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七绝格言诗

四字格言 及七绝一首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赞美树的诗,词,格言。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19、秦时明月汗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赏析】 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

诗歌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

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

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

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

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

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

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关 山 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

它以时间为触发点,巧妙地通过一个守边士兵的口吻,分别从其所闻、所见、所感三个层面展开。

全诗十二句,四句一段一转韵,相应地构成三大段。

前四句写将军:临边不战,沉湎声色,弛废战备。

次四句写士兵:虚度岁月,暴骨沙头,壮志难酬。

后四句写遗民:渴望恢复,连年落空,忍死等待。

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种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苍白的月光照出他们各不相同的欢乐悲苦。

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

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地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憾恨。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宋•陆游《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客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璘珣。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赏析〕这里陆游至四川供职嘉州时反作,全诗咏物言志,借赞美金错刀寓抗金报国之志。

诗然引用战国时“楚虽三戾,亡秦必楚”的楚车民谣作比,用反诘句表明:汉族人民定有英雄人物能赶走女真统治者收复中原。

三户,指屈、景、昭三家。

楚民谣虽仅八字,但深刻说明民心不会死、民力可回天这一道理。

陆游虽生活于国力衰微偏安江左的南宋,但基于对民心、民力的正确认识,在述志时他坚信中国有人,定能完成北伐事业,其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内容评析]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

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

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

在词人的笔下,看似信手拈来的点兵场面,火热的战斗激情却自然喷涌而出。

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

「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与「吹角连营」相辅相成,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下片以两个特写镜头开始:骏马飞快,箭如霹雳,惊心动魄。

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

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

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

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

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更令人感慨与寻思。

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起写登高临远 ,凭栏眺望,句中隐括了荆轲于易不饯别、 座中人发尽冲冠的故事。

连“潇潇雨歇”一语,亦神似《易水歌》。

长啸而仰天,足以表壮怀之激烈。

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一纵一横,兼写壮怀壮举,概括性极强。

又信手拈来古乐府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将及时努力与抗金事业联系,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为千古箴铭。

上片写出责任感、紧迫感,过片更直书国耻,慷慨陈词。

谓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喋血虏廷。

这里,“饥餐渴饮”和“食肉被皮”两个成语熔铸一联, 如实反映了惨遭凌暴的宋人对金兵的仇恨,切齿之声纸上可闻。

又由于“壮志”、“笑谈”等语的运用, 造成“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轻快语调,表现出在战略上对敌人的蔑视。

结尾以收拾金瓯的决胜气概镇住全词,与发端的力量悉称。

全词濡染大笔,直抒胸臆,忠义愤发,元气淋漓。

寓绝大感慨,饶必胜信念。

从而成为豪放词的千古杰作,至于岳飞英名,同垂不朽。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如海内兮归故乡 汉•刘邦《大风歌》 〔今译〕大风刮起呵云彩飞舞飘扬,威权行遍全国呵我回到了故乡。

〔赏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他的故乡沛县(今江功沛县东),和故乡的父老、子弟一起喝酒。

酒酣时,刘邦兴高采烈地击筑,唱了这支歌。

因以“大风”两字开头,后僦名之为《大风歌》。

这两句诗语言雄浑有力,表现了这位开国皇帝的不平凡的气概,同时也流露出他统一天下后踌躇自得的神情。

这首歌用的还是楚地歌谣的传统调子,因而它仍是自由舒展的“楚辞体。

” 〔原作〕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如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宋•李清照《乌江》 当做人杰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 宋代靖康二年(1127),金兵玫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徽、钦二帝被掳,康王赵构逃到江南建立南宋政权。

不久李清照也到了建康(今江苏南京),诗当作于此时,表面是咏史,实则借古讽今。

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之后,逃至乌江,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他本是个失败的英雄,但李清照却给以热情的赞颂。

与其说赞颂项羽,毋宁说是赞颂壮烈牺牲、不肯苟安的精神。

两句言简意赅,在强烈的抒情气氛中寓有深刻的哲理。

笔力雄健,激昂慷慨,显示了她诗作与词作的不同风格。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评其词曰:“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近人深曾植《菌阁琐谈》云:“易安倜傥,有丈夫气。

