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六月置顶的唯美句子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是几年几月写的?要详细月份也要

回答的好置顶悬赏

期形成了。

这就是他后来在《示友》中所说的“黄卷青灯自幼童”。

陆游在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中,与云门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嘉泰会稽志》,云门山在会稽县南三十里,“旧注云:‘晋义熙二年,中书令王子敬(即王献之)居此,有五色祥云见,诏建寺,号云门。

’”该志又载,云门山上的雍熙院,“绍兴元年六月,赐故尚书左丞陆公为功德院”。

“陆公”即陆游的祖父陆佃。

这是宋高宗在昭雪之后的再次恩赐。

雍熙院的持禅师与陆宰的交往密切(详见《文集》卷一四《持老语录序》),陆游约在十三岁左右欧小牧《陆游年谱》系于绍兴十一年,陆游十七岁时。

于北山《陆游年谱》引陆游《云门寿圣院记》(《文集》卷一七)作十三岁,从之。

起,就常住云门山中,与胡尚书之子胡杞孔凡礼《陆游交游录》考证胡尚书为胡志孺,曾任刑部尚书,试兵部尚书,卒于会稽,遂家焉。

胡杞即胡基仲。

共学于此。

陆游后来曾在云门筑草堂,住则旬月,大有留滞不归之意。

他有不少诗是写云门的。

陆游栖迟云门,主要是为了读书(包括读兵书),为他以后一生事业(特别是文学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在他的一生中念念不忘云门山,如其《云门感旧》所云,“总角来游老未忘”。

陆游在十七岁时又从鲍季和读书

谁能给我一张打雷放慢的动态图,要不静态的也行。

解后加分,谢谢。

笑话:盲目进入窝点----------现代。

(触摸灯)。

●。

安全气囊------------装疯。

(已安装风)。

●。

肮脏的军师----------无用的点歌机。

(NG)。

●。

--------愚蠢的老女人鸡舍。

(蛋)。

●。

销售

草帽已经失去了极性------注。

(留绳)。

●。

“我的哥哥不在家----------。

(圣保罗前来)。

●侄子灯笼------ ---正常(数据叔叔)●雨黄梅头----------运气。

(倒梅) / a> ●。

的半棉------------(无壳)●。

秃伞------------无法无天。

●矮人过渡-----------(毛同一天)。

- 平和的心态。

(洪水心脏)●马店买猪------------东西。

(市) / a> ●腊月天气------------手和脚(冻手冻脚)。

●。

他的父亲的儿子------离谱磕头。

(仪式)。

●公共厕所仍然石------公愤。

(引起公众粪便)。

●反穿皮袄------------幸运之星(羊)薄膜。

●孔子的移动----------净亏损(账面净值)。

BR /> ●孕妇散步--------去冒这个险。

(绝望)●。

奶奶的儿子--------无望。

(叔叔)。

●丈夫打扇一个------------黯淡(清凉的妻子)。

●学者毛巾----------数据包丢失。

(包括书籍)。

BR /> ●乌龟爬门槛----------但看这一些(但这种加倍)。

/>●。

和刺绣也拿起一条毛巾--------令人惊讶。

(旗)。

●“钝破竹 - -----------想不开。

(不开声音)。

●电线杆上绑羽毛------怎么敢(除尘器)。

●嗑瓜子磕出臭虫------什么人都有。

(REN)。

3。

古诗:林(不幸的)子心中苦的梨(从)儿童腹内酸柳词 />的井底的黑暗的蜡烛照明排长队在伊拉克的郎万,总去。

(的蜡烛 - 啊,去 - 非法) />,优良的骰子安红豆相思知道在生活中,我不知道。

竹刘禹锡 / A> 杨柳青青江水平,郎姜文唱歌。

东边日出西边雨,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是明确的,如果没有。

(晴 - 爱)BR />猿端木山,小猴子敢锯(句点)马古兽脚类恐龙淤泥被困,又怎能题(蹄) - 谢晋 / a> 负责严胜花(甚至为什么)不需要梅杏(幸运的是,没有媒体)(和尚)骨 - 苏轼 </水隧道从爱伦·坡的诗(P) - 阴狗和河流太阳的光明经常开关门弹簧 - 苏轼
灯笼笼灯,原来的纸(枳)壳风鼓架框鼓,陈皮不能敲半(夏季)●灯草打鼓。

