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描写枯树躯干的句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

1. 庾信 枯树赋[编辑本段]南北朝·北朝·北周诗人庾信所作的诗赋。

为其暮年所作,感伤遭遇,对当时的社会动乱也有所反映。

枯树赋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

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译文:[注]:《枯树赋》是庾信后期诗赋的名篇之一。

庾信前期仕梁,西魏破梁时,正出使西魏,后被强留下来;历仕西魏和北周。

由于他曾亲经侯景之乱和西魏破梁、国破家亡的巨变,亲见黎民百姓在战火中颠沛流离、哀哀无告的惨象,所以他后期的作品,一变仕梁时期诗赋轻艳奇巧的风格,而多抒发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恨和人事维艰、人生多难的情怀,劲健苍凉,忧深愤激。

唐代诗人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对他后期作品所作的高度评价。

作者眼界宽广、思路开阔,把宫廷、山野、水边、山上的树,名贵的、普通的树都写到了,又把和树有关的典故、以树命名的地方,也都写了出来。

庾信善用形象、夸张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出了各种树木原有的勃勃生机与繁茂雄奇的姿态,以及树木受到的种种摧残和因为摧残而摇落变衰的惨状,使人读后很自然地对树木所受到的摧残产生不平,感到惋惜。

译文:殷仲文气度风流,学识渊博,名声传遍海内。

因为世道变异,时代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

因此常精神恍惚忧愁不乐,望着院子里的槐树叹息说:“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

”至于白鹿塞耐寒的松树,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庞大,遍布山崖内外。

桂树为什么而枯死

梧桐又为什么半生半死

过去从河东、河南、河内这些地方移植,从广大遥远的田地迁徙。

虽然花开在建始殿前,在睢阳园中结果。

树声中含有嶰谷竹声的情韵,声调合于黄帝“云门”乐曲的律吕之音。

带领幼雏的凤凰曾来聚集,比翼双飞的鸳鸯常来巢居。

内心深处像陆机那样,渴望在故乡临风的亭上一听鹤鸣,现在却只能飘落异地对着明月峡听猿声长啸。

有的树枝卷曲如拳,根部磊块隆起肥大,曲里拐弯,形状有的像熊虎回头顾盼,有的像鱼龙起伏游戏,隆起的树节像群山相连,木纹横看像水池里泛起的波纹。

灵巧的木匠惊奇地观看,有名的鲁班也惊讶得目瞪口呆。

粗坯雕刻刚就绪,再用曲刀、圆凿精雕细刻:削出鱼、龙密鳞,铲出龟、鼈硬甲,刮出麒麟尖角,挫出虎、豹利牙;层层像彩纹密布的织丝,片片有如真实的花朵。

而被砍削的树林,却草木纷披,笼罩在烟霭云霞中,狼籍散乱。

至于松梓、古度、平仲、君迁这些树木,也曾茂盛劲健,覆盖百亩,斜砍后继续发芽抽枝,千年不死。

秦时有泰山松被封五大夫职衔,汉代有将军独坐大树之下。

它们现在也无不埋没于青苔,覆盖上寄生菌类,无不被飞鸟剥啄蛀虫蠹穿;有的在霜露中枝叶低垂,有的在风雨中摇撼颠踬。

东方大海边有白松庙,西方河源处有枯桑社,北方有用“杨叶”命名的城关,南方有用“梅根”称呼的冶炼场。

淮南小山曾有咏桂的辞赋留于后人,晋代刘琨写下“系马长松”的佳句。

又何止是见于记载的细柳营、桃林塞呢

至于山河险阻,道路隔绝,飘零异地,离别故乡。

树被拔出根茎泪水垂落,损伤本根就滴沥鲜血。

火烧入朽树的空处,树脂流淌,枝节断裂。

横亘在山洞口的斜卧躯干,偃仰在山腰上的躯干中段折曲。

纹理斜曲干粗百围者也如坚冰破碎,纹理正直高达千寻的也如屋瓦破裂。

背负树瘿如长着赘瘤,被蛀穿的树心成了鸟的巢穴。

树怪木精睒眼灼灼,山鬼妖孽暗中出没。

况且我遭遇国家衰亡,羁居异邦不归。

不能吟咏思人深切的“采葛”诗篇,又怎能如伯夷、叔齐的食薇不辱

沉沦在穷街陋巷之中,埋没在荆木院门之内,既伤心树木凋零,更叹息人生易老。

《淮南子》说:“树叶飘落,老人生悲。

”就是说这个意思呀

于是有歌辞说:“建章宫三月大火之后,残骸如筏在黄河上漂流万里。

那些灰烬,不是金谷园的树木,就是河阳县的花果。

”大司马桓温听后感叹道:“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今天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