”移之以论其诗,实为不刊之论。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

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 •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 •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 • 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

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 孟德斯鸠 •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 苏霍姆林斯基 •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

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

—— 裴多菲 •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 大仲马 • 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 阿•托尔斯泰 •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 聂鲁达 •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 居里夫人 • 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 马雅可夫斯基 •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 •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

—— 海涅 •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归去来兮。

—— 华罗庚 •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

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

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

—— 车尔尼雪夫斯基 •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 巴甫洛夫 •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 林耐 •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 陆游 •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 戚继光 •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 冼星海 •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 彭德怀 •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 傅雷 • 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 吴仲华 •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 歌德 • 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 肖邦 • 我无论作什麽,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 巴甫洛夫 •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 果戈理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欢度佳节的诗句,格言有没有欢度佳节的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蔼,民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绝句>> 岁月悠悠莫教真, 出新创意自推陈; 休云冬夜寒风劲, 一唱雄鸡又是春。

<<对联>> 彩凤鸣春开玉宇 金猴献瑞焕新天

用一句诗,歌词,或者格言,表达对大树的赞美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咏松》(宋)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咏松》(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题遗爱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 回答者:冰河的果子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0-1 14:59 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宋 卫宗武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

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剃。

遂令墟墓间,常抱斧斤耻。

仅存盘涧松,绰有虬龙势。

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

我来省松槚,适当谷之昧。

石齿咽残流鸣族,息群喙。

木石缩羽鳞,风霜剪菑翳。

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岖,白云生屐履。

林光渍欲流,冉冉湿衣袂。

曾来入画图,人行绝毡毳。

风尘不可到,心迹两无秽。

追寻得良俦,清吟可相配。

不效互唱酬,日与青山对。

兹游拟畅情,俄值风雨晦。

渐喜迫新阳,天地宁久闭, 屋角数点明,冰花送春意。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

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

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

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

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

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

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

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

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

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

今为宫殿梁。

《赠从弟》(三国)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史·其二》(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

