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感情阴影的短句
漱石1905年发表了《我是猫》第一章。
反响。
接着中说《哥儿》、宿》和短篇小说集《漾虚集》等接踵而出,夏目漱石一跃而为日本文坛的知名作家。
1907年,他辞掉教职,从事专业创作,探讨爱情与遗产问题的长篇小说《虞美人草》开始连载,接着又陆续发表了《三四郎》、《其后》、《门》三部曲。
《门》付梓不久,赶上大逆事件冲击文化界,他的创作由批判客观现实转向披露主观世界。
代表性作品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是自传体小说《道草》和未完成的《明暗》。
作品 长篇小说《我是猫》确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小说采用幽默、讽刺、滑稽的手法,借助一只猫的视觉、听觉、感觉,以主人公中学教员珍野苦沙弥的日常起居为主线,穿插了邻居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不成、阴谋报复苦沙弥的矛盾冲突,嘲笑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平庸无聊,却贬斥世俗的矛盾性格,鞭挞金田等资产阶级人物及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
小说构思奇巧 ,描写夸张,结构灵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哥儿》的素材,取自作家离京去外地任教的坎坷经历,叙述了一个憨厚、单纯,富于正义感的青年哥儿在一所乡村中学四处碰壁、饱受委屈的遭遇。
小说语言机智幽默,描写手法夸张滑稽,人物个性鲜明突出。
《旅宿》是作者浪漫主义手法的一次尝试。
描写一个青年画家到大自然中寻找远离现实、超越社会的纯粹美的世界的故事。
《三四郎》写一位乡下青年小川三四郎来到东京,受到现代文明和现代女性的冲击,不知所措的窘态。
《其后》继续《三四郎》爱情悲剧的主题。
小说塑造了代助这个具有叛逆意识却又优柔寡断的知识分子形象,谴责了违背自然感情的所谓侠义、道德,流露出反抗世俗伦理的进步意识。
《门》是三部曲爱情悲剧的终结。
男主人公野中宗助和朋友的女友阿米相爱结合,招致社会唾弃。
他们隐居在不见阳光的房子里,一方面品尝着真诚相契的甜蜜,一方面体味着负疚于人的苦涩,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不能自拔。
这是一部自由真挚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人性悲剧,也是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幸福又无法摆脱道德规范羁绊的心灵写照。
《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侧重刻画知识分子多疑、厌世的心理。
集中体现作者后期创作思想的是《明暗》。
小说以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津田和阿延夫妇之间的微妙关系,暴露人们自私自利、苦闷无望的心态,告诫人们去掉私心,顺应天意。
夏目漱石一生著有两部文论、大量俳句、几百首汉诗、若干随笔和书信,但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
芥川龙之介1892年生于东京,是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晚年弟子,也是二十世纪初日本“新思潮派”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家,他集新现实主义、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征于一身,代表了当时日本文学的最高成就。
芥川亦将日本短篇小说的文学类型发展到极致,同时借鉴、吸纳了西方现代小说的结构样式,强化了日本现代小说的虚构性,打破了“私小说”单一、消极的写实性创作模式,在现代日本文学中确立了独特的创作方法和文学地位。
超越历史的历史小说从小说样式上讲,芥川尤为擅长的当然是类似于江户、明治时期历史小说的特殊类型。
早期名作《鼻子》刊于《新思潮》杂志,获得夏目漱石的高度赞赏。
《鼻子》的创作特征是以现代小说的创作方法,将日本古典名著《今昔物语》第二十八卷中的一个故事及《宇治拾遗物语》中一段相似的故事,以简素的语言进行了再度创作。
芥川的优秀作品多为短篇,包括闻名遐迩的《罗生门》。
《罗生门》亦为同样类型的历史小说,原作出处也是《今昔物语》。
不过,根据日本文学史论家西乡信纲的说法,《今昔物语》原本的相关描述却是非常朴素、简单的,显现为一种没有任何思想性虚饰的原色调。
也就是说,《今昔物语》仅在如实描写“盗贼窃物”的人类行为,那是一种单纯的“存在性”描述,其间并无任何意义或理由,也没有任何探寻或怀疑的意愿,只是一种赤裸裸的空虚景象。
因而,在那样的古典作品中人性的要素已然剥离,仿佛存在的不是人类,人类仅仅还原为一种愚蒙的“物象”。
———这便是原装历史典故的本来面貌。
不妨说,芥川改写历史典故的理由亦在于此。
在前述文学史论家眼中,芥川必须给那样的“存在”增添人类的“认识”与“逻辑”。
事实上,芥川历史小说的确具有特殊的文学意义。
因为在他类似的作品中,几乎统统具有一个凝神关注的特异主题———通过生动的故事描述,探究相对抽象的观念问题。
以前述名作《罗生门》为例,该作是芥川二十三岁时的重要作品,小说背景是平安时代末期世态凋敝的京都黄昏,主人公则是罗生门下避雨的仆人。
