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形容街道小渠的语录汇总三篇

工厂旁边的小沟渠散文

我们工厂边上有一条小沟渠,全长大约两公里。发源地,不过一尺宽的弯曲小沟,密生野草小树,不注意还看不清这里有条沟。流出的水很清很清,初来这里的人还以为是山泉。听着汩汩的流水声,观赏边上的花草树木,微风里闻到清香气息,心里立即涌现出对大自然敬意。

到了中间段,也就是我们工厂旁边,成了两边工厂排放废水用的沟。这一段是用挖机挖出来沟渠,上面宽约十米,沟底面宽约五米,长不足三百米。两边的堤倾斜,一边紧挨着公路。一边紧挨着我们工厂。公路边栽着一排桉树,一排芒果树。桉树细长,笔直笔直的主干直插云霄。有风吹来,桉树左右摇摆,弯曲成弓,可爱又吓人。我们工厂一百米长,二十米宽。前面有山泉水供应厂,水厂前面是润滑油厂,再前面就是农庄和几户当地居民。

紧接我们厂的下方,还有一座大厂房,长约一百五十米,宽约五十米。往下走,沟边没有工厂,沟面很宽,沟底呈斜坡,到处有泥沙堆积的小土包,荒废已久,没有清理。沟渠不涨水,水道弯弯曲曲的,水流较快。约一公路处就是玥环立交桥,桥下的河大约不足二十米,水不深,随时都可以见到成群的鱼,桥下首端长满水浮莲,碧绿碧绿的。

我们厂两端埋着水泥管道做成的涵洞,涵洞上面铺上水泥,既是桥也是公路,方便车辆进出。整条水沟共有四条这样的涵洞桥。涵洞前后都有一个较宽、较深的水塘。不难想象,这些较深的水塘,都是发洪水时激流冲出来的.。

2022年3月1日,我来这里上班,和大家一起,住在离厂两站路的出租房里。我们工厂对面,公路边是大片空地,杂草丛生,我们厂也是刚交付的,下面的厂房还在修建。当时,我观察四周,感觉荒凉加凄凉,心中涌出一种伤痛感。看不到什么人,也没有什么车辆,就连鸟儿也很少光顾。沟渠边长着几簇蓝白色的喇叭花,牵附在桉树上。虽然,这花不入流,也不好看,但是,在这里它就是唯一能让人心悦的花草。

老板要在我们工厂外面、水沟边边上修一个厨房和六间板房做宿舍。我在出租房住了二十几天,等板房刚完工,我就利用休息时间,将床位,摆放在活动板房内,打扫一番里面的卫生。在床上铺几张大纸皮,床头两边摆放几个空纸箱,算是“床头柜”“桌子”。他们还在出租房住,我喜欢安静,就一个到板房里住下。晚上加班到9点,下班后,先快速冲完凉,清洗好那几件脏衣服,就铺上被子躺进床里。

以后,没有加班或放假,回了几次珠海,将需要看的书、写字用的纸笔和其他小什件都备齐。加班到9点或不加班,暂别了震耳欲聋的机器声和工友们粗暴的吵闹声。我就关上房门,独自一人坐在纸箱做的“桌子”边,认真地整理以前的资料。时间有富余就看看书、写一点日记。每天安安静静地写两个小时文章,闷了就打开唱机听听音乐,困了就躺进被窝里一觉睡到大天亮。清静的世界属于我的,没有一个人在耳边大吵大闹,感觉真好。要是遇到刮风下雨,推开小窗,看看霓虹灯光芒,看看桉树左右摇摆的优美姿态。

我一个人在板房里住了一个月,享尽了清静。有点不足,板房离水沟太近,蚊子很多,每晚都要点蚊香。夜里的青蛙、牛蛙不停的叫声也让人心烦。后来,老板退了出租房,工友才陆续搬进来。

下班休息时,无所事事,到沟边看花,看沟里流水。流水清清的,很多工友都想到水塘里泡澡。水里有很多鱼,特别是罗非鱼,多得铺满沟底,胡子鲶、鲫鱼、鲤鱼、白条、黄鳝、螺丝、龙虾,还有其他我没有见过的鱼。这些鱼,对水质要求不高,臭水沟里最适合它们生长。

别厂的年轻人,五点下班以后,都来这里钓鱼。我们没有到上班的时候,就看他们钓鱼,看他们钓上的罗非鱼,大的超过一斤重,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看得我们都心痒痒的。老板眼红了,心也抑制不住,赶紧买来几套钓鱼竿,分发给工友,利用休息时间钓鱼。

