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分析色调万能句子
第六节、电影影像的色彩色彩无疑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绘画中,凡高认为色彩高于一切。
乔治·里埃埃说:“处理主题,应着眼于色调,而不是主题本身。
”科学分析表明:首先,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们生理上不同的反应。
弗艾雷在《论动觉》一书中讲到了他的实验结果。
。
他说:在色光照射下,人的肌肉的弹力可加大,血液的循环可加快,其增大的梯度是“以蓝色为最小,依次按绿色、黄色、桔黄色、红色的顺序逐渐增大。
”其次,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的心理及情绪带来不同的反应。
科学家的归纳是:红色:象征着生命、血、朝气蓬勃、爱情、暴力、革命……黄色:象征着阳光、欢乐、温暖、享乐……绿色:象征着生长、生命、青春……紫色:象征着高贵、牺牲……蓝色:象征着冷静、平和、纯洁、高雅、忧郁、浪漫……当然,除了整个人类对色彩的共同的生理、心理的反应之外,不同的民族由于其文化传统的不同,他们对色彩可能也会有他们独到的反应。
如中国人对黄色有一种他们特有的情感。
由于色彩的这些作用,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名利场》的问世,无疑是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如果说,彩色电影之前的黑白电影是象劳逊所说的“摄影实际上是一个用光线进行绘画的过程。
”那么,黑白电影之后的彩色电影准确地说应该是“它不仅是用光线,而且是用色彩进行绘画的过程。
”彩色电影出现之后至今,色彩也象光一样经历了一个“不讲究”──“讲究”──“不讲究”的过程。
一、色彩出现在电影中的几种情况及作用1、色调色调:彩色电影画面总的色彩组织和配置。
它往往以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倾向。
色调出现在影片中的几种情况:①、整部影片: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整部影片。
《鸟人》,写浪漫,用蓝色的冷色调贯穿全片。
《好男好女》,写绝望,全片冷色调。
《黄土地》,写对土地的爱,桔黄色的暖色调贯穿全片。
《金色的池塘》:写黄昏之恋,黄色的暖色调贯穿全片。
②、一个段落: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段落。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③、一个场景: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场景。
《日瓦格医生》:帕沙和拉拉在小屋的火边,桔黄色的暖色调。
全片则是冷色调。
④、一个镜头: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镜头。
色调在电影中出现,通常是通过布光(彩色光)、胶片的特殊选择,以及胶片的特殊洗印来达到的。
在电视剧的制作中,电视剧的色调处理除了采取用布彩色光方法之外,还可以用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来达到特定的色调效果。
通常的办法是:A、用蓝色的纸板在摄像机前调白,这样实际拍摄出来的镜头的色调效果,就可呈现出暖色调的效果;B、用桔黄色的纸板在摄像机前调白,这样实际拍摄出来的镜头的色调效果,就可呈现出冷色调的效果;(实际制作中,还经常用调白平衡来白天拍夜景的效果:作法如下:①、用桔红色的纸板在摄像机的前面调白;②、拍摄时,摄像机的光圈比平时正常时所用的光圈再缩小两档。
)色调在电影中的作用:①、喧染环境,营造氛围,表现人物的心境。
《日瓦格医生》:帕沙和拉拉在一起。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男女主角在酒馆中。
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鸟人》蓝色冷色调表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日瓦格医生》、《悔悟》中偏蓝的冷色调,体现了红色俄国对人性的极大的压抑。
《黄土地》中桔黄色的暖色调,则反应出了创作者对我们这块土地的深厚的情感。
③、表现作者的诗意和浪漫、抒情的色彩。
《鸟人》:“鸟人”在海边的蓝光中“飞翔”。
④、形成影片特殊的风格和韵味。
