般friend…… 狗--人见人爱,聪明伶俐的好动物
小学人教版5年级26课主要类容
一 理解类 欲扬先抑起波澜 ——《可爱的草塘》艺术技巧 读了《可爱的草塘》一文,给人印象特别深刻,这跟它的艺术技巧新异特别是分不开的。
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更重要的是它不像大多数的文章那样:开篇点题,然后平铺直叙,中心虽然明确,但平淡没有波折。
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故意掀起波澜,使文章波折动人。
下面我就从“抑扬”的角度简单赏析本文。
一、先抑——初到“呆腻没意思”。
文章的中心是赞美草塘的美丽可爱,目的是“扬”,但文章一开始却反说它不可爱,这就是“抑”。
文章第一句就说:“我感到一切不习惯”,接着说“觉得没意思”,让小丽都看到“呆腻”的样子。
“不习惯”、“没意思”和“呆腻”是我对北大荒不喜爱的情感体现,这与文章中心是相反的感情。
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在这里突然掀起波澜,让人感到诧异。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作者不喜爱北大荒又怎么会说草塘可爱呢?悬念顿生,我们的眼光便迫不及待地流向下文,去寻找答案。
我们的心被作者摄走了,当我们带着疑问阅读下文,更加深了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二、后扬——初看“草塘真美啊”。
作者随着小丽的带领,来到草塘的边上,此时又大又美的草塘呈现眼前。
草塘这么大,“我”第一次看,感到置身大海中一般,充满了新奇感。
风吹动下的草塘,掀起层层草浪,那草浪由近到远呈现不同的绿色,连成一片,茫茫跟蓝天相接。
这动感十足,色彩丰富的草塘让作者自己也分不清是身处大海还是草塘,完全被陶醉了,难怪他情不自禁说它“真美啊”。
作者的情感已由“没意思”的不喜爱转变成惊喜的赞叹,这是第一次“扬”。
如果文章到此结束,中心还不够明确。
三、再扬——耳听春冬的草塘。
接着文章以小丽自豪的话语描述了草塘春冬两季。
春天草塘里游满了肥美的鱼,等人们用瓢舀,令人向往。
冬天草塘里到处是野鸡、狍子,下雪天“腿陷进雪坑里再拔不出来”的狍子眼睁睁让人去逮,“把头扎在雪里”的野鸡等人像萝卜一样拔,多么有乐趣。
北大荒的物产丰富通过小丽的诉说得到再“扬”,但同时“我”在耳听时的态度,一而再地故意逗她,体现着不信,这也是“抑”。
这段文章扬抑结合,又掀起涟漪,增添了文章的魅力。
四、又扬——亲历“美好的画卷”。
接着作者亲历了抓鱼,看到了藏在草丛中神奇的河。
小丽把“我”带到水泡子前,波光粼粼的水面竟全是挤挤挨挨的鱼,“我”惊叫着连忙脱鞋袜下水,一条一条往岸上抛鱼,小丽催了才恋恋不舍上岸,亲历了北大荒物产丰富。
小丽拨开芦苇,让我看到了奇迹般的小河,当“我”看到清澈的河水,倒映水中的芦草、天空、云朵,“我”情不自禁往前走,想捧水洗脸,却怕弄坏了这幅美好的画卷。
作者对草塘,对北大荒的热爱升华到了高潮。
这时文章戛然而止,但余音未尽。
文章以“腻、喜、赞、恋”的线索,欲扬先抑,抑扬结合,不仅符合作者内心变化的规律,而且增添艺术魅力让人回味无穷。
《可爱的草塘》里的 “不禁”、“不舍”、“不忍”之情 《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可爱”像粒粒珍珠散落在草塘各处,“我”在寻找这些珍珠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草塘认识的逐步加深,感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种感情变化成为串连这些珍珠的一条主线。
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以及课后思考题,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路可以确实为:循情——入境——会情,即借助感情变化这条线索(没意思→情不自禁→恋恋不舍→生怕弄坏),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深入课文内容,感受草塘的可爱,从中体会出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口头表达出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熏陶。
