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曹刿论战译文简短版(曹刿论战翻译和注释)

《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丘明所著《左氏春秋》之《左传·鲁庄公十年》,说的是鲁国著名军事理论家曹刿,审时度势,协助鲁庄公击败强大齐国的长勺之战。

根据头条君的要求,还是直接上原文。

《曹刿论战》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解读

曹刿(guì),一作曹翙,即曹沫(但存有争议)。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 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

此前,齐、鲁两国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齐桓公以为鲁国好欺负,这次出兵也不会有啥问题。

闻听齐国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都大惊失色,不知所措,但不得不硬着头皮迎战哦。

听说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但他的同乡却劝说道:“那些吃肉喝酒、高高在上的当权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掺和、自己找难堪呢?”

曹刿说:“那些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为了鲁国的利益,我不能坐视不管哦。”

于是曹刿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去跟齐国作战哦?”

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的生活用品,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这也算是有福同享吧?!”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只是与大臣们享用,但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意愿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我对上天可谓忠诚吧。”

曹刿回答说:“这仅仅是小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又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尽力做到公平无私。”

曹刿回答说:“这才是您尽了本职的事。凭借这一点就完全可以打这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同意了曹刿的请求,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东北)和齐军展开交战。

两军列阵完毕,鲁庄公就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时机尚早,还不能出击。”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追击了。”

鲁国军队迅速出击,齐军溃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鲁庄公下令追击齐军,齐军大败。

首次战胜强大的齐国,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还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诡计多端,难以推测,我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知道他们是真的败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其人

曹刿,本是周文王之后,也算是贵族阶层,是鲁庄公有福同享时也会把衣食封赏给他的那一类人,在鲁国应该是有身份地位的人。

齐、鲁几次交战,曹刿都没有参与,说明其在鲁国没有得到重视。

鲁国那些当权人实在是太菜,曹刿看不下去了。但他的同乡却劝他不要管这些闲事,意思是平常一日鲁国国君没把你当回事,齐国势力又很强大,你就别去趟这浑水了。

但曹刿还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击败齐军。

一开始,曹刿不是询问鲁庄公军事实力有多大、采取啥战略战术,而是问鲁国凭啥敢与齐国一战。

在听到鲁庄公说不敢独自享受衣食时,曹刿认为,那些大臣只可以有福同享,但不可能有难同当,他们是指望不上的;

在听到鲁庄公说祭祀很虔诚时,曹刿嘴上不说,心里清楚,指望鬼神是战胜不了敌人的;

在听到鲁庄公说处理大小诉讼公正无私时,曹刿认为,老百姓只要得到公平的对待,就可以为你卖命。

这是鲁国能与齐国一战的根本。

曹刿不愧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至于两军对垒时,曹刿采用的战术,也是相当完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也成就了战争史上的典范。

曹刿指挥的长勺之战,证明了成功的战例是文人们智慧的杰作。他不是凭借自己的勇猛和武力值,而是凭借智慧战胜了敌人。

对于曹刿其人,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曹沫。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

“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沬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从不同史料对曹刿和曹沫的记载来看,二人性格相差很大。因而对于曹刿是否就是曹沫,存在很大的争议,在这里,豹眼就不去啰嗦了。

但从长勺之战的过程来看,曹刿不愧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理论家和战术家,不仅对于战争的宏观局势把握准确,对于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时机掌控也非常到位 ,这是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根本所在。

曹刿论战译文简短版(曹刿论战翻译和注释)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