《金色的池塘》:《十字小溪》:我认为,色调在一部影片中,最有利于表现的是作者的情绪、情感、和作者心中的诗意,并且有利于使影片形成一种独到的、隽永的韵味和风格。
2、局部色相局部色相:画面中某一具体物体的颜色。
如一朵红花,一件女人的白裙等等。
局部色相在电影中的作用:①、主题作用。
如果说色调的作用主要是表现作者的情绪、作者的诗意、并使影片形成一种独到的韵味和风格的话,那么,局部色相的作用,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主题方面。
《黄土地》:红盖头、红被、红衣、红对联、红标语……《红色沙漠》:红墙、红机器、红木板、红色的火焰,女人的绿衣……《爱情的故事》:女主角詹妮开始她的帽子是玫瑰红,她到男主角奥利弗的家的时候,四处都是大片的纯红色。
后来,詹妮得了白血病,红色也逐渐减弱,最后,只剩下病房中一簇紫红色的花簇。
《鸟人》主人公蓝色的服装表现他的浪漫。
同时,鸟人服装的蓝色也有变化。
开始是蓝色格子上衣,后来衣服是全部蓝色。
《黑炮事件》:该片的影评中大多评论的是影片中的黑白对比:会议室中一切都是白的:白墙、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钟面、白窗帘、白桌布、白玻璃杯子、白开水、白色的椅子套等等。
只有人的头发和挂钟的刻度和指针是黑色的。
其实,《黑炮事件》是一部政治电影。
影片中制作者的真正用意是贯穿全片的红色:红色本身在中国就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颜色。
首先它在中国是革命的颜色、中国**party的颜色(红旗、红色政权、红色江山),而红色本身的色彩指向则是鲜血、危机、危险、和暴力,故十字路口有红灯,公路上红色的路标表示着“停止”。
《黑炮事件》就是聪明地利用了红色的这种复杂性。
主人公赵书信的身边,总是伴随着红色,而且出现得比较自然,不易被人觉察。
邮电局:高男人的红背心,女人的红伞,警车的红灯、红轿车、红裙子、红路标、红机器、“阿里巴巴”的红光……party委办公室的红色桌布。
结尾的红太阳的特写。
《罗拉快跑》:影片的制作者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为了把他衷爱的主人公罗拉从影片众多的人物中突出出来,影片红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致。
②、剧作作用。
局部色相是电影叙事的主体和核心。
《蓝色的女人》:电影《蓝色的女人》中,局部色相是电影叙事的主体和核心。
或者说,电影《蓝色的女人》就是一个局部色相的作业3、黑白片、彩色片交替出现让同学讲好的黑白片、彩色片交替出现的例子。
黑白片、彩色片在电影中交替出现的作用:①、表现人物的心境:《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恋人曲》:《伊豆舞女》:②、表现作品的主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三种:黑白、彩色、桔红。
用“黑白”来批判战争;用“彩色”来赞美和平;用桔红色来表现一种非现实的、浪漫的幻觉和想象。
《恋人曲》:《伊豆舞女》:③、剧作结构的处理:《开罗的紫玫瑰》:黑白:电影……(银幕上的、理想化的、艺术的)彩色:现实……(生活中的、非艺术的)《舞会小提琴》:黑白:导演拍这部影片的过程;彩色:所拍的电影。
《蜘蛛女之吻》:A:黑白:瓦罗丁的幻觉(抽象的、象征性的──最高层次)B:桔红色调笼罩的:莫利纳编的电影(浪漫的、艺术的、经过人为加工的)C:彩色:现实。
《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彩色电影。
作为影片结束的“尾声段落”,却是以黑白片的形式出现的。
与整部影片的耀人眼目、五彩缤纷的彩色相比较,黑白片的简单的黑白二色的出现,使人不禁为之一震。
首先,简单的黑白二色,是影片制作者对过去了的、五彩缤纷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赞美和怀念。
其次,黑白二色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色彩构成。
我们生活在一个彩色的世界中。
所以,这里的黑白二色是影片制作者对生活的升华和提炼。
或者说,这里的黑白片,使影片中的最后段落,脱离了影片的叙事层面,达到了象征、哲理层面的高度。
《罗拉快跑》:《罗拉快跑》是一部让人激动,让人震撼,让人感伤的爱情电影,宿命电影、红色电影。
主人公是一个女孩,主人公也是红色。
红色运用到极致。
影片中突出使用了三种色彩:红色,黑色,白色。
黑白色是暗淡的颜色,是世俗的颜色,是男人的颜色。