仆人已遭解雇,走投无路,在无助的命运中茫然无措———或者饿死或者沦为盗贼,别无他途。
他为避雨爬上门楼,却发现一个老太婆蹲在横七竖八的尸骸堆中,正在揪拔死人的头发。
老太婆在做死人头发的营生,用死人的头发做成假发出卖。
她的理由是,不这样自己就会饿死。
她说这些死人假如还有生命,也会同样如此。
仆人听了老太婆的这番话,三把两把剥下她的衣物,一脚将她踢在死人堆中,迅疾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之中。
这就是小说《罗生门》的基本线索。
芥川的描写自然是十分生动、充满悬念的,但这里尤为重要的,却是芥川意欲在故事中探究的抽象理念或问题———仆人和身为盗贼的老妪处于同样的境况或生存理由中,是否便摆脱或脱离了现世的道德规约
芥川龙之介仅仅在作品中提出问题,并未给出标准答案。
在他眼中,那不是文学的任务。
《罗生门》发表之初,其实并未引起太大反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的评价才越来越高。
同样,《地狱图》也是芥川十分重要的历史小说代表作。
小说主人公是技艺超群、遭人嫉羡的画家良秀。
在权倾一时的堀川大公命令下,良秀全神贯注地绘制那幅“地狱图”画作。
然而年轻女人焚死槟榔毛车的中心画面,画家却苦于无从构想。
小说同时写到大公老爷倾心于良秀之女,极欲占有却终究不能得逞,于是大公老爷居心叵测地答应良秀,给他一个女人焚烧毛车。
于是,在当日山庄的槟榔毛车上,锁链捆绑的正是身着华装的良秀之女。
面对烈火之中痛苦痉挛的爱女,令人惊异的是在凝视惨剧的良秀眼前,竟仿佛浮现出“恍惚中的法悦光辉”。
相反堀川大公却在痛苦地剧烈喘息。
良秀如愿以偿地完成了名画之后悬梁自尽。
小说的描写也是惊心动魄、环环相扣的。
说到底,芥川龙之介是在通过这种极端化的人间悲剧,描写权力与艺术的对垒。
为此,《地狱图》也被称作芥川“艺术至上主义”的一个宣言。
而在读者眼中,十分重要的仍是作品之中蕴涵的、作者一以贯之的观念性或艺术性探究———画家良秀宁愿亲女焚死的艺术至上主义,是否显得过于无情或残酷
或者,“艺术至上主义”的基础与理由究竟是什么
从日本走向世界最前端作为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尤为重要的创作生涯前后不过十多年时间(1916—1927)。
但“芥川文学”的影响力却强韧而广泛。
从创作倾向上看,芥川厌弃自然主义文学的忠实告白。
为此他的文学起步,题材上选择了无关乎“自我”生活的往昔世界。
前述《鼻子》、《罗生门》、《地狱图》等,加之《枯野抄》、《孤独地狱》、《忠义》、《基督徒之死》和《戏作三昧》等,几乎统统都是具有类似特征的历史小说。
比较而言,芥川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还在于,森鸥外的历史小说是尊重历史事实的,芥川龙之介却以自身近代式的理性精神自由随意地解释历史,或披着历史的外衣描写现实性主题。
因此有观点认为,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小说,而是卢卡契所谓的“历史现代化”或“历史的假托”。
毫无疑问,芥川龙之介的文学观念或文学气度也曾受到文学巨匠森鸥外和夏目漱石的影响,他的现实生活同样异常纯粹,一切围绕着文学。
他也十分了解日本、中国和西洋的文化艺术,对日本的文学、艺术包括和歌、俳句、现代诗歌、古代美术和戏剧等,均有深入的了解和造诣。
因而,芥川又被称作日本最后一位富于东方文人色彩的文学大家。
这些评价,多为传统性的普遍说法。
最后,一种另类批评或许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在当代日本著名文论家柄谷行人《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作中,也曾提及举足轻重的“芥川文学”。
他说有趣的是,某种反“文学”志向(“私小说”)促成了日本“纯文学”的形成。
但日本“私小说”作家对于“透视法式装置”或超越论式意义,并无充分清醒的自觉也没有那般自觉的必要,相反对此具有明确自觉意识的却惟有晚年开始厌恶结构式写作的芥川龙之介。
柄谷认为十分重要的,并非芥川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文学动向的敏感,也不在其有意识地创作此类作品(“私小说”)。
重要的是,芥川把西欧的动向与日本“私小说式的作品”结合在一起,芥川使“私小说式的作品”作为走向世界最前端的形式具有了意义。
这样的评价的确非常有趣而独特。
柄谷又说,“私小说”作家其实无法理解(芥川的)这种视角,(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私小说”作家的观念中,他们以为是在自然而然地描写“自我”,与西欧作家的所为一致。
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柄谷说,芥川龙之介看到的并非“自白”与“虚构”那样的问题,而是“私小说”具有的“装置形态”问题,芥川龙之介的观察基点是无中心的、片段的和诸多关系的视点。
柄谷行人的这些评价似乎有点不好理解,但却同样证明了“芥川文学”对于日本现代文学的重要意义。
1927年7月24日,芥川龙之介在自家寓所服安眠药自杀,死时年仅35岁。
一般认为,“芥川自杀”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样态或状况密切相关,在当时无产阶级文学迅速兴起的文坛状况下,追求“艺术至上”的芥川龙之介感到了强烈的时代骚动与不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则是“恍惚的不安”)。