我找来茶杯粗的一根长竹竿,锯成两节小段,将一半劈成筷子大的小片,把中间的节打通,尾节钻出小孔,用铁丝将小竹片织成喇叭形的捕鱼工具。这是我小时候惯用的捕鱼工具,叫“窜筒”,也可能是最原始的捕鱼工具。把涵洞下方流水急的水道,用乱石码出w字形水道,窜筒安装W字形小口上,过一会儿去看一下,没准能捕到几个。有时一支窜筒里面装着三条罗非鱼、鲫鱼什么的。工友们没有见过这样的捕鱼工具,出于好奇,也争着去看。我用这种简陋的工具,也捕到一斤重的大鱼。我将捕到的鱼先养着,到晚上下班后,做鲫鱼豆腐汤喝。鲫鱼豆腐汤是美容养颜的最好食补,广东女人经常喝这种汤。我用窜筒还捕到了龙虾,会走路的鱼,真让我看了眼界。

下雨天,沟渠里经常涨到半沟水。厂里工友买来捕鱼的长笼子,有十个小室,铁丝做成的正方形支架,用塑胶线织成的网状迷宫,鱼虾能进不能出。老表和老高,把笼子安放在齐腰深的水里,等一小时去看一次,笼子里居然装着很多大小鱼,最大的鱼就是胡子鲶。一个晚上捕到约六十斤鱼,胡子鲶一个晚上捕到十几条,最大的胡子鲶超过十斤重。用几只大塑胶桶养着。胡子鲶精力特别强,一米多高的塑料大桶能轻易地跳出来,“噼啪,噼啪”的弹跳声,吵得我们无法睡觉。

每天晚上下班后,我选几条大鱼,亲自做红烧鱼吃,买一箱啤酒,和工友一起分享劳动果实。起初都说好吃,吃鱼时间久了,都吃腻了,大家提到鱼就害怕,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愿意闻到鱼味。别小看这条沟,一年到头都能捕到很多鱼,根本捕不尽。原因,就是这条沟通到立交桥下的小河,小河连着大河,只要沟里涨水,下面的鱼就会不断游上来。

经常有人背着电瓶到这条沟里来电鱼(原则是禁止的),每次都能电到十斤左右。其中,看到一对夫妇,电到一条胡子鲶,足有八斤重,他老婆抱着大鱼,笑眯眯地在公路上跑着送回家里,羡慕不少过路人。

2022年,对面空地开始修建工厂,全是钢结构的铁皮厂房,有两层、三层的。我们厂下方的厂房也交付使用了,这条水沟成了附近工厂排放废水的沟。紧挨着我们厂的厂房,为了方便大平板车出入,物业将厂前的水沟,埋下大水泥管道,把原来的沟填平,现在,只有我们厂和润滑油厂边有水沟。

自从去年新建的厂房,都陆续交付使用,以前那种宁静、荒凉全都冲走得没有踪影,想安静下来,没有可能了。夜里,机器响到日出,公路上只看到飞驰的车辆和忙碌的人群,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怪味。水沟里的水,时而变成白色,时而变成黑色。我们工厂边,养着上百只鸡鸭,大小八只狗,加上周边厂,将近二十只狗。水泥空地,我们车间,满地都是寄生虫,稍不注意就爬到人身上。

天气晴上几天,突然下起暴雨,水沟里流着带着黑色的腥臭水,随风飘送到车间,令人作呕。不下雨,不涨水,沟渠里再也看不到清清的流水,整天流出的水都是白色、灰黄的。我们都不捕这里的鱼,偶尔有人来电鱼,无非是徒劳而已。水沟再也看不到游动的鱼。

前几天,我们到外厂加工,很早就完成了任务,我们没有回工厂继续上班,躲到玥环立交桥去偷懒,看见立交桥下的水浮莲全都枯死。这种用来净化污水的植物,繁殖力惊人,属于外来物种入侵,无法根治,却无法抵抗严重超标的有害水质。

水沟整日流着或白或黑的的污水,水边的野草,还有生命力、繁殖力最强的本地野山芋都枯死。长时间不下雨,偶见浅浅的清浊水流过,沟底小石块和枯死野草挂着各种胶袋,长满了白色絮状物,慢慢转变成黑色,厚厚地,随着缓缓流淌的水飘动。沟里的鱼、螺丝已经绝迹了,再也听不到牛蛙讨厌的叫声。只有不会枯竭的、日益加剧的化学污水,源源不断地流着,流着。