红色是刺目的颜色,是爱情的颜色,是浪漫的颜色,是罗拉的颜色。
罗拉的头发。
罗拉家的红色电话。
罗拉奔跑时街道背景的色彩。
各种色彩中,红色是最刺激人的视觉器官的颜色。
同时,红色是鲜血的颜色,红色代表着情感和爱情。
影片中红色的运用,首先体现在主人公罗拉身上。
影片的制作者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为了把他衷爱的主人公罗拉从影片众多的人物中突出出来,影片红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致。
影片的制作者显然觉得,红色的服装、红色的道具已经不足以表现、讴歌罗拉。
所以,他们将罗拉最醒目、最突出的部位——罗拉的头发染成了红色。
于是,红色头发的罗拉,为了爱情,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在纷乱的街道上,在一片黄头发、白头发、黑头发中奔跑。
罗拉的红发犹如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手中高擎的红色火把。
火把中燃烧的是罗拉炽烈的爱情。
水粉画 什么色调在一堆作品中更“跳”
.油画: 色彩丰富 色调幽暗 色调柔和 对比强烈 肌理感十足 节奏明快 古典韵律
怎么评价一幅美术作品,要用专业术语。
求例文,急需
一般从构图,创作意图,色彩,背景,表现手法,表现方式题材等方面谈例如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构图所用的手法:金字塔形构图达芬奇用的是金字塔形构图,它具有一种稳定感。
四个人物统一在这一稳定的结构中。
尖顶部位正好是圣母的头,耶稣的左手与天使的衣角,是塔形右轮廓的边缘,但这种塔形构图不是很呆板的对称公式,中心人物的圣母仍稍微向左侧倾,而塔形构图的下部却接近于棱形;约翰的头部略低于对面天使的头部,两角不相平衡,由于背景洞口的亮光被加强了,它们的色彩对比仍然是稳定的。
全景既显得庄重,又很自然,它具有古典美的造型特色。
岩石结构我们还应注意这幅画的背景描写:达芬奇不仅是一个卓越的风景画家,更主要的是,他以探索者的眼光,非常注意这种溶洞内的岩石结构。
洞内的钟乳石对于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研究者来说,是一种地质学所探求的对象。
这里又进一步反映出达芬奇对地质地层的知识的广泛兴趣。
在15世纪意大利的所有壁画上,一般人物总是被放置在风景前面的,而不是放在风景之中。
达芬奇在这里第一次把人物安置在特定的风景中间,让人物的境遇与阴暗的古老岩洞融成一个整体,这是大画家在构思上寻求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一个独创。
在色调上,全画是以棕褐色为基调的,圣母身上的深青与天使披风上的紫红、金黄和银灰色构成对比;耶稣与约翰的肌肤,与约翰的金黄色鬈发构成对比。
阴暗的岩洞使达芬奇发挥了他最擅长的明暗对比法则。
”绘画颜料(只找到了关于色调方面)全画是以棕褐色为基调的,圣母身上的深青与天使披风上的紫红、金黄和银灰色构成对比;耶稣与约翰的肌肤,与约翰的金黄色鬈发构成对比。
阴暗的岩洞使达·芬奇发挥了他最擅长的明暗对比法则。
这种画原是作为祭坛画画在板上的,两侧还有屏风画。
作为一幅尚未最后完成的作品,它与1508年重新复制的一幅《岩间圣母》,在人物与色调上均有出入。
在这后一幅上,人物更拉近一些,而且改掉了天使那只不自然地指向约翰的右手;她的视线也不再朝向观众,而是瞧着两个孩子的活动。
就这一点看,它比前一幅显得成熟些。
但在色彩上,圣母的深青色斗篷被改为深蓝色了,天使的红色披风变成了双翼。
色调不如前一幅来得富有暖意。
可能这是画家晚期作画精力不支之故,也可能是由他的弟子所绘,但尚没有可靠的资料为此佐证。
故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
约翰想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么
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
于是约翰许了他。
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看见神灵,仿佛是鸽子在下降,落在他身上。
天上这时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
按照圣经所述,施洗的约翰不是孩子,已是个成人了。
而圣母携子逃亡埃及和以色列的时候,耶稣也仅是刚生下的婴儿,他不可能象画上所表现的那样指手划脚与约翰对话。