------------不想。

(无声音)。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

(不关心)。

●盐店聊天----------无聊无关。

(咸更好)。

/> ●船----见证张天过海。

(法律路口)。

●。

小号的隔窗----------声誉。

(宋外)。

●。

龙太子----------功能强大的手机(海)。

●老九的兄弟----------老实。

(老10)。

●空棺材埋在----------挑衅。

(木木)。

●。

这个混蛋绝不是----------的规则在山上。

(乌龟参考)。

●戴上手套-------六月保守。

(保罗手)。

●在花生--------------噪音。

(非油炸)●。

鞋匠锥子--------真行。

(刺绣)。

BR />●----郑家纯的排名的女孩结婚。

(郑石)。

●和尚的房子----------庙。

(美妙的)。

●洗沉默河。

----------何必呢。

(河苦)。

●。

瞎子戴眼镜----------造谣。

(假装明)。

/ A> ●。

----------梦梦想成蝶。

(幻想)。

●。

----------的猴子学会走路和虚伪。

(假猩猩)。

●的精装茅台------------很长一段时间的。

(葡萄酒)。

●蜘蛛拉网------------自私。

(丝绸)。

●一个忙上忙下,盲目添加盲目----------。

加盲(盲)。

●主要万岁流鼻血--------红色(red)。

●。

打破砂锅------------问到底。

模式(完)。

●,去西瓜-------两种方式。

(左,右车轮)。

●旧鞋子------悔改。

(换鞋改革)。

/ A> ●。

麻袋草袋--------一代不如一代。

(包不如一包)。

/ A> ●。

豆的碗的底部----------生动。

(胶囊电网)。

●。

卖布带----------恶意的。

(故意金额)。

●只开放----------穷木匠。

(只有一锯)。

●砖的窑火。

----------传闻。

(窑烟)。

/ A> ●。

灯盏无油------------浪费了他们的心。

(冈特核心)。

BR /> ●馗嫁妹------------鬼混。

(“人鬼情未了婚姻)。

●。

的粪便船在河对岸------------安装(安装粪便)。

...... / a> ●。

窝窝棒,掺杂苦寂--------(每年置顶置顶苦)。

●药店找到打开抽屉--------播放。

(粮食)。

●的青蛙皮肤疾病,水肺潜水,以及“----”理解“。

(蓬蓬繁荣)。

●唱歌骑----------(步行)●炒泡菜,保持酱油-----事先明确(盐)。

●不要吃馅--------顽皮吃饺子。

(选择皮肤)。

●。

河南和湖南--------更加困难。

(南kanang)。

●移动的石灯笼--------做。

(复印件)●冲走土地庙------注(交通上帝)/>●农田,鞭打--------吹牛。

(提醒牛)●●航空公司代表孩子的骨干----------小人翻滚。

小人背后-------混淆是非。

(上下颠倒飞行试验)。

●啮齿类动物掉进了一大桶------时尚湿漉漉的头发●老和尚住山洞--------什么(庙)●。

货轮海----------外行(FASCO手段)。

:●防火旗杆------------长叹。

(木炭)●黄鼠狼钻进笼子--------投机。

(狡猾)●。

空气石--------无限增值税(盐麻烦)。

,●,燃放鞭炮----------理由。

(圆音)。

老母鸡,持有空巢--------(但不包括蛋)BR / ●驴吃人参----------候选人(后补)●厚皇帝的母亲--------皮肤(皮革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

(老石)。

●羊照相馆,------出丑。

(羊)●在墙上种菜------------小姐(园)。

●暴力球迷说--------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10雷切尔------------是的。

