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如何有个漂亮的结尾
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申论如何有一个漂亮的收尾,题名教育给大家分享一些常用结尾。
一、与民生话题相关时,如:“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做任何事情,民生都是不变的“指南针”,必须把握好这个“指南针”,以极大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落实好每一项改革举措、惠民政策,让中国这条大船满载更广大人民的幸福,乘风破浪,驶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彼岸。
二、当遇到生态相关时,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当遇到经济话题时,如: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只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锲而不舍的定力、奋发有为的进取,扎扎实实推进创新发展,齐心协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一定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当遇到政治话题时,如:为官之德在于清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清廉是一种无形力量,也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
以家人之心为心,多想一想他们的叮嘱,多听一听他们的心愿,在面对物质诱惑、利益迷雾之时,及时警示自己慎思之、明辨之,才能以问心无愧守护好心灵港湾。
五、当遇到文化类话题时,如: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
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六、十九大的政策背景,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七、当遇到抽象概念时,如:究竟何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追求极致、孜孜不倦的坚韧品格;是严格谨慎、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兢兢业业、专注敬业的坚定信念。
在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过分追求 “短、平、快”,忽略产品品质灵魂的现实背景下,工匠精神就显得尤为可贵。
在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独占鳌头。
八、引言式结尾:魏征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
对待习惯要懂得明辨与扬弃,好习惯要坚持发扬,坚守好习惯初心,一以贯之。
坏习惯就要坚决抵制,以创新入手,敢于归零,打破旧有习惯的束缚。
只有这样,个人方能呈现新状貌,企业方能实现新发展,国家才能重构新风尚。
九、案例式结尾:从大气污染到水体污染,从耕地退化到水土流失,从森林锐减到土地沙化,归根一点上,都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登高必先修其低,行远必先修其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抓住生态制度“牛鼻子”,久久为功,善始善终,方能推动生态文明蓬勃发展。
十、剩两分钟,急救排比式结尾:只有……才能……;只有……才能……;也只有……才能……。
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能活得坦荡,无愧于心;一个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让品牌源远流长;一个政府,也只有讲诚信,才能取信于民,赢得民众信任。
因此,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执政都应该恪守诚信,以诚信作为基本底色,让诚信力量不断成长,让诚信观念永驻人心。
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于心,学以致用,结合以上典型结尾,为整篇文章起到最后的画龙点睛作用!
怎样才能提高申论写作水平
申论:把头脑变厚,把思维变薄我发现考生对待申论的态度只有两种:1种是全盘放弃,认为申论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短期的学习不会取得质的提高;另一种是疯狂的学习,恨不得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信息,尽可能的快速提高写作的能力。
两种人的心态我都理解,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可取的:第一种是学习上的犬儒主义,第二种是学习上的功利主义。
那么如何在两种主义的夹缝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呢
其实还是技巧。
首先,我们还是要理解申论考的是什么。
“申论,申而论之。
”这几乎是每本申论习题书上的开篇话,但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就非常难了。
在复习的时期,我也一度迷茫,什么也采用了犬儒主义的态度——不看不想不问,但这使我陷入一个误区,形成恶性循环。
在朋友一直告诫我申论不可放弃之后,我决心选择一种好的方法来攻克它。
申论。
对‘申’这个字我没有什么理解,但是对‘论’这个字我有一定的理解。
论,就是讲解辨别的过程吧,立体性的思维一下,就是点——线面——点的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点,展开论点,回到论点的过程,因此,收放自如的思维驾驭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成了我必须快速提高的重点。
还是前文所提到的,在应付考试的过程当中,你需要明白考试考的是什么。
于是,我又开始对申论的试卷展开了细致的研究。
出于我意料的是,试卷的考题设计正式我对‘论’这种点线面的理解,第一题的概括,第二题的对策,第三题的大总结,与我的‘论点,展开论点,回到论点’正好吻合,这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我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向。