其过分敏感的神经亦令之怀疑自己小说的艺术价值。
他发现自己的文友菊池宽和久米正雄开始逃向了通俗小说的领地,而过分清高的芥川却苦于无法效仿。
他曾表述了自己心中的苦闷状况———“我所期望的是,不论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应失去精神的自由”。
当然“芥川自杀”也有健康和生活方面的原因。
但是无论怎样讲,“芥川之死”对于当时的日本社会和文坛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日本文坛称之为“第二个北村透谷”,更将“芥川之死”看作重大的历史性事件———现代日本文学史的起始象征。
关于家风家训作文的结尾处
有关家风家训的作文一:百孝顺为先——我的家风家训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
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
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
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
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
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
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有关家风家训的作文二:好家风好家训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
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
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
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
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
”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
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
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
”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
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有关家风家训的作文三:好家风好家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
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
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
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
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
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
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
当然,家庭的学习不同于组织,不需要有计划的开展什么活动,但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三则长者要做好传与带。
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你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
四则要创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
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
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
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有关家风家训的作文四:我家的家风家训-——孝、俭、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
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要注意锻炼身体。
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购物。
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他们的开心果。
其次是节俭,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
”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书包也是从一年级一直用到现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过的;过年的压岁钱我从不乱花。
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在我家勤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
爸爸妈妈工作很努力,妈妈很少看电视,忙完家务,大多时候她总是看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她总说要与时俱进,不断给自己充电。
爸爸爱鼓捣他的电脑,妈妈不会操作时,爸爸轻点鼠标,就把问题解决了;很多时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后还会向爸爸请教电脑问题。
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爱读书,勤思考,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养成了好习惯。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
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有关家风家训的作文五:家风家训那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幽径,路两边是花丛、草丛和茂密的树林。
这条小路通向一处房子,一处好久没人来的房子,看上去很老。
爷爷在前面领头走着,我们都在后面规规矩矩的跟着,整个队伍默默地走,严肃的气氛在我们之中徘徊。
连最喜动的几个小猴子''也抓着大人的衣角,低着头前行。
约莫五六分钟后,我们来到这座旧房子前。
众人停了下来只见爷爷将手放在木门上闭上眼叹了一口气说:”唉--(此处应为感叹号)我这辈子只来三次,第一次是由我的爷爷领我来的;第二次是送我爷爷灵位的;第三次啊,是今日我领着你们来这里。
这或许是我生前最后一次来了吧。
”说完后,他推开了门。
房子的内部空间很大。
正对门的是一座很大的香案,上面陈列着大约百十个灵位。
爷爷吩咐众人去周围打扫卫生。
自己拿着一块很整洁的抹布,细细的擦拭着香案,像是在擦着什么珍宝一样。
忽的,三叔家的小子惊叫道:“墙上有字,快看!”一时间众人皆朝那里走去。
“明德……”有人正要念出来。
爷爷却出声打断了:“明德守信,为立心之本;勤勉高节,为立身之本;忠君孝祖,为立人之本。
”众人看向爷爷,只见他边背边擦着香案。
然后,将抹布整整齐齐叠好,走到这里说:“这,是我们的家训。
”爷爷站在那里如苍松一般,与墙上气势非凡的二十七字家训相呼应,竟奇妙的融合在一起。
在那一刻,这二十七个字与爷爷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挥之不去。
爷爷像是在回忆往昔,久久凝立不语。
突然,无尽感慨的语气从爷爷嘴里发出:“我们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家族创始人,曾经三次参加科举不中。
最后做了一名商人。
那个时候,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
当时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的。
但,先祖深知‘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于是他立下这三条家训,并以身作则。
那时家族经营着布庄生意。
当时很多商人哄抬物价,有人也劝先祖这样做,可是却被他拒绝了。
后来,朝廷出面压制物价,很多商家都伤了元气,唯独咱们家族没事,反而因为名誉好大赚一笔。
再后来,朝廷要筹措军费,大部分商家都不愿意,只有很少一部分愿意,先祖就是其中之一,他捐了三成的家财。
有人说他傻,说他蠢。
他却说:‘利者,得失之差也。
国之得失,吾等存亡之机矣,故无国家之利安有个人之利乎(利益,在于一得一失之间,国家的存在与否关乎着我们的存亡)
’最后战争胜利了,国家奖励有功之士,先祖赫然在列,家族被奖励免税三年,之后税率降两成。
由此家族进入鼎盛时期。
几百年的光阴中,战乱频发,家族几次迁移。
造成家谱几次遗失,虽大部分找寻回来,却依旧不完整。
只有家训完整流传下来。
我,希望你们记住它。
”一时间,屋内静悄悄的……每个人眼中散发着异样的神采。
缓缓的关上了木门。
爷爷突然转身大笑:“兼德勤,明礼节,行当光正,百多邻亲皆称善矣;信为先,利为后,义存颅顶,数十春秋无愧活也。
”说完,潇洒而去。
描写“在家无聊”的句子有哪些
[【转摘】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读后感]前段时间学位论文完成之际,博客上恰碰着一位老师,自己便发了过去征询修改意见,【转摘】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读后感。
老师很快便回信给了修改意见,然没想到的是老师很快又写了一篇即兴评论。
老师的即兴,让我尤其感动,深谢并引摘如下。
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读后感 博客上结识的一位同学,前不久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通过电子邮件递给我,题目是《试论傅山对佛教思想的伦理阐释》,打算处理的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傅山如何将其鲜明的好恶是非之意——即其所执——带入到对无相、无住、无执之佛教盛行的读解阐释中,或者说,傅山如何将作为实相之己意相合统一于无相、无住、无执之佛教思想。
