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两弹一星的人物名言

两弹一星的故事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

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

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业者的光辉榜样。

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跃,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

“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两弹一星事迹

12月15日,“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溘然长逝,享年95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先后研制出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2012年,我国上映了不少有关“两弹一星”的影视剧作品。

电影《钱学森》、电视连续剧《国家命运》,都让“两弹一星”谜一般的研发过程展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而其背后的真实故事,远比剧本里讲述的更精彩、更丰富。

邓小平给聂荣臻三个选择,聂荣臻毫不犹豫担下主持“两弹一星”工作 中国启动“两弹”研发,是在1955年钱学森回国以后。

他向国务院报送了《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意见书》,建议中国发展导弹技术。

当时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如果要白手起家发展核武器,首先就要争取“老大哥”的技术援助。

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代表团访华。

毛泽东表示,希望苏联在原子能与核武器上提供帮助。

赫鲁晓夫没有明确回绝:“那个东西太费钱了,社会主义是个大家庭,有一把核保护伞就行了,不需要大家都来搞。

”毛泽东听了翻译,笑道:“大家打一把伞,当然省事,但是顾头不顾屁股,终究还是要被打湿的。

” 赫鲁晓夫知道毛泽东的意思后,也笑了。

他指指设计了“米格”系列战机的米高扬,以及国防部长布尔加宁,说:“他们知道,搞原子弹需要很多科学家、很多钢铁、很多电,如果中国现在要搞核武器,就是把全中国的电力都集中起来也保证不了。

你们应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多炼钢,多造拖拉机。

”最后,赫鲁晓夫做了一些让步,同意帮助中国建设一个小型原子堆。

1957年9月,以聂荣臻为首的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赴苏谈判。

这次苏联之行,两国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同意在原子能工业、导弹、火箭等方面援助中国。

主持“两弹一星”的工作,聂荣臻是自己主动担下的。

1956年10月,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来到聂荣臻家里,给他三个选择:一是分管科学技术,填补被调去当外长的陈毅留下的空缺;二是还回去当北京市长;三是继续主管军工生产和军队装备工作。

聂荣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项,早在年轻时代,这位开国元帅就有一个科学救国的梦。

不久,聂荣臻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

聂荣臻还兼任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下设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

对于这样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在中国高层中也有分歧。

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所谓“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

聂荣臻坚决反对。

他直接写报告给毛泽东,争得了中央领导的一致同意。

当时作为聂荣臻副手的张爱萍将军有一句名言,“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中国搞出的第一根“打狗棍”是近程导弹。

1960年,依照苏联的图纸,成功仿制了“东方一号”导弹。

几年后,又研发出射程1200-1500公里的“东方二号”导弹。

钱学森高兴地对聂荣臻说:“如果说两年前我们还是小学生的话,现在至少已经是中学生了。

” 核爆中心为何从敦煌西北挪至罗布泊

1958年8月,0673部队副主任张志善带着两百多人的勘察大队,奔赴敦煌。

这些人除了张志善,只有两名干部知道此行的目的:勘察原子弹靶场。

荒漠中渺无人烟,吃水要到300公里以外去拉。

白天地表温度超过50摄氏度,甚至能把胶鞋底烫化。

他们艰苦工作了两个多月,终于依据苏联专家意见,将核爆中心确定在敦煌西北30公里的地方。

奉命出任核武器试验基地司令员的张蕴钰一听,就不同意。

在他看来,这里距离莫高窟太近,万一损坏了文物怎么办

二来这里没有水源,松土层太厚;再加上只能试验两万吨TNT当量(指核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编者注),太小了

张蕴钰找到兼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陈赓汇报,陈老总拍板:“核试验基地眼下只能搞一个,要搞就搞一个能爆炸百万吨级的

”他们又上报聂荣臻,建议 “一直往西,到新疆罗布泊去”。

原先驻扎在朝鲜的第20兵团秘密调往罗布泊,基层官兵们在火车上一坐就是半个多月,下车后才发现,自己竟然到了大沙漠,沙粒打在脸上都是疼的。

战士们随即就投入到机场、发电厂和铁路的建设中。

陈士榘上将出任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负责主持靶场的建设工作,他问苏联专家盖杜柯夫:“盖将军,你看看,按我们这个搞法,试验场需要多长时间能建好,能打导弹

