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讲礼貌,讲公德名言或句子
勤俭节约 爱护公物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主题是“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从而提高素质。
说到这个话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因为类似“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勤俭节约,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恐怕连幼儿园小朋友也能说上几条。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有这么一条“以骄奢淫逸为耻”。
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做得怎么样呢
勤俭节约,爱护公物。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曾留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警世名言。
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美德,让它在校园中闪光。
的确,我们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拥有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但并不是说我们的一些优良传统就应该忽视或丢弃,相反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勤俭节约。
因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人的职责,所以爱护公物也是我们应当从小培养这种良好的习惯。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破坏公物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同学为求近路而不惜践踏草坪;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门窗;户外运动中弄坏了校园里的公共桌椅、栏杆和垃圾桶;课桌椅上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涂鸦„„你有没有想过,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行为都对公物造成了损坏,也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增加学校对公物的维修费用,这些维修费用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每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缺德
是的,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讲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
他们从来也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公物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每一个人都有爱护公物的义务。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
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
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
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都应该按这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拥有一颗公德之心,处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好无损与正常使用,同学们,如果你们面对那些残缺不全的门窗、玻璃、黑板,你是否有为之沉思过„„ 我们有些同学却不把公共财物放在眼里,把扫把、畚箕当作玩具和兵器,打闹得不亦乐乎;打草稿的时候不仅在书本的里里外外随意乱写,还把我们的课桌椅当成了本子,值日老师放学后到各班教室去走了走,发现在有些同学把教室里的凳子当成了摇摆椅,不仅危险容易摔跤,一些班级的桌椅会坏了几十张„„ 我想,这些情景同学们也都是看在眼里的吧。
爱护公物是关心集体的表现,关心集体就要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每个同学可以问问自己,你有过这些行为吗
如果你还有这样的坏习惯,那就要赶紧改正过来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爱护一切设备,如电脑,录音机、班级的多媒体等,节约水电,做到外出随手关灯等等。
同学们,万物都是有生命的,葱绿成长着的小花小草,那就是它生命力最完美的体现,而洁净光亮的路灯同样是它生命最完美的展示。
如果说爱国是一个空泛的话题,那么爱校就最现实不过了,诚然,刻苦学习,为学校赢得声誉是爱校的一种重要方式,而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仅培养你良好的素质,健全你完美的人格,而且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爱国。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果我们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而去故意毁坏公物,那它损坏的是国家的财产,贬低的是你的声誉,破坏的是学校的形象。
我们不但在校内要做到这些,在校外也是同样。
当我们外出旅游参观时,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当我们到公园玩耍时,不要乱摘花枝,不随意践踏草坪;当我们遇见别人在损坏公物时,应该上前劝阻。
我曾记得有这么一句话,若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要求下爱护公物,不乱丢垃圾、爱护公物、勤俭节约是遵守制度,而在公众场合无人监督能坚持不丢垃圾则是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若是发现别人乱丢垃圾而及时劝告并告诉他要养成良好习惯时的那么就是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
在此,我恳请同学们: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象征着智慧和文明,培养的我们的母校,爱护公共财物。
保护周围的环境,为身边美丽和谐的校园贡献一份力量
为此,我们向大家呼吁: 节约用电,人离灯灭。
节约用水,点滴做起。
珍惜粮食,健康饮食。
节约用纸,有效节制。
合理消费,杜绝浪费。
二手物品,循环使用。
公共财物,珍之爱之。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对还是错
在社会是对的,如果是学校的课程就不明了.