我选了历年的真题,继续做我基础的研究,但是与行职不同的是,我没有选择去做题,而是选择去分析题。
我把原题读了一遍,简单的按照自己的思维想了一下,而后就开始翻看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我对答案的阅读不是简单的看了一遍,而是做非常严肃的研究,这其中包括每一句话的设计,每一个词的应用,每个问题的寻找以及每个对策的提出。
我发现,其实我们大家都能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但是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我们不会说官话,我们的思维和意识都对,但是语言不书面不正式,第二是我们的思路比较窄,往往侧重其中一个方面,不够全面。
这是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我曾经给自己写过一句话,叫做: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
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只要解决了,我们就能获得提高。
于是,我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计划。
我的建议是大家每天找出一篇文章来读。
有人会说,这种方法人人在用,但是我要强调的是,1 你选择什么样的文章,2 你怎么去读。
申论考试涉及很多热点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精神,艺术……等等,因此在选择文章上,我们要涉猎广。
很多考生选择文章一味的强调热点,热门,但往往忽略了事情之间的联系性,这就是思维范围狭小的原因。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找出一篇好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内容上要具有时效性,而且要具有代表性。
说简单了,就是我们每天要给自己一个课题,用45天的时间积累出不同的课题,比如说第一天是农民失地问题,第二天是医疗改革问题,第三天是经济转型问题,总之每天要不一样,要争取在复习的45天时间了解45种不同的热点信息。
第二,是如何读。
很多考生复习申论,简单的看一遍,就说“哦,这个我大概了解了。
”其实他真的了解么
根本不会。
如何能让我们记忆更深刻,就是复述,再深入。
每天选出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能出自某个省区的真题,可能出自《南方周末》,可能出自关天茶社,总之,你要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具有全面性,内容丰富的文章。
这里还要插一个问题,我们的申论最后一个大文基本上要求是1500字,如果你选择的文章能有1500-2000字这样最好,一是可以让你了解热点,二是细心的你可以分析一下如何使用这1500字说明一个问题。
拿到一篇文章,大家要细细的读,分析每一句话的构成,分析每一个段落的组成,分析每一个观点的方向。
当你把一篇文章,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全部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你对这个热点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个时候,你把文章丢掉,开始复述这个问题,争取把刚才文章所提到的每个观点都讲出来,记住,是讲解,你要让别人也能听明白。
这样一来,不久你会发现你的头脑变厚了,而此时的你会发现,自己对每个社会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然,这仅仅是最基础的工作,是每天必须做的工作。
更为艰苦的工作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技巧锻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拔高’。
对热点的问题理解的深入,你会发现你逐渐养成了从机制与体制角度去看待问题,以人,社会,国家方向去理解问题,思维更全面,内容更丰富。
怎么能说的更清楚呢
我举个例子吧。
大家说为什么说我们党是先进的党
我们为什么从事市场经济改革
为什么我们党是人民的党
大家看到这3个问题,恐怕就要分着去答了,其实它们是紧密关联的。
我简单说一下:我们人类在社会上生活,什么约束我们的行为
回答是法律。
那么在法律之上的,或者说约束政府,约束政党的是什么
回答是法则。
天然的法则。
比如说“适者生存”这样的天然法则。
在天然法则的影响下,政府与执政党也有合法性与不合法性之分。
比如说国民党的反动政府管理,人民遭受了很大的压迫,由于人民的生活权益受到威胁,天然的法则宣告它是不合法的,人们就要推翻它。
因此,我们党在执政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执政党合法性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市场是闭塞,没有外力的支撑,3年的自然灾害,导致我们饿死了很多人,没有外部市场元素的注入,饿死的人数量显然要上升,而死亡侵犯了我们人民生活的基本利益,这导致我们可能面临执政党不合法的问题,因此,我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也为了我们继续合法的执政,我们逐渐选择进行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运行之后,我们发现我们维持原来的计划经济的成本高于我们使用市场经济,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
从经营成本的角度考虑执政,以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作为执政的合法性,这样的党不是先进的党,不是科学党么
以上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法律,政治,经济,历史,党建等多个方面,因此我想强调的就是,要让我们能具有这样的思维,能具有这种逻辑关联的思维。
当这些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准,而且你可以把这些知识用关联的思维阐述之后,你的申论基本上已经定型了,下面的工作就是具有针对性的去练习一些题,对答案的构成和回答的技巧做一个细致的分析。
在网上有很多申论写作的技巧,我觉得都很有帮助,我稍微总结一下:1 分析材料的时候,一定对每段的大意进行总结。
这个和我们小学学习的概括段落大意是一样的。