”盖杜柯夫想了想:“15年。

”陈士榘向盖杜柯夫伸出3根手指:“中央给我3年

”盖杜柯夫听后使劲儿摇头:“搞科学光有激情是不够的。

像这样原始的劳动,15年已经够快了……你们的脑子太热了……” 不出几年,在中苏蜜月结束、苏联专家撤出的情况下,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中国杰出的物理学家有哪些人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和名言 1、 杨振宁  简介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

著名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 名言 成功的奥秘在于多动手。

2、 李政道  简介 李政道,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 名言 如果没有一个所有的错误都犯了以后,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对的。

3、 丁肇中  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 名言 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4、 邓稼先  简介 邓稼先,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 名言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5、 高锟  简介 高锟,华裔物理学家,高锟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正是光纤通信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 名言 可以说不听话就是顽皮,但如果做一点不正常的东西,人家没有做过的,那个不应该算是顽皮的,那个是“小孩子的自由”。

6、 王淦昌  简介 王淦昌,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

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

 名言 党的信任,人民的重托,自己几十年来的追求、期望,都落实到我将要接过的这一副沉沉的担子上。

我有许多话要说,但当时我只说了一句话:“我要以身许国。

”。

7、 钱三强  简介 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

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

名言 古往今来,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攀登的结果。

8、 钱学森  简介 钱学森,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名言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9、 严济慈  简介 严济慈,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曾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工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教授。

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大电磁铁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曾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兼镭学研究所所长、物理学会理事长。

 名言 要教好书,除要有真学问外,一要大胆,二要少而精,三要启发学生,识别人才。

10、 朱棣文  简介 朱棣文,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 名言 我们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热情。

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其中之一(邓稼先、杨振宁除外)的简介

钱学森 中国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4 年6月25日生于安徽怀宁,1986 年7月29日卒于北京。

1945年毕业于物理系。

195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曾任(后易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学术秘书,北京第九研究所(后改为第九研究院)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研究员、院长,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

自1958年调入北京第九研究所以后 ,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 ; 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70年代以后,在组织、领导、规划新的核武器工作方面付出了艰辛劳动。

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曾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6年两项中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 年和1989 年中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6 年7月获称号,荣获中国七五期间第一枚陈能宽院士,湖南省慈利县人,著名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1950年获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

1955年,正是他的事业和声望如旭日东升的时候,他坚决要求回国。

他的同学、同事加好友,更是他学业、事业之知音的教授麦登,百思而不得其解,执意挽留:“你一走,我将失去一位优秀的合作者,美国也将失去一个特殊的人才。

美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这么好,你非走不可吗?新中国那样穷困!”陈能宽说:“这些,我明白。

正因为新生的祖国还那样贫困,就更需要我们去建设她。

”麦登说:“我理解,我理解。

我只是感到可惜,你是个难得的人才。

”“祖国大地更广阔。

生于斯长于斯,祖国更适合我的学习和发展。

”回国后不久,他就被调入研究祖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战斗行列。

由金属物理学专业改行为原子弹爆轰专业。

虽然这个专业对他来说还算不上一张白纸,但也十分陌生。

好在“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是当年的时尚,加之“”早成他的信条,更有他丰厚的物理学功底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从长城脚下的爆轰试验场,到青海高原的铸弹车间,从爆轰物理研究室主任,到中国核物理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他都是披星戴月、劈风斩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在祖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浩繁而神秘的科学工程中,他带领他的爆轰队伍完成了燃爆原子能的关键工程。

即核试验前的全部爆轰物理、动高压物理、中子物理、火工品及炸药的质量控制、核材料部件制造过程中与核武器可靠动作直接相关的技术工艺等等系列工程。

而且,他们创造了有别于世界有核国家的试验方法——冷试验。

在祖国的第一颗氢弹更加神秘、浩繁的科学工程中,他又率队完成了结构件的动态、断裂与防护、波形调整与冲击起爆、二维影响与减弱措施等等试验的成功,以大量的数据,论证了氢弹原理方案的可行。