2022年5月25日于珠海

魔术般的工厂散文

吃完早饭以后,我就催着小虎子按照昨天的计划,陪我去参观人造粮食厂。小燕一听说,也争着要去。于是,我们三人坐着一辆飘行车,由小虎子驾驶,直奔人造粮食厂。

车子穿过市中心开向东郊。这时,正是上班时间,路上来来往往都是飘行车,天上的小型直升飞机像成群的蜻蜓飞来飞去。

约摸开了七八分钟,小虎子指着前面一排排绿色的大厦说:“小灵通,那就是人造粮食厂。”

一转眼,我们就来到这些绿色大厦跟前了。小虎子熟门熟路,把飘行车一直往里开。

人造粮食厂真古怪:一座座厂房几乎全是绿颜色,连房子的墙壁、屋顶也都是绿色的。 在这些绿色的房子之间,常常夹杂着一个个又高又大的圆形反应罐。这些反应罐是用不锈钢做的,银光闪闪非常耀眼。看上去仿佛是在一片荷叶上,洒着亮闪闪的水珠。

一路上,偶尔看到几个机器人在工作,却没看见一个工人。

“上哪儿去找杨老师呢?工厂这么大,找人可不容易哪!”我对小虎子说道。

“她呀,准是在总控制室。”小虎子说,“我每次来,都在那儿找到她。”

总控制室倒很好找,因为它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奶黄色的房子,在这群绿色的房子中,显得格外突出。 车子开近总控制室时,小虎子突然把气门加大,飘行车往上一蹿,干脆就从敞开的窗口开了进去。

“唷,又是你——小虎子。”一个留着短发、脸色红润、穿着白色工作服的阿姨说,“从窗口蹿进来的,我知道没第二个人,准是你这小调皮鬼。”

我仔细一看,这阿姨很面熟,她不是别人,正是小虎子的妈妈!小虎子对我来个“保密”,只说“杨老师”,压根儿没提杨老师就是他妈妈,为的是到时候叫我吃一惊。

“妈妈,不,不,这儿不是家里,应该叫杨老师。”小虎子笑着说道,“今天多来了两个调皮鬼。”

杨老师一见我跟小燕也从车里出来,非常高兴,就连声对我说:“欢迎,欢迎,小记者同志,欢迎你来参观我们的工厂。”

我们先参观总控制室。这总控制室像一家钟表店——墙上满是一个个圆的、方的、扁的、长的仪表。另外,还闪烁着许多红红绿绿的小灯,像谁在那里放了一把焰火似的。

在那些仪表旁边,写着一排排字:“人造淀粉车间”、“人造蛋白质车间”、“人造油脂车间”、“人造糖车间”、“成型车间”、“仓库”……

杨老师看到我背剪着双手,昂着头,被墙上的这些字吸引住了,就拍了拍我的肩膀问:“我们的小记者,你打算采访哪个车间?”

“我全都想看看。”我顺口说道。

“全都想看看?你恐怕三天三夜也看不完!”她笑着说,“我是人造淀粉车间的车间主任,你就先到我们车间看看吧!”

“行。”我同意了。

我们四个人坐进了飘行车。这一回,由杨老师坐在前面驾驶。飘行车呼的一声从门口飞了出去。

“杨老师,你们的车间在哪儿呀?”我问。

“我们车间?这儿的每一座房子,都有我们车间的份儿——那些绿色的墙壁和屋顶,都是属于我们车间的。”杨老师说,“你知道这些墙壁和屋顶,为什么都是绿色的?”

我摇了摇头。

“这跟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道理一样。”杨老师说,“在叶子里,有着绿色的叶绿素。庄稼全是仗着叶绿素这宝贝,才会制造养料。如今,在我们这儿,仿照庄稼的叶子,用透明的塑料做成墙壁和屋顶,在夹层中涂着人造叶绿素。这些人造叶绿素的本领,比天然叶绿素的本领还大。白天,有太阳光照射着;夜里,有人造小太阳灯照耀着。在这些绿颜色的墙壁中,发生‘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人造淀粉。像下鹅毛大雪似的往下飘,落到地下室里。然后,用管道送到人造淀粉仓库集中起来。喏,你瞧,那座拱形的房子,就是人造淀粉仓库。”

说到就到,飘行车在人造淀粉仓库前面停了下来。杨老师领着我们朝里走,小虎子呢?他是这儿的常客,噔噔地抢先跑了进去。

在门口,有四个一闪一闪的红字:严禁烟火。旁边,一个白色的塑料板上,还写着一行红字。当我走近时,这塑料板后面的扩音器,竟然自动地念了起来:“注意,注意,严禁穿硬底鞋进入仓库!”