(A)。

●卫士厕所睡眠--------从很远的地方。

(不远处的粪便)。

●和尚的书------------严重性。

(佳能)。

●给孩子吃一小碗----------依赖。

(由Tim)。

●肉锅,并扔进河里----------昏昏沉沉的。

(肮脏的灰色)●。

“私生子”的插件羽毛------归心似箭。

(龟心脏像一个箭头)。

●----------头的精彩寺后孔。

(寺透明的) / A> ●生日祁县----------没有办法(没有鹿)●18钱放两次------久闻久闻(99文化文本)●。

染房的女孩不要穿白色的鞋 - 自然(染色)。

●酒吧小辫子-----无法无天的屁股。

(尾部混乱)。

BR / ●炉站起来------------不幸的(倒煤)/> ●M锅烟------------困惑。

(米粉) 2谐音双关语的玩笑:报告口音裁判官村:兔,虾,猪尾巴

泡菜,咸菜太贵了

翻译:同志们,和当地居民要注意了

不要在会议上说

裁判官完成后,主持人说:咸菜,香肠泡菜

翻译:现在是市长的讲话,市长说:兔子和大米的狗食,八王

翻译:同志们,今天是不够的,我们吃了一大碗

泡菜饭,我会舔你拿起狗的粪便。

翻译:不要讲话,我给你讲个故事听谢谢请采纳

我是淘宝卖家,买家给我好评但是内容是差评语。

要怎么处理呢

这种人属于无理取闹,现在差评都是难免的,店铺有几个差评都是很正常的事了,你只要回复的好有理没关系的,大部分的顾客还是不会去理会的,这个事情淘宝是不会管的,这个是我的想法,希望不会误导,我也遇到很多种无头脑的买家

我要一篇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书,急要

如果你想看优秀范本的话,你可以上第一职场论坛(百度一下即可搜索到地址),进入职业规划版块,置顶的帖子中,有一个《一个本科生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是非常详细的范本,你可以下载一下。

这个规划案例有理论有实践,写得非常不错,已经下载了3000多次了。

另外,论坛“资源中心”版块有多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范本免费下载,你不妨去看看。

但只是范文,你只能参考。

你自己的道路,还是要你自己踏踏实实去走,别人替代不了你,你也不能应付。

一定要认真对待呀。

范本目录如下:一“知己”— 自我认知1 个性特征2 职业价值观3 职业兴趣4 职业能力5 自我认知小结二“知彼”— 环境评估1 行业分析3 职业分析3 职业环境分析4 SWOT分析5 最终目标路线敲定三“计划”— 分期计划1职业预备期2职业初期3职业中期4职业远期5职业后期四“修正”— 评估调整1 风险预测与应对2 目标管理与修正3 计划实施评估附录一:读书计划附录二:个人简历附录三:参考资料附录四:测评报告结语以下是另外一个版本的范文,希望可以帮到你:-)——————————————————————————————————————————职业生涯规划书封面署上作品名称和年月日,可以在封面插入图片和警示格言扉页个人资料:真实姓名:××性别:×所在学校及学院:× ×大学× ×学院班级及专业:××级× ×专业学号:× × × × × × × × × ×联系地址:× × × × × × × × ×邮编:× × × × × ×联系电话:× × × × × × × ×E-mail:× × × × × × × × × × × × × × ×目录总论(引言)第一章 认识自我1.个人基本情况2.职业兴趣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4.职业价值观5.胜任能力自我分析小结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1.家庭环境分析2.学校环境分析3.社会环境分析4.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1.职业目标的确定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第四章 评估调整1.评估的内容2.评估的时间3.规划调整的原则结束语正文总论(引言)第一章 认识自我结合相关的人才测评报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2.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在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 ×型(×分)、× ×型(×分)和× ×型(×分)。

我的具体情况是……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能够干什么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 ×能力得分较高(×分),× ×能力得分较低(×分)。

我的具体情况是……4.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前三项是× ×取向(×分)、× ×取向(×分)和× ×取向(×分)。

我的具体情况是……5.胜任能力——优劣势是什么自我分析小结: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以及对本人的影响2.学校环境分析如学校特色、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等3.社会环境分析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4.职业环境分析(1)行业分析(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职业分析(如× ×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发展前景)(3)企业分析(如× ×单位类型、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发展阶段、产品服务、员工素质、工作氛围等)(4)地域分析(如× ×工作城市的发展前景、文化特点、气候水土、人际关系等,人城匹配分析)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1.职业目标的确定综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及第二部分(职业生涯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 弱势因素(W)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 威胁因素(T)分析结论:职业目标——将来从事(× ×行业的) × ×职业职业发展策略——进入× ×类型的组织(到× ×地区发展)职业发展路径——走专家路线(管理路线等)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把职业目标分成三个规划期,即: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并对各个规划期及其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

