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石的诗句
关于岩石的诗句:1、东岩石(宋·辛弃疾·《满江红·曲几蒲团》)2、渺观岩石(宋·葛长庚·《沁园春·渭水秋深》)3、下岩石(宋·刘克庄·《沁园春·帝赐玄圭》)4、一例书岩石(唐·寒山·《诗三百三首》)5、岩石得巨片(宋·苏轼·《自净土步至功臣寺》)6、余光入岩石(宋·苏轼·《送张天觉得山字》)7、下岩石润挥毫後(宋·陆游·《初归杂咏》)8、岩石著幼舆(宋·陆游·《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9、幼舆正复宜岩石(宋·陆游·《夜寒》)10、坐此岩石间(宋·陈与义·《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11、岩石郁嵯峨(汉·秦嘉·《诗》)12、岩石细堪书(宋·戴复古·《山行》)13、岩石微尘浣(宋·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14、堂堂坐岩石(宋·钱惟演·《送僧归护国寺》)15、崭崭岩石(宋·释妙伦·《偈颂八十五首》)
关于岩石的诗句
1、桂生岩石本潇洒唐赵嘏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2、躬耕在岩石唐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3、东岩石宋辛弃疾 《满江红·曲几蒲团》4、渺观岩石宋葛长庚 《沁园春·渭水秋深》5、下岩石宋刘克庄 《沁园春·帝赐玄圭》6、岩石在朱户唐李德裕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7、差差向岩石唐温庭筠 《烧歌》8、寺入千岩石路长唐罗邺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9、岩石喷泉窄唐荆浩 《画山水图答大愚》10、一例书岩石唐寒山 《诗三百三首》11、岩石得巨片宋苏轼 《自净土步至功臣寺》12、余光入岩石宋苏轼 《送张天觉得山字》13、下岩石润挥毫後宋陆游 《初归杂咏》14、岩石著幼舆宋陆游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15、幼舆正复宜岩石宋陆游 《夜寒》16、坐此岩石间宋陈与义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17、岩石郁嵯峨汉秦嘉 《诗》18、阴岩石气郁苍龙清康有为 《夜宿海会寺赠至善上人》19、棋盘开岩石兮钓台瞰晴川宋白玉蟾 《武夷歌》20、困依岩石坐帻宋苏辙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21、崎岖脱岩石宋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柏轩》22、只今岩石望宋曹彦约 《薛端明挽章三首》23、岩石细堪书宋戴复古 《山行》24、共庆歌岩石宋金君卿 《文相生日》25、郑真耕岩石宋李复 《答吴与几二首》26、岩石微尘浣宋刘克庄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27、堂堂坐岩石宋钱惟演 《送僧归护国寺》28、拂衣岩石间宋史尧弼 《癸亥秋陪张丞相游西湖和周去华机宜韵二首》29、崭崭岩石宋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30、梅香岩石宋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31、重岩石长膏宋释文珦 《荒径》32、门开岩石千山月宋释延寿 《山居诗》33、萧萧岩石畔宋释子淳 《山居五首》34、南山陨岩石宋司马光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35、且看岩石自斓斑宋苏颂 《和宿牛山馆》36、困依岩石坐帻宋苏辙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懃惠思》37、长与岩石俱宋吴芾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38、偶题岩石云生笔唐杨徽之 《句》39、步步踏着此岩石宋杨简 《偶作》40、眼看岩石千寻起宋曾协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石头望夫石 王建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题自画石 曹雪芹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双石 白居易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太湖石 白居易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
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
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答人 太上隐者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录自《河岳英灵集》 王昌龄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渔父词/渔父 惠洪不怕石头行路滑。
