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多媒体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
2、体会课文多种排比形式(句子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排比)的作用。
3、品味课文含蓄的语句。
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体会作者对生命与力量的赞颂。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内容:
本文表现了安塞腰鼓这一陕北民间舞蹈艺术,赞颂了安塞腰鼓所体现出的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2、重点:
体会文章疾猛的节奏和恢弘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3、难点:
品读语言,理解语言中包孕的情感和深意。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种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充满原始意味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不了解这种舞蹈艺术的内涵。此外,本文诗一样的语言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教学策略及教法】
初中语文第二册教学要求“着重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遵循以能力为主线,以发展为主旨的原则,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并通过行之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安塞腰鼓》一文所在单元的学习要求是: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学中充分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见解。
《安塞腰鼓》是诗一样的散文,是文字化的舞蹈。文章气势恢弘、感情激越,因此,教学中,以诵读为主,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作品的节奏、气势,体悟语言的技巧和效果。同时,借助影视资料,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安塞腰鼓》不仅让人体会到安塞腰鼓的思想精华和艺术价值,还让人懂得怎样去欣赏舞蹈艺术。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鉴赏、描写舞蹈的角度和方法,然后欣赏一段舞蹈,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了解作者
师:同学们,你们在文艺晚会或影视节目中,经常可以看一些民族舞蹈节目,你们喜欢舞蹈吗?看完以后,能说出你们的所见所感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民族舞蹈《安塞腰鼓》。
课件演示:
1、文字出示:民族舞蹈《安塞腰鼓》。
2、播放安塞腰鼓舞蹈片断。
3、用文字简介安塞腰鼓的艺术特色:
安塞腰鼓是陕北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它主要通过夸张、有力的肢体动作,再配之以整齐而有变化的鼓声,塑造出粗犷、强悍、奔放、洒脱的艺术形象。
安塞腰鼓属于沉实、厚重的黄土高原。惟有生存于这方土地的人群,才能创造出此等奇观,也才能凭借它而释放其内蓄的伟力。
提问:说说你们看后的感受。
师:那么作家刘成章对安塞腰鼓的感受怎样?他又是怎样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散文《安塞腰鼓》。
课件演示:
1、文字出示:
17、安塞腰鼓
2、出示刘成章的照片和简介:
刘成章,1937年2月22日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文学常务理事,一级作家。1982年后主要从事散文创作,以家乡陕北高原为侧重的描写对象。已出版6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课件演示:
出示课文,配乐朗读。提问:
1、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看安塞腰鼓的感受?
2、“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请分别找出来。这几句话是不是简单的重复?
3、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情景、新的感觉、新的内涵,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每一次出现的新的情景,作者都侧重描写了什么?
提问: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把文章的结构提纲补充完整。
课件演示:
板书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涵
1、理解5~13节的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⑴ 品读课文,重点体会排比的表达效果。提问:
在描写宏伟场面,叙写自己的感受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一一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式,体会腰鼓舞恢弘的气势,疾猛的节奏。
课件演示:
① 排比句式:
A、从形式上看,有句内的排比,如:
a、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b、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c、黄土高原,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d、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e、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f、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有段与段的排比,如: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此外还有句与句的排比: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从用法上看:有的用以增强气势,突出腰鼓舞的恢弘气势,如: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有的用以渲染腰鼓形象,节奏感强,充满旋律美,如: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 比喻句式:
a、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
形象地刻画了一群生机勃勃、强健有力的后生。
b、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形象地刻画了安塞腰鼓表演的动人场面,急促、流畅的鼓点,强健、洒脱的舞姿,已和谐完美地融洽在了一起。
⑵ 抓住关键句子,联系上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精神内涵。提问:
5~13节,这一层中,哪一句话揭示了安塞腰鼓的精神内涵?联系上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⑶ 引导联想,加深理解。提问: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令你想到这种不可阻挡的生命力量?
⑷ 小结学习这一层的.方法。
课件演示:
学习方法:
① 找出排比句,体会恢弘的气势,快速的节奏优美的旋律。
② 抓住关键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深刻内涵。
2、学生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14~27节,然后提出难点,师生共同质疑。在质疑过程中,注意检查学生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⑴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力量!
⑵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3、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提问:
开头是静悄悄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结尾却静成了“另一个星球”,对这种猛然爆发和戛然而止的安排,你有什么看法?
四、朗读全文,归纳总结
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作品的情感。
师:安塞腰鼓的舞蹈语汇是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肢体动作,课文《安塞腰鼓》却是用文字来塑造舞蹈的形象,这便是有别于影视、美术、摄影等直观形式的文学艺术。虽然是无声无色的文字,却能够把安塞腰鼓写得有声有色有气势,让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竟至于如痴如醉。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语言功力,不得不感慨文学艺术的不可替代,不可缺少。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可体会到安塞腰鼓所表现出的那种激荡的生命力和磅礴的力量。还可从中学会怎样去欣赏舞蹈艺术。
提问:本文鉴赏、描写舞蹈的角度和方法有哪些?
课件演示:
鉴赏、描写舞蹈的角度:舞姿、声响、感受。方法: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五、欣赏舞蹈《红色娘子军》片断,写一段话
课件演示:
舞蹈《红色娘子军》片断。
六、课后作业
课件显示:
课后作业:背诵文中的雅词、美句、精段,并积累。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亲切自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于影视资料,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创设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景气氛,让学生从场面、舞姿、声响等方面,感受腰鼓的恢弘气势、铿锵激越,此外,借助于文字资料可帮助学生领会安塞腰鼓的艺术内涵,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扫除障碍。
3、让学生从场面、舞蹈、声响等方面初步感受腰鼓的魅力,培养学生欣赏舞蹈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5、欲知其文必先知其人。照片和简介文字同时显示,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且印象深刻。
6、配乐朗读,用声音传达作品的情感,能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并受到感染。
7、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好一个安塞腰鼓”,让学生初步把握住全文的感情基调和精神走向,并以此做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8、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层次有个清楚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列提纲。
9、认识排比的多种形式,体会排比对表现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是本文学习的一个目标要求,此外,此问题的设计,还可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含蓄语句的方法,并通过指导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0、借助课件演示,可帮助学生正确而清楚地了解排比的多种句式及排比、比喻对表现文章思想的作用。
1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那么一股劲!”这一关键语句,不仅是这一层的“精神内涵”,也是本文的“精神内涵”。理解了这一句,也就把握了全文的中心内容;理解了这一句,学生对下文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此外,本问题的设计,还培养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12、本问题采用创新思维“六W检讨法”中的“什么”策略,目的在于扩展学生思想的领域;此外还采用“想象”的策略,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看到抽象的内涵,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13、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因此,教学中巧妙自然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让学生运用这学习方法进行自学,从而培养学生质疑辨析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阅读表达的能力,并养成自学的习惯。
14、通过感情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深入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5、激发学生欣赏文学艺术的兴趣。
16、总结《安塞腰鼓》的主旨。
17、分析、总结鉴赏、描写舞蹈的角度和方法。并用课件演示出来,以便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18、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19、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并通过背诵、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