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江金山的诗歌
《次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潮平两岸阔,风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洛阳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4月,朗月之下,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长江水上,回望过去,他的家乡就在几重山以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北固山由此扬名天下,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一首《芙蓉楼送辛渐》而使芙蓉楼天下闻名)《题金陵津渡》张承吉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张承吉在镇江金陵渡(今西津古渡)过夜后所写)《望鹤林寺》李绅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凌霞曙莹销尘。
每思载酒悲前事,欲问题诗想旧身。
自叹秋风劳物役,白头拘束一闲人。
(注:李绅回忆当初当初游南郊鹤林寺的时候,欣然命笔)《夜归丁卯桥》许浑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绿桥低水滥,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亩田。
(注:许浑迁居丁卯桥后十分眷恋那里的清幽环境而写)《焦山望松寥山》李白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宵。
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注:李白登焦山石壁望焦山东北两座小山(松寥山,夷山)后有感而发)《水调歌头.多景楼》陆游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洲。
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然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陆游登北固山多景楼酒酣耳热后写下爱国诗篇)《再跋旧拓<瘗鹤铭>》龚自珍二王只合为奴仆,何况唐碑八百通。
欲与此铭风浩逸,北朝差许郑文公。
(注:龚自珍见镇江焦山瘗鹤铭,后觉得书法美 妙无比。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只能做奴仆了。
)《永王东巡歌(第六首)》李白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言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铙碧山。
(注:李白所描绘永王水师到达镇江时候的盛况)《题润洲金山寺》张承吉一宿金山顶,微茫水国分。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因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注:张承吉登金山寺后所著)《无题》佚名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作墨磨。
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
(传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作,果有王者的气魄,金山焦山北固山都提到了)
关于镇江金山的成语
镇江金山简介:镇江金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以京口三山之首,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部,北回归线以北。
有44米高, 520米周长,原是扬子江中的唯一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美称。
宋朝沈括的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南江北镜里天的诗句,就是对当年金山的写照。
金山佛寺建筑风格独特,依山而造,殿字厅堂,亭台楼阁,椽木栋接,相比相衔,丹辉碧映,加上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使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构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的奇特风貌。
关于镇江金山寺与北固山
金山寺景区介绍: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
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
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
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
金山寺由于当时皇帝的信仰不同,曾两度由寺改观。
一次是在唐朝,曾把金山寺改为龙游观,将近二百年。
又一次是宋朝政和四年,因徽宗赵佶奉道教,又将龙游寺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道士观),为天下神霄第一。
后复名为龙游寺。
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这里自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据传很久以前,金山寺的大门也是坐从朝南,而金山寺屡遭火焚,山门口也经常会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
当时金山的当家和尚深感不安,觉得此事有点蹊跷,便请来一位云游和尚卜算。
云游和尚在山寺前后转了一圈,对方丈说:“师傅,您这山门朝南直对天上的南天门,得罪了玉皇大帝,必须改向。
”方丈听后,连连合掌曰:“罪过
”于是命人将山门改成现朝西的门向。
传说毕竟是传说,金山寺山门朝西是有其真原因的。