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庸俗地说,涉及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我们只能通过一己之主观去读解先在的俨然客观存在的思想,而要达到客观的把握,又必须超越一己的主观。
解决的方案之一,是把主观融入到客观之中去。
我们各自的主观从哪里来
无论怎样的主观能动性都受到根本性的局限,就是生活和思想境遇的局限。
天才及其创造总是有限的。
继续追问下去,问题又来了:个体是如何受限的
具体的环节和过程如何
个体有限的创造性又是如何发挥的
创造性在多大意义上称得上超越
这些关乎个体和社会、个体和历史的问题,是解释个体时必须面对的。
文章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傅山对佛教思想的批注及解读关注。
关注二字属于多余吧,不过,对批注方式、读解方法和读解态度的探讨甚合我意。
傅山的批注方式多种多样: 其一,傅山阅读批注《金刚经》为通篇逐字逐句注,几乎在每一个标题、每一句经文、甚至每一个词语的后面或旁边,都有较为详细的注解。
其二,在其他佛经批注中,傅山又用朱、墨两色笔,以封批、篇首批、眉批、旁批、尾批、栏外批等不同形式,对佛经原文及他人注解作了多种多样的批注。
看到这样的句子,我止不住笑了。
傅山如此,论文的作者又何尝不是呢
这不啻是作者的写照吗
梳理傅山的批注,就是一种重述,把傅山的批注分门别类,就是傅山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乃至于它的反思。
作者描摹传神,她追随着傅山,把自己幻化为傅山,又站在傅山之外,打量他,剖析他,判断他,给他以历史的位置: 我们与其说傅山是在批经注经,倒不如说他是在借经注我,或可谓之曰傅山试图从批经注经的读解中察觉和完善己心,并试图从佛教文献中寻找与其本心相契合的思想内容和伦理依据,读后感《【转摘】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读后感》。
这恰好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而然地接近并契合了佛教伦理思想的本质——正信。
作者小心翼翼,惟恐打扰了傅山,误会了傅山。
而傅山呢,静静地躺在他的文集中,他文集的字里行间中,或者页面的背后,甚至,他偷偷地溜出文集,躲在椅背后,悬在房梁上,窥视着作者这个女子,如何读解他的书,如何蹙眉,懊恼,恍然大悟,一挥而就: 在在傅山这里,本然之心 是理想人格精神境界的应然和本然状态,已然抽象化为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动不变的空寂状态;同时这种抽象化的本然之心又不能离世而存,相反它只能存在、实现且只应存在、实现于对万法诸相的鲜活的观照应对当中;没有对具体的万法诸相的关照,也便无从谈起由对万法诸相的关照而生的抽象的本然之心。
本然之心对应具体之意,傅山借此摆脱一己的坚执,达成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认同。
这篇论文的作者呢,也在心与意的对接中实现了对傅山之心的理解与认同,进而达成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认同。
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能否觉悟到作者的心,并最终走进傅山和佛教的心呢
作者说,本然之心实现自身必然要依赖具体之意接应万物,意是本然之心实现自身必不可缺的载体和唯一的途径。
回到我们一开始谈到的主客观问题,也就是说,客观呈现自身必然要依赖具体的主观,若没有主观,客观也就永不见天日。
论文始终有一种散淡的格调,只是在结尾,结论的最后一段,特别是最后一句,忽然表现拘谨起来,更准确地说,迟疑起来: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自己常常感觉想要完全准确地把握并整理傅山思想有诸多困难,甚至在整篇论文完成之时仍不免有单薄之感。
不过也因此知道了自己工夫欠缺太多,但愿这又是督促自己沉下来继续努力的动力。
在此,敬请各位导师批评指正并深深致谢。
· 这不是作者自谦,也不能理解为她的确意识到自己的肤浅。
不,不是这样。
我宁愿以为,这是作者的怀疑、犹疑、置疑。
辛辛苦苦地梳理材料,提纲挈领,就这样掷笔打结,可是忽然,对传主对论题产生了疑虑,对这种研究的意义乃至研究本身,感觉彷徨起来,——这就是我所做的工作吗
我究竟在做什么
要做什么
这样想,她一定有了大虚无、大空洞,心中一定有了大企图,冥冥中聆听到大召唤。
或许尚不能明确自知,但的的确确,作者已经有了大的方向牵扯着她。
我相信是这样的。
我无意唯美地看待这篇论文。
它当然是有缺陷的,譬如,对于中国的训诂、义理之学运用有限,对西方的阐释理论几乎无知,参考文献就暴露了这些欠缺。
阅读的过程中,理论功底不时引发我的不屑。
可是,有了理论又如何
功底深刻又如何
这只会让我们离傅山更远。
一种理论就是一种视角,它会让问题凸显,观点集中,意义明确,但它也会让宽泛的、开阔的平台狭窄。
正由于此,心性之学抵制理论有其特殊的正当性。
这篇论文把我们带到了傅山的家门口。
作者一只脚站在门槛里面了,作为读者的我们还在外面。
如此,我们已然满足。
我宁愿独自进入傅山的庭院,无需导引。
这样会更随意些。
〔【转摘】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