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

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

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

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

垂涕悲故时。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阮籍 登高临四野。

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

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

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

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

岂复叹咨嗟。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六十五》阮籍 朝出上东门。

遥望首阳基。

松柏郁森沈。

鹂黄相与嬉。

逍遥九曲间。

徘徊欲何之。

念我平居时。

郁然思妖姬。

《拟嵇中散咏松诗》(晋)谢道蕴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栖栖失群鸟。

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

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晨。

远去何所依。

因值孤生松。

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

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

千载不相违。

《咏寒松诗》(南朝)范云 修条拂层汉。

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

负雪见贞心。

《松柏篇并序》(南北朝)鲍照 余患脚上气四十余日,知旧先借傅玄集,以余病剧,遂见还。

开袠,适见乐府诗龟鹤篇,于危病中见长逝词。

恻然酸怀抱。

如此重病,弥时不差,呼吸乏喘,举目悲矣,火药间阙而拟之。

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

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风悲。

东海迸逝川,西山导落晖。

南郊悦籍短,蒿里收永归。

谅无畴昔时,百病起尽期。

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疗治。

倾家行药事,颠沛去迎医。

徒备火石苦,奄至不得辞。

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睿圣不得留,为善何所益。

舍此赤县居,就彼黄垆宅。

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

属纩生望尽,阖棺世业埋。

事痛存人心,恨结亡者怀。

祖葬既云及,圹(土+遂)亦已开。

室族内外哭,亲疏同共哀。

外姻远近至,名列通夜台。

扶舆出殡宫,低回恋庭室。

天地有尽期,我去无还日。

居者今已尽,人事从此毕。

火歇烟既没,形销声亦灭。

鬼神来依我,生人永辞诀。

大暮杳悠悠,长夜无时节。

郁湮重冥下,烦冤难具说。

安寝委沉寞,恋恋念平生。

事业有余结,刊述未及成。

资储无担石,儿女皆孩婴。

一朝放舍去,万恨缠我情。

追忆世上事,束教以自拘。

明发靡怡悆,夕归多忧虞。

撤闲晨径流,辍宴式酒濡。

知今瞑目苦,恨失尔时娱。

遥遥远民居,独埋深壤中。

墓前人迹灭,冢上草日丰。

空床响鸣蜩,高松结悲风。

长寐无觉期,谁知逝者穷。

生存处交广,连榻舒华茵。

已没一何苦,楛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

今日掩奈何,一见无谐因。

礼席有降杀,三龄速过隙。

几筵就收撤,室宇改畴昔。

行女游归途,仕子复王役。

家世本平常,独有亡者剧。

时祀望归来,四节静茔丘。

孝子抚坟号,父子知来不。

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

烦冤荒陇侧,肝心尽崩抽。

《斅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唐)卢纶 挺赟惠学该儒释,袖有颜徐真草迹。

一斋三请纪行诗,诮我垂鞭弄鸣镝。

寺悬金榜半山隅,石路荒凉松树枯。

虎迹印雪大如斗,闰月暮天过得无。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题遗爱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孤松》(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咏松》(宋)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咏松》(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感恩老师的古诗和格言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

诗体格律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与七律不同的是,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

但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依然有首联用对仗的例子。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说明:〇表示可平可仄;韵脚要求用平声。

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〇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示例: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示例:春望 (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第三种格式: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晚晴 (唐)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第四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平起式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山居秋暝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诗体格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说明:〇表示可平可仄)第一种格式平起首句入韵〇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示例: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二种格式平起首句不入韵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示例:酬乐天扬州(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三种格式仄起首句入韵〇仄平平仄仄平,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四种格式仄起首句不入韵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山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传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是出现于汉朝,成熟于唐代的一种近体诗。

四句,每句五个字。

现时,五绝被认为近体诗中最难写的体裁,因为它字数最少,表达的意思不可太多,要言简意赅。

诗体简介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

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

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

“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

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

”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

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

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

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

五绝在初唐时起点较高,像“初唐四杰”、宋之问等都有佳作,特别是王勃的五绝,以其优柔不迫被沈德潜誉为“正声之始”。

盛唐时,崔国辅、孟浩然、储光羲、祖咏等一大批文人对五绝作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其中王维、李白更是把五绝的创作推向了极致,使五绝发展达到了繁盛的顶峰。

五言绝句也称五绝,有四种常见格式。

(〇表示可仄可平)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示例: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

“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〇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示例: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

“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韵。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示例: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感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

“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平平仄仄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听鼓(李商隐)城头叠骨声 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 时无祢正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

“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韵。

七言绝句又称为七绝,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每句七个字的绝句。

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第三句仄声不同韵。

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

七言绝句有四种常见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〇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仄平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示例: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

“辞”字属平声,末字“间”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如: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示例:夜读范至能(陆游)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汗节解沾衣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

“卿”字属平声,末字“仄”也是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3、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〇仄平平仄仄平〇平〇仄仄平平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示例:苏台揽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

“苑”字属仄声,末字“新”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韵。

4、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示例: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

“个”字属仄声,末字“柳”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求(春水)一六九的赏析和谢作背景。

这首小诗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所有人的归宿都是死亡,即使是未生的婴儿也不例外。

我们应该直面死亡,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在这既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中,人与人之间与其互相仇视抵触、痛苦度日,不如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让人生充满爱和欢乐。

这首小诗其实隐含了冰心一直崇尚的“爱的哲学”。

10句爱国名言 和8句爱国诗句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19、秦时明月汗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赏析】 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

诗歌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

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

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

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

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

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

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关 山 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

它以时间为触发点,巧妙地通过一个守边士兵的口吻,分别从其所闻、所见、所感三个层面展开。

全诗十二句,四句一段一转韵,相应地构成三大段。

前四句写将军:临边不战,沉湎声色,弛废战备。

次四句写士兵:虚度岁月,暴骨沙头,壮志难酬。

后四句写遗民:渴望恢复,连年落空,忍死等待。

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种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苍白的月光照出他们各不相同的欢乐悲苦。

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

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地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憾恨。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宋•陆游《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客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璘珣。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赏析〕这里陆游至四川供职嘉州时反作,全诗咏物言志,借赞美金错刀寓抗金报国之志。