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0分)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

《枯树赋》是南北朝·北朝·北周诗人庾信所作的诗赋。

为其暮年所作,感伤遭遇,对当时的社会动乱也有所反映。

因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晚年甚爱此赋,常读其中“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而被人们所知。

另有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描摹该赋的书法作品传世。

一棵枯树旁长着一株紫藤萝,却凭没有挺拔的躯借枯树和篱笆,成就了一道道风景写篇不少于六百字的文章

借人精华,以铸辉煌没有礁石,大海便没有了激昂澎湃的浪花;没有沙粒,河蚌便没有了光亮美丽的珍珠;没有绿叶,红花便没有了婀娜多姿的娇艳……万物之美丽,都要借助于他物的支持或衬托;万物之精华,无不是自己与他物精美绝伦的结合。

因此,我要说:借人精华,以铸辉煌。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造物的时候会给予每个人同等的东西,但不一样。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借鉴,借人之精华,融己之智慧与美丽,以铸造人生的成功与辉煌。

千古江山,百代风流,大江淘尽后浮在水面上的名姓与容颜,依旧生动,依旧璨若群星。

坐在车上踽踽而行的是孔老夫子,他高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马鞭一指便向世人道出了行路者的智慧所在;韩愈不与世同流合污,一篇《师说》便让学习借鉴的美德流传千古;一道紫光摔开万道光芒,江面上露出的是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唐太宗在高吟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

”正是这学习接纳,勇于借鉴的精神才得以让大唐闻名中外古今……正当世人用赞誉和敬仰的光环将他们环绕时,依然光亮的是古人们善于借鉴和学习的品质,在熠熠闪光。

凭栏回首,清政府闭关锁国,愚昧无知,拒人之精华于千里之外,终而落得“山河破碎风飘絮”,泱泱大清国在外国的“精华”中风雨飘摇。

倚栏回溯,孙中山怀抱一腔救国之情,学习西方民主借鉴西方精华,虽最终失败,却使中国即将倒下的屋梁注入了不屈与刚强。

面临孙中山的救国之路,谁能否认这借鉴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和响亮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美丽,终于在二十年前的春天绽放。

走出国门,引进外族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一首开放之诗,朗诵着民族振兴的渴望;一曲借鉴之歌,奏响了中华民族新的篇章

听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欢呼与喜悦;看吧,北京伸开双臂迎接奥运的光芒与欢乐;想吧,中法文化年让中华文化融入了新的精神与精华……中华之巨龙正腾空而起,这便是借鉴与自强结合的力量铸就的辉煌。

于是,打开未来的首页,我写下:借人精华,以铸辉煌

第二篇巧借他物,补己之短蒲公英没有飞翔的动力,却凭借风的吹拂,将种子撒向了山川大地;紫藤萝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的攀依,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三峡本是封闭的群山,却凭借水流的冲击,造就了今天的奇伟瑰丽;月亮本无耀眼的光芒,却凭借太阳的反射,赢得了世人的无限赞誉……平凡的事物因为借了他物的长处才有了不平凡的成功,要想补己之短,只有巧借他物。

是什么,使曹冲破解了满朝文武都难以解开的称象难题

是什么,使匡衡在家徒四壁,连油灯都舍不得点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夜读诗书

是什么,使诸葛亮人手不够、材料不够、时间不够却可以按时得到十万支箭

无他,巧借它物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谁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做好每一件事

谁敢说仅凭一己之力便能走向成功

没有人敢下这样的保证,因为人生中难免会遇上我们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应想想它物,以它物来补己之短。