据史料分析,当时的建筑师建筑朝西山门是有用意的。
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扬子江心,游人透过朝西山门放眼望去,便见浩渺大江奔腾而下,正合“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诗意。
这正可谓建筑师的独具匠心所在吧。
北固山景区介绍座落在长江之滨的北固山,可说是一座“三国山”。
但它更是一座充满了英雄豪气的山。
因为有孙刘联姻的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即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国时,刘备来甘露寺招亲,当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滨,水天开阔,风景壮美,不禁赞叹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
孙刘联姻往事千年,不论是人以物传世,还是物以人扬名,孙刘联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浓墨重彩。
甘露寺雄踞在北固山后峰的顶上,所以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
《三国演义》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赤壁大战后,刘备借东吴的荆州不还,周瑜向孙权献计,以其妹孙尚香为饵,设下美人计,诱刘备来京口联姻招亲,趁机扣为人质,以讨还荆州。
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孙刘联姻弄假成真,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京剧,“龙凤呈祥”唱的就是这段故事。
北固山位于市区东侧江边,高五十三米,是京口三山名胜之一,形势险要,风景秀丽,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
在古代北固山更为游人所乐道,故有“京口第一山”之称。
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
一千四百年前,粱朝粱武帝登临北固山,赞其形胜,改固为顾,更名为北顾山。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
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中外闻名的甘露寺即建于峰顶。
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清晰可见,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
”过去曾有一名人作打油诗一首:“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以此赞美北固山的壮丽景色。
甘露寺内的亭台楼阁装扮得十分华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永王东巡歌》的诗中写道: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既描绘了北固山山川景色的旖旎风光,又道出了北固山形势险要,是我国历代的军事重地。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上江滚滚流,年少万兜,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公元1205年,南宋大诗人,辛弃疾登上北固山,观景抒怀留下的千古绝唱。
提起北固人,人们就会联想起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山上大多古迹确实与孙刘联盟的史实有关。
北固山的南面就是三国时孙权所建的铁瓮城的城墙,其形势是“控楚负吴,襟山带江,”雄壮险要,因此三国故事就成为历史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山吟诗作赋的主要素材。
历代不少诗人骚客喜爱在这里聚会游赏,苏东坡、沉括、米芾、陆游、辛弃疾等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咏。
北固山在近代和现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龙埂是太平天国新城遗址。
北固山之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国民党枪杀革命志士的刑场。
现在前峰上建有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还有烈士事迹陈列馆,成为缅怀先烈、进行爱国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北固山形胜曾为陈毅元帅所赞叹,当年他登上多景楼,说:“江山如画,这就是长江万里图卷
”北固山游览路线清晖亭——铁塔——“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南徐净域”题额——古甘露禅寺——溜马涧——狠石——多景楼——凌云亭——太史慈墓——试剑石铁塔铁塔是北固山的主要文物,位于清晖亭旁,北宁元丰元年(1078)建成,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原为九级,明万历年间海啸,毁去上部七层,重修时改为七级,清代光绪年间又遭雷击,毁去上部五层。
解放前铁塔残破不堪,解放后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修复铁塔,将残存的明代复制品的第四、第五两级加叠上去。
整修时,在塔基下挖掘出一大批文物,内有金棺、银椁、舍利子,以及李德裕亲自书写的题记石刻等。
从文物中获悉,该塔为唐朝宝历元年(825)曾三次任润州刺史的唐朝宰相李德裕创建,乾符年间毁,铁塔是在宋元丰年间石塔的旧址上建成的。
铁塔又名卫公塔。
宋时北固山一次大火,山上山下的寺宇都化为乌有,唯独山下的宝塔和米芾的住宅海岳庵幸存下来。
在米芾所写的《润州甘露寺》中曾留下“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的风趣诗句。
铁塔的结构为平面八角形。
下有塔基(即莲座),每层有四门,有腰檐,每层都铸有精致的佛像和飞天像,姿态生动。
巨大的莲座上铸有优美的云水纹和龙戏珠纹。