一、展示草塘美景,体会“不禁”之情 ⒈学生默读,用课文中的原句概括答案:“我”初到北大荒觉得没意思,看到草塘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呢
⒉分层欣赏,感受“走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1)播放草塘录像,采用“定景”与“动景”相结合、彩色与黑白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你眼前的草塘什么地方“像大海”
分别体会草塘之大、之绿、之动。
(2)学生自由阅读描写“浪花”的句子,画出描写“浪花”动态和颜色的词语,说说“浪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不禁”之情。
二、见闻四季产物,体会“不禁”之情 ⒈学生“听读”小丽的介绍:说说小丽向“我”讲了哪几件事,来夸耀自己的家乡北大荒。
这几件事各发生在哪个季节
⒉学生默读“水泡拣鱼”:说说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
这件事又发生在什么季节
⒊从听小丽的介绍到自己下水拣鱼,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⒋“我”为什么会产生“恋恋不舍”的感情
三、欣赏如画小河,体会“不忍”之情 ⒈学生默读课文,指出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
⒉为什么说小河是一幅“美好的画卷”
(1)理解排比句,体会“美好”:“画卷”中有哪些色彩
为什么芦苇和蒲草、天空、云朵会“更绿、更蓝、更白”
(2)为什么把小河说成“画卷”而不说成是“画”
体会“画卷”的妙用。
⒊“我”为什么“生怕弄坏”这幅“画卷”
四、分类指导诵读,体会“不同”之情 ⒈分内容诵读,再现草塘不同季节的景色特征,体会草塘的美丽和富饶。
⒉分角色诵读,体会小丽的自豪和“我”的情感变化。
⒊换位诵读,以导游身份向外国游客介绍草塘,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抓题眼学课文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
抓住题眼“可爱”来学课文,就抓住了全文理解的重点。
1.景色优美——绿得可爱。
课文着意用色彩渲染的手法去描绘北大荒的草塘,表现令人悦目的景色美:“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绿得发光、鲜亮,近处呈鲜绿色,远一点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
色彩层次分明,跟蓝天相接,构成一幅淡雅秀丽的画面。
2.物产丰富——多得可爱。
春天,用瓢舀鱼;冬天,在雪地里抓野鸡,逮狍子。
“一个方圆十多米的水泡子”,“挤挤挨挨的都是鱼儿”,“我”只管“一条又一条不住地往岸上抛”,不一会儿,篮子都满了。
3.热情好客——人更可爱。
课文描绘了北大荒人的热情好客:开头先写小丽笑嘻嘻地邀“我”去散散心,接着写小丽自豪地向“我”介绍这里丰富的物产,然后写她淘气地跟“我”逮鱼玩。
我们在阅读本文时,只有首先立足于对自然美的体味,欣赏,才能真正领会作者对草塘的爱越来越深的思想感情。
美得真可爱啊 说走就走。
小丽挎(kuà)着个篮子蹦蹦跳跳地在前边引路,不多时就来到草塘边上。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
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我情不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
” “那当然
‘棒打狍(páo)子瓢舀(yǎo)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你听说过吧。
可惜你来的不是时候。
要是春天,小草刚发芽,河水刚开化,藏了一冬的鱼都从水底游上来了。
开河的鱼,下蛋的鸡,肉最香不过了
今年春天给你们邮的鱼干,一点儿不掺(chān)假,都是我用瓢舀的。
” 选自人教版小学五年制第八册《可爱的草塘》 点评: 这草塘的美,真是美得可爱啊
你看,眼前,是颜色美,是绿色美,而且从不同方面写了“绿”景,用了各不相同的与绿有关的词语。
