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豪迈壮阔的经典诗句
1、看文章的题目 有些文章,它的题目本身就揭示了中心思想或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把这些回答连接起来,就概括出了中心思想。
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从题目知道文章是围绕“炸”而展开。
舍身的意思是舍弃自己的身体,从而知道题目的意思是董存瑞为炸暗堡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它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歌颂了董存瑞忠于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精神。
还有《劳动最有滋味》、《伟大的友谊》、《为人民服务》等。
2、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一篇好的文章,为了便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题旨,通常在开头或结尾处,有点明中心的句子或段落。
一般来说,在开头有首领文章的作用,在文章的结尾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分析好这些开头和结尾就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老舍的《养花》中的结尾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这个结尾既总结养花的乐趣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3、看文章的中心句 文章的中心句是文章思想感情集中的反映,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直接点明中心思想。
找准了中心句,就可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文章的中心句通常出现在什么地点呢
比较常见的是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如《詹天佑》开头写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综观全文不难看出:全文紧紧围绕着“爱国”和“杰出”来写的,“爱国”和“杰出”正简洁、深刻地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出现在开头有总起文章的作用。
又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结尾 有一句话是:“的确的,伯父就是这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4、看重点段落 文章的重点段落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重点段落的分析,就能准确的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飞夺泸定桥》的重点段落是抢时间,攻天险。
想一想战士为什么能摸黑带雨抢先到达泸定桥呢
再想想战士为什么能攻下长江天险呢
不难看出体现出战士的英勇,在党的领导下战士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5、看重要人物 写人的记叙文,往往是从重要的人物身上就能体现出中心思想。
抓住重要人物的所做、所为、所想、所感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穷人》一课提到的人物有桑娜、渔夫、西蒙、西蒙的两个孩子、桑娜的五个孩子,究竟谁是重要人物,想一想可以知道是桑娜和渔夫,抓住重要人物分析一下:不难得出课文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6、看主要事件 记叙事的记叙文,事件都有主要事件和次要事件,抓住主要事件去分析,想想是写了什么事,歌颂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就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草船借箭》课文中主要写诸葛亮巧借十万枝箭的事。
抓住“巧”字去分析,不难得出赞扬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和宽广的胸怀。
7、看文章的议论抒情 在文章中,记叙和描写部分好比画龙,议论和抒情部分就是点睛,点睛部分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一夜的工作》中写了如下的一段话: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想着,并且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这个句子的议论抒情不但总结了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高贵品质,而且抒发了对周总理由衷的敬爱之情,深刻地提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8、看文章的细节: 文章的细节描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因此,认真体会文章的细节描写,了解这些细写对突出文章的中心起了什么作用,对理解文章的中心大有帮助。
比如《凡卡》一文中写凡卡的学徒生活:抓住了三个方面,挨打、挨骂、没法睡觉。
仔细体会三个方面的细节,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痛苦,反映沙俄时代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体现了作者的同情。
9、看关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往往体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落花生》父亲的话。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的话既是对孩子们的希望,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10、看文章的体裁 如果文章是说明文,它有自己的特点,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中心思想,不必穿靴带帽。
书墨聚五下语文答案
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谁有陈胜吴广起义文言文的全解
一、文学常识 1. 司马迁,字子长,汉朝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
2.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
3. “世家”是《史记》传记中之一体,主要记录诸侯之事。
二、字形字音 夏(jiǎ) 辍(chuò) 怅(chàng) 苟(gǒu) 鹄(hú) 闾(lǚ) 适(zhé) 戍(shù) 当行(háng) 度(duó) 数(shuò)谏(jiàn) 数(shù)万 帛(bó) 罾(zēng) 篝(gōu) 忿恚(fèn huì)笞(chī)毋(wú)蕲(qí) 徇(xùn) 铚(zhì) 酂(cuó) 柘(zhè) 谯(qiáo) 乘(shèng) 弗(fú) 诛(zhū) 稷(jì) 三、文言词语 1.一般词语 【少(shào)】年轻。
【尝】曾。
【佣耕】被雇佣耕地。
【辍】停止。
【之】去,往。
【怅】失望。
【苟】如果。
【若】你。
【太息】长叹。
【嗟乎】唉。
【燕雀】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闾左】指贫苦人民。
【屯】停驻。
【次】编次。
【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会】适逢,正巧遇到。
【度(duó)】估计。
【失期】误期。
【谋】谋划,商量。
【举】发动。
【等】同样。
【死国】为国事而死。
【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立】指立为国君。
【数(shuò)】屡次。
【将(jiàng)】带兵。
【或】有的(人)。
【怜】爱戴。
【诚】如果。
【诈】假装。
【行卜】去占卜。
【指意】意图。
【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
【念】考虑、思索。
【威众】威服众人。
【王】称王。
【帛】丝织品。
【固】本来。
【间(jiàn)令】暗使。
间,私自,偷着。
【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次所,这里指军队驻扎的地方。
【丛】树木,鬼神所凭寄的地方。
丛祠,神祠。
【旦日】第二天。
【挺】拔出。
【并】一齐。
【召令】召集并号令。
【 徒属】所属的人。
【 公等】你们诸位。
公,对对方的敬称。