2 分析材料的时候,将材料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逐一思考对策。
3 将同类型的段落大意进行总结。
比如说前三个小段全说的是某一件事情的危害的三个表现方面,那么我们可以总结成为——这件事情危害严重。
总之,就是要简练而全面,但不需要具体。
4 下笔前一定要在草纸上进行撰写,反复修改。
5 进入角色。
大家都玩过rpg的游戏吧,比如我们在10年前的仙剑等。
这种游戏的主要玩点就是你成为游戏世界中的一个人,进入了那个角色的世界。
申论里的最后一个文章写作也要这样,在撰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进入角色。
比如说让你做办公室的科员写一个通告,再比如说去写一个演讲稿之类的,进入了角色,一切就好办多了~
申论D类是具体考什么内容
申论A/B/C/D类试卷的相同与不同一、考试的相同点。
不管什么类型的《申论》试卷,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国考中对《申论》能力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申论》都是测查大家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只要《申论》考试科目的要求能力不变,那么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申论材料,它在命题形式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依然是“给定材料”加“作答题目”的方式,仍然以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以及文章写作这五大题型为主;依然是以手工书写为主。
鉴于此,广大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从以下两点做起。
一是掌握每一种题型的基本的作答思路和方法,做研究历练真题,从中总结每种题型的命题规律和答题特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当你把2003年到2022年的每套真题做到三遍以上时,任何类型的《申论》考试都将不在话下。
二是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人愿意通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那颗美丽的心灵”,放在我们的《申论》考试中这句话同样适用。
没有考官愿意花精力去辨认我们潦草的字迹,也没有考官欣赏我们“放浪不羁”的卷面,当考官对卷面产生厌恶心理的时候,他所给的自然不是可喜的分数,所以我们要认真书写,保持卷面的干净整洁。
二、考试的不同点既然山东《申论》考试按照录职位工作性质进行分类,那么对于不同类型的考试必然会存在不同之处。
这四类考试依据大纲内容会在材料设置和作答角度及其侧重点等方面存在不同。
我们来分别看一下每一类型的考试具有什么特点,以及我们备考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
(一)A类考试特点及其备考方略。
与法律工作相关的职位《申论》科目采用A类试卷。
这类试卷在材料选题时一般不会选择特别很专业的法律方面的素材,材料所涉及的话题基本是都是与社会治理相关的内容。
例如,2022年考察的汽车文明的构建、2022年考察的是互联网秩序的维护、2022年的农村法治建设、2022年航班延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022年超限超载的治理。
虽然这都是社会治理方面的话题,但是侧重于从法治方面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2022年的题目“网络治理行动中如何加强行政执法工作”、2022的题目“作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就航班延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提出解决对策”,这些提出对策题目的设置有部分是让考试从法治的角度的来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难题。
考生尤其是要注意A类的作文,从2022年开始实施分类考试以来,一直到2022年A类的作文全部涉及法治。
出题人意在考察大家的法治思维,即,面对社会治理中的种种问题,考生能不能或者会不会从法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例如,在2022年的超限超载的治理中,我们是否能够看到只有严格的、科学的执法才能斩断超限超载的根源;2022年的“航班延误”所引发的“委屈的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良法”没有得到执行;包括网络秩序的构筑、汽车文明的形成都要依靠完善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以及民众高度的法治素养。
所以,广大考生在备考A类的《申论》时要提高自我的法治素养,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法治知识,最基本的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熟记于心;另一方面,关注社会法治热点,例如,法治与人情、法治与德治、良法与善治等。
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会用法律知识分析社会治理中的问题。
同时,还要多积累一些有关法治类的名言警句,例如“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以法之必行”(二)B类考试特点及其备考方略。
与财务、经济相关的职位《申论》考试采用B类试卷。
B类试卷一般是从经济领域选择一些热点话题。
例如,2022年的“旅游经济”、2022年的“专利经济”、2022年的“创新发展”、2022年的“互联网+”,这些都是关于经济发展领域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话题。
从这几年的考察的材料来看,主要测查考生对经济发展形式的看法和理解。
即,不管是传统的经济模式,还是新型的经济现象,考生是否能够对当前某个经济现象的现状有着清晰的认知,对其未来发展的前景以及发展的对策能够做出科学的预测和规划。
广大考生在备考B类《申论》时要着重关注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等最新的理论政策中关于经济战略方面的解读,例如,“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