我连忙瞧了瞧自己的脚,幸好,穿着一双泡沫塑料凉鞋。

“鞋底的硬软,跟严禁烟火有啥关系呢?”我真不懂。

“关系大着呢!”杨老师说,“这儿是人造淀粉仓库。淀粉颗粒很小,会偶然飘散在空气中,一见火星就会燃烧,甚至会造成剧烈的爆炸。如果穿了硬底鞋,特别是那钉了铁掌的鞋,在仓库中走动,尽管地面是柔软的人造橡胶地板,但只要碰上硬东西,或者两只鞋自己相碰,就可能碰出火花来,那就会造成火灾,甚至会爆炸。”

我轻轻地走进仓库,只见贮藏人造淀粉的玻璃房间一间挨着一间。在每间玻璃房间的顶上,都有一根圆圆的管道。雪白的人造淀粉,从管道里像瀑布似的倾泻下来。

“这些圆管,就是从各个房子的地下室里过来的。”杨老师说。

“这些人造淀粉是用什么东西作原料制成的呢?”我问道。沿路,我没有看见一辆运原料的汽车。

“你知道,庄稼是用什么东西制造淀粉?”杨老师反问我。

“庄稼是用二氧化碳与水作原料,经过光合作用,制成淀粉的。”我回答说。

“我们制造人造淀粉的原料,跟庄稼一样,也用水与二氧化碳作原料。”杨老师说道,“我们所用的水,来自自来水厂——用自来水管输送过来就行了;二氧化碳是炼钢厂、发电厂的废气——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也用管子输送过来。这两种原料在阳光和人造叶绿素的作用下,就变成了淀粉。”

“原来是这么回事,简直像在变魔术嘛。”我这才明白,怪不得看不到一辆运输原料的汽车,因为原料是通过管道输送进来的。

接着,杨老师带领我们到成型车间去参观。只见那雪白的人造淀粉,流进一台台银闪闪的成型机,在机器里打了几个滚,出来时就变成一颗颗滴溜圆、珍珠般的人造大米。

“本来,这道工序没有也不要紧。”杨老师说,“这完全是为了照顾人们吃大米的习惯,才把人造淀粉再加工成一粒粒大米。不过,成型机只会做成球形的.,不会做成普通大米那样两头小、中间大——橄榄形的,所以现在大家都把人造大米叫做‘珍珠米’。”

珍珠般的人造大米被传送带送到前面的包装车间。在那里,被装进一个个透明的、薄薄的塑料袋子里。

“这塑料袋像纸一样薄,牢吗?”我有点担心。

“来,你蹲进去试试看。”小虎子拿了个塑料袋,硬叫我蹲进去。

我刚一蹲进去,这调皮鬼就把袋口紧紧地捏住了。我用上全身的力气想站起来,可是,折腾了半天还是弯着腿,曲着腰,没法伸直。

小燕在一旁幸灾乐祸地咯咯笑了。

“够了,够了,小虎子,快松手。”杨老师这么一喊,小虎子才把袋口松开,

我喘着气钻出来一看,袋子一点也没破!

“这袋不光是牢固,而且还有一套特殊的本领哩——水渗不进去,细菌也钻不进。”杨老师说,“即使把它沉到湖底,放上几年,里头的人造大米也不会变质。”

最后,我们到人造蛋白质车间去观察。那里,又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在宽敞的车间里,竖立着一排排碉堡似的圆柱形大罐子。罐子上有一个个小窗子,我透过小窗子的玻璃,看到里头是牛奶一样的白色东西。

“这罐子里在做什么食品?”我问杨老师。

“在制造人造蛋白质呀!”

“怎么,不用叶绿素?”