请以“谈谈社会公德”为题,写一篇三分钟即兴说话的演讲稿
谈谈社会公一说起爱护公物,也许有人会认是老生常谈,因似“爱护公物光荣坏公物可耻”、“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恐怕连幼儿园小朋友也能说上几条。
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做得怎么样呢?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破坏公物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同学为求近路而不惜践踏草坪;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门窗;户外运动中弄坏了校园里的公共桌椅、栏杆和垃圾桶;课桌椅上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涂鸦……你有没有想过,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行为都对公物造成了损坏,也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增加学校对公物的维修费用,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每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缺德!是的,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讲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
他们从来也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公物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每一个人都有爱护公物的义务。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
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
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
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都应该按这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拥有一颗公德之心,处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好无损与正常使用。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时光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社会公德,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礼仪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的主要作用,既是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又是公众利益的维护,公共秩序的体现。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关于伟大的领袖列宁的故事。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已走了一半。
那女工见是列宁,先是一惊,然后赶忙退回去给他让路。
列宁却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还有一个故事,是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就任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霍克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
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
”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
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
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
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请他宽容我的不逊。
”听了两位名人的故事,你是否为他们而感慨呢?千万不要以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
因为那样你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不但要有讲文明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礼仪的民众。
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文明环境,就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正像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首先我们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是非善恶、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得到完善。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还是那就话:“文明礼仪我先行”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我们整个校园的素质、整个城市的素质、整个中国的素质才会在真正意义上进步与提高。
关于我爱清洁的十句格言和名言
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护公物、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爱岗、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稿源: 编辑: 陈楠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社会公德的内容及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是什么
范文一:同学们: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长期积淀的传统美德形成了我们特有的道德观念。
“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
目前正在学校学习的同学们,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更应遵守社会公德,发扬爱护公物的传统美德。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亡盛衰。
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公共设施的爱护状况反映了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同样也反映了同学们的道德素质的高低。
同学们都听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就是要想成大事,必先做好小事,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我们莒南三中的所有设施,都是我们教育教学所必需,是我们大家共同拥有,共同享用,要靠我们大家共同维护,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不要随意损坏门窗,砸碎玻璃;不要捣坏橱门,拆断床板;不要弄坏开关,扯掉窗帘;不要刻坏桌面,砸断凳腿,不要损坏体育设施,拧断篮球圈,要时刻牢记,公物不是你脚踹的靶子,也不是你练拳击的陪练。
要管住我们的手,管住我们的脚,克服掉不良习惯。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希望同学们人人都做爱护公物的有心人,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用心去爱护公物,让爱护公物真正成为一种意识,一种美德
谢谢大家
范文二: 社会公德是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规则,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意识已有很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破坏环境、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不良现象。
就拿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来说吧,内容是这样的: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一位男客漫不经心地将刚喝完的饮料瓶乱扔在车厢里,车上的一个乘务员看见了,赶忙走上前去,拿起饮料瓶对着男乘客怒气冲冲地说“这是公共场所,你怎么乱扔东西呀
”然后不加思索地把饮料瓶往车窗外一扔。
每次看到这则滑稽的广告,我就忍不住要笑起来,难道车外的公路就不是公共场所吗
可见,还有许多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极其狭隘的。
各种破坏公共秩序、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屡禁不绝,常有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或被盗走,坐公车给老幼病残让座的人也并不多见;乱扔垃圾、吐痰的现象随处可见,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倡导和履行社会公德刻不容缓,只有通过加大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和大力开展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让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这样才能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与公德打交道,直接的、间接的、密切的、一般的、长期的、短期的。
我们每天说的话,做的事,都有可能对别人产生影响。
大家都希望生活得更和谐,这就需要我们遵守公德,即社会上人人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
它代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对生活的共同要求。
只要在有共同生活的地方,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社会所公认的公共生活秩序和准则;破坏社会公德就会受到广大群众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谴责。
我们是社会的一员,要想立足于社会,被群众接纳,就必须剔除心灵的杂质,遵守社会公德。
日常生活中,骑车的同学骑车时不应带人,不能单放手甚至是双放手,猛拐弯,闯红灯,并排骑车,占道行驶,横穿马路,与汽车抢道,从车头强行通过。
步行的同学也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勾肩搭背,过马路时走人行道,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遵守公共秩序,还应做到乘车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
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它要求公民关心,爱护公物和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公共财产、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
爱护公物,首先要爱护国家财产,因为它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是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关心、爱护这些国家财产,不让他们流失,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学校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
学校的公物是我们正常学习的物质保障。
作为学校的一员,爱护校园公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校师生都要树立起人人爱护公物的意识。
每位同学都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决抵制破坏公物的陋习,形成以“爱护公物为荣,破坏公物为耻”的良好风尚。
发现身边的同学肆意破坏公物不能视而不见或扬长而去,应当及时提醒、劝阻并教育他们,提倡勇于抵制不良行为的新风尚。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破坏公物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把爱护公物的行为落实到生活中来.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爱护公物要落实到生活中的小事上,例如,注意关水龙头和电灯,不在课桌上乱刻乱画,不践踏公共草坪,爱护学校的体育器材等,这些小事都体现了公德意识。
公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公德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公德的落后会阻碍社会进步。
公德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有约束力,它为社会全体成员所熟悉,为社会大多数人所遵守,在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公民自身的公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同学们,校园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告别不文明行为吧,共同爱护我们求知、进步的学习环境和设施。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我们美好的校园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