第二层塔身四面门的方向及门两旁的菩萨浮雕与第一层相同,东南面铸有“国界安宁”、“法轮常转”两行北魏体字,东北面排列着九行题名。
正东面已破裂。
铁塔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表现了我国古代冶铁工人的精湛铸造技术,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天下第一江山”石刻是一块长方形条石,字迹雄秀,气魄很大,现横嵌在北固山甘露寺的坡墙壁上。
相传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观赏江景,见北固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雄伟,不禁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
”后来粱武帝游北固山时,看到江山景色非常壮观,兴致勃勃地挥毫写下了“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后遗失。
到了宋代,著名收画家吴琚把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清康熙年间(1665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把它嵌在廊壁上。
“南徐净域”题额西晋末年,北方混乱,东晋偏安江左,建都于建业。
当时北方人士纷纷南下,东晋政府为此侨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
到了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以后南徐便一直成为镇江的别名。
“天下第一江山”廊壁对面的券门有一副对联: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
此联是清末镇江名书画家苏涧宽用篆书书写,既表达了北固山的雄秀气势,又点出了甘露寺建造年代,其横披则为“南徐净域”,可谓言简意深,寄托无限。
古甘露禅寺北固山后峰上的甘露寺,传说是三国刘备结婚的大殿,始建于东吴初期,寺额是张飞的亲笔。
到唐朝时李德裕布施宅地,扩建甘露寺。
后甘露寺又几经兴废。
甘露寺原建于山下,宋祥符年间(1010)和尚祖宣(是国舅)因寺宇倒塌,由郡守转奏朝廷,欲移建山上。
真宗特下诏书,令转运史陈尧将寺移建山上,并赐良田四千亩。
移建之殿规模宏大,亭台栉比,殿宇辉煌,极为壮观。
元符末年毁于火,不久重建。
建炎年间又毁于兵,绍兴年间再重建。
现在的甘露寺是清光绪年间(1890),由镇江观察黄祖络等筹款修建的。
甘露寺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
这与《三国演义》中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关。
孙权与西蜀刘备结盟,共御北方强敌曹操。
但是吴、蜀都想压取鄂西长江边的重镇江——荆州。
孙权和周瑜定下了一条美人计,即借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佯邀刘备到京口招亲之机,意欲就此扣留刘备,逼他交出荆州。
孙权的美人计被蜀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识破,就将计就计,促使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到甘露寺相亲,吴国太一见到刘备“两耳垂户,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极为满意,于是孙刘联姻的事便弄假成真了。
京剧《刘备招亲》、《甘露寺》等传统剧目一直很受欢迎。
古今往来,到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
溜马涧位于北固山后峰西北侧的溜马涧,相传是孙刘二人私下较量,暗卜成败、一道赛马的地方。
刘备来东吴招亲,一日与孙权在甘露寺中饮酒,只见江风浩荡,白浪掀天,波峰上有一只小船,舟人驾驭自如,如登平地,刘备不禁赞叹道:“南人善驾舟,北人善乘马,信有之也。
”孙权听了此话自思道:“刘备莫非是嘲笑我不会骑马
”就命左右牵过马来,飞身上马,驰骋下山,又加革鞭回到岭上来,对刘备说:“难道南人真不会骑马
”刘备听了便敞衣上马,飞奔下山,又回上山来,两人将马停在山坡上,扬鞭大笑。
后人称他们跑马的地方为“溜马涧”,又名“驻马坡”、“走马涧”。
明崇祯十二年(1639),太守程峋将溜马涧略加修整,命人砌了一条简易的砖路。
第二年夜朗(今云南)人朱云熙曾书“溜马涧”三字,刻于临江石壁上,至今犹存。
清光绪年间,长白穆克登布书篆字“古走马涧”四字,刻石,为山上圆门横额。
现立于后峰西北麓,还可看清“两壁夹峙,中通一线,直达山巅”的地势。
狠石狠石又名石羊,在多景楼西侧,状如伏羊,大小与真羊差不多,没有头。
石羊的左侧腹上刻有“狠石”二字。
相传孙权曾坐其上与刘备共商破曹大计,定下赤壁之战之计。
宋元符间(1098-1100),狠石因火毁剥不见,和尚曾以假石羊代之。
到了明正德十四年(1519),郡守滕谧在北固山下演武场的角落里找到了狠石,为其立碑建亭,并撰文为记。
后来亭废碑移,狠石被弃田中。
明丹徒令庞时雍又发现狠石,上报郡守,重新建亭立碑,也写了一篇记,并在亭上挂了一块“武侯遗石”的匾额。
而现在的狠石,则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从本市碌碡巷(今绿竹巷)南荒场路口移来的。
狠石真是历尽沧桑啊
多景楼在甘露寺北后,北临大江的一座画粱飞檐楼阁,这便是多景楼,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长江中下游三座名楼。
多景楼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于唐朝宰相李德裕《临江亭》中“多景悬窗牖”的诗意。
多景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
多景楼又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
因宋大书画家米策作《多景楼》诗中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句,米芾还手书这七个字作为楼的匾额,现仍在多景楼底层门上。
多景楼还有不少别名,相传三国时刘备甘露寺招亲,吴国太曾在此相亲,又称相婿楼。
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出嫁前在此梳妆,故又名梳妆楼。
而今多景楼修葺一新,装潢古雅华丽,登楼赏景,使人流连忘返。