蒲松龄,在书斋中苦思良久而难下笔,遂去路口向他人搜寻奇人异事之文章,终于写就著名的鬼怪小说《聊斋志异》。

沃森和克里克,两次构建DNA模型却均遭失败,后来借用了科学家麦尔金斯的研究成果才最终成功。

一个人若想成功,巧借它物是必然的,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强盛,也应当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中国,一条原本昂首于世界之巅的国家,却因为闭关锁国成了列强口中的肥肉,于是在西方舰炮的轰击下,腐朽的清政府也有人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新中国成立之后,明智的中国人更加明白了“巧借它物,补己之短”的重要性,于是改革开放、吸引外资成了中国发展的催化剂,中国,凭借自己古老的文明,凭借中国人的不懈奋斗,凭借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必将再一次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雄狮

如果你是一条没有桨的船,没关系,扬起帆,让风送你一程。

如果你遇上了难题,没关系,去巧借它物,补己之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兀立是山峰,本没有灵气,却借助脚下的绿水,构建出人间胜景;火红的花朵,本没有生机,却借助身旁的绿叶,表现自己的高贵;普通的佛寺,本没有神秘,却借助山林的隐秘,渲染自己的超尘脱俗。

一个人,本没有什么特别,借助外物的力量,却能铸造辉煌人生。

荀子也曾说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也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人的经验,方法,我们可以拿来,化作己有,去巧妙运用,一定会事半功倍。

日本人在这一方面做得真是绝了。

只要听说哪个国家有什么新创造,它定会不惜重金,把它引到国内加以研究,对它开发,最后利用自己的智慧加以改进。

这样的产品一经投入国际市场,绝对供不应求。

日本就是凭借着这种“借”的本领,将一个弹丸之地变成一方富得流油的沃土,让许多国家刮目相看。

日本的富强,让我们看到“借”的力量,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借,一味地拿来,囫囵吞枣般地“吃”下去,借也是有讲究的。

我国长江口曾因水中缺氧而使鱼类死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千方百计从巴西运来了产氧能力强的水生植物——葫芦藓。

长江口水质变好了,鱼类众多。

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葫芦藓泛滥成灾。

为此国家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打捞葫芦藓,真有点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在借鉴别人方法、经验,学习别人的优点时,一定不能盲目,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凭借他山之“石”,攻克难关,发展自我。

“他山只石”虽可“攻玉”,我们也不能见好就要,我们最关键的是要让自己“能要”、“会要”,还要“会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大鹏凭借六月之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泰山凭借平原的开阔,成为“五岳独尊”,所以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去借,去开拓。

记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鉴之美有人孤独地走在浩渺的大漠里,却不肯接过别人递过的手杖;有人独驾一叶扁舟行驶在大海上,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结果一个累死在黄沙上,一个消逝在大海里。

拒绝“借”的人的下场只能是这样。

康德说:“人只有生活在人群中才是个人,有人性才是个人。

”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谁是孤岛,只有懂得“借”,才能找到生路。

自然美需要“借”,紫藤萝和牵牛花是凭借枯树和篱笆而展示昂然之姿的,否则只能匍匐在地,被人践踏。

古人咏白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也正表现出自然中“借景”所创造的美丽。

那长在山坳里的野菊,虽然美丽,也只能被淹没。

人生也需要“借”。

没有谁是完美的,世界上的人加在一起就拥有了所有的亮点,你却只拥有其中的一部分,只有借鉴他人的优点,方能拥有丰富的学识和健全的人格。

打开你的心扉,借来一缕阳光——或者叫真诚,或者叫友谊——来照亮你的心灵,让鲜花开满心田,你会发现人在世上的幸福快感,这是紧闭的心灵永远也感受不到的。

国家同样需要借鉴。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就意味着死亡,没有谁可以将外部世界弃掷一边而独自生活。

忘不了近代史上盲目自大的清政府不肯学习西方,终致灭亡;也忘不了“十年浩劫”赶走了外国科学家,痛失现代化之良机。

前人的帆影已经远去,潮水已打湿我们的衣襟——不能紧闭国门了,开放,开放

让春风吹进家园,谱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民族,亦要“借”。

民族文化需要交流,民族需要交融。

在多民族交相辉映的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化需要借鉴,这才叫中华精神;在世界上,各民族同样可以“和而不同”。

“中法文化年”的举办使许多巴黎人爱上了博大深邃的中华文化,也使中国人对那个充满革命主义精神的法兰西民族了解更多了,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两民族都得到了发展。