【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
【十六七】十分之六七。
【宁】难道。
【受命】听从(你的)号令。
【从】依从。
【民欲】人民的愿望。
【袒】露出。
【为】筑。
【盟】盟誓。
【收】收集。
【下〕攻下,攻克。
【徇】攻占(土地)。
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
【行】行军。
【比】等到。
【谯门】城门洞。
【三老】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豪杰】这里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与皆】一起。
【会】集会。
【计事】议事。
【执】紧握着。
【社稷(jì)】国家。
社,土地神。
稷,谷神。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号】宜称。
【刑】惩罚。
2.一词多义 【亡】(1)死亡;(2)逃走。
【书】(1)写。
(2)字条。
【故】(1)缘故。
(2)故意 3.词类活用 【大雨】下大雨。
【法】按照法律。
【丹】朱砂。
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
【罾】鱼网,这里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篝火】用笼罩着火。
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
篝,笼。
【狐鸣】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
【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
【坚】指铁甲。
【锐】指武器。
4.通假字 【适】通“谪”。
戍,强迫去守边。
【唱】通“倡”,首发。
【以】通“已”,已经。
【被】通“披”。
5.古今异义 【往往】古:到处;今:指一般或通常。
6.成语 【被坚执锐】身穿着战甲,拿着武器,意思是亲自作战。
四、阅读理解 1.“怅恨”“太息”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感情
对受剥削、受压迫的雇佣生活的强烈不满。
2.“苟富贵,无相忘”表明了陈胜什么愿望
摆脱贫困,改变现状。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了什么
陈胜出身低贱,却有远大的抱负。
4.表明陈胜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的句子是什么
苟富贵,无相忘。
5.画龙点睛、提挈全文的词语是什么
后文与之相照应的词句有那些
画龙点睛、提挈全文的词语是“鸿鹄之志”。
后文与之相照应的词句有:“举大计”、“死国”、“王侯将相”。
6.“燕雀”、“鸿鹄”各比喻什么
“鸿鹄之志”指什么
“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文中暗指其余佣者);“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文中暗指陈胜自己)。
“鸿鹄之志”指远大的抱负,文中具体指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统治,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
7.“佣者笑而应”中的“笑”表现了他们的什么心态
嘲讽陈胜。
8.本文传主是陈涉,为什么开头连吴广的姓名也作交代
因二人合谋起事,吴广在起义中有特殊作用。
9.表明陈涉胸怀大志的句子是什么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遇雨失期。
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秦王朝的暴虐统治。
) 11.陈胜、吴广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即“宜多应者” )的理由是什么
(另问:陈胜在起义前对形势作了怎样的分析
) ①天下苦于秦的暴虐统治太久,百姓对秦朝痛恨;②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了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③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12.陈胜提出了怎样的策略口号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14.起义前所做的舆论准备是什么
有什么目的
①置书书鱼腹(将写有“陈胜王”的字条放入鱼腹中,戍卒买鱼,得此字条);②篝火狐鸣[或“故作狐鸣”](吴广在驻地旁丛祠中,以篝火作鬼火,装作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
) 目的:树立陈胜形象,巩固陈胜在戍卒心目中的地位,为起义顺利发动作舆论准备。
15.表明陈胜也知道起义有可能失败的句子是什么
“举大计亦死”。
16.陈胜的领导才干突出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①对策略口号的分析上;②起义的准备、发动上。
17.陈胜判断君主“当立”、“不当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按封建伦理,立长不立幼。
18.从“卜鬼”和“故作狐鸣”可看出古代农民起义具有什么特点
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利用人民群众的封建迷信思想。
19.起义的第一步是什么
激励群众反抗决心的话是什么
第一步是并杀二尉。
激励群众反抗决心的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0.“公等遇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段话说了哪两层意思
(1)分析处境(不是被杀,就是戍边而死) (2)大丈夫要死就要干大事(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21.用现代汉语表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意思,并分析反问的作用。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使用反问,鲜明地表现了陈胜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有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作用,具有很大的鼓动性和号召力。
22.概括第三段的内容和层次。
第三段写发动起义到建立政权的经过。
分三层:(1)起义开始的情形;(2)起义迅猛发展的形势及建国经过:(3)诸郡县反秦斗争形势。
23.起义发动十分周密,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1)借吴广被鞭打怒卒,使戍卒站在自己的一边;(2)杀死二尉,堵死众戍卒的退路;(3)向大家讲明两种前途,激励众人的反抗决心。
24.表现起义初期迅猛发展的语句有哪些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陈守令皆不在”。
25.“陈守令皆不在”说明了什么
起义军队伍壮大,守令望风而逃。
26.“守丞死”和“三老、豪杰” 的话及“诸郡县”的响应说明了什么
“守丞死”说明秦军人心背离;“三老、豪杰”的话和“诸郡县”的响应说明人心所向。
27.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陈胜和吴广的活动。
28.“等死”指什么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29.“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什么样的精神
敢于斗争,要死得有价值的远大抱负和宽阔胸襟。
30.卜者的话有什么作用
照应“天下苦秦久矣”,表明人民要求推翻秦朝的愿望强烈,暗示陈胜以“卜鬼”“威众”,引出“威众之策”。
31.怎样评价陈胜
陈胜有雄才大略,他机智,有卓越的宣传能力和组织才能,是成熟的农民起义组织者和领导者。
五、参考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
同伴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按次序编入戍边的队伍里面,担任了小头目。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
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陈胜说: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
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小儿子,不应当立为皇帝,应当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