诗然引用战国时“楚虽三戾,亡秦必楚”的楚车民谣作比,用反诘句表明:汉族人民定有英雄人物能赶走女真统治者收复中原。

三户,指屈、景、昭三家。

楚民谣虽仅八字,但深刻说明民心不会死、民力可回天这一道理。

陆游虽生活于国力衰微偏安江左的南宋,但基于对民心、民力的正确认识,在述志时他坚信中国有人,定能完成北伐事业,其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内容评析]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

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

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

在词人的笔下,看似信手拈来的点兵场面,火热的战斗激情却自然喷涌而出。

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

「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与「吹角连营」相辅相成,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下片以两个特写镜头开始:骏马飞快,箭如霹雳,惊心动魄。

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

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

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

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

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更令人感慨与寻思。

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起写登高临远 ,凭栏眺望,句中隐括了荆轲于易不饯别、 座中人发尽冲冠的故事。

连“潇潇雨歇”一语,亦神似《易水歌》。

长啸而仰天,足以表壮怀之激烈。

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一纵一横,兼写壮怀壮举,概括性极强。

又信手拈来古乐府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将及时努力与抗金事业联系,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为千古箴铭。

上片写出责任感、紧迫感,过片更直书国耻,慷慨陈词。

谓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喋血虏廷。

这里,“饥餐渴饮”和“食肉被皮”两个成语熔铸一联, 如实反映了惨遭凌暴的宋人对金兵的仇恨,切齿之声纸上可闻。

又由于“壮志”、“笑谈”等语的运用, 造成“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轻快语调,表现出在战略上对敌人的蔑视。

结尾以收拾金瓯的决胜气概镇住全词,与发端的力量悉称。

全词濡染大笔,直抒胸臆,忠义愤发,元气淋漓。

寓绝大感慨,饶必胜信念。

从而成为豪放词的千古杰作,至于岳飞英名,同垂不朽。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如海内兮归故乡 汉•刘邦《大风歌》 〔今译〕大风刮起呵云彩飞舞飘扬,威权行遍全国呵我回到了故乡。

〔赏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他的故乡沛县(今江功沛县东),和故乡的父老、子弟一起喝酒。

酒酣时,刘邦兴高采烈地击筑,唱了这支歌。

因以“大风”两字开头,后僦名之为《大风歌》。

这两句诗语言雄浑有力,表现了这位开国皇帝的不平凡的气概,同时也流露出他统一天下后踌躇自得的神情。

这首歌用的还是楚地歌谣的传统调子,因而它仍是自由舒展的“楚辞体。

” 〔原作〕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如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宋•李清照《乌江》 当做人杰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 宋代靖康二年(1127),金兵玫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徽、钦二帝被掳,康王赵构逃到江南建立南宋政权。

不久李清照也到了建康(今江苏南京),诗当作于此时,表面是咏史,实则借古讽今。

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之后,逃至乌江,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他本是个失败的英雄,但李清照却给以热情的赞颂。

与其说赞颂项羽,毋宁说是赞颂壮烈牺牲、不肯苟安的精神。

两句言简意赅,在强烈的抒情气氛中寓有深刻的哲理。

笔力雄健,激昂慷慨,显示了她诗作与词作的不同风格。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评其词曰:“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近人深曾植《菌阁琐谈》云:“易安倜傥,有丈夫气。

”移之以论其诗,实为不刊之论。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

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 •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 •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 • 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

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 孟德斯鸠 •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 苏霍姆林斯基 •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

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

—— 裴多菲 •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 大仲马 • 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 阿•托尔斯泰 •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 聂鲁达 •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 居里夫人 • 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 马雅可夫斯基 •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 •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

—— 海涅 •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归去来兮。

—— 华罗庚 •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

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

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

—— 车尔尼雪夫斯基 •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 巴甫洛夫 •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 林耐 •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 陆游 •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 戚继光 •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 冼星海 •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 彭德怀 •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 傅雷 • 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 吴仲华 •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 歌德 • 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 肖邦 • 我无论作什麽,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 巴甫洛夫 •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 果戈理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七绝格言诗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