恰当的借鉴,并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而是借其之长补己之短,展示出借鉴之美。

让我们学会借鉴吧。

借万流而归一宗一片白帆,没有驰骋的力量,却凭借风的野蛮,带着那船在海洋中遨游; 一块木棒,没有燃烧的热量,却凭借一点引星的光亮,把光明散向人间; 一条紫藤萝,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的伟岸,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美丽。

凭借,是引发我们自身潜能的导火索,一旦点燃,将给世人以惊羡。

当我们自身有着某些不足与缺陷,为什么不试着去凭借些什么,给自己一个展现完美的机会

站在历史的泽畔,回溯那一道道的沟渠,不禁感叹,有多少帝王将相靠着凭借成其盖世伟业。

先秦有始皇,巧借六国之乱世,乱六国之乱心,远攻近交,纵横捭阖,最终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三国神相诸葛亮,一借新野奠定三国鼎立之势,再借迷雾送箭十万气周瑜,三是借东风火烧赤壁,败退曹孟德;今有红军巧借长征之途,避蒋军,传革命火种,借人民力量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邓小平挥斥方遒,开南海借改革开放之风振兴中华。

正是凭借着种种局势,伟人们尽情挥洒着自己心中的壮志蓝图。

又有多少迁客骚人靠着凭借留其千古文章。

晋有陶潜,挂绶归田,靠饮酒采菊,悠然南山,开创了新一代田园诗派;唐有李白,凭借满腹才华从长安突围,一路寄情名山大川,将满腹豪情,“三分啸成剑气,七分著成文章”,留在盛唐中央,引领一代风骚;北宋苏东坡,一桩“乌台诗案”,令其仕途由盛转衰,贬走黄山,正是凭借黄山,他夜游赤壁,放歌慨叹,吟咏出千古绝唱前后赤壁,终从黄山突围,走向文学颠峰;南宋辛弃疾,以武起事,立志报国,却受冷遇,只能凭借诗词歌赋,把吴钩看了,把栏杆拍遍。

正是凭借,凭借着万种豪情,文人们尽情倾诉自己心中的酸甜苦辣。

当然,凭借也有另类。

古有方仲永,凭借“聪明”炫耀于乡里,而终“泯然众人矣”;今有成克杰凭借职权,利己谋私,身陷囹圄。

盈盈月光,我借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借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借一片最热的;凄凄芳草,我借一束最灿的,来编织我的七彩人生。

微笑着,唱好生活的歌谣,巧借万流归一宗。

成功需要“借”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庄子也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的光环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善于借助外物。

有一个童话叫《鹰背上的小鸟》,说的是鸟类举行飞行比赛,看谁飞得最高。

鹰认为自己能飞得最高,便努力向高空飞去,当它再也没有力量飞得更高时,它背上的一只小鸟一下子飞起来,飞得又高又远。

鹰感叹道:“再强大的个人也不如软弱的个人加坚实的后基。

”小鸟的力量是微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能比矫健的鹰飞得更高,因为它学会了借助外力来增强自己。

聪明的小鸟成功了,它的成功是因为它会借助外物。

人虽是万物之灵长,但毕竟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善于合理利用外界条件,学会借助外力,才能取得成功。

居里夫人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镭是全人类的,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实现的。

”假如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没有外界提供的种种客观条件,居里夫人成功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美国科学家克里克和德国科学家贝恩,他们的成功正是在总结前人几百年的研究成果和不断从对方那里获得新发现,弥补自己的不足来实现的。

从人类社会到微妙的自然社会,无不存在着成功需要“借”的道理。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是通过“借”来获得繁荣,人体内无数细菌通过“借”来获得生命……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白云借助蓝天,实现了自己追风的梦想;蓝天借助白云,成就了自己的广阔。

小溪借助海洋,完成了自己成就浪花的理想;海洋借助小溪,成就了自己的浩瀚无边…… 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借”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成功更加灿烂

枯树赋 是什么

枯树赋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

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复;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干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注]:《枯树赋》是庾信后期诗赋的名篇之一。