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做楚国的将领的时候,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怜他。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陈胜所说的正确。
于是二人去占卜。
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建立功业。
然而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
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王,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
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戍卒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在晚上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像狐狸一样叫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戍卒们夜里都惊慌恐惧。
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的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力的人。
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
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
军官又拔出宝剑来威吓,吴广跳起来,夺过宝剑杀死军官。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众戍卒说:你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
就算朝廷不杀我们,但是戍边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
再说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啊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众戍卒都说:听从您的命令。
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心愿。
军队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
他们筑起高台,在台上结盟宣誓,用尉的头祭告天地。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吸收民众参军后接着攻打蕲县。
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夺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
在行军时又沿途吸收群众参加起义军,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几万人。
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的谯门中同起义军作战。
守丞战败,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
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议事。
三老、豪杰都说: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秦王,进攻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
陈胜就立为王,宣称要重建楚国。
在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或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
同伴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按次序编入戍边的队伍里面,担任了小头目。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
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陈胜说: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
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小儿子,不应当立为皇帝,应当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
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做楚国的将领的时候,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怜他。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陈胜所说的正确。
于是二人去占卜。
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建立功业。
然而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
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王,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
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戍卒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在晚上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像狐狸一样叫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戍卒们夜里都惊慌恐惧。
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的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力的人。
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
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
军官又拔出宝剑来威吓,吴广跳起来,夺过宝剑杀死军官。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众戍卒说:你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
就算朝廷不杀我们,但是戍边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
再说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啊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众戍卒都说:听从您的命令。
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心愿。
军队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
他们筑起高台,在台上结盟宣誓,用尉的头祭告天地。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吸收民众参军后接着攻打蕲县。
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夺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
在行军时又沿途吸收群众参加起义军,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几万人。
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的谯门中同起义军作战。
守丞战败,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
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议事。
三老、豪杰都说: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秦王,进攻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
陈胜就立为王,宣称要重建楚国。
在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