”、“建设数字中国”“五大发展理念”等。
二是关注热点经济现象,例如,共享经济、网红经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制造业发展等。
三是多积累有关改革、经济之类的名言,例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日进者必日退”等。
(三)C类考试特点及其备考方略。
与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和乡镇职位《申论》科目采用使用C类试卷。
C类试卷的考试在2022、2022年期间比较关注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全面发展。
不管是2022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还是2022年湿地的保护与开发,都是从这各角度来考察的。
但是从2022年开始,考察的侧重点转向了“人”,即,从选材上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例如,2022年“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关注的是青年人的发展;2022年“保持简单比复杂还难”,关注的是人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生产方式;2022年“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关注的是“互联网+”对人带来的改变。
广大考生在备考C类《申论》时,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依然是十九大,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以及“人民”等方面的热词,需要着重关注。
例如,“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美好生活”、“获得感”等;二是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的的讲话,尤其是与民众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话题,例如,“奋斗是幸福的”、“重视家风、重视家教、重视家庭”等;三是关注与人发展相关的热点话题,例如,人工智能、佛系人生、信息茧房、职业道德等热点现象。
(四)D类考试特点及其备考方略。
面向本土优秀人才招录职位,单独使用D类试卷。
D类试卷是首次出现在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的大纲中,在选题方面没有以往的真题可以借鉴。
但是大纲中明确了D类考试的侧重点,“针对基层工作实际,侧重对贯彻执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查。
”从这里来看的话D类会更侧重于提出对策题目和贯彻执行题目(公文或应用文)的考察。
由此也可以推测,在小题目,也就是客观题的考察中,提出对策题将有可能作为一种重点题型出现。
加之基本上采用D类试卷考试的考生都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所以,这类试卷中的对策极有可能是让考生联系工作实际来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材料中的直接答案相对于其它类型的《申论》试卷就少一些了;除了小题目会出现提出对策外,作文也有可能会让我们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阐述问题,即有可能会侧重于对策性的议论文。
另外,贯彻执行题也会是一重点题,一套试题中出现两道贯彻执行将会成为D类考试的常态;甚至有可能借鉴选调村官的考法,将最后一个题目设置成一个1000字左右的公文或应用文。
所以,D类的考生要侧重于对提出对策和贯彻执行这两个题目的复习。
当然,除了这两个题型外,其他题型也都要复习到,做到有备无患。
申论作文怎么写
要想在国考作文部分取得高分就需要了解申论的核心写作思维,了解申论的出题规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
首先,积累各个主题的背景与政策。
申论作文材料的出题是有一定规律的,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出题,而且近几年从国考的考试情况来看,文化、社会与生态是常考的主题范围,同时又出现了综合考察的情况,这就需要考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积累,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政策与进本理论,这样在结尾升华的时候才比较好操作。
例如:政治领域: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善治;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纵向深入……经济领域: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转型,快速发展,建设经济强国;实现经济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完善供给侧改革文化领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百花齐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
社会领域: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与进步。
建设法治社会,建设道德社会;引领时代潮流;建设幸福城市,诗意栖居。
肃清社会风气。
生态领域: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绿色,建设美丽中国。
金山银山论;打好蓝天保卫战……其次,要掌握具体的写作方法。
结尾的写作掌握了背景之后还需要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这样才能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实现适度的升华。
结尾的写作方法有许多,广大考生要最常见的、最适用的写作方法,例如总结回扣式:阐述主题的意义或背景+分析+升华;引言式:引用名言+分析主题+升华;排比式:排比句+分析主题+升华等等方法,只要不断的练习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