职业生涯规划总表计划名称 时间跨度 总目标 分目标 计划内容 策略和措施 备注短期计划(大学计划) 2006年—20 × ×年 如大学毕业时要达到…… 如:大一要达到……大二要达到……或在××方面要达到…… 如专业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提升、职业实践计划等 如大一以适应大学生活为主,大二以专业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为主……,或为了实现× ×目标我要……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点中期计划(毕业后五年的计划) 20××年—20××年计划 如毕业后第五年时要达到……如毕业后第一年要……第二年要……或在××方面要达到…… 如职场适应、三脉积累(知脉、人脉、金脉)、岗位转换及升迁等 ……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点长期计划(毕业后十年或以上计划) 20××年—20××年计划 如退休时要达到…… 如毕业十年要达到……二十年要达到…… 如事业发展,工作、生活关系,健康,心灵成长,子女教育,慈善等 …… 方向性规划第四章 评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1)职业目标评估。

(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假如一直……那么我将……(2)职业路径评估。

(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方向?)当出现……的时候,我就……(3)实施策略评估。

(是否需要改变行动策略?)如果……我就……(4)其他因素评估。

(身体、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机遇、意外情况的及时评估。

)2.评估的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我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规划调整的原则结束语

求河图歌曲改编的故事小说,比方说倾尽天下的故事就是白炎出去打仗然后他结发的女友嫁给别人然后又被皇帝

河图的许多歌是为小说写的,例如《华胥引》《且试天下》等

古代人都必须扎辫子

剃发·蓄发·剪辫子——关于辫子的历史? 王晓天自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大炮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以后,在很长的时间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人们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中国男子脑后拖着的那根长长的发辫,感觉令人费解。

一位亲身参加过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英国人伶俐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许多年里,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

”〔1〕以至于在历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漫长时间之后,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一些欧洲国家的人还把梳辫子、穿古怪服装当成中国人的固有形象,到处张贴,作为去中国旅游的广告。

其实,说起剃发蓄辫,只是十七世纪中叶满洲人入主中原以后所形成的习俗,而在此之前,中国人是不剃发蓄辫的。

《韩非子》说:“古者披发文身。

”这说的是上古时代先民未开化之时的事。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祖先便有了美的概念,头饰也就发展起来,而且,慢慢演绎出一套套较为繁缛的礼节。

自从孔夫子发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圣训以后,捍卫头顶上的青丝,则不仅仅只是一种审美的需求,而且具有了伦理的意义。

于是,绾发结缨戴冠,郑重其事,丝毫也马虎不得。

不但要求中原人如此,而且对于偏处四边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要求,如《汉书》曰:“终军上书,请受大冠长缨,以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乃使越王,越王请举国内属。

”此风愈炽,削发也就演变成一种处罚的方式,只有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才执行削发示惩。

三国时的曹操,因为马踏麦田触犯了自己所定的军纪,于是剑削青丝以谢军中。

自秦汉至于明清,头发不可毁伤的祖训更是深入骨髓,不可更改。

清朝起于塞北,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

也许是由于骑马的缘故,很早就有了结辫的习惯。

满族人的祖先金人,就是剃发蓄辫的民族,其发式是“半剃半留”,于额角引一直线,线前面的头发全部剃光,线后面的头发结辫垂于脑后。

究竟这种习惯始于什么时候,保持了多久,现在难以确考,但至少可以肯定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建炎三年,金元帅府禁民汉服,又下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

”《宋史》记载宋将刘琦抗金事迹时说:“是夕,天欲雨,电光四射,见辫发者辄歼之。

金兵退十五里。

”大约是祖先有此强迫削发之先例,几百年之后,当满洲的八旗兵势如破竹地越过山海关,开入关内,推翻业已腐朽的明朝,确立清朝的统治以后,清朝统治者便开始强力推行剃发蓄辫制度。

1645年,清顺治皇帝发布命令,宣布“自今布告以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

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臣僚不得论奏剃发,否则“杀无赦”〔2〕。

此即为历史上著名的“剃发令”。

从此,头发之去留,不再是个人的喜好,也不再是一个伦理的问题,而是上升成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

清朝统治者为了彻底从精神上征服汉人,是把剃发作为一种表示归顺的标志,为此,不惜以死要挟,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对汉人来说,当然无法接受,一缕青丝,不仅受之父母,而且成了忠于明朝的象征,这是千万不能剃掉的。