浪花是“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直逼人的眼睛,让你目不暇接,因为它又是活动的,“欢笑着,翻滚着”,“涌向远方”;近处的绿是“鲜绿”的,远处的绿是“翠绿”的,再远处的绿是“墨绿”的,这就自然与“蓝天相接”,形成了天地浑然一体,绿蓝相映的美景,这样的景真是美极了
这还不够,作者还在下文写了惹人喜爱的另一种美,那就是草塘里富饶的物产,采用了他人介绍的方法予以补充,这里盛产鱼呀鸡呀的,肉香可口,令人垂涎神往。
这是虚写草塘的物产美。
这样,两种美互相映衬,虚实结合,草塘的可爱便得到了极好的表述。
二 实录类 支玉恒教学实录——《可爱的草塘》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
(板书课题,但把“塘”字故意写错)对我写的课题有意见吗
生:老师的“塘”字写错了。
师:哟,怎么错了
生:您的那个“塘”字,右边“唐朝”的“唐”字中间,您右边和下边都没有出头儿。
(教师在学生指出的地方修改) 师:他说得很对。
汉字中有许多字都有这个结构(教师写“肀”)如严肃的肃、君子的君、建设的建、纪律的律等等。
大家记住,这也是一个小小的书写规律:凡是有一竖穿过这样结构中的许多横,那这个结构中间的一横,往往在右边出头,一竖下面也要出头。
要没有一竖穿过,中间这一横就不出头,如“雪”字的下面、“录”字的上面等。
(教师又在课题中“草塘”二字下面画圈) 师:这个“草塘”是什么东西
(笑声) 生:草塘就是草原。
师:啊,就我所知,这草塘可不是草原。
草原是在我国的内蒙古等一些地方。
广阔的原野上长满了牛马羊爱吃的草,牧民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放牧,搭蒙古包在草原上生活。
可这草塘,按课文里说的,可 不像是这样。
生:草塘大概就是长满了草的池塘。
师:池塘我知道。
人们挖一个塘,灌满水,用它养鱼或是种荷采藕。
但你这个塘,一不养鱼,二不种荷,就让它长草,还要长满,这个主人是不是有点傻
(众笑)不过,多亏你发言中用了一个“大概”,可见你也不十分肯定。
对吗
生:是的。
生:我想草塘就是有一片草地,里面好像有不少水塘吧
师:你这个发言很聪明。
第一,你用问话的形式发言,最后答案等着我表态(笑声);第二,你避开了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池塘”二字——池塘好像是人开的,“水塘”就不一定了,不会再跑出来一个傻子;(笑声)第三,从你的答话中可以听出来,你是读过课文后吸收了课文里的一些知识。
我说得对吗
生:(笑了)对。
师:这草塘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沼泽地。
我去过东北,从西边的齐齐哈尔坐火车一直往东走,到哈尔滨再往东走,过牡丹江还往东,这么大片的土地中,除了城镇,有许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沼泽地,也叫湿地。
上面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芦苇、蒲草,有的地方这些草就长在水中。
这些地方还开辟了丹顶鹤的养殖保护区,真的很美。
你们想,这和内蒙古的草原是一回事吗
生:不是。
师:东北的这大片沼泽地,过去叫什么
(生无言)课文中有一个词,在北方,面积挺大的…… 生:(齐)北大荒。
师:对,北大荒。
解放以后,有许多有志青年到北大荒去开垦、播种。
北大荒黑土地非常肥沃,所以人们说,北大荒现在已经变成了什么,知道吗
生:听说是北大仓。
师:对,我们今天学的“可爱的草塘”就是发生在北大荒那里的事。
大家读过课文没有
生:读过了。
师:读了几次
生:一次。
师:还想不想读
生:想读。
师:想读我们就读,自己先读一次,怎么读都可以。
可以默读,可以朗读,可以同桌一块读,也可以小组读。
但不管怎么读,你读完以后要有话说。
说什么,我也不管。
我想你不会站起来说你放学回家想吃什么饭吧
(笑声)好了,大家开始读吧。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师:看样子差不多都读完了,有话要说吗
生:我读了课文后觉得草塘真是个好地方,有那么清的水,草也很绿,还有好多鱼。
生:作者去草塘作客,他爱上了这个地方。
生:我不知道棒打狍子是什么意思,那些狍子干什么去了,为什么用棒子打它
能打住它吗
师:你提了一个问题。
好,你先记住你的这个问题,看上完课能不能解决。
如果快下课了,你还不明白,你再举手说,“老师我提的问题您还没解决呢
”行吗
(生答:可以) 生:野鸡为什么往饭锅里飞
(笑声) 师:哈哈,这些鸡可能要舍已为人吧
(众笑)不用着急,这个问题你一会就知道了。