在祖国的导弹核武器之较原子弹、氢弹更神秘、更浩繁的科学工程中,他与他的同事们,历尽10余年的艰辛,改写了中国核武器定型方法的历史,开辟了用冷试验来定型的新途径。

从70年代开始,中国核导弹从近程、中程一直到洲际导弹,都是采用这种办法来定型的,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沿线居民的绝对安全。

专家们每每自豪地谈及这项技术,都无不称赞:“陈能宽功不可没!”在空爆核弹试验中,在核爆试验方式的改进上,在核九院的建设上,在新时期高新技术的发展上等等,陈能宽都是“功不可没”!也正因此,他先后出任九院科技委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国家“863”计划激光领域专家组的首席科学家、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

他还长期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

当人们由衷称赞他的辉煌业绩和崇高声誉时,他总是摇头:“惭愧,惭愧!我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只不过赶上了个祖国需要、中央重视、大家齐心的好时代。

真正值得称赞和学习的是老一辈科学家。

他们大多是从事基础研究的,很有造诣,世界知名。

如果完全从个人选择出发,研制武器的吸引力就不一定处于首位。

但他们毅然决然以身许国,把国家安全利益视为最高价值标准。

他们的献身精神及对科学事业的执着,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常青的精神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近十年来曾多次打搅他,而每次找他,他不是到外地公务,就是在京出席各种会议。

但一旦他得知笔者找他,就会迅速安排时间予以接待,并想方设法满足笔者要求。

从1994年5月12日第一次见他,到2003年2月20日为了这篇短文去拜访他,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儒雅端庄,依然神采奕奕,依然忙忙碌碌。

以至此次拜访、笔者21时许到他府上时,他才刚刚参加一个高科技会议归来,而且近期连续都有类似的活动。

已是 80岁的老人了,怎么还如此忙碌呢?他的身体和精神承受得了吗?对于后者,回答是肯定的,实践已作出了最好的说明。

对于前者,他微笑着轻声慢语地解释:“曾作为‘86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当然地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项目的研究中;作为总装备部科技委、九院科技委的顾问,理所应当地既顾又问;作为院士,除积极参加有关院士的活动外,还要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年轻人,参加他们课题的讨论研究,接受他们的咨询探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发之前完全在幕后,很少有人来找;而今到幕前了,各种新闻媒体的记者、作家,多少年未联系的同学、友人、以及一些大专院校学者等等,都来找。

来找就说明我还能起点作用,因此,只要力所能及,我都尽力而为。

我的故乡湖南省及我工作单位所在地四川省,都聘我为科学技术顾问,无疑地也要召之即去了。

我们国家实行院士不退休制,那么就要愉快地工作到底……”认识决定实践。

这样,他怎么能不始终处于繁忙之中呢

记得2002年11月3日,笔者因母校50年校庆去请他为之题辞。

他欣然应允,并当场命笔。

同时也看到了他应邀为火炸药技术暨钝感弹药研讨会文集的题辞:“炸药似火,钝感如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可谓辞精意准、匠心独运,而且还连题了几幅。

可见他须付出多大的精力,又该是多么的忙碌

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始终繁忙,才使他的精神常青不衰。

除此还有什么诀窍吗

康寿的诀窍当笔者向他请教康寿诀窍时,他依然微笑着轻声慢语地说:“没有。

从未想过为了健康长寿而去选择一种什么办法,或加强哪些营养,也未考虑过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自己健康长寿。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一切都在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当笔者问他“到了晚年对什么最感兴趣,或干什么事情最心情愉悦”时,他干脆地回答:“学习,每每学到或发现一些新的知识、新的理论甚至新的信息时,我都感到格外高兴和愉快。