为此,汉人奋起反抗,口号是:“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反抗异常激烈,满族统治者的镇压也异常残酷。

血风腥雨之下,演出了多少惨不忍睹的历史悲剧,江阴十日,嘉定三屠,多少人头落地。

最悲壮的莫过于“江阴十日”,是年农历六月二日,江阴人在阎应元、陈明遇的率领下誓死捍卫头上之发,誓死效忠明朝,坚守城池八十一天,杀死清兵七万五千人,有六万七千壮士战死于城墙上下。

城破,清军纵兵屠杀十日,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

有十七万多军民死于清兵刀下,仅有五十三名老小幸免于难。

有诗为证: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反抗,镇压,再反抗,再镇压。

随着南明小朝廷一个一个地垮台,人们光复的希望也一个一个地破灭了。

人们不再反抗了,终于接受了满清统治的现实。

而辫子,也就一根根地留了起来。

随着日子的流逝,久而久之,人们麻木了,习惯了,不再觉得不顺眼,不再觉得它是化外蛮夷之俗了。

甚而,辫子乃至成了中国人当然之习俗。

人们不但安于蓄辫,习惯于蓄辫,而且讲究如何蓄辫,尤其是官宦人家及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饰辫梢以各种装饰物,目为时尚而招摇过市,串门过户。

文人墨客也以此为吟咏的对象,有一首描写剃发蓄辫的对联就云:暮暮朝朝,洗洗刷刷剃剃。

停停歇歇,光光挖挖敲敲。

二百多年后,即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中国人有机会可以走出闭锁的大陆飘洋过海时,他们对于这条垂在脑后晃来晃去的辫子是挺看重的。

一代哲人、曾在虎门焚毁鸦片的林则徐在澳门看到洋服时曾鄙夷地说话:“真夷俗也!”这种评价与外国人看到中国人的辫子时所发出的感叹恐怕也差不多。

但是,洋人的惊异,洋人的讥笑,并不能动摇中国人心中的诩诩自得。

因为,这是文明的标志,“天朝上国”之人的象征。

但是,也有人没有忘记。

1851年1月,洪秀全和他的“拜上帝会”兄弟们在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以反清相号召,又翻出了二百多年前的那笔老帐,在以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名义发布的《奉天讨胡檄》中宣称:“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

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因此,必须恢复“中原古制”,即恢复汉族的衣冠服饰。

太平军的官兵蓄发不剃,恢复了中原汉人束发于顶的旧制。

在太平军,谁的资历长短,一望头发便知,谁参加起义早,留起的头发就长,谁参加起义晚,头发就短,头发的长短,便是参加起义军先后的最好标志。

蓄发不剃,这是太平军不同于当时人的最突出的形象特点。

正因如此,蓄发在当时民间往往被俗称为“长毛”,而清廷官方则诬称之为“发匪”、“发贼”、“发逆”等等。

自金田起义,太平军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纵横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数省,其势如狂飙突进,同时也把蓄发之制推行至所到之处。

在太平军看来,蓄发易服,不只是服饰问题,也是是否拥护太平太国的一种带政治态度的表示,因此,他们推行起来亦同样严厉,要保住脑袋,就得留起头发,否则就有可能杀头。

太平军的狂飙突起,恰如一道划破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大地的闪电,但是,其来也忽,其去也快,十多年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蓄发易服之举也就随之销声匿迹了,一切也就暂时恢复了原貌。

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很难发现辫子的坏处。

但自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古老中国的大门在强力下被打开,由于中西方交通的滥觞,有了中西风俗的比较,最早开始与外国人接触或最早触及近代工业文明的某些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蓄辫是一种陋俗。

但是,谁也不敢首先剪掉辫子。

大约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定居于海外的华人中最先出现了剪除辫子、改易西服者,但均属于个例,没有形成风气。

1898年1月,也即农历除夕,新加坡华人组织华人剪辫会,并登报倡议集体剪辫。

此一举动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轰动,也引起了争议。

赞成者“有谓辫发为不雅观者;有谓辫发久而不洗即觉臭秽难闻者;有谓辫发贻害甚大,如机器房中执役者一时不慎,致为机器所掣,不免性命之虞者;有谓辫发或被车轮牵扯,致受辗转者;有甚谓此物似禽兽之尾者;有谓如铁链之状者。