所有涉及关于镇江的诗
游金山寺①苏我家江水源,宦游直送江入海②。
闻道潮头一丈高,尚有沙痕在③。
中泠南畔石盘陀④,古来出没随波涛。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⑤,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⑥。
是时江月初生魄⑦,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中似有炬火明⑧,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⑨,有田不归如江水。
注释①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西北的长江边的金山上,宋时山在江心。
②古人认为长江的源头是岷山,苏轼的家乡眉山正在岷江边。
镇江一带的江面较宽,古称海门,所以说“直送江入海”。
③苏轼登寺在冬天,水位下降,所以他写曾听人说长江涨潮时潮头有一丈多高,而岸边沙滩上的浪痕,也令人想见那种情形。
④中泠:泉名,在金山西。
石盘陀:形容石块巨大。
⑤归楫:从金山回去的船。
楫原是船桨,这里以部分代整体。
⑥这两句的意思是:微风吹皱水面,泛起的波纹像靴子上的细纹,落霞映在水里,如金鱼重叠的红鳞。
⑦初生魄:新月初生。
苏轼游金山在农历十一月初三,所以这么说。
⑧江中炬火:或指江中能发光的某些水生动物(古人亦曾有记载,如木华《海赋》:“阴火潜然。
”曹唐《南游》:“涨海潮生阴火灭。
”)或只是月光下诗人看到的幻象。
原注:“是夜所见如此。
”⑨谢:告诉。
如江水:古人发誓的一种方式。
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对子犯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苏轼认为江中的炬火是江神在向他示警,所以他说,自己如果有了田产而不归隐,就“有如江水”。
由此可见,现在未能弃官还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
念 奴 娇叶梦得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1705·《宋词鉴赏大典》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鬓。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叶梦得词作鉴赏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 。
此词步苏轼名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原作之韵,在构思和谋篇上与东坡之词有颇多类似。
词的上片是借景抒怀。
起句“ 云峰横起”,奇峰突起 ,气势不凡。
下句“障吴关三面”,是写云峰分布情景:云雾缭绕的山峰象屏障一样把古吴国所属地区遮去了三面 。
三面,是指东、西、南三面。
吴关,·1706·《宋词鉴赏大典》泛指吴国辖境,此处指今江苏沿江一带。
接下去“真成尤物 ”,是作者对云峰的赞叹。
尤物,原意指尤异的人物,一般是指女性,这里借指云峰的奇特可爱。
紧接以下两句写从江干极目望去,回潮倒卷之处,水天浑然一体,无边际可寻。
这句是用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 》“洞庭汗漫,粘天无壁”的下一句,很切合词意,押“壁”字韵,可谓天衣无缝。
一个“秋”字点出时令 。
下面五句由写景转入抒情。
前面说过,作者曾两次出知建康府,第一次到建康时不过五十岁多一点,还不算老,“绿鬓人归”,回去时头发还是青的;可是这次重返故地,已是过了花甲的人了,人虽还活着,但已是满头白发,回想当年情景,有如大梦一场 ,只有诗情未减,下笔仍象往日那样雄浑奔放。
作者在这里虽然感到年岁日增,精力已不如前,但并无伤感情绪,还以“诗句犹杰”自豪,胸襟是很开朗的。
词的下片 ,则是作者看了眼前景物,思潮起伏,兴起了一系列的感慨。
首先他想到东汉末年崛起江东的孙策,也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时而引吭高歌。
当时孙策正值英年,手握雄兵,有澄清天下之志。
可惜他壮志未酬就短命死了 ,饮恨千秋。
“万里”以下五·1707·《宋词鉴赏大典》句,应是作者兴尽下山,回到自己座船以后的思想活动。
他向西望去,万里浓云绵亘,此时北岸临江的瓜步一带,夕阳正照着军营中的旌旗或明或暗,鼓角声水调歌头多 景 楼陆 游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2509·《宋词鉴赏大典》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陆游词作鉴赏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陆游三十九岁 ,以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出任镇江府通判,次年二月到任所。
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
多影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
北固下滨大江,三面环水,登楼遥望,淮南草木,历历可数。
这年十月初,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楼游宴时,内心感叹而写下此词赋。
永 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南 乡 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念 奴 娇登多景楼陈 亮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永 遇 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姜 夔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
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
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
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
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