有的小说作品色调过于晦暗,怎样克服由此产生的不适感
把这本书重新包装成你喜欢的色调,你看不见它了,就不会产生不适感了
在一幅作品中怎样算是色调统一
每幅作品都受环境 光源 和思想意识的影响 会突出某一中心元素或意识比如色调方面 是暖 是冷 是明还是暗 还是二者都有但必须要统一 就像静物台上的水果与背景的衬布暗衬托鲜 一个明 一个暗 如何使二者平衡于画面又能拉开层次 就是色调的统一 基本都是首先确定整个画面的主色调 冷暖 明暗 比如夕阳下的树林 就是以暖色为主 主体物都是暖色 然后依次暗进去 但都是以暖为基础
荷花淀环境描写语句赏析
< <荷花淀>>的作者是孙犁,他的主要风格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从艰难的战争岁月中发现生活的美和人性之美。
这篇小说主要写,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渲染一种氛围,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做铺垫“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几段描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一,作者选取的描写对象本身的自然美感:月亮、女人、身下的苇席、远处的荷花淀……其二,将描写对象的特殊组合又进一步升华和丰富了美:月亮底下,女人编席,远处一片飘着荷花荷叶香的白洋淀……其三,话语的修辞、装饰更增加和扩充了无限的美感: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湿润润的、柔滑修长、“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再加上中间两个自然段几个设问引发的对白洋淀广阔浩淼、物产丰美的联想……这所有的文字中,哪里有一点点战争的味道
又哪里有一点点尘世的纷扰
作者正是要通过这种绝美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一种纯美的境界。
一般来说,小说的开头都是为全篇确定基调的部分,《荷花淀》这样的极富美感力度的开头,显然已把读者带入了一种特定氛围,对全篇的阅读笼罩性极强。
与此类似的这种诗情画意般的描写,除了中间部分有段关于白洋淀水面的正面描写,然后就是末尾处的对于荷花淀的直接描绘。
对荷花淀的描绘其动感更强一些,而且也有意将人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
使人在领略荷花淀的无限美感的同时,更能深入把握其内在精魂。
人们都知道,画家徐悲鸿画马,并不简单地是为画那些马的形体,而是为贯注进一种人的精神,借以表现一种民族精神。
小说《荷花淀》这种画面感极强的作品,其最终意味也正是为了体现一种民族的气节,如同那满淀的荷花荷叶一样,蓬蓬勃勃、亭亭净植、充满生机,这也就是《荷花淀》所创造的全部纯美境界的深层内涵。
实际上,这篇小说的每一幅主体画面,都潜隐着这样的一条基本指向,隐含着这样一种内在精神,作品开篇的关于女人编席的画面描写,基本色调就是“洁白”“银白”“透明”,有意把月色与淀水紧密关联,虽然还没能直接展示荷花淀的正面景色,却通过女人的“眼光”,作了必要的引示,“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写到女人们寻夫的一段,又特别突出地写了正午阳光下的白洋淀“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使其与开头的色调保持着一致并逐步向荷花淀推进,最后终于直接展现了“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深邃而高远。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
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
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声! ”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
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
用这样两句话,作为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后部分将是一场消灭敌人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