“它跟人造淀粉的制造方法不同。人造蛋白质是用石蜡作原料。石蜡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我们中国的石油中含有很多石蜡。石蜡放进这罐子里,再放进一种叫做‘吃蜡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把石蜡当成食物,大吃特吃起来。它们吸收了石蜡,变成身体中的蛋白质。成吨成吨的石蜡倒进罐子里,没多久就全被吃光。‘吃蜡菌’越吃越胖,不断繁殖,变得越来越多。把这些‘吃蜡菌’捣成酱就成了人造肉——人造蛋白质了。”

“原来,人造肉是用石蜡做成的,这肉可真称得上是‘腊肉’了!”我开玩笑地说道。

在人造蛋白质车间,我看到成桶成桶的人造肉酱、一个个像西瓜那么大的人造蛋、大桶大桶的人造牛奶和成盒成盒的人造蛋糕。

我们参观完了,杨老师——小虎子的妈妈,也跟我们一起坐着飘行车回家了。

当我们刚刚离开厂门,天就哗哗啦啦地下起大雨来。我一看电视手表,正好12点整——今早广播的“天气协商结果”是那样的准确,分秒不差。

瓢泼似的大雨驱散了盛夏的热气,把未来市的房子、街道、车辆冲洗得干干净净,越发使人感到清新可爱。

我的左手旁边是你的右脚的散文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我变回了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明明没长大却要摆出一副长大了的臭屁模样,霸占着一张火车硬卧床铺乐得开心。

很久没有做过这么奇怪的梦了。

翻身坐起却见日上三竿,母亲从外屋走进来一脸的调笑:“终于舍得起来了?”

意识回归,摸出手机看表,才发现时间已经快到中午。

大概是因为在回家的火车上碰到了一对熟悉而又陌生的母女。

萍水相逢却活生生成了当年我和母亲的翻版。

一张卧铺,两个人睡,头脚对头脚。

小时候家里贫穷的生活让母亲越发的精简会过。一张硬卧票加上半价的硬座票,两个人刚刚好,不至于太累但也不至于太贵。

于是小时候就这样跟着母亲东奔西走,从免费乘车到半价乘车我一直都和母亲挤着一张卧铺,直到那张床铺再难容下我和母亲两个人的身形。

那会儿母亲还年轻,我也还小,都是经得住折腾的年纪。

如今,卧铺票易得,却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能回家小住。

硬生生的把他乡过成了故乡。

再和母亲说起这些的时候,母亲微微笑笑:“怎么?又受谁刺激了?”

知女莫若母,我将火车上那段奇遇和那段有些奇怪的梦境一一告诉母亲,母亲只笑,不答话。

可我知道,即便母亲不说,那些岁月,都是难以遗忘的。

六七岁的女孩子最喜欢撒娇,尤其是在生病的.时候,隐约记得母亲说起六七岁孩子撒娇时候一脸的无可奈何:“好的时候是真好,不好的时候是真闹人。”

但即便无可奈何的表情里依旧闪着笑意。

那该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偶尔也会在异乡的深夜里想起母亲那一脸骄傲幸福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总会莫名其妙的红了眼眶。

如今想去母亲怀里撒娇,可天时地利人和,我偏偏样样不占。

一个人在异乡久了,总会有一些不同于在家时的习惯和癖好。

比如喝茶。

小时候不知道品茶,喜欢拿着磁化杯咕咚咕咚猛灌浓茶。末了,也不忘津津有味的把茶叶一口一口的吃掉。

晚上自然失眠。于是小时候很少喝茶。

即便是高考那一段时间我也只是喝咖啡而不是喝茶。

毕竟茶要品,咖啡我着实不会品。

一个人在冬天没有暖气的南方喜欢抱着一个企鹅杯过。电烧壶里烧着沸水,企鹅杯里装着茶叶,烫口的时候暖手,温度适中的时候喝掉。

省了时间也省了电费。

竟不知不觉过回了小时候母亲精打细算的样子。

母亲睡眠不好,茶和咖啡一向不沾,

可这些年,即便是家里省吃俭用的时候,也没有断过父亲的茶叶和我的爱好。她也很少提起这些年家里咖啡茶叶的钱。父亲不好烟不好酒,单只喜欢喝茶,犹喜浓茶。

于是这些年,我看着父亲的茶叶由5元一斤变成10元一斤,再到几十一斤,最后到几十一两,从未间断。

我与母亲说起我那个喝茶的企鹅杯,母亲总是一脸嫌弃:“和你爸一样,穷讲究。”

我送给她一个白眼。

穷讲究又怎么样,还不是你给惯的?

