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孟母教子的故事有哪些(孟母教育孟子三个典故)

孟母三迁,大家都知道,说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搬了三次家,让我们懂得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孟母是管理情绪的高手。而且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教育孟子的过程,实际上调整自己,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

正是因为孟母的自我成长,才成就了孟子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在我养育俩娃的过程中,当我心情烦躁的时候,就会看孟母教子的五个故事,让我充满力量。

01

孟母教子的第一个故事:孟母择邻。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母看到了:“这不是我用来安顿孩子的地方!”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

孟母看到了又说:“这也不是我用来安顿孩子的地方!”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

孟母说:“这个地方可以用来安顿孩子呀!”

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育儿实际是安心之道。要想安心,要不和环境做斗争,要不和自己做斗争。所谓斗争就是管理情绪的结果。

孟母看到孩子学哭丧行为有没有焦虑?我想肯定有,并且当时是在为丈夫守节。

在过去判断一个女人重要品德是看守节的。所以在个人名声和孩子成长之间争斗,她选择了孩子。有了这个选择,才会做出搬迁行动。

育儿的过程是观察孩子的过程,从观察中才能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孟母看到孩子学习哭丧,也许会有焦虑,但是并没有选择和孩子较劲,你怎么能学习这些呢?

而是观察到孩子的行为背后,受到了哭丧的影响。采取的措施给孩子换个环境。

育儿是学习,实践,否定,再修正的过程。

第二次搬家,观察到孩子学习屠宰猪羊,认识到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这是认知的转变。

孤儿寡母,搬家是耗费精力和体力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一步到位,是因为在实践中,领悟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从孟母身上我明白:没有统一的育儿方法,只有不断的去实践,然后否定,再去修正。

所以育儿的过程就是观察,自我反省的过程。

我的两个女儿,性格完全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方法,需要因材施教。

02

孟母教子的第二个故事:买肉啖子。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边的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

对于育儿,孟母不是高高在上,也是人,不是神。孟母也会随口一说,猪肉给你吃,这非常正常。

但是她及时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外因,影响孩子一生的是言传身教,言行一致。

学会的育儿道理:不做完美的父母,但是做觉察反省的父母,不怕犯错,及时修正错误就是合格的父母。

我们若想让孩子爱学习,我们自己先爱学习,我们若想让孩子不吃零食,不看电视,我们自己先做到。

当我们自己没做到,我们却要求孩子,孩子怎么可能听我们呢?当我们自己控制不住情绪,却要孩子好好说话,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

03

孟母教子的第三个故事:断机教子。

孟母给孩子创造了学习环境,言行一致。但是她明白,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依然在观察孟子的行为。

孟子少年时,学习也不用功。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这样?”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孟母费了那么多精力选择邻居,自己也言行一致,付出这么多了,孩子还不用功,她肯定心中也非常恼火。

但是她没有选择责骂孩子,而是管理了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看到不好好学习的后果。孟子能够询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做,说明,她们平时关系还是比较好的。

04

孟母教子的第四个故事:孟子休妻。

孟子娶妻以后,对自己的妻子不喜欢,认为她太过倨傲。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妻子从田间劳作回家,进了房间就脱衣纳凉,正巧孟子突然推门进来。看到妻子光着身子在房间里凉快,孟子异常生气,认为妻子行为放荡,不守礼节,当即就有了休妻的念头。

孟母知道以后对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才能进去,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是你先失礼节,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

听了母亲的话,孟子深感自己过于鲁莽,也惭愧于自己没有把所学应用于生活当中,自此对妻子芥蒂尽除,与妻子和好如初。

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为先”的做人道理。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上反省,自己做了哪些选择,让关系破坏。夫妻矛盾,亲子对抗,婆媳矛盾就会减少很多。

05

孟母教子的第五个故事:劝子远行。

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

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儿子能够实现梦想,孟母完成了作为母亲的使命。带着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死无遗憾。

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

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其实就是源于这样一位陪伴孩子成长的母亲。

当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不再需要父母过多的操劳,我们必须接纳现实,放下控制,让孩子活出他生命状态,我们活出自己的人生意义。

孩子有忧愁的时候,我们能够排忧解难,当孩子有梦想的时候,我们不拖孩子的后退,让孩子展翅飞翔。

世界上所有的爱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母爱以分离为目的。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地退出,这就是母亲的意义。

了解孟子成长的故事,才能理解《孟子离娄下》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可是有多少父母能够像孟母一样终身学习成长,自我教育,言行一致呢?

求仁得仁,孩子不尊敬,不孝顺父母,先不要埋怨,看看自己对孩子亲了吗?

孟母教子的故事有哪些(孟母教育孟子三个典故)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