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蒙古包句子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上处处可见一朵朵“白色的鲜花”,它们就是家喻户晓的蒙古包.它有独特的美感,远看宛如粒粒珍珠在柔软草绒布上闪闪发光,更仿佛是在碧绿草原上绽放的一朵朵白莲花!近看,包外的花纹更加清新美丽,给人一种视觉美感.蒙古包在草原上生活了数千年,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描写“蒙古包”的句子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上处处可见一朵朵“白色的鲜花”,它们就是家喻户晓的蒙古包.它有独特的美感,远看宛如粒粒珍珠在柔软草绒布上闪闪发光,更仿佛是在碧绿草原上绽放的一朵朵白莲花!近看,包外的花纹更加清新美丽,给人一种视觉美感.蒙古包在草原上生活了数千年,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赞美“蒙古族”的句子有哪些
别具一格、独出心裁、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别树一帜一、别具一格 [ bié jù yī gé ] 【解释】:别:另外。
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出自】: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译文】:张咏见赠诗,风格又别具一格二、独出心裁 [ dú chū xīn cái ] 【解释】: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
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出自】: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译文】:现在别出心裁,不依照旧模式,有的特标在眼睛之外,有的叠采在回中三、与众不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 ] 【解释】:跟大家不一样。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
”四、独树一帜 [ dú shù yī zhì ] 【解释】:树:立;帜:旗帜。
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译文】:元白在唐朝之所以能独树一帜的,正是这种不继承盛唐窠臼的。
五、别树一帜 [ bié shù yī zhì ] 【解释】:树:立;帜:旗帜。
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译文】:元白在唐朝之所以能独树一帜的,正是这种不继承盛唐窠臼的。
赞美草原的句子
1、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草,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
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可以骑马乘驼畅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可以临湖垂钓,可以入林狩猎,尽享草原风光。
2、“咩——”,一只长着漂亮长角的羊突然抬起头来,神气地对着天空叫了一声,之后又在原地兴奋地转了好几圈。
其他羊见它叫得这么欢,也不甘示弱,纷纷效仿,就连还在喝奶的小羊羔也稚声稚气地叫了几声“咩咩”。
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
顿时,羊群的叫声划破蓝天,回荡在草原上,震耳欲聋,就连在远处觅食的鸟儿也受到惊吓,拍着翅膀“扑棱棱”地飞上云端。
3、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
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一片青青。
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
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成群的牛羊,像天上的片片白云飘落到大地,真是美景如画呀!4、过了一会,天变亮了,南边的云层显出白色、灰色、红色的层次。
天空也由湛蓝过渡到淡蓝,然后和红色云彩融合,淡淡的几缕乌云如纱一样笼罩着天空。
一下子,东边的红色像是挤破了云层,由空中放射出一道道红光,照向大地,那红色并不刺眼,也没有先前的红了。
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
西边的天空也变得明亮,云层变成了白色,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见了。
5、如果你坐在飞机上向下鸟瞰,这里的景色是极其壮观美丽的。
碧绿、葱绿、黛绿的林带网,像棋盘一样把黄色的沃土一档档地划分得非常整齐。
田野随着季节的转换和作物的交替成熟,如同闪烁的宝石似地变换着绚丽的色彩。
赞美蒙古族的话
蒙古族在节日宴庆场合,总少不了长者或专门的吟唱者、被称为“珲锦”或“和勒莫日其”(指善于辞令的祝赞者)吟诵祝词,以增加节日气氛。
祝词可根据其内容分为与牧民生产相关的祝词,如“制毡祝词”、“蒙古包祝词”等;与牧民生活习惯相关的祝词,如“祭火祝词”;与相关的祝词,如“婴儿诞生祝词”、“新人祝词”等;与竞技娱乐相关的祝词,如“游艺祝词”、“三项竞技祝词”等。
祝词大致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吟诵者吟唱时,往往在开头交代吟唱祝词的原因理由,即吟诵者要说明自己是以大家的意愿吟唱祝词的,然后对所要祝福的事物进行真实的描述与赞颂,最后在结尾部分表达对未来的祝福意愿。
祝词的中心内容部分,以所祝愿的事物、事件并按时间顺序变化的场景为描述对象。
如“祭火祝词”: 罕山只有土丘大的时候, 汪洋大海只有水洼大的时候, 可汗用火石击燃, 皇后用嘴唇吹旺, 以火石为母, 以火镰为父, ——那发明火的火神圣母啊
我们向你敬献醇香的奶酒, 我们向你敬献美味的肉食, 祈求你赐予最大的福分, 让我们在这幸福中永生。
表达美好愿望,祈求福、禄、寿的愿望,往往以诗的形式放置于结尾部分,是所有祝词共同的特点。
对于较短的祝词,可称之为祝福语。
蒙古族的祝福语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由长者吟说,主要是对人、事、物的美好祝愿。
祝词是为祈求祝愿一切事物的美好而创造的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民间文学形式,是人们相信语言魔力时代的产物,由长者或专业的吟诵者在节日庆典或集体收获劳动成果之时吟唱,以此祈求祝福人丁兴旺、牲畜安泰。
二、赞词 一首词句华丽动听的赞词,是蒙古族人民豪迈情感与审美情趣的体现。
赞词以赞美一切美好事物且从不同视角进行全面赞美为基本特征。
在赞扬马的词中诵道:它那飘飘欲舞的轻美长鬃,好像闪闪放光的宝伞随风旋转;它那炯炯发光的两只眼睛,好像结缘的鱼儿在水中游戏;它那宽敞而舒适的胸膛,好像天上的甘露滴满了宝瓶;它那聪颖而灵敏的双耳,好像山顶上盛开的莲花瓣;这匹马一身具备了八吉祥徽, 无疑是一匹举世无双的宝马。
赞词与祝词虽然都蕴涵着对事物赞颂的成分,但祝词是对事物未来的祝愿,而赞词主要是赞美景物,如对自己家乡的山川河流、新建的房屋、辛勤的劳动果实、优胜的骏马、相互馈赠的礼物等等进行赞美,即对事物现有的一切美好形式都可加以赞美和颂扬。
赞词同样也是蒙古族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劳作中创造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之一,早先融会于各类习俗仪式中。
人们相信这样的赞美能够激发事物的活力,可增强壮志。
早期的赞词并不仅仅是劳动人民抒发情感、表达审美情趣的文学形式,而是通过华丽的语句来取悦神灵以期望得到神的保佑与恩赐,这才是其真正的起源和早期的功能。
人们不了解自然变迁,无法掌握自然规律,因此深信通过语言可以打动神灵。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赞词所赞美的对象更加宽泛,涉及蒙古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内容,赞词大致可分为:习俗赞词、景物赞词、生计赞词三类。
每一种赞词都有其特定的吟唱场合,且由专门的吟唱者对赞美对象进行全面的颂扬。
如“赛马颂”,从马匹的形貌起直到整个赛程中的每一细节,以及马的主人所做的赛马前的准备等,都会详尽地描述与赞美。
赞词是民间口头文学体裁,因此吟唱者并不拘泥于固定的语句,而是根据场景来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行即兴吟诵。
因此,赞词不仅是集体的创作,同时也体现着吟唱者的智慧及其艺术表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瑰宝—祝词与赞词所祝福与赞美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从以往的只融会于生产、生活诸仪式的形态中,渐渐趋于在舞台艺术与现实生活中并存发展,并且已成为蒙古族传统的语言艺术典范。
对于蒙古族祝赞词的整体研究并不是很多,其中,赵永铣先生在相关章节中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在此主要参考他的研究,对祝赞词做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