可这话我始终没说出口,再穷的讲究,也得有人在乎才能讲究得起来。

不是吗?

从七岁开始,除了坐火车硬卧的时候,我再也没有和母亲同床。

以至于回到家里,和母亲闲聊躺在一起都觉得有点难为情。

总觉得这么大的人了不该这么小孩子气。

但小孩子气怎么了?她是我妈。

无论我和她今年多大,她都是我妈,我也永远是她的孩子。

母亲说的对,我就是穷讲究。

可讲究也是她老人家这么多年惯出来的,改不了。

出门在外,总会想起家里的菜肴。

那些菜肴都是普通人家最普通的家常菜,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偏偏让人挂念难忘。

最近备受争议的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没错,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全在舌尖上。

无论是吃还是喝,都足具地方特色。

外国人做菜喜欢精准到克,黄油n克,高级面粉250克;中国人做菜喜欢估么,少许大量微量,没有人规定大量微量少许是多少,全凭个人手感。于是就像油画中的颜色,相同的调料不相同的分量,味道就大不相同。

一个人做菜一个味道,家里面的味道,家外面的人很难模仿出来。

曾有外国朋友好奇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春运:“既然车票那么难买,不回去或者晚回去几天又能怎么样呢?”

不为别的,只为回家。

一年在外打拼350天,只为过年的半个月能衣锦还乡,让父母安心。

再静下心来去品一品记忆中的味道,起身饺子落身面,那该是这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候。

出门,平平安安;回家,长长久久。

这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科学家曾好奇鳗鲡为什么一定会在生殖期间回归出生地,在我看来,动物们都有一种故乡情节。落叶归根,是自然轮回也是最终结果。

我愿意遵从,也愿意享受春节回家这份喜悦和焦急的心情。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

下一句是“游必四方”。

我想,与其子女在身前孝敬,父母们更喜欢的该是子女都能“游必四方”,有一个让他们心安的去处。

离家前,母亲亲手包了一顿芹菜馅的饺子,一个一个的夹到我的碗里。

起身饺子落身面,这个规矩,我懂。

出门,平平安安;回家,长长久久。

这便是这世间最幸福的祝愿了。

山间的小溪散文

每每与友人登山时,偶尔遇到山间的小溪,我就会情不自禁的走向前去,俯下身来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它,随它在我的指间任意地划落、趟过,那一刻我的心也随着它走过跌宕起伏的上岗,穿过绿色富饶的田野,流过美丽辽阔的草原,奔向那浩瀚无垠的大海。

然而,我就在它的身边,聆听着它如琴般的潺潺流水,看着它在杂草,乱石间闪动着婀娜多姿的身影,想着它在这空寂、原始的山野里一路地、静静地、清清地永无休止的流淌、流淌……

我是怎样的爱着这山间的小溪呢。

一点一滴的积累、存储、聚集,每当它遇到山石的阻挡,它就会巧妙的绕过或从细小的缝隙间穿越,遇到地势凹陷的地方,它就会努力的把自己积聚起来,积满了再继续向前,它从不惧怕环境的险恶也不惧怕冬日的严寒、夏日的酷热,总是耐着性子在等待,在寻找一切可以渗透、利用的空间,紧急关头它敢于奋力的一越,落下千尺百丈的悬崖峭壁,它是多么的晶莹而又儒雅,平和而又温润,就连她的品格也是那样的坚韧、上善。然而它又是怎样的在眷顾着山里的人们,为他们创造出漫山遍野的山珍、野味和异果还有那那一望无际的美好绿色。

我去过沿海的`城市也见过大海,我更领教过海水狂击海岸的壮阔,当看到那汹涌澎湃的海浪迎面而来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那山间的小溪,眼前这一朵朵翻滚的浪花不正是山间的小溪编织而成的吗。我敬畏海的博大,但我更爱那涓涓清流的山间小溪,它犹如一首曼妙、悠扬的乐曲,更如我心中眷恋的美丽女人,恬静而又柔美,矜持而又大方。真正的让人陶醉在它的怀抱里。

我喜欢山间的小溪,不是因为它的清澈、而是它永不放弃的执着在感染者我,它为我树立了一个向前努力的榜样,它在告诉我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放弃,要学会忍耐,坚持,快乐的往前走,。去奔向那广阔无边的大海。

我好久没有进山了,我想念着山里的一草一木,我更想我那心中的山间的小溪。

形容街道小渠的语录汇总三篇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