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舍的眼中,腊八粥不是粥,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中有一句话“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腊八粥中料很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课文秋天的雨的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总写什么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老北京俗语,意思是说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
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耕耘,一分收获。
(拼音:yī fēn gēng yún,yī fēn shōu huò比喻付出一份劳力一分收益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多做一些事,只有更多收益,绝对不会吃亏的。
意义:要付出才能得到收获。
英文解释No pains no gains 在人类的心灵中,有着一架分毫不差的天平,它是劳动者唯一的法门,只有付出了血和汗,才能得到它们的洗礼。
而那把天平失去了平稳,那人便是不劳而获,贪图别人的血汗钱,将占为己有,那是懒惰无能的人。
有了付出才会有成果,人类有着两件致富的法宝——头脑与双手。
钱并不是得心应手,那些富人也有着致富的聪慧头脑。
从《腊八粥》说起,在一户勤劳的家庭中,一对夫妻俩勤勤恳恳,创下了一份份的遗产。
成天到晚的工作着,因此过了几年,这一口子,便富了。
但是他们对其子从小就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他由衷的关心,促使他养成了懒惰贪吃的坏习惯。
等老两口去世后,他和他的妻子便成天吃喝玩乐。
饿了吃父母留下的粮食,冷了穿父母留下的衣服,过着神仙一般的快活日子。
因此过了许久,也就是腊八这天,他俩只剩下一碗粥。
最后被饿死,冻死。
没有吃不完的饭,没有穿不破的衣,《腊八粥》中懒夫妇的下场也就是不劳而获者的下场。
这把心中的天平称已经失去了平衡,东倒西歪。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不耕耘,便想得到收获的成果,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
在我幼时,经常听妈妈说谈起一个故事,教育我万事皆成功,必须消除懒惰的思想。
“原来那宝贝就是他的头脑和双手”这句话我直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时时刻刻的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这个故事虽然是童话,但它能给我,谆谆教导。
故事发生在民间,有一位青少年,他的父亲临终前告诉这位少年:“儿啊,我留给你两件宝贝,有了它们,你便能得到财富。
”与是父亲逝世了,这位青少年冥思苦想,找便了家中每一个角落,连后院,也翻了一便,可他始终没有找到。
有一天一位老爷爷,看着他心事重重,便走到少年前,问起了事来。
青少年将事情认认真真的与老者说了一便。
起初只听他哈哈一笑,便告诉了少年:“宝贝就是他的头脑和双手。
”此时的他茅塞顿开,恍然大误,明白其中这一成透人心思的道理。
从此以后,这个青年用这两件“宝物”创造了许多许多....虽然这是一个童话,但其道理是深刻明显的,教育我们无论想得到什么,都要付出劳动,只有双手才是真正的财富。
要想获取幸福与财富,天平对待世间各式各样的人都是铁面无私的。
只有你业经与勤,形成于私,才能支撑起财富的大伞。
如果现在还是封建主义社会的话,当官的鱼肉百姓,不劳而获与劳而不获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可是现在是一个真才识学年代,如果你成天瘫坐着,不工作,不学习,去享受。
那钱财会从天而降,决定是一个美好的梦。
如果所有人都希望过充实的生活,必须认真工作,努力,便是事实的,一生将会快快乐乐地美好度过去。
谁都愿做这种人。
让我们充分利用“人身两件宝”,创造美好的明天。
我国传统习俗,干什么,有关名言
的传统节日及【春节】 时农月初一 习俗 : 熬年守岁【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
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
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
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
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
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
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
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
子推便隐居山中。
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
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
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
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
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
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
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
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
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
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
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
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
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团圆节。
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
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
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
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
”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
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
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
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
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
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
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
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
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
贾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
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
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
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5个灯谜,5句谚语,5个世界之最,5句名人名言,中国5个传统节日介绍.
5个灯谜:成语谜——龙(打一成语)。
充耳不闻一(打一成语)。
接二连三乖(打一成语)。
乘人不备亚(打一成语)。
有口难言主(打一成语)。
一往无前5句谚语:谚语:放长线 钓大鱼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吃一堑 长一智小不忍则乱大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个世界之最: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面积达2,166,086平方公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全长6,695公里)地球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亚洲雅鲁藏布江,长达496.3公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有800多万平方千米)5句名人名言: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麽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麽伟大
—— 圣西门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 左拉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 穆尼尔•纳素夫 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
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新的人更加幸福。
—— 拉美特利 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 巴尔德斯 中国5个传统节日介绍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
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
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
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
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
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
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
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 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
“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
“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
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
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
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
终于在这一天烘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
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
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
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
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
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
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除夕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等。
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
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 年: (人人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
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
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
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
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
“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
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
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
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
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