”因此,他们主张割掉辫子,“留全发而短之”。

但是,反对者的力量也很强大,特别是一些老人,忧心忡忡,认为一旦剪掉辫子,便会被清政府视为异类,那么,落叶归根,回国之想就会成为泡影;而且一旦与当地社会发生纠葛,便很难再受到清政府驻外机构的保护。

于是,传统的力量再次占上风,剪辫的倡议也就搁置下来。

一直到两年以后,新加坡华人终于将剪辫的倡议付诸行动。

据《中外日报》1900年6月19日报道:“新加坡一处,已有华人八十人割去发辫,改换西装,其余割辫者尚多,约亦即目前矣。

”时代风尚之所趋,工业文明影响之所及,终于使剪辫突破传统的“夷夏之辨”旧圈子,提到了当时世人的面前。

当时的国内舆论,如上海的《益闻录》、《申报》,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等均报道了1898年新加坡华人倡议剪辫一事。

但是,除《国闻报》以“割辫创闻”为标题,揭示其事系首创,以“深堪诧异”评论以示惊奇外,其余各报几无评论。

然而,国内虽无剪辫之举但并不等于没有呼声。

1898年夏,主张维新的康有为就大胆地向光绪皇帝提出断发、易服、改元的主张。

其主张剪辫的理由与新加坡华人大致相同,但他把剪辫提到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变法维新强国的高度,认为:“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创于尚武之罗马,而泰伯至德,端委治吴,何尝不先行断发哉?”而且,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皆先行断发易服”,因此,他请求光绪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实施变革之际下令断发易服,以“振国民之精神”。

康有为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向皇帝奏请断发剪辫的人。

1903年,《湖北学生界》发表“剪辫易服说”一文,申述剪辫有利于“强兵强种”之由。

1904年,《大公报》又发表一篇文章,提出中国出洋留学生应该“改装去辫”,以“便与西人来往”。

尽管提出者小心翼翼,把剪辫的范围限制在去洋留学生之内,但此种议论在当时仍然有“易服改元,革命排满”之嫌,没有更多的人敢于去冒这个风险。

但是,以“排满革命”而自任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却敢于冒这个风险。

辫子和满装虽然已经沿袭了近三百多年,但这三百多年的记忆并没有消失,尤其是那一条被讥为“豚尾”的辫子,依然被许多人视为汉人的耻辱,因此,除掉这条辫子便是与清廷决裂的标志,在鼓动反清、宣传革命之际,这是动员民众支持革命的最有力的召唤。

早在1895年,孙中山、陈少白等人就在清廷鞭长莫及的日本剃发易服,以明革命之志。

在1903年爆发的“拒俄运动”中,留日的青年学生纷纷剪掉辫子,以示与清廷决裂。

风气越演越烈,以致去日本留学者均以剪掉辫子为荣。

山西同盟会会员景定成(梅九)论述1905年的一次剪辫事件颇有代表性,其云:山西第二次派来的学生里头,很有几位老先生,保守辫子,好像一条生命似的,宁死也不肯剪掉。

我一天借着同乡开恳亲会,发了一段论议,便说道:“这头发本是一种烦恼的东西,弄成一条辫子,搁在脑背后,已经不成个体统;如今人把他挽在头上,作了个盖顶势,好好一个头颅,让他盘踞上面(影射清廷),压制得全身不爽快(影射民众不自由),如今请大家下一番决心,痛痛快快地,一刀两断,剪除了他(影射革命),不但一头圆光,而且通身快活,大家有什么顾忌,不肯决然舍去呢!”这一席话,革命同人,自然领会得来,拍掌喝彩地欢迎。

惟有那老先生大不快意,背后对人说:“某人什么都好,就是爱劝人剪辫子有些讨厌!”〔3〕留学生归国后,又把剪辫的新风气带回了国内。

1903年时,江南一带,青年学生剪辫者已不乏其人,1903年10月16日的《大公报》所载文章中便这样形容:“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

”特别是随着二十世纪初年清政府实施新政,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后,蓄辫与一些新规矩的矛盾越来越大。