老夫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千古不衰的真理。

我对此的感受,愈来愈真切,愈来愈深刻。

古人说的‘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很有道理。

但我认为学习不苦,下苦功夫去学,苦也变甜,学习本身就是享受。

”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这位功勋科学家一生中都把学习放在首位。

这也许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

到了晚年,他依然把学习放在首位。

他在书本中学,也在实践中学;他向专家学,也向平常人学;他钻研他的科学专业,也研读中外名著;他读正规报刊,也读街头小报。

他还有个习惯:凡他认为新颖的、有用的观点或词句,都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凡一时读不懂或认不准的,他都要记述下来,直至读懂弄通为止。

有次,他在海南岛的一块巨石上看到了中国书协主席沈鹏题写的—首诗,字是行草,其中有几个字认不出来。

他左瞅右看、上下端详都认不出,遂自语地说:“它(指这几个字)在向我挑战,我也只能应战了。

”遂用相机把整幅字都照了下来。

返京后,在较长一段的工余时间,他对照着行草的字典辨认,找书法家请教,终于以应战胜利而告终。

陈老的好学,他客厅内的茶几就是最好的佐证。

笔者每次去,每次都发现茶几上摆放着正在看着的书刊;茶几的玻璃板下压有新的短文剪报、名言警句或理论前沿的论述。

洁净的茶几玻璃,闪现出主人与时俱进的身姿和锲而不舍的步履。

有人说他的好学与他的名字有关,海纳百川是因为海的宽阔。

在一次全国政协会上,一位委员为他撰了副藏头联:能容天下事,宽待天下人。

心胸宽阔倒是他的美德之一,也不否认是他康寿的要诀之一,而勤于动脑也是不容忽视的。

业余爱好,他善书法,善诗词,也擅撰联。

在氢弹试验成功30周年纪念的茶话会上,他即兴撰了付上联:回顾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尽管他自己已撰出了下联,但他还是希望同仁同事师友对出精妙的下联。

事过不久,诗人科学家彭桓武电话中道出了下联:俯瞰洞庭湖南北,乾坤日月浮;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陈能宽说:“彭老的下联比我的下联好,我应该好好地向他学习

”看看,又是学习!

两弹一星的科学家的手抄报

钱学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

1955年回国 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

1948年回国 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

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

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

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

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1968年被文革暴徒残害之后自杀身亡。

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

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

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

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

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

1947年回国, 程开甲 (1918- )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回国 黄纬禄 (1916- )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屠守锷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

1945年回国 周光召 (1929- ) 湖南省长沙人,1929年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杨嘉墀 (1919- )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1956年回国 陈能宽 (1923- )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

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

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

1955年回国 陈芳允 (1916-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

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

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

1950年底回国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

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1949年8月回国 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

朱光亚(1924- )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 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 王希季 (1921- ) 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

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

1950年回国 王大珩 (1915- ) 江苏省吴县市人,1915年生,男,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1948年回国 于敏 (1926- ) 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郭永怀 (1909-1968)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

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1957年回国

关于团结的名人事例有什么

1、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奋进,使“两弹一星”成为上世纪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伟业之一。

2、老一代中国女排队员们团结拼搏,上世纪八十年代荣获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五连冠”。

郎平、孙晋芳、张蓉芳、梁艳、杨锡兰等已成为当时中国体育的标志性人物。

3、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解放军、武警官兵与医疗救护人员及无数志愿者团结一心,全力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生命。

而抗震小英雄陈浩的事迹更令国人感动。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团结的民族、永远不可战胜的民族。

4.唐玄宗时,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属下部将。

两人之间有矛盾,平时互不讲话。

后来安禄山叛乱,郭子仪升任朔方节度使,统兵抵御。

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

皇帝命令郭子仪率部出征,李光弼担心郭子仪会利用手中权力寻机报复。

李光弼硬着头皮对郭子仪说:“我过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处置我,我无怨言,只希望高抬贵手放过我妻儿 ……”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紧紧抱住李光弼,满眼流泪地说:“国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们同心协力,眼下正需要你这样人才,此时,怎能计较个人恩怨

”从此,郭李同心,将帅协力,在平息安史叛乱中,战功卓越显著。

5.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

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 、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

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

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

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

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最好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

”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

两弹一星的人物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