庾信前期仕梁,西魏破梁时,正出使西魏,后被强留下来;历仕西魏和北周。

由于他曾亲经侯景之乱和西魏破梁、国破家亡的巨变,亲见黎民百姓在战火中颠沛流离、哀哀无告的惨象,所以他后期的作品,一变仕梁时期诗赋轻艳奇巧的风格,而多抒发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恨和人事维艰、人生多难的情怀,劲健苍凉,忧深愤激。

唐代诗人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对他后期作品所作的高度评价。

作者眼界宽广、思路开阔,把宫廷、山野、水边、山上的树,名贵的、普通的树都写到了,又把和树有关的典故、以树命名的地方,也都写了出来。

庾信善用形象、夸张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出了各种树木原有的勃勃生机与繁茂雄奇的姿态,以及树木受到的种种摧残和因为摧残而摇落变衰的惨状,使人读后很自然地对树木所受到的摧残产生不平,感到惋惜。

译文:殷仲文气度风流,学识渊博,名声传遍海内。

因为世道变异,时代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

因此常精神恍惚忧愁不乐,望著院子裏的槐树叹息说:“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

”至於白鹿塞耐寒的松树,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庞大,遍布山崖内外。

桂树为什麽而枯死

梧桐又为什麽半生半死

过去从河东、河南、河内这些地方移植,从广大遥远的田地迁徙。

虽然花开在建始殿前,在睢阳园中结果。

树声中含有嶰谷竹声的情韵,声调合于黄帝“云门”乐曲的律吕之音。

带领幼雏的凤凰曾来聚集,比翼双飞的鸳鸯常来巢居。

内心深处像陆机那样,渴望在故乡临风的亭上一听鹤鸣,现在却只能飘落异地对著明月峡听猿声长啸。

有的树枝卷曲如拳,根部磊块隆起肥大,曲裏拐弯,形状有的像熊虎回头顾盼,有的像鱼龙起伏游戏,隆起的树节像群山相连,木纹横看像水池裏泛起的波纹。

灵巧的木匠惊奇地观看,有名的鲁班也惊讶得目瞪口呆。

粗坯雕刻刚就绪,再用曲刀、圆凿精雕细刻:削出鱼、龙密鳞,铲出龟、鼈硬甲,刮出麒麟尖角,挫出虎、豹利牙;层层像彩纹密布的织丝,片片有如真实的花朵。

而被砍削的树林,却草木纷披,笼罩在烟霭云霞中,狼籍散乱。

至於松梓、古度、平仲、君迁这些树木,也曾茂盛劲健,覆盖百亩,斜砍后继续发芽抽枝,千年不死。

秦时有泰山松被封五大夫职衔,汉代有将军独坐大树之下。

它们现在也无不埋没於青苔,覆盖上寄生菌类,无不被飞鸟剥啄蛀虫蠹穿;有的在霜露中枝叶低垂,有的在风雨中摇撼颠踬。

东方大海边有白松庙,西方河源处有枯桑社,北方有用“杨叶”命名的城关,南方有用“梅根”称呼的冶炼场。

淮南小山曾有咏桂的辞赋留於后人,晋代刘琨写下“系马长松”的佳句。

又何止是见於记载的细柳营、桃林塞呢

至於山河险阻,道路隔绝,飘零异地,离别故乡。

树被拔出根茎泪水垂落,损伤本根就滴沥鲜血。

火烧入朽树的空处,树脂流淌,枝节断裂。

横亘在山洞口的斜卧躯干,偃仰在山腰上的躯干中段折曲。

纹理斜曲干粗百围者也如坚冰破碎,纹理正直高达千寻的也如屋瓦破裂。

背负树瘿如长著赘瘤,被蛀穿的树心成了鸟的巢穴。

树怪木精睒眼灼灼,山鬼妖孽暗中出没。

况且我遭遇国家衰亡,羁居异邦不归。

不能吟咏思人深切的“采葛”诗篇,又怎能如伯夷、叔齐的食薇不辱

沈沦在穷街陋巷之中,埋没在荆木院门之内,既伤心树木凋零,更叹息人生易老。

《淮南子》说:“树叶飘落,老人生悲。

”就是说这个意思呀

於是有歌辞说:“建章宫三月大火之后,残骸如筏在黄河上漂流万里。

那些灰烬,不是金谷园的树木,就是河阳县的花果。

”大司马桓温听后感叹道:“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今天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

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

描写枯树躯干的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