归来那爱驹儿踏。
言下百骸俱拨撒。
无剩法。
灵然昼夜光通达。
古寺天寒还恶发。
夜将木佛齐烧杀。
炙背横眠真快活。
憨抹挞。
从教院主无须发渔家傲 辛弃疾道德文章传几世。
到君合上三台位。
自是君家门户事。
当此际。
鬼山正抱西江水。
三万六千排日醉。
鬓毛只恁青青地。
江里石头争献瑞。
分明是。
中间有个长生字。
玉楼春 辛弃疾琵琶亭畔多芳草。
时对香炉峰一笑。
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
普陀大士神通妙。
影入石头光了了。
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旅次石头岸 张祜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
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
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过石头城 张祜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
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陈宫怨二首 许浑风暖江城白日迟,昔人遗事后人悲。
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
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
玉树后庭花一曲,与君同上景阳楼。
送朱可久归越中 贾岛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
汀鹭潮冲起,船窗月过虚。
吴山侵越众,隋柳入唐疏。
日欲躬调膳,辟来何府书
关于“岩石”的诗句有哪些
艾青写了《复活的土地》三个月之后,又写出《他起来了》这首更为昂奋的不到二十行的大诗。
所以称它为大诗,是因为它所蕴含的历史内容和艺术审美力量是博大的,真正地显示出了那个时代——抗日战争初期民族奋起战斗的决心和精神。
这首诗,没有悲伤和叹息,没有虚幻的词藻,没有抽象的观念。
每一行每一节,都是庄严而凝重的,都有如战斗的列兵,直挺挺地站立着。
庄严和凝重,最能体现出那个历史的特征和诗人创作的心态。
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真诚的诗人,无不努力自觉地创作急切呼号的诗篇。
《他起来了》的艺术审美特点显示出巨型的雕塑感,这不仅由于它的语言的重量,主要是诗的意象的深度和空间感所决定的。
他,是一个与敌人血战的巨人,是有血有肉可感的生命,从屈辱和血泊中站起来的一个英勇无比的民族:他,“额上淋着血/他的胸上也淋着血/但他却笑着/——他从来不曾如此笑过。
”“像在寻找/那给他倒地的一击的敌人”,“他必须从敌人的死亡/夺回来自己的生存。
”这些常见的平凡的文字,一旦成为诗,形成一个有生命感的巨人的意象,从整体上就显示出历史的纪念碑的气势和力度。
过去有个别论者认为《他起来了》是一首失败的诗,说它尽管章法完整,字句经过锤炼,但是一些空洞的排比的诗句,阻断了感情的涌流。
这论断我以为是偏颇的,没有从那个时代的严峻性质和诗人当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意向去理解。
《他起来了》其实是一首充满了激情和热血的诗,它为历史塑造了一个准备进入生死搏斗的民族巨人的形象。
诗人没有采用一个装饰性的文字,全诗朴实无华,所有的文字都是铁质的,血质的,不可动摇的。
这些常见的显得平凡的文字,我以为并不是作者刻意从万千词汇中选择的,它们是在诗人创作活动之中自然生成的,是只属于这首诗的,感觉不出它们是过去常见的那些词汇,甚至感觉不到文字的痕迹。
《他起来了》是一尊巨大塑象,只能用庄严凝重如岩石的文字创作,流动的轻巧的文字不能用来雕塑这个巨人,因为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就是凝重,它经得住时间的剥蚀风化,它站起来了,不会再倒下。
(牛汉)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事例
一、子冈又称子冈牌,是古代的一种玉牌的款式。
玉牌子始出于明代,为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所创。
陆子冈是江苏太仓人,自幼在苏州学艺,终成一代玉雕巨匠,尤其擅长平面减地之技法,所制玉器作品多数形制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据说陆子冈的绝活应归功于他的独门刻刀“昆吾”,但这“昆吾刀”是从不示人的,操刀之技也秘不传人。
他还习惯在完工的作品上刻上“子冈”二字,后世称之为“子冈牌”。
目前见到的多为子冈牌已非真正的子冈牌了,而多为明清后代仿制。
真正处于子冈之手的明代子冈牌,早已是稀世珍宝了。
二、关于诗词的作者古代的工匠在制作的工艺品上面题诗,常常会选用名人佳句,但是也不排除是工匠自己根据作品的意境自撰的,还有的人喜欢根据名人的诗句略加整合成为别具一格的句子。
对于工艺品而言这种工匠的自创往往也是别具情趣的一种民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