生:我有一点看不懂,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想写什么
是写草塘美丽呢
还是写他喜爱这个草塘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水平很高。
我们呆会儿要重点研究这个问题。
生:我还想说一点,这个草塘物产很丰富,有鱼、有狍子,刚才王文问的狍子干什么要用棒子打它
我认为是猎人不用枪,用棒子去打狍子,说明这里的狍子很多,很善良。
(笑声,师插话:“啊,善良就打它,这不是欺负老好人吗
”众笑)这是物产丰富。
生:老师,我看了书上的插图,那草那么高,那么密,密密麻麻的,人还能进去吗
那不迷失方向吗
师:你真是个可爱的孩子,能替别人着想。
(笑声)别担心,当地人总会有办法的。
原始大森林人都敢进,这一丛丛的芦苇能把人吓住吗
好了,大家说了一些,说得还可以,特别是那位女同学提的问题,提得特别好。
她说这篇文章究竟是要写什么,写草塘还是写作者喜爱草塘。
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是写草塘的美丽富饶。
以前我们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都是这样写的。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见解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又写草塘的美丽富饶,又写作者爱草塘。
因为草塘美丽富饶,他才爱草塘。
师:你说的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
不过我觉得有点别扭,照你这样说,那些不美也不富的地方怎么办
还爱不爱
不过这是另外一回事,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我也认为这篇文章讲草塘景也美物产也丰富。
师:看来大家意见比较一致。
多数同学都认为课文是写草塘景美物富的。
我呢,有些不同的看法,但我先不说,我一说你们可能就都跟着我走了。
我们先按大家的看法来试一试。
如果能讲得通,那就说明大家的看法是对的。
大家打开书,这篇课文虽然不太长,但自然段很多,很碎。
只有几个比较大的自然段。
但这几个主干性的自然段,基本上包容了课文的内容。
那小而零碎的段落实际上只起一个连接作用,或是简短的对话。
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把几个较大的、主干性的段落找出来,看它们各写了什么
(学生浏览课文,寻找大的段落) 生:我一共找了六个段,它们都是三行以上的。
(笑声) 师:啊,你还有个标准——三行以上。
(笑声)好吧,你先说第一个大的段落是哪一段
生:课文第一段就是。
师:这一段中心意思是讲什么的
生:讲作者,不,讲“我”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习惯,带去的几本书…… 师:(打断)这样说太复杂了,简单地概括一下,他在北大荒呆得怎么了
生:(看书,找,突然醒悟)他呆腻了
师:对,这不就概括出来了吗
我把它记录下来。
(教师在黑板靠边处写“呆腻”)知道什么叫“腻”吗
生:腻就是不想再呆下去了。
师:为什么不想再呆了
生:他觉得没意思。
师:大家看这个“腻”字是什么偏旁
生:月字旁。
师:月字旁的字一般都跟什么有关系
生:和肉、人体有关系。
师:对。
你们吃过肥肉没有
就是那种这么厚的(用手做式)白膘子的肉,吃过吗
什么味道
生:太肥太油腻,吃不了几块就饱了。
(众笑) 师:那就叫“吃腻”了,不想再吃了。
“我”在北大荒呆腻了,当然也就是…… 生:不想呆了。
师:对,没意思,没趣味、无聊、对吧
再说,还有哪些大的段落
生:第5自然段也挺大。
师:这一段讲什么
概括。
生:这一段讲他看到了草塘,说草塘真美。
师:我们概括为“景美”两个字。
(板书“景美”)下面还有哪段
这次既要说是哪一段,还要直接把内容概括出来。
生:还有第7段,写草塘富饶,什么都有。
师:那就是“物富”了。
(板书“物富”) 生:第9自然段,也是讲物富。
(教师板书“物富”) 生:第14自然段,讲的还是物富。
(教师板书“物富”) 生:还有倒数第二自然段,也就是18自然段,这一段又讲景美。
(教师板书“景美”) (此时板书出现如下字样:呆腻、景美、物富、物富、物富、景美) 师:非常好,大家找到了六个主干段落,它们包容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正像你们说的,主要写了草塘的美丽富饶。