1905年6月,新编陆军实行改服制,不少官兵穿上新式军服后为便于戴军帽遂将发辫剪去一束;同时,最早实行警察制度的天津,警察也已“剪去发辫三分之一”。

鉴于学界和军界剪辫成风,1907年5月6日,经学部奏准,严禁学生、军人剪辫,其中学生“一经查出,即当咨明学部,分别惩处”;军人“如有不遵定制,改用他装,以及剪去发辫等事,无论官僧、兵丁,均即斥革”〔4〕。

这是清中央政府关于严禁剪辫的第一道命令。

此令既出,剪辫之风稍杀。

但是,一个新风气一经传开,依靠一道行政命令岂能止住?况且,当时每一个明智的人都已经认识到,“中国之发辫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清廷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也不再坚持蓄辫,这是时势之所使然。

1910年10月3日,作为清朝新政产物的资政院第一届常委会开幕。

开会不久,一名叫罗杰的议员便提出了《剪辫易服与世大同》的议案;接着,来自湖南实为革命党人的议员周震麟又提出《剪除辫发改良礼服》的议案,资政院议决时认为“两案之主旨,皆以中国辫装妨碍运动,朝廷整军经武,非剪除辫发,改制冠服,不足以灿新天下之耳目,改除骄奢之习惯”〔5〕。

最后,以大多数议员赞成获得通过。

资政院关于剪辫易服的议决案一经通过,消息传来,不管清廷是否批准此案,民间的剪辫便“一时风发云涌,大有不可遏制之势”。

但是,这时候的剪辫还是一种自由的选择,没有形成强制性的社会压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革命浪潮汹涌澎湃。

与清初强迫汉人剃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政治分野的象征,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朝廷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剪除辫子已经成为去旧图新的标志。

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述道:“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

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

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

”当时有一名《越风》的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

”一时间,剪辫的浪潮便如风起云涌,浩浩荡荡,迅速席卷大江南北。

但剪辫潮流是在民国建立以后逐渐扩展的,上海独立后数月,抵制剪辫的情况仍不断发生。

当时有人指出:“沪上光复已两月有余而各界同胞尚有心怀犹移踌躇不剪者。

是满贼之丑俗犹存,民国之声威有损。

”〔6〕上海为当时最开化之城市尚且如此,至于一些偏僻城镇和农村,抵制剪辫者大有人在,不愿剪辫者不仅仅是满族贵族,也不只是那些醉心帝制的人,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出于一种长期以来的惰性习惯,也不愿意剪掉那条又油又腻的辫子。

据《申报》1912年2月19日报道,湖南湘潭县城“剪辫者已十居其九,闻有一二未剪者不过顽固之乡愚”,有“一挑水夫尚垂发辫,该兵士迫令剪去”,结果发生争吵推拉,挑水夫受伤致死。

有鉴这种种情况,为了进一步根除辫子陋俗,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在南北统一之后,通令全国剪辫,令云: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

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缁流,以终余年。

……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仰内务部通令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

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

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7〕临时政府的通令,措辞是很严厉的,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剪除辫子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留辫者依然有之,其中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叫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三十岁时投入清军。

武昌首义时,他正在江南提督任上,驻守南京,被江浙革命联军击败后,退守徐州。

此人顽固不化,清帝退位后仍表示忠于清室,所部禁止剪辫,被称为“辫帅”。

1917年6月14日,张勋带领数千“辫子军”开进北京;7月1日,张勋拥溥仪复辟。

这一下,京城很多剪辫子者都慌了,有歌谣云:“不剪辫子没法混,剪了辫子怕张勋。

”一时间,假辫子风行北京城。

谁知,真假辫子仅仅风行十二天。

7月12日,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组织的“讨逆军”便攻入北京,张勋惶惶然若丧家之犬,狼狈逃入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宣统皇帝溥仪再次宣布退位,一场闹剧很快收场。

又有歌谣云:宣统回了朝,秃头要开瓢。

宣统跑了,秃头好了。

关于辫子的历史,中国人被折腾了近三百余年,至此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

注释:〔1〕《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2〕蒋氏:《东华录》。

〔3〕景梅九:《罪案》,《辛亥革命》第2册。

〔4〕《光绪朝东华录》。

〔5〕《大公报》1910年12月24日。

〔6〕《申报》1912年1月1日。

〔7〕《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

六月置顶的唯美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