可是你们仔细琢磨一下作者的思路,他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呢
先写一个呆腻了,第二写景美,下面一下子连续写了三个物富,最后却又写到景美。
这样安排材料,弄得我们给课文分段都不好分。
不信你们试着分分段
生:可以这样分段:第一,呆腻了算一段,然后景美算一段,三个物富算一段,最后一个景美是一段。
师:你这样分段,从每段看,内容似乎很单一,各是各的内容。
但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不把景美写到一处,搞得前一个景美,说了半天物富,又跑出一个景美,头绪是不是太乱了
生:呆腻是一段,它不能和别的段合并,下面景美和一个物富算一段,讲这里景美物也富,再后面两个物富和最后的景美是一段。
也是写这里景也美、物也富。
师:好像也有道理,但你的第二段为什么只包含了一个物富,再把第9自然段的物富也包含进去行吗
生:可以。
师:这就是说,分段分到哪里都一样,怎么分都行,但分到哪里也都说不出什么根据,可见也有问题,或者是说不清楚道理。
生:第一个呆腻单独算一段,以后的再分两段,一个景美和三个物富分一段,最后一个景美算一段。
师:啊,更随意了,显得这个作者写文章真有点颠三倒四,写了半天,又想起一个景美,往哪放呢
就放在最后吧
(笑声) (还有学生要发言) 师:好了,先不说了,其实,按照景美、物富这样的思路来分段,不管怎样也分不好,说不清,是不是作者真的出了毛病了
当然不是,是我们对文章的认识发生了错误。
大家看课题,“可爱的草塘”,它是说草塘美丽富饶吗
生:不是。
师:那么是说草塘怎样
生:说草塘可爱。
师:这说对了。
说草塘可爱,可见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表达他对草塘的喜爱之情,你们觉得是吗
生:是。
师:看,怎么样
我刚才说我一表态,你们就要跟着我跑。
现在就跟随上跑了吧
(众笑)不过,这样跑过来就对了,(笑声)但是有同学可能会想,文章中确实写了那么多草塘的景美物富。
是啊,但作者只是把这景美物富当做抒情的凭借。
他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借着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告诉读者,这片草塘太好了,我非常喜爱它
因此说,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
而不是单纯写景写物的文章。
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三 欣赏类 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受教育 五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可爱的草塘》,7. 9自然段将草塘物产丰富,杜娟老师设计了一种别开生面的一种情景: 师:草堂物产丰富,你来当一次小导游,同位间相互介绍一下. [同桌间相互介绍] 师:请一位小导游站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草塘的物产丰富 生:[面向同学]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家乡北大荒。
我们这儿鱼特别多,狍子也多。
狍子跑得特别快。
冬天雪下得特别厚,狍子就陷到雪里跑不动,就等人们逮它。
狍子肉特别好吃。
你一定听过“棒打狍子瓢舀鱼”。
师:说得真好。
不过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狍子还能在吃吗
生:不能 评析: 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老师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师给与了学充分的空间,学生才能自主发展。
让他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想象在同学面前交流。
用这种新颖的方法也吸引了学